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案例教学讲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课按照《课程标准》中“在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一系列情境化的教学设计,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教学为主,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集体协作的力量,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运动的意识,促进他们的身体、心理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授课内容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乘坐飞机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可是如果万一乘坐飞机遇到危险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自救和救助他人是我们在遇险时的最基本方法,是人类最最基本的做人素质,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练中,我根据现实生活创设了情境教学“紧急迫降”来作为本节课的主线,以此引出“学习自救——掌握自救和救助他人——团结一致,发扬集体协作精神。
本课的目标是要让大部分学生掌握遇险时自我救助和救助他人的方法及所采用的体育动作的技术要领。培养学生沉着冷静、处变不惊,利用自身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精神。通过危险情境的不断演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发扬团队精神。
三、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个人能力,正如人常说“家有儿女初长成”。同时他们正处在青春期,对于具有挑战性的运动,都有一种表现和完成的想法。在本课我以学生自主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合理采用体育动作的技术来掌握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所创设的情境:(2002 年9 月11 日发生的美国世贸大楼被恐怖分子本拉登用飞机撞毁,当飞机遇到危险情况时,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2、通过本课学习要使95%以上的学生能了解和掌握空中遇险的解救方法。
3、要让大部分学生掌握遇险时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方法,掌握所采用的体育动作的技术要领,要有80%左右的学生比较熟悉技术动作,把握运用这些动作的时机。
4、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培养互帮互学的协作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1、遇险的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方法。
2、合理运用体育动作技术。
六、教学流程:(如下图)
七、课后反思:
[关键词]学生错误;混合运算;数学课堂
[中D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4-0031-01
错误分析理论认为:学习者接受了大量新知识的输入后需要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和消化,最终把学到的一部分知识变成自己的技能;但是学生在消化知识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错误,将成为教师研究和改善教学的重要信息之一。建构主义也认为:学生的知识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巩固,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自我纠错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对解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这样将会让课堂变得精彩。
【案例描述】
有一次,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的新授课时,我给学生出示了以下信息:
我组织学生根据信息自由提问,并把他们提的问题逐一地记录在黑板上:
1.买3个讲义夹和2个订书机一共要多少钱?
2.买3本笔记本和3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
接着,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列式计算:
“我选择第一个问题:7×3+12×2=21+24=45(元)。”
“我选择第二个问题:5×3+20×3=15+60=75(元)。”
……
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列出的算式以及算式中每个数字的意义。这时,有一个学生悄悄地举起小手说:“老师,我选择的也是第一个问题,但是我列式为(7+12)×(3+2)=19×5=95(元)。”
这时,我没有马上否定这个学生的做法,而是把他的解法和答案写在了第一种解法的旁边,并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你们对这两种做法有什么想法?”我打算利用这个问题来开展一场辩论赛:“认为第二种解法正确的为正方,认为第二种解法错误的为反方。先请正方推选两名代表,向反方说明自己的理由,然后请反方也推选两名代表向正方说明自己的理由。”
正方代表首先发言:“我们是利用以前学过的‘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来做的。“(7+12)”表示讲义夹和订书机的单价,“(3+2)”表示讲义夹和订书机的数量,算出来的结果就是3个讲义夹和2个订书机一共要付的钱。”反方反驳:“讲义夹和排球的单价不同,数量也不同,列式的时候不能直接相加。讲义夹是3个7元,订书机是2个12元,合起来才是买这些东西所花的钱。”正方同学哑然失色,似乎已经意识到错误所在。
正当我准备纠正错误,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时,又有一个学生举手了:“老师,我发现第二个问题除了可以列式为3×20+3×5=60+15=75(元),还可以写成(20+5)×3=25×3=75(元)。”他还特别补充了一句:“是刚才那种错误的解法给了我启发。”
“虽然刚才那位同学做错了,但他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使我们获得了一种新方法。”我补充说道。
【教学反思】
一、错误激活了教学资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正常的,作为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机智地利用学生的错误,让错误成为学生再次学习的资源,成为学生探究知识、启迪思维的新起点。在本案例中,面对学生的错误和不同意见时,我没有简单直接地告诉学生谁对谁错,而是组织了一场“辩论赛”让学生去思考、去探讨个问题。在辩论中,学生通过思考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这无疑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辩论这项活动还能增加师生和学生之间数学知识的传递,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对数量关系有了更正确的认识、更深层的理解。
二、错误迸发出了创新火花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进行着比较、推理和辩证的思考活动。在本案例中,在学生激烈的辩错过程中,他们创造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样的创新解法成为本堂课的一个亮点,为学生后续学习乘法分配律提供了典型案例。
