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机安全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农机安全;问题;对策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不断加大,农村地区农业机械的购置越来越多,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不仅解放了劳动力,还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对于农村粮食增收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农业机械使用普及率的不断提高,相应的安全生产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目前乡镇农业机械使用者的自身素质的局限性,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农业机械事故,给人民群众带来生命财产安全,所以,目前加大对农机的安全使用管理意义重大,对农机安全管理的重视,才能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业机械使用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迫切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一、当前乡镇农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对农机安全管理认识不足,安全意识淡漠
由于农业机械的快速普及使用,一时间对于农机安全管理的各项政策规定没有出台,地方政府对于农机安全使用的重视也不够,没有意识到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工作中没有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也没有相关的部门和相关的人员去监管。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农技站功能也不断变化,编制和人员也逐渐减少,没有专业从事农机安全生产的人员,在生产与安全上没有相关力量来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临时聘用的农机生产管理人员,待遇低,责任心不强,各村级单位也没有精力去关注农机安全管理。
(二)农机使用者素质不高,不重视对农机的保养维护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很多农村年轻一代都向往城市生活,去城市工作,留在农村的大部分都是年龄偏大的一代,文化水平较低,根本不重视安全生产,基本没有什么安全意识,在农机使用过程中,不重视对机械的维护保养,农机存放也采取露天放置,很多机械零部件经过夏季的高温多雨的潮湿天气后,很容易腐蚀生锈,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对农机使用寿命来说大打折扣,这样的机械在使用中难免不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农机户在面对农机安全执法检查时,处处躲避,不愿接受安全检查,也不诚恳接受监督管理。在实际生产中很多机械已经达到报废条件,而使用者仍然在使用,这些都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三)政府投入不足
政府用于农机安全管理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应该是由政府主导的工作,应有地方政府负责,但目前在拨款体制和机构混乱的情况下,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却成了部门的工作,但是由于经费的不足,相关执法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另一方面,资金的不足也造成了农机安全监理方面主要靠收费来维持,形成一种轻监理、重收费的现象,对农机安全管理造成严重隐患。
二、解决农机安全管理现状的对策
(一)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认清当前安全生产形势
当前,安全生产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被提到新的高度。各级地方政府要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切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避免农机事故的发生,降低农机安全事故率。虽然各级地方政府在农机管理中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农机生产事故还是存在,并且一旦发生,将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我们应该清楚看到,农机安全生产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农机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更加应该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尽职尽责的加强农机安全管理。
(二)提高农机使用人员的技术水平
农村留守人员中,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农业机械使用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安全意识淡漠,往往这种安全意识不强能引起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要杜绝农机安全使用隐患,就要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让他们不仅能驾驶机械,还要能维修机械,懂得机械的工作原理。农机操作人员要从思想上重视农机维修保养,接受当地政府组织的农业机械培训教育,主动学习农机知识。在日常操作维护中,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来操作。平时要爱惜农业机械,农闲事要放置在车间库棚内,避免风吹日晒,定期做检查,更换机油和易损零部件。
(三)完善农机安全管理法规
政府要出台农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全面依法管理。政府要加大农机管理的经费投入,联合相关部门制定针对各类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并及时开展宣讲宣传,,传达到农机使用人员,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依法明确对各类农业机械的操作章程,以及使用寿命,用法律来保障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杜绝安全隐患的出现。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安全监理队伍
由地方政府主导,成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机安全监理队伍,要定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机制,不断的将国家政策、最新的法律法规、职业素质要求、专业技能等传达到位,要经常进行考核,检验学习成果,防止学习培训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要引进一些具有农机安全使用管理水平的专业人才,地方政府要与相关院校合作,不断提高农机监理队伍的职业技术水平。同时,对安全监理队伍进行严格的考核,如果不能达到要求,要对其进行待岗学习的惩罚措施。切实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硬、纪律严的监理队伍。
三、总结
当前,安全生产刻不容缓,没有余地,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不仅能增加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促进乡镇经济发展,还能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农机安全管理既要政府重视也要群众配合,两者共同努力才能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作者:于岩风 单位:莱阳市农业机械化学校
参考文献:
[1]韩松,葛景文,杨东.农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3(19):84.
