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供应链产品创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产品创新是一项最具挑战的工作,一个企业的新产品如何以最快速度面市,如何降低开发成本,如何最大程度满足顾客的需求,直接关系到产品创新的成败。因此,减少新产品创新成本,缩短新产品创新时间和提高新产品创新的质量和水平就成为每一个企业关心的焦点。
有研究表明,企业要达到缩短新产品的创新周期、提高新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降低新产品的创新费用的目标,原材料供应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同时,有效地运用供应商的经验和专门知识,可以帮助企业改进设计思路以及减少质量问题,也就是说新产品创新成功与否与供应链性能直接相关。因此,如何来评价供应链性能是国内外学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我国学者张军从定性层面研究了产品的品质与供应链管理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在整个产品创新过程中,产品历经了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因而,评价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的性能,有利于评价产品的品质,为提高产品创新的绩效,提出了供应链的改进措施。他对产品品质与供应链管理关系的定性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但没有给出供应链性能评价指标和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数学依据。
马建军在评价和分析供应链性能时,通过对单一性能指标的讨论,结合评价指标的包容性、一般性、可测性和一致性原则,提出了基于企业战略目标的供应链资源、输出和柔性的一般性指标体系。利用这一指标评价体系,供应链模型可以更完全地突出供应链系统的特征并产生重新配置的效果,从而使供应链模型的发展更完全、更准确、更有效。这研究局限于从战略目标的角度来评价供应链性能,即从结果上来评价供应链的性能,因而是不全面的,本研究拟定从供应链的特征上来建立供应链性能评价指标体系。
肖智等运用物元模型对研究企业竞争力做了综合评价,此方法是以事物、特征及事物关于该特征量值三者所组成的三元组,能够直观反映综合评价的质与量的内容关系,采用关联函数进行定量计算,使得综合评价简单易行。本研究准备建立供应链性能评价物元模型,对供应链性能的评价方法将是重大改进。
本文在分析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之上,找出评价供应链性能的指标体系,构建供应链性能评价物元模型,并提出提高供应链性能的改进措施和途径,为企业评价供应链的性能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二、 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性能评价体系
1. 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内涵。供应链是指将产品或服务供给至最终消费者所涉及到的所有环节构成的上、下游产业一体化体系。在经济活动中,供应链以“链”的形式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客户和物流方(广义的供需双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不可分割、能共享技术和资源的业务流程,是描述商品需—产—供过程中各实体和活动及其相互关系动态变化的网络。各结点企业力图通过增加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价值、减少成本来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各结点企业的经济利益。而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强调的是供应链进行合作产品创新的能力,强调整个供应链的技术领先性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其供应商的选择标准、供应链的结构、供应链的组建方式都与其它供应链有着很大的不同。
面向产品创新供应链具有以下特点:
(1)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是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供应链。在构建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企业充当发起者,成为供应链的核心。该核心企业既是供应链的信息交换中心,通过信息的收集与传输,便于信息在整个供应链上的共享,又是供应链上的“技术创新中心”,其他企业为核心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各种技术在核心企业进行交流和综合。核心企业通过对其他企业的吸引,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供应链。
(2)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是一个敏捷的、动态的供应链。竞争使各种产品与服务变得越来越软体化、无常化。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缩短产品的开发、生产周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满足用户要求,已成为当今企业管理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所以,供应链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供应链的结构也必须便于重组和调整,即随着动态联盟的组成和解散能够快速地完成系统的重构。
(3)供应链的创新能力是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的核心评价标准。产品创新能力是企业维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将整个供应链的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作为供应链性能评价的核心标准。强调整条供应链的总体利益,即每个成员企业的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体现了现代企业“共生”“共赢”的思想。因此,为了保住其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成员企业地位,必须将供应链整体利益摆在第一位,把供应链的创新能力作为评价供应链性能的核心评价标准。
(4)顾客是面向产品创新供应链的一部分。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也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最好的产品不是企业为用户设计,而是企业与用户一起设计,让顾客通过各种途径对产品提出具体要求,参与企业的产品创新活动,成为创新小组的一员,真正实现“我的产品我设计”,使顾客成为供应链的一部分。
2. 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性能评价指标。
(1)影响供应链性能的相关因素分析。
①市场与产品因素。供应链结点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影响着它们在市场中的作用,市场关联性越大的企业之间竞争的可能性就越大,合作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小。市场关联性构造了合作创新的成功率和可能性的矛盾统一体,成为合作与竞争的杠杆。
供应链结点企业之间是以产品或服务相互关联的,产品的相关性越紧密,供应链网络的结构就越紧凑。因此,产品创新网络主要围绕核心企业的产品这个中心,以产品作为连接产品创新网络结点企业的纽带。
②渠道的畅通性因素。供应链结点企业之间渠道的畅通性直接制约着企业产品创新的效率,制约着产品创新成果的先进性。一方面要考虑供应链企业间沟通渠道硬件设施的现代化程度,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设计与制造管理,企业间资金流管理,基于Internet的硬件建设;另一方面要考虑供应链每个环节之间的信息畅通水平,建立在供应链基础上的产品创新网络,不仅需要保持物流的畅通,而且更需要保持信息流、资金流和知识流的畅通,在产品创新网络中,信息的流动速度反映了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
③供应链协同因素。对企业而言,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成本的节约和效率的提高,使得整个供应链生成的价值最大化,而供应链结点企业协同性的优劣直接影响供应链的性能,供应链的稳健性和运营能力是衡量供应链性能的重要指标。
当前,企业供应链最重要的就是要确定协同性的供应链战略。使得在整个价值链上,新产品研发、生产营运、市场营销、分销物流、客户服务等各个业务部门,还有很多的支持部门,如财务、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能够协同一致,在满足客户需求、加快反应速度和降低运作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协同需要供应链上的客户端和供应端及链上的每个结点加强沟通并实现信息共享。实现协同的目标不仅仅是提升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而是通过供应链管理,使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协同工作,从而建立崭新的共同受益的商业流程。协同问题也是今天供应链中最大的问题。
④企业的组织因素。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许多企业为适应形势的转变,自觉对其组织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的目标是使其成为有利于员工相互交流与沟通,有利于释放员工个性与创造力的扁平化结构或网络化结构,从而促进产品创新业务流程的高效运作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文化强调寻找短期的、绩效好的企业,而这种文化与能够让价值链中的所有贡献者都获利的供应链管理目标相冲突。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依赖于信任和沟通,信任体系的完善和沟通机制的健全,使得供应链结点企业向着良性的合作态势发展。
⑤顾客因素。产品创新供应链结点的各个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并有所发展,必须时刻关注顾客,一心为顾客提供价值。因此,企业如何从顾客角度去衡量供应链的性能,已成为管理层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顾客层面的性能评价指标应包括三个方面: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份额和客户利润率。
(2)面向产品创新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在众多影响供应链性能和效用的因素中,针对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主要是评价其产品创新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指标的设计也就要从产品创新能力着手,重点考虑涉及产品创新能力的一些相关因素,在进行各指标权重设计时,也要向创新能力及相关因素倾斜。根据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的功能要求,本文设计了以下评价指标体系。
