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床机械行业发展前景

机床机械行业发展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床机械行业发展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机床机械行业发展前景

机床机械行业发展前景范文第1篇

机床是先进制造技术的载体和装备工业的基本生产手段,机械制造的工作母机,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设备,主要应用领域是船舶、工程机械、军工、农机、电力设备、铁路机车、汽车等行业。在船舶、工程机械等行业的产能扩张压力的推动之下,机床工业正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就最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在机床工业的下游产业中,船舶、工程机械、重型机械、军工是发展最快的行业,这些行业的企业在从产能闲置发展到满产超产的过程中,对机床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小规模添置需求带动了机床工业稳定中速增长;当前各大造船公司、工程机械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基本都在100%以上,尤其是造船行业,手持订单远超当前产能。生产任务已经排到了2011年,扩大产能已成为必然,扩产必须的生产设备尤其是机床设备的需求量将迎来加速增长,其他如汽车、电力设备的需求也将维持稳定增长。

二、各机械子行业交替推动机床工业发展。大型重型机床速度远快于中小型机床

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为汽车、船舶、军工、工程机械等各个装备制造产业提供装备,因此与宏观经济、特别是制造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同时机床行业的直接下游是机械制造,因此机床行业与机械制造业的关系更为密切。机床工业给其下游多个机械制造子行业提品,因此不同时期,各装备制造子行业有繁荣,有衰退,而机床工业发展比其下游行业要相对稳健。在各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各个子行业交替成为推动机床行业发展的主动力,机床行业将跟随发展最快的子行业增长。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船舶、工程机械,重型机械、石化生产设备等重型设备是发展最快和增长前景最为明确的下游行业,汽车工业虽然整体盈利水平增长跟不上产量增长,但产销量的增长还是比较明朗的,因此汽车工业对机床的需求仍将稳定增长。

重型工业发展是此轮中国经济繁荣的主要增长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的重要力量,中国目前正处于重型机械、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中段,这一阶段还将持续很长时间,重型机械行业发展应该快于轻型、中型机械产品的发展,相对应地其所推动的大型、重型机床行业的发展速度将远快于中小型机床,因此我们更看好大型、重型机床行业的发展前景

三、高精密机床壁垒很高

机床行业作为精密机械制造业,发展特点是循序渐进,逐步累积,产品性能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爆发式进展。如同其它制造业一样,基于亚洲国家的成本优势,近年来机床工业有向亚洲新兴国家转移的趋势,但这种趋势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远远落后于其它类机械设备制造业,这主要也是因为机床工业技术和工艺提高的难度很高。当然我们认为这种转移的趋势不可逆转。

高精机床是先发优势明显的行业,技术与工艺非常严苛,每提高一步都需要很丰富的技术、工艺上的沉淀和艰苦的努力。对于后发的国家和企业来说很难弥补,这也是我国机床工业长期落后,贸易逆差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这与我国其他行业特别是其他机械子行业发展突飞猛进,产品开始大规模出口的形势形成了鲜明对比。相对于其他机械行业来说,我国管理部门对机床行业的重视和扶持力度是相当大的,但是机床行业的逆差水平是所有机械类子行业中最高的,这充分说明了高精机床提高的难度。

正因为高精机床行业提高难度大,所以机床行业先进国家对本国机床企业保护的力度也比其他行业要大,西方国家对我国机床业不仅在技术上严格限制转让,而且基于政治原因在高精机床产品上也对我国实施限制和禁运。高精机床是当前为数不多的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限制和禁运措施的产品。

当然机床行业这种高壁垒特点确实给国内机床企业发展制造了障碍,但这也成为国内高精机床行业龙头企业的保护墙和后发企业的进入壁垒,龙头机床企业相对国内后发企业的技术优势会维持很长一段时期。

