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电商运营问题

农村电商运营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电商运营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电商运营问题

农村电商运营问题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提高边远落后地区、高成本地区的电信服务水平,是当前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由于我国电信业体制及其本身的特点,我国电信普遍服务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和谐现象:一是“分片包干”失效,二是运营商定位问题,三是农村用户只用不消费。针对问题,提出政府必须做好推动者,做好立法、成立专门的普遍服务管理机构、加快建立普遍服务基金等工作。而运营商必须准确定位,送科技下乡、补贴农民、实现低ARPU值下的运营。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我国电信业面临着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电信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要缩小这个差异,电信业必须依靠电信普遍服务,使“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能以承担得起的价格享受电信业务,而且业务质量和资费标准一视同仁。”[1]

1、电信普遍服务的内涵

国际电信联盟(ITU)在《世界电信发展报告(1998)》中提出实施普遍服务的三条标准。而这三条标准即可将普遍服务的内涵概括出来。

1.1可接入性

可接入性指的是有覆盖全国的电信网络,用户不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需要电信服务,都可以接入电信网络。

1.2非歧视性

非歧视性指的是各类用户应当受到相同的对待,就价格、服务内容和质量而言,不论地理位置或者种族、性别、如何,应当没有歧视。

1.3可承受性

可承受性指的是电信服务的价格应定位在大多数用户能够承受的水平上。我国根据自身经济、电信业发展状况,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地将电信普遍服务的内涵延伸丰富。到2007年底,我国普遍接入的目标己基本上实现,我国农村地区行政村的通电话率已达99.2%。今后我国普遍服务的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乡镇能上网”。即在已通电话的乡镇,还提供农村互联网接入平台,对部分有条件的乡镇提供宽带数据业务。

2、电信普遍服务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必要性

作为最能体现现代化科技生产力的电信业,已经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社会文化大繁荣、建设和谐社会中起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电信业如何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解决更多的问题、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依靠推动电信普遍服务。

2.1社会层面

2.1.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因为只有农村发展起来了,使农民们安居乐业,城乡才能和谐发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乡村。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就需要依靠推进普遍服务不断扩大农村信息消费需求,拉动信息产业在农村的大发展。

2.1.2消除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是指:由于收入、受教育水平、所处地域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城乡居民在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差距。这个问题如不能很好的解决,将导致城乡居民在社会中面临贫富分化、机遇不均等问题。因此,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要消除数字鸿沟。据《2007年中国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5.1%,而城镇互联网普及率已达21.6%,城乡“数字鸿沟”差距达4倍。

由以上数据,可发现我国数字鸿沟还是较深的,如何填平这就需要普遍服务。在完成“村村通”工程的同时,为广大的农村提供INTERNET”服务,让广大的农民能够用上互联网、掌握信息。

2.2电信业层面

电信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其需要依靠普遍服务,谋求发展。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电信产业有如下特点:一是自然垄断性:进入、立足电信业都需要高额的固定资本投资;二是规模经济性:电信需求量增加的越多,每一单位电信需求量分担的固定成本降的越来越少;因此,网络的效用和成本与用户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现阶段各大电信运营商都在不断地扩大市场抢夺用户,谋求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现有7.45亿总人口,手机甚至固定电话的覆盖率还不是很高,而城市里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因此,农村电信市场的增长潜力十分巨大。现在,各大运营商在城市已经争得头破血流了,应避开这红海(已知的市场空间),运用蓝海战略到未知的市场空间发展,把目标投向农村,使农村市场成为电信运营商新增用户的源泉。因此,运营商在承担普遍服务,承担义务的同时,将又获得了用户数及收入的迅速增长,可谓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之事。

2.3用户层面

我国电信业在城乡间的发展及为不平衡,远未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3]

推进普遍服务,使广大的农村和西部落后地区享受到电信基本服务,这不仅不会到损害城市居民的效益和福利,反而会增加他们的效益和福利,因为电信业有网络正外部性:当消费同样产品的人数不断增加时,某使用者在消费该产品所获得的效用也将增加。因此,推进电信普遍服务,使广大农民享受到通讯的权利,无疑给他们带来了效益和福利;同时也会增加城市和东部地区人们的效益和福利。

