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机安全知识

农机安全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机安全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机安全知识

农机安全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户县; 农机; 安全监督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173-02

众所周知,农机安全生产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影响到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全面发展。

一、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教育培训滞后,群众安全意识薄弱

由于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方法和手段落后,加上少数地方、部门漠视安全防范,不愿进行必需的安全投入,致使安全隐患严重。因为接受培训需要较大的财力和较多的时间投入,许多农机从业人员,几乎从未进行过安全培训,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忽视安全操作,处险境而不自知,遇险情而难自救,常常因小小疏忽或操作失当,酿成重特大事故,付出惨痛代价,“十年辛劳奔小康,一场事故全泡汤”。实践证明,有没有培训教育,情况还是不一样。农机从业人员有了安全生产的意识,有了安全生产的知识,有了自我防范的能力,农机安全生产的任务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为农民着想,这是最重要的着想;对农民负责,这是最重大的责任。

(二)认识上制约导致农机安全监管不力

首先,个别地方政府和部门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农机安全生产缺乏足够认识,存在重农机推广、轻农机安全的倾向,忽视农机安全发展,农机安全生产未能纳入农机化发展战略。农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没有落到实处或者只是停留在讲话中和文件上,农机安全生产还没有成为自觉行动。其次,农机安全生产基础总体比较薄弱。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投入不足,农机安全生产投入欠账严重。三是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地方领导干部特别是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农机安全生产意识不强,认为农机安全生产仅仅是农机监理部门的职责。四是农机安全生产监管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部分地方的农机安全监管措施不到位,缺乏权威性和有效性。

(三)资金投入上,地方财政严重不足

目前,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性质、级别、财政拨款体制混乱,经费困难。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本是一种政府行为,但在实际工作中农机监理工作变成了一种部门行为,特别是多数地方政府对农机监理人员的人头事业经费均未纳入财政全额预算,致使监理工作经费短缺,导致农机监理靠收费养人,形成重收费、轻监理,给农机安全监管造成了负面影响。此外,农机监理业务装备不规范,一是农机监理车无统一的标志;二是农机监理服装制式不统一;三是农机监理检测设备不齐全,基层农机监理计算机技术装备水平特别低。

(四)农机监理基层管理服务网络不全

从全国情况来看,各市、县区都设有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其编制、装备、设施、人员较健全,而乡镇、农场没有专设机构,监理人员很少甚至没有。农机监理基层网络不全,对分散在千家万户并行驶在乡村道路上的农机安全生产无法进行有效监管,部分地方的拖拉机及驾驶员的牌证管理很低,对农机监管造成很大困难。

二、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及其建议

(一)正确认识当前形势

安全工作大于一切,道路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秩序的正常有序。近年,在县委县政府及农业局的正确领导和全县其他行业的共同配合和努力下,户县农机安全事故四项指数有了明显下降,但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非常严峻,特别是农用车违章载人、无牌行驶、驾驶员无证驾驶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潜伏着严重的事故隐患。因此,农机监理人员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善始善终地、一如既往地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从关心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秩序和环境的高度出发,尤其对农用车的安全监管尤为重要,各岗位人员各负其责,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全面认真地履行好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的职责。

(二)履行职责,强化宣传、教育

在工作上,应继续抓好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工作,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要严格履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各个部门有责任,人人身上有担子。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农机监理人员深入乡村、农户,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方法做好农机安全宣传工作,在宣传工作中要注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网络作用,做好对广大农机手的学习和宣传工作,提高农机手遵章守法的自觉性。每逢“三夏”、“三秋”,户县农机管理站创新服务模式组建专业作业服务队,由200多台(套)新型农机具组成的48支作业服务队活跃在希望的田野中,“三夏”组织小麦机收、秸秆还田(捡拾)、拉运、播种一条龙作业,“三秋”组织玉米机收、秸秆还田,耕、旋、播种一揽子工程,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工序,加快了进度,整合了资源,提高了效率,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二是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防线前移、不留死角”的要求,大力开展安全监督检查,保障农机安全生产。执法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场院,安全检查。对无证驾驶、无牌行驶、超载超速等各种违章行为,耐心说服教育,做到以礼服人,以情感人。

(三)加大培训力度

近几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农机具拥有量得到快速增长,新机手也越来越多,由于误操作或安全意识较差而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新技术、新机具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户县农机管理站每年在三夏,三秋前与生产企业联系、配合。组织操作手进行技术培训,内容为机具工作原理、操作规程、机具的检修、调试、维护、保养及农机安全注意事项等,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严把检验质量关

