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质量;监控;评价;执行

一、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建设的依据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督,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质量保证体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2006]16号文件)的颁发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重点抓规模扩张转向以内涵建设为中心,重点抓教学质量,预示着我国的高职教育已进入以质量和特色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时期。2008年,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育[2008]5号文件)指出:“高职评估旨在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为重点的质量保证体系,促进高职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内涵质量建设,必须重视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质量监督。201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吸收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这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标准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把教学质量提高作为提升高职办学内涵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方向。

高职教育“以提高内涵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校企“四合作”为主线的发展方向”,促进了高职教育普遍重视内涵质量的建设,而建立有行业企业参与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反馈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适应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学质量评价的要求,建立相对完整的高职院校教学过程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和反馈体系以及相对应的运行保障机制,形成教学从管理、检查、督促、反馈到整改的闭环系统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质量保障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构建“4233”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1.构建了较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由教学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组织实施,两个部门并列运行可有效保障质量监督。为适应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需要,在教学质量监控实践中,我们探索出构建学院“4233”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即4个系统、2级组织、3支队伍和3级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有效监督、控制、评价、反馈保障。其中的“4”,即建立了学院教学质量管理监控的4个系统: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教学质量监督系统、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和教学质量反馈系统。其中的“2”,即院系二级督导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院督导室负责全院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反馈保障和二级教学单位督导组负责本系部教师教学质量的监督、评价与反馈指导。其中的第一个“3”,即3支队伍,院系专、兼职督导员队伍、学生信息员队伍和企业兼职督导员队伍。信息员队伍负责收集和整理本班级教学质量信息,企业兼职督导隶属于各个系部管理,参与系部的教学质量监督。其中的第二个“3”,即三级保障,形成学院、二级教学单位和教研室的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与反馈保障。

2.实现了多元化、多主体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质量监控是依据教学质量标准对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评价与反馈,如何科学、合理、公平评价,建立与教学质量标准相对应的评价标准是实施有效监督的基本保障。在实践中,我们用3年时间初步完成了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通过研究和不断实践的修正逐步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多元化、多主体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实现学院、企业兼职督导和社会第三方参与的多元化、多主体教学质量评价。即学院内部对二级教学单位教学工作状态的评价、对教研室教学工作状态的评价和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其中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由学生、同行、二级教学单位领导、二级督导组等完成,在评价指标设计和评价权重上,根据不同的评价主体指标侧重点不一样,这样可使评价结果较客观,教师易接受。外部评价主要是来自于企业兼职督导、实践指导教师和校友对学院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对学生定岗实习的职业能力的评价、社会第三方对学校教学工作质量的评价。在聘请企业兼职督导员方面,选择以人力资源部部长为主要对象的兼职督导,因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部长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毕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最熟悉。因此,从2010年开始,学院根据二级教学单位规模共聘请了56个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部长为学院兼职督导员,得到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为了有效发挥兼职督导员在教学质量方面的监督作用,每年完成一次对系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测评,根据需要为二级教学单位学生做一次讲座,每学期完成一次听课任务,为学院督导室提供人才培养有关质量信息。教学质量测评则通过二级教学单位实习巡视教师给企业兼职督导和实习指导教师发放评价表的方式对学院系部教学工作和学生职业能力等进行评价。2011年,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又引入了第三方评价单位,即目前公信力较好的社会评价机构”麦可思评估”,对2010年的毕业生质量进行全面评估。通过企业和社会第三方对学院教学工作状态和教学质量的评估,使学院从上到下普遍重视教学质量内涵建设,提高了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近几年来,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处于同类院校前例。 转贴于

