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信息化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当前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中之重。企业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数据的信息化、流程的信息化和决策的信息化,伴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浪潮,我国的信息化也在不断深入和推进。然而在现实的、具体的实践中,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本身,仍存在有认识上的不足和缺陷。认识上的不足带来行动上的一系列差错,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一、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企业信息化指的把信息化的内容细分,具体到公司、工厂、部门。即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和利用企业活动所产生的信息。企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组成单元。目前,很多企业对信息化的理解已经发生飞跃,跳出了技术层面的认知层次,把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统一起来。
二、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现状
1、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到位
许多企业表现出对信息科学技术知识的短缺,缺乏信息化建设的系统观,认识不到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变革、组织变革、员工素质提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不切实际地想一步到位。有些条件比较好的企业满足于眼前状况,认为不搞信息化建设企业也照样能够搞好,因此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还有些企业领导习惯于经验,仅凭传统做法处理问题,没有意识到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这些不正确的认识,使部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阻力重重,虽然设施也搞了,制度也建立了,但仅仅停留在表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实现其应达到的目的。
2、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由于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不科学、管理工作受到技术、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很多企业不清楚信息化管理具体工作要求,也难以规范信息化建设工作,更不能按照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来设定工作任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不知道如何将工作需求表述清楚,信息技术人员如果没有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或者没有在企业进行实践活动,则难以企业的工作需求,难以为企业制定出科学可行的信息化管理方案。
3、企业信息化管理不规范
企业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经常不注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没有遵守相关的工作标准。先进的企业往往有一套信息化管理工作标准,在管理工作中进行规范化管理,才能保证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是没有建立相关信息管理工作规章制度的,这就使得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目标不清晰,造成信息化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在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过程中,很多企业虽然重视优化信息管理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但是忽视了将具体操作流程优化工作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这就使得信息化管理工作脱离企业实际,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加以落实。这样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4、信息技术条件落后
现如今,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相当普及,很多教育机构也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当前的信息技术产品突飞猛进的发展,更新速度达到前所未有,信息技术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使得信息化网络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国产信息化技术软件和产品的能力还较弱,我国国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也不多,在终端、服务器和交换机各个方面都缺乏既懂得信息技术了解管理技术的高层人才,这种表面上的光鲜亮丽并不能够掩盖我国对信息技术产品的支持能力。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很多安装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企业由于缺乏后期维护和协调的人才,而被迫进入企业信息化发展缓慢的境地,严重影响了企业信息化的建设。
三、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对策
1、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视
企业管理人员要转变管理观念,提高对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视。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宣传,通过开展信息化建设专题讲座、张贴标语的形式来提高企业员工对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视。为员工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与学习热情,鼓励员工学习信息化管理知识,让企业员工参与到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去。
2、健全信息化专业人才管理机制
企业需要设立专门部门来从事信息化管理工作,并进一步健全信息化专业人才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企业对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视,才能够明确企业信息化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才能够保证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企业才能够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工作中。企业可以通过完善信息化专业人员的业绩评估体系来健全信息化专业人才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企业信息化管理部门的人员的相对稳定性。企业还需要做好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可以为信息化管理人员开展专业的培训课程,提高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3、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进行科学决策
