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层公共卫生治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基层单位政工干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层组织成员,对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完成生产和经营目标有重要作用,基层单位政工干部也是加强政工建设的引导者。随着国内经济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政工干部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
关键词 :基层单位;政工干部的能力与素质;能力与素质提升建议
基层单位政工干部的能力与素质是指,他们所具备的自我条件和内在要素,在认识事物的同时,了解本质,驾驭事物的能力。具备了政工干部的基本素质与能力,才能履行基层单位的职责,做好基层单位的基本工作。政工干部能力素质的发挥对政工队伍建设和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因此,提升基层单位政工干部的能力和素质至关重要。
一、更新思想观念
基层单位政工干部是基层工作的核心力量,需要具备优良品质,也需要具有创新的思想观念,坚定的思想理念,较强的逻辑判断能力。思想政治工作是他们的基本日常工作,在形式和手段上,要求基层单位政工干部必须接受正规的思想理论政策培训,进一步强化理论基础。一个优秀的基层单位工作人员在思想观念上要具有先进性,要善于学习,通过大量知识的积累,学会用所学知识指导基层工作。基层政工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还要加强分析判断能力,掌握好整个基层单位人员的思想状况,始终保持对工作的冷静思考、科学分析,准确判断。在对基层工作人员做思想工作时,既要耐心细致,又要善于引导。政工工作人员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地更新思想观念,跟上形势的发展。只有具有良好的思想观念和专业的知识能力,才能提升政工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只有用实践指导工作,才能大有所为。只有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才能有效地提升政工人员的素质。政工干部的素质、能力的高低与政工部门的思想工作的好坏息息相关,政工部门的思想水平提高了,才能提升基层单位政工干部的整体工作能力。
二、提升基本素养
提升基层单位政工干部的基本素质,首先要提高他们的修养。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政工干部的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作为基层单位的一员,政工干部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职责。加强自我修养,注意自身形象,践行基层单位的基本原则。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政工干部的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他们在执政参与、责任、服务、政绩上的能力才能得到提升。要通过工作学习、能力学习,不断对政工干部的基础能力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和强化他们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政工干部的基本素养提高了,基层单位的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打下坚实基础。
三、培养实践能力
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意磨砺实践能力,是提高政工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要素的重要措施。基层工作的关键是组织能力,应把提高整个政工干部的办公能力放到重要位置。要落实组织实施、协调、指导、总结,通过培养、培训使他们的谋略、演讲、书写能力得到提高。政工干部要扎扎实实地工作。要通过定期召开政工例行会议,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政工干部能力的根本。提高政工干部实践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提高基层单位工作的工作谋划能力。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政工干部要培养总揽全局的意识,要站得高,看得远。学会进行谋划和设计本基层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明确主要的政治方向,对整个实行过程,要制定有效的指标。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和预见意识。此外,善于观察是一项基本素质要求,基层单位的政工干部还要提高观察辨别能力。要着重考察政工干部的责任心和敏感性。不管是在基层单位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交际中,都要四处留心,学会察言观色。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思想工作的疏导和化解,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除了谋划能力和辨别能力外,还要具有有效落实工作的能力。要对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做到真正领会和认真吃透。要准确无误地按领导的指示传达和处理日常工作。在基层单位工作中,要结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创新基层单位思想工作模式,在实践中,要追求形式的多样化。通过研究当前政工干部的人才队伍建设,为基层单位的干部队伍注入新的活力。要不断挖掘政工干部的潜力,拓展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组织协调能力的优秀干部。
四、注重形象塑造
孔子曰:“德置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德行的流行比快马传递公文更加迅速和深远。也就是说德行的塑造对政工干部的影响极其深远。公道、正派、公正、公平,是基础单位政工干部基本的道德基础。要树立公道正派的处事作风。政工干部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在工作中要学会换位思考,积极主动与其他工作人员协调工作,善于支持他人工作,怀有协助之心与人相处。要爱岗敬业,要维护政工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政工干部要具有责任感,在实际工作中,只有本本分分地做好工作,才能得到人民群众拥护,给予更多的信任和支持。政工干部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情系职工群众,把人民群众作为政工干部工作的主要对象。牢记工作宗旨,做好工作干部建设队伍的领头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工作中要树立踏踏实实为基层服务的意识,这是政工干部能力与素质提升的内在因素和动力。要把工作形式作为素质能力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提高业务水平