三、有效实施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工作是一项针对活生生的人而开展的一种促进人的身、心、能健康发展的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思维劳动和观念形成的过程。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对某一名教师或学生进行结果性评价,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应该建立在过程性和发展性的基础上,进行客观、公正评价。从教学活动过程来看,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是关键因素、学生是重要因素、教学管理是条件因素、质量监控是保证因素,评价的作用是检查教与学的质量并提出指导建议。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主要从教师工作的责任心、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教师的教学责任心表现在教学态度、教师的精神面貌和教师的为人师表等方面;教学能力表现在教师课程的掌控能力、教学内容的取舍能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调节学生心理的能力等;教学水平表现在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教师知识及技能的迁移能力和学习运用能力等。对学生学习监督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气和学习质量进行监控。学习态度表现在课堂学习的精神面貌,对待专题研讨、调研、社会实践等学习任务的态度等方面;学习风气表现在遵守组织纪律、尊重教师、师生互动的积极性;学习质量表现在完成学习任务(作业、报告、演讲)等的质量。对教学管理等职能部门的监督,主要检查管理者为师生提供的教学服务质量并提出指导意见;对管理者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者对教学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为师生提供的教学服务设施和师生对教学、生活等方面的建议意见落实情况等。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质量管理方面分两条线运行,分别由不同的主管领导管理,其目的是能够较好地实现督管、督学与督教。为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和质量反馈的要求,三支质量监控队伍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学院督导对教学质量监督的主要形式有听课、座谈会、专项检查、常规检查、实习巡视监督等。其中听课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重点听四类教学人员的课,即学期评价排名靠后的教师、学生信息员反馈意见较大的教师、近三年进校的青年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青年教师偏多是各个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学院高度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使青年教师较快通过教学关,通过对“青兰”工程实施的监督检查,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教学比赛、说课比赛、课程设计比赛,组织青年教师听优秀青年教师上公开课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质量关,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企业兼职督导对学院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通过毕业学生顶岗实习、课堂听课、座谈会和填写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实习巡视督导等方式进行。学生信息员对教学质量的监督主要通过各个班级学生信息员每月报送的教学质量意见书、座谈会、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对上述三支队伍反映的教学质量问题,学院督导室根据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建立三个反馈渠道,即通过每周的教学例会反馈一些面上较普遍的教学质量问题;通过对系部主任或书记反馈系部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中发生的教学质量问题;通过对教师一对一反馈教师个人在教学质量方面的问题。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有效促进了学院二级教学单位、教研室教师重视教学质量。

四、建立评价相对应的激励制度

教学质量的提高,仅仅依靠教师、管理者的自觉性或教师的奉献精神是不够的,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运行机制,其中评价激励制度是激励运行机制的重要保障,评价激励制度包括二级教学管理激励制度、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激励制度、科研工作质量激励制度、教学团队建设激励制度及教学改革与创新激励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建设形成有效激励运行机制;通过激励制度的有效执行,可进一步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和挖掘教师潜在的教学能力。在构建“4233”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过程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特别重视激励机制的运用,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工作激励制度,对教师教学质量每学期评价一次,与教师的工作绩效、职称评定挂钩,有效提高了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对二级教学单位和教研室的教学工作状态每年评价一次,对获奖二级教学单位、教研室在校园网上公示,极大地促进了二级教学单位重视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研究和学生就业质量,达到了预期效果。

五、注重教育教学工作研究,提高工作能力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质量工程;教学改革;六芒星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1―0066―02

一、高校教学质量工程平台体系构建

自“质量工程”活动开展以来,我校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通过系统学习、请专家做报告、到知名院校调研、召开座谈会等一系列活动与举措,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树立了“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达成了共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教学理念;构建了符合我校特色的“高校教学质量工程平台体系”――“六芒星体系”,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思路,加大了教学投入,强化了教学管理,深化了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教学质量工程平台体系――“六芒星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该平台中学生、教师、管理者三个主体共同努力、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以六个工程为框架,着力发展教学质量,措施得当,效果明显。

1.保障工程强健有力

长春工业大学学校党委对“质量工程”建设工作高度重视,率先开展保障工程的工作。组织和人员保障: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了“质量工程办公室”(处级单位),配备了专职人员进行研究工作,学院、部、中心建立“质量工程”领导小组,配备质量工程院长。制度保障:学校将建立健全质量工程建设工作常规管理制度,实施过程管理制度、检查制度、阶段总结评估制度等等,并建立相关的奖励制度。经费保障:学校对“质量工程”建设工作在经费上给予全力保障,在学校正常的教学研究与教学建设投入外,投入专项建设经费1200余万元,设立“质量工程”专项经费,支持“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教学研究与改革。