一、农机监理电子档案所包括的主要内容
农机监理电子档案主要包括全市拖拉机及驾驶员电子档案、外省籍驾驶证及拖拉机登记电子档案。采用的是浙江省农机监理业务系统软件,整个软件分为牌证受理岗、牌证管理岗、考试岗和档案管理岗四个岗位。在一岗中主要进行拖拉机注册登记、转入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抵押登记、注销登记、拖拉机变更备案、补换牌证、换发牌证等牌证受理业务。同时还进行拖拉机驾驶证初次受理、增驾受理、转入受理、其他业务受理、管理岗、违法行为记分、驾驶证注销等业务。在二岗中,主要对一岗中受理的拖拉机及驾驶员档案业务进行管理送审,属于牌证管理岗的范畴。在三岗中,主要为考试岗,对于在二岗中拖拉机驾驶员初次受理和增驾受理的人员进行科目一、二、三、四的考试,并给予考试评分,只有通过科目一、二、三、四的拖拉机驾驶员才可在二岗里核发拖拉机驾驶证。在四岗中,主要是档案管理岗,主要为拖拉机及驾驶员档案归案、档案查询、档案更正、档案增补及对已被注销的拖拉机及驾驶员档案的高级查询。农机监理电子档案的应用,可以迅速和准确地计算出全市拖拉机及驾驶员在册的拥有量、年检年审的情况、农机事故的统计数据和外省籍驾驶证及拖拉机的登记情况,给农机监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影响农机监理电子档案安生性的不利因素
1.档案安全保护意识薄弱
档案安全保护教育不普遍,档案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风险意识,突出表现在档案网络工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不强。档案服务及利用人员由于网络安全防护技术较低和安全防护意识不高,造成的无意侵权或电子档案光盘存储的选择等问题,都给农机监理电子档案的安全保管带来威胁。
2.计算机软硬件的设备故障
由于农机监理的电子档案一般不能直接利用,它的形成和处理与利用均需借助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支持才能实现。而计算机系统是由许多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薄弱环节都极易遭到破坏。如:数据易被误输;应用软件易被篡改或盗用;硬件设备中的芯片和电子线路易被损坏等。这些故障的发生都有可能导致农机监理电子档案的丢失或破坏,从而对农机监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电子档案存储载体的保护技术问题
农机监理电子档案的载体材料是磁性物质和光盘。聚酯底基是磁盘和磁带的支持体,它具有易产生静电而吸引尘埃导致卷曲、易与磁粉脱离、伸长后不易恢复等缺点。粘和剂起着连接底基和磁粉的作用,它具有易热胀冷缩、磨损、脱落、粘连、生霉等缺点,直接影响信息再现。并且磁粉中的磁性氧化物颗粒的剩磁感应强度是记录和再现信息的决定因素,它极易受外磁场的影响而导致退磁、消磁等。目前光盘常用的介质主要有碲、碲合金、硒、碳铝化合物以及一些在激光热效应作用下易产生物化性质变化的材料,这些材料不稳定,易氧化,易与碱溶液发生反应。因此,电子档案载体材料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农机监理电子档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4.计算机病毒与黑客的攻击
计算机病毒已成为当今破坏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头号杀手,它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破坏力的计算机程序,具有自我复制能力,会以各种方式和途径攻击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软件和数据库以及硬件设备,并可通过非授权入侵在可执行程序或数据文件中,从而造成电子文档的破坏或系统的瘫痪。此外,有些计算机黑客也利用电脑网络进行犯罪活动,他们伺机寻找系统和软件方面的某些缺陷来攻击,通过破译口令与密码而获取使用权限。非法访问、删除或修改某些重要电子文档,使文件所有者和利用者均遭受巨大损失。
三、加强农机监理电子档案安全管理的相应对策
1.加强电子档案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增强责任意识
要大力普及农机监理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知识及网络窃密知识,使广大农机监理档案人员了解电子文档的特性,防范农机监理电子文档无意丢失或泄密,提高对各种攻击手段的认识和警惕性,如不随意下载或安装不明软件,不随意打开陌生电子文件等。对农机监理电子档案保护意识融入到档案的价值论中,从而营造农机监理电子档案安全保护新环境。
2.充分采用信息备份技术
信息备份是信息安全保障最重要的辅助措施,它可以为受损或崩溃的信息系统提供良好、有效的恢复手段。一旦原文件遭到破坏,还有相同的备份文件可以取而代之,为了防止存档载体物理性能变化或设备故障而丢失信息,农机监理电子档案的备份系统可以从硬件级备份、软件级备份、人工级备份三个层次入手。每年应对备份磁带或光盘进行抽检,并对农机监理电子档案的读取、处理设备的更新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登记,这种多层次的综合应用才能达到理想的备份目的,做到万无一失。
3.加强电子文件的载体保护
电子文件载体使用的是磁性、光学材料等精密型载体,对保存环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对电子文件载体的保护可以参照《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的要求,改进电子档案的存放环境,保持适应的温湿度,采用去湿机,去湿剂氯化钙和硅胶、空调调节系统等措施调节档案库内温湿度。并将农机监理电子档案避光保存,避免光线尤其是紫外线直接照射光盘,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子档案曝光时间和曝光强度。同时,农机监理电子档案在整理、保管、利用时应避开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电视机、消磁器、无线电装置等具体退滋或消磁设备的干扰。
4.多渠道防治计算机病毒和各种攻击
1、农机安全管理机构尚不完善
农机具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农业机械活跃在乡村,行政村对农业机械作业生产的动态活动情况了解掌握的比县乡2级更全面、更清楚,可是在村里没有全面成立农机安全管理机构,也没有全面配备农机安全管理员,导致村社对农机安全管理基本无人过问,县、乡、村农机安全监管严重脱节,无法有效行使行政执法的职权。作为农机安全监管重要环节的村级监管机构。在实际管理上处于无人管理的瘫痪状态,这是使农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违法载人、未经年检投入作业等严重违法违章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见农机生产作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法规政策不健全
当前,虽然已出台对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农机维修网点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拖拉机的配套农具、场上作业机具、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畜牧机械、排灌机械、植保机械、园田设施农业机械、半机械化农具和其他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虽然已纳入法规管理。但还没有出台具体详细的管理措施和办法,对这类大批农业机械的安全管理存在失控、漏管现象。