四、中国机床工业取得很大进步

机床是装备工业的基础,生产装备的装备,机床工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基础工业和战略性产业,在发达国家无一不重视机床工业。我国机床工业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建立起较大的规模和较完整的体系,奠定了有利的技术基础,具备相当的竞争实力。整体上说,我国机床工业已跨入世界行列的第一方阵。2000年以来,世界机床工业由欧洲向亚洲新兴国家转移趋势,虽然缓慢但难以逆转。

“十五”以来,我国机床消费连创纪录,大陆市场机床消费总额(国内产品销售产值十进口额一出口额)和进口额已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成为令全球瞩目的机床消费大国。2006年中国大陆市场机床消费额达131.1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0%;机床进口72.4亿美元,同比增长11.5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中国机床消费额占全球机床销售总额的比重已达到20%以上,为机床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世界机床消费位列二、三、四名的日本约占15%,美国约占11.6%,德国约占10.6%。

作为一个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国,我国必须从各个方面确保国家的独立自主地位。我国机床行业产品种类齐全,可生产品种已经超过3600种,基本已经无空白领域,大部分满足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对机床的需求。近年来,我国机床市场需求非常旺盛,2003年至2006年之间,销售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1%、21%、17%,27%,而数控机床更是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机床工具行业整体销售收入连年以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增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机床行业需求旺盛趋势还将延续。在技术含量较高的金属切削机床方面,机床产量连年上升,年复合增长率22%以上,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上升幅度更快,数控金切机床比例稳步增长,2001年中国数控金切机床比例只有9%,到2007年上半年已经达到了20%。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很多金属加工产品要求的精度并不要求很高,加上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因此低端普通机床仍然有一定的市场销路。

五、国产机床数控化率逐年提高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就是将加工过程所需的各种操作(如主轴变速、工件的松开与夹紧、进刀与退刀、开车与停车、自动关停冷却液)和步骤以及工件的形状尺寸用数字化的代码表示,通过控制介质将数字信息送入数控装置,数控装置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与运算,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伺服系统或其他驱动元件,使机床自动加工出所需要的工件。所以,数控加工的关键是加工数据和工艺参数的获取,即数控编程。

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相比有很多无可比拟优点:1、适合于复杂异形零件的加工;2、加工精度高;3、加工稳定可靠;4、高柔性,加工对象改变时,一般

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体现出很好的适应性,5、高生产率;6、劳动条件好,机床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工作环境较好。 缺点是:1、投资大,使用费用高;2、生产准备工作复杂;3、维修困难,数控机床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技术含量高,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欧洲、美国、日本的机床业都很重视数控化,目前欧美日的金属切削机床的产值数控化率均在80%以上,数量数控化率也在60%以上。

我国数控机床开发晚,起点低,前期发展缓慢。数控系统装置是数控机床的神经中枢,是长期阻碍中国数控领域发展的关键环节。“九五”以后国家有关部门明确发展以PC为平台的数控系统,通过“九五”的攻关,现在框架上已初步完成。解决了多坐标联动的技术难题。从过去的三坐标联动达到了最多可达入坐标联动,打破了国外对我国的技术“限制”。同时,我国国产数控系统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市场品牌也在逐步树立,正在改变国际强手在中国市场上奇货可居的垄断局面。

  经过多年的发展的我国数控机床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远高于普通机床的发展速度,2002年国产数控金属切削机床24803台,06年达到了82024台,数量数控化率从9%提高到了20%,产值数控化率为44%。

但是总体来说我国数控金切机床还是相对比较落后,国内市场占有率低,基本依赖进口,这是导致我国金属加工、金属切削机床的贸易逆差连年上升的重要原因。我国数控金切机床消费对进口产品的依存度长期维持在70%以上,如何发展我国数控金切机床,是我国机床业界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我国机床扩张和增长的重大机会。

