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路勘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勘测设计企业可持续发展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企业,知识型员工密集,以智力劳动为主要特征。在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国际化不断提速的大环境下,谋求科学发展,基业常青,对于勘测设计单位而言,是一个为之不懈探索课题。紧紧围绕“发展是第一要义,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对转变发展思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 如何看待“成功”和“成长”的关系
对于勘测设计院企业而言,合同额、财务收入、人均产值、利润这些经济指标固然是安身之本。经济发展指标能否在业内同行中具备比较优势,是勘测设计院单位成功与否的最根本标准。细分一下,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三个方面信息:一是勘测设计院单位的效益规模及经营状况;二是勘测设计院单位承接项目占有的市场份额;三是勘测设计院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及这种状态的可持续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要看勘测设计院单位今天的成功,而且更要关注勘测设计院单位今后的成长。成长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上面提到的生产经营业绩外,同时更体现在五个方面的突破:一是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与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一样,勘测设计院单位的发展经验,从改革开放之初依靠行政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到今天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并企业化运作的事实证明,不改革没有出路。如今,大多数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的改企转制仍处在攻坚阶段,某些体制机制方面的束缚依然紧固。因此,勘测设计院单位同样要始终抓住改革这条主线,在改企转制的过程中,着力做足思维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内功,以改革促发展。二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经济全球化,业务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的勘测设计市场,如何不断增强勘测设计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最需要关注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三是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科技型企业以智力创造见长,以创新谋求科学发展之道,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是勘测设计院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源动力。当然,创新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颠覆和推倒重来,更重要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四是进一步塑造文化力。面对高度密集的知识型员工受众,文化力的导向作用更甚于程式化的制度约束,更有利于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企业文化建设是勘测设计单位得以持续发展的兴奋剂,是企业软实力的表现。五是持续加强凝聚力。凝聚力体现了勘测设计院单位内部与外部的和谐建设力度。内部和谐能增强勘测设计院单位活力和发展的凝聚力,体现企业对员工负责,员工对工作负责;外部和谐是更表现在企业对客户、企业对社会的责任,社会为企业发展提供的良好环境和市场机遇,内外部和谐是勘测设计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 如何看待“做大”与“做强”的关系
就企业行为来说,往往追求“做大做强”发展模式和道路。所谓“做大”是一个规模或者说是量的概念,强调的是规模的扩张和产能的提升。通过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提升生产经营规模来提高财务收入。在竞争的环境中,勘测设计单位以“巩固老市场,争取大市场,培育新市场,拓展覆盖面,提升占有率”的思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开拓市场业务,选准切入点,形成市场新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勘测设计院单位的主业既有自己的支柱市场份额,又有潜在的市场项目储备。有了市场才能形成规模,有了规模才能进一步做大勘测设计院单位。
所谓“做强”,是追求增强竞争力或者说是质的提升,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盈利能力和比较优势。要突出勘测设计院单位的资质优势、人才优势、专业优势和品牌优势,培育和巩固核心竞争力和经营领域的新空间。主动适应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布局和内部组织、人力资源结构,坚持走多元发展,努力形成“主业精、副业兴”的经营格局,在巩固主业的基础上,做好服务的延伸,形成专业配套、门类齐全、全方位经营的新格局。加快向资源水利、环境水利、民生水利应用高新技术领域的攻关和渗透,促进勘测设计院单位从传统水利、工程水利的思维模式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水利新思路转型,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