政工干部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保持基层单位工作的稳定性,为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政工干部不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提高综合素质,还要积极选配年青有朝气、有干劲、有激情的基层政工干部,对他们进行基本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政工干部自身素质,也是对自身价值的提升。近年来,基层单位虽然组织了基层干部能力提升班、新闻写作培训班、文秘培训班等培训,政工干部也通过参加学历再教育,基本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从整体上看,仍与当前形势和任务的发展不相适应。针对基层政工干部素质差异较大的情况,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和措施,强化政工干部任职培训,抓好岗位锻炼,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在熟悉专业、精通专业上下功夫,“逼”他们学专业、钻专业,提高基本业务技能和水平。
基层单位的长期任务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通过不断加强政工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建设、能力修养、实践能力培养、形象塑造,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整个政工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基层单位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是加强政工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重中之重。要不断加强基层政工干部实践能力,完善实践锻炼、塑造政工干部的品德,促进政工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霞.谈基层政工干部素质能力的培养提升[J].胜利油田月刊,2012(04).
[2]黄树军.基层政工干部素质能力的培养提升[J].经营管理者,2013(06).
[3]薛建军.试论基层单位政工干部管理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J].商,2012(14).
[4]周叶平.新时期政工干部的能力与修养要求[J].经营管理者,2012(08).
[5]徐静芳.浅谈政工干部能力的培养[J].科技视界,2012(19).
局属各单位:
20*年全区卫生应急工作将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打造*中心区、构建和谐新*”的总体目标,以建设“健康城区”、创建“卫生强区”为载体,大力推进卫生应急工作,为建设和谐社会,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推动我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一、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和工作制度。认真落实《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试行)》,切实加强卫生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机构建设,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日常管理。进一步完善各类卫生应急预案,各单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结合实际对现有的卫生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二、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以区疾控中心、区卫生监督所和两家区级医院为主体,进一步加强区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小分队建设,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各单位要建立卫生应急机动队,逐步实现机动队的统一装备和统一调度,并规范物资储备。
三、加强卫生应急人员培训。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大纲等文件的通知》要求,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对责任医生、公共卫生管理员和社区联络员的卫生应急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重点加强卫生应急法律法规、预案规范、事件调查与处置、自救与互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一、提高思想认识
在实际操作层面,县委书记、县长重视,真正掌握政策精神和要求的,医改进展就快,反之进展就相对缓慢,个别县(市)的领导干部没有尽到领导责任,改革走了过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有些地方的领导同志,对医改工作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摆上议事日程,措施不够得力,所以说思想认识提高的任务还很重。深化医改中,必须始终思考和认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收入是满足个人或集团利益需要,还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医改的目的是减轻财政负担,还是履行政府责任;必须始终思考和认清基本医疗保障基金是用于资本积累还是用于治病救人,为患病群众提供抵御风险的保障;必须始终思考和认清政府投资举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初衷和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相关人员就业和收入问题,还是为了满足群众病有所医的需要,只有这些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在各个方面全部得到了解决,才能将“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变为谋划医改、推进医改的实际行动。
二、构建县、乡、村医疗服务体系
一是要极大改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基本设施的匮乏,严重降低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因此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医疗设施条件,尽快完成农村医疗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各地在争取中央和省市支持的同时,也要努力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统筹安排,分步实施,逐步完成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改造建设任务。