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理论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明信片,各地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它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国家对基础建设的投入大量增加,建筑业已经逐渐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之一,各个相关企业的前景变得广阔的同时,建筑行业在技术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在以往的企业组织施工中,企业领导者的思想比较传统和局限,缺少创新意识,造成很多建筑工程的质量缺陷,致使经济效益受到很大的影响。下面就结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实际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1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层建筑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项资源投入庞大的建筑生产活动。作为一个城市的建筑群体的高层建筑,具有层数高、形体大、基础埋置深等许多特点,施工的工程量大,工序比较多,延续性和安全性要求特别严格,这给建筑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带来了困难,所以科学的施工组织和合理安排显的非常重要。
1.1 认识不足
缺乏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一个工程项目中,从管理人员到从业人员,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该规范的施工和严格的管理。管理者的思想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层面。对于规章制度的技术规范,只是限于形式和过场,致使因为管理疏忽、违规操作而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1
1.2 施工缺乏科学性
在施工过程中,参与具体操作的人员大多数是农民工,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传统作业在施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施工中对于大型先进设备的使用很少,导致大量工程的返工,造成了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原材料的堆放、储存、检验工作不严格,影响工程质量;缺乏对施工进度的有效控制,导致工期的延后。
1.3 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在实际的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负责安全工作的管理人员缺乏安全保护的意识,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不能严格管理;平时很少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安全负责人没有给具体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缺乏安全的保护设施,对于脚手架的规范性没有进行严格的检验;消防设施缺乏实用性。有很多原因都给施工过程留下隐患,以及管理人员的水平、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等因素,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2
2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任务和作用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执行管理职能,以促进技术施工的有效实施。在具体管理工作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以及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对于施工中各项工作进行科学地组织与管理,建立良好的技术只需,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操作技术的规范性和技术的要求,达到保质保量地完成个任务的目的。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做成部分。有效的技术管理能够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运行,不断提高施工的技术,从而实现正常施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证工程质量等目的。(1)保证施工中按照科学技术的要求和发展规律,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2)运用科学的技术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的技术水平,在施工中能够及时发现质量和安全隐患,确保工程质量;(3)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材料,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力求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3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方法
3.1 切实落实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
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认真贯彻《建筑法》。从图纸会审、过程洽谈等规章抓起,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地技术把关。对过程建筑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技术监督和指导,提高工程质量。3(1)准备阶段:现场勘查之后确定施工方案,测量定位方线、准备土方车辆、进行现场清理工作、进行施工现场的排水和降水等工作之后,管理人员要熟悉图纸,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落实岗位责任。(2)控制挖方标高轴线标高的复核,并作记录。(3)基础砼浇筑后基土回填:首先做好设计变更图纸、文件,其次测量定位记录、验槽记录、隐弊工程验收记录,第三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记录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3.2 材料的管理
材料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和确保工期,所以出来要切实执行技术规范之外,还要抓好材料的管理工作,建立有效的材料管理指导,遵从监理单位负责人的管理,严把材料的质量关,杜绝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4
3.3 做好技术管理工作的方法
3.3.1 提高认识,健全制度。提高对技术管理工作的认识,加强对工程建筑施工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首先要认真学习和落实《安全生产条例》,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加强管理手段,层层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强化技术档案的管理,制定技术保障措施,建立技术管理网络;监督整个施工工程中的安全生产,纠正违规行为,保证各种建筑设备的安全使用;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度,适时地制订、修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技术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各级管理人员的权力、职能和责任,组织全体员工学习技术规范,着重于施工技术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
3.3.2 加强监护工作。严格技术方面的要求,首先再设计上进行纠错与补漏,尽可能地把问题处理在开工之前;同时还要搞好监护人员的培训工作,掌握施工工程规则的内容和要求,监护人员要深入现场,严格遵循监督工作的程序与方法,对于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要做到先继续技术交底再施工,必要时首先进行示范工作,严格做好技术交底、材料验收、操作程序、工序交接和质量评定的监督与指导工作。
3.3.3 加强对先进施工技术的应用工作。合理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先进的机械化设备,既节省了人力,又能降低成本、加快工程进度如混凝土的人工振捣,由于操作不规范会造成很多结构中振捣不密实,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而采用自动化高抛免振捣方法施工,再辅助人工处理,就会达到极好的效果;再比如钢筋工程中采用人工处理,使用生锈的钢筋,会使施工钢筋和砼结构脱落而影响质量。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要鼓励技术操作人员进行技术革新或者发明创造,提高对新进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充分发挥好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才干和作用,争取在同行业中占有领先地位。5
4 结束语
着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建筑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技术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只有合理运用管理的职能和管理方法,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所以,对于工程建筑的施工问题,我们必须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坚定信心,树立以质量求生存的意识,合理组织、严格考核,尽职尽责地履行管理者的职责,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结合本企业的具体实际去开拓一条技术管理的路子,大胆地实践与创新,这样才能安全协调好高层综合楼的施工。
参考文献:
窗体顶端
[1]周卫.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初探[J]. 广西城镇建设, 2010,(03) .