3、群众的素质不够高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农民进城务工已是新时代的主流,留在农村务农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一代,文化水平低,安全生产意识差。法律政策意识淡薄。为了减轻农民群众的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切实增加收入,势必要让这部分中老年农民群众经营使用农业机械,搞好农业生产。由于这部分中老年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思想认识水平不高,不能诚恳地接受农机执法人员的监督检查,出现逃避、躲藏等不愿接受安全管理的不良行为。
4、农机安全性能差
近几年来,农机产品监督抽查的平均抽样合格率在70%左右。偏低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农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甚至危及人身安全。有些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构造、原理知之甚少,不能对农机进行科学有效地维修保养。对老化农机具仍然投入作业生产-这类农机的技术性能不可靠,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农机到了报废期,却依然投入作业生产运行,给出现“黑车非驾”现象带来隐患。
二、完善农机安全管理的建议
1、完善统一农机安全管理机构
为了管理好本辖区的农业机械,从上级到下级都要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出台的法律法规来执行农机安全执法活动,按照管理职权和范围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贯彻落实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帮民解难、助民增收、保民平安的观念,为了全面准确公正的贯彻落实各项农机安全管理规定,要进一步完善对县乡农机管理单位的合理规划和设置,统一管理体制,统一工作职责,统一人员管理,规范行业形象,规范执法行为,规范办事程序,从而以完善统一规范的农机安全管理机构来促进农机法规政策能及时有效地贯彻落实。
2、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管理服务组织网络
从国家到县级都专门设立了农机监理机构,配齐工作人员,深入到乡村开展农机安全检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乡村农机安全管理机构,进一步明确乡村组织对农业机械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配齐人员和设备,在工作经费上给予保障,加强农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素质。真正全面地掌握和监控农业机械的安全作业生产隋况。从而以健全的农机安全管理服务组织网络来保障农机安全作业生产。
3、建立健全法规政策
要对各类农业机械进行全面依法管理。依据政策规定扶持发展农业机械,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这就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现有农业机械管理法律法规基础上,全面研究制定出台与各类农业机械相对应的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农业机械按种类、生产出厂的技术规格要求、材料的属性等内容综合测定,并依法明确规定各类农业机械或重要零部件的最长使用寿命,以帮助农民群众了解农机具的安全使用,以免使到报废期的农业机械在市场上买卖流转或继续投入作业生产,从而以健全的法规政策机制来促进农机安全生产管理。
4、加强宣传,提高广大农机手的业务素质
农机管理部门是代表政府行使农机安全监督职权和依法管理权的职能单位。农机监理员必须熟悉法律法规、监理员业务技术和熟练的机车操作。所以,农机监理部门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农机监理员业务培训,加强农机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法规政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农机监理员的业务素质、服务意识和执法水平,更好地为农机安全生产服务。
(丹阳市农业委员会,丹阳 212300)
(Danyang Agriculture Committee,Danyang 212300,China)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质量问题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农产品质量问题日益严重,相继出现了多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比如2008年的奶粉内添加“三聚氰胺”事件等,因其涉及范围很广,受害者众多,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严重破坏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形象,因此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我国相关部门的当务之急。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in China, the quality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get widespread attention by everyone. Especially since the 1980s, the quality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are more and more serious, many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accidents have appeared. For example, in 2008, the incident of adding "melamine" to milk caused the extensive concern of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at home and abroad, serious damaged the image of China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or the wide range and numerous victims. So, it is an urgent affair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or China′s related departments.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策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quality and safety;problem;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8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5-0163-02