企业要采取谨慎的投资策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经营者要充分的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难性,在每个合适的环节要进行正确的决策才能使企业信息化建设后顾无忧的进行下去。决策者要综合考虑企业的自身管理因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因素和资金情况,综合处理可能遇到的各种意外和问题,规避信息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财务困境或破产风险。在企业进行决策时,要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的多种信息,分析企业的竞争环境和主要竞争对手的状态和动向,了解自己和对方真正的竞争优势,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可获得第三方咨询机构的支持,根据企业信息化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策略方针,选择有质量保证、安全风险小和可扩展性强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保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序进行。
4、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企业要有一定的新型信息化人才的储备,同时要为企业建设符合企业管理和信息化发展的人事机制,把企业所有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出来,加强企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让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都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管理知识,拥有较强是操作能力,要不断引进新技术,不断加强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必须保证企业有既懂管理又有技术的复合型人,如果一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程完全是由外部人员来操作,那么就很难实现对软件的全面利用,也很难保证系统可以正常工作,所有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机构要有权威性,既要战胜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难题,又要避免企业执行者在实施中的一些错误,还要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整体性、多变性和安全性有深入的认知,并做好充足的准备。
结束语
总之,企业在信息化管理中,要及时获取有用信息,做好信息管理工作,迅速调整企业结构,不断加以完善各项管理基础工作,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积极协调企业内部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使之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实现企业管理整体优化的目的,才能保证企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娟.浅谈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工程市场中,提升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增强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施工企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可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建设项目的集成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良好效益。
一、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改造我们传统的工程施工企业的建设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础管理的薄弱。尽管现代项目管理的思想原本来源于我们的工程项目,然而就现在来看,相当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是不到位的,突出表现就是企业的“量化管理水平”普遍不高,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离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还有不小差距,急待加强。
第二,信息化观念的落后。由于传统工作方式及观念的影响,施工企业的大部分员工没有办法适应信息化工作的有关要求,也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给企业发展所带来的战略意义,甚至关注短期效应的人员占有相当的比例,如果一段时间看不到效果,基本上会使很多人的信心就此丧失。
第三,专项资金的缺乏。目前,建设施工企业是完全竞争行业,竞争惨烈,加之建设资金大多不到位,绝大多数工程施工企业均是效益不好,勉强维持,因而舍不得投入或很难抽出资金投入信息化建设,这就直接导致整个工程企业信息化工作进展缓慢。
二、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第一,更新管理理念。
施工企业一直实行的是项目经理承包,企业收取管理费用为主的体制。这与信息化管理模块相差不小,表现有很多,例如成本管理这个模块。现行的做法是流水式记账,且企业没有专门的成本管理职能部门,这样成本管理不能达到预期目标,造成资金的浪费。信息化建设就是要简化流程,进行过程再造,绝不是简单地对实际工程的模拟。要在记录监控资金使用、流动的同时,发现可改进、简化的步骤,进行成本管理。这样才能有效节约资金。只有转变管理观念,才能在每一个人心里树立起竞争意识和效率观念,提高创新的活力,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管理系统构建步骤要科学。
信息化的实施需要一个科学的流程,即选择专业咨询培训——系统地进行企业信息化基础诊断——企业信息化需求分析——信息化项目招标——总体方案设计——企业数据库方案设计——信息化监理——阶段测试、评价验收——竣工测试、评价验收——培训、绩效审计。很多施工企业表面上投资做了硬件采购,但到了实施阶段,就缺少合理科学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导致经济效果不佳。选择第三方进行专业咨询作为整个系统建设的先导性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企业可以选择聘请专业的管理咨询机构。之后就是诊断、分析企业管理的现状和技术,找到实际流程和信息化的结合点。由于建筑企业的管理内容包括基础施工、地面施工、内部装潢等过程,组织复杂,本身结构就难以把握,这就给工程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只有充分地对自身进行多维度分析,才能构建好工程信息系统。信息化建设要注意各子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也要联系好各个子系统的关系,做好系统集成化工作,做到信息化建设的全面集成。