农机年度检验工作是农机系统全年工作的中心工作,农业机械良好的技术状态是保证农机安全生产的前提。因此各级农机行政主管部门和农机监理机构应高度重视,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制定方案强化措施,量化工作任务,落实目标责任管理;二是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进村入户,按照宣传动员、调查摸底、帮助机手检修机具、上门集中检验、当场发放证照的方法,方便机手,调动机手参检的积极性;三是绩效挂钩,完成的奖,完不成的罚,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从而有力地促进检验工作;四是落实乡镇政府主体责任,提高检验率。把检验任务落实到乡镇政府,并按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充分发挥其管理优势、主体责任,极大地促进检验率的提高;五是仪器检测,提高检验质量。

(五)加强农机监理队伍规范化建设

增加办事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收费项目和标准、办事业务程序、举报电话等公布上墙,方便群众办事。严格按照“两个规范”、“两个规定”、“五个技术标准”进一步规范执法能力。尤其是要求监理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做到耐心服务,用语文明,实行首问负责制,不推诿,不扯皮。加强农机监理人员技能培训学习,主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提高农机安全监理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农机安全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机;安全生产;拖拉机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购买的变型运输机、拖拉机等农机设备越来越多,这些设备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但有些农户购买的是无牌农机,很多农户也没有相应的驾驶证,属于无证驾驶,这就给农机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影响农村建设的稳定发展,因而有必要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机制建设,增强农民的安全意识。

1农机生产、管理存在的不足

1.1农机用户安全观念淡薄

很多农机用户在购买农机后往往忽视了农机驾驶的安全问题,如无证驾驶、超载超速、无牌行驶等现象屡见不鲜。很多农机用户没有意识到农机驾驶需要驾驶证这一点,大都是现学现开,明显增加了农机驾驶的风险。在相关调查中发现,在赶集或工程建设时,农村无证驾驶农机或是超载驾驶等现象非常普遍,期间事故发生率也很高,给农机安全管理带来了困难。

1.2机车老化,安全性差,年检率低

很多农机用户在购买农机时为了节省费用往往会选择拼装车或是改装车,而这种农机的零部件往往都是旧件或残缺件,质量性能严重不足,导致机车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而为了节省费用,鲜少有用户会对农机进行年检。

1.3用户不愿意参保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

部分农机用户在使用农机的过程中抱着侥幸心理,认为驾驶农机的机会不多,活动范围又小,出现事故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而不愿意再多花一份钱来购买保险,所以农村农机用户参保人数较少,这就使得在发生事故后,农机用户不能及时得到相应赔偿,需要自己承担事故损失。此外,只有参保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之后才能年检,而由于农机用户参保较少,也就直接影响了农机年检率。

2建立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针对当前农机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相关农机监管部门应该深入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采取相应措施对农机进行监管,以有效提高农机生产安全,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权责一致

农机安全生产中的各种问题与农机监管部门权责不一有很大关系,因而要建立农机安全生产机制,首先要从监管部门的权责入手,依法执行对农机的检查职权,广泛开展农机安全活动,对违章行为进行严肃治理,切实降低农机生产安全隐患。同时,监管部门要不断提高自身监管素质,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将农机安全生产问题中涉及的各项工作认真做好,努力为农户做好服务工作,热情为农户讲解和介绍相关农机使用法律、法规,督促农机用户能够知法、懂法,从而自觉树立起安全生产意识,达到农机监管的目的。

2.2县乡村三管齐下

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离不开各个部门的全力配合,从乡村到县级部门都应该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视,要组织县乡村三级共同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活动,让各个部门都参与进来,同时也要让公众参与进来,切实落实农机安全生产的各项方案,建立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要将农机安全生产放在农村建设中的重要部分,着重讨论农机安全生产问题,并对相关安全生产行为进行规范,将其写进村规民约当中,让农机用户能够切实按照农机安全生产规范来行事,有效防止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安全生产,安全第一

要切实增强农机用户的安全意识,不断加强对农机用户的安全教育。农机监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农机用户进行农机安全驾驶、安全生产法规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农机用户的安全生产观念,促其自觉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同时,可在村里宣传栏张贴相关安全教育内容,强化农机用户安全生产意识。

2.4严把检验关,提高检验率

加强农机安全检验,要求农机用户定期参加机车检验,对老化、故障和隐患机车进行筛除和检修,保证农机的安全性。同时要加强检验力度,严格按照相关检验标准对农机进行检验,对于年限过长或是拼装农机应该进行强制报废,严禁农户私下进行农机拼装,保证农机市场安全,保护农机消费用户的权益。此外,农机监管部门要强制农机用户参保,令其定期参加年检,为农机安全生产增加双保险。

2.5提高驾驶员持证率

要减少农机无证驾驶情况,必须加强对农机用户的培训,组织农机驾驶员参加驾驶培训来获得相关驾驶证,做到持证驾驶,确保农机驾驶的安全。对于缺少培训机构的农村,监管部门可组织驾驶员到邻近机构进行驾驶培训,让农机驾驶员能够尽早取得驾驶证,保证农机生产安全。

3结语

不断强化农机安全生产观念,建立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构建和谐农村、平安农村的关键,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视,采用适合的手段和措施对农机进行管理控制,切实提高农机用户的安全意识和观念,督促其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机安全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农机安全生产,进一步促进农村安全稳定建设。

参考文献

[1] 邵雄心.不断强化农机安全生产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J].吉林农业,2015(,6):62.