三、 面向产品创新供应链性能评价物元模型
1.确定经典域。设供应链性能评价的定性指标有m个,即为c1,c2,…,cm以这部分指标为基础,将供应链性能定量地分为n个等级。
四、 小结
供应链是描述商品需—产—供过程中各实体和活动及其相互关系动态变化的网络,在产品创新的特定条件下,具有不一般的性质和特点,而其性能的优劣对产品创新的成功与否有重大影响,因此,如何来评价供应链性能是产品创新活动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引用物元分析法,对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性能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此方法采用关联函数进行定量计算,使得评价简介可行,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优越性。至于在评价工作中,如何全面地设立评价指标,如何更合理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如何更合理地确定各指标定量化数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军等.供应链管理(SCM)的协同品质评价的研究.机械制造与研究,2004,(11).
2.马建军,张长根.基于供应链战略目标的性能检测指标研究.物流技术,2003,(1).
3.肖智,钟波,李有慧.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物元模型与可拓评价方法.运筹与管理,2002,11(2).
4.焦志莹,张文彬,焦志敏.供应链成员竞争合作关系研究.现代物流,2005,(2).
5.陈思云.基于系统论的供应链管理绩效分析.武6.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25(6).
7.刘丽文.供应链管理思想及其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过程.管理科学学报,2003,6(2):81-88.
8.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1-45.
[论文摘要]现代企业的竞争已是企业所在供应链的竞争,本文提出了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进行经营创新的几个思考方向,旨在改善供应链的经营管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一、序言
约瑟夫·A·熊彼特(J.A.Schumpeter,1912)提出,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认为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只有不断进行创新的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不断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由原先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为其所在的供应链的竞争。马士华等人在《供应链管理》一书中所给出的供应链定义是“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即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链中一般应存在一个核心企业,该核心企业是其所处供应链的管理者,在供应链中居于主导地位,核心企业具备使整个供应链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并且将其资源主要集中在核心业务上,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供应链中的其他节点企业。同时,作为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同样需要拥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以弥补核心企业在竞争中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使得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更强,效率更高,从而在与其它供应链的竞争中获胜。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对单个企业来说,是一件可以增强其风险抵御能力的好事。而且节点企业之间可以实现“功能转移”,即将供应链中的基本活动(功能)转移到最适合这项工作的企业上,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资源最优配置和协调有效运作,使供应链的产出和效率最大化。因此,通过进行经营创新,发现经营的新方法、新思路,并藉以获得供应链组织核心竞争力所需的策略优势及利润空间,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研究的一个新的课题。
二、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经营创新的必要性
(一)企业经营创新符合供应链管理发展的需要。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与此相对应的是“纵向一体化”模式。在供应链管理产生之前,主导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一直是“纵向一体化”模式,这种模式是在以产品生产职能为中心的环境下形成的。但是随着竞争环境的改变,这种“纵向一体化”的模式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竞争,核心企业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自己不具备优势资源的业务上,导致整个企业效率下降,反应迟缓。而供应链管理则是对这种传统模式进行扬弃而产生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它的精髓在于企业要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上,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它具有相对竞争优势或独特资源的企业去完成,从而使各合作企业的优势资源整合于一体,形成一种扩展式的企业。
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又是拥有独特资源的节点,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资源与服务的享用者。一方面,节点企业独立开展经营活动,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又与其它的节点企业存在着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作为供应链整体中的一个要素而与其它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每一个节点企业的活动都要受到整个供应链游戏规则的制约。因此,通过企业经营创新,将各节点企业的资源与服务优势及价值优势统一起来,符合供应链管理的需要。
(二)企业经营创新有利于整合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资源,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
供应链的形成是因为每个节点企业,包括核心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其中核心企业的核心资源是形成整个供应链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而且彼此之间的资源是具有互补性的,因而符合供应链对资源配置的要求。供应链成员之间通过企业的经营创新,可以整合资源,使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优势资源整合于一体进行资源共享,从而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使由原来的单个企业的输赢关系转变为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多赢的关系。
三、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经营创新思维的方向
我们以一个含供应商、生产企业、零售商的三级供应链为例(其中生产企业为该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对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经营创新的方向进行分析。
(一)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经营管理职能要从单一的企业(生产企业)内部职能管理观念向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协同经营管理观念转变。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一方面,要集成核心企业(生产企业)内部供应链,使内部各业务环节(包括采购、生产、物流及营销等)协调运作,另一方面要与外部节点企业(供应商和零售商)形成一体化的供应链网络,使成员之间的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环节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功能,资源共享,以使供应链中的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顺畅运行,从而真正做到以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实现经营创新。
(二)在供应链环境下,经营的目标要从核心企业(生产企业)单纯自身的利润管理理念向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共赢”管理理念转变。
在供应链竞争环境下,核心企业(生产企业)的利润实现不是以牺牲上下游节点企业(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利益为基础的,而是要在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下谋求整个供应链的价值实现,只有得到最终消费者认可的商品价值增值过程才能作为企业利润的实现。也就是说,核心企业的利润是在供应链价值实现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必须经营管理思想转化为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理念。
(三)在供应链环境下,要进行信息化、自动化管理,推进供应链的现代化进程。
