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机安全隐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些年来农机事故虽不多,但事故的隐患严重,事故的苗头屡屡出现,究其原因是农机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下降;农机设备老化,技术状态降低;农机配件市场“三无”伪劣农机配件流通;有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难于落实到实处,如不对这些不安全因素进行控制,一旦诱发则将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笔者从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角度出发,对目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农机安全隐患分析
1.农机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素质差。
目前从事农机作业的人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行业中安全生产检查往往是敷衍了事,对事故隐患不以为然,一旦酿成事故,又难以承担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某些未经专业培训和考核的无证无牌作业和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的冒死作业。
2.农机设备老化,技术状态在下降。
2O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拖拉机拥有量一直徘徊,现农业机械都属个体所有,因从业人员经济条件的限制,缺少对农机具资金投入和在管理上未实施强制报废的措施,使现有的农机具设备老化、技术状态下降。
3.市场“三无”伪劣配件流通危及农机安全生产。
20世纪90年代前农业机械配件是由县级农机公司经销,进货对象是制造厂,售出的配件不管是制造厂生产的或是外加工的都由制造厂检验,由制造厂对该产品负责,所以配件质量基本有保证。而现在农机配件由个体商店经销,质量得不到保证。
笔者在处理农机事故中发现因零配件质量原因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也曾同技术监督部门一起查处和跟踪调查,发现农机零配件销售环节存在着事故的隐患。
4.安全管理工作难于落到实处。
农业机械作业分散,线长面广,操作人员素质相对来说较差,驾驶行业是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安全管理难度大,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大量的在基层农机管理站,而镇农机站系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所以有些乡镇农机站在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上不能真正到位,目前又面临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单位的类型划分、管理人员去留、人员与管理经费来源问题都没有着落,在现有人员中出现思想波动。
二、解决安全隐患的对策分析
为预防农机事故的发生,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投入、安全与管理的关系,按照现有的法律、法规确定农机监理执法主体地位;强化上岗前培训、考核,严格驾驶证的核发;制订实施农机更新报批计划;提高机车技术状况;规范农机市场和维修行业;探索农机操作者协会的途径。
1.确立农机监理执法主体地位。
《行政许可法》第22条规定“行政许可由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21条规定:“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由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行使本法第8.9、13、19、23条规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职权。”确定了农业机械主管部门是《道路交通法》的执法主体之一,确定具有行政职能.
过去20年来,农机监理一直承担上述行政工作职能,在这次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农机监理机构应该参照公务员管理,农机监理机构经费由政府财政来保证,使农机监理机构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赋予的拖拉机牌证管理职能与《行政许可法》相关的规定不相违背。