三、如何看待“做大市场”和“做好现场”的关系
勘测设计院单位作为咨询服务类的科技型企业,既要着力做大市场,扩张规模,还要重点做好现场,提升品牌形象。做大市场就要千方百计的揽任务、抓订单、签合同。要大力教育引导员工牢固树立“市场第一”的观念和“全员经营”的理念,充分发挥企业的品牌、资质、人才、技术、设备的综合优势,不断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做好现场就是干好正在进行的具体项目,抓好项目的运行和管理,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质量保证。要充分利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在完成勘测设计过程中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优化组合,对各专业协调运作进行有效整合,对具体项目运作全过程进行科学计划、组织和质量控制,提高项目的运行效率、水平和质量,实现优质、低耗、高效的目的。因此,对于勘测设计院单位而言,抓好市场是前提,精心做好现场是基础,更是重中之重。
四、 如何看待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
勘测设计院单位具有人才和智力高度密集的典型特点,面对知识型员工队伍,制度和文化是两种有效的管理手段。管理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运用这两种手段最大限度的整合资源,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方面要强化制度管理,制度管理是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强制性规范,是一种程序化管理,是用一种强制性规范来约束单位和员工的行为,同时也是维护员工利益的一种强制手段。因此,制度管理是硬性的和刚性的,使得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使员工在不同工作岗位能够协调一致的开展工作,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要创新文化管理。文化管理能使勘测设计企业管理更加人性化,更加顺应员工的需要,从而发挥管理的最大效能。文化管理不仅仅是标语横幅、员工行为手册、文体活动等表层物化,要重在其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内容和实质,能不能融入勘测设计院单位运行的脉络之中并激活员工的积极性,能不能给勘测设计单位带来实际的绩效。可以认为,文化管理是制度管理境界的升华,勘测设计单位应把提升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灵魂,把企业管理制度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最终形成具有核心价值引领的企业文化。
五、 如何看待成就员工与团队建设的关系
一、目的意义
路为省道207的一部分,属于中心城市西出入口,是一条重要的交通主干道。长期以来,道路狭窄破损、配套设施不全,给沿线单位和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对外开放、交流的扩大,该道路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车辆、行人流量的需要,实施路综合改造势在必行。项目的实施不仅对缓解目前交通紧张状况,提高交通疏导能力,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美化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加强远郊区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市区有关部门和沿线单位、居民要充分认识此次改造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顾全大局、精心组织、密切配合,为工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改造工程的顺利完成。
二、总体要求
(一)工程概况
路综合改造工程位于江南城区,西起十天高速汉滨大桥西侧,东至七里沟汉江大桥桥南什字,全长1592米,设计宽度30米,其中车行道15米,两侧人行道各7.5米,车行道路面为沥青混凝土。工程内容包括:道路、给排水、照明、强弱电、燃气、绿化、交通工程及环卫等配套设施。
(二)工程投资
工程总投资14758万元,其中:工程费6448万元,征迁费6866万元,其它费用1444万元。
(三)工程工期
路综合改造工程计划于2012年9月底开工建设,2013年7月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四)工程管理
工程建设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报批和招投标,严格按照国家市政工程建设现行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工程设计,实行工程监理和工程质量监督,确保质量合格。施工中严格按照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范,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到安全文明施工,并努力创建文明工地。
三、征迁补偿安置
根据《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及市文件,依法进行路综合改造工程涉及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工作。具体按照《城区路综合改造工程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实施方案》执行。
四、资金筹措
