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用机械行业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今年以来,我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及经贸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提高企业效益为中心,以市场开拓为龙头,强化基础管理,狠抓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拼搏,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济运行质量保持了健康发展的势头。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今年公司经济运行情况
1~9月份共实现销售收入1.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实现利税61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预计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比去年增长38%,实现利税900万元,比去年增长30%。
主要抓好了以下三项工作:
1、以市场开拓为龙头,靠销售拉动了公司经济的增长。
在压力机产品方面,我们抓住各地新上汽车项目多、技改投入大的现状,主动出击,得到了大批的订单,1~9月份完成销售收入435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810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在冲压件产品方面,面对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而产品销售价格却提不上去的不利因素,我们坚持让利不让市场的经营原则,不断加大老用户的配套量,并开辟出时风等大用户,1~9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46万元。
2、以强化管理为基础,促进了企业效益水平的提高。
针对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的实际,我们狠抓了比价管理,对外购外协件采购及工程建设项目实行了招标,并采取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可比成本与去年基本持平。为加速资金周转,我们从缩短生产周期入手,做到无计划不投入,无合同的产品不投入,减少了产成品库存积压。在质量管理方面,我们顺利的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年度审核,使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保持了健康发展的势头。
3、狠抓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增强了竞争实力。
1~9月份我们完成了冲压中心面积1.5万平方米的厂房建设,自制和购置400吨以上压力机、液压机、开卷校平线、行车等大中型生产设备13台套,完成了汽车部件制造分公司的搬迁工作,使冲压中心投入运营。同时,我们先后开发出J31-400C、J31-630B、J31-630C、JH36-400E、J36-400C、J36-800B、J31-800C压力机新产品、及QTF4-15砌块生产线、三轮车驾驶室、农用车车箱等新产品。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受国家政策和同行业新增厂家较多的影响,冲压件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没有预计的宽阔。尽管我们扩大了生产规模,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仍没能完成预定的目标。
2、受原材料价格的影响,产品盈利能力下降。尽管我们狠抓了内部管理,在降低成本上大做文章,内部消化了部分涨价因素,但由于涨价幅度太大,产品利润率仍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二、明年公司经济运行走势版权所有
2005年我们制定了坚持“以常规产品求生存,以高新产品求效益,以管理创新求发展”的工作方针,确立了力争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2000万元的经营目标。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2005年,市场的多元化格局给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项目的重复投入,市场的无序和非正当竞争,也给传统的优势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近几年国家汽车产业急剧扩张,山东区域内新上生产规模达到或超过我们的汽车冲压件生产厂家就达十几个,势头迅猛,该产业发展过热的势头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自今年五月一日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实施以来,我省农用车行业遭受重创,产销量因此下降一半还多,大多数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一些企业纷纷转产自救。北汽福田农业装备公司已经成功控股河北宣化重工公司,介入推土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的生产;时风集团与一汽红塔集团合作生产轻型卡车,实现了车厢、轮胎等部件的本地化;双力集团加大了收割机、棉麻机械等农用机械的产销力度;五征集团则开始进军轻卡和电动车。
这种形势给我们的压力机产品在2005年带来了一定的发展空间,目前供货合同已签订近4000万元,并且从往年的订货时间上来看,下半年订货量要比上半年的订货量大,2005年产品销售情况应该比今年看好,所以我们应该仍以生产大型压力机为主,同时控制好小型压力机的市场。在产品开发上,主要吸收引进日本小松技术,开发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开式压力机;抓好老产品JG、JM系列的技术性能改进,提升技术档次和水平;开发油压机系列产品,增加公司产品系列,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但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市场是在不断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开拓新的市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这种形势也给我们的冲压件产品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竞争对手的增多,主机厂缩产,缩小了我们的市场空间,使市场竞争加剧,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保持公司在四轮农用车车型市场占有领先地位,开发出1700新车型,切换1005、1305产品,并继续开发汽车、农用车功能部件,不断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主机厂的转产,使我们必须做出向轻、重型载货汽车以及工程机械行业进军的决择。