六、对进口机床依存度仍然很高

长期以来我国机床工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机床工业我们仍然落后,主要在加工精度、稳定性、无故障时间上与国外产品有较大差距,而且数控化率偏低,虽然我国大陆机床主机的销售收入增长很快,但进口增长也很快,进出口逆差有逐年扩大趋势,只是在07年上半年,进出口逆差有稍稍缩小的迹象,总体而言,我国对进口机床的依存度较高,一直维持在50%以上。这其中,数控金切机床对国外产品的依存度很高是重要原因。我国数控金切机床对进口存度达到了70%,可以说基本依赖进口。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机床产品,尤其是高精机床和数控机床的性能、质量、稳定性落后,而且提高速度缓慢;另一个原因是国内对机床行业的保护力度还不到位。前些年为了吸引外资,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购买外国设备免税。近年来,政府已经对这些政策进行了修改,外商投资企业进口机床的免税条款已经废除,而且国内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购买国产设备可以抵税。这些措施有力地支持了国产机床业的发展。

当然我国机床行业对进口度高,也从侧面说明了机床行业提高的速度较慢,很难取得爆发性的飞跃,行业壁垒非常高,因此国内机床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在技术和产品性能上优势将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其他后来者很难在短时间内超越。同时对外依存度高也给予了我国机床行业较大的发展空间。

机床机械行业发展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制造业;问题;解决措施

机械行业是属于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产业中一个重要的产业分支,在整个国民经济社会中占据重要位置。机械行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到的支柱性作用决定了它的生产发展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住房、日用品消费、钢铁建筑等等方面,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辆“马车”。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能够按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而机械自动化主要指在机械行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对生产对象或加工对象进行连续自动生产,达到优化高效的自动生产过程,加快生产与投入物品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运用机械自动化的技术进行生产或加工,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整体的制造和生产效率,该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影响到这个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是机械行业进行制造和生产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

1.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问题

1.1机械自动化的管理应用及问题

机械自动化技术主要是指依靠机械的方法实现自动控制的一种技术。目前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且行业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但究其管理应用模式来看,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国外的管理应用中,占据重要地位,使得技术不断创新,应用效果良好。在我国许多机械工程企业中对自动化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技术应用效果不明显,管理过程也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自动化技术仍处于刚性自动化阶段,使自动化仅实现局部形式,造成生产发展限制。与国外的柔性自动化管理以及智能自动化管理相比较,我国自动化管理缺乏不断的创新,使整体机械自动化技术更新过慢。

1.2机械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对于机械工程自动化人才的管理,既缺乏技术人才的培养,也缺乏对技术人才的管理。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专注于此方面的技术人才培养不足,造成人才匮乏现象。另外是对技术人才的管理,在人才培养上我国更加侧重于理论知识教育,使人才缺乏技术实践经验,直接造成了对人才全面发展的制约,对开展自动化技术应用也有着制约影响。我国的机械设计水平没有大幅度的提升,使得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出现了停滞现象,这种现象直接使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呈封闭状态发展,造成发展状态不平衡。

2.改善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措施

2.1实现“以创新科技为导向”的机械工程自动化

从我国的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出发,着眼于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发展要求,高举科技与创新两面大旗,自主研发机械自动化技术和有选择的进行技术的引进。国家发展要靠先进的生产力,生产力从哪里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自主研发方面,以创新科技为导向,加大技术研发方面的投资,国际和企业联结一心,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部门进行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创新研究。在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的机械自动化技术方面,从我国市场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性的采购,做到不盲目不跟风,以有效性和实际运用情况为准则,结合传统设备和先进机械自动化的不同特点,进行互助使用。

