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产品直播营销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品牌建设;特色大米;网络营销策略
一、我国特色大米品牌建设现状分析
(一)消费者对大米品牌化需求增加,但大米品牌建设不足大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必需品之一,人们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同时,对大米质量提出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人们对大米安全性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虽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倾向于购买具有良好信誉品牌的大米产品。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特色大米品的品牌树立较少,市场上销售的绝大多数大米均为无品牌产品。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受到传统小农经济思维以及分散化经营模式的影响,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并未真正的认识到特色大米品牌创建的重要性,最终导致我国大米市场上真正值得消费者信赖的大米品牌少之又少。
(二)电商网络品牌潜力巨大,但特色大米品牌建设缓慢随着近年来我国电商网络的迅速发展,涌现出的像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味草等农产品品牌,虽然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关注,但实际上传统的地域农产品品牌不管是在品牌推广还是营销方面,仍然没有将电商网络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营销。所以,各地区在构建农产品网络品牌时,必须充分考虑电商平台具有的特殊性与消费者需求,进一步加大农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才能使特色大米品牌真正进入到人们的视线中。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特色大米品牌在打造的过程中,不仅面临着建设严重滞后以及品牌数量不足等问题,而且还面临着传统品牌推广营销力度不足的问题。首先,特色大米品牌生产规模小且产业链整合力度不足。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我国特色大米生产受到小农经济的影响,普遍存在着生产集约化程度低,特色大米品牌数量少,加工环节简单,不重视品牌包装设计与创意营销等几方面的问题。其次,行业标准建设严重滞后。虽然农户已经加大了在网络电商平台中销售特色大米的力度,但是由于受到系统规划、设计不合理以及特色大米标生产加工标准不同意等因素的影响,不但对特色大米品牌效应的扩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而且降低了市场对特色大米品牌的认可度,对特色大米品牌形象的树立和维护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品牌建设下台沃科技特色大米网络营销策略
(一)保质保量前提下合理应用粉丝经济首先,根据消费市场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商品作为直播活动的宣传品,从而达到提高商品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的目的。直播是即时需求的爆炸式体验,而短视频是直播长尾效应的主要形式。以罗永浩直播带货为例,其公司有专业的视频制作流程,有着较强的账号、分析以及社群运营能力,直播带货不是单纯的将线下产品带到线上,究其根本就是借助超级平台、超级流量、超级内容,让产品得到更大曝光,以更为有趣、直接、高效的方式触达用户。由于宣传品的选择是决定直播活动成败的关键,所以,农户在选择商品时,不仅要充分重视商品的实用性,而且还应从市场价格方面着手,选择质优价廉的商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此外,宣传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做好售后服务的相关工作,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在消费者内心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其次,注重产品质量。直播活动只是一种网络营销的模式,其属于一种平台性质自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假如相关部门在网络平台监管方面出现疏漏的话,一旦网络平台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利用劣质商品开展直播活动欺骗消费者的话,不但会影响到产品的销量,而且对商铺建立的良好营销口碑也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二)通过社群营销进行大米品牌建设社群营销是当前我国特色大米营销中常用的一种营销效率高但分散的营销形式。