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是对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从商流方面的订货、发货、收货,资金流方面的货款结算处理,信息流方面的数据收集、分析、传递,到物流方面的货物进出库、分拣、分类、装、加工等,都需要应用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因此不仅要在核心企业(生产企业)内部建立内联网,进行自动化管理,也要在核心企业(生产企业)与供应商、零售商之间建立互联网,以交换信息,实现协同作业,从而为实施供应链管理提供技术保证。为此,生产企业作为整个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需要在软硬件方面进行较大的投资,以保证各节点企业(生产企业)能够实现与其的信息传递准确、快捷。这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融入供应链系统中的必然需要,而且这种投资是能给核心企业带来巨大回报的,因为它可以大大降低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
(四)在供应链环境下,核心企业(生产企业)要与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供应商和零售商)实施基于信息技术基础上为满足用户需求服务系统化的出业务流程再造。
业务流程再造包括对供应链进行观念的彻底再造,建立扁平化组织,进行供应链业务合并与扩大授权,充分发挥各节点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中的作用。面向零售商和供应商整合业务流程则利用IT手段协调分散与集中的矛盾,把现代企业管理程序化,创造出新的工作方式。核心企业基于信息化的业务流程再造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将企业与市场紧密相联,保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高速畅通地流动,为企业与零售商和供应商保持零距离,使企业实现零库存、零流动资金,从而提高供应链运作的效率和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创造出新的市场、创造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整个供应链的生产和经营进入良性循环,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
(五)在供应链环境下,核心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规划要从单纯的企业内部创新向供应商参与创新的方向转变。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的产品开发方式不断受到挑战,企业为提高产品开发的竞争力,在设计阶段就开始发挥供应商的技术优势,并将产品设计纳入供应链管理体系。其中比较典型的是采用通用件和标准件,利用供应商的技术设计、制造有关的模具及设备等。如今,许多企业不仅满足于此,他们在产品开发的定义阶段、甚至概念阶段就通过采购将伙伴供应商联系起来,让他们共同参产品的设计,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供应商参与创新最初在日本兴起并取得巨大成功,如丰田公司最初采用供应商参与创新模式,后来引起西方国家的关注及重视,美国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中期,如克莱斯勒引入这种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新产品开发成效,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降低开发、制造成本。
(六)在供应链环境下,核心企业要从以生产导向到以营销导向、从关注企业到关注顾客的营销理念进行创新。
整个供应链要在核心企业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指导下提出了基于顾客的营销策划:以需求为基础,主动地发现潜在市场,通过创造需求来制造流行;以客户关系为核心,坚持质量、服务、营销三要素有机结合的理念,为顾客提供经济的、社会的、技术的支持,建立和发展与公众的良好关系;以满意为目标,要能够向顾客提供超过服务本身价值和超过顾客的期望值的“超值服务”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营造顾客高度满意的条件。
四、结束语
创新是企业永远不变的话题。没有了创新企业就没有发展的活力。但创新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使企业常常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不创新可能被争对手淘汰;另一方面,创新也可能因为种种不可预见因素而失败,最终导致企业的消亡。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供应链环境下,作为企业创新中的经营创新的几种思考的方向,希望能通过其改进供应链的经营状况,提高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友金:《企业技术创新》,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2]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3]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
[4]罗青军、朱明伟:《基于客户联盟的顾客价值创新流程重塑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5]吕彦儒、吕巍周颖:《从关注企业到关注顾客实现市场营销理念创新》,·市场营销导刊·2006年第6期
关键词: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概述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增长的极限”引起学术界的大争论,导致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今天,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升到全人类共同发展战略,已普遍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并推行。从系统角度而言,供应链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子系统,没有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供应链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单位,其可持续发展状况不仅决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而且决定其质量与可持续性。供应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主体,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基于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2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供应链,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论文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将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以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通过完善供应链运营机制、协调各方利益,满足顾客可持续地需求,不断提高供应链发展的稳定性、成长性和创新性,同时兼顾与供应链运行相关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涵。a.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Fairness)。b.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Sustainability)。c.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Common)。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依据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解析为持续性、生态性、公益性,协同性以及公平性。
2.1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内涵
持续性是指供应链具有持续造血功能,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其发展不能超过供应链内部支持系统及外部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获得依赖于供应链内部个节点供应链中宽松和谐的学习及工作环境,完备的激励机制,以及其为各级员工提供的培训机会等。宽松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可以培养组织成员的持续学习及持续创新能力,形成持续性的人力资本;持续性的人力资本促使供应链自身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运行效率不断提高。完善的激励机制和丰富的培训机会,有利于提高和巩固组织成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2.2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性内涵
生态性是指供应链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引入绿色经营理念。从原材料选择到产品废弃物的排放及再循环利用,始终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置于供应链发展战略的中心地位,通过节约成本、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手段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供应链所遵崇的文化是绿色文化,它不仅包括传统供应链文化所注重的信仰意识、形态价值与规范等,更强调文化的绿色化,要求供应链员工要为保护环境承担自己的责任并付诸行动。供应链的技术创新涵盖了绿色创新理念,它强调在技术创新过程的每一步都要贯彻绿色的要求,即不仅要最终生成绿色产品,而且从创新源、R&D投入到设计、制造和销售都要考虑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争取把污染降至最小。与传统技术创新相比,绿色创新具有生态性、人文性和预防性的特点。供应链所倡导的营销方式是绿色营销,它是指供应链产品和服务应实施一种旨在兼顾供应链利益、消费者与市场需求、社会公共利益与环境保护在内的营销方式。如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产品包装上推广“绿色环保标志”、制定包括环保支出在内的绿色价格等。绿色经营理念的引入使得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以更具有可持续性的方式完成,有利于满足环境友好性需求。
2.3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性内涵
