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初中地理知识 衔接途径
当前,由于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设置和考试的甄别选拔功能,我国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学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以我所在的为例,这里地理课程在初中的开设情况是初一和初二学习地理,初三不学地理,高中阶段从高一再重新开始学习地理,这种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在地理学习上出现“断层”。初高中地理知识间的联系十分紧密,高中地理知识及能力体系的构建要求必须具有一定的初中地理基础知识。因此,目前初高中地理断层的现象严重影响高中地理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是困扰高中地理教学的难题,亟待解决。
从高中地理教学的角度看,如何做好教学衔接工作,使学生顺利过渡并适应高中地理的学习,是地理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和探讨的问题。如何做好衔接呢?我认为并不是将初中地理知识再拿到高中课堂上复习一遍,而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制订教学计划,有目的、分步骤地将其渗透到教学中。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教学衔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转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看法
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态度。”这是因为外界各种刺激作用于人时,人将做出怎样的反应往往受到态度的调节和制约。初中地理是会考科目,因此一些学生认为其是一门“副科”,很多学校也不够重视,上课时老师把主要内容讲一讲,学生在教材上画一画,课下再背一背就可以了。在会考前临时突击,会考一结束就把教材扔到一边,等到上高中的时候已忘得差不多了。高中地理教师首先要转变学生对地理的看法,明确告诉学生这是文科高考的必考科目,高二要参加学业水平测试,以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呢?
首先,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知识很贴近现实生活,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的事、身边的现象了解地理,掌握地理知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改革的最大特色和亮点,也是地理课程有趣性的重要体现。在教学中,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知识融入到教材中,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例如:我在上高中地理第一节课时,举了大量身边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理知识。如:我们早晚看到的太阳为什么又大又红?交通信号灯为什么用红灯作为停止的信号?如何利用影子判断方向?汶川大地震是由哪两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造成的恶劣后果等内容,让学生知道我们身边许多现象都能用地理知识解释,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另外,地理与其他学科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如: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引用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腰百花山上雪,河谷炎热穿单衣”印证;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测量与计算,运用到相关数学知识;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可引导学生回忆篝火晚会的情景,运用物理理论解释为什么篝火中心灰烬会随着火苗上升,却又在四周落下?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画出空气运动图,习得“热力环流”形成原理这一知识点;桂林山水的形成原因可以用化学知识解释;运用洋流解释历史的诺曼底登陆、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这能够使学生发现,原来各学科知识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理知识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这样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变被动学习为需要学习,激发学生的期望心理,学习兴趣较为浓厚。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
从教学方法看,初中地理教学活动通常以具体的地理事实及相关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传授基本的地理知识和训练基本的地理技能为主要目的,对教学活动的控制程度比较高。高中阶段侧重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更高层次思维的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使学生养成研究性和合作性学习的习惯,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需要学生靠自己的头脑自主思考解决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根据尝试,我认为,要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上的衔接工作,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充分调研,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首先,了解学生对初中地理的学习情况。在上高中地理第一节课时,老师可以通过书面文字的形式,或者课下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将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今后教学中有的放矢。其次,研究新课标初中教材的变化,明确学习目标。近几年初中地理教材变化较大,版本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在不断调整。教学前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然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要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并结合高中教材内容,确立教学的起点和重点,恰当运用教学方法。