所谓社群实际上就是以互联网社交关系为基础,将具有相近价值观和目标的人聚集在一起,打造出的一个利益共同体。这种营销方式最大的特点在于,消费人群的划分呈现出极致标准化的特点。社群是移动互联网上网出现后产生的一种以社交为依托的营销工具,其作为线上销售中最小的结构单元之一,与普通的电商销售、朋友前销售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社群是以群作为营销单位,开展商品的营销宣传活动的。由于大米产品是一种消耗量大、复购率高、加工便宜且需求量极大的产品,所以,工作人员在运用这种销售形式时,必须采用合理的销售技巧,才能提高大米的销售量和复购率。另外,口碑营销也是社群营销活动开展时必须充分重视的问题之一,这里所说的口碑营销实际上就是产品的质量,一旦社群中对产品普遍出现差评的话,那么该产品就很容易失去大多数消费者的信任,长此以往该产品或品牌自然也就被这个社群淘汰。
(三)搜索引擎扩大品牌营销影响范围搜索引擎营销因为其自身具有广泛且精准度特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扩大的人群数量不仅为大米品牌营销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而且消费者在购买大米时,只需出现了搜索行为,也就意味着消费者已经产生了购买产品的消费欲望。此时工作人员只需要对用户进行引导,即可将消费者的购买欲转化为购买率。此外,搜索引擎营销具有的支持多渠道流量导流是该营销模式的另一大特点。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素搜索引擎可以合理地进行淘宝、天猫、京东、微信等相关网络电商平台的导流,其具有的渠道高度开放特点,为后续营销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工作人员在借助这种营销模式开展特色大米的品牌营销活动时,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晚稻大米临近上市前,凡是建立了商铺开展电商销售的企业或个人,应该进行大米、旅游等关键字的引导,最终将其导流至淘宝、天猫等电商销售平台。其次,将旅游业、农家乐等相关产业紧密融合在一起,大米种植户或企业应该加大与旅行网站、酒店等合作的力度,为游客提供采摘特色大米的机会,然后将关键字导流至携程、等旅游游记或形成推荐中,引起游客的关注。
(四)通过社交媒体创设优质品牌形象(1)微信。微信是当前我国社交媒体中发展最成熟且信息内容最丰富的社交平台。企业在开展品牌营销活动的布局活动时,可以将活动策划、广告投放、品牌宣传等活动内容放置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由于微信公众号的人群可以根据地域、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进行标签和划分。只要是关注了微信公众号也就意味着其对公众号中传播的内容产生了兴趣,为后续消费行为的发生奠定了基础。此时,企业就可以通过向其推送信息的方式,开展品牌营销活动。(2)直播平台。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是当前除了微信平台以外,个体种植农户开展大米营销活动的主战场,比如,石榴、脐橙、猕猴桃等农产品在这些平台中都有着非常好的销售表现。视频直播平台自身具有的感染力较强的特点,不但彻底打通了农户与淘宝、京东之间的销售渠道,而且消费者在选择和购买产品时,只需要通过快速的浏览平台,即可及时的获取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增强了消费者的消防体验,激发出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五)结合电商平台扩展大米营销目前,常见的农产品品牌营销电商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垂直生鲜农产品领域电商平台。像天天果园、盒马生鲜等。其次,综合类电商平台。比如,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不仅购买方式体验已经日趋成熟,而且从线上用户体验、产品推广一直到线下产品的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建立了完整的服务体系,促进了农产品品牌营销活动质量的有效提升。但是由于综合电商平台对于品牌的准入门槛要求较大,所以增加了产品质量不达标、售后服务差等问题发生的几率,对同类型生鲜农产品树立的品牌口碑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六)多维发展互联网农业配套设施(1)针对采购基地一体化的整合。互联网农业并不是简单的将互联网与农业结合在一起,而且还需要政府、物资以及人员的密切配合。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充分重视农产品电商营销过程采购基地一体化整合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很多地区在构建农产品营销主体时都忽略整合采购基地的重要性,对农产品品牌营销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农产品经销商等企业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搭建便捷平台的方式,灵活主动的向分散农户采购农产品,建议具有集约化、品牌化与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模式,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活动的高效开展。