公益性是指供应链积极主动的承担社会责任,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加强供应链伦理建设力度。供应链伦理是指:供应链及其成员在从事供应链经营活动时一贯遵循的道德准则及价值观。它包括正确处理供应链的环境保护问题、公司改革重组引发的裁员和冲突问题,供应链内部种族、民族、性别冲突问题,员工隐私问题、跨国经营中的贿赂问题,掠夺性不公平、不正当竞争问题,知情者内部交易问题,反托拉斯法问题等。供应链要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主动承担起供应链的社会责任以满足法制法规、道德、习俗等社会环境的要求。
2.4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性内涵
协同性是指供应链与竞争对手之间加强合作,实现双赢或多赢。可持续发展供应链的思维方式应从对立竞争思维转变为合作竞争思维,供应链与竞争对手有共享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生存发展的权力,单个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以妨碍甚至断送其他相关供应链的生存与发展为前提和代价。
2.5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内涵
公平性是指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应该体现代际公平原则。供应链各利益相关者当前需要的满足应该以不损害供应链各利益相关者的未来需要为代价。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应保证供应链所需资源的持续利用及相对稳定的资源基础,应保持盈利的持续增长及运行效率的不断提高。
3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
3.1环境维度
经济学的角度认为,供应链运行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围绕这一原则下的产量、销售额和利润等经济数量指标一直是评价供应链发展的惟一标准,从根本上说还是源于发展等于增长这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而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包括供应链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包括供应链对社会、环境、资源等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供应链作为微观经济主体,是整个宏观经济的一部分,它的运营要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实现人与环境、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和良性循环。供应链的长期运营依赖于与政府、顾客、供应商、经销商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因此考察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性不仅要重视供应链的经济数量指标,更要重视供应链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程度,后者是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环境维度主要由供应链的环境意识、供应链的社会贡献、供应链整体形象、供应链的社会责任及和谐度等因素构成。
3.2创新维度
创新性是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之一,是供应链打破发展障碍,重新获得活力的重要法宝。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本质上看是供应链的一种持续创新能力。提出技术创新理论的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对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因此,创新能力的培育对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首先,供应链要转变观念,增强技术创新意识,率先抢占市场份额;其次要加大创新的投入,如研发经费、技术装配投入,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再次要建立适合供应链自身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各节点企业积极创新;最后,要持之以恒地关注和提升供应链的创新成效,通过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供应链独特而持久的核心技术能力。这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维度就由创新投入、创新活力和创新成效这3个方面来进行衡量。
3.3制度维度
制度经济学派在新古典经济学派关注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上加了制度安排,他们认为经济的组织和控制体系并不仅仅包括市场因素,在任何社会中,决定资源配置的因素是社会的组织结构,即各种制度安排。供应链的制度维度主要有核心能力、管理、组织、文化等方面组成。供应链的制度安排、制度规范和制度创新是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完善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形成供应链内合理的分工协作、有效整合供应链的有限资源。供应链核心能力能够帮助供应链占有稳定的市场地位。现代知识管理理论认为,供应链的核心资产是知识要素,知识是供应链组织控制能力、管理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的自变量。供应链所掌握的知识资本的含量和结构决定供应链物质资本的积累及能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要保持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供应链内部创建学习型组织,以学习和创新的供应链文化塑造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和精神理念。以制度创新能力推进供应链随着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的改变,及时调整和变革管理理念和方法、组织结构和价值观念、文化。在评价体系的制度维度中,本文选取了管理能力、核心竞争力、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和供应链文化作为关键成功要素。
3.4利益相关者维度
供应链与一般的企业不同,他是由所有权分离的不同企业构成,在运营过程中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维护好供应链各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是保证供应链长期发展的保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信息共享、沟通交流、互相信任。节点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公平性常常是供应链能够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利益永远是企业运营的根本目的,因此设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供应链健康、稳定地发展。供应链的高效运营不仅依赖于合作伙伴之间密切的配合,更总要的是节点企业信息共享,构建健全、高效的信息系统是保证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评价体系从合作伙伴关系、利益分配、信息共享这3个方面来考察。
3.5财务维度
财务指标是产生最早、至今仍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评价模式。财务指标易于获取、最为简便而且可比性、可操作性强,因此广受青睐。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外在表现之一就是良好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增长。财务子系统是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表现为供应链财务指标的增长。本评价体系从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信用度这5个方面来考察。
4结论
随着供应链管理的不断发展,供应链逐渐成为社会生产系统的重要微观单元,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影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情形。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应该以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通过供应链管理完善供应链运营机制、协调各方利益,提高供应链发展的稳定性、成长性和创新性,同时兼顾与供应链运行相关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解析为持续性、生态性、公益性,协同性以及公平性,并可从环境维度、创新维度、制度维度、利益相关维度以及财务维度等五个方面对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然后据此可构建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黄小军.论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58-60.
[2]吴应宇、于国庆.论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4):46-49.
[3]朱开悉.企业可持续成长分析与财务成长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6):14-16.
[4]汤亚莉、任涛.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6(7)54-56.
[5]李明生、李炳秀.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J].商业研究,2009(10)309.
[6]陈耀,马岚.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上海统计,2002(4):36一38.
[7]权锡鉴.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5)23-27.
[8]郭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五维度模型[J].企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2006(2)149-152.
[9]曾樵夫、陈向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9,8(4)61-64.
[10]焦长勇.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探讨[J].软科学.2001,15(3)52-54.
[11]Vittorio,C.Raffaella,M.Giulinao.TowardsaSustainbaleViewoftheCompetitiveSystem[J].LongRangePlnnaing,Vol.32,Oct.1999.519一530.