2.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识图、用图是地理中最重要的基本技能。初中学生对于地图知识的掌握较薄弱,不知道怎么看图,读图时没有空间概念,拿到一幅地理分区图,不知道这是地球上的哪个地方,不能灵活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记图、用图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用图分析和推理问题。例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内容,必须结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图像,才能阐述清楚、理解透彻,遇到相关知识的试题时才能灵活运用、顺利解答,脱离地图则难以弄懂和解答此类问题。每次做题遇到不熟悉的地方就动手查地图册并有意识地记住,通过不断做题积累与完善,最后在脑海里逐渐形成一个可以上下翻转、平面展开、自动定位的地球模型,形成“脑地图”。几乎做一切地理题都可以用到它,这是学好地理的一把金钥匙。以易出错的“时间计算题”为例,可用地图册上“地球俯视24时区图”,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可以左右转动、南北颠倒的地球时区图。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学习知识喜欢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解、分析、推理和归纳。根据学生的特点,编写初中地理教材时,侧重于地理现象的描述或直接给出结论让学生记忆,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往往是囫囵吞枣,记住就行。进入高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都有所增强。高中教材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在问题的设计上和知识的传授上与初中有了很大区别,如:初中教材在介绍气候知识时,只要求掌握最主要的分布地区即可。高中教材对这部分内容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求根据文字描述或气候表格或降水柱状图等相关气候资料,分析、判断和推理是什么气候类型,如何形成、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如果教师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就会明显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特别是刚进入高中不久的学生对地理的学习,还处于摸索阶段,如果此时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进行适当的点拨,他们就会很快适应高中知识的学习,并可能会受益终生。我们在高中教学中要大力倡导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学生初中地理基础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怎样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怎样将地理知识与涉及的其他学科知识整合,是每个地理教师在新时期所面临的挑战。高一是初高中过渡的关键时期,学生高中阶段地理学习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时期教师在对初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能否做好衔接和能否正确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深刻思考、仔细研究,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特点。这些工作如果完成到位,初高中地理知识就一定会得到很好的衔接。
参考文献:
[1]黄流凯.地理――可以这样学.地理教育,2014(3).
[2]俞立中.对地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地理教学,2012(5).
关键词:历史教学;初高中衔接;衔接教育
当前,衔接教育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每当暑假来临之际,“小升初”、“初升高”的语、数、英、理、化、生等各种类型的衔接班报名都异常火爆。然而有关初高中历史的衔接问题则鲜有人问津,可以说初高中历史衔接处于普遍缺失的状态,这种缺失给高一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那么,应该如何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完成初高中历史教育的顺利过渡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入手,采取可行性的措施,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初高中历史的顺利过渡,为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奠定良好基础。
一、历史教师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者。历史教师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增强衔接意识,提升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重视程度。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缺失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很多历史教师的衔接意识淡薄,以为初高中衔接是语数英这样的主科与理化生学科的事,与历史学科没什么关系,进而毫不关心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甚至出现了初中历史教师从未看过高中历史课本,高中历史教师也从未了解初中历史讲了什么的奇怪现象。当前,初高中历史衔接的缺失已经成为阻碍很多学生提升历史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历史教师需尽快转变观念,认识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增强衔接意识,重视并落实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
2.研读初高中历史课标与课本,做好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衔接。课标与课本是初高中衔接的根本依据。历史教师应深入比较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同一历史内容叙述上的异同,明确各自教学目标、内容的侧重点与内在的联系;进而比较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体系的差异,分析各自的特点和联系性,对初高中课程内容、分层次要求、实施程序进行合理调整设计的研究;在深入研读初高中历史课标与课本的基础上,做出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对照表,明确初高中学习内容的联系和变化,做好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衔接。
3.抓住过渡关键期,切实推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教育。高一学年的上学期作为学生告别初中进入高中的第一个学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能否平稳过渡,顺利适应高中阶段新的学习生活,是初高中过渡的关键期。历史教师应抓住这一关键期,采取可行的措施,切实推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教育。首先,可在高中开学之初开展有关学生初中历史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活动与抽样访谈活动,对学生的历史学科基础和现状以及对高中历史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进而根据问卷调查与访谈所反馈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制定初高中衔接计划并实施。其次,开学第一堂历史课是初高中历史衔接的关键节点,历史教师一定要充分准备,上好这一堂课。笔者就习惯于利用开学第一堂历史课讲授《高中历史导言课》,利用这一堂课跟学生一起回顾初中历史的主干知识,了解高中历史的知识框架,熟悉初高中历史的联系与区别;进而向学生介绍高中历史的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开好头。再者,历史教师应在高一学年上学期循序渐进,逐渐转变教学方式。初中历史课程按时序线索编排,条理清晰,内容较为简单,因而课堂以教师讲授式教学为主。高中历史课程在初中的基础上,按照专题编排,结构较为复杂,内容较为深入,课堂应以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以主。但是教学方式的转变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只会徒增初高中历史的裂缝。在给高一新生授课之初,历史教师应仍以讲授法为主,慢慢增设问题情境,运用问题教学法,增加问题探究环节,逐渐实现教学方式的自然过渡。最后,关于是否有必要让学生在初中毕业后专门上暑假历史衔接班的问题。笔者认为没有必要。笔者一贯反对任何形式的暑假衔接班。更何况初高中历史衔接的任务与数理化等学科相比是较为轻松的,更没必要牺牲学生的假期来做这项工作。毕竟假期对于学生来说也很重要。