作者简介:张鑫(1986-),男,江苏丹阳人,初级职称,研究方向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0 引言
所谓“民以食为天”,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团结,它是整个人类生存的基础,必须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但不可否认,我国当前的农产品质量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化学添加剂超标、重金属超标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对策,如此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团结,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类农产品污染问题:
第一,化肥、农药等残留污染问题。在过去五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农业取得了飞速发展,随之增加的还有农业化学投入品,并且由于很多客观原因的限制,我国现阶段所使用的农药很多都是属于有毒有机物,甚至有些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长此以往下去必将危害大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第二,化学添加剂超标问题。我国化学添加剂超标问题突出表现在不少菜农为了争取果菜早上市大量使用催生剂和激素,不仅造成农产品的口感很差,更严重的是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此外,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存在加工时使用国家禁止的添加剂的行为,对整个农产品加工行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第三,重金属超标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产品受到污染的概率也比过去大大增加了,重金属超标可能会引起急性中毒,也可能会造成慢性健康危害,其中急性中毒主要是铅、砷等有害物质污染造成的,慢性健康危害主要是少量化学污染长期通过食物进入人体造成的。
2 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对策
2.1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2.1.1 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
第一,提高农业标准化意识。首先农业生产者要从根本上意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和提高农业标准化意识,只有从心理上接受和采纳农业标准化意识,才能付诸于行动,有效地提高我国的农产品质量。第二,完善农业标准化机构。从根本上真正意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之后,应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逐渐完善相应的质量监管机构,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同时还应该给相关部门增加经费,使其有能力组建优秀的团队,配齐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设备,真正地促进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第三,加强领导,建立农业标准化责任制。应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考核指标体系,全面考核农业标准化的各个环节,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第四,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强化有关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经济全球化是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农业也应与时俱进,积极与国际接轨,采用国外先进标准,不断强化有关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
2.1.2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尽管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依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不可否认我国的相关检测体系总体水平还很低,现阶段还主要是以终端产品的目的性监测为主,甚至有的农产品未经检测就已经上市了,面对上述诸多情况,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是当务之急,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是扩大相关投资,保证相关部门具有足够的资金正常运行;二是加强相关人员的职业素质,保证每个在职人员都有足够的能力胜任自身的岗位;三是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尽量加大检测频率,及时上报相关数据,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
2.1.3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有时在具体的农产品质量案例中,工作人员发现有些农产品已经发现了质量问题,但是由于无法获悉农产品的来源,尽管可能伤害到了某一些人的生命健康,但是只能不了了之,无法追究责任,也无法追回该批次的产品,后果严重,因此,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至关重要,通过实行严格的户籍编码制度,一户一码,编码详细记录了农产品的相关信息,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2.1.4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流通体系
农产品是一种实效性很强的商品,必须在一定的周期内将其卖出去,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流通体系,同时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长此以往下去,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农户收入,更有利于农产品的品牌化经营。