2.2利用先进机械加工自动化技术

目前,在制造业方面,我国同发达国家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没有实现高度自动化,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基础技术储备不足,我们应该努力消化吸收国外成熟的技术和经验,结合自身特点,突破技术壁垒、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目前,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当生产较大量的零件并需要流水作业时,仍然以半自动为主。针对成品生产时,我们应该采用引进先进设备,广泛利用先进的机加设备,从而实现机械加工高度自动化,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良好的经济性。针对单件小批量生产,应该推广成组技术人手,适当发展采用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的应用。另外,自动化的应用并非是简单复制,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应该有区别的进行侧重和优化。信息化、新材料等上游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会带给我们提供更广阔的追赶和发挥的空间。新一代自动化技术向PC化和开放式结构发展;驱动装置向交流、数字化方向发展;通讯方式,向数字网络化发展;自动化系统在控制性能上向智能化发展。随着工业自动化进程的大力推广,智能化将在工业生产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3注重高技术人才培养

坚持走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道路,就必须加大机械自动化教育体系的发展、突破应试教育的局限、加强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在人才培养中要加大教育体系建设,从教育着手,加大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教育投入。同时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积极鼓励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工学结合”理念,使专业人才在接受理论教育阶段接触机械自动化实践。通过教育机构与校外企业的联合合作,可以保证机械工程自动化人才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针对目前专业自动化人才空缺现状,要结合科学理念进行培养和管理,在吸纳人才和应用人才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人才潜能挖掘,实现机械功能自动化技术创新,人才发展推动我国技术革新。

3.结语

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道路过程中还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应该坚定信心,从国情和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出发,以科学创新为导向,加强绿色和低成本标准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加快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与国际水平接轨的脚步。 [科]

【参考文献】

[1]聂海波.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2).

[2]刘洋.我国机械自动化发展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

[3]刘树忠,李艳梅.工程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技术浅析[J].民营科技,2010,(4).

机床机械行业发展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械设计与制造;发展方向;自动化

前言:

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设备都需要机械制造业来提供,机械制造业在工业制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机械制造也的发展对于发挥我国优势,完善我国的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不断改革是促进其发展和创新的主要动力,通过这个环节的不断改革能够对我国的整体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对于创新比较重视,总体来说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就要充分的理解其含义,然后寻求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道路。

一、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优势

1)更高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早期阶段传统的机械故障不能有效地体现,这只能依靠经验丰富的工人来进行判断,从而确定机械的运行状态。机械设备如果出现故障,无法对机器进行操作,只能够寻求专业的维修人员来进行修理。如今采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所设计的机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机械在出现问题之前就能够在机械控制系统显示机械的运行状况,控制系统进行自检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对于存在的故障能够进行自动处理,并且还能够采取必要的自我保护措施,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机械设备工作时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2)操作方便。机械控制系统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很多操作不再需要手工来进行,这主要是由于生产的设备采用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运行时只需将相应的控制程序输入控制系统,机械就能够进行各种操作,机械操作的过程被有效的简化了,降低了机械操作的复杂程度,从而能够有效的优化机械的运行。

3)更高的效率和质量工作。采用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所设计和制造的机器及设备主要是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机械的自动化水平明显的有了提高,逐渐实现了机器的智能化发展,这样的机器能够高效且准确的完成相关的操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厂的工作效率,而且对于工作的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除此之外,对于那些恶劣环境的施工,如果由人来完成施建设会存在非常大的危险,但是运用智能机械装置进行施工,来替代建筑工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施工的难度,而且能够保障工人的安全。

4)适用范围广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要是对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的学科,所以通过这种技术所制造的机器设备具有显著的优势,而且机械设备所具有的功能也是综合性的,其效率、稳定性以及其它方面的优点也能够在生产的日常生活得以体现,对于某些或极其恶劣的工作环境,其优势也是非常显著的。总体而言,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功能是综合性的,对于有效的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作用显著,目前这样的设备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1)绿色。人们的生活由于工业生产的发展而变得更加惬意,但是重型机械和重金属在机器设备中的运用也对环境造成了比较大的负担。目前如何能够时这些机械设备能够有效的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也应该朝着绿色这个方向进行发展。绿色化产品主要是实现对于各种设备的回收和再利用,主要是由于许多工厂和单位对于旧重型机械的处理就是进行直接的丢弃,这种方式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还使得重要的资源被浪费了,因此绿色化发展的关键就是实现其的回收和再利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响应绿色和健康,中国作为世界上新兴大国也要仅仅把握这个方向,实现与世界的接轨。