另外,估计明年钢材市场价格不会有大的回落,尤其是冷板价格仍然会居高不下,而我们的冲压产品每年需要大量的冷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利润率处于下降趋势。
三、冲压中心项目对明年经济指标的拉动程度
冲压中心目前已经投入生产,使公司的冲压件生产能力大增,尤其是为开发1700新车型,明年进军轻、重型载货汽车以及工程机械行业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明年计划完成销售收入2.3亿元,比2004年增加1亿元,利税1500万元,比2004年增加700万元。
四、资金需求情况
2005年计划进一步提高压力机生产能力,解决目前生产能力不足,设备技术状态落后的现状,因此计划投入技改资金3000万元。
开发1700新车型,进军轻、重型载货汽车以及工程机械行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认证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大投入,计划投入产品开发资金2000万元。
1.1田间作业机械化程度
据统计,2009年辽宁省完成机耕面积2778khm2,机播面积1778khm2,机收面积335khm2。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3.8%、51.2%、9.7%,其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然而,2011年辽宁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就已经达到了66.8%,两年的时间综合机械化水平增长了21.8个百分点。吉林省在农机化生产薄弱环节也取得了显著进步,2010年水稻机插、水稻机收和玉米机收水平分别达到了50%、65%和15%,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24.4个、48.5个和14.2个百分点,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05年的33%提高到2010年的61%。而2011年吉林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较2010年又提高了4个百分点,比全国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黑龙江省耕地机械化程度已达到98.8%、播种机械化程度达到94.1%、收获机械化程度达到70.1%,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跃上90%台阶,达到91.67%,位居全国第一。农业田间作业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虽然近年来东北地区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农机化生产薄弱环节如水稻机插、水稻机收和玉米机收等实现了突破,但是这些环节的机械化程度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而,今后一段时间大力推进农业生产薄弱环节的机械化程度,从而提高东北地区整体机械化水平,已成为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1.2农机专业合作组织
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刺激下,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如吉林省2011年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发展到3174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1158个,6个列为农业部示范点,100个列为省级示范点,拥有农机原值10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超过5000户。这些农机合作组织的主要成员在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农机作业效率等方面都要明显优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其中参加农机合作社的农机户主要农机装备使用时间要比未参加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户高出10个百分点。总的来说,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服务组织的成员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是未来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
2东北地区农机制造业发展迅速
农机制造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意义重大。东北地区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农业机械生产基地,尤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有过辉煌,大型企业包括全国知名的拖拉机制造厂—哈尔滨拖拉机厂,全国最大的播种机厂—哈尔滨农机厂,全国最大的联合收割机厂—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等等。东北地区的农机制造业产品、农机科研院校人才、企业的生产技术工艺源源不断地支持了南方新兴农机制造业的发展。但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等诸多原因,东北地区农机制造业逐渐衰弱,与其他一些省份相比,已处于明显落后状态。幸运的是,近年来东北地区农机制造业发展迅猛。跨国农业机械巨头如凯斯纽荷兰公司、约翰迪尔公司和中国本土农机企业如中国一拖、福田雷沃重工等纷纷进入东北地区进行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东北地区农机制造业也不遗余力的给予推动,谋划和建立东北地区的农机制造产业基地,并将振兴东北地区农机制造业列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方面之一。