4.树立长期衔接意识,在高中平时教学中注重初高中历史的有机结合。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关键期在高一上学期,并不意味着能在这一时期内毕其功于一役,以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就无需再关注衔接问题。恰恰相反,教师应该树立长期衔接意识,在高中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的知识与高中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出发开展教学,对于学生懂得什么,不懂得什么,哪些地方需要略讲,哪些地方需要详讲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收发自如。尤为关键的是,教师应该针对高中专题式的课程编排造成知识跳跃性大的特点,有意识地强化通史思维,讲透每一个知识点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理清其来龙去脉。
二、学生是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主体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也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衔接工作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要看学生能否实现初高中历史学习的顺利过渡。为了发挥主体性,保证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效果,进入高中的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升并保持对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张红英老师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部动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对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顺利完成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过渡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浓厚的故事性与趣味性的历史学科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并不难。但是,学生进入高中后,面对难度骤然增加的高中历史,往往知难而退,失去对历史的兴趣。进入高中的学生应如何提升并保持对历史的兴趣呢?新课程教材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课堂开放的结构,包含着大量有趣味的因素和激起兴趣的契机。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教材与已学知识的联系中寻找“切口”,在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发掘“热点”,以兴趣引路,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此外,琳琅满目的历史课外读物也是激发并保持历史兴趣的重要法宝。学生可在老师的推荐指引下积极开展历史课外阅读,多读一些内容与难度适宜的历史课外读物。
2.转变学习方法。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形象思维活动。因而在初中的历史学习中,学生们习惯于机械背诵老师讲授的知识,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造成“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良倾向。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要求能够利用理论做指导,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中历史课程的要求也相应提升。学生进入高中以后,需要逐渐放弃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掌握理解记忆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学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参与式的学习,积极主动地独立思考与合作研究,锻炼解读史料,在史料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课后不要一味地追求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而应着重于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3.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初中历史在人们长期的印象中居于副科地位,再加上其最重要的考核———毕业会考的难度也不大。因而初中生投入历史的时间与精力少之由少。不少学生甚至只是在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背背提纲,做做练习。高中历史比初中难得多,不端正学习态度,多花些时间精力,更加刻苦努力是很难学好的。学生进入高中以后,要严格要求自己,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要坚持预习。没有预习,听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不知所云。课堂上要全身心地投入。不要指望上课睡觉而课后课后背背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就想提高历史成绩。课后要及时温习功课,完成作业,还要努力地挤出时间广泛涉猎有益的历史课外读物以保持学习热情,开阔视野,提升历史素养。尤为关键的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恒心与毅力,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始无终。总而言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提升中学历史教学水平的关键点。我们应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入手,一方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开展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红英.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J].中华少年,2012,10(19).
[2]林义元.历史课外阅读———学生初高中历史衔接的重要桥梁[J].中学课程资源,2017,1,(1).