第三,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
美国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为此长期投入了大量资金、技术等各种资源兴建,取得了很多成果,它为本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网络基础。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就是根据企业远景和内外部条件做好系统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做到“总体规划,分部投资,真抓实干,步步为营”,尤其是在硬件或软件落后时要及时补充资金进行更换。只有这样长期坚持资金投入,才能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工程信息化。
第四,搭建管理信息平台。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 中小企业 预研究 ERP OA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论
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可是许多企业因盲目上信息化项目,最后花了银子,可收效甚微,甚至将企业的原本正常的管理流程打乱,原本寄与希望的信息化工程成了鸡肋工程,导致企业的高管全盘否定信息化之路,甚至因噎废食。这些结果的出现通常是因为企业自身都不知信息化能给企业带什么;本企业需要信息化建成后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或者因企业本身的管理流程混乱,甚至不成熟;再加上受信息化开发商的营销功力所影响――这些都是造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难以成功的重要原因。
许多企业在信息化道路上,因缺乏总体规划,建设成的信息化项目不成体系,最后产生的效益就不那么如人意了,企业信息化使用的软件之间因是由不同的软件商提供,相互之间的软件接口兼容性很差,甚至各软件商为了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完全将本应预留的接口封闭,导致这种不成体系建设的信息软件就成了信息孤岛。
所以,企业对于未来的信息化建设道路上有必要及早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探寻符合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开发之路,尤其要在前期进行基础性问题的研究。
二、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这路可能需要涉及到几个信息化领域
1、OA(办公自动化系统),有强大的工作流定制功能,并且能提供一个较灵活的图形化定制工具,可以适应于企业各种形式的审批表单、流程的需求。
2、ERP(企业资源计划),在企业运用中包含分销、制造、财务三大部分,从理论上说ERP可能涉及的模块有近三十个模块。
3、电子商务(企业网站)。
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即使不准备在网上交易,也完全可以将电子商务网站建成一个产品网上展示平台,让我们的客户可以随时了解到企业的产品状况。
4、企业要进行信息化建设之路,首先要弄清楚OA与ERP的依存关系。
OA是侧重于办公即行政管理方面,相比之下,ERP系统的工作流更多实现的是业务上的逻辑数据流,ERP系统在企业行政管理上就显得略为逊色。
但同时,ERP系统其核心就是解决企业内部庞大的业务数据逻辑关系的系统,它贯穿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全生命周期过程,自始至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务关系数据链。因此,它的强大在于系统自身复杂的逻辑数据关系,能够真正为企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因此OA与ERP之间,是可以搭建出一条桥梁来实现双向的沟通和会话,让企业内部的数据“畅通无阻”,二者在实际应用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系统平台,但他们之间又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并存关系。
5、云计算技术。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
三、企业启动信息化建设之路需要面对的问题
1、企业信息化的目标是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企业信息的目标是企业自身的需求,希望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如果连企业自身都不明白,就会只能被软件商牵着鼻子走,最后的结果就是花了大价钱,而收效较小。所以,企业在启动信息化建设之初就得重点研究:企业现在迫切需要靠信息化项目建成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将可以产生什么样的经济效果?需要是发明之母,这句话同样也可以适用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2、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流程是否已成熟?
可以说,所有的信息化项目均是以成熟的生产或/和管理流程为基础的,如果流程不成熟,需要经常变换,企业外购非企业自身开发的商品软件时,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甚至影响信息化项目的最终效果。如果是以定制为主的企业,流程是否成熟,这在上信息化项目前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评估。
3、是先上OA,还是先上ERP,或者是两者都上?
这必须根据企业的流程成熟程度、目标及财力来确定先上哪个系统,或者两者都上的问题。对于以前没有接触过企业信息化项目的企业,适宜于先考虑先上OA,因为OA的维护人才较为容易培养,而ERP的维护人才培养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再说OA见效比ERP快。然后,再考虑启动ERP系统建设,最后将两者融合。
许多EPR软件含有一定的OA功能,这种OA功能可能只是适合于辅助生产型企业的管理使用。
4、OA、ERP软件是自已培养人才开发,还是外包开发,或外购商品软件?
这一个问题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最大的难题,尤其那类定制型企业的此类问题更是突出,因为:
(1)自主开发。
企业自己开化信息化软件,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编写普通程序的人才到处有,可要找到一群既懂企业生产管理流程又懂软件开发的人才那很难,培训这样的团队更是需要假以时日。
自主开发的特优点就是:软件的适用性强;维护人才易得;改进速度快,可以随时调整不成熟处;可基本形成企业独有的信息化竞争力不让同行掌控。
缺点是:开发时间长;培养人才难度大;失败的风险很大;开发成本将可能是最高的。
(2)外包开发。
外包开发,最大的优点是企业自已不须培养软件人才,但也需要让软件企业的软件人才进入企业掌握企业生产管理流程,这也并非易事。如果外包给小软件企业,因外包的企业规模较小,与企业自主开发没有什么差异,对于企业来说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可能难以独占开发成功的软件使用权。
(3)外购商品软件。
外购OA与ERP软件,企业重点要考虑的就是接口问题与软件修改权及二次开发权问题,这是在谈判中需要重点争取的地方。
考虑到OA与ERP的融合兼容性问题,这两个软件最好来源于同一个软件商,还包括条形码技术,也需要考虑与OA与ERP的融合兼容性。
本人建议:可以重点研究可以达到上述“快速配置、快速实施、快速应用、快速见效”效果的软件在企业的适用性,然后谨慎地选择软件商。
5、采用传统的IT模式还是采用云计算技术?