3、电信普遍服务中不和谐现象及分析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电信普遍服务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谐社会要求实现电信基本服务的均等化,使每个人能够均等的消费起电信业务、享有到通信权。但为只有几户人家的偏远山区用上电话,投资几十万元建设备,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收益。因此,我国的电信普遍服务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3.1政府指导原则“分片包干”失效

我国普遍服务采用的是“分片包干”原则。将全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视为31个普遍服务地区,根据各运营商的市场份额进行义务分摊,任务的分配依据是对每个省的实施难度进行打分,再乘以任务系数,计算出每个省的电信普遍服务任务量。这种原则好像体现了公平,但实事上不然,而且已经带来了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3.1.1难以真正公平

一是难度系数和任务系数确定过程中指标的选取,非常复杂,难以做到真正地公平。二是任务分到各运营商的总公司,执行者却是其各省公司,忽略了不同地点的成本差异,导致了西部省份难度普遍比东部大。因此,很多运营商的省公司有抵触情绪。

3.1.2没有约束作用

这是“分片包干”致命的缺陷,因没有规定对未完成任务运营商的具体处罚措施,实际上是个软约束。运营商想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导致很多边远山区的普遍服务实施不到位。

3.1.3导致重复建设

当初“包片分干”政策出台是为了防止重复建设,但如今却加剧了在发展较快的农村市场的重复建设,因为这个强制性政策对无利可图的边远农村是有效的,但对于发展较快的农村市场,例如江浙一带富裕的农村,原先的运营商为了利润早已经进入,而“包干”后反而强制性地增加了一个新的竞争者,导致了各大的重复建设。

3.2运营商定位两难

这里的定位问题,是指运营商将普遍服务如何定位的问题。是当作包袱,硬着头皮按要求把普遍服务做完,不管利润;还是当作利润源泉,从中获取用户增长、收入增长等回报。目前,农村通信的实施成本远远高于城市,且农村通信的单位收益都大大低于城市。因此,有些运营商常有怠工的情况出现,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而运营商在承担普遍服务的责任同时又想获得高额的回报,使农村市场成为其利润的源泉,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建设好和谐社会。这里就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运营商如何在低ARPU值即低收益的条件下实现低成本的运营。

3.3农村用户只用不消费

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事,外地打工的儿子每星期固定时间给远在边远山区的家里打电话,用铃响的次数来表示是否平安。可以说是不花一分钱却达到了目的,所以很多运营商发现辛辛苦苦建起来的线路,却没有任何收益。不难看到,农村用户消费电信服务的习惯并未养成,而且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用户会从最节省的目的出发来使用电信服务。4、电信普遍服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策略

我国普遍服务存在着“分片包干”原则失效、运营商定位两难、用户只用不消费的问题,因此本文从政府、运营商两大角度提出若干策略,来化解这三个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4.1政府做好推动者

推进普遍服务,促进和谐社会,政府要做的就是当好推动者。通过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为普遍服务提供支持。

4.1.1立法

以立法的形式确定电信普遍服务义务。通过制定电信普遍服务的规划政策,激励竞争、激励提高电信普遍服务水平,确保信息安全、通信稳定、互联互通,对各运营商的服务进行监督并将信息及时公布于众。

4.1.2成立专门的普遍服务管理机构

现在,我国经过多次电信重组后,电信市场的垄断已经被打破,有效竞争逐步形成。另外,我国已加入WTO,伴随着国际资本涌入中国市场,具有外资背景的电信企业也会逐渐增多,因此普遍服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必将越来越大。本文认为,我国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协助电信管制部门进行管理。在设立专门的普遍服务管理机构时,应符合透明何效率原则,接受公众、政府部门和其他相关利益群体的监督,定情公告普遍服务的进展情况,并有责任向政府提出普遍服务改进建议。