[2]周鹏程.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探讨[J]. 科技风, 2009,(18) .
[3]黄志驹. 加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意义和策略[J]. 河南科技, 2010,(10) .
1.1质量管理的意识普遍偏低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对施工过程起到较好约束作用[2]。积极遵守实践相关制度与要求,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宏观层面上,由于制度以及要求的相关保障机制并不健全稳固,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极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质量管理虎头蛇尾,前后不一。从微观层面上看,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项目及现场管理人员是主要的质量控制参与与实施人员。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落实之间仍然存在着一段距离。现场管理人员自身对于建筑施工中质量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不足,导致现场管理不到位,也为施工质量的控制造成一定的隐患。如果这些细微的隐患没有尽早发现和补救,就很可能降低施工质量。
1.2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存在漏洞
优质合格的建筑材料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使用劣质或是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但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而且对于施工安全也造成了巨大的隐患。由于材料不合格或是不符合标准而引发的施工安全事故在我国时有发生。目前,施工单位在材料供应商的选择、材料的审核入库、仓储、领用等方面还有着较多的不规范,特别是一些施工规模不大的建筑企业。
1.3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一直以来,农村务工人员进入建筑施工行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建筑行业的一大特色。当然,这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劳力资源,有利于降低国内各行业的劳力成本。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现有的建筑施工人员绝大部分是属于较低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技能的,这一点是无法回避的。因此在建筑施工中,一些基础的施工操作缺乏统一性、规范性。技术交底时,由于缺乏专业理论知识,一些人员对于技术的理解能力不足,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一直以来,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入职后大部分人员都是边做边学,缺乏科学系统性的培训,以至于一些错误的操作方式一直得不到纠正,极大地影响了施工质量,也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2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2.1加强政府监管力度,促进行业规范
加强施工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因素在于进一步推动行业的规范性。其中政府层面必须积极参与其中,加强对于建筑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监管力度,与建筑材料生产、土地流转等等方面。虽然目前我国中央及地方都制定了一些建筑行业相关管理法规和办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缺乏有效落实,对于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造成了严重质量问题或是安全事故的相关人员,惩处力度仍然较为欠缺。《建筑法》是目前我国关于建筑工程质量较为全面科学的一部法规,各建筑企业应当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对照查找自身的不足与问题。坚决不参与无证设计、无证施工、无施工报建、无委托质量监督的工程项目[3]。认真落实实施《建筑法》的各项要求与规定,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本前提。
2.2积极落实施工质量控制机制
坚决落实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对建设工程项目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4]。在一项建筑工程确定实施之前,在进行施工设计的同时,还应当联系设计实际确立相关的质量控制机制。确定之后应当交予施工相关各方学习。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各方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与制度。特别是作为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对于自己在施工中的职责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严谨地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对于现场管理中所发现的施工问题应当立即指出并要求相关责任人尽快进行整改,减少施工质量隐患。
2.3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建筑材料及设备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施工方应当切实重视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具体来说,在采购过程中,应当选择有资质、信誉佳的供应单位和合格合规的材料,在材料入库前进行全面验收以及相关的入库登记,确保材料品质。入库验收人员应当同仓储人员做好入库交接。在仓储过程中,应当按照材料自身的仓储要求进行库存保管,如防水、防虫等。在材料领用方面,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开展,对于不符合领用规定的材料数量、人员或是没有领料单等情况,坚决不允许领用。同时坚决杜绝提前、超额领用以及计划外领用。
2.4优化施工过程中人力设备资源的配置
由于缺乏科学的施工规划,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段时间机器、人员不够用,一段时间又扎堆的情况,这样不仅造成了施工资源的浪费,而且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施工进度。因此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当将设备人员的划分纳入施工进度之中。结合工程建设以及自身设备人员的实际,对一些大型重要设备制定时间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人员配置应当同设备的使用实际相结合,以便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质量。