2.监控工程及时完善

提升教学质量的得力措施的实施离不开有效监控,教学质量的监控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必须及时完善。监控工程以常规教学检查为主体,期初、期中、期末各教学环节严格把关,并实现教师自查、主任把关、院内审查、校内抽查的四级监控体系。以本科学院评估为里程碑,学校对每个学院在学年末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组建专门的评审专家,出台《长春工业大学院级本科教学工作评价实施方案》,从各个方面进行立体评估,掌握教学工作的现状,诊断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和优化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3.创新工程生机勃勃

创新型人才是当前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新需求,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创新型人才的潜质,为高层次的学习深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之所在。为此我校开展了创新工程,学校以各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为入手点,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先进的理念、方案、模式和机制构建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大力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开拓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不断改善实验、实践教学场所、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保障。

4.课程工程

我校是吉林省率先开展优秀课程建设的高校,截止到目前已开展了21次校级优秀课程建设与评估,并于2007年启动了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我们要求各级优秀课程、精品课程都必须建有网站,并投入使用。学校对精品课、优秀课、双语示范课均投入专项建设经费,在教学表彰中对课程组成员予以表彰奖励,并在职称评定中对课程建设有充分体现。

5.专业工程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和学科建设成果,我校确立了“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强化特色、整体提高”的专业建设思路,专业建设体现分类指导原则,已逐步形成以国家、省级特色专业为龙头、校级特色专业为骨干、其他专业为支撑的三个层次专业体系。同时,我校还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需要,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布局,科学规划专业发展方向,加强特色专业和新专业建设,根据吉林省五大支柱产业和五大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了七大学科专业群。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校建成了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以工为主,经、法、文、理、管、教育等多学科并存、相互渗透的多科性专业结构,形成了理借工势、工借理发、文理渗透、经管融合、文法互动的专业格局。

6.名师工程

我校于2007年开始启动“名师工程”,制定了相关政策,积极开展教学名师的培养,到目前共遴选了2批30名校级教学名师,有效地发挥了教学名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我校还十分重视青年教师培养,采取多项措施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到目前我们已实施了3批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双师型”队伍建设,增强广大教师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质量工程平台体系建设成果

我校在本科教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获2009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特等奖1项,省一等奖2项,省二等奖2项,省三等奖7项;建设了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了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了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84门省级优秀课程;建设了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教学团队;培养了6名省级教学名师;建设了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了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了1个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示范基地;完成了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项目2项并已正式出版,其中1部教材被评为2007年国家级精品教材,获得省级优秀教材8部。2009年,我校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单位,标志长春工业大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

三、进一步努力方向

认真领会《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的文件精神,从质量标准建设、专业综合改革、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这五个方面进行重点整体推进。

实施质量工程是提升我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对我校的建设和发展意义重大。学校还将在今年的财务预算继续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支持质量工程的项目研究和建设。长春工业大学将以此为契机,努力开创教学改革新局面,为我校的教育教学事业搭建更高的平台,创造更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马韵新.高校教学质量工程与人才培养探析[J].科技资讯,2010(27).

[2]张海龙,王占礼.抓“质量工程”建设 促学校更好发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0(04).

[3]刘济良,王振存.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平台 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1(07).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企共建 质量监控 质量评价 质量保障

目前,全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创新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构建校企合作“双主体”培养高技能人才新机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如何实施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明确和重要的工作任务。

一、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体系建设指导思想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必须要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体系,以构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为核心,健全教学质量评价、考核、激励等管理制度,坚持过程管理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逐步形成开放、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二、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目标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和途径,笔者认为必须要建立健全“两结合、三共建、四层面、四参与、重平台”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及工作运行机制。一是健全“校内与校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两结合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二是校企共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评价标准体系、保障体系;三是实施“院、系、专业、企业”四个层面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四是建立“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学生”四方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五是充分发挥数据平台的教学监控功能,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水平。实现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的标准化、规划化和系统化。