4.1.3加快建立普遍服务基金

2005年,在信息产业部和财政部达成共识后,普遍服务基金的建立已然确定无疑。现在,没有确定的只是时间和基金的管理方式的问题。那么,普遍服务基金如何进行管理呢,在这里本文想借鉴印度的成功经验。因为两国同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且印度在经济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中国的背景下,但其农村地区的普遍服务却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而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普遍服务基金的建立,引入了竞争机制。印度普遍服务基金由电信部下属的基金管理部管理,通过竞标的方式来选择运营商。基金管理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投标程序,包括投标条款和条件,然后评估各运营商的投标方案,最后选择普遍服务提供商。此外,基金管理部还要持续监控普遍服务运营商每一个环节的情况。在进行招标之前,基金管理部根据招标地区的地理、人口特点,聘请专家计算出这个地区实现普遍服务需要多少投资,然后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招标的最高补贴数额。在招标过程中,基金管理部提出一系列要求,包括计算好的投资计划和建设方案,然后选择报价最低的(报价应低于政府提出的最高补贴数额)运营商为该地区提供接入服务。[5]

4.2运营商实现低成本运营

4.2.1送科技下乡

各大运营商在推进普遍服务建设的同时,可以送科技下乡,了解农村用户的需求,使他们接触电信基础服务,让他们享受到使用电信服务的好处,培养他们的消费习惯。

运营商在送科技下乡时就可以深入了解农民需求,例如运营上可就农民在农作的时候说关心的气候以及销售渠道等有关于农产品的外部环境问题,开发出相应的业务;也可以专就农村的劳务输出对通信的需求开发新的业务。真正的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

4.2.2补贴农民

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村用户不花钱就能用电信服务的心理,除了大力的宣传之外,还要切实让农村的用户感受到电信服务的好处。比如说在只要有了通话,那么按通话的时间,运营商或政府给予一定的奖励,这笔钱可以从普遍服务基金里拿出来。同时,也可以补贴给使用电信量大的农户,不断拉动农民对电信的消费需求。变普遍服务这种强制性手段为收入的再分配,对穷人、农民进行主动补贴。变城乡间的不和谐为和谐,带动运营商普遍服务的积极性。

4.2.3实现低ARPU值下的运营

普遍服务运营商找准定位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如何在低ARPU值的条件下实现低成本的运营。那么如何解决,本文认为,首先,运营商在建设基础设施时,应利用最为经济合理也适合当地情况的技术。例如选择450M无线接入系统应用于偏远地区的农村通信,经济方便。其次,为农民提供贴心服务。例如中国移动推出了“农信通”的业务品牌和相关业务,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供求信息、科技信息等通过“农信通”的平台送到农民手上。而且“农信通”的价格定为1~2元/月,价格低,这对农民有一定的吸引力。到2006年10月,“农信通”用户已经达到1267万。这样,吸引到更多的农民用户,即可在农村低成本运营好。自然,运营商在普遍服务中的位置也会摆的准。其次,培育良好的用户群。例如在刚进入时采取免费使用期或低价策略培育用户群,培养他们真正形成使用电信服务的习惯。

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我国的电信普遍服务只有在政府不断地推动下,运营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低收益情况下低成本运营,才能够消除种种不和谐现象,达到帕累托最优。

参考文献

[1]唐守廉.电信管制[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2]游五洋.国外电信普遍服务简况及我国电信普遍服务的内容和目标[J].世界电信,2002,(05):10-12.

[3]高鸿业.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4]游五洋.中国电信普遍服务现状分析和研究[J].当代通信,2005,(03).

农村电商运营问题范文第2篇

模拟无线接入在农村通信中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技术落后、频谱利用率低、网络容量有限、建网和终端成本高等缺陷,已不适于继续发展;卫星通信和GSM则由于造价高、终端贵不适合在农村中大量采用。由我国自主研发的SCDMA已成为信息产业部在村村通工程中推广的技术手段,低成本、低资费、可及时接收农务信息的手持终端也正受到农民用户的青睐,村通已成为无线通信的新蓝海。如何给予建设和经营者农村信息化前瞻性的建设策略?通信产业报特邀请四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农村通信领域的热门话题。

话题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通信是我国的一项国策。目前,在农村通信无线网络方面,运营商开展了哪些工作?