2)模块化。传统的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存在巨大的竞争压力,市场上具有众多的自动化的产品,所以如何实现模块化成为了该行业的艰巨任务。因此,各厂家能够使用标准单元进行产品的研发,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电气产品的标准化所带来的是不言而喻的。

3)智能化。21世纪以来,机械设计制造所涉及的领域都需要进行智能化设计,自动化成为该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技术的发展再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类的负担,因此自动化对于机械制造也得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智能主要是对机器行为表现,主要是将传统的控制理论与人工智能,运筹学,生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知识进行融合,获得新的方法来对人工智能进行设计和制作,因此机器就具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具备一定的独立决策的能力,人类只要进行简单的操作就能够达到控制的效果。总的来说,机器不能摆脱人的控制实现完全的自动化,因此就有必要进行人工控制,这样做就是为了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紧急救援。

4)节能环保化。目前全球污染都比较严重,我国也是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当成一项基本国策,以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中体现出节能环保的绿色理念,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此,机械行业必须充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将其充分融入机械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设计到回收都要体现出环保绿色理念,使其与客户的生产、生活环境相适应相融合,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基础,在机械生产中体现全面发展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利用可回收重复利用的材料与清洁能源生产机械设备,使机械行业走向更好更快的发展之路。

5)小型化。1980年以来,微型化已经成为机械自动化制造的主要方向,而且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国外将这种微型系统称为微电子机械自动化系统,而且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任何大小不超一平方厘米的机械产品,受其精度的影响开始向微米和纳米方向发展。由于微机械自动化产品的特点,所以在精确度要求较高的行业,如生物医学,军事信息等,微电子机械系统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其优势。如今,微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也遇到了一定的限制,这就需要其进行进一步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6)网络化。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创造了计算机和网络,之后计算机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断的进行。生活由于网络的出现开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世界逐渐倾向于一体化,竞争成为全球各家企业之间的竞争,竞争逐渐实现了全球化。网络化的普及,使得自动化产品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远程监控和检测技术的到了快速的发展,虽然该项技术本身是机械自动化产品。现场总线技术和LAN网络也已经成为了时张的重要趋势。各种家用电器通过与电脑连接,让人们在家中充分享受各种高科技所带来的便利和愉悦。所以,机械自动化产品向着网络化已是不容置疑的了。

结束语

简而言之,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相信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和进取,在不久的将来,这门学科必然可以创造出更加强大的机器设备,从而能够为人类生存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友林,姜英.使用螺旋角分析工具磨床上刃磨滚刀器件[J].刀具技术,2011.

[2]王凤岐,旭红静,郭伟.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研究进展[J].航空制造技术,2013.

[3]张福荣,王军,李志梅.影响机床进给的加工精度[J].运动.机床与液压,2012.

机床机械行业发展前景范文第4篇

今年前9个月,中俄机电产品贸易额为98.2亿美元,同比增长89.7%,占同期双边贸易总额的24.4%。其中我国对俄机电产品出口95.3亿美元,同比增长96.5%,占同期对俄出口总额的45.4%;自俄机电产品进1512.9亿美元,同比下降11.2%,占同期自俄进口总额的1.5%。

我国汽车企业对俄合作情况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以乘用车为主)对俄出口由2004年的886辆跃升至2008年的7.73万辆,2009年骤降至1.3万辆。与俄汽车产品相比,我国对俄出口的汽车产品呈现出“质同价低”的优势,与俄本国汽车构成直接市场竞争关系,威胁到俄汽车企业发展。同时,我国汽车企业在生产工艺、发动机等核心技术和新车研发实力等方面短期内难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在对俄出口和在俄组装方面受到俄政府制约,我国汽车企业在俄始终处于夹缝中求生存的局面,市场地位难以稳固。