路综合改造工程按照政企共建方式建设,工程资金采取财政投资、企业出资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多渠道筹措。
(一)道路(含排水、照明、绿化、交通、环卫等配套设施)建安工程费由市级财政筹措。
(二)水电总厂管辖范围的征迁补偿安置费用由水电总厂出资,其余征迁补偿安置费由市级财政筹措。
(三)给水、供电管线配套工程费由产权单位按照统一规划,采取企业自筹与政府补助方式筹措。
(四)弱电、燃气工程实行市场化运作,由相关管线运营单位出资,有偿使用。
(五)路综合改造工程属市政公用设施项目,涉及项目报建、环卫等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免收。
五、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工程快捷、高效、有序、保质地实施,圆满完成建设工程各项目标任务,成立路综合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由市住建局副局长段平安任指挥长,汉滨区政府副区长李建飞、市政设施管理处处长何向发任副指挥长,负责工程开工前各项准备和建设期管理工作。
指挥部下设建设办、征迁协调办:
建设办:市政设施管理处副处长田涛任主任,成员由市政设施管理处抽调,主要负责做好道路工程的勘测设计、立项报批、招投标、工程建设管理及竣工验收、景观设计及配套建设等工作,负责衔接各类管线迁移工作,起草工程建设相关文件及宣传材料、收集整理工程建设资料、做好上传下达及后勤保障工作。
征迁协调办:汉滨区征迁办主任蒋平任主任,成员从区征迁办、新城办事处、吉河镇抽调,主要负责做好工程建设涉及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及外部环境协调保障等工作。
六、责任分工
路综合改造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一)市住建局负责道路及配套工程的勘测设计、立项报建、招投标等前期工作,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及竣工验收等工作,负责安置点选址手续办理工作。
(二)市规划局负责道路工程及安置房建设规划审批等工作。
(三)市财政局负责道路和安置房建设工程投资评审工作,负责建设资金的筹集与监管工作。
(四)市、区公安、交警部门负责工程建设期间的治安保障和交通保畅工作,配合做好道路交通设施的配套建设工作。
(五)市国土资源局(统征中心)负责道路及安置房建设用地征收、审批工作。
(六)汉滨区政府负责实施工程建设涉及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负责安置点的规划设计及建设工作,负责工程建设外部环境保障等工作。
关键词:山区改建公路路线设计水文地质路线线形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现有相当一部分公路在技术等级和通行能力上已经难以满足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公路需要进行改建。而在这些改建的公路中,相当一部分处于山区。山区地形复杂,多高山峡谷,地质、水文条件复杂,构造作用活动频繁,工程地质条件脆弱。受其影响,蹦(坍)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范围广,对公路影响大。 这些特点决定了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技术性强,涉及面广,路线设计人员不但要精通路线设计,还要具有其他专业的知识,能够把握路基、桥梁、隧道的总体方案。正是因为路线设计在测设全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因此,认真总结山区改建公路路线设计的经验及教训,对于合理、快速、高效地完成公路勘测设计任务,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造价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就此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和建议,供同行们参考。
2山区的自然特征对路线工程的影响
要掌握好山区改建公路路线线型设计,首先要了解山区的自然特征对路线工程的影响。
2.1地形的影响
地形是影响路线的线形、技术标准和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山脉相连,高低起伏,坡大沟深,山崖陡峭。伴随着大小水系分布着大小河流及山间谷地。山区河流具有河床纵坡大、流量小、流速快,形成山区地形山高谷深垂直切割明显的特点,路线布设在平、纵、横三个方面受到限制,迫使路线平面、和纵断面转折频繁。因此在选定路线时,应先摸清山脉水系的特点,选定好路线的总体走向和主要控制点。结合地形特点,选定利用和改建的实施方案,反复比较统筹安排。
2.2 地质条件的影响
山区地表坡度大,土壤浅薄,植被稀少。强分化的土石易被水冲走。岩石直露,岩体破碎,产状多变,褶曲断裂。裂隙水和地下水的长期作用对地质稳定有很大影响,加之气候变化,地表存在着一些不良地质情况,如岩堆、碎落、滑塌、岩溶、泥石流等。而路基的稳定性取决于所处地段地质构造的稳定性,故岩石的种类,岩层走向和倾斜度及有无软土夹层及地下水的影响,在路线设计时,必须从地质构造上正确判断岩层的稳定性,对不良地质的影响范围做出认真研究与分析,采取防治结合的有效措施予以根除。
2.3 气候的影响
山区一般温度较低,昼夜温差较大,温度垂直性差异非常明显。夏季多暴雨,往往会伴随着山洪暴发,冬季积雪较厚。由于地形、地貌特征雨水的作用显著,沿河路基易冲刷。应充分调查了解降雨量、汇水面积、洪水位的情况,合理地选择路线线位高度或采取措施确保路基的使用安全。
2.4 水文条件的影响
水文地质反映了地下水的活动规律, 决定了含水层的厚度和位置, 地下水位的高度影响路基的干湿状态, 影响路基病害和桥涵地基的稳定性, 特别是在路线线形、桥位选择、孔径确定、防护工程及排水系统影响等方面。
3 选线的原则