关键词:创新;服装供应链;众包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1-0010-02
作者简介:何梦婷,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指导老师:黎继子
1众包的定义及应用
“众包”一词是由美国连线记者杰夫豪(JeffHowe)于2006年最早提出来的,并在2008年对它进行了完整的定义:“众包是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网络的做法”。从“众包”这一词被提出以来,许多国内外知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Thrift(2006)认为众包是用来刺激和协调不规则资源的整合,使之能够组织化工作;Brabham(2008)描述众包为企业在线问题,大众群体(专业或非专业)提供解决方案,赢者获取报酬,且其知识成果归企业所有,是一种在线、分布式问题解决模式和生产模式;肖岚、高长春(2010)认为众包的实施动机是降低成本、解决难题、寻求创意的过程。作为一种开放式创新模式,最早从众包中受益的是美国礼来医药公司,它创立了Innocentive众包创新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发明了药物Cialis,Cialis成了辉瑞公司重磅药品伟哥(Via—gra)的强有力竞争者(DanielBurrus,JohnDavidMann,2011)。2005年Innocentive公司独立出来与多个大型公司合作,成为了全球重要的创新发展平台。
2在众包条件下研究服装供应链的设计的优势
众包是基于Web2.0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数量也大幅增加,消费者的需求也愈发个性化,他们希望能够参与产品的创新、设计以及制造过程,而Web2.0网络技术的高交互性双向沟通功能使得跨区域、跨组织、跨文化、跨专业的网络用户能够在众包平台充分发挥在各自领域的专业优势,共同研发出新产品,大大降低了大众参与创新的成本和门槛。在众包条件下研究服装供应链的设计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2.1提高服装设计效率,降低风险
众包条件下服装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在众包平台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征集创意,一些原本需要雇佣专家来做的工作,众包参与者可能愿意免费或者以很少的报酬去做,服装供应链中的企业只需要以较少的成本采取一些激励措施调动众包参与者创新的积极性,就能够充分利用服装企业内外部人员的智慧。
2.2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基于众包的服装供应链设计的大众参与性使得用户能够在众包平台根据自己的喜好提出有关产品设计的一些建议,从而使得服装供应链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更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例如曾经在凡客上卖得很火的凡客VT,都是出自创意设计师之手,将创意产品化,风格化,虽然最终由于平台的原因没有继续下去,但从当年VT的火爆程度可以看出,用户对个性化的产品需求其实是存在的。
3服装供应链的设计模式研究
以一个简单的仅包括销三个环节的服装供应链为例,传统的服装设计主要是集中在服装供应链的制造环节,由制造商内部的设计部门自行设计服装款式并完成新产品的生产,然后通过零售商将新产品推向市场。为设计出成功的产品、降低设计成本以及制造成本、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企业必须寻找出新的创新途径。服装企业从最初关注企业内部知识的创造和知识的开发,发展到更关注基于吸收能力的企业外部知识的利用,企业创新绩效越来越依赖于高效率和高效益地利用知识。传统的创新理论认为,在一条包括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及终端用户的服装供应链中,服装供应链的创新仅来源于成衣制造商,但是之后的学者通过研究否定了这一理论。198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vonHippel教授首次提出创新源具有可变性的假设,并通过大量实地考察、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对该假设进行验证,得出制造商、用户和供应商都可能成为创新源的结论。即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众包条件下,服装供应链的创新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获得,除了来源于成衣制造环节之外,服装供应链的设计还可以来源于面料供应环节和成衣销售环节以及终端用户。根据服装供应链中服装的设计来源于不同的环节,提出众包条件下服装供应链设计的三种模式:以面料供应商为创新源的服装供应链设计模式、以成衣制造商为创新源的服装供应链设计模式、以成衣零售商为创新源的服装供应链设计模式。
3.1以面料供应商为创新源的服装供应链设计模式
面料供应商作为服装供应链的起点,通常扮演着为服装供应链下游企业提供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角色,很少会有人将其与服装供应链中服装的设计联系在一起。基于发展的观点,面料供应商在他的经营过程中也会去努力寻求突破。在服装供应链中,与服装供应链中的成衣制造商相比,面料供应商对原材料及半成品的特性更了解,在众包条件下,供应商可以在供应链内部平台展示一些布料的特性,由供应链下游企业根据对这些不同类别的布料的特性以及对消费者偏好的了解,提出相对应的布料更适合生产哪种类型的服装以及哪些布料的生产工艺需要改进的建议。面料供应商将在内部平台中搜集的一些可行性方案加以整理,并把有关产品制造的方案传递给下游的成衣制造商,为下游成衣制造商的设计生产提供参考,促进成衣制造环节产品的生产和推广;以面料供应商为创新源的供应链设计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服装供应链的服装设计效率,推动供应链的运作进程;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面料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材料的销量。
3.2以成衣制造商为创新源的服装供应链的设计模式
传统的创新理论认为服装供应链的创新仅来源于制造商,作为服装供应链的创新中心,成衣制造环节创新能力的提高对整体服装供应链设计能力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与传统创新理论相比,众包条件下以制造商为创新源的供应链的设计模式扩大了组织的边界,充分利用了企业内外部人员的智慧。服装供应链的创新一方面是由成衣制造环节内部的服装设计师发挥自身的智慧设计出产成品或是半成品,再由其将这些半成品或产成品到相应的众包社区,向众包社区的参与者征集修改意见或建议,制造环节服装设计师根据众包社区反馈的修改方案对原先的产成品或半成品加以改进之后投入生产;另一方面供应链的创新完全来源于众包社区,成衣制造商直接购买众包社区中其认为有价值的设计并投入生产。例如2014年4月14日上线的服装社交创作网站“集思广益”,从创意众筹、设计师审核、用户投票、预售、样衣制作到批量生产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其生产销售模式是一件衣服的设计有50人投票就算通过,投入生产,并在线上以及线下进行销售。对一些特别走俏的款式,才会保留一定的库存,类似ZARA的快时尚模式,“多款式,小批量”。这样也降低了库存风险。
3.3以成衣零售商为创新源的服装供应链的设计模式
成衣零售商作为服装供应链中最接近终端消费者的环节,最能把握消费者的偏好。服装零售商为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自己公司的平台发动注册用户在该平台设计自己喜欢的服装款式,同时平台注册用户可以对各自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分并在线订购自己喜欢的款式。零售商从中筛选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几种款式交由上游的制造环节进行生产,生产出来的产成品可以直接由制造商邮寄给在线订购的消费者,也可以由消费者从零售商处自助提货,这种模式类似于美国无线T恤的营销模式。或是服装零售商成立一个中介平台,并在该平台销售多个品牌不同款式的服装,发动平台注册用户提供一些单品的搭配方案,如美邦服饰今年推出的APP“有范”。以零售商为创新源的服装供应链的设计模式能够提高服装供应链新款的研发效率,降低整个服装供应链的服装设计成本,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服装供应链的库存成本,扩大成衣零售商的销量,增加成衣零售商的销售利润,是一种拉动式的供应链的创新模式。
4结语
在当今经济环境的影响下,我国服装企业要做大做强,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服装企业的设计能力,使我国从服装大国变成服装强国。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创新的来源提出了众包条件下服装供应链的三种设计模式,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探索如何提高服装供应链的设计能力。关于这三种设计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笔者将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以求真正使得我国服装企业的设计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HOWEJ.Theriseofcrowdsourcing[J].Wired,2006,14(6):176-183.