三、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体系建设内容

1.健全“两结合” 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必须要引进ISO9000等质量管理认证体系,构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将教学质量由校内评价向校外评价延伸,吸收行业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企业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权重,健全“校内与校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两结合”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开展工作:

(1)调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一个由学校、行业、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等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设置、专业定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标准等方面进行咨询把关。

(2)建设人才市场调研队伍。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人才市场调研队伍,实时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动向,为专业设置、专业调整、专业优化、专业建设提供第一手材料。

(3)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组织体系。建立由学生代表、毕业生、教师、系部、用人单位等组成的教学信息反馈组织体系,及时反馈、处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使息反馈系统形成闭合的环状结构。

(4)完善双指导教师制度。建立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校内校外双指导教师制度,校外指导教师对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不低于50%。

(5)健全院系“两结合”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建立过程监控以系(部)为主、结果监控以学院为主,企业参与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

(6)建立校企结合的教学督导机构。校企结合教学督导机构对教学全过程实施检查、督导。

2.完善“三共建”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必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与行业企业共同对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过程监控、反馈与评价、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动态管理。校企共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校企共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校企共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校企共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制定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对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教学条件保障、专业设置与调整等进行系统化规划设计,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标准。强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的“过程控制”,确保专业教学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需求目标的一致性。

(2)校企共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引入行业、企业标准,通过制定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质量评价标准、质量保障实施办法与反馈办法等制度,将教学质量形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与质量评价要素有机地结合。建立由教学组织管理、教学工作评价、教学过程质量管理、教学质量检查等环节组成的全面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评价体系。明确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规范和创新“生产实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的质量监控。构建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有职业教育及专业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3)校企共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依托行业、企业设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生产过程、教学组织、成绩评定、产品销售等共同管理,探索校企共管运行机制。成立校企成员岗位互聘的组织机构,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组织保障体系。

建立校企共管制度,岗位互聘制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共建制度,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校企共同评价教学质量制度,专任教师下企业制度,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监控、分析、反馈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专、兼职教师教学规范要求;建立和完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等教学管理、监控与评价制度。构建人才培养质量制度保障体系#p#分页标题#e#

3.实施“四层面”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必须进行教学管理组织机构改革,打破原有的学院、系、教研室的传统教学管理组织形式,建立学院、系、专业、企业相融合的新型教学组织机构。

重点探索专业群、企业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作用,发挥专业群资源整合优势,成立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工作机构,由企业专业人士、生产一线技师和专业教师组成。建立专业技能标准和技能考核题库、实训项目库等教学文件,使人才培养质量有标准,考核评价有标准。实施“院、系、专业、企业”四个层面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将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4.建立“四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必须要吸收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与学生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学生有接受教育的知情权,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了解人才培养过程,密切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与教育教学的联系。在课程评价、学生评价中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请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人员讲授实践性课程,按照生产质量管理模式考核评价学生,将生产标准、成本指标、安全标准等融入到教学质量标准中。改革传统以知识点为主的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生产意识、成本意识和安全意识,探索生产性课程的课程管理、课程质量标准、课程考核体系、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各专业群成立教学质量工作机构,行业企业人员不得少于1/3,充分发挥社会的评价作用。建立“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学生”四方面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

5.发挥数据平台监控功能,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水平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状态数据采集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数据平台),高职院校必须要提高学院领导、各管理部门、系(部)、教师对称数据平台的认识,利用数据平台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评估、自我评价,每年形成院、系的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分析报告,成为学院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的依据,成为学院、系对专业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的依据,形成教学过程以数据平台为基础,系部评价以数据平台为基础,专业建设与发展以分析报告为基础的现代管理机制。

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依托数据平台,开发“系部教学质量评价系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学生顶岗实习师生交互系统”、“教室使用在线审批系统”、“调停课在线审批系统”、“教学管理在线平台”、“教学信息与在线互动系统”等。为教学质量实时监控、过程管理和动态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范文第4篇