[2] 汪晓春.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5,(2):30.

农机安全知识范文第3篇

一、__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以来,在国家对乡镇企业发展的正确引导下,__市逐步发展成为以煤焦为主的工业县,农业生产相对滞后。全市42万亩耕地,其中小麦17万亩,复播作物以大豆、油葵、蔬菜为主;春播12万亩,以玉米、甘薯、谷子为主,4万亩蔬菜,其它作物5万亩。除粮食外,有些农产品还需从外地调入,尤其是蔬菜,大都要从太原、太谷、榆次调运。据我市植保站三年来对市场上三十多种蔬菜、水果抽样检测,本地农产品超标率低于外地调入的农产品,总体有机磷超标率为30。因此我市农产品质量还属基本安全。但我市环境污染对部分地区农产品的生产会直接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农产品生产安全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思路对策

1、思路

我市农产品安全生产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以改善农业环境为基础,以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突破口,以加强生产全程监控为重点,以质量监测管理为手段,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质量安全认证、质量安全执法,市场信息等体系,全面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进程,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2、对策

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保证。

(1)加快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目前,我市检测手段只有一套农药残留速测仪,只能初步检测出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的超标率。当然要建高标准、高精度的有害物质的检测设备是我市经济不允许的,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2)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体系建设。要执行好国家和省颁布的《植物检测疫条例》、《山西省农药管理办法》、《农药管理条例》、《山西省农药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农业法律法规。从农产品生产的源头抓起,配合工商、公安查处国家禁用高毒、剧毒农药,并加强农产品市场质量管理。我市政府可根据当地市场制定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执法,打击不合格农产品。

(3)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要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和标识认证为基础,积极推行行业标准,大力培育有市场前景的名牌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市张兰镇的丘陵山区新发展了8000亩红枣、核桃生产基地,无污染、光照充足,生产的果品质量高,下一步计划在上级机构的帮助进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建成附近县市最大的无公害干果基地。我市绵黄芪是地道中药材,近两年在绵山脚下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地区共发展了1万亩;生产条件十分优越,质量认证更会使我市的特产更具特色。

(4)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以质量标准为依据,瞄准市场需求,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实现信息采集、处理与的标准化、规范化。并通过网络及时向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经营和消费者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品牌等方面的信息。

农机安全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药残留;农产品;质量安全;l生原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8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112-01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较多,其中农药残留问题最受关注。作为重要农业物资之一,农药的质量是否合格以及是否按照规范使用均会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尽管各级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农药的管理,明显降低了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形势,但由农药残留而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却屡见不鲜。阳谷县作为农业大县,在农产品上一直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将监管工作真正落实到农产品生产源头上,确保城乡居民可以吃上放心农产品。结合工作实践,对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1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原因分析

1.1 农药的过量及频繁使用

农药的类型一般包括2类,即内渗性和内吸性。内渗性药剂的主要特点为易扩散,造成农作物的根、叶、茎、果实等全身器官均会发生药害,防范难度大。内吸性药剂易残留在农作物上,经过代谢作用进入植株的各个部位。植株一般可通过自身的代谢分解含有毒性的物质,但目前农药使用量过大、过于频繁,而农作物的分解能力有限,造成植株体内有害物质积累越来越多,最终使农作物的分解功能发生紊乱。加上农户在收获农产品时,由于忽视了农药残留问题,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流入市场[1]。

1.2 土壤中残留农药的释放

不少农户在使用农药时,不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正确使用,为了省事,一般都是选择喷洒的方式,而且也不关注农药的流量、喷出的角度、力度等,导致只有少量药剂喷洒到目标植株上,而大量农药落在土壤中。这些农药残留在土壤中,经过微生物或者紫外线的作用,部分可以转化为无害物质,但还有部分未能分解,混合在土壤中被农作物吸收[2]。