[2]DanielBurrusandJohnDavidMann,Casestudy:EliLilly[EB/OL].2011-01-26.
[3]THRIFTN.Re-inventinginvention:newtendenciesincapitalistcommodification[J].EconomyandSociety,2006,35(2):279-306.
[4]BRABHAMDC.Crowdsourcingasamodelforproblemsolving:anintroductionandcases[J].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Re-searchintoNewMediaTechnologies,2008,14(1):75-90.
[5]肖岚,高长春.众包-改变企业的创新模式[J].上海经济研究,2010,(3):35-41.
关键词:装配生产型供应链;知识传递;产品特征;组织结构;成员间关系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志码:A
一、引言
近年来,技术变化越来越快,生产复杂产品的装配生产型行业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汽车等都是典型的生产复杂产品的装配生产行业。这些复杂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活动要求供应链能够适应专业化和协同化。传统的纵向集成型的集团企业形式逐渐不能适应技术的高速发展,取而代之的是由专注于独特能力的、纵向分离的企业组成的供应网络[1]。与组织结构的变化相伴的是上下游伙伴间的共同参与和协作,复杂技术不可能由单个企业全盘掌握,而是依托一个包含供应链伙伴的网络存在和发展,伙伴之间共享一系列特定的知识并形成共同解决问题的模式[2]。
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供应商生产并提供零部件,生产商把这些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双方具有明晰的分工。但是,双方的知识存在一定的交集,特别是在创新活动中,双方拥有较多的“共有知识”[3]。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双方任务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和双方知识之间的互补性[4]。企业有获取供应链伙伴知识的要求,并且能够从中获利。比如,1996年克莱斯勒公司从供应商获得的知识使其利润增长了2亿8000万美元[5]。这说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知识传递问题很重要,企业是否需要获取供应链伙伴的知识?能否获取供应链伙伴的知识?以及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依据自己所处供应链的特点选择正确的知识传递战略,并制定相应的传递策略。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研究框架,探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与知识传递之间的关系。本文把企业之间的联系限定为两个方面:上下游企业间的相互依赖;供应链组织结构及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这两个方面是决定供应链成员之间能否传递知识的关键:前者决定了双方是否需要传递知识,后者保证双方顺利地传递知识。以往的研究中没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解释对知识传递的影响。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知识传递的先决条件,而供应链组织结构和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是知识传递的保障,所以综合考虑这两个方面的联系对知识传递的影响,可以使研究框架更加完善,也能够更全面地指导企业的知识传递战略,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理论基础
1. 知识传递
知识不同于数据或信息,知识最终要经过人脑或组织的理解、消化、吸收,所以知识传递的效果(传递主体之间能否对知识取得共同的理解)是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因素会影响知识传递的效果。Cummings的博士论文对这个问题做了全面的研究,把知识属性、传递机制、主体的情况和主体间的联系四个方面影响着知识传递的成败[6]。但是,Cummings认为这四个方面同等地对知识传递效果产生影响,并没有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
本文对知识传递的分析综合考虑知识传递本身的内涵以及知识传递的影响因素,扩展知识传递的含义,把知识传递的概念限定为如图1所示。
图1中上方的实线框中是本文定义的知识传递,这个定义既包括了知识传递的行为,又包括了知识传递的结果。这是继成了Hargadon和Fanelli的观点,他们认为知识管理的内容大致可以区分为两个相关的方面:行为(Action)和可能性(Possibility),前者偏重知识存在组织的行为中,强调的是对已经存在的知识进行获取、存储、检索、处理、、学习、忘记、编码等活动。后者是知识为组织创造利益的一种可能性,创造出以往没有的新知识[7]。本文对知识传递的限定既考虑行为:主体间传递的知识本身的属性、主体间传递知识的媒介和活动;又考虑了知识传递的可能性即取得的结果:新知识的创造。
* 创造新知识
对知识传递的研究既要关注传递的行为,又要关注传递的结果。对知识传递结果的表达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是创造新知识。在新的经济环境之下,知识是组织中重要的资源,创造新知识是组织经营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任务,所以知识传递结果适于用知识创造来衡量。知识创造不仅是知识传递的结果,这两个概念还经常是不可分的,有些学者发现,两者经常被混用。 新知识的创造经常是伴随着知识传递过程,知识传递的过程不仅包括了知识移动的特征,还包括了知识通过移动达到吸收、适应和创造的目的。所以在分析知识传递时,应当结合知识创造。
* 知识属性:
知识属性可以从两个维度分析:(1)知识的可表达性,这来源于波兰尼对知识默会程度的分析,即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划分:显性知识是指易于采用各种符号加以表述、容易在个人间传达、更为明确和规范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难以表达的知识。由于隐性知识的存在,使得知识的传递受到一定的限制,知识更倾向于在企业内部传递。这说明可表达程度越低的知识越难以在企业之间传递。(2)知识的系统嵌入性,Birkinshaw等人提出的这个概念,是指知识对其嵌入的系统或情境的依赖程度。嵌入性包含了几个方面相互联系的概念成分:执行相互关联任务(活动)的个人或团队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个人的经验水平;所执行任务(活动)的不可分割性;任务(活动)对执行地点的特定要求。这个定义强调了知识是嵌入在组织的社会系统中的。系统嵌入程度较高的知识对特定的物理和社会情境依赖较强,在脱离特定的情境后,对知识的理解较困难。所以知识的系统嵌入性越高,在企业之间传递越困难。