仔细分析近年来东北地区农机制造业的发展形式,不能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政府与企业配合,产业集群效应显现。东北地区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正在起步,十二五期间将迎来农业大发展的时期,发展本地化农机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东北三省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农机制造业的发展,纷纷出台各自的农机产业发展计划。如黑龙江推出了大庆高新区农机产业园、哈南工业新城、哈尔滨松北农机产业园、佳木斯农机产业园、七台河市农机产业园、齐齐哈尔一拖农机产业园、农垦北大荒农机产业园七大农机装备制造园区规划。同时,多项优惠政策的推出也吸引了包括凯斯纽、迪尔、福田雷沃重工等国内外农机巨头在内的多家农机企业来黑龙江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在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和企业的积极配合下,各地的农机产业项目进展顺利,逐步形成集整机、配套部件、相关服务于一体的农机装备产业链。二是选择高端路线,主推大型机械装备。目前,我国大型高端农用机械的普及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东北平原地区对于大型农用机械装备的需求巨大。另外,大型高端农用机械行业的技术门槛高、利润丰厚。因而,目前选择在东北地区进行投资的企业都选择了高端路线,主推大型机械装备。如一拖齐齐哈尔工业园定位在生产132.3~282.975kW大型拖拉机、高端中轮拖、大型复式作业农机具产品,爱科在大庆的生产基地主要生产139.65kW以上的大型拖拉机和大型联合收获机,约翰迪尔在黑龙江哈尔滨市建立了大功率拖拉机、大型联合收获机制造基地。这些投资计划的顺利实施使得东北地区的农机制造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三是吸引内地农机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机制造业形成了山东地区、洛阳及周边地区、京津唐地区为中心的三大产业集群。然而,随着近几年来,国家农机政策向东北地区倾向和东北地区政府积极地推动,越来越多的内地农机企业将投资和产业升级重心放在东北地区。这必然影响内地三大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换代。东北地区新建产业基地的大型高端农用机械大量销售到内地,抢占国内的农机市场,而内地三大产业集群的市场地位将遭受严峻的挑战。
3东北地区农机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1农用机械结构性不均衡
整体上,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很多地方耕种收全部环节实现了机械化,但农用机械结构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小型农机具数量多,大中型农机具数量还有待提高。虽然近几年东北地区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保有量增长迅速,但不得不看到这些大型农机具大多都属于国有农场、示范农机户等,广大农村地区大型农机具的普及还远没有完成。二是机耕机械化水平显著高于机播和机收。如东北地区玉米的机耕整地水平已经达到了90%以上,但玉米的机收水平才只有30%左右。水稻的机插水平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机插水平也刚刚突破50%。三是主要粮食作物农用机械多,经济作物农用机械少,很多蔬菜、果树相关的农机具还没有成型的产品,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3.2农机教育培训不足
虽然农机合作社近年来发展形式良好,但还没有形成应有的规模效应;农机社会化服务还不够规范;农机教育和培训机构缺乏专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不能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农机培训条件落后、培训能力不能满足广大农机户的要求,造成很多大型农用机械设备利用率不高,故障率高的局面。
3.3农机补贴标准混乱,作业收费标准不一
虽然国家在农机补贴上投入巨大,但很多地区的农机补贴各异,补贴标准没有做到公开透明,影响农户购买农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农机作业的收费没有统一的规范,有的以工作量计费,有的以耗油量计费,还有的以作业面积或者作业时间收费,出现故障、转换地块多收费等等。一些地区农机大户垄断作业,存在乱收费现象,严重影响无农机化使用机械作业的热情。
3.4农机科研、开发能力不足
农机科研单位经费短缺,吸引人才的能力弱,科研单位整体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创新意识不足,农机具产品更新换代慢,缺乏农机关键零部件加工产业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农机产业链。企业只是把东北作为农用机械的组装厂,影响东北地区农用机械制造业的长远发展。
4政策措施建议
4.1完善农机补贴政策,推动重点农机具普及,提高薄弱环节的机械化水平
完善农机补贴政策,切断农机企业、农机经销商和农机主管部门的利益联系,减少农机补贴的漏洞,使得补贴资金真正补贴到了农民身上;努力做到农机购置政策的公开透明,提高农民对于农机补贴政策的认知度,让农民切身感受到农机补贴的好处。应尽快总结近年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创新试点的问题和经验,尽快推出适应东北地区的农机购置补贴操作办法。鉴于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均衡性,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减少其他农机具的补贴力度,将资金集中于重点农机具的推广上,凸显补贴效果。对于农业机械化薄弱环节如水稻机插、玉米机收、深松整地等要给予重点关注,加大补贴力度,尽快提升其机械化水平。