初中教材基本上以“通史+单元”的形式、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进行编排,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基本规律即可。而高中课程内容则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打破了按照历史历程内容的编排的传统,以“模块十专题”形式构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必修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3大模块共25个专题;选修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6个模块。对现在大多数高中历史教师而言,对整个初中历史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尤其是对初中的新课改情况了解得不是很清楚;对学生而言,尤其是高一学生,他们沿袭初中划重点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感觉高中历史难度太大,内容太多,知识面太广,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如何帮助学生架好从初中通往高中的桥梁成为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只有弄清楚初高中知识间的断层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过渡,笔者认为,在课程内容和目标要求上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初中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全面而具体,以识记基本史实为主,而高中课程因为采用的是专题形式,主题突出,注重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和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符合“论从史出”的学科特征。对《明朝君权的加强》,初中用了一个课时来进行讲解,关于加强君权的措施,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具体地进行阐述,而高中教材着重论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的原因与过程,并把宰相制和内阁制进行比较,其他措施较少涉及。针对这样的断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笔者对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一目进行了整合,出示了三个探究问题:明朝君主专制为什么空前强化;明朝是怎样强化君主专制的;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会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三个问题主题明确,一目了然,紧扣课程标准。初中教材着重讲解明朝的建立及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为高中“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这个主题做了铺垫。为了做好这个衔接,笔者带领学生一起复习初中学过的知识,将初高中教学内容进行衔接。
如利用初中知识导入新课:
师:大家有没有看过电影《锦衣卫》?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有同学知道锦衣卫是做什么的吗?
生:……
师:哪个朝代啊?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机构啊?
生:……
师:那明朝为什么要加强君权,又是怎么样加强君权的?以及这些强化君权的措施产生了哪些影响?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新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专题史 教学衔接 学习态度 教学效率
时下,新课程改革正在我省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中历史不再像旧教材那样按照通史的模式和时间先后顺序编排内容,从古到今,从中国写到世界,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放在同一朝代的章节里,而是以“专题”的形式,将古今中外的历史编成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必修和数个选修教材,这样更接近于大学历史专业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能系统地把握某一专题的历史知识。新教材的改革使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成为历史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因为初高中历史教学本身在各方面都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学生在进入高中历史学习以前,已经在初中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从而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假如高中历史教师能处理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那不仅能省却高中历史教师很多“重复劳动”,还能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历史的学习,甚至激发更多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但初高中教材的深度、广度不同,编排的体例、方法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特点不同,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同,如何使初高中历史教学顺利衔接,不着痕迹地过渡,也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在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上,还存在着哪些值得注重的问题,以寻求解决的方法。
一、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的“脱节”
从新课标设计的教科书编排结构来看,初中为通史框架,高中开专题课提高。高中新教材采用“模块十专题”编排方式,这种以专题为主的形式,会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况且,目前初中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也容易记忆,高中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要求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此外,与老的教学大纲相比,初中阶段的新课标已经将教学难度大大降低,高中阶段的新课标不再要求学两门通史,相比之下,高中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不是比过去降低反而是提高了,因而,在学生的初中学习与高中学习之间形成比较高的门槛。这除了最初阶段造成困难外,更重要的是面对中外混编、时序颠倒的教科书,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高中课程的模块式结构加之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尤其凸显出初中世界历史知识体系的欠缺和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性。这种变化,来自几个非常现实的考虑。第一,新课程对初中世界历史课程的要求大大降低了;第二,高中模块结构中的中外合编专题体例,各模块中基本上是中国、外国专题各占一半,由于它们之间基本上没有时序的纵向联系和彼此之间的横向联系及可比性,对世界通史的基本了解就愈显重要;第三,课程改革前历史课程的两段式设计,由于初中世界历史基础相对完整,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教学相对集中,还是选修课,因此那时初中世界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未能清楚地显现。第四,现在高中三个必修模块中涉及从世界古代到当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问题,都将成为高考的内容,这无疑提高了世界历史的地位,对高中世界历史教学的要求就变得更高。