对村卫生室的建设要采取政府投入与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多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实现基本设施的达标,以此增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构建起县乡两级、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二是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通过转岗培训、订单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为基层培养全科医生;三是引导基层将服务重心逐步转移到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居民健康管理上来,乡镇卫生院主要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村卫生室主要承担预防保健任务,提供常见疾病的初级诊治,努力使城乡居民不出乡镇、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方便、有效、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三、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五项重点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健康,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域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政府应该负主要责任,县级政府是责无旁贷的实施主体。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根据各地不同地理特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特点实行分类指导,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辖区全面、规范地实施。各项指标业务要求各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保证落实;二是规范实施服务项目。要督促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等要求,认真组织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三是落实配套经费和加强经费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以县(市、区)为单位拨付,并保证全部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促财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加强配合,按照国家和省要求足额落实年度项目配套经费,达到国家要求的补助标准,把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下拨到基层医疗机构,不得滞留在县(市、区)。
四、培养合格医疗卫生队伍
加强农村医疗服务队伍建设。一是严把“进人关”,今后新聘用人员,应由县级政府(或更高一级政府)面向全社会统一招考。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二是实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对不具有相应技术资格的人员,规定合理的时间让其补修、补考以获得相应资格,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仍达不到要求的,限期调离技术岗位或解除劳动关系;三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将培训费列入预算,在财力上保证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对技术人员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培训,选拔优秀人才到省级医院进修,开展城乡医院间交流任职等方式,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四是在职称、工资等个人待遇方面对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制定优惠政策,留住优秀人才。
五、以信息化为手段,提高管理效能
信息化不是简单的把手工版变成电子版,它带来全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换方式,未来我们的医改不仅仅是改革,还有一个发展和创新的问题。借鉴国外在医疗信息化方面的经验具有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独特意义,有助于实现医疗体系的高效率、低成本两大目标。要建立健全县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之间的网络视频教育系统,聘请专家定期开设讲座,开展视频网络在职教育。继续完善县级医院与省市级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建立健全县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之间的远程诊疗咨询系统。要根据国家的标准化要求,逐步实现卫生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
六、强化组织推动
1、健全领导体制。要保障医改顺利有序推进,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一定要把这项重大的改革工程、民生工程、公共服务工程紧紧地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要形成书记挂帅、县长为第一责任人、常务副县长主抓、分管卫生的副县长具体抓的医改领导体制,党政主要负责人都要全过程地了解医改的任务要求,统筹考虑,全面安排,对改革的部署、改革的安排、改革的问题都要认真地研究、及时解决。要在医改领导小组下建立强有力的办事机构,抽调专人集中办公,从领导力量、组织机构、办公场所以及工作经费上给予全力保障,形成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监察、物价、编办等部门责任明确、部门联动、密切配合的医改工作局面。
2、落实包保责任制。安徽的经验是建立起“领导挂点、部门包片、干部包院”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包保责任制,包保责任主要为“六包六确保”,即包宣传发动、包工作指导、包督促检查、包政策落实、包工作秩序、包稳定;确保基本药物供应不断档,确保基本药品价格下降,确保经费拨付不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确保竞争上岗不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工作秩序,确保分流人员安置不影响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平等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3、不断加大督导力度。各县要结合包保责任制的落实,加大督导力度,对改革任务逐项进行监督检查,从指标要求到工作部署、到推进措施、到工作过程、到目标实现,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运行情况、基本药物制度执行情况、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配送情况、政府补助落实情况、分流安置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通过一个乡镇一个乡镇、一个医院一个医院地指导,做到关键环节无漏项,确保全部医改任务全面推进落实。
主要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研究及理论取向[J].经济学动态,2003.6.