1.平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研究性学习能力是关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研究性学习能力,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吃透课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学习的困难,联系生活中的典型实例,使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生活、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现代中学教材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教材图文并茂,知识的呈现多样化,有的以文字的形式表述,有的列出系列图表资料,还有一些景观彩图和其他材料,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知识的重难点,结合教材上的案例,依据课标要求,适当引导学生看图识图、积极分析、合作探究、总结归纳,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教材知识,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
2.在高一阶段地理教学中,存在的最大困难是相关的基础学科知识的学习相对滞后,特别是数学、物理知识滞后,我们在教学时就应该适应地理学科学习的需要,对地理学科涉及的知识做一些必要的说明和补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顺利理解、掌握,从而形成一些科学的结论。譬如在讲到太阳高度时测定了北极星的高度角,我就通过作图分析,形成结论:北极星的高度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而太阳的周日视运动要让学生理解形成规律:北半球夏半年日出东偏北,日落西偏北;冬半年日出东偏南,日落西偏南;春、秋二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这些规律归纳将会对学生终生有用,并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高中地理教材中的资料非常有限,而高考的涉及面广,各种资料也比较广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适当补充资料,并引导学生分析资料,提取相关信息,探究考试命题的可能性方向,提高学生提取有用资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材是教与学的典型范例,而并非有系统的知识体系,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先学习案例,通过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掌握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而并非抓住教材不放。教师也可以以个人讲义为准,但要求讲义要以课标为准,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写出适合教师教,学生学的讲义,而讲义绝不能高于课标,更不能有知识的遗漏和失误,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多下工夫,多花力气,一切为学生服务,一切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经济法;非法学专业;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当今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掌握相关的经济法律知识已成为新型专业人才必需的知识储备之一。为此,各高校在财政、经济、管理、金融等非法学专业中普遍开设了经济法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掌握经济法律知识,改善知识结构和提高综合素质,有一定的成效。但从实际教学过程和效果来看,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更细致地把握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人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为考察基点,共发放了252份调查问卷(最后回收有效问卷235份)。同时,选取个别学生和老师,针对该主题进行了深入访谈。问卷及访谈内容从四方面展开:教学的主体-学生和老师两方面的因素、教学的客体-教学内容的选编、教学的手段-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媒介-教材的选取。
一、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的特点
1.授课对象分布广泛且基础薄弱
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其授课对象为金融、工商、财务、审计、财政、税务、会计、经济学等非法学专业学生。另外从授课对象的年级分布和前期法学课程的学习情况来看,各高校的经济法课程普遍上开设在本科一、二年级阶段,且相关的前期课程开得极少,学生的基础法律知识几乎是空白,法律基础知识薄弱,缺乏相应的法律思维。在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受调查的235个对象中,只有2名学生是在大三时学习该课程(通过进一步了解,其原因为补休),其余都集中在大一、大二阶段。其学过的前期法学课程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前期法学课程学习情况分析表
[课程名称\&法律基础、法理学\&合同法\&民法\&其他\&没学过\&所学人数(人)\&0\&13\&15\&0\&207\&所占比例\&0\&5.5%\&6.4%\&0\&88.1%\&]
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涵盖法理学、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知识产权法、民事诉讼法等多门法学课程的内容,涉及权利能力、行为能力、法律行为等许多抽象的法律术语。在短短一学期的教学时间里,将这么多的内容传授给毫无法律基础知识、接受能力又有限的学生,效果可想而知。
2.授课内容宽泛
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不同于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其授课内容极其广泛,既包括传统的民商法,如合同法、公司法,也包括狭义的经济法,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税法,还包括仲裁法、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要在一学期的时间内,完成所有内容的授课是一件不可能完成任务。所以,要针对授课学生的专业需求和实际需要对授课内容进行选取。
3.教学目的相对明确
通俗地讲,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有点类似普法的性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坚实的经济法理论和较系统的经济法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研究和解决经济法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学校设置这门课时的宏观目的,或者说培养的大目标。但具体到学生,每个人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不尽相同。受调查的235个对象中,对调查问卷中 “你学习经济法的目的是?(可多选) A、没办法,必修 ;B、有利于通过职业资格考试; C、为以后工作考虑; D、懂点法律知识不致吃亏;E、其他______”的回答情况如表2所示:
表2:经济法课程学习目的情况分析表
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是因为必修课的原因,被动地选择了这门课程。但同时也会考虑到通过资格考试、以后的工作、学习法律知识等其他因素。通过期末考试,拿到学分是最直接的目;有利于通过会计类、经济类等职业资格考试是较为具体的近期目的;为以后工作考虑是较为远期和模糊的目的;学习法律知识是最长远和最笼统的目的。