2.强化上岗前培训考核,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根据《劳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必须进行专门安全技术培训并进行考试,合格后核发驾驶证方准上机驾驶。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应采取有力措施,如对未经培训考核的无证人员酿成事故的、触犯刑律的要受法律制裁,造成人员受伤或财产损失的,无证操作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次要减轻农民负担,政府要增加培训教育方面投入,相对减低培训费和农机监理费;再则农机管理部门要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宣传法律、法规的强制性。
3.实行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
首先搞好调查统计,把拖拉机出厂年月、使用情况、技术状况列成表,摸清情况,对照有关规定制订报废更新计划,在年检年审中严格把关,逐年报废使用年限长、技术状况差的机车,在年度检查审验前做好法规宣传工作,宣传法规中强制机车报废制度的报废标准。阐明拖拉机技术状况与安全生产、经济效益的关系。
其次积极争取在农业发展资金中列出部分资金对更新农机具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对报废的机车应及时办理注销登记,报废的机车解体后不能在农村流转。
4.规范市场,保证零配件质量和维修质量。
农机管理部门要主动与工商部门、技术监督部门配合,对经营农机具及配件商店进行检查,发现销售“3无”伪劣零配件、维修网点中组装、拼装主要部件,改变拖拉机技术参数,按装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对因零配件质量问题而酿成的事故要追究经济赔偿,触犯律法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a)-0000-00
2007年5月23日下午重庆开县兴业村小学突遭雷击,造成7名小学生死亡、44名小学生受伤,其中5人重伤。酿成此次悲剧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教学楼无防雷装置,而这种情况仅仅只是全国农村校舍防雷现状的一个缩影。
2011年对笔者所在县域内各中小学校舍进行的专项防雷普查和防雷装置定期检测,可以得出,在农村学校中无防雷设施校舍的比重远远大于城区学校。
人们长期薄弱的农村防雷意识的和匮乏的教育资金是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令人欣慰的是如今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对防雷安全逐步重视起来。从表1可知,具有合格防雷设施校舍的比重,农村和城区持平。这归功于近年来新增了不少农村校舍,且所有新建校舍的防雷装置都经过了竣工检测,弥补了部分城乡差距。目前各地陆续开展了包括防雷在内的校安工程,农村校舍的防雷安全工作有了可观的前景。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村校舍防雷工作还任重道远,安全隐患仍然很突出,现笔者做以下归纳。
1 存在问题
1.1 缺乏防直击雷措施
直击雷是直接击在建筑物或防雷装置上的闪电。它通过电效应、热效应或机械力等一系列的破坏作用威胁建筑物、设备和人员安全。
农村学校早期的校舍以平房建筑和二三层楼的楼房居多,许多校舍年代久远、无任何防直击雷设施,这类情况是最突出且最严重的防雷隐患。雷电可以直接击穿屋顶,也可以从侧面击中窗户。开县小学雷灾就是属于后者,教室未安装任何防雷装置,而且教室窗户只由螺纹钢架构成,未做接地处理,且窗户上没有玻璃,完全处于敞开状态,球形雷很容易从窗户进入室内,导致人员伤亡。有一部分校舍具有接闪带或接闪杆,但是普遍出现锈蚀、老化甚至断裂现象,这都严重影响防雷效果和安全。
金属旗杆未采取可靠防雷措施,恐怕会成为雷患的源头之一。经过检测,部分独立金属旗杆的接地电阻过大,当雷电击中旗杆时,由于雷电流对地泄流不畅,在旗杆上产生的高电位很可能会对附近的人、物产生反击,且破坏力很强。另一种情况是金属旗杆直接安装在屋顶。但要么是屋顶无防雷装置,旗杆也没专设接地线;要么是屋顶有防雷装置,但旗杆未与之连接。部分人有一定防雷意识,但防雷知识匮乏,以为旗杆就可以当避雷针了,殊不知防雷措施不到位的旗杆不但不避雷,反而起到了引雷效果。
1.2缺乏防闪电电涌侵入措施
闪电电涌侵入也称为雷电波侵入,是指由于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对雷电的传导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
目前新建校舍大部分已做了防雷考虑,主要是采取了防直击雷措施,例如在屋面安装了接闪带、接闪针等防雷装置。但校舍仅采取防直击雷措施并非万事大吉,因为校园防雷不能缺乏防闪电电涌侵入环节。防闪电电涌侵入措施主要分电力系统和信号系统两方面的内容。
1.2.1 低压电力系统
据检查,许多农村校园的电力线路都是架空敷设,且比较凌乱,按照规范要求,首先,电缆入户前需埋地引入或架空线转电缆埋地引入,当架空转埋地引入时电缆埋地长度最少不得少于15m,且架空线和电缆转换处安装避雷器。当电力线路实在需要全程架空引入时,需在入户处安装避雷器,且将避雷器接地端与金具、绝缘子铁脚连接并接地。随后应在建筑内电源入户处安装电涌保护器(SPD),且视情况对室内配电系统进行多级雷电过电压保护。然而由于历史遗留及经费问题,往往村校做不到这一点。雷暴天气时,即便雷电没有直接击中校园,在校园附近产生的雷电流也很容易沿着电力线路侵入建筑内,对设备造成威胁,而且雷电流在设备上产生高电位后可能形成二次雷击威胁师生安全。雷电波侵入的原理见图1。