移动通信运营商在农村通信方面具有技术和网络优势。中国移动通过提供农村移动电话业务,解决了偏远农村通信信息不畅的问题,在基站的容量、数量、传输能力等方面均走在各个运营商的前列。中国联通面向农村开展了“农业新时空”等项目,加强了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覆盖水平。

孟庆录:目前农村通信在信息产业部组织的“村村通电话工程”的推动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自2004年1月工程启动,按照“分片包干”原则由六家运营商具体负责实施,至目前已经超额完成第一阶段计划目标。2006年底全国行政村通电话比重已经达到98.9%,2007年末全国行政村通电话比重将达到99.5%。第二阶段工作也已于2006年在部分省进行了试点开展,网络继续向自然村延伸,并同时构建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和开发应用农村适用信息资源。

针对农村地广人稀,通信环境复杂,工程建设成本高、难度大等特点,六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提高认识,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制定详细可行的建设计划,在发挥光电缆固定通信、GSM/CDMA移动通信等成熟技术优势,延伸现有通信网络覆盖农村地区的同时,还充分利用了移动边际网、卫星移动电话等改进型技术手段,同时联手设备制造业和科研机构针对我国农村特色,因地制宜,自主创新,利用SCDMA、农村信息机、宽带加机顶盒、VSAT加小交换机等特色手段解决边远农村通信和信息服务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带动了相关产业链发展。

马红兵:客观地讲,固网运营商的优势不在于无线网络方面。由于农村普遍具有分散、偏远、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收入水平低的特点,全部采用光缆和用户线进行布防投资过大,因此在农村无线通信方面,四川等部分省市建设了SCDMA网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移动通信运营商在农村通信方面具有技术和网络优势。中国移动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特别是通过提供农村移动电话业务,解决了偏远农村通信信息不畅的问题,在绝大部分省份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较大经济效益。同时中国移动通过不断扩容、延伸,在基站的容量、数量、传输能力等方面均走在各个运营商的前列。如2006年10月14日,由河南移动承担的河南省“村村通电话”工程最后一个基站投运完工,标志着河南省49300多个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电话。山西移动通过村通工程,覆盖了大量分散的煤矿区和生活区,满足了潜在的巨大话务需求。四川移动也不断大力加大村通投入,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发现了许多话务需求很大的区域,导致网络不断扩容。

中国联通也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加强了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覆盖水平,有力支援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例如,四川联通通过手机短信、中文寻呼机和人工呼叫中心等简便经济的方式建立起天府农信网,目前四川超过1000个的乡镇已经有超过50万的农民加入,带动了当地电信市场的成长。与移动公司不同的是,由于资金限制,联通公司在偏远地区的传输更多采用VSAT卫星通信,而中国移动主要以光缆通信作为中继传输。

张丽萍:首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移动通信基础覆盖网。

中国移动的移动通信网络已经覆盖全国大部分县市乡镇。在此基础上,中国移动重视面向广大农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在我国“村村通电话”工程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据统计,2006年中国移动为6828个行政村新开通了电话,超过年度计划961个村,另完成1105个建设兵团连队、林场、油田的通电话工程;通过加强农村通信建设,中国移动的移动通信网络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7%。2006年中国联通为1152个行政村新开通了电话,超过年度计划7个村,另完成236个建设兵团连队和林场、矿区的通电话工程。

其次,加大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力度,搭建移动通信农业信息网。

中国移动积极发挥移动通信网络优势,结合各地农业发展的特点和信息需求,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2006年10月26日正式开通了“中国移动通信农村信息网”。该网采用统一建设、分省运营、分权管理的方式,系统在重庆集中建设,业务面向全国服务,向各地农村提供移动话音业务、数据业务、互联网接入及其他特定应用业务的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并推出“农信通”业务品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完善的移动信息化支撑。