2.5积极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技能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安全管理
一、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
质量是建筑施工的核心和灵魂,没有质量作为前提和保证,其余任何成果都是枉然。建筑产品本身就有着区别于其他产品的特征,它的造价相对较高,而且体积通常较庞大,施工的时间也很长,工序繁多,工艺复杂,总之,一旦完成了建筑施工再想去测试和修建是极其困难的。因此,对那些建筑产品,首先要把好质量这一关,这就要求建筑施工的企业能够严格的执行好建筑质量的管理工作。只有企业的管理层对质量有严格的要求,对产品的管理有提高重视,才能够上行下效,促使员工们自觉加强对质量的把关、管理工作。对于一个建筑企业来说,质量就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它们的生命根源,只有在质量上有了保证,才能在市场有自己的竞争优势。
二、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必须意识到,现在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问题的来源方方面面,从企业的管理体制到员工自身质量淡泊的意识,从建筑材料的采购一直到检测,都存在很多问题。总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并不只是企业自身的责任问题,还涉及到了很多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不是很健全,一些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经常会出现更改变动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建筑施工企业在有关于质量管理方面的文件出现漏洞与不足。
(二)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职责范围不明朗
建筑施工本身就是一个耗时长工程量庞大的项目,施工中的各个流程琐碎繁杂,涉及的部门很多。如果各个管理部门没有一个明确的职责划分标准,那么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出现部门之间、管理人员之间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严重的破坏了质量管理工作的连续性,降低了管理的水平。
(三)操作工人技术能力不够
操作工人的技术能力是影响质量的直接要素,我国现在的建筑市场用工制度混乱,水平参差不齐,这是造成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
(四)责任心低,质量意识差
中国是世界工厂,制造业每年的出口量全球领先,但如果让大家来评价一下中国制造,恐怕都会皱起眉头。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技术水平上,更体现在思想责任上。建筑工程更是如此,施工的质量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施工企业根本没有对工程质量引起足够的重视,总是得过且过,抱着“六十分万岁”的想法,自身要求不够。汶川地震、倒楼倒桥、地面塌陷等一次次血淋淋的教训摆在眼前,需要我们敲响警钟。
(五)管理层没有对质量管理给予一定的重视
如果仅仅注重对于建筑质量的控制和管理而不重视返工后的预防措施,也是行不通的。但这也是建筑企业的通病,只把焦点放在工程的竣工上,对于工程的返修和返工不列入重点考虑对象。
(六)为了追求利益而忽视质量
这是目前普遍存在与工程建设当中的问题。建筑商和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进行原材料的采购上,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都会做一些手脚,例如购买廉价不合格的材料,用料能省则省,建筑工艺不规范等等,致使工程质量不达标。
三、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
建筑工程的质量十亿个关乎民生的重大的安全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要把它提升到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上来,认真的对待解决。一旦查出建筑安全问题,迅速作出处理,要严惩不贷。针对当前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政府部门加大对质量的监管力度
政府相关部门一定要把质量安全监测作为工作的重点,严格执法。对于工程质量进行安全监督时,不仅要监督现场的安全质量,还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以及各个涉及到建设材料质量方面进行严格监督。重点监督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体制是否健全,要用法律的强制手段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此外,对于质量管理人员的行为也要进行检查、监督,如发现有违规违法的行为,一定要予以严厉的惩罚。
(二)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要完善
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是保证质量安全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建筑企业的凝聚力。因此,要在企业内部设立相关的制度,对于那些不符合规章制度的安全管理部门,要采取吊销其资质或者其他形式的处罚。
(三)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劳务队伍,要加强其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有明确的要求,提高其自身素质。可以利用周边的学校以及其他场所组织定期培训,增强工人的基础理论知识,要对施工的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理论做深入的研究,增强质量安全意识。在进行工程招标时,对于那些有过不良安全质量记录的团队、企业,一律排出竞标范围。与此同时,要时刻关注国际上先进的技术,注重科技创新,进而保证工程质量安全。
(四)积极创新,不断改进
在建立起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后,不能满足于取得的一点成效,必须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要把眼光发开,密切注意其他建筑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最新动态,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进行适当的改善和调整。与此同时,要鼓励大胆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不会被时代抛下。
(五)将质量管理与经济效益挂钩
设计奖惩制度,对于那些质量管理做的好的,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工程项目来说,要根据其问题的严重性给予相应的惩罚。在质量管理和与经济利益之间建立其直接的联系,可以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关键字:建筑工程 成本控制 特征 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5(a)-0045-02