1.2.2 信号系统
现代科技在进步,教育手段也在翻新,许多学校建立起了计算机系统、多媒体系统和广播信息系统。这种变革当然是教育事业的进步,但也使得雷击的概率在增加,雷灾破坏性在增强,而农村学校在信号线路的雷电防护措施却更是少有到位的。集中体现在:信息机柜、机架、UPS金属外壳等未采取等电位连接。信号线随意架空引入、在接闪带(避雷带)等防直击雷装置上缠绕、信号线在防雷区界面处未采取等电位处理、未安装信号SPD等,这些都是不科学且不安全的。弱电设备耐雷击能力非常脆弱,一旦雷电波沿着信号线侵入,弱电设备很容易损坏。对于经费比较困难的农村学校来说,年年因雷电波造成的设备损毁,更是一笔沉重的经济负担。
2 校舍应采取的的防雷技术
笔者认为,学校为人员密集的重要场所,原则上应该对学校防雷设施进行高标准要求,校舍的防雷类别应划为二类防雷建筑物。
2.1 直击雷防护
校园内建筑物必须采取防直击雷措施。
2.1.1接闪器,
我们提倡采用安装在建筑物上的接闪带或者接闪带、接闪杆混合组成的接闪器。接闪带、接闪网应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重点部位敷设,网格尺寸≤10m×10m或12m×8m。考虑到学校人员密集,为尽可能减少因雷击屋面造成的碎石脱落砸伤行人,接闪带应该明敷,且固定支架高度不小于15cm。教学楼可能会利用其天面的金属旗杆、金属栏杆等永久金属构件作为接闪器,这时天面各金属部件应电气贯通,且符合相应规格要求。特别强调的是,不得利用通信基站和广播天线上的接闪器作为整个建筑的接闪器。
2.1.2 引下线
建筑应利用柱内上下电气贯通的主筋作为引下线,当每根垂直支柱均起到引下线作用时,可对引下线间距不作要求。建筑物利用柱内多股钢筋作为引下线时不需要设置断接卡,但是应在室外适合的地方设连接点以供测试接地电阻。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并沿建筑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应大于18m,当跨度较大难以实现时要求平均间距不大于18m。专设引下线应沿外墙外表面明敷,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应在各引下线上距地面0.3m至1.8m处设断接卡。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连接线应暗敷或者采用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加以保护。
2.1.3 接地装置
原则上校舍应采用自然接地装置作为地网,这样既经济又可靠。接地方式宜采用共用接地,即将防雷接地、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地、等电位连接带、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等连接在一起的接地系统。在设计中一般要求冲击接地电阻≤1Ω。当仅有防雷接地与配电系统接地共用接地装置时,要求冲击接地电阻≤4Ω。为防止雷电反击相邻建筑物的地网应连接在一起。
当需要采用人工接地时,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深不少于0.5m,距墙或基础不小于1m,铁质接地材料须经过热镀锌防腐处理。为防止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在专设引下线3m范围内地表层敷设5cm厚的沥青层或15cm厚烁石层,最好再加以警示。
2.1.4 其他防直击雷措施
独立的金属旗杆应有良好的接地性能,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锅炉房的烟囱应可靠接地,当突出屋面时,其上端部份应就近与防雷装置连接。
教学楼的特点是窗户多而且宽大,为了防止侧击雷以及球形雷,笔者建议窗户采用金属框架,且龙骨与建筑内的钢筋电气导通。当然,这也需要视情况而定,防雷的原则是既要满足安全也要讲究经济合理。
校园内往往有着漂亮的绿化,校内存在着不少高大乔木,当树木被雷击后可能对临近校舍进行反击。参考一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树木临近建筑物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时,树木和建筑间的净距应不小于5m。我们也应秉持这种精神,将校舍与高大树木之间5m的间距纳入要求。
2.2 防闪电电涌侵入和防感应雷
防止闪电电涌侵入和防感应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等电位连接、安装SPD、屏蔽等。
2.2.1等电位连接
建筑物应采取等电位连接措施,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件都应等电位连接在一起,并与防雷装置相连。首先在全楼做总等电位连接,所有进出建筑的金属管道,金属构件、配电系统保护地均与总等电位端子箱MEB相连。然后在后续防雷区例如卫生间和电脑机房采取局部等电位连接。而且淋浴卫生间和弱电机房的等电位连接必不可少。机房内的重要设备、机柜和UPS的金属外壳均应与LEB可靠连接。见图2.