传统的IT模式就是企业自己架设服务器,或者外购服务器空间,配套加装相应软件。
云计算通常无须企业架设服务器或购买商品服务器空间,也不用再另行购买任何软件,只须有客户端计算机,利用浏览器页面完成所有的操作。
云计算技术也有缺点:云计算的强大资源很可能被网络攻击者所利用,而且云计算的点对点模式,将会使到企业在面对某些安全威胁时,可能会更为束手无策;比方说,有了云计算所提供的廉价且庞大运算能力,破解加密安全密钥等不法活动将变得更轻易。
但是,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企业私去计算中心,那样上述缺点可以得到一定解决,只是硬件投资会增高。
四、企业启动信息化建设之路的其它建议
首先必须要确定一个总体要求与原则,建议的原则有: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快速见效。
企业在准备聘请信息化专家为企业相关的顾问时,或请其进行可行性分析与研究时,需要企业前期进行大量必备的研究工作,最低要搞清我们自己需要什么,要达到什么效果,还有就是要培养出能与相关专家对话与沟通的“半专家”。企业这种预研究很重要,应当是启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预备。
设立以总裁为首的信息化建设开发委员会,信息化建设过程将是全员参与的过程,没有一个总号召人,根本无法完成整个开发过程。
配备相适应的财力,信息化建设也是一个烧钱的过程,没有财务支撑,只能纸上谈兵。
完成严谨的可行性分析研究后,就可以考虑与商业性软件商接触与谈判。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杨一平, 马慧. 企业信息化能力成熟度研究. 第一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25-69.
[2]赵捷. 企业信息化总体架构.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1001-1113.
[3]薛祖云. 企业信息化与内部控制.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 :39.
关键词:CAD技术;信息安全系统;维修服务;虚拟现实的工程设计制造技术
中图分类号:TD4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9-0000-01
Problems&Countermeasures of 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Zhang Weijie,Liu Wei
(Tangshan Mining&Metallurgical Machinery Plant,Tangshan063000,China)
Abstract:The requirements for China Machinery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software has gradually matured,business and industr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has shown a tendency to accelerate,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extensive attention by the whole industry.Articles from construct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the problems start,China's construction of the status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detail analysised,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phase and put forward solutions to the innovation model of information.