中国联通面向农村开展“农业新时空”项目,该项目整合了联通覆盖农村的移动通信、数据和互联网网络以及人工呼叫中心等,利用手机、农业信息机等终端,将乡镇信息员、农业信息采编人员和各SP/CP所收集的农业信息,通过短信、移动互联网等方式传递给农村用户。该项目已部署在全国26个省全面启动。预计到2007年底,该“农业新时空”项目将服务400万-500万农户,惠及上千万农村人口。至2008年年末,全国计划共建设完成10000个乡镇的信息站点,服务1000万农户。

话题2运营商已经开始了“从城市走向农村”的移动通信信息化工作。目前农村通信市场的成效如何?农村通信又有何重要意义?

一方面,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城市用户市场逐步接近饱和,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却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并将逐渐显示出其潜在价值。农村通信的效果应该从用户、运营商和社会等角度来分析。

马红兵:根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数据,2006年,中国固定电话新增数比2005年减少了一半,尤其在农村新增的固定电话数下降幅度更大。而移动电话新增数却再创历史新高,据中国移动的资料显示,在2006年全年净增的5322万用户中,一半来自农村。从2006年以来,河南移动68.8%的新增用户来自于农村市场,农村话务量已占到全部话务量的64.5%。我国移动通信的平均普及率为32%,而在农村地区移动通信的普及率仅有12%,农村地区的增长潜力十分巨大。富裕起来的农民通信需求旺盛,而很多地区通信的覆盖和普及还很不够。

农村通信的效果应该从用户、运营商和社会等角度来分析。

从用户角度,农村通信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通公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等政策的落实,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的生活,效果非常明显。

从运营商角度,目前中国移动凭借资金、成本优势,通过渠道建设、集中采购、依靠政府等多种手段,通过规模投入,无论在投入回报、品牌建设、社会形象、网络覆盖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中国移动在农村市场已经占据主导,农村市场必将成为中国移动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农村通信对于拉动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升人们生活水平,都具有立竿见影的作用和深远意义。

孟庆录:中国大部分人口在广大的农村,农村土地占我们国土的绝大部分。从工程建设的实践中看,有的未通电话行政村,电话线刚一进村,新装电话马上就会增加一百多户,农村通信市场的潜力非常大。现阶段,“村通”工程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政治和社会效益,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拓展电信业发展空间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从长远看,实际上村通工程也为企业开拓了新的市场,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下阶段的农村通信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张丽萍:从国家和社会角度看,农村通信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发展农村通信对推动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改善农民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结束与外界信息闭塞的历史,此外,对农村救灾防灾、维护社会安定起到保障作用。

黄鹏:短期内农村客户平均消费水平仍偏低,以基本话音和短消息业务为主,适用功能简单、资费低的预付费套餐业务,手机上网、手机电视、视频通话等数据业务,一定时期还难以成为主流。但结合农村的生产生活活动,开发惠民策略的天气预报、区域交通信息、产品价格变动、病虫害疫情等信息服务,预计将受欢迎;可视电话对地广人稀的西部地区、煤矿、河坝等场所的灾难预警、紧急救援有积极的应用价值;社会保障体系相关的政策动向和账务信息、教学活动信息等相对重要,在PC终端未普及农村家庭时,手持终端、低资费的信息业务将占据一段时期。

其次,农村经营网点稀少,客户购机、购卡和缴费难。如果仅靠运营商自身建设农村网点,不仅资金、人员无法保证,也很难见效益。商一般在农村都有比较广泛的联系,了解当地的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对业务发展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需要依靠社会力量经营网点,在农村大力发展代办点和商,扩展营销网络,同时努力为商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推动农村市场积极发展。

话题3目前,一个乡镇建多座铁塔、数条光缆线路同时存在的场景随处可见。如何利用重复建设的基站呢?