(2)优化和完善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冷链物流是生鲜农产品营销的关键所在,由于生鲜农产品在实际配送的过程中,离不开冷链车辆的辅助,物流在中转过程中必须放置在冷藏箱或恒温箱中,才能保证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生鲜农产品的新鲜。但是由于冷链配送体系的建设需要长期持续的资金投入,所以对农产品电商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压力。再加上不管是农产品电商或企业,也不具备建立冷链配送队伍的能力,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建立统一集中物流配送和队伍的方式,按照集约化、社会化管理的方式进行冷链物流资源的管理,才能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社会影响力,促进农产品网络营销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1 农庄的兴起及国外农庄的发展现状
“农庄”的雏形来自于国内外的乡村旅游。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逐渐兴起,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开创世界乡村旅游的先河的是西班牙。随后,乡村旅游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全面发展。
1.1 美国“农庄”经营现状
美国是举世公认的农业大国和强国。美国以350的农也劳动人口养活了3.15亿美国人,还有近四分之一的农产品可供出口。美国农业的高度发达,得益于高超的农业科技水平、高度的机械化程度和农场经营制。2012年美国的农场约有220万个,农场占地面为9.2亿英亩,平均每个农场的面积为418英亩,约合2508亩,农场的性质以家庭农场为主,约有190万个,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家庭两三个农民经营着上百甚至上千英亩的农场。
美国农业部农业统计处统计显示,2007年有2.3万个农场提供农业旅游项目,每个农场因此增加收入2.43万美元;2006-2008年间,2/3的美国成年人参与过农业旅游活动,包括乡村文化遗产旅游,乡村自然生态旅游和以休闲体验为目的的农业旅游。农业旅游大大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加利福尼亚州大学2009年针对该州农业旅游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加州旅游农场经营者中,75%选择经营旅游农业的原因是增加收入,有62%选择了销售农产品;另外,43%的接受调查的经营者已经经营超过10年。可见,现代观光休闲农业对美国的农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2 法国“农庄”经营现状
法国有各类家庭农场66万个,其中主要是中小农场,占农场总数的81%,平均经营耕地42公顷。法国农场的专业化程度很高,按照经营内容可以分为畜牧农场、谷物农场、葡萄农场、水果农场、蔬菜农场等,大部分只经营一种产品,产品特点鲜明。法国的农业旅游由以农业旅游协会为代表非政府机构推动。协会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和质量标准,推动行业自律以实现农业旅游的持续发展。1998年,法国农会常设委员会设立了农业及旅游接续服务处,为法国农场设计研发“欢迎莅临农场”组织网络,成为法国农场强有力的促销策略,每一家农场可以向其申请加入。这一网络将农场划分为三大类型,即美食品尝,休闲和住宿。其中,这三大类型又细分为九种不同属性的农场,包括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露营农场。农业及旅游接续服务处专门制定了管理条例,严格规范不得贩售或采买其他远方农场的某些农产品,严重违规者,将被取消“欢迎莅临农场”资格,并不得再使用有关标志。这样可以突出每个农场的经营特色,有效地区分市场,避免形成恶性竞争。截至2005年法国已有1.77万农户从事农业旅游,超过5800户农民加入全国性的联合经营组织;2007年有2.92亿人次前往乡村休闲旅游,占全国旅游人数的33.4%;农业旅游收入约244.6亿欧元,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5。
2 国内农庄的发展现状及形成原因
2.1 我国农庄的整体现状及特点
我国农庄最早出现于四川成都,后来在整个四川盆地乃至全国铺展开来。1987成都郊区龙泉驿书房村举办的桃花节是我国最早以“农庄”命名的乡村旅游。目前国内的农庄类型主要有传统农家乐、景观型农庄和生产型农庄等几种类型。以上农庄在各地都有出现,但整体上我国农庄发展水平不一,主流形式仍旧是传统农家乐,管理上普遍缺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理念,且农庄规模较小,设施条件简陋,经营粗放,产品单一,大多数仅停留在提供住宿、观光和餐饮的低层次上,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