Keywords:CAD technology;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Maintenance services;Virtual realit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最早应用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行业之一。CAD技术已在行业内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一大批机械产品因实现了机电一体化而显著地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已涌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先进典型,但是,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如火如荼,慎重和理智仍是企业应用信息化发展的大前提。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发展
一、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制造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围绕着产品生命周期进行的,因此其价值链是通过市场调研、需求分析、研发、供应、生产制造、销售、客户服务的全过程来实现。企业信息化,是支持企业业务价值实现、满足企业业务需求、开放、标准化、具有可扩展性的体系,它涉及业务功能、信息资源、信息系统、网络和基础设施、信息安全和信息化组织等。
(一)机械制造业的投资始终没有形成明显的投资增长高峰期。机械制造业的投资始终没有形成明显的投资增长高峰期,始终以非常平稳的态势稳步增长。而这种状况与中国信息化由机械制造企业始开先河的状况形成了巨大的对比,造成这种信息化投资应用落差的主要原因,与机械行业复杂的行业特征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制造企业多属于传统产业,对IT技术较为陌生,因此早期的信息化工程基本上是被技术主导的。企业信息化选型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这直接导致了很多企业CIMS和ERP应用示范工程的失败。信息化规划和选型应当以业务需求为导向,要选择最能满足业务需求的产品。有些产品尽管技术水平领先、功能完备,但如果它不能很好地满足业务需求,就不能作为首选的对象。
(二)机械制造行业的信息安全系统还处于简单应用阶段。超过80%的企业没有独立的信息安全系统,甚至单机版产品的应用非常普遍。随着企业网络应用的普及,对信息安全的需求不再单纯地停留在查杀毒软件的基础上,信息系统的完善将会促进信息安全软件的增长。应用软件的增长速度超过20.1%。信息化投资逐步转向系统投资,硬件的完善带动软件的应用,而软件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深入。中间件的增长为16.9%。由于中间件是一个后台软件,企业对中间件的直接需求不会很明显,但随着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规划不足、信息孤岛等问题的暴露,一些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企业迫切需要对信息及资源进行整合,中间件市场在一定范围内会保持比较平稳的增长态势。服务的增长来自于系统应用的快速提升。与其他制造企业有所不同的是,机械制造企业的维修服务比率仍然比专业服务高出10%左右。机械制造行业还处于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硬件产品主导对维修服务的需求将比较突出。
二、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分析
(一)客观选择信息化类型,以业务价值贡献为目标,避免投资黑洞。在进行制造业信息化类型选择时,要优先选择最能为业务价值链增值的环节进行重点投资。这就客观上要求IT厂商能够明确阐明他们的产品能为业务增值作出多大贡献。业务价值的贡献也是在信息系统实施后,评定信息化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但信息化绩效的评估应不仅限于业务价值贡献的高低,还应考虑信息化对提升客户满意度、运营效率和企业学习、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价值贡献。ERP建设后,通常会有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成功与否:财务指标,包括销售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投资回报率(ROI)等财务指标的改善;运营效率指标,包括产品上市时间、顾客响应时间、文件处理时间等效率指标的改善;客户指标,包括客户满意度、客户获得率等指标的改善;学习与创新,包括员工的学习能力、业务能力、IT能力、员工满意度等指标的改善。
(二)结合机械制造业自身特点,带动信息化模式的创新。推进机械制造业信息化不能脱离制造业自身特点和应用发展的实际。制造业信息化是将信息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与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字化和咨询服务的网络化。一是产品自身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即在产品中融入机、光、电、液、气、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和其它高新技术,扩展产品的功能,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满足用户对机械产品日益提高的要求。二是产品研发、设计信息化,主要包括绘图及装配检查CAD(二维或三维)、模拟整机性能的CAE、工艺设计CAPP、以数控编程为主的cAM等。产品设计时需要根据工程化原则提高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和模块化参数水平。需在PDM支持下实现CAD/CAPP/CAM信息集成和工作流程集成。按照并行工程方法组织新产品的开发,并在产品设计阶段采用面向制造的设计DFM、面向装配的设计DFA等技术,从而最终实现虚拟现实的工程设计制造技术。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化;信息安全;建设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61
1 信息化和电力信息化的概念
进入20世纪,信息技术迎来了一场重大的革命,人们从此提出了信息化的概念。信息技术变幻莫测,瞬息万变,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描述来定义信息化。本文综合人们对信息化的共同认识,对信息化概念的理解是:信息化是在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状态下而广泛运用的过程,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运用和推广以及信息产业的不断增长都是信息化的体现。信息化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信息化是指电力企业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全过程,通过增强信息技术的运用范围和运用深度,实现电力企业内外部的信息资源共享而有效利用信息的过程,从而提高电力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水平,增强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电力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计算机信息化网络是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生产过程自动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则是实现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基本要素[2]。
2 电力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1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问题和风险分析
(1)普遍存在计算机病毒的威胁。电力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电力企业是最早实现企业信息化的行业,电力信息化来带的方便、快捷、高效的工作效率,我们是有目共睹。然而随着电力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生产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的不断加强,为了实现电力企业的稳定快速发展,需要有更快更强更加可靠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作为保障。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电力信息化的基础,而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和入侵会直接影响企业信息的安全性。在改造升级电力企业信息网络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计算机病毒入侵的防护工作。从调查数据中分析,计算机病毒是破坏网络安全的首要威胁,其中木马病毒成为首要因素。