4.2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打造高素质的农机服务队伍,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机合作社是未来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是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力量。应继续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财政扶持,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为符合条件的农户提供购置农机的银行贷款。同时也要培养专业的农机服务队伍,吸引人才加入农机服务行业,从农机的购置、作业、保养维护全过程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服务,保证农机户尽快掌握新型农业机械。同时,要不断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规范农机作业的收费标准,保证非农机户使用农机作业的积极性。
4.3推动农机制造业产业链发展,提高农机科研、开发能力农机制造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农机维修;基层服务;机械产品
1当前在农业机械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机械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地位的摆放还不足。一是办公条件严重不足,可以说绝大部分乡镇根本就没有办公地点和办公经费,尤其是一些乡镇离县城较近的,办公条件可以说是基本没有的。二是农业机械行业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这主要是维修质量不可靠、维修地点不合适、从事这行业的专业人员技术不过硬等。农业机械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售后服务还不到位。虽然现在的很多农机产品在销售的时候,都说有售后服务,但是由于这些企业的售后服务地点很多都是安置在大城市,对于农村来说,一旦出现机械故障了,在交通费、运输费等上,消耗的资金较庞大,无法得到有效进行[1]。而且有的机械由于庞大,一两个人无法搬运,这就要靠从事农业机械的人上门服务才科学,而这方面的技术人才正是我们需要的。农业机械产品发展更新较快。由于农业机械在山区地方都属于季节性作业,由于使用的时间紧,作业的时间短,一旦在隔年再来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农民自己无法修理,加之产品更新快,这在修理和购买零件方面为农民带来了困惑,时间长了,打击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产品的积极性。
2农业机械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1)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思想上要认识到位,二是行动上要决策到位,三是措施上要贯彻到位。在思想上要清晰认识到农业机械对“三农”的重要性,在行动上要给予农业机械方面更多的帮助,在措施上要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且要贯彻落实。各级领导要进行充分调研,找出农业机械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对于问题该如何有效解决,认真分析市场情况,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并且监督执行。要从干部队伍中选拔出喜欢干这行事业的、能够干这行事业的和干得成这行事业的人才,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而服务于我们的农民。2)要优化农业机械基层服务体系建设队伍。当前,虽然农业机械基层服务专业人员是有一定的数量,但是他们的技术水平到底有多高,这有待我们思考。这就要求我们要对他们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一是邀请进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对从事农业机械服务、维修和经营的人员进行专业指导,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这些人员到工厂(企业)的生产一线进行实践学习,三是组织这类人员,集中起来,开展互相学习,相互探讨,促进共同进步。只要我们能够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了,在以后的实践生产过程中,运用传、帮、带的方式,使其我们的农民自己学会操作,学会维修,使农业机械基层服务工作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完善农业机械产品购买补贴体系,增强农业购买和使用的积极性。一是严格执行补贴对象公示制度,规范使用购机补贴操作系统,设置农机补贴信息公开专栏,公开补贴方案和各项制度及补贴情况信息[2]。并对购机者的有关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购机者所在村进行公示,以提高补贴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二是重点防范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之机吃拿卡要、收受贿赂、违规收费、以本人或亲属名义直接插手补贴机具经营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杜绝发生违规操作、失职渎职等问题[3]。4)要促进农民自己遵循科学实践操作流程。我们从调研中得知,有点农民在进行农业机械操作的时候,未能按照机械的说明书进行操作,一是他们任凭主观的经验,直接使用,二是他们很大部分就算是有心去看说明书了,但是对于说明书上的有些知识还磨砺两可,分不清操作流程,三是不会自我保护机械产品,他们很多都是在用了以后,摆放在露天,任凭风吹雨打,也不将机械上的泥土清洗干净,四是来年再使用前,也不进行检查一下就直接用,本来有时候就是一颗螺丝没有紧的问题,由于没有进行扭紧,导致一用就更加损坏得快。总之,我们去衡量一个地方的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主要是看这个地方的农民在使用农业机械方面是否得到了有效开展。只要我们不断完善农业基层服务体系的建设,农业机械能够在我们的农民进行劳动生产的过程中,质量得到保障,政策得到优惠,使用水平得到提高,那么这样的农业机械就能在这个地方得到广泛的推广,这个地方的农业经济就能得到快速增长,能够改变传统的“牛耕”作业的落后模式,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井丰.如何做好我县大型农业机械售后服务工作[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4(11):132.
[2]伍明媚.江州区多措并举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DB/OL].