2.1.5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环境也越来越污染,农业生产中正应用着越来越多的农药、添加剂等,这已经成为了当代农业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此景,我国相关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只有先对可能出现的农业风险进行一个评估,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进而实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1.6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体系
一方面严格投入品登记管理。对农药、兽药、肥料等投入品,国家实行审定登记制度。只有严格经过国家审查试验、评估分析并取得批准文书后,才能生产经营,取得市场准入资格。确保其安全有效使用。对限用投入品当前管制措施主要是实名制购买和建立销售台账实行追溯管理。销售台账必须详细记录购买者姓名、住址、用途等事项并签字确认。另一方面加强投入品使用管理。禁止使用任何国家明令禁止的产品,严格依照相关的规范标准使用投入品,禁止超量使用。
2.1.7 建立和完善高效的产地环境安全预警系统
建立和完善高效的产地环境安全预警系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防御能力,主要包括食物环境质量监测、农业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等。
2.2 改革并完善政府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体制和机制
2.2.1 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第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示范;第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人才的培养力度;第三,加强领导,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制;第四,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基金;第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2.2.2 严厉打击违法生产和经营主体
相关生产和经营主体都必须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自身的责任范围内坚持拒绝和禁止农产品违禁品进入市场,一旦发现违法生产和经营主体,必须进行严厉打击,严格依照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处罚,不能徇私舞弊,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真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2.3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队伍建设
要从根本上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必须对农产品实现全过程监管,即实现对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监管,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是通过对农业人员进行农技培训,加强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农业技能,使其真正的意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具备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能力;二是相关检测部门应认真负责,组建专门的团队负责监测农产品质量,不定期的对农产品进行检测,不能徇私舞弊,不能知情不报,一旦发现违法生产和经营主体必须进行严厉打击;三是监管人员要经常深入到生产者中间,多了解、多询问、多查阅有关生产记录或档案,发现违规生产,要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置,必要时,可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2.2.4 改革地方政府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体制和机制
第一,立法理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明确监管主体的职责和权利。第二,整合区域监管,发挥监管合力。若监管资源有限,为实现资源利用的价值最大化,应整合城乡监管,通过发展农村社会中间组织,在农村形成介于国家和市场之间的辅助管理主体,可以在深层次上整合城乡监管。第三,协调部门监管,降低监管成本。实现农产品的全过程监管,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协调监管,只有各个监管部门各司其职,同时加强合作,才能有效降低监管成本。
3 应用效果
湖南省祁阳县各级农业部门立足法定职责,认真落实上述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诸多对策,通过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改革并完善政府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体制和机制,有效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多年来祁阳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总体稳定在96%以上,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4 结论
通过落实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多项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的重金属超标、化学添加剂超标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和全民性问题,凭企业或个人的力量并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有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和财政支持,提高民众认识,整合全社会的可用力量,共同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罗学超,李杰,郭振华,龚金龙,周小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因探析[J].农业与技术,2008.
[2]梁秀福.为南南合作争光 让中国技术出彩——记丹江口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曾凡成赴塞内加尔开展南南合作水稻技术援助的事迹[J].基层农技推广,2014.
[3]邹积慧.浅谈强化黑龙江垦区农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问题[J].农场经济管理,2011.
[4]雷百战,郑玉燕,肖广江.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场经济管理,2011.