2.2 我国农庄的形成原因分析
农庄的发展现状跟落后的农业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由于我国人地矛盾突出,每户家庭所承包土地上的产出基本上只能满足该家庭自身的需要。受制于较小的农地规模、落后的种植、养殖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无法在农地上进行大规模投入,也不能在农地上获得足够收益来满足日常开支,只能在农忙之余,外出打工或者经营副业来增加收入。
随着经济和交通的发展,城市居民到农村旅游、体验农村生活逐渐兴起,农家乐等各类农庄应运而生,但在经营规模和经营方式上存在着先天不足,这也是我国农庄和发达国家农场很大的区别所在。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许多农民不再从事农业,农村出现了土地抛荒现象,自发性的农地流转现象开始出现,随之出现了一些规模农业。2005年3月1日出台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从法律层面上对土地流转进行了规范,间接促成了长沙圣毅园、东阳花园村等大规模农庄的出现。
3 圣毅园农庄和东阳花园村经营情况及农庄的盈利原理分析
3.1 圣毅园农庄和东阳花园村经营概况
圣毅园农庄在2008年时计划投资15亿元、流转土地37000余亩,种植无公害有机水稻1.2万亩、间种油菜1万亩、油茶1万亩,综合种植、金银花和板蓝根1万亩,并计划建设圣毅园板蓝根凉茶生产有限公司。通过借助农业种植,进而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后逐步拓展至商贸、住宅建设、休闲旅游等诸多领域,当地还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农庄以325公斤稻谷/亩/年的租金,向合作社统一租赁土地。圣毅园在2009年被长沙市政府列为“长沙市农村土地流转综合配套改革示范点,政府行政影响较大。2010年圣毅园就曝出农田严重荒废,遭遇资金短缺,拖欠巨额农民合同款。圣毅园的失败,表面上看是因为扩张过快,资金链断裂,实际上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从事房地产业务的经营者对农业经营风险没有足够认识。根据圣毅园投资计划,如果年利润是1亿,15年后才能收回投资成本。且不说这期间气候变化会对农作物产生巨大影响,农产品深加工市场的波动可能也会导致该项目的失败。圣毅园在没有合理盈利模式的情况下,没能提高农作物种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采用大规模的机械作业以及科学的管理,仅仅靠扩大规模,产生不了规模效益,资金链断裂是早晚的事情。
东阳花园村位于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拥有“花园生物”上市公司和“花园红木家具城”大型家具市场以及木材木线市场等专业市场。花园村依托强大的经济实力,先后建设整合了游客服务中心、吉祥湖休闲区、中华百村图、生态休闲园、生态农业园、花园民俗馆、南山寺佛教文化园、泰山农民乐园(水上乐园)、花园旧民居、拓展训练基地、健身休闲公园、花园大厦(四星级)、花园购物广场以及花园陈列馆等旅游资源,形成了一个吃、住、行、游、娱、购齐全的综合开放式景区,是全国村官培训基地和全国新农村建设A级学习考察点和浙江省首批特色旅游村和首批浙江省乡村生态旅游实验示范区。花园村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游客量达到几十万人次。在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花园村还会举办花园村节,通过展示和节摄影大赛(通过网络投票评选一、二、三等奖),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增强了影响力。花园村娱乐休闲设施丰富,覆盖人群广泛,着重于游客的游玩体验,自身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收入占比较少,其盈利模式是门票+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农产品销售。
3.2 农庄的盈利原理分析
圣毅园农庄和东阳花园村都是大型农庄,分属于生产型和景观型农庄,只是前者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失败,后者因为游客众多而获得稳步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农庄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是决定农庄项目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根据农庄的盈利原理,农庄的经营利润=农产品生产经营利润+旅游服务利润。根据各地农庄的整体水平来看,包括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在内的旅游服务利润率相对稳定,总利润跟游客人数成正向关系。