* 传递机制:
传递机制表示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法传递知识,传递机制左右着知识传递成功与否。知识在主体间的传递机制是分析主体间为传递知识而发生的行为。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如知识传递的媒介方式、交流方式及交流频率等。
Bresman等人总结的交流方式(媒介)包括面对面、电话、传真、email等等。Tsai概括的交流方式有面对面、电话、定期的正式报告、电子或纸质的备忘录。Cummings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详实的知识传递行为的列表,包括文件交换、清晰传达、会议、现场访问、现场访问、工作轮换、联合技术培训、文化培训、联合项目组、联合开发组、联合管理会议。
Bresman等人发现知识传递行为(交流)发生的频率与知识传递的质与量都成正比。有效的交流利于人与人之间对特定的知识取得“共同理解”,并可以创造、维持主体之间的“社会团体”,从而使知识传递更加高效。通过更多的交流媒介,更高频率的交流,能够传递更多的知识。知识本身的属性与媒介的选择相对应,越是隐性的知识,越是系统嵌入程度高的知识,越需要丰富的媒介和频繁的交流来传递。这样把知识的属性与知识传递的机制联系起来。
在图1中,除了包含了知识传递的概念,还展示了影响知识传递的因素:主体间的联系。我们进一步把主体间的联系划分为两个部分:用产品的特征表示的上下游企业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供应链组织结构及上下游企业间关系。下面分析这两方面内容。
2. 上下游企业间的相互依赖:产品的特征
供应链上下游成员间的任务是相关的,以往的文献分析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依赖关系。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供应商生产并提供部件,该部件是下游生产商装配的产品的一部分,单纯从产品的供给关系看,双方的任务都是供应链整体任务(开发并产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要)的组成部分。部件对装配的作用代表了这种关系,而且这种作用是双方建立业务往来的一切活动的核心和出发点,也是双方关注的焦点。部件对装配的作用可以由产品的特征反映出来,所以供应链成员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可以由供应链的产品特征表达。
不同的供应链生产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特征,本文考虑的产品的特征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产品的创新性和集成化。
* 产品的创新性:
产品的创新性即技术更新频率,技术发展越快,企业越不能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问题,越需要与供应链伙伴合作,所以相互依赖关系越强。传统的技术创新研究领域按照创新的激烈程度,分为渐进的创新和激进的创新。渐进的创新是对已有的产品做小的改变,挖掘已存在产品的设计潜力,往往是为了巩固企业在该技术上的主导地位。而激进的创新则是基于与以往不同的工程和科技原理,往往开创出新应用、新市场,在产业中常常可以创造出新的企业,甚至重新定义该产业。在此基础上,Henderson和Clark发现了另外的创新形式:建构创新,这是对产品的组装形式作出创新,而对核心部件的变化较小,并把它与渐进创新和激进创新并列,这些创新形式适合于装配生产行业。
* 产品的集成化:
产品的集成化是对产品的建构形式的度量。Ulrich定义了产品的建构,是产品的功能对各个部件的配置方案,决定零部件的数量、零部件如何共同工作、如何生产、如何装配、如何拆解。集成化程度高的产品中,各个部件之间的联结形式复杂,并且相互之间技术相关性高,对一个部件的技术调整会较大程度影响到其他部件或者产品的装配方式。产品集成化程度越高,生产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任务关联越大,所以相互依赖关系越强。产品的集成化对企业(或整个供应链)获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供应链组织结构及上下游企业间关系
本文把供应链的组织结构和成员之间的关系放在一起讨论,在对供应链组织的研究中,这两者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供应链组织结构是成员组织间出现的某种关系模式,从供应链的整体角度来看,供应链组织结构是成员间关系的外显。
* 供应链组织结构:
有关组织结构的研究比较久远,所有的组织都具有一定的结构,结构是对组织的剖析,是组织功能存在的框架,组织中的元素影响着结构,又被结构所影响。Miller等人归纳了三种表达组织结构的变量:集中化、形式化、专业化。Olson等人则加入了集成化。以往的研究发现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的知识传递产生影响。供应链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结构的延伸,随着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日益深入,组织间出现某种关系模式,从供应链的整体角度来看,存在某种组织结构的形式。供应链组织结构实际上是供应链成员为了创造某种产品而形成的组织间的模式,而这种结构的目的是协调组织间的活动。Choi和 Hong 对供应链的组织结构作了研究,归纳了三种表达组织结构的变量:形式化、集中化和复杂性。在供应链的情境下,形式化是指链中企业之间依靠明确的规则、程序、规范界定权利和义务,最终达到对整条链的控制;装配生产型供应链的集中化就是某个企业在供应链中的权威,在集中化的供应链中,由这个企业作决策,而在分散化的供应链中,则由各成员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决策;复杂性一方面是指系统中元素的数量,另一方面还是系统中不同目标之间的分歧程度,在供应链中,对组织复杂性的度量是辨别两个维度:供应链的层次数量(纵向),每一层次企业数量(横向),另外,还可以按照成员间平均的耦合程度来度量供应链的复杂程度。
* 上下游企业间关系:
供应链的组织结构虽然也考虑两个企业之间的关系,但更多是以供应链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的。还需要进一步引入供应商与生产商之间的关系。
描述两个成员间关系紧密程度的属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信任、许诺和合作时间。(1)信任是一方确信对方拥有对双方合作有益的资源,并且能够在合作中使用这种资源。(2)许诺,学者们把许诺定义为双方为了发展和支撑长期关系的态度和意愿。Walter总结了四种表达供应商许诺的特征:忠诚、作出短期牺牲的愿意、长期合作的意愿、对建立和保持关系进行投资的意愿。(3)合作时间,Kotabe等人强调成员间合作时间是影响知识传递的重要因素。成员间合作时间越长,越容易理解对方知识的含义,越不容易出现机会主义风险,双方越能够传递知识,并且通过传递越容易获得绩效提升。