二、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的设置不甚合理
一方面,有限的学时与大容量的教学内容存在矛盾。如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该课程为54学时。在这54个学时中,不仅要讲授大量的经济法律制度,还需补充讲授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等基本概念。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不能深入,仅停留在短暂的记忆层面,很难做到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评价和处理实际问题。
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设置不能满足不同的专业需求。作为必修课,期末考试试题全校统一,所以对各专业学生选取教授的经济法内容也是一样的。但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经济法知识的需求是各有侧重的。
2.教材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
我校该课程的教材近3个学期连续换了3次。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选择合适的经济法教材是多么的有难度。目前市场上的经济法教材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内容过于繁杂深奥, 内容设置了一二十章,但仅有理论内容,无案例佐证;二是内容滞后,更新跟不上立法实践的步伐,如《物权法》的出台、《民事诉讼法》的修改等。这就使得教材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成了学生课桌上的摆设。
3.教学方法单一
现行该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即对调查问卷中“你的经济法老师现在上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有哪些?(可多选) A、讲授法;B、讨论法;C、提问法;D、案例分析法;E、情景法;F其他__________”的回答情况如表3所示:
表3:经济法课程主要教学方法情况分析表
不难看出,现行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少量辅之以讨论法和提问法,而互动性较强的案例分析法和情景法几乎没有运用。传统的讲授法缺乏操作性和互动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更无法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问题解决的对策
1.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首先,要有选择性地选取教学内容。经济法教学内容中,证券法律制度和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大部分学生这方面的知识需求较小,可以直接省略不讲授;法律纠纷的处理,即仲裁和诉讼内容,操作性极强,可有选择地讲授程序规范;公司法律制度和合同法律制度是各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经常应用的,要重点讲授。此外,通过重要知识点的讲授,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定的法律思维,这有利于他们课后对其他知识点进行自学。
其次,教学内容的设置要因专业而异。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要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所以设置教学内容时要参考其本专业。如保险专业的适当增加保险法知识,会计专业可穿插会计法律制度等。当然,这对授课教师的知识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增加了其备课工作量。
最后,针对授课对象法律基础知识薄弱,缺乏相应的法律思维的特点,需要在授课中有目的地讲解一些基本法律制度,如法人制度、制度、时效制度等。这些基础知识的讲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门课程,而不是单纯的短暂记忆。
2.组织编写教材或讲义
对于教学课时有限, 缺乏相应法律基础知识的非法学专业学生来说,教材的选取至关重要。该课程涉及内容广泛,涵盖了大部分的法学部门法,可以组织学校各部门法老师联合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经济法教材。如果编写教材条件还不成熟,可先行编写授课讲义。教材或讲义要突出以下三性:
(1)实用性,即编写的教材或讲义要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侧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的编写体例可以包括案例引入,简洁的知识体系图,理论、法条与案例结合的内容,课后配套习题,相关法律法规索引等内容。这不仅适于教师授课,也有利于学生自学。
(2)时效性,即编写的教材或讲义要注意相关法律学说观点和法律法规的更新,并解决好新旧法律法规冲突问题。如《物权法》出台后,就要修改《担保法解释》中有关抵押、质押和留置的一些规定,做到前后统一。
(3)针对性,即编写的教材或讲义要针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针对各专业的具体需求,针对各职业资格考试的需要。这对教材和讲义的编写提出了很高要求,需要统筹规划,针对性地增加一些专业法律知识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
3.丰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1)灵活运用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要继续保留,但要进行灵活变通。首先,针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辅助知识点的讲授。如在讲授“诉讼时效”时,我从网上收集了一个运用到该知识点的动漫视频辅助教学,效果良好。其次,讲授时要注重归纳总结。老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用图表、结构图等进行总结。这有利于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最后,讲授时要善于启发学生主动学习, 独立思考, 融会贯通, 不仅教会知识, 更要教会方法。因为课上能传授的知识点是有限的,更多知识需要学生课外自学,这时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2)巧妙运用提问法。提问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避免其填充式的吸收。同时提问法的随机性特征,使其又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提问法的运用要讲究巧妙性。要将提问的内容和期末考试的考查点、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以及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结合起来。此外,按名单随机点名提问也可以作为学生出勤情况的一个巧妙考查。
(3)综合运用讨论法和案例法。因为课时有限,讨论法和案例法不可能在经济法的课堂上大规模采用,所以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适当运用。具体而言,可以在讲新的知识点时,以案例开篇,选取与知识点有关的热点案例,以案例引出基本概念、难点、疑点、争议与纠纷的处理等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充分讨论。此时学生还没学过相应的知识点,讨论的思路或切入点难免不专业,但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入到知识点的学习。学完知识点后,返回来再次讨论开篇案例,这时学生的见解会更专业一些,也能使他们认识到法律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法律。