农产品生产经营利润则相差较大。在特定的农业成产技术水平之下,农产品种植品种对生产经营利润率有较大影响,如水稻种植,通常情况下每亩纯收益为600元左右,马铃薯则为2000元左右,草莓则有上万元。如果考虑游客能否在农庄现场采摘购买带来的增值收益(包括鲜活农产品购买溢价,采摘成本、运输储存成本以及销售成本减少等),则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可见,游客的多少及参与程度对农庄的经营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增加农庄的收益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提升农庄的农业经营管理水平,采取大规模的机械作业和科学管理,提高农产品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二是有效衔接农产品市场,引导农民种植收益较高的农产品。三是大力发展农庄旅游,增加旅游服务收益,同时带动农产品的销售,提升农产品增值收益。
4 政府在农庄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及作用
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近年来,为了发展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政府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如连续多年进行粮食直补、良种和农机补贴等农业补贴,以及正在农村开展的确权赋权改革,提供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来引导农地流转等,对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现代农庄的发展也因此直接受益。但是,现代农庄本身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政府不可能参与农庄的经营,只能以引导者和服务者的身份出现,做好发展农庄的服务性工作,如果政府介入农庄经营过深,则可能会起到反效果,圣毅园农庄就是鲜活的例子。
5 现代农庄的发展对策――政府视角
本着以上原则,结合我国农庄的发展现状和盈利原理,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5.1 成立专门部门,做好咨询服务工作
随着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为了更好的为农庄经营者服务,政府应该在现有机构设置基础上进行适当整合,便捷审批程序,强化服务职能,提升专门针对性。如由地方旅游局和农业局及有关部门开展一体化办公,提高办事效率,并设立专门的办公室,为农庄经营者提供各类咨询和服务。包括
5.1.1 农庄的可行性研究服务
我国的农庄发展是自发形成的,尤其是中小型农庄,很多时候由于经营者素质较低,对农庄的经营规划往往不够科学,对市场风险研判不足,导致其在今后的经营中面临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的可能。农庄项目在上马之前,完善的可行性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政府而言,不能要求农庄经营者必须做此研究,但政府可以建议经营者这么做;也可以和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等行业组织或第三方合作,委托有关专家小组在本地农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勘察并对农庄经营方案进量化打分,让经营者能对该项目经营风险有较好的了解。把这一环节设计在行政审批过程中,但不能作为行政审批的依据。该过程产生的费用并不大,可由政府埋单,但对提升当地农庄的经营质量却有很大的帮助。
5.1.2 农庄规划设计服务
规划、设计是农庄建设的前提,也是将可行性研究转化成现实农庄的必然过程,其质量好坏会对农庄经营产生直接的影响。除了农庄的建设要符合所在地旅游景区(点)发展总体规划、选址要考虑交通便利之外,农庄规划设计更多是要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对于大型的农庄,规划设计任务当然应该由专业企业来完成,对于中小型农庄,经营者未必会请专业的规划设计公司设计,政府部门可以提供有关规划设计企业的信息,并和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等行业组织或第三方合作,以不盈利为目的,提供规划设计服务。
5.1.3 综合性咨询服务
农庄在经营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各种问题,如技术、管理和市场问题。农庄经营者可以通过网络、电话以及上门的方式寻求政府部门帮助,政府部门在接到帮助请求之后,及时记录并联系有关专家帮助农庄经营者解决问题,必要时,可联系有关专业人员到农庄现场帮忙解决。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做好相应的统计工作,平时收集、整理的信息、资料可在农业信息网等平台上公开,以提升当地农民的农业经营水平。
5.2 理顺供需关系,规范农地流转