2 控制措施

2.1 科学施用农药

农作物上发生的灾害包括病害、虫害、杂草等,不同原因造成的危害程度、发生规律均会有所差异。因此,防治上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药剂,以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病虫害发生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抗药性有所差别。因此,要结合灾害的发生特点、规律及具体的发生阶段,科学选择施药时期、确定最佳用药量,以增强施药效果。如成虫的抗药性强于幼虫,成虫期防治要加大农药用量,且效果也不佳,最好在幼虫期防治;对于草害,刚萌发时抗药能力弱,防治效果最佳,而随着杂草的成熟,需要不断增加用药量。由此可知,结合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科学施药尤为重要,如果防治时间早,则可用较少的药剂即可达到效果,减轻农作物发生农药残留等问题。农户在使用时一定要按照药剂说明书上标明的剂量,不得自行改变用药量。如果施药量过大,则会造成农作物中农药严重超标,不仅对坏境产生污染,还会危及人体健康;若施药量过小,则无法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此外,喷药时要结合药剂的形态、特点等采取灵活的方式,如农药的剂型为乳油时,则适宜采取兑适量水喷雾的方式[3]。

2.2 做好市场监管工作

充分认识到农药残留的严重性,可对农户、技术人员及消费者等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由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做好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管理、监督,尽量减少农药用量,且在农产品监测方面加大力度,严禁农残超标的产品进入市场中。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市场上非法制造农药、非法销售农药的行为,要坚决依法处理。阳谷县近年来统筹多个部门,对市场上销售假冒农药以及国家明令禁止的毒性大、残留期长的农药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2016年按照最高限度处罚了12户农药经营户,对当地农药市场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4]。

2.3 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可追溯制度

对引进国内外农产品创新生产技术的企业,政府要给予大力支持,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了对农产品实行有效监管,阳谷县实行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在县、镇、村3级层层落实下去,并建立起责任追究制度。以阳谷县丰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例,其通过网络技术,将大棚内蔬菜产品的生产履历信息快速采集与实时上传,实现蔬菜产品从地块、品种、田间、采收、加工、包装、检测到追溯码生成的数字化管理,使生产的每一件蔬菜产品都能够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全程的质量安全管控信息,从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 参考文献

[1] 赵银宝,张燕.农药残留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J].宁夏农林科技,2007(1):62-63.

[2] 侯全奎.简议农药残留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及其检测措施[J].大科技,2016(26):25-26.

农机安全知识范文第5篇

1.1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回顾近些年我国食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情况不难发现,一次又一次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不断刺激着消费者最敏感的神经。这充分说明,我国政府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仍然薄弱。具体表现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及检测体系建设现状不佳。具体执行各项监管及检测工作过程中,依旧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食品安全监管效果不佳。

1.2食用农产品市场混乱

通过对食用农产品市场情况的了解,确定“特供”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导致市场混乱,致使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横行。所谓“特供”就是为某些特定群众所提供的特定产品,这些特品的质量好、安全性高、供应及时。

1.3监管水平不足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出,与相关监管部门人、财、物不到位有很大关系。通过了解相关监管部门监管工作的情况不难发现,由于监管人员紧缺,技术水平不高,监管制度不够健全,监管手段欠缺和监管群体庞大等,导致监管工作难以切实有效的落实,进而出现监管不力现象,给很多不良商贩创造了进行假冒伪劣产品销售的机会。

2保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控制措施

2.1做好食用农产品产前控制

出于保证食用农产品质量的考虑,在具体进行农产品生产前,要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等进行了解,并且展开一系列的调查检测工作,在确保产地环境符合标准,才允许开展农产品生产;对产品生产中废弃物的排放应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随意排放,给农作物种植带来负面影响。

2.2做好食用农产品产中控制

结合食用农产品生产实际情况,要制定并完善生产技术保障体系。(1)依法建立统一的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合理使用制度。建立农业投入品可追溯的销售档案记录,有效杜绝违禁农业投入品的使用。(2)要以生产档案记录、用药休药期(间隔期)、包装标识、质量追溯和产品准出检测为主要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产地准出制度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包括产地准出办法、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实施细则、运行流程等。

2.3做好食用农产品产后控制

为了保证消费者所食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农产品生产后,还要制定健全的安全监测管理体系,设置基地快速检测室,并建立质量安全信息通报和报告制度。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要有受控的预警应急处置措施,对即将上市的产品进行严格的快速检测,通过抽样检测合格后,才可准出上市。其中“三品”基地的农产品,要对比检测结果是否符合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标准,在确定产品达标的情况下,才允许上市销售。

3结语

鉴于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稳定,致使当下时有食品安全事故出现,严重威胁着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对此,应当注意加强食用农产品生产前、中、后的全程控制措施,尽可能地保证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绿色的农产品。

作者:韩伟斌 龚成华 周新成 林玉娟 单位:响水县农业委员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