1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
我国农村分布比较广泛,水资源分布不均,大多数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在饮用水的处理方面没有任何建设,大多数农村地区饮用水都是直接将河水或者井水通过煮沸直接饮用。当前,大部分南方地区饮用水以江河湖泊为主、北方大部门地区以地下水为主。在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江河湖泊以及浅层地表水的污染已经比较普遍,加上某些地区缺水,更加剧了农村饮用水问题的发生,给农村地区人畜饮水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2005年水利部农水司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为3.2亿人,占农村人口的34%。其中,各类饮水水质不安全、水质不达标人口2.26亿人,占70%;水量、保证率低和取水不便的人口9558万人,占30%。水质不安全人口中,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的有5370万人,引用苦咸水的3850万人,地表水或地下饮用水资源被严重污染的9080万人,饮用水中铁锰超标的4410万人。
2农村饮用水安全存在的问题
2.1饮水设备简陋落后、卫生条件差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农村地区在饮水设施的建设方面没有资金投入,导致农村的饮水设施建设以及卫生设置建设非常简陋。很多农村在水井的周围设置茅坑、污水沟或者牲畜圈,这些污水能够通过浅层土壤渗入地下,并且会直接流入到井水当中。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量在逐年增加,很多污水和垃圾未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江河中去,而江河直接为地表径流供水,也为地下水提供水源,从而导致饮用水遭到污染。
2.2工业污染导致饮用水污染严重
近年来,工业污染大量向农村转移,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陆续由城市搬到农村,很多项目开工后无任何处理设施,排出来的废水和废渣未经处理直接渗入地下水源,甚至直接排入农民饮用的池塘或河水中,对饮用水源造成严重污染;许多乡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和尾矿等未经处理直接向江河湖泊和农田排放或随意堆存,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污染;此外,工业生产中的泄漏等突发性事故也会间接影响饮用水源的水质。这些都导致农村饮水安全难以保障。
2.3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
在农村,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使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物的污染物质通过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使水环境日益恶化。农村中人畜随意排放粪便也会造成水体的污染。特别是最近几年,农村中的养殖业和畜牧业迅速发展,使农村水源的污染范围大大扩大,大量的动物粪便没有经过专业处理,给农村水源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此外,农作物秸秆、农民生活垃圾和废弃物等不能及时正确处理,随意堆放,在雨水的作用下直接冲入河道,也会造成水体的污染。
2.4特殊地形以及特殊区域内的水源问题
由于某些地区的地质地形和气候条件差、水资源少且分布不均等原因,导致生成高砷水、高氟水和苦咸水等水质问题。一些干旱地区,尤其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农村大多处于山地,黄土高原地区等,这些地区的的土壤呈碱性,并且常年降雨量少,地表蒸发量较强,会造成水质含碱量或者含氟量增高的情况。同时,某些水体中含有有害的元素和致病的微生物,这些都影响农村的饮水安全。
3造成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原因
3.1对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认识不够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城市水环境污染的治理非常重视,却轻视对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我国只是在城市和重点流域开展了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评价,而由于监测力量严重不足,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监测还是空白。目前,对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开始提上议事日程,但并没有明显的行动和有效措施,农村水环境污染是面污染、源污染,没有一个完整的面源污染治理规划,造成了农村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
3.2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针对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对于农村环境保护的监管相当薄弱,现行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和制度,大部分是针对工业和城市制定的,难以适应农村环境管理工作需要,对于农村中的饮用水的保护更是很少提及。由于农村资金和技术水平有限,所以导致农村的环境监管始终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3.3科技力量薄弱
现阶段对农村饮用水源开展的科研工作很少,一些基础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很多技术还没有发展成熟,对农村的水源保护工作还没有真正开展。目前还没有针对农村饮用水源开展过系统全面的调查评价,很多水环境污染研究中重大项目的目标是水体富营养化和氮磷的控制,没有针对水源保护开展过系统的研究,忽略了农村水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
4农村饮用水安全对策
4.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协调
要切实保障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必须要提高各级政府的思想认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从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分解任务,建立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办法,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并落到实处。提高农村地区各级部门的认识,将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作为考核干部的标准之一,共同做好饮水安全保障工作。
4.2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要以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要依法严格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合理确定保护区,严格禁止破坏涵养林和水资源保护设施的行为,因地制宜地进行水源安全防护、生态修复和水源涵养等工程建设。要大力治理污染,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要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指导农户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水产生态养殖,推进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4.3大力建设农村的安全饮水工程
要加大在农村建设安全饮水工程的资金投入力度,采取集中供水、分质供水、分散供水以及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等工程措施,重点解决高氟、高砷、苦咸和污染水以及严重缺水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保障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对于建成的安全饮水工程,要建立良性循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4.4建立示范工程,推动全面发展
农村地区可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建立若干个饮水安全示范区,在饮水安全发展模式、技术路线、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创造经验,树立样板,并加强对示范区的指导和宣传,从而带动更多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