一、总体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8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年医改重点工作的意见》(渝府发〔〕16号)精神,继续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基层体系建设与公立医院发展相结合。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成国家医改近期五项重点任务,让广大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满意。
二、工作任务
(一)加快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1.做好扩面提标。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医保”)覆盖面,参保率达95%以上,实现全社会应保尽保,政府对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人·年。(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财政局)
2.提高保障水平。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在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0%,城乡居民医保一档、二档报销封顶线分别提高到7万元、12万元。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将耐药结核病治疗费用的医保报销比例提高到90%,最高限额提高到5万元/人·年。(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财政局)
3.加大救助力度。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将资助困难人群参保范围从低保对象、五保户扩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贫困大学生、低收入等特殊困难群体。完善门诊救助,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原则上高于50%。完善医疗救助信息系统,提高医疗救助的及时性。大力实施低收入困难群体重大疾病临时救助。(责任单位:县民政局、财政局)
4.加强基金管理。严格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强化政府对医保基金的监管职责,明确各级医疗机构控制医药费用责任,确保基金安全。(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财政局)
5.加强费用控制。大力推行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多种医药费用支付方式,转变医疗服务行为,强化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主动控费责任。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完善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管理、采购和价格等政策,规范公立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行为;推行医疗机构间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加大对大处方的查处力度。强化行业自律和医德医风建设,坚决治理医疗领域商业贿赂,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定期公开医疗机构相关医疗服务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责任单位:县卫生局、人力社保局)
(二)加快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建设
1.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在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全部实现市级采购配送,零差率销售。按照全市的统一要求启动全县所有村卫生站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责任单位:县卫生局、财政局)
2.加强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管理。执行基本药物配备政策,全县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要按比例配备基本药物,并首选基本药物。规范基本药物使用,继续开展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严格执行《市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疾病诊疗及基本药物使用指南》,指导基层规范使用基本药物。完善基本药物报销和医疗保障支付政策,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目录报销。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纳入基层医疗单位考核体系,与财政补助和绩效工资等挂钩,提高基层单位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责任单位:县卫生局、人力社保局)
3.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充分利用县药品监管平台,强化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对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覆盖抽验和监管,提升对基本药物从生产、流通到使用全过程追溯的能力,控制用药安全风险。(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卫生局)
(三)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今年完成9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推进一个民营三甲医院建设;新建2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责任单位:县卫生局、财政局)
(四)加强基层医务人员业务培训
全面实施基层卫生人员三年轮训计划,整合培训资源,科学制定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农村卫生人员岗前规范化培训制度,对考聘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医护专业毕业生实行规范化培训,使其达到相应技术水平。年,选派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人员38名到县级医疗机构进修一个月到一年;选派乡村医生514名到乡镇卫生院短期见习;通过网络培训基层医疗卫生人员300人;培训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技和公共卫生人员78人;安排15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进行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对38名乡镇卫生院院长(副院长)进行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卫生管理水平;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选派10名二级医疗机构技术骨干到乡镇卫生院现场帮扶工作1年;免费为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16名本科医学生。(责任单位:县卫生局)
(五)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公益性,调整镇卫生院的工作重点和服务模式,落实“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综合管理”三位一体的职能,切实发挥好乡镇卫生院作为群众健康“守门员”的职责。足额核定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实行人员编制总量控制、统筹安排、动态调整。实行定编、定岗、定责的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推行院长竞聘制和目标责任制,逐步建立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探索医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激励机制,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稳定基层队伍。(责任单位:县卫生局、人力社保局、编办、财政局)