农地流转是发展规模农业的前提,也是发展大中型农庄的必然途径。大中型农专的建设投资大,回收期长,在没有稳定的土地经营权的情况下,农庄经营者很难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农庄流转的土地在时间上长短不一,但土地租金一直在上涨,农民不愿意签订长期协议,有的农民为了获取更高的租金,甚至出现了毁约现象。这样一来,原本规划好的农庄有可能变得“支离破碎”,不利于农庄的规模经营。农地流转必须兼顾农民和农庄双方的利益。政府部门有必要组织相关机构制定各类用地租金的参照标准,并根据物价水平尤其是粮食水平进行相应浮动,并对矛盾双方进行协调。
5.3 创建区域营销平台,助力农庄市场对接
农庄经营收入由旅游服务收入和农产品生产经营收入两部分构成,不论是旅游服务还是农产品生产经营,游客的多少都会对其收入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农庄应该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农庄的营销上面。除了农庄本身可加入旅游协会等行业组织以及借助地方团购网络等其他营销渠道以外,政府借助公信力的优势,也可以为中小型农庄构建统一营销渠道,完善与市场的对接。地方政府可以利用政府信息网专门开辟“绿色农场”专栏,内容是本地区特色农庄的介绍以及旅游服务信息。政府也可以和旅游协会等行业组织合作,借助行业组织网络平台对本地的农庄进行营销,同时可推出一些诸如团购优惠的手段。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纳入营销平台的农庄必须具有相应特色和较高的服务质量,才能维护政府的公信力。或者政府也可以借助旅游协会等行业组织,制定严格标准,结合游客体验,将农庄进行分类、分级,如此可将本地区的大部分农庄纳入营销平台,游客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由选择,同时也给农庄的发展增加了竞争动力。
5.4 落实补贴和金融支持,加大监管力度
目前国家对规模农业有各样的补贴,包括粮食直补、良种和农机补贴等,另外对流转农地以及确权农地鼓励农村信用联合等金融机构发放抵押贷款,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及缓解农庄融资难的问题。但是,这中间也存在落实难的问题。如,有地方存在骗取各类农业补贴和专项补贴的现象,也有地农地流转抵押贷款规模过小等。对于前者,政府除了要将信息在政府网站平台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之外,还必须对骗补机构和人员进行严厉惩罚,对举报人员从惩罚款里拿出一定比例以匿名方式给予奖励,仅仅要回补贴和取消补贴资格是不够的,还必须对补贴项目进行回访。对于后者,政府除了鼓励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之外,只能是在完成农地确权的基础上,增强咨询和服务质量,通过增强农庄的竞争力,保障农庄的经营效益来获取金融机构贷款。
5.5 组织农庄经营人员培训,提升农庄经营管理水平
在农庄经营者经营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对农庄从业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开展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培训也是传达政府有关精神的途径,但主要还是应该从拓展农庄经营人员眼界、传播农业新技术以及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着手。培训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有专家讲座,也可以到示范性的农业经营现场参观学习。在灌溉,施肥,育种等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政府部门也可以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到农庄现场去,对农庄经营人员开展现场指导。
5.6 定向招商引资,建设示范性农庄
定向招商引资的目的是通过引进大型农庄来带动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给地方农庄起到示范作用。政府在招商引资时可以考虑引进经营范围跟当地特色农业相近或相同的大型农庄,这样可以降低产业资本跨行业进入农庄经营带来的风险,避免类似圣毅园的悲剧。大型农庄的示范效应将会非常显著,有利于地方上中小型农庄学习农庄经营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水平,从而提升当地农庄的整体经营水平。为了保证招商引资的成功,地方政府在完善规划的前提下,选择一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土地流转成熟的地块,通过大型的土地经营权交易平台对外招商,并在农业补贴、金融等多方面进行支持,但同时也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避免公共资源浪费、给土地流出农户带来损失。
6 政府工作的落实和监督管理