二、学生对待历史课程的态度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冲击,人文学科的地位本身就大不如前。在许多学校,初中历史课比起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通常被称为“副科”。由于中考时,历史科占的分值较低,而在我们省中考又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因此大多数学生都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甚至有些学校的历史课经常被语、数、外这样的“主科”所挤占。由于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的不到位,因此许多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欠缺,有的学生甚至连起码的时间、朝代概念都没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历史是‘副科’”的观念,早在初中阶段,已经有意无意地根植于学生的观念中,根深蒂固。这种态度,也被带进了高中历史学习的课堂。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对历史的学习,在态度上不够重视,乃至轻视。认为“历史学习完全没有用”,因此,对自己的历史学习要求也不是很高,认为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了,甚至在高一刚入学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高二分科以后就放弃历史的预备。抱着这种想法,从初中进入到高中的历史学习,假如教师不加正确引导,后果就是历史真的被学生“抛弃”,这是历史教师不想看到的。
三、关于初高中历史课程衔接问题的思考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问题,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如何顺利完成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去努力。
首先,需要高中教师在学生入学后,想方设法地端正学生的态度,使学生认清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历史是生活的镜子”。唐太宗就有这样的千年古训:“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所学习的历史,本身就属于人文科学,这个学科是最贴近人的精神世界的。它不仅包括了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还包括了爱国主义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等。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挖掘教材的细微处,让学生从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得到启示与教育,从而熟悉:历史并不是死的过时的东西,它与生活、学习、以后的工作,都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可以从历史学习中汲取有用的精神营养,让博大精深的历史知识在他们今后的成才道路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历史教学对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有很大作用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通用型人才。这不是说你某一门功课学得好就是合格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型的人才将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丧失在社会中的较强竞争力。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健全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也就要求你有一定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真正使学生认识了历史的重要性,学习历史就会逐渐成为他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从而较好地改变学生在初高中课程衔接过程中对待历史的轻视态度。
其次,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我认为,首先可以从历史教师的个人魅力入手,先让学生喜欢你,然后喜爱你的历史课。我始终相信:一个学生首先必须喜欢这个老师,才会喜欢上你的课,最后才会喜欢你所教授的这门科目。因此,高中教师要非常注重师生关系的融洽,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最后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师可以依照学生能力水平、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更多的方法,使课堂活跃起来。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方法极为重视,明确提出要教师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集图像和声音于一体,模拟展示当时的历史情景。这样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有感而发,熟悉历史、感受历史和分析历史,从而记住历史。这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使课堂变得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历史的爱好,调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伴以适当的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从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的课堂活动形式教学,如:分组讨论、分组辩论、小组搜集资料竞赛、课堂表演及其他课堂活动形式。有时,还可以把几种活动形式结合起来使用,那样教学效果更佳。
总之,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课程改革,改革就是创新,尝试是创新的前提,任何创造发明都是从尝试开始的,没有尝试就没有创新,尝试的教学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但是尝试的过程本身就让我们受益匪浅,只要我们不断尝试,坚持创新,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人教版初高中历史教材及教参.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论文摘要:如何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街接问题,是街课程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可以尝试以具体教学实戏为基袖,在初高中知识结构层面、学生认知层面及课程理念等方面进行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街接与整合,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学习高中历史.
新课程在历史学科体系上的最大变化是将原来的通史体例改成了专题史休例,新体例的学习是以初中通史体例的学习为基础的,由于目前多数初中并不重视历史,因此学生基础较差,进入高中后不能适应专题史学习。这样,为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便有必要对初高中的教学作适当的整合和优化。下面就以《》一课为例,谈谈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与整合问题。
一、知识结构层面的衔接整合
初中“通史+单元”的形式,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编排。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基本规律。在单元主题突出的同时,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线索性和整体性。高中课程内容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组合,打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模块十专题”形式构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必修包括政治、经济、文化3大模块共25个专题:选修含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6个摸块。
初中学习是高中继续深化学习的基础,初高中历史课程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简单的重复,为便于整合,把初、高中“”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作一对比:
初中课标列出7条要求,全面而具体,基本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具体表述则侧重于史实,有蜻蜓点水之感,基本不要求深入分析,但力求全面而简约地呈现14年的全部过程。
高中新课程采用专题形式,课标只列出4条要求,主题突出,视野开阔,注重理性思维和探究能力.