2.健全绩效考核和分配激励机制。完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和调节基金调控线。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根据工作数量、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指标对基层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进行综合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工资总额和医务人员收入水平挂钩。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拉开医务人员收入差距,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重点倾斜,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加强绩效工资政策培训和宣传,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发挥医务人员在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中民主管理的作用。(责任单位:县卫生局、人力社保局、财政局)
3.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细化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及村卫生室的补助政策,理清政府补助的内容和方式,增强可操作性,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的发挥。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零差率形成的减收和实行绩效工资的增支,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予以足额补助。(责任单位:县卫生局、人力社保局、财政局)
(六)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1.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制定“十二五”卫生事业规划,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布局。加快建立县、乡镇、村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鼓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纵向的业务合作关系,引导二级以上医院医务人员到所在医院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执业活动,逐步实施首诊在社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与县医院之间双向转诊制度,发挥县级医疗机构技术和管理优势,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县卫生局)
2.广泛开展便民服务措施。推行优质护理服务、预约诊疗、先诊疗后结算、便民门诊等措施,方便患者就医。继续推进临床路径试点,增加实施病种数量,扩大临床路径实施范围,促进合理规范诊疗。开展“弘扬白求恩精神,做人民健康卫士”主题活动和“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责任单位:县卫生局)
3.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有效控制门诊、住院次均医药费用增长,研究建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完善院长选拨任用、激励约束措施,推进医院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医院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将实施便民惠民措施与推进综合改革、探索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相结合,使两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形成持续内在动力,建立长效机制,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成果。(责任单位:县卫生局)
(七)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落实人员和经费。按照辖区每万名常住人口配备1—2名专职公共卫生人员标准,配齐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职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并对全体人员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技能培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人25元。(责任单位:县卫生局、编办、财政局)
2.完成各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调整乡镇卫生院工作重点,使工作重心从诊治疾病为主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转移。严格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免费向全县人民提供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确保全面完成国家和市下达的任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城镇达75%以上,农村达60%以上,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合格率达95%以上。加强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培训和管理,制定出台《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法》,严格考核措施,落实补助政策,确保工作实效。(责任单位:县卫生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医改工作力度。调整充实医改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常务工作和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医改办要充实医改办人员,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加强协调工作,建立多部门协同推进医改工作的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二)强化财力保障。做好资金测算,多渠道筹集资金,健全政府投入长效机制。要重点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经费,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综合改革顺利推进。要完善政府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确定的任务、改革进度和绩效考核结果,将财政补助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确保各项改革顺利推进。
(三)强化人才保障。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和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加强科研、医疗、卫生管理等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医院管理者的任职条件,逐步形成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医疗机构管理队伍。
一、当前宁波市社会管理存在问题及其体制原因