建筑成本控制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它是指对控制工程项目运作各个环节所产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有系统、有目的、有组织的控制和管理,它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从项目决策到项目设计、项目施工直到项目竣工。建筑成本主要包括了直接费用和综合间接费用两个组成部分,其中,直接费用是指用于施工的机械、材料、人工以及其他费用;综合间接费用则是指按照一定百分比来对产生的直接费用进行计取的费用。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项目的经济效益,只有控制好项目成本,才能使项目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从而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得以良好的生存和发展。
1 成本控制管理的特征分析
1.1 过程性特征
建筑成本控制管理不是一个简单命令的执行,也不能将其仅停留在意识层面,它是一项过程性工作,既包括了开始的计划制定,计划执行,也包括了执行过程中资金核算、相关考核,等等,若成本控制管理不能体现其过程性特点,那成本控制管理将只能是纸上谈兵。
1.2 一次性特征
由于建筑工程从设计、施工到竣工,几乎是一个完整的一次性过程,每个建筑项目都具有其自身特点,是无法完全复制、重复的,这也就要求每个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都有所区别,一个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模式、方法并不能完全套用到其他项目中去,因此决定了成本控制管理具有一次性特点。
1.3 实时性特征
建筑项目运作过程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有包含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建筑项目运作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虽然制定的相关方案会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但仍然无法完全杜绝一些变化的出现,例如,工程进度、材料采购等。这就要求与之对应的成本控制管理具备实时性,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变化时,能及时作出调整以适应其变化。
1.4 全员性特征
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不单单是管理者以及会计人员的职责,它应当是企业所有人员共同的责任。只有在企业全体员工心中树立起成本控制意识,他们才能在各自岗位中自觉做好成本控制,从而提升整体成本控制管理水平。
2 加强建筑成本控制管理的措施
2.1 控制管理系统成本
首先,通过精简机构压缩管理成本。在建筑成本管理的直接费用中,企业行政管理费就占据了10%以上。通过精简机构,可使这部分费用有效降低,精简机构后可由基层施工组织通过“组阁”来对项目施工予以全面负责,该方式虽然会提升部分员工工资,但整体工资费用还是有显著的缩减。其次,引入其他用工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可从劳务市场招收部分符合要求的劳动力进行施工,以计件形式发放工资,但是必须要抓好施工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用工成本。
2.2 控制建材成本
在建筑项目的总造价中,建筑材料成本费用占据了60%以上,是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重点内容,材料价格、工程承包方式、甲方供料等因素都可对建材成本产生影响。建材成本控制主要是对材料价格、材料用量方面的控制,建筑材料的供应主要包括拟定采购计划、实施采购、建材运输、材料的保管与使用几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成本控制管理如下。
(1)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是控制材料成本的首要步骤。首先要根据施工预算、施工进度列出所需建筑材料清单,结合建材市场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其次,要在企业中推行材料供应责任状制度,具体包括材料供应时间、材料质量、数量、奖惩指标等内容。
(2)在进行建筑材料采购的过程中,要注意材料价格的控制。首先是通过减少采购环节以降低材料价格,优先考虑从厂家采购,然后再考虑从批发商处批发,最后考虑在零售商处购买。其次可通过签订合同来控制材料价格,企业在选择供货商时可使用招标的方式,选择材料价格更有优势的供货商并与之签订供货合同,该方式对于材料成本的控制有着显著效果。
(3)对于建材运输,要以经济性作为原则,在满足施工材料供应需求的基础上将运输费用降到最低。首先要对企业现存运力加以利用;其次要选择最佳运输路线,以运距最短为宜;最后还要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遵循“先水路、后铁路、再公路”的原则。
(4)在保管及使用采购材料时,首先要依据运输条件、供应状况和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材料储备。就近设置仓库,以缩短材料搬运距离;其次,要充分利用现场条件对材料进行分类保管;第三,在使用建材时,要综合考虑规定定额和实际生产状况,制定出合理的定额;最后,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
(5)周转材料的管理,周转材料在主体施工中摊派量很大,特别是模板的损耗量很大,加强周转材料的管理提高周转材料的重复利用率是控制施工成本的关键,首先应该采用工厂直接配料下单,统一安装,避免现场盲目锯料下料,其次周转材的使用次数同效益挂钩,做到从管理层到操作工人都有一条利益链,使其行成自觉有效的运行机制,从而大幅提高了周转材料的使用率。(增加内容)。
2.3 控制组织系统成本
第一,要对成本控制管理的责任层次加以明确和落实。项目组织者作为成本控制的决策层次,要根据工程建设相关合同,对合同成本计划加以审定,明确制定成本目标。项目执行者、实施者是成本管理的项目层次,其主要责任是核实、检查项目成本目标。第二,强化组织领导,在成本管理中建立并完善成本管理责任制。第三,严格实行合同成本责任制,并对责任网络加以健全,构建完善的合同成本管理责任体系。第四,加强项目部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了解掌握相关建筑法规、市场价格信息、成本收支内容以及施工索赔技术等。另外,财会人员要收集、整理项目成本的原始资料,能对工程成本进行正确的核算,同时能分析并找出工程成本及其差异的产生原因,并及时反馈以便决策部门能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2.4 控制工程总体成本
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各施工操作都必须严格按照图纸来进行,重点抓好施工质量管理,避免出现返工问题;制定最佳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方案要满足施工方便、成本费用低、安全可靠的要求;通过工程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实现内部承包合同的有效、规范管理,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内容(安全、工期、工程质量、成本费用等)予以奖惩。