关键词 金属材料;热处理;合金
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特点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中职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专业课学习的前导课程,并为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该课程具有:
(1)内容庞杂、理论性强,名词概念多。该课程涉及冶金学、金属学、材料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及工艺学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其中每一章节均涉及大量的新概念和新名词。
(2)课程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关系密切,相关理论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大的灵活度和综合性。
(3)相关理论的系统性强,结构严密,前后内容密切相关。
该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分析、综合与总结能力的培养。因此,《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的第一节课“绪论”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绪论”对于本教材的作用如同广告对于产品的作用,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其次,要让同学们知道在这门课中我们将学习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哪些具体的用处。如告诉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同学们具有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选择零件使用材料的能力,使生产的零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增加零件的市场竞争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具有选择钢材热处理方法的能力,充分挖掘材料的潜能,更优化合理地应用材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使同学们初步具有选择零件毛坯成形方法的能力等等。以激发学生对掌握这些知识的渴望。
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 “绪论”一章的具体教学过程
1.介绍本课程名称的含义
(1)金属材料:是金属及其合金的总称。金属:是指由单一元素构成的具有特殊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的物质。如:金、银、铜、铁、锌、铝等。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元素与其他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通过熔炼或其他方法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2)热处理:就是对固态的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
2.金属材料学科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纵观人类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人类认识材料和使用材料的发展史。从远古到现代,人类从最初的石器时代已经发展到了当今的人工合成材料时代。每一种新材料的研制成功,都会对相关领域科技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如:中南大学研制生产的高性能碳材料,已成功应用于“神六”飞船的制动系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碳―碳复合材料刹车副制造技术的国家。又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结构设计奇特新颖,钢结构最大跨度达到343米。如果使用普通钢材,厚度至少要达到220毫米,焊接非常的困难。在国内科研人员不懈努力下,终于研发出了低合金高强度钢Q460适当的合金元素配比,厚度也从220毫米减小到110毫米,成为“鸟巢”钢筋铁骨中最坚硬的一部分。
在人类使用的众多材料中,金属材料由于其特有的各种优异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当中,是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通过光碟的播放,让同学们真实的体会到金属材料突飞猛进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最后强调:金属材料学科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必要性
作为一名机械行业中具有中等技能水平的技术工人,从手中的工具到加工的零件,每天都要与各种各样的金属材料接触,为了能够正确的认识和使用金属材料,合理地确定不同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就必须熟悉金属材料的牌号,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变化规律。合理地使用热处理工艺,改善金属材料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强化金属材料,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认识到绝大部分重要的机械零件在制造过程中都必须进行热处理。为此,我们需要比较深入地学习和了解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相关知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正是这样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热处理与金属材料性能之间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4.介绍本课程的内容
本课程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 (1)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变形的相关知识。该部分内容位于教材的第一章、第二章。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名词概念多,通过列举大量学生们熟悉的实例,运用形象类比的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2)金属的性能:主要介绍了金属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该部分内容位于教材的第二章。通过简单的演示实验,帮助学生准确的理解和掌握概念。通过基本的生活常识,进行设问,启发学生,进而引入强度、硬度、塑性等概念。(3)金属学基础知识:主要讲述了铁碳合金的组织及铁碳合金相图。该部分内容位于教材的第三章。这部分内容综合性很强,是课程中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内容;是学习后续其他许多章节的基础,是分析组织、判断性能,选择热处理及铸锻工艺温度的重要依据。同时这部分内容又是同学们学习的一个难点,在学习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4)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主要讲述了热处理的原理(钢在加热、保温、冷却时的组织转变)和热处理的工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等)及常用材料的典型热处理工艺。该部分内容位于教材的第四章。这部分内容概念多,理论性较强,为了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列举学生熟悉的现象,如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同学都见过铁匠打好农具后,趁热放入水中,其目的是提高农具的强度和硬度,这就是简单的热处理。(5)常用金属材料:主要介绍了碳素钢、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等的分类、牌号、性能特点及应用。这部分内容位于教材的第三章(碳素钢)、第五章(合金钢)、第六章(铸铁)、第七章(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这部分内容是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如:学完这些章节后,同学们就会分析在操作课上使用的各种工具的材质、牌号、性能、应用场合等,让同学们感受到这些知识的具体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相关知识的渴望。
5.小结
根据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同学们在学习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抓住本课程的主线,即:材料成分――组织――性能――性能改造(热处理)――合理应用。对这门课的学习提出希望,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学好这门课程,并会灵活应用本课程的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最后,让同学们阅读“秦始皇陵铜车马”,了解我国材料的发展史,了解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同时也让同学们知道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盛做出自己的贡献,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布置课后思考作业
中职学生对网络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充分地把学生的这一兴趣,引入到本课程的学习中,将被动的学习,转换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将学习的空间得到广泛的延伸。在本节课后,向同学们布置以下作业:
(1)利用网络查找你最感兴趣的一件物品的材料发展史,字数不限。可以是体育项目撑杆跳高中的撑杆,可以是游泳运动中运动员身上的泳衣,也可以是机械行业中,挖掘机的铲斗,机床零件,汽车配件,农用机械等等,还可以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件物品。
对这样的作业,同学们都兴趣十足,作业刚一布置,同学们都兴奋异常,纷纷议论,一下就打破了教室安静的气氛。这样的作业形式,通过在09级、10级、11级机械专业的学生中应用,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调动了同学们对本课程的兴趣,又让同学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学到了知识。为本门课后续内容的学习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2)请同学们思考: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怎样才能结合专业特点学好这门课程?