(一)主要问题:一是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如城乡社保差距较大,以医疗保险为例,农村虽然实现了广覆盖,但筹资方式落后、受益面窄、补偿水平不高,全市平均补偿水平仅在25%―30%。二是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如在医疗基础水平方面,2005年(下同)宁波每千人病床数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第12位;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在副省级城市中名列第8位。在教育事业方面,总体上仍处于量的扩张上,还未实现质的飞跃。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远远落后于深圳、青岛等城市。三是社会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较大。目前,宁波处于中下阶层的人数达48.3%;城乡收入差距也较大,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21∶1。四是社会不稳定因素比较突出。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时有发生,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特殊人群违法犯罪特别是外来人口犯罪的问题比较突出,安全生产形势也不容乐观。
(二)体制原因:一是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薄弱。主要是行政化倾向突出,由于利益驱动、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等原因,公共财政体系不够健全,大量本应由社会组织承接的公共服务项目仍由政府部门生产或提供,而不少本应由政府“买单”的公共教育、公共卫生等事业难以尽快发展。二是社会事业管理体制不顺。主要是“管办分离”步伐不快,导致“管的管不好,办的办不活”;社会资金进入这些行业的“门槛”依然过高,竞争不充分,使社会事业发展缺乏活力。三是利益协调机制不全。政府在社会政策的制订上不够规范,带来了不同群体在收入分配、接受教育等方面的机会和起点不均等;社会法治水平仍然很低,特别在涉及群众具体利益方面的执法、司法和基层民主法治中,存在公平公正不够的问题。四是社会组织作用不强。由于政府让权不足、扶持机制不全、功能相对弱小等因素,社会组织发展不充分、结构失衡,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及自我组织能力不强,未能形成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有效载体,导致社会管理整体合力不够。
二、宁波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主要目标:建立“主体多元、责任明晰、合作互动”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的社会化。
1.主体多元。一方面,要重塑社会组织,激发其活力,使之具有自和独立性;另一方面,要推进社区建设和村居自治,不断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各类社会组织、企业、社区、公民和基层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方式方法的制度化。
2.责任明晰。其中政府的责任主要是负责社会管理的政策指引和依法监管,重点构建公共财政体系、改革社会事业管理体制、规范各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社会组织的责任主要是负责好各种社会事务的具体管理服务工作,包括提供社会服务,加强社会自律,反映社会诉求,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所没有或难以发挥的作用;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是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对环境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关心职工权益、确保生产安全、热心公益事业、保护环境资源等;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的责任主要是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全体公民作为社会构成的主体,在党和政府搭建方便公民参与管理的平台的同时,切实树立起主人翁意识,自觉主动地参与社会管理。
3.合作互动。具体可分两个层面:一是政府与其他社会管理主体之间的相互协作,包括政府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公共服务、政府向社会组织委托管理事务、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互动,等等。二是除政府之外其它不同社会管理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如不同社会组织之间需要相互配合,社会组织与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等等。
(二)基本原则:即“公共物品供给灵便、市民需求回应灵敏、利益协调公平灵活、社会秩序稳而灵动”的四大原则,这是检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1.“公共产品供给灵便原则”是指为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要更灵活更便捷,以降低公共产品供给成本,提高公共产品使用效率;
2.“市民需求回应灵敏原则”是指对市民有关民主政治、教育卫生、文化生活等方面需求的反应必须及时而负责;
3.“利益协调公平灵活原则”是指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立足点要公平,调节手段要灵活;
4.“社会秩序稳而灵动原则”是指既要防止社会过活而纷乱、动荡不安,又要防止社会过稳而不活、一潭死水。
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五大重点领域
(一)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按照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起体现责任、服务和法治理念的开放、服务、法治型的政府。
1.更新社会管理理念。在确立“以人为本”思想和“法律至上”观念的同时,将“企业家政府”的理念引入到政府管理中,使政府成为“理性的经济人”,真正把各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交给企业,把社会自我调节的管理职能交给社会组织,把群众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交给群众自己依法办理,实现服务政府和有限政府的目标。
2.改革行政组织体制。依据公共服务受益范围和服务层次,加快建立市县两级公共服务分工体制;加快公共服务领域“管办分离”,设置机构独立的公共服务管理委员会,将教育、卫生、文化等承担公共服务职责的事业单位整建制划入公共服务管理委员会管理;推进行政资源整合,调整和理顺现行分散于各部门的如食品安全、药品流通、计生工作等管理职能,实行机构设置和管理职能“两统一”。
3.创新公共服务方式。突破政府服务职能边界,实现社会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当前,要尽快形成以“81890”为核心的全市社区服务管理综合数据库和网络信息平台,尤其对“81890”拓宽覆盖的区域提供转接平台等有效的技术支撑,以扩大服务空间和范围;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公共服务社会化方面的改革,建立起公共产品机制和充分竞争机制,使公共服务资源由部门配置向全社会配置转变;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社会事业,抓紧制定《宁波市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指导意见》,积极探索成果购买、消费补贴、委托服务、项目资助等多种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4.建设公共财政制度。坚持财政的“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强化政府提供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的职责,加快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
5.全面建设法治政府。改革公众参与机制,明确凡是未公示的重大决策事项不能上市政府常务会议,真正做到“人民知晓、人民讨论、人民检查”;改革和创新行政执法体制,探索乡镇政府对辖区违法现象进行执法处理的有效办法,推动解决“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这种不良现象。