(4)适量运用情景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体的场景,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从而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如在该课程的一次期中考查时,我给学生设置了“我们创业了”的主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通过视频、结构图、文字等形式,模拟召开招聘会、新闻会、股东会、董事会的情景,介绍自己的企业,介绍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多运用学习过的企业法律知识。这样的情景教学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情景教学法需要较多的时间,不能大量运用,一学期运用1~2即可。
各高校的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以培养经济法实用人才为目标。相应的,该课程教学必须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方面进行革新。在教学理念上,必须贯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结合的原则。教学模式应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型模式。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学模式的参照下,通过准确定位教学内容,丰富、充实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宁清华.对本科非法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思考[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12).
[2]王玉华.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2)。
1 校企合作重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以行业企业的调研为基础,确认电子商务专业主要职业岗位及岗位群;邀请企业专家,在专业建设委员会主持下,根据市场调研确定的电子商务专业的主要职业岗位及岗位群,分析、归纳、总结典型工作任务;在职业岗位分析基础上,通过对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的分析,获得职业岗位的通用能力要求和专业技能要求;确定电子商务专业工作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
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将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融入到课程体系和相应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
2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以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以优质核心课程为主体,以网络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为手段,全面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2.1 针对岗位需求,与企业合作开发专业课程标准。本专业将与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成立项目工作小组,根据电子商务典型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共同制订电子商务核心课程标准。
2.2 推进“双证融通”,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引入国家、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加强“双证融通”教学,提高学生获证率和就业竞争力。学生在完成《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助理电子商务师认证课程及实训》、《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网页设计》等课程学习后可以直接参加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助理电子商务师、助理网络营销师、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师、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专员、计算机高新技术网页制作操作员等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行业认证或企业认证。实施“双证书”制度,每位学生至少要取得1项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
2.3 校企共建优质专业核心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以优质核心课程为主体,以网络课程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为手段,全面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参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标准重点建设《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等8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开发课程标准、电子教案、讲义、实验实训指导书、网络课件、教学录像、在线自测、在线答疑、试题库、试卷库等教学资源,8门课程全部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2.4 开发理实结合教材或讲义。与行业和企业紧密合作,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配套包括学习指导、电子课件、授课案例、实验实训指导书在内的课程电子资源。为主要专业核心课程《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网页设计》配套编写3本校本教材或讲义。
2.5 实施以能力为核心的过程化多元化考核方式的改革。以能力考核为主体,改革考核评价标准,开展过程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采用笔试、上机操作、现场操作、在线考核、项目成果、答辩等多样化的方法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评价体系,注重过程化考核、职业能力的考核。核心课程引入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以认证的形式取代原来的期末终结性考核方式;引入企业的经营、生产项目开展教学的课程,依据学生技能状况与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学业评价与业绩考核相结合。构建以“三方评价”为核心的校外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顶岗实习评价标准。三方评价指标包括校内指导老师对实习资料(实习报告、实习记录单)评价、企业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评价和表现评价、毕业生自我评价,通过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综合评定学生顶岗实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