要想最终解决运营商之间的重复建设问题,需要大力深化电信体制改革,推行网运分离,实现资产重组。国家投资的电信传输干线等网路基础设施,交由专门企业管理,负责保值增值;电信运营企业采用租赁、竞拍等方式,有偿使用网路。条件成熟后,可以进一步明晰产权,实现电信主业和辅业务分离。在国家控股的前提下,由更多合格的竞争主体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低价、高效的电信公共服务。

马红兵:由于目前不同运营商在资源共享等方面还存在壁垒和障碍,因此实现包括基站在内的基础设施共享或者网络共享的条件还不成熟。重复建设导致的成本无法减少。

孟庆录:目前广大的农村地区已建有一些中国移动的GSM基站、中国联通的GSM/CDMA基站及中国网通和电信的小灵通基站,运营商“村通”工程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现有的基站资源,如塔房共用、配套电源共用、传输资源共用等。对于多运营商网络覆盖的地区,多家运营商可以考虑合用现有资源,在这些已有资源的基础上增加适用于农村通信的新技术、新设备,以降低建设成本、加快工程进度。

张丽萍:为了防止农村的投资浪费,我国“村通工程”采用了“分片包干”原则,将全国现有的31个省、市、自治区视为31个普遍服务地区,对每个地区按照提供普遍服务的难易程度进行综合评估打分,得出普遍服务任务量,然后在各运营商之间进行组合分配。运营商所承担的义务多少和其在电信业务市场上的收入成正比例关系。

但是这一带有强制性的方案,对于无利可图的边远农村是有效的,对于发展较快的市场却收效不大,因为即使不“包干”,运营商也会进入,“包干”之后反而可能强制性地增加了一个新的竞争者。

农村电商运营问题范文第3篇

分析2008年中国移动用户分布,农村移动用户仅占总用户数的20%,但在06年的新增用户中,几乎有半数来自农村市场。

此种情况下,“家电下乡”成为电信运营公司新的市场增长点。以中国移动河南公司为例,它通过话费补贴方式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该公司到现在已经售出手机10万部,得到了广大农民用户的热烈欢迎。

可是,“手机下乡”要真正落到实处,关键是要让农民用得好,这就要求电信运营商拥有完善的农村渠道和售后服务。除了现有的营业厅和服务店,运营商们也在考虑,如何在一些偏远地区发展更多的商?如何与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通信小店建立起联系,实现实时掌控?如何为手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和舒适的服务?如何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前提下解决以上问题?

握奇的“空中营业厅“解决方案则可以帮助电信运营商解决以上问题,使运营商在乡镇、农村等偏远地区发展商更加容易,并且能够实时监控这些商的销售情况,又能使农民在办理业务时快捷方便,可谓是一举多得的渠道解决方案。

握奇的“空中营业厅“,简而言之,就是通过(U)SIM卡,以短信为传输通道,实现空中选号 、空中开户、空中充值 、业务查询等业务,整套系统的运作如图所示:

在这套系统之下,商的放号流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往奔波运营商拿号-放号的方式,被“通过系统查询号码资源、号码预占用、向运营商BOSS申请号码开通、号码开通确认”四步代替。

空中营业厅卡片首次使用会自动发起注册请求,该注册在第一次进入菜单时自动发起,不需要商进行任何其它操作。注册成功后,可以在“空中选号”终端设备上使用选号, 预占, 开通,充值等流程。即在该方案中,商利用专用终端,通过专用SIM卡的交互式STK菜单,采用短消息方式发起号码选择、空中写卡、开户的申请,通过“空中营业厅”服务器与BOSS系统交互,完成号码的选择、制卡数据传送及写入、开户绑定,以及空中充值等业务。除此之外,空中充值还具有查询帐户余额、充值记录查询等功能。

农村电商运营问题范文第4篇

上半年财报中,凭借收入的高速增长,移动增值业务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中,中国移动的增值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上升35.5%达419.15亿元,占总营运收入比例首次突破1/4。中国联通的移动增值业务收入也比上年同期增长17.4%,占移动业务服务收入比重达21.1%。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一方面移动增值业务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农村信息化业务的开展也逐渐步入正轨。