今年前9个月,我国各类汽车整车及其关键件、零附件对俄出口形势较2009年,同期有所好转,前9个月出口额为5.51亿美元,同比增长218.71%。其中汽车整车出口2.27辆,同比增长891.71%,总金额达1.82亿美元,同比增长349.01%;汽车组装用关键件出口额达7049.66万美元,同比增长278.94%;汽车零附件出口额为2.99亿美元,同比增长i62.56%。

我国汽车行业对俄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未享受俄政府166号政府令规定的优惠条件,未列入俄汽车以旧换新计划,整车面临俄提高进口关税的影响,SKD、CKD组装生产所需零附件通关不畅,是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开展对俄合作遇到的主要问题。

中俄两国在汽车产业合作的建议

针对俄政府汽车产业政府指导思想,以及国内汽车企业陆续启动对俄合作这一情况,建议制订企业“走出去”标准,引导有一定技术实力的企业赴俄开拓市场。对于达到标准的企业给予备案并在产品出口退税、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

以中俄政府间合作机制推动俄政府逐渐淡化对我国企业事实上形成的政策壁垒。我国政府部门应向俄方传达我国重点汽车企业希望以有竞争力的产品和高质量服务发展对俄合作,促进俄汽车配套行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升税收的愿望,呼吁俄方海关简化对汽车组装关键件的清关手续。

研究吸纳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及国外汽车企业参与对俄合作的可能性,由我国汽车企业、金融机构及国外汽车企业组成对俄投资联合体,以提升我国汽车企业在俄投资规模和企业现代化水平,促成两国在汽车行业的大型台作项目。

利用俄罗斯政府出台的投资鼓励政策,请俄方政府推荐其境内有意开展汽车生产的投资合作项目,由我国企业与之进行对接,将双方企业的合作项目列入俄经济特区,享受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投资盘活汽车行业合作。

针对俄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目标,引导企业在俄成立新能源汽车联合研发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能源汽车企业,占领俄方在该领域的市场。

向俄方介绍我国汽车市场的潜力和发展前景,鼓励俄方有实力的汽车企业开拓中国市场,包括与我国企业在华建立合资企业或战略联盟,实现双方相互利用在本国的销售渠道和服务体系,将产品向第三国销售等。

有效利用俄媒体及我国外宣力量,宣传我国汽车企业近年来取得的长足发展,提升我国汽车企业及产品在俄整体形象。

中俄两国在铁路领域的合作

2009年10月13日,我国铁道部和俄罗斯运输部、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在俄罗斯境内组织和发展快速和高速铁路运输的谅解备忘录》。双方确定了如下合作方向:建设新的铁路线、改造升级现有铁路线、确保运行安全、在使用我国技术生产铁路车厢和机车领域开展合作、在机车车辆生产和电力列车的生产和运营交换经验等领域寻找潜在投资合作机制。

据中方了解,俄方目前所谓的高速铁路是在现有铁路基础上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时速200公里左右的机车。在这一领域,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等企业已先于中方启动对俄合作项目并在俄建立合资企业。建议两国交通部门规划两国高铁合作时向俄方推荐我国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京津、沪宁、武广高铁技术,投标俄方拟于2011年启动的莫斯科至圣彼得堡全长660公里,时速400公里高速铁路,以工程项目带动两国在机车制造领域的合作。

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对俄合作情况

俄罗斯在工程机械领域基础薄弱,现有企业生产难以满足国内需求,对起重机、装载机等工程及路面机械的大量需求以进口为主。

2005年以来,我国工程机械产品以性价比等优势进入俄罗斯市场,出口额由2005年的1.17亿美元增至金融危机前(2008年)的14.9亿美元,3年内增幅达1173%。我国各类工程机械产品在俄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成为对俄机电产品出几中增速最快的种类之一。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2009年对俄出口大幅下挫,今年以来得以缓慢回升。