3 结语
建筑成本控制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投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管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工作,它存在于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一旦成本控制失效,就将让企业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要在当前的成本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它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推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冯琪,陈亚海.略论工程建筑中的成本控制管理[J].科技资讯,2011(24):181-181.
[2] 齐长雨.关于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管理综述[J].中华民居,2011(4).
[3] 李国光,曹永良.试论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意义[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227.
[4] 曹俊.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物资成本的控制管理[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2,19(5):86.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质量问题,都会给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的后果及影响。工程监理是甲方单位依照委托监理合同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工程技术、质量和工程进度等方面委托一定的技术人员对工程施工方进行的监督和管理。显然,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监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的质量控制
1、对施工队伍及人员质量的控制。监理工程师要审查承包单位行业执照资质及各专业施工人员的上岗证报审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经审查认可后,方可上岗施工;对于不合格人员,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承包单位予以撤换。对于特殊作业、工序、检验和试验人员,有时还要进行考核或必要的考试、评审。总承包单位选择专业分包施工单位时,需事先由总承包单位提出申请,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才能进场承担施工任务。审查、控制的重点一般是施工的项目经理、施工员等的资质证书与质量管理水平以及特殊专业工种和关键的施工工艺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应用方面的操作者的素质和能力。
2、 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 (即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清退出场。将钢筋焊接半成品的质量检查作为监理工作的重点,采用目测和检测相结合,首先从外观上对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等进行检查,然后随机抽取焊接试件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验收。对于工程使用最普遍、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质量监理细则要求施工单位保证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有试验报告的前提下,再审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校核各种计量表具、量具是否准确、齐全。浇筑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是否可行。如哪一道工序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质检人员组织整改,进行管理。
3、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应在工程施工前, 由监理工程师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有关人员进行,并写出会议记录,以作为对设计图纸的补充、修改以及施工的依据。图纸会审通常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代表参加进行。由各方代表对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设计单位的要求进行讨论、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澄清疑点,并写出会议纪要。对在会议纪要中提出存在的问题, 设计单位应通过书面形式进行解释或提交设计变更通知书。
4、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是由承包单位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和自身实际情况而编制的一个指导施工全局、统筹施工全过程的重要技术经济文件, 它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起着核心作用, 也是监理单位监督施工单位实施项目目标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 项目监理机构应加强对中标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就工程质量控制来说, 应把重点放在审查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主要审查质量管理组织和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 施工程序是否科学合理,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是否切实可行。如发现内容不全面、施工单位未自审或自审手续不全时, 项目监理机构应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书面通知, 要求施工单位限期补充完善后重新报审。
二、施工阶段质量监理
1、模板工程的质量监理