路线方案是路线设计中最根本的问题,路线方案一经确定,整个工程的设施布局及工程造价便基本确定。路线应在满足使用任务和性质要求的前提下,妥善处理近期与远期、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综合考虑自然条件、技术标准、工程投资、施工等因素,认真进行方案研究,从多个方案中选出合理的方案。它对一条公路的勘测设计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山区改建公路选线除应遵守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外,还要根据工程量大小、技术指标提高程度等因素,实行充分利用与积极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当工程量增加不大却能显著提高技术指标时,应以改造为主;当改造提高技术指标有限却会显著增加工程量时,应以利用为主;当沿旧路无法达到技术指标要求时或即使达到但指标较低且工程量较大时,应根据实际地形、地物、地质等条件设计新方案。在改造过程中,既要防止忽视标准过分迁就现有公路,又要避免片面追求过高标准,大量废弃原有公路,而应综合考虑,合理掌握线形指标,忌“左”防“右”,做到经济合理。
4 选线和定线
选线和定线是公路路线设计的重要环节,选出的路线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公路的质量、工程造价以及公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年限。由于山区公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可能的路线方案较多,加上平、纵、横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以及路线位置对公路构造物的影响很大,使得选、定线工作变的十分复杂。改建公路路线定线通常采用纸上定线实地定线相结合的方法。一般在实地定线前,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进行纸上定线,确定路线的走廊,并找出需要改建的段落。纸上定线应根据主要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质情况,选择地势平缓、山坡顺直处安排路线,然后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试坡,对不满足纵坡要求路段进行调整,最终在纸上确定满足路线平纵面要求的路线走廊。实地定线在纸上定线的基础上进行,对于改建公路,尤其是在旧路走廊带内,由于通视条件好,对原有构筑物利用要求精度高,为精确的确定路线线位,在没有精确地形图的条件下,只有采用实地定线的方法确定线位。
5 平面线形设计
一般情况下,平面选线是在1:2000的地形图上先定交点而后布线,由于地形图的误差不可避免,在纸上定的线放于现场,难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公路。然而,先利用全站仪(或GPS仪器)测出路线中线的控制点,再根据路线中线的控制点进行路线设计,不仅能很好地利用现有公路,而且测设十分方便。
老路改建设计中应遵循运营安全、资源节约的原则,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公路所占用的土地, 尽可能减少新增用地。对拓宽升级的老路改建, 在非城镇路段平面定线加宽时尽可能以单侧加宽为主,将原老路一侧土路肩作为改建后的土路肩,一来可减少新、老路基的衔接处理,二来有利于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在城镇路段( 街道宽度满足平面路线布设要求),为减少拆迁,平面定线过程中平面设计线尽量在街道中心。对拓宽路段不多的改建项目,平面定线过程中平面设计线尽量与老路路基中心线一致或在老路路基范围内。这就需要在外业勘测期间加强对老路中线、边线和相关控制点的数据采集。改建项目的平面设计与新建项目不同,受老路原线形和资金的约束,平面线形设计不可能脱离老路进行彻底的改造, 当适当降低标准而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可提高老路的利用率时, 则可通过适当调整老路平面线形以达到改善的目的。但这样容易导致平面指标因利用老路而降低, 或不能完全满足规范要求。
6纵断面设计
路线拉坡时,应考虑新旧路的横坡度和超高,如果是两侧加宽时,旧路的横坡和新路的横坡相差不大,这时,路线的纵断面采用中线控制即可。如果单侧加宽,应按旧路面加铺厚度推算改建路面的路中线标高。山岭重丘区现有公路大都线形差、坡度陡,改建公路难以利用,一般都采用新线的方式。而改建平原微丘区现有公路,在利用部分平面时,还可以利用部分纵面。
7 横断面设计
旧路改建的横断面设计中,应因地制宜,结合地形地貌,充分考虑美化、绿化、标准化和环保等因素。对于平原微丘区的二、三级公路应尽可能采用全铺式路面。以改善路容,并增加行车安全。山岭重丘区的路堑路段两侧边坡应根据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护面措施,对于土质边坡应以绿化防护为主。在陡坡地段,路基设计一般应尽量避免采用半填半挖断面,如果不可避免时,应考虑挡土墙及基础的设计。
8 结语
改建公路的路线设计要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快捷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利用现有公路。使工程数量最小,造价最低,运营费用最省,并且要利于施工和养护。改建公路路线的走向,布置以及控制点的选择应以现有公路为基础。
参考文献:
1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关键词】坡耕地;综合治理
[文章编号]1619-2737(2016)05-06-384
【Abstract】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is a systematic social engineering. Through the mountains, water, land, forests, roads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the reasonable control measures, forming a close convergence, coordination,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beautiful landscape organic whole.