(2)传递信息的过程安全性不容忽视。电力行业作为最先引进信息技术,开展信息化生产的企业,已经基本形成完整的网络建设、主机系统架构和管理组织机构的构建[4],可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主机系统安全和管理系统上还存在不少的风险。在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后,电力企业还引进管理信息化技术,如: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供电营销系统等重要管理营运系统投入使用,许多企业内部的重要信息和机密文件通过企业内网进行传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加快工作效率的同时,带来了信息安全性的隐患,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能相互传送重要数据和信息,可能会出现企业人员信息、财务数据外涉的危机。电力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面临极大的挑战,企业信息传递的安全性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2.2 电力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分析
(1)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电力部门在提倡统一化管理、统一化贯彻和统一化领导的原则在电力企业实行信息化过程中没有贯彻落实执行[5]。如我国现在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大多数使用国网、省网集中部署的方式,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也存在企业级的信息编码、接口规范,然而面对众多的信息编程软件,因为技术规范没有统一要求,信息系统出现重复研究与开发,数据收集和统计方法不一致,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速度缓慢,全面实现电力信息化的进程受到阻碍。
(2)电力企业对信息化存在错误的认识。不少电力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存在误区,他们错误地认为企业信息化就是纯粹依靠网络和机械代替人的劳动,购买大量的机械设备,引进先进的信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然而却忽略了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忽略了网络技术程序的升级改造。另外一些电力企业管理者单纯认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是由信息部门人员专门负责的,与企业的其他员工没有关系,把信息化工作任务集中分配到信息专业人员身上,企业内部员工没能形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出一份力量的思想。电力企业人员的认识误区,给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3)电力企业缺乏强大的信息化建设队伍。信息化是一门先进的高科技技术,电力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企业具备强大的建设队伍作为建设的动力和保障。正是看到这一点,电力企业对员工培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电力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不断促进电力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但是随着电力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仍需要强大的信息化建设队伍,对引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时刻监控、定期升级、优化,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和运用等工作。
3 加强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与建设的措施
(1)开展定期的网络安全监测和评估,根据电力企业引进的信息技术的类型,结合相关的案例分析,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网络安全应急方案,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影响及时找出和处理网络的病毒威胁。
(2)加强企业员工网络信息安全的宣传教育,制定对企业内部信息安全、保密的管理机制,让员工深入了解重要数据和机密信息对企业的重要性,促进企业信息化知识水平和防范意识的提高。
(3)建设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规范和机制,引进网络版杀毒软件,加强网络行为管理和入侵检测,定期扫描信息安全漏洞,加大信息化科研能力投入,进一步推动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系统的建设,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力度,确保全方位地保护电力企业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4)加大对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全面实现电力信息化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要实现这个远大的目标,必须有政府、社会和企业三方通力合作。政府部门应统筹各地区信息化进度,制定一个长期有效的战略性发展计划,每年的财政支出中恰当调拨一部分资金支持电力信息化的发展;社会团体应做好监督协调的工作,当电力企业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建设管理电力信息化时,应当及时举报,同时对电力信息化的规划、设计、管理提供宝贵的意见和技术支持;企业管理者要树立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学习创新的管理方法,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发展纲要,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要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5)培养企业内部的信息化专业性队伍,信息化建设是先进技术与先进思想有机结合的过程,信息化建设队伍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进度。电力企业要关注人才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极力吸收、培养和保留一批批信息化的专业性人才,落实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出谋划策。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实现电力信息化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必须正确认识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针对阻碍电力信息化发展而存在的现实问题,采取合适的、可行的方法去解决和完善,着眼未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技术技能,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才能越走越远,国民经济才能越走越强。
参考文献:
[1]何光富.电力企业的信息化问题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0(01):28-29.
[2]张念红.基于信息资源整合的电力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
[3]王乐.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厦门大学,2013.
[4]黄兴,王朝凤.信息时代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4):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