图2等电位连接示意图
2.2.2 防闪电电涌侵入
尽量避免将电力线和信号线架空引入。
配电系统的防雷措施应该满足本文1.2.1中提到的要求。当采用多级SPD进行保护时,各SPD之间应考虑能量配合。信号线入户处的弱电箱以及终端箱同样应采取等电位连接,信息设备前端的电气线路应安装直流防雷器件。信号线上应安装相匹配的信号SPD。
上述防闪电电涌侵入和防感应雷的措施概括起来就是使用等电位连接的原理,综合各种技术相辅相成地构成一个防雷体系。
3 农村校舍的防雷方针和对策
3.1 政策上把关
新建校舍在选址时,应根据地质、土壤、气象、环境、被保护物的特点、雷电活动规律等因素综合考虑,先进行雷击风险评估。严格按照现代防雷技术和防雷规范,对校舍进行防雷设计。设计方案经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核准后,工程方才准予施工。施工期间,应由有资质的专业防雷检测机构对防雷装置进行跟踪监测,及时查找问题和纠正错误。建筑物投入使用前,其防雷装置须经专业防雷检测机构验收合格。政府部门、学校应统筹安排,联系有资质的专业防雷检测机构对校舍进行防雷装置定期检测,评估防雷设施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根据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意见进行整改。整改内容可以统筹兼顾,循序渐进进行。可以视条件先对存在严重隐患的校舍入手以及先从防直击雷装置改造入手。防雷工程中应采用技术和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设备、器件、器材,避免使用非标准防雷产品和器件。
3.2 加强宣传
举办防雷宣传进校园活动。教育和防雷主管机构应多创造机会以简单易懂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以宣传画册、防雷问答等形式向师生讲解个人防雷要点。
4 结束语
防雷无小事,农村学校的防雷工作更是重要环节。如今各地的新农村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希望藉此机会,能提高社会各界对农村校舍防雷安全的关注度。结合校安工程,争取将防雷安全法规、规范落实到位,尽可能避免校园雷灾的发生,或将雷灾的威胁降到最小。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明施工改变施工现场面貌,改善职工劳动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仅可以促质量,保安全,而且能够提高经济效益;注重规范,各项目施工管理工作较严谨,减少了工、料、机无效投入的浪费。讲究工艺,开挖规范,控制严格,超挖较少,减少了大量原材料的消耗。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施工水平发展,增强企业竞争能力,逐步和国际接轨,尽快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
一、文明具体措施
1.建立及健全安全文明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文明生产监督体系。由总经理、总工、安全工程师、各施工作业队负责人、专职安检员组成安全文明生产管理委员会。总经理是安全文明的第一责任人,设安全管理委员会,专职安全文明生产管理,并配备数量足够的安全工程师和专职安全员。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并在实施过程中认真执行。
2.根据国家颁布的各项安全规程,及时编印一套适合于工程的安全防护规程手册。本项目的所有进场人员均需通过本手册的学习与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一律不准上岗。实施安全文明生产目标管理。部门和作业队,作业队与班组层层签订安全文明生产责任书,一年一次考核,奖惩及时兑现。
3.坚持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文明生产工作。经常性地认真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转岗轮训,保证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严格现场安全管理。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不断完善和规范安全防护设施。
4.认真做好、夜间照明工作,保证夜间施工安全。做好电器设备和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设计与安装工作,并定期进行检查,确保系统防雷安全。
5.从爆破人员的资质管理与安全教育和民用爆炸品的管理到爆破作业的全过程,都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爆破作业现场设专人指挥,并根据技术要求,设置明确的安全警戒区和数量足够的专门警戒人员。认真贯彻执行《消防法》,配备专业消防队伍,结合工程特点认真编制消防措施计划,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在施工现场,仓库、生活区、修理车间等配置适量的消防和灭火设备器材并明确责任人,定期进行检查保养,确保本标消防安全。
6.对于危险作业或操作,设立专门安全监督岗,在危险地点附近设置醒目的标志,提醒工作人员注意。每个月举行一次有联营体总经理、联营体总工、主管生产副总经理、工程部、物供部、质安部、安全工程师、作业队负责人、专兼职安全员等参加的安全文明生产工作会,检查安全文明生产情况,讨论决定安全文明生产的重大事项。
二、文明施工的组织机构
文明施工领导小组,下设文明环保施工办公室,配备专职文明施工检查人员。在文明环保施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文明施工的各项管理工作。
组织机构的职责:建立文明施工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文明施工的各项制度的落实,负责宣传教育检查监督制度落实情况,负责对文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处理和改进,负责对各作业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筛选、采纳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完善和落实。
三、环境保护
创造一个舒适、安全、清洁、无污染的施工生产与生活环境是我们的目标,减少因工程施工对环境的破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本合同的有关规定,做好施工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对施工区域外的植物、树木尽量维持原状,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大面积冲刷和水土流失。积极开展尘、毒、噪音治理,合理排放废渣、污水。积极配合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区和生活营地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环境监督监测。