同学们对这道题的回答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同学们都对自己如何学好这门课,都提出了要求,因而,作为本科程的授课教师,也就达到了目的。
一、加快技术标准制定工作
(一)加大重要领域标准研究制定力度。针对产业发展重点,做好顶层设计,成体系组织开展重要领域标准预先研究工作,制定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夯实标准立项和制定基础。通过试点探索综合标准化工作模式,同步开展产业链上各环节、各类产品的标准制定,形成重要领域标准全面覆盖和配套的局面。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加强物联网、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半导体照明等重要领域标准制修订,并在经费、计划安排和审批等方面给予优先和倾斜支持(各行业标准制定重要领域见附件)。
(二)加大具有创新成果的技术标准制定力度。大力推动标准与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的良性互动。加强标准化工作与科技重大专项、产业技术研发等工作的衔接,支持具有创新成果的企业联合开展标准制定,积极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上升为技术标准,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广,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三)加大产业急需标准制定力度。围绕技术改造、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淘汰落后、质量品牌、两化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工作,组织制定标准3000项,发挥标准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四)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力度。继续开展与国际标准对标工作,把对标的要求纳入计划立项和审批等标准制修订流程,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提升行业标准水平,加快与国际接轨。
(五)做好标准复审工作。开展标龄满5年的行业标准复审工作,淘汰不适用标准,加快修订落后标准,提升标准的先进性、合理性和适用性,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二、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
(六)促进自主技术成为国际标准。以国际标准提案为核心,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要领域为突破口,加大对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战略研究,支持企业同步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对重要国际标准制定的参与度,积极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为国际标准。加大我国自主标准的海外推广力度,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七)加强与贸易相关的技术标准跟踪和预警。推动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企业在关注ISO、IEC和ITU等传统国际标准的同时,密切跟踪重要的区域标准化组织动态,关注其技术标准制定工作,及早规避国际贸易风险。加强标准类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评议和应对,引导外贸型企业积极关注产品输出地的相关标准动态信息,帮助企业迅速调整适应国际贸易变化的要求。
三、推进标准贯彻实施
(八)推进工业产品达标。按照《产品质量达标备案管理试行办法》的要求,加强对企业贯标、达标工作的指导和培训,扩大达标备案管理的试点地区,协助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落实达标备案企业的激励措施,促进工业产品质量提升。加强组织管理和平台建设,调查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贯标情况,为标准制修订提供支持。
(九)加大标准宣贯力度。组织行业协会、标准化机构等积极开展标准宣贯。结合重点项目的产业化和应用推广,将相关标准的贯彻实施作为工作内容之一,推动企业贯彻执行标准。探索建立重点领域标准贯彻实施效果反馈机制,动态跟踪和掌握标准贯彻实施情况。
四、完善标准工作机制
(十)完善标准化工作运行机制。继续完善“分工合作、职责明确、联手推进”的标准化运行机制。一是强化与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的会商,积极稳妥推进会商合作;二是加强部省互动,通过试点积极探索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申报标准计划项目的模式,发挥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作用,促进标准化工作与地方产业发展的衔接。三是加强对标准化技术组织的指导和管理,建立健全公开、透明和高效的标准化技术组织运行机制。四是制定《关于加强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促进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标准化专业机构和企业等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五、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