2007-2009年,我国工程机械对俄出口额分别为7.44亿美元、14.9亿美元、6.66亿美元。2010年前9个月出口额为6.60亿美元,同比增长29.75%。据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反映,目前俄市场处于消化已有库存阶段,预计今年扩大对俄出口面临一定困难。

中方对俄合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可预见的将来,如国际主要工程机械企业在俄完成本土化布局,则新建企业对于俄政府提高工程机械成品进口关税,提升进口准入门槛,最终关闭本国工程机械进口大门的政策诉求将愈发强烈。因此,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对俄出口面临政策风险。

俄方进口商信用等级较低,违约现象时有发生,须结合其他信用体系降低出口风险。

我国工程机械品牌在俄认可度低,俄方用户普遍存在“低质低价”的心理预期。

深化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对俄合作势在必行

随着欧、美、日等国工程机械企业在俄投资设厂=俄罗斯工程机械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参与主体将发生根本变化,我国工程机械等行业在该地区的整体利益将受到影响。对此,应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角度出发,客观评估该行业开展对俄合作的优势和不足,指导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深化对俄合作,以形成企业主导、商会推动、政府支持的行业对俄合作促进机制。

政府部门应从宏观上推动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对俄合作,徐工、柳工、福田雷沃

等企业已表达出深化对俄合作的愿望并已积极探索,希望得到政府层面的支持。

企业应在俄扎实做好品牌建设、市场推广、规范渠道和建设服务体系等基础性工作,在销售业绩过快增长的同时,重视与俄方的深度战略性合作,研究在俄建立合资企业。

对俄合作家电、电子及通讯产品应注意的问题

密切跟踪俄工贸部对家电电子产品能耗认证规定实施细则

根据2009年11月23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节能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法》。今年7月底,俄工业贸易部出台规定,将从2011年1月1日起列进口和本国生产的家电产品进行能耗检测,未通过检测的产品将不允许上市销售。2012年1月1日起将推广至电脑显示器、打印机、复印设备、电梯产品,认证机构由俄政府指定。

该规定遭到俄进口商和国外生产企业的联合抵制,俄相关行业组织表示,这一规定将导致家电市场出现全面崩溃的局面。近日,俄政府对规定实施条件做了进一步修正,改由进口商或生产企业负责检测,但能耗标准尚未公布。因此,对这一潜在技术壁垒及其风险应予以高度关注。

提升家电电子产品在俄品牌影响力

我国家电产品在俄市场的认可度整体上落后于欧美、日本、韩国等企业产品。

从电子行业出口企业构成分析,在占据出口主导地位的企业中,从事为欧、美、日、韩及我国台湾地区等知名品牌代工生产的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一情况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扭转。因此,对于为数不多的我国品牌企业,如: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联想集团等,应予以重点支持。

自俄机电产品进口现状

近年来,平衡两国机电产品贸易问题是两国政府关注的重点,双方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扩大自俄机电产品进口,取得一定成效。

今年前9个月,我国自俄机电产品进口额为2.9亿美元,尽管同比下降11.2%,但仍居2006年以来同期自俄进口额的第二位(2006-2009年前9个月进口额分别为:2.48亿美元,2.22亿美元,2.61亿美元,3.26亿美元)。主要进口产品种类为:航空航天器及其零件(1.14亿美元)、核反应堆及零件(3063万美元)、电子元器件(1958万美元)、电工器材(1296万美元)。

苏联解体后,俄经济结构偏重能源和原材料出口,对传统制造业投入不足,造成机电行业发展滞后,短期内振兴对外出口乏力。

梅德韦杰夫总统今年9月接受我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经过多年发展,在工业装备制造的多个领域已经处于世界前列。近年来中国机电产品大规模对俄出口并非偶然,俄罗斯企业认为中国机电产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俄罗斯经济发展中需要大量更新重工业、轻工业、能源、交通等领域老化的装备。中国产品在本国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下,可在俄罗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