2.编制施工总布置设计文件的同时,编制一份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计划,报监理人审批。施工弃渣的利用和堆放,施工场地开挖的边坡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施工饮用水防污措施,施工活动中的噪声、粉尘、废气、废水和废油等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区和生活区的卫生设施以及粪便、垃圾的治理措施,完工后的场地清理。
3.加强水质保护
施工场地修建截排水沟,减少泥砂和废渣进入江河。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组织的排水。土石方开挖施工过程中,保护开挖邻近建筑物和边坡的稳定。 机械、车辆定时集中清洗。清洗水经集水池沉淀处理后再向外排放。混凝土和水泥砂浆产生的碱性废水,加酸中和处理后再向外排放。
生产生活污水采取治理措施,对生产污水按要求设置水沟塞、挡板、沉砂池等净化设施,保证排水达标。生活污水先经化粪池发酵杀菌后,按规定集中处理或由专用管道输送到无危害水域。
4.弃渣和固体废弃物处理
施工弃渣和固体废弃物以国家《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按设计和合同文件要求送至指定弃渣场。做好弃渣场的综合治理,按照设计要求采取工程保护措施,避免边坡失稳和弃渣流失。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在施工区和生活营地设置足够数量的临时垃圾贮存设施,防止垃圾流失,定期将垃圾送至指定垃圾场,按要求进行填埋。
5. 搞好空气质量的保护
在水泥、煤灰装卸运输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混凝土拌合系统安装除尘设备。机械车辆使用过程中,加强维修和保养,防止汽油、柴油、机油的泄露,保证进气、排气系统畅通。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使用0#柴油和无铅汽油等优质燃料,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对施工道路及场内公路上撒落的砂石、混凝土、石渣等废渣及时进行清扫。场内施工道路保持路面平整,排水畅通,晴天洒水除尘,并经常检查、维护及保养。不在施工区内焚烧会产生有毒或恶臭气体的物质。因工作确需要焚烧时,报请当地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同意,采取防治措施,在环境监理人监督下实施。
6.加强噪声控制
加强交通噪声的控制和管理。合理安排运输时间,避免车辆噪声污染对敏感区影响。合理布置混凝土及砂浆搅拌机等机械的位置,尽量远离居民区。调整施工时段:晚间控制高噪声机械的设备运行、作业,空压机、混凝土拌合机等噪声较大的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实行轮班制,控制工作时间;并为相应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配发噪声防护用品。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尽可能降低施工噪声。
卫生防疫:所有施工人员到环管办公室认可的卫生防疫部门进行传染病检查,合格后方可入场;施工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检,食品从业人员有按《食品卫生法》要求的上岗证书,持证上岗;密切监视传染病疫情情况,发现疫情,按《传染病防治法》立即报告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环境监理人,采取适当紧急控制措施。灭鼠,每天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进行卫生清扫和消毒,施工区集中灭鼠二次,食堂、粮仓、垃圾箱等场所经常投放鼠药。
预防虫媒传染病:采取措施灭蚊、灭蝇以防止疟疾、乙型脑炎及食品污染疾病发生,施工区和生活营地内,集中灭蚊、灭蝇二次粪便管理:粪便处理执行《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在有自来水的地方建设水冲厕所和高效化粪池,对分散人群,建设无蝇、蛆、无臭、无污染的“三无”公厕,定期将粪便收集至化粪池处理。
7月24日,由天津市农机局局长胡伟带队的农业部农机安全生产督察组到长春市,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督查。省农机局局长成洪、省农机安全监理总站站长杨海波、长春市农委副主任孙长占、市农机监理处处长唐景岐,德惠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涛、农机局局长张国恩、副局长滕继德,监理站站长辛可元陪同检查。
农业部督察组一行先后深入到朱城子、米沙子进行实地检查。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涛向督察组汇报了长春市近期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近一段时间以来,按照国务院、农业部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工作部署,该市组织开展了农机安全隐患大检查、大整改行动。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4个检查组和2个督察组,各乡镇街和相关部门都成立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辖区的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工作领导体系,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工作中,根据“全覆盖、深排查、零容忍、严整改”的总体要求,采取督查、自查、检查、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了农机安全隐患大检查大整改行动。进行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的排查整改,做到不漏一个、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全市143个农机大户、121个维修点、储油设施和培训学校、对全市2万台拖拉机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不论大小、不论性质、不论对谁、一律不讲条件、不讲情面、不搞拖延,发现一个立即整改一个,不留丝毫暂缓余地。对排查出的隐患能够及时整改的,立刻整改;一时整改不了的,下达整改通知,限时整改;对限期整改不达标的,进行严肃追责,严厉打击,从重处罚。对发现的重大隐患,实施挂牌督办。截至目前,全市共查出安全隐患1598起(无牌车351起、无证驾驶213起,拖拉机违法载人61起,其他违法行为158起,未检801起,酒后驾驶14起),警告教育104人次,罚款1.2万元。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农业部督察组通过听汇报、看材料、查现场的方式,对我市的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进了全面的督导检查。督察组指出,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作为农机部门,要深刻认识到,农机安全生产事故不仅仅是事故本身的损失,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今后的工作要采取更加坚决、更加有力、更加有效的措施,通过强化责任、强化管理、强化监督,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福州;农业机械;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S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133-1