三、命题提出
1. 研究框架
首先引入知识的可表达性和系统嵌入性,表达所传递知识的属性,知识的属性一方面也说明了传递知识所付出的努力,另一方面还说明了所传递的知识新颖程度、机密程度(隐性的、系统嵌入性高的知识往往是新知识、机密的知识);然后引入传递机制,具体的是传递的媒介及使用频率,传递的媒介及使用频率说明了主体之间传递知识所付出的努力;最后加入知识创造,就组成了知识传递的行为――结果的整个体系。
进一步把图1中的主体间联系细化为两个方面: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组织结构和成员间关系。在供应链中,知识传递的主要动因就是主体间的相互依赖,在装配型生产型供应链中,就表现为产品的特征;把“主体间联系”中的其他部分归结为两个内容:组织结构和成员间关系,作为知识传递的保障因素。
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知识传递的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
从装配生产型供应链的整体来看,产品的特征、供应链组织结构、成员间关系、知识传递之间存在相互关联。阐明了产品特征对知识传递的决定作用,以及组织结构、成员之间关系起到的支持作用,这就是图2表达的含义:产品的特征是装配生产型供应链知识传递的动因,组织结构和成员间关系是知识传递的保障。
2. 各因素对知识传递的影响
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产品的集成化程度代表了成员间任务互补程度的高低。生产集成化较高的产品的供应链,供应商和生产商的生产活动之间相互依赖程度较高,需要成员间较高频率的交流,共同对集成的任务进行探讨、商榷、协作、创新。另一方面,集成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往往要求的技术很复杂,单靠生产商或供应商一方很难发展相关的技术和知识,必须依赖知识的交流活动共同完成供应链的任务。所以提出命题1:
命题1:产品的集成化程度越高,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能够建立越多知识传递的媒介、实施越多传递行为;能够互相传递隐性和系统嵌入性程度越高的知识;各个企业能够通过知识传递创造出越多新知识。
产品的创新程度越高,生产商和供应商需要彼此的支持来应对快速发展的压力。产品的创新程度越高,需要的知识也越新颖,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供应商和生产商任务之间存在相互依赖性,双方面对获取新知识的挑战,不仅需要从自己内部发展知识,还要获取对方的知识,以利于自身业务的开展。产品的创新程度较高时,知识相对较新,从Nonaka和Takeuchi的螺旋模型可以看出,新知识往往是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出现[36],更加需要特定的机制来传递知识。所以提出命题2:
命题2:产品的创新程度越高,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能够建立越多知识传递的媒介、实施越多传递行为;能够互相传递隐性和系统嵌入性程度越高的知识;各个企业能够通过知识传递创造出越多新知识。
虽然产品特征与知识传递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但是只有在供应链的组织结构越集中、越形式化、越集成化、成员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时,才能有效地传递知识,并通过与伙伴的知识传递创造出新的知识。这就综合了产品特征对知识传递的决定作用和组织关系对知识传递的保障作用。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提出命题3:
命题3:产品的集成化程度和创新程度越高,并且同时供应链的组织结构越紧密、成员间关系越密切,比较前两个命题,上下游企业间能够建立越多知识传递的媒介、实施越多传递行为;能够传递隐性和系统嵌入性程度越高的知识;各个企业能够通过知识传递创造出越多新知识。
四、结束语
本文综合供应链的产品特征、供应链组织结构、上下游成员间关系、知识传递的行为和知识创造,针对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知识传递问题构建了一个较广泛的研究框架,并且对各个概念进行了细化分析,讨论了影响知识传递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涉及到的各个概念作了较详细的分析,为实证检验工作打下基础。
本文的结论对企业基于知识的合作具有启示意义:企业在与供应链伙伴之间是否需要传递知识、是否需要通过与供应链伙伴之间的知识传递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创造,决定于供应链产品特征,并且受到供应链组织结构和上下游企业间关系的影响;生产集成化程度较高、或创新程度较高的产品的企业为了获得供应链伙伴的知识,应当与之组建组织结构较紧密的供应链,并发展较密切的企业间关系。
本文构建的理论框架尚需进一步的变量操作化并进行实证检验,验证各命题。本文讨论的内容是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看问题,进一步的工作还需分析供应链内部各个供应商的不同特点,探讨供应商供应的部件的重要性和供应商在产品研发中的作用对知识传递的影响。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Achrol, R. S. Changes in the Theory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 in Marketing.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97, 25(1): 56-71.
[2] Kash, D.E., Rycoft R.W. Patterns of innovating complex technologies: a framework for adaptive network strategies. Research Policy, 2000. 29: 819831
[3] Takeishi A. Knowledge Partitioning in the Interfirm Division of Labor: The Case of Automo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2, 13(3): 321338
[4] Chen, J., Lin, Y. Knowledge Transfer in Supply Chain: Hold Suppliers' Complementary Knowled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and System Science, 2005, 2(2):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