模板质量的高低会对成型混凝土的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对于模板工程的质量监理应从对施工组织设计、支模架专项方案的审核开始,通过对工程主体结构的荷载、体系、工期以及模板的周转情况等内容的深入分析来判定承包人所选择的支撑原材料和模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审核意见。对于支撑原材料和模板的审核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要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承载能力,能够可靠的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以及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及侧压力;确保尺寸和位置能与工程的主体结构及主要钢管扣件相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混凝土的浇筑、养护以及钢筋的捆扎和安装,模板的接缝部位不漏浆。
在对模板工程进行质量监理时,监理工程师要督促技术人员向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使其明确工程质量的标准和要求,以便于他们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自检和互检。另外,监理工程师还要亲自监督模板和支架系统的制作和安装,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漏浆、胀模、跑膜、移位和失稳等质量问题。在进行混凝土的浇捣时,监理工程师需要进行现场旁站检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虽然施工单位可以根据混凝土强度的变化情况自行决定侧模的拆除时间,但拆模报告符合达到设计规范要求后,必须要经过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从而避免施工单位为了加速底模的周转而过早拆除底模,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
2、加强对钢筋工程的质量监理
(1) 监理工程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建筑工程结构施工的设计图,明确所需钢筋的规格、品种、绑扎要求以及某些特殊部位的处理方法。如果对于钢筋的使用发生变化,要及时的在施工设计图上进行标注,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各施工队,以免造成返工。
(2) 除了要对进场钢筋原材料的外观和出厂合格证及有关文件进行严格的检查,还要根据有关规定对其物理学性能进行质量抽验,以便在源头上确保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
(3)要及时进行技术交底,以便使施工人员能够按照图纸的设计和要求进行钢筋的下料和加工,从而确保各作业面钢筋工程的一致性。
(4) 监理工程师要认真核对电渣压力焊焊工以及其他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证,确保持证上岗,在正式进行焊接前,还要模仿施工现场的条件进行多次试焊,在各项指标都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继续进行。
(5)在对钢筋进行绑扎的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亲自到现场进行旁站巡视监督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并在钢筋绑扎完毕、承包商自检合格后,填写钢筋工程质量验收单。
3、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监理
混凝土材料不但有其所组成的原材料性能息息相关,而且还和配合比,尤其是水灰比、外加剂类别与掺量、混凝土搅拌与运输、养护工艺和工龄等环节密切有关。因此,在监理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工程质量之时,监理人员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应当全面考虑到以上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各种因素,从组织上与技术上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混凝土工程达到质量要求。监理人员应当在钢筋工程及模板工程等项目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同意开始实施混凝土工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之中,应当对以下环节实施严格的质量监理:一是对混凝土的运输进行严格控制。二是监管混凝土的浇筑、焊搓与振捣等环节。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次序以及方法,应当在事先进行周密部署与考虑。三是要做到混凝土工程中施工缝的留置和处理。四是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强化检查与旁站督促。五是要强化混凝土工程的养护工作。六是要对混凝土进行现场抽样试块制作质量检查,并对缺陷加以修整。
三、事后验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1、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 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 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 将问题处理。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不影响工程进度, 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根据施工工艺存在的和操作要求画出流程图, 如浇筑柱、梁板砼的流程图,标明施工顺序,便于验收时出现质量事故时进行原因分析。产生质量事故或事后问题, 监理工程师只对质量问题进行实质性处理, 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意见或方案, 而不去强调事故的责任的原因。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监理人员,不讳疾忌医,及时暴露出监理工程师忽视的地方, 与监理方密切配合, 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好坏的最关键环节。工程监理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的一个重要体系,是加强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因素。不同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其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在施工阶段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提高施工过程监理工作的作用,对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华辉.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质量控制[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12)
[2] 陈学让,张凝,孙万文.建筑工程中对施工质量的管理[J]. 发展. 2006(08)
[3] 施工阶段质量监理要点[J]. 中国建材资讯. 2006(06)
[4] 王世乾.建筑工程质量监理的重要性浅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