【Key words】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loping
1. 前言
张寨柯项目区位于海原县甘盐池管委会,属黄土地丘陵沟壑区地貌,总土地面积25.72平方公里,其中水上流失面积24.43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95%,年均土壤侵蚀模数3806吨/ 平方公里。涉及张寨、盐池2个行政村的6个自然村,总人口3500人,其中农业人口3325人,劳动力1496个,多年平均降水量在350毫米左右。项目区社会经济总产值844万元,人均纯收入2030元,粮食总产量97万公斤, 人均产粮292公斤。
2. 项目建设全面推行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公示制、承诺制等 “六项制度”,健全管理机构,规范建管程序,确保张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1)建设单位为海原县水务局,海原县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为项目法人,设计单位为固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2)项目管理严格落实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和严要求的“四高一严”建设程序,始终把工程质量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3)监理单位为西安黄河工程监理有限公司,2014年10月9日海原县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与该公司签订了监理合同,监理范围为《实施方案》批复的全部建设内容,监理工程师长期坚守在施工现场,对项目实施的进度、质量进行全面监理,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4)2014年10月30日,该项目在中卫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标,招标机构为宁夏金诚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通过公开招标,由海原县水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标。中标价11201353元,11月6日签订施工合同。
3. 通过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各项治理措施合理配置,形成了衔接紧密、相互协调、经济实用、景观优美的有机整体
(1)项目区大面积的宜修坡耕地全部修成了水平梯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91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从空白提升到36.5%。新增治理措施年可拦蓄泥沙4.9万吨,拦蓄径流9.8万方,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了就地拦蓄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项目区新修旱作基本农田13369亩,其中坡改梯11591亩,沟坝地1778亩。人均旱作基本农田面积由治理前空白增加到4亩,在项目区基本实现了“梯田化”,使“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提高了水、土、光、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2)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粮食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坡改梯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耕作条件全面改善,为农机具的广泛使用、特色产业发展、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据统计,项目区基本实现“梯田化”,所有的土地都能采用机械化耕地、播种和收获,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也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将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在大规模、高标准梯田建设的基础上,按照“种草种树,户户养羊,控规增效”的发展思路,通过项目整合,使境内优质牧草留床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投资1200万元在盐池村建设万只养殖场1个,发展100只以上养殖户200户,新建甘盐池活畜交易市场一处,新建养殖圈棚400座。目前,管委会各村牛饲养量470头,存栏195头,羊饲养量6.4万只,存栏3.3万只,猪饲养量3800头,存栏2050头,鸡饲养量4766只,存栏2597只。实现畜牧业总产值4100万元,群众收入稳步提高。依托坡耕地试点工程建设,将交通部门的道路工程、扶贫部门的整村推进工程、林业部门的林草绿化工程和危旧房改造工程等惠农项目一并纳入项目区同步规划和实施,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人居环境大为改观,有力促进了当地新农村建设,使山、水、田、林、路、村一次规划到位,一次配套到位。
(3)2014年项目区配套砼硬化道路7公里,砂砾村道10公里,危房改造29户,盐池村新建120户生态移民新村1处,群众居住院落围墙更新8公里,支持群众新换大门120户。基本实现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民生条件得到改善”的目标。
4.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关键词:施工过程;道路工程测量;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97 文献标识码: A
道路工程测量能够给道路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提高道路工程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同时在提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方面也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建设正处于不断深入的阶段,道路工程施工也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加强对道路工程测量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道路工程施工前的复测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常常处于商业区、居民区等人口密度大的区域,受到地形地貌、地下管道等因素的影响,增加了城市道路施工的难度。在道路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勘测,但是勘测存在的错误有时也不容易察觉,所以必须在施工前对中线控制桩、水准点高程等进行复测,保证勘测数据的准确性,为工程施工提供有力的依据。
1.1 对中线控制桩的复测