增值业务的强劲发展,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相关分析人士指出,我国移动用户的普及率尚未过半,因此,移动增值业务仍将保持很长一段的快速增长期,但具体能持续多久取决于具体业务运营、国内运营商重组、3G业务等因素的走势等等,移动运营商的前车之鉴,对于正在大力开发基于小灵通和未来3G网络增值业务的固网运营商来说,也极具参考价值。

产品构成:实行阶梯化配置

2007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增值业务收入增长率分别达到36%和17%,居各类业务增速之首。虽然当前移动运营商收入增长靠话音业务和增值业务双轮驱动,但移动增值业务所占比重日益提升,增速不断加快,移动增值业务已经被移动运营商定位为公司的明星类业务。

从移动增值业务产品阶梯来看,一大类是基于话音业务基础上开发的话音增值业务(例如彩铃和IVR等),占当前增值业务收入比重的15-20%;另一类是数据业务(例如短信和手机上网等),作为移动增值业务增长的中流砥柱,手机上网业务增长率超过44%。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马思宇分析财报后指出,数据业务尚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然而目前,真正能够给运营商带来收入的,仍然是短信、彩铃、彩信、WAP等运作成熟、资费低廉、用户群普及度高、对终端设备要求不多的业务。“从产业的角度讲,很难再找到语音、短信一类的杀手级业务。”易观国际分析师刘哲认为,多种业务均衡发展才是增值业务产品阶梯前进的方向。

而上半年的财报也表明,移动运营商正在增值业务的产品创新与收入结构的优化方向上努力。在继续大力推广短信、炫铃、掌中宽带等业务的同时,联通启动了手机电视业务,为用户提供更丰富及多元化的音视频节目;全面升级的“掌上股市“业务,提供专业化移动证券交易服务。同时,移动手机音乐业务的发展已略见规模,无线音乐俱乐部现有会员4800万。至于手机报,付费用户迅即高达1500万。而飞信正式投入商用后,注册用户亦已有近3800万。

鉴于移动增值业务产品普遍生命周期短的问题,运营商提出了所谓的“长尾”效应,即实现三种类型业务的结合。“一是收入型业务,如短信、wap、彩铃、彩信等成熟业务;二是培育型业务,即入网之后业务发展良好的产品;三是储备型业务,即针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各方面储备的产品。”赛迪顾问陈畅指出,三种业务类型结合才能形成一个比较良好的增值业务构成比例。

农村信息化:最大的增量市场

在建立良好的增值业务产品阶梯之余,移动运营商也加紧发展农村市场。2007年上半年,农村地区新增客户占中国移动新增客户总数的一半。但作为资费敏感群体,农村用户电信业务消费特征仍然以话音业务消费为主,增值业务尚处于培育期。

而中国移动以短信、话音和互联网等方式为客户提供实用实时资讯的“农信通”服务,对移动增值业务在农村市场的推广颇有启发意义。中移动上半年财报表明,该业务在带动客户增长,减少客户流失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用户数据业务的使用。

据了解,“农信通”是政府部门与中国移动联合推出的,以助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三农”为目标的信息化服务。该业务主要通过短信、语音、互联网等方式,提供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市场供求、价格行情、天气灾害等方面信息,从而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保障农务畅通,推进农村信息化。

“农信通”提供了针对农村用户细分化需求的业务,帮助农民完成相关决策,因而吸引了部分农村用户的使用。“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三月份用户增长了12%,从三月份到六月份增长了23%,用户增长量相当可观。”刘哲告诉记者。

农村用户的分布更加分散,移动增值业务实际上面临着一个更加细分的市场,因此农村市场的继续开拓,将进一步考验移动运营商满足农村用户细分化业务需求以及低成本运营的能力。“农信通”在农村市场的实践对运营商无疑是一种锻炼,同时也无形中培养着农村用户对增值业务的使用习惯。