1 农机化及安全生产现状
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机化水平稳步提高,至2009年底,福州农机总动力257.2万千瓦,拖拉机15.9万台,机耕水平57%,机收水平18%。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也给农机安全生产带来不安全隐患。近几年来,国家对安全生产十分重视,福州按照国务院、省、市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精神要求,结合福州的实际,制定颁布了《福州市农机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08年福州市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福州市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福州市农业局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国庆节期间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检查方案》《福州市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工作方案》等等,从政策制度方面保证了安全工作的稳步开展。具体在2009年,农业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责任落实年”活动和创建“平安农机”活动,通过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执法、宣传与教育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有效地杜绝了重特大农机事故,减少了一般事故发生,但农机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2 农机安全隐患具体表现
2.1 拖拉机“三无”现象严重
“三无”即无牌、无证、无年检审。“三无”拖拉机驾驶员,没有经过专门学校的培训学习,安全意识薄弱,不懂机械原理,驾驶技术不过关,容易造成农机事故。
2.2 拖拉机违章载客和人货混装
拖拉机是不允许载客及人货混装的,很多驾驶员不清楚这一点,安全意识淡漠。乘坐者往往是为了出行方便或坐顺路车,而搭乘拖拉机。更有严重者,人货混装,私自改拼装拖拉机,这样很容易埋下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3 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加强农机安全宣传工作
要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等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规章,开展类似“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利用新闻媒体、集市活动、宣传栏和发放安全知识读本、挂图及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隐患排查治理的浓厚氛围,使拖拉机交通安全观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组织力量,落实专门人员做好排查摸底工作,查清当地拖拉机驾驶员现状及拖拉机载客、人货混装的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人员,要组织安全宣传车辆和人员,巡回宣传。同时要发挥农机培训学校的优势,在农机学员中开展安全学习,加强安全意识,坚持正面引导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
3.2 落实安全责任,强化监督检查
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内容。成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制定工作方案。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要采取联检、巡检、抽检、互检等方式,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逐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督促整改,巩固治理效果。健全重大隐患防控机制,及时堵塞漏洞,防止隐患边整改、边产生。要针对排查出来问题,认真梳理分析产生的原因和症结,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和办法,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督查工作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采取“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对督查出的问题,提出督查意见书,限期整改;整改结束时,被查单位要作书面汇报,对检查情况要实行“回头看”,每次督查要求有文字记录,并存档备查,杜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落实、走过场的现象,确保农机安全工作不留盲区和死角。
3.3 抓工作重点,排除隐患
隐患排查工作要与农机安全专项整治、日常执法监督、加强应急管理和抢险救灾相结合,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机制、隐患治理监控机制、重大隐患报当地政府挂牌督办机制,努力构建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要环节的管理和监控。加强对农忙时间的农机安全排查工作。农机隐患排查要突出抓好拖拉机各类严重违法行为治理、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安全责任落实、违规异地发牌发证行为治理、伪造变造牌证及标志行为的排查治理等。
参考文献
[1]黄小琼.关于加强福州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几点思考[J].福建农机,2005,(3):39-42.
[2]福州市农业局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OL].福州农业信息网,2009.
[3]刘海光,柴兆祥.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发挥农业机械作用[J].农机化研究,2004,(05).
[4]郑达林.当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及建议与措施[J].中国农机化,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