中线控制桩是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要的标桩,对确定道路线路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口密度大,中线控制桩容易被破坏,所以在道路施工前需要对其进行复测。在复测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测量道路中线中主要的控制桩之间的距离是否与施工图纸中的内容相符;(2)如果道路工程由几个标段组成,需要检查相邻标段之间中心是否处于闭合状态,中线测量应该深入相邻标段50到100米;(3)检测中线控制桩与道路桥梁等结构建筑物中心是否处于闭合状态,保证道路完整性与连续性;(4)检测中线控制桩与周围建筑物相对位置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对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需要详细的复测,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在中线控制桩复测完成并确定后,进行里程桩的布设。需要充分的利用先进的测量技术与设备,做好里程桩的标号、定距等工作。
1.2 对水准点高程的复测
道路工程中,水准点位置都是由设计单位在施工几个月前设置的,加上水准点一般处于野外,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人力因素等破坏。所以在道路工程施工前需要对水准点高程进行严格的复测。在水准点高程复测前,需要检查水准点高程是否与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图中标准的一致,在确定准确无误后,展开高程的复测。具体水准点高程复测时,需要进行往返测量,如果发现水准点高程的闭合差不能满足工程施工需求,应该上报有关部门,查明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后,再次进行闭合复测,直到复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在施工测量准备阶段,对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参加设计单位的技术交底,领会设计意图,熟悉设计文件。检查设计图纸中的各种数据尺寸是否正确,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确定质虽标准,明确质量要求。根据测量的有关规范以及项目本身的要求和项目的技术设计文件,确定质量控制的标准和目标。明确具体质虽要求.以此作为质罱控制的依据。
2.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复测
道路工程施工前的复测是为了保证工程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性,而施工中的复测是控制工程测量必要的手段。在施工过程中,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以及复测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测量仪器误差
道路工程测量过程中,测量仪器需要定期的进行校核与检验。由于城市道路施工工期长,测量影响因素较多,加上仪器在运输、保管等方面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容易造成测量仪器故障。如果在测量工作中没有及时的校验,就很难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出现以下情况以及解决方法如下:(1)在中线控制桩恢复后,进行路基修筑,结果与中线方向中建筑物中线轴不符,导致从新返工,增加施工的成本。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仪器误差造成的,即在后视交点或转点后纵转望远镜前视放线时,仪器望远镜视准轴不
垂直于横轴所引起的误差。解决办法:除了对测量仪器进行必要的校验外,还需要采取正镜、倒镜分中法实施放线,这样就能够消除视准轴误差对测量的影响。(2)在高程测量中,由于水准仪中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就会导致水准仪在不同测量点测量的结果不一致。解决方法:在校验两轴平行误差外,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药尽可能的保证被测量点与水准点距离相等,消除两轴不平行造成的误差。对于测量仪器,需要定期的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测量仪器始终处于安全备用状态。
2.2测量人员误差
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量较大,在测量过程中如果测量人员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安排少于两人实施测量任务,会导致测量质量差,甚至影响道路工程施工顺利实施。如在进行路面施工过程中,在沥青混合料摊铺时,有时会发现水泥稳定层比设计高度要高,导致沥青混合料不能实施摊铺,延误工期,同时增加施工成本。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安排具有一定测量经验的人员,对道路实施全面的测量定位。一般来说,需要安排至少两人实施测量工作,保证测量、记录等工作的质量。有经验的测量人员会更加熟悉和掌握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以及能进行正确的桩交接,充分地了解路线的技术条件和构造物位置、类型、规格等,为此能够有步骤去进行施工测量工作。
2.3操作人员误差
施工过程中,道路施工相关的测设工作,除了测量人员以外,其具体的测量任务需要具体的操作人员。如果操作人员在操作工程中马虎大意,不能严格的执行测设任务,就容易给道路施工造成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操作人员,并加强对操作人员专业技能以及安全意识的培训教育。
3.道路工程施工后的复测
在道路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工程中各个高程、中线等控制点进行复测,采集相关数据并实施科学的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以及实际情况绘制施工竣工图,为工程勘测设计以及相关数据的查询提供便利。在进行竣工中线测量时,与定测一样,先定中心控制桩,后测中
桩。这时的中线控制桩的测设,是根据施工前所放出去的护桩来恢复的。
4.总结
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工程测量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是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而复测是工程测量准确性的保障。在道路施工前、施工中、施工竣工时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详细的校验与复测,及时的找出测量工作中忽视的问题或故障,需要及时的纠正,并上报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保证道路工程能够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王志伟,刘华伟.试论道路工程测量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工程科学.2012,26(7):124-125.
[2]郭成.试论工程测量与道路工程[J].工程技术.2013,32(12):66-67.
[3]王福良.浅议城市道路工程测量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8(7):99-100.
[4]高建红,刘波.工程测量技术在城市道路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工程技术.2012,16(4):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