高职教育“以提高内涵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校企“四合作”为主线的发展方向”,促进了高职教育普遍重视内涵质量的建设,而建立有行业企业参与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反馈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适应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学质量评价的要求,建立相对完整的高职院校教学过程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和反馈体系以及相对应的运行保障机制,形成教学从管理、检查、督促、反馈到整改的闭环系统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质量保障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有效实施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工作是一项针对活生生的人而开展的一种促进人的身、心、能健康发展的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思维劳动和观念形成的过程。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对某一名教师或学生进行结果性评价,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应该建立在过程性和发展性的基础上,进行客观、公正评价。从教学活动过程来看,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是关键因素、学生是重要因素、教学管理是条件因素、质量监控是保证因素,评价的作用是检查教与学的质量并提出指导建议。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主要从教师工作的责任心、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教师的教学责任心表现在教学态度、教师的精神面貌和教师的为人师表等方面;教学能力表现在教师课程的掌控能力、教学内容的取舍能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调节学生心理的能力等;教学水平表现在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教师知识及技能的迁移能力和学习运用能力等。对学生学习监督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气和学习质量进行监控。学习态度表现在课堂学习的精神面貌,?Υ?专题研讨、调研、社会实践等学习任务的态度等方面;学习风气表现在遵守组织纪律、尊重教师、师生互动的积极性;学习质量表现在完成学习任务(作业、报告、演讲)等的质量。对教学管理等职能部门的监督,主要检查管理者为师生提供的教学服务质量并提出指导意见;对管理者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者对教学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为师生提供的教学服务设施和师生对教学、生活等方面的建议意见落实情况等。

三、建立评价相对应的激励制度

评价激励制度是激励运行机制的重要保障,评价激励制度包括二级教学管理激励制度、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激励制度、科研工作质量激励制度、教学团队建设激励制度及教学改革与创新激励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建设形成有效激励运行机制;通过激励制度的有效执行,可进一步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和挖掘教师潜在的教学能力。

四、注重教育教学工作研究,提高工作能力

教师的教育职业能力不但表现在教师的实践能力方面,同时也表现在教育理论及教学工作的研究中。教育职业性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理论和教学工作的研究能力,通过教育理论的研究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是教师教育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得到他人尊重的基础。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可以有效促进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不会教学研究或不能对教学工作很好地研究就不是一个好教师,教学工作的研究过程也是其教学工作的反思过程,用批判的思想、探究性的方法和创造性思维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改革热点问题,把总结上升到经验,把经验上升到理论,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或教学风格或教学思想。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领导非常重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专门制定了教师科研激励管理制度,并规定二级教学单位和教学管理职能部门都有研究任务要求,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学院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开拓了督导人员教学质量监控的视野,加深了督导工作人员对质量标准、评价标准以及教学质量监督的内涵认识,提升了督导室成员的督导工作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工作能力。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范文第5篇

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搞好中职教育是带动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这个教育绝不可以忽视。

截至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总量是2200多万人。在中国整个职业教育体系构成中,中等职业教育因其体量庞大而被称之为“主体”。不过,这个“主体”很特殊。第一是它的教育对象很特殊。80%以上的人是15~18岁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处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化之中,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尚未成熟;80%以上的人都是农村户籍,绝大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80%以上孩子的父母是农民、工人和个体工商业者,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比较低。他们中的许多人被认为是“问题学生”,是“让人操心的孩子”。针对这些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教给他们一技之长,还要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和生理上的阴影和障碍,在“成人”的道路上迈出最关键的一步。这样的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可想而知的。经过非常艰巨的努力,一批又一批的中职生拿到了高中教育文凭,掌握了一技之长,具备了基本的职业素质,顺利地进入了工作世界,成为了劳动大军中的一员,同时也成为了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很难想象,倘若没有中职教育,我们今天的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子。所以,不仅仅是作为新生劳动力的培养和输送渠道,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体现社会公平的补偿机制,这个教育绝不可以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