学生在初中己经学过,而且是3课时,而高中人教版教材对于只孤零零地列了三个问题,而这三个问题既没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也没有知识内容之间的逻辑性。这样的结构既不利于学生学习,也不利于教师教学。按照这样的教学结构实施教学,很难使学生准确理解伟大的。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如一下:
一、回顾历史—血腥野蛮地侵略(侵华、滔天罪行)
二、探究历史—不屈不挠地抗争(过程、胜利原因、意义、特点)
三、感悟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
整合后的三级标题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首先,主题突出,一目了然,清晰地构画出本课的两条主线。“日军的野蛮侵略”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同时,又突出了新课标的四个主题:“日军侵华罪行”、“全民抗日运动”、“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层次分明,关注过程。
二、学生认知层面的衔接与整合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学生己初步掌握了的相关史实,同时通过各种媒体,也接收到大量与有关的信息。但这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没有上升到科学的理性认识。
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看,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性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高中生情感丰富,意志力增强,兴趣更广泛和稳定,自主参与的愿望和学习动机更强烈。这一切都为课堂开展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在处理《》的重点问题“不屈不挠的抗争”时采取探究的方法进行,设立了如下探究问趣:
探究一:以新闻会形式来探究抗战时期国共两党为抗战所做的贡献及其相互关系。
探究二:通过谜语趣闻的方式引出胜利的原因。
探究三:通过资料数据比较分别得出的地位。
探究四:结合以_L分析,简要指出中国的具有哪些特点?
最初这么设计,我还心有余悸,担心学生没有兴趣不堪意去做,即使做也怕做不好。然而事实是学生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不但积极性非常高,而且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程度是相当出色的,也充分休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所以我们更应该去相信学生,更多的给他们发挥的空间,那么学生的收益就不仅仅是高考成绩那么单纯了。
新课改条件一下,我们历史教学尤其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笔者也认为历史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震握卜一一以及震撼之后带来的长久的思考。而仔细品位一下给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冲击,应该是一个绝佳的情感教育素材,所以为使学生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升华,在解决了两大主线之后,又设计了“感悟历史”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反思:
60多年过去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那场罪恶的到底给中日两国带来了什么?中日两国的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又如何?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
1.展示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图片、西德总理勃兰特在波兰下跪图片及文字
2.中国:赵薇日本军旗装图片(我不懂这段历史)
3.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诉讼原告团团长兼总代表、2002年十大年度人物之一的王选图片及文字
课堂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得到哪些感悟?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发言后,教师强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在此基础上,继续给学生以思维扩展的空间,给出法国的一位女记者对日本广岛和中国的南京两个灾难深重的城市纪念活动进行记录的材料,同时教师设问:“如果你是一个第三国家的人,你认为二战给哪国带来的伤害和教训更深刻?是什么让日本强化了灾难而淡化了它的侵略性?是什么让我们过早地忘记了伤痛,而仅仅是几个幸存者微弱的呐喊?作为一个中国人,需要我们更多更多地去思考……刀,以此作为课下延伸.
最后,以配乐朗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作为结语。
经过这一系列的情感冲击,所有学生都不同程度的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所以可以说这堂课应该是比较成功的了。
三、初高中“课程理念”层面的衔接整合
经仔细对比,初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理念都包括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可见,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上具有统一性。在此基础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增加了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人性的健康发展”的理念,以体现高中历史课程标推的特点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