(十一)开展提升行业标准总体水平研究。继续完善行业标准体系现状分析研究。针对化工、冶金、制造等重点行业,深入研究提升标准水平、优化标准布局、加强贯标工作、强化标准管理的措施建议,全面促进行业标准总体水平的提升。
(十二)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鼓励和支持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标准化技术组织结合地方特色与行业特点,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标准化培训工作,提升企业标准化人员素质。积极探索标准主编人员持证上岗和标准化工程师评定制度,夯实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人才基础。加大国际标准化活动经费投入,建立国际标准化人才选拔、培训、输出、激励和保障机制,加快国际标准化高端人才队伍建设。
(十三)加强标准化管理工作。加大标准立项协调力度,提高标准立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配套性。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完善标准制修订工作流程,建立标准化研究和动态信息通报机制。启用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附件:2012年工业和通信业各行业(领域)标准制定重要领域
石化化工行业:农药及乳油剂型、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工程塑料、改性塑料、专用树脂、特种合成橡胶、水处理剂、专业涂料、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及煤化工技术、废弃化学品处置基础标准、乙烯丙烯、车用汽油柴油等。
钢铁行业:热轧和冷轧宽带钢关键技术装备、高强度钢筋、高速铁路用钢、高强度轿车用钢、高强度机械用钢、高档电力用钢、高档精密不锈钢薄板带、高级无缝钢管、抗腐蚀抗大变形的管线钢、高磁感取向硅钢、耐高温高压腐蚀电站用钢、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海洋工程用钢、船用耐蚀钢等。
有色金属行业:铜铅锌冶炼短流程工艺、高性能专用铜铝材、再生金属,吨铝直流电耗低于12000千瓦时的电解铝关键工艺、高精尖深加工项目等。
建材行业:太阳能光伏发电用玻璃基板、各类显示器用超薄玻璃基板、家电用特种玻璃、陶瓷膜及陶瓷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功能陶瓷、新型砌块及墙体材料、非金属密封垫片、摩擦材料、人工晶体材料、新型防水材料、保温材料、装饰石材、木塑材料及深加工材料及制品等。
稀土行业:永磁材料、磁制伸缩材料、催化剂材料、发光材料、贮氢合金材料。
黄金行业:氰化物管理、黄金采矿、选矿和尾矿。
机械行业: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基础零部件、重大技术装备、基础制造装备、生物制药设备。
汽车行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汽车安全、汽车关键零部件、汽车电子和电磁兼容、车辆报废和回收再利用。
航空行业:民机产业行业管理、民用飞机及系统通用要求、设备级产品通用技术规范,民机基础、标准件和关键设计技术。
船舶行业: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船舶、主流船型优化升级、船舶先进制造技术、船舶配套产品、基础共性技术和行业管理标准。
轻工行业:高效节能家用电器、新兴小家电、造纸、家具、五金、玩具新产品和新技术;农用塑料、新型功能性洗涤剂、智能化缝制机械;高效照明产品、电动自行车等产品用锂离子电池(组)、铅酸蓄电池及超级电容器;食品用原料、特殊膳食、发酵产品、罐头产品、饮料产品、功能性食品、谷物和豆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
纺织行业:高新技术纺织纤维和产品及检测方法、产业用纺织品、服装CAD、新一代纺织机械。
核工业行业:辐射改性新材料、无损检测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高能X射线实时成像装置、高能X射线工业CT装置。
兵工民品行业:民用枪弹、活性碳、民用光学。
电子行业:高性能计算机、RFID、卫星导航、数字家庭、3D电视、面向三网融合的视听终端、家电售后维修服务、太阳能光伏、动力电池、半导体照明、电子设备安全与电磁兼容、平板显示、电子新材料、新型电子元件、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电子文件管理装备、云计算、物联网、信息技术服务、SOA、基础软件、中文办公软件格式、版式文档、游戏游艺机、电子文件存储与交换格式。
通信行业:IPv6、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TD-LTE、无线局域网、三网融合、移动支付、智能终端、互联互通、网络信息安全、信息无障碍、互联网数据中心
工程建设领域:石油化工工厂系统工程设计及长输油气管道布置规范,矿山工程及选矿厂设计规范,化工行业专用法兰技术要求,新型显示器件等电子工厂及产品应用系统集成工程建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