政府主管部门出台的政策和措施,如果执行得当、落实到位会对当地的农庄发展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建立完善的政策落实和监督管理机制显得非常重要。政策、措施未能落实,往往由三方面原因造成:一是政府“懒惰”,行政效率低下,服务能力不足;二是政策不对路,扶持对象(农庄和农民)弄虚作假,应付了事;三是政策对路,却让钻营分子钻了空子,扶持政策落空。因此政策、措施的执行必须将其放置在阳光下,让全社会监督,对其中的责任人、钻营之徒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确保政策能真正惠及农庄和农民。
6.1 政策、措施信息公开,多渠道、多方式进行
目前许多政策措施信息,诸如农业补贴等地方政府都会将其公布在政府网站上,但这只是一条渠道而已。在农村,许多农庄经营户和农民都不懂电脑,或者很少使用电脑,因此采用多渠道公布信息非常重要。地方政府可公布信息的途径有地方电视台,地方报纸。报纸和电视是农庄经营者和普通农民经常使用的媒体,在报纸和电视上公布政府政策、措施,信息传播范围会更广,监督效果会更好。地方政府也可以将政策措施信息的传播当成公益事业来做,召集热衷于公益事业的群体,到农村去现场传播,散发相关资料。
6.2 农庄和农户电视问政政府有关部门,提升政策、措施落实效果
电视问政是近两年出现的普通民众参与政府政务的形式,因为电视现场直播,场内参与者和场外观众可以互动,确保政府政务公开透明。在电视直播现场,政府有关部门人员可以介绍农庄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让现场农庄经营者进行问询,并接受场外电视观众评议,监督,可以有效提升政策、措施自身的科学性,提升落实效果。电视问政应该形成稳定机制,如半年一次问政,固定问政时间,并在电视问政前在地方电视上做宣传,让更多的农庄经营者和农户能够参与进来,切实提高电视问政效果。
7 结论
横龙镇地处安福县城西郊,全镇国土面积137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6665户,2.4万人。全镇共有耕地面积3.5万亩,果园面积近3万亩,林地面积13万亩,是安福县产粮大镇、果蔬大镇、苗木大镇,是井冈蜜柚之精品——金兰柚的原产地。金兰柚是一项亩产万元的富民产业,同时也是横龙镇乃至安福县的一张靓丽名片,2019年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2020年全国产业强镇申报成功。
一
发展现状
01
持续推动蜜柚扩面,着力壮大特色产业基础
围绕全市井冈蜜柚“6611”工程,充分发挥“百千万基地工程”示范作用、着力“千村万户老乡工程”推广普及、激发“退橘改柚工程”巨大潜力,形成万亩基地1个,千亩基地6个,百亩基地15个,2020年新增金兰柚种植面积1200亩,全镇总种植面积达2.63亩,挂果投产面积预计突破12000亩,产量达3700万公斤,实现经济效益约4.35亿元。
02
提升蜜柚品质,拓展蜜柚精深加工产业链
与中化农业对接,重点打造了盆形村400亩及院塘村300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园,组织100余名果农到赣州信丰、寻乌等地学习管护和病虫害防治经验,今年开展了金兰柚种植知识及病虫害防治培训8次,不断提升果农管护水平,激发果农的发展活力。到福建漳州参观考察平和中华展示基地和柚子分选包装生产工厂,设法引进企业发展蜜柚清洗、包装及深加工,院塘村金柚鲜果包装生产线建设已经正式动工,不断提升蜜柚产品附加值。
03
重视产品宣传推介,做大做强金兰柚品牌
深入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申请工作,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博览会,在省会南昌、高速服务站等地均设立了金兰柚专卖店及展销窗口,在广州、湖南等周边省市开展了推广活动。筹备了“江山多娇”直播活动点和江西吉安第四届井冈蜜柚节展销、游园采摘活动,积极与江西日报、江南都市报、井冈山报、美好安福报等主流媒体对接,开展了关于金兰柚丰收的专题宣传工作,金兰柚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04
构建纵深销售平台,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
积极引入“互联网+”推广机制,在金兰柚上市之际,结合天猫“双十一”等电商活动,把线上和线下两个市场有机结合,实现金兰柚和市场的无缝化对接,将蜜柚市场由周边推向全国。2019年电商、微商销售金兰柚150余万斤,销售额达750余万元。
05
构牢帮扶利益联结机制,发挥“传帮带”作用
横龙已成立了由59名种植大户及龙头企业参与的“安福县横龙镇金兰柚果业协会”,相继成立了金兰柚专业种植合作社26个,吸纳果农1420名,继续发挥“安福县横龙镇金兰柚果业协会”、专业合作社、鼎盛生态柚园和种植大户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土地流转促增收、转移就业促增收、吸纳种植促增收等方式,发挥了党员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实现利益联结稳定可持续。
二
存在问题
从总体来看,近几年金兰柚产业发展迅猛,金兰柚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政府全力推动、公司投资拉动、能人示范带动、老百姓积极行动”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暴露出我们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存在“物以稀为贵”小规模种植的局限意识。在全市大力实施井冈蜜柚“6611”工程的大背景下,横龙金兰柚面对全市井冈蜜柚的竞争,传统市场局限于宜春、萍乡等周边城市,产品竞争力呈现下降趋势。大环境扩容及消费市场局限的双重压力使得一些果农对金兰柚未来市场抱有顾虑,对市场价格缺乏信心,瞻前顾后,不敢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导致近几年的蜜柚扩面呈逐年递减趋势。