实际上,当前的运营现实决定了,当固网运营商真正涉足移动增值业务时,必须首先面对新增用户以农村用户为主的现实,掌握好这方面的操作手法,对他们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产业链:规范发展为先

与运营商财报中增值业务收入大幅攀升形成鲜明对比,国内SP亏损企业数不断扩大。从已的SP季度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经营当中,业绩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连SP中的“翘楚”空中网也首次出现运营亏损,据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显示,亏损额达62.4万美元。

相关专家曾表示,基础运营商逐渐向增值上游业务发展,持续下去,将遏制SP、CP的创新积极性。

电信研究院马思宇认为,从移动价值链角度来看,移动运营商目前的确具有绝对的主导作用。但她表示,当前我国增值服务提供商市场规模庞大,企业发展良莠不齐,对如此大规模的市场进行规范,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还需要借助运营商力量进行分层管理才能较快建立健康发展的市场。

然而,由于移动运营商身兼“裁判员”和“球员”的双重身份,会出现利用其垄断资源获取超额利润的现象。但她认为,这个问题要从三个角度分析:

一方面,曾经以暴利、粗放混乱、高速增长引人注目的年轻行业,终于迎来了成熟发展期,但尚需一个高效的移动增值业务行业指导员的角色,通过其强大的市场主导力量来先期规范市场秩序,此时,需要让出一部分利润来激励这个指导员承担规范市场的职责。

另一方面,移动运营商没有精力和实力去做好每个增值业务细分市场,必然有大部分市场空间留给SP,他们会借助SP的力量创造更多、更好的增值业务。

农村电商运营问题范文第5篇

近日,笔者来到山东济南、淄博、济宁等地采访,走进街道社区、医院和田间地头,倾听百姓的声音,了解电信运营商宽带提速进展。

山东联通目前宽带用户超过920万户,占全省宽带用户的80%,再加上笔者手机使用的是联通3G网络,因此选择了山东联通作为体验标本。此外,采访中也询问了中国电信、中国铁通的宽带资费和“光进铜退”的状况。

根据采访的情况,有如下几个体会:1.光纤入户标准未定,企业进退维谷; 2.光进铜退投资大、见效慢,缺乏相关部门配合; 3.农村宽带尽义务,宽带下乡无政策; 4.宽带国家战略,只见运营商行动,不见地方部门推动,新建楼宇入驻率很低,亏损严重。

记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曾指出,在宽带网络建设改造过程中,许多地方仍存在“跨部门协调难、进小区入场难、进家庭入户难”等问题,恶性竞争和侵害用户权益现象也时有发生,制约了宽带普及提速的步伐和行业发展。在山东调查采访期间,情况也大致如此,某些小区过高的进场费,让运营商望洋兴叹。

不过,也有人会问,农民在家务农,要那么快的互联网有必要吗?即便是村里宽带普及率为100%,家家都会通过网络做生意吗?

答案是肯定的,非常有必要。在宽带战略上,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切勿急功近利。农民家里有了宽带,就有了知识,有了信息,赚钱的机会也就有了。例如在笔者调查过的李营街道芦庙村,无论是卖苗圃还是养蜂,没有网络寸步难行,有了网络后就有了致富的门道。

但是,应该看到农民的经济收入还是相对较少,每月24元的电视费用很多人都不愿意交,更何况是50元的上网费;另一方面对于运营商来说,这种资费相对于巨大的网络改造投入却是杯水车薪。因此,政府应像家电下乡一样,启动宽带下乡战略。

首先,农村光网改造需要政策推动或者资金补贴。笔者调查过的诸多村镇,虽然没有类似城市小区那样高昂的进场费,但由于地形复杂,位置偏远,光纤入户的成本还是很高。

其次,必须由政府部门统一规划改造。一些村庄原来有宽带,使用的是铜线,网络速度较慢,也没有办法升级到10M,而且被偷盗的几率非常高。要改造的话,则需要统一布置。否则,意见不合,运营商根本无法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