(二)创新社会治理结构。按照促进政府与社会互动的要求,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动社会组织和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共同参与社会管理。
1.提升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功能。制定《宁波市社会组织促进条例》,取消“一业一会”等行业协会非竞争性原则限制,构筑社会组织良性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建立服务型登记管理制度,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协会主管部门的新二元管理模式”,确保社会组织的民间性和自主性;培育发展经济类、公益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社区民间组织,同时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引导它们增强对社会的回应功能。
2.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机制。改革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建立乡镇政务服务中心,下放“七站八所”垂直管理权限,提高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整合村民自治功能,健全以村委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为主体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发展以专业协会为基础、以技术推广部门为补充的综合性合作经济服务组织,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构建15分钟生活服务网;发展农村民主,发挥村民管理村级事务的主体作用。
3.创新街道管理体制。合理确定街道办事处职能,重点承担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任务,剥离经济管理事务;理顺政府部门与街道办事处之间的关系,推进专业管理部门重心下移;改革园区管理体制,剥离其公共服务职能,相关公共服务事项向所在区购买。
4.构建社区新型管理服务模式。全面推广社区居委会直选制度和居委会定期报告制度,促进居民自治;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站,推进“居站分离”;发展义工组织,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加强社区综合信息网络建设,构筑社区服务和公共安全体系。
(三)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公共产品供给的总量与质量相统一,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进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和公共环境建设,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建立“经费市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城乡学校优质师资流动和轮岗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设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资助资金,支持在外来务工人员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创办民办学校;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创办经济实体、实验室或研发中心,构建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动、教学与生产衔接的实习实训体系;注重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2.构建基本卫生保健体系。全面实施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建立社区卫生组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行城乡社区医疗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扩大社区医疗就诊报销比例,实施社区医生就诊补助,推动“小病在社区就诊、大病进医院治疗”;改革县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的财政支持方式,采用政府采购模式,对较好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承担公共卫生职责的医疗机构给予财政上的奖励或补助;构建公平普惠的医保制度,实施健康城市计划,确保全民基本健康需求;抓紧建设市级公共卫生应急中心,探索建立农村公共卫生“一员一图一网”服务体系(即每村设一名公共卫生联络员、一张公共卫生应急路径图和一张农村公共卫生监测预警网)。
3.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文化馆管理体制,建立由文化馆中心馆为主与服务不同群体的文化分馆为辅的管理网络,加快形成以“总分馆制”为基础的公共文化管理体系;以建设图书馆之城和博物馆之城为标志,带动东海明珠、村落和社区文化宫创建工作,着力构建以“10分钟文化圈”为基调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打造“书香宁波”全民读书节、“万场电影千场戏进农村”等群众文化品牌,构筑市、县、镇、村“四级群众文化网络”为基本的公共文化生产体系。
4.加快公共环境建设。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标识和环境认证制度,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环境动态监测网络和生态安全应急处置系统,提高对生态环境安全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建立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促进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四)创新利益协调机制。围绕提高群众对发展成果的共享度,加强社会政策的调节,同时培育利益协调的多元化主体,促进社会公平。
1.加强补偿性社会政策的调节。围绕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享受水平,构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高质量、多层次、普惠型的社会保障体系。
2.加强发展性社会政策的调节。突破制约社会流动的各种障碍,加快消除阻碍城乡流动的户籍壁垒和进城农民的就业限制,积极调整阶层、城乡和就业结构,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以职务、单位、户口为主界定人们身份的等级化、封闭式社会结构向市场经济体制下重视能力、知识、贡献的平权化、开放式社会结构转变。
3.培育利益协调的多元化主体。发挥人大和政协在利益表达和引导方面的功能,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发挥市场机制的一次分配作用、政府积极调节的二次分配作用,按照“调高、扩中、保低”的调节原则,建立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收入分配秩序;发挥社会组织在反映利益诉求和促成政府与群众沟通方面的作用,并建立社会组织与社会职业结构合理分化的良性互动机制;推广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探索建立土地征用中听取农民代表意见制度。
(五)创新社会稳定工作体系。坚持以确保社会稳定为根本,抓紧建立常态化的社会防范机制、多元化的矛盾化解机制、动态化的危机管理机制和灵敏化的网络沟通机制,切实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和谐。
1.建立常态化的社会防范机制。坚持“警务前移、警力下沉、警种联合、公众协同”,编织群防群治网、治安巡逻网、电子巡更网、安全监管网和管理服务网“五大网络”,形成常态化的现代治安防控体系。
2.建立多元化的矛盾化解机制。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人民群众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司法机关为主体,乡镇(街道)、基层企事业单位为重点,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支撑,司法调解为后盾,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