二是存在金兰柚品质“良莠不齐”,果农各自为战的现象。果农一盘散沙,缺乏合理规划和引导,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分散小农户难以克服自身规模小、信息不灵及经济实力差等弱点,自闯市场的难度越来越大;在种植上栽培技术不一、管理不规范,导致金兰柚品质参差不齐,口感、外形大相径庭,品质的不一致,砸了“金字招牌”;在销售上未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果农之间价格恶性竞争严重,甚至存在“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现象,严重制约了金兰柚品牌化发展进程。
三是存在“固步自封、偏安一隅”的小农意识,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尚未形成。近几年金兰柚销售火爆及市场好评在提升政府及果农产业发展信心的同时,也成为了金兰柚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桎梏。柚果供不应求,限制了果农主动融入“互联网+”推动金兰柚线上销售的进程,也制约了蜜柚深加工等全产业链及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居安思危”意识不足,放缓了产业转型提升的脚步。过分放大了金兰柚味甜、少酸、口感较好、具有食疗价值的优点,没有看到金兰柚仍存在品种不纯、大小不一、外观不美等弱点,结合市场需求改良提纯金兰柚品质方面略有不足。
三
工作打算及建议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科技的变革,让起步较晚的横龙金兰柚可以通过抓住发展机遇、总结前人经验而少走很多弯路,实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
01
坚定信心 明确靶向
下好蜜柚扩面先手棋
一方面,全镇、全县乃至全市井冈蜜柚种植量在周边区域来看,确实体量较大。但井冈蜜柚贮藏时间较长,便于物流快递运输,一旦互联网市场全面打开,全市井冈蜜柚面向全国市场,难免会存在供不应求现象。另一方面,蜜柚从种植到投产需要3-4年时间,其他地区想要跟风学习也会存在种植周期较长,起步较晚等先天制约,横龙金兰柚的产品竞争力将持续增长。
因此,要用现代物流、通讯网络新市场理念和鲜活例子宣传搅动广大果农思想,形成大规模才有大市场、大舞台的共识,继续围绕全市井冈蜜柚产业布局,以及全县“三廊三区”农业产业规划,深入实施井冈蜜柚“百千万”、“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和“退橘改柚”工程,引导广大农民开发和利用荒山、荒坡、荒滩、残次林地、撂荒地和房前屋后空闲地种植井冈蜜柚,重点打造蜜柚产业示范村,以点带面,不断做大横龙金兰柚规模。同时,要把握好全国产业强镇项目优势,进一步强化新兴经营组织培育,加快龙头企业招商,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合作社建设标准化金兰柚种植示范园,推广实施金兰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发展,辐射带动全镇金兰柚产业发展。
02
提升品质 打响品牌
争当柚类果品排头兵
“没有不好的市场,只有不好的产品”。金兰柚要在今后全国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突出品质,走中高端路线,通过给消费者提供特殊的感受和利益,引领国内柚果消费。而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仅靠营销包装无法做到,一定要在产品内涵上有所突破。
1.要完善技术服务体系
加大与中化农业、省农科院的合作,在各果园管理人员中选定2名以上果技员,分阶段进行全方位培训,使其切实掌握金兰柚绿色安全高效栽培技术;实行技术人员分片挂点制度,对辖区内的柚园实行技术推广,建立规范的基地档案,记录农事操作信息,指导提高果农的技术管理水平;实行科研机构、高校等结对帮扶制度。共同组建技术服务队,按照市场化模式开展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施肥、深翻改土等果园管理服务,帮助果园解决技术难题。
2.要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
严格按照GAP(良好农业规范)标准管理,落实果品质量安全各项制度和措施。引导广大种植户大力开展病虫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推广以“树顶灯、树上板、树脚螨”(即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挂黄板、挂捕食螨)为主要模式的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保证柚果质量安全;建立黄龙病监测点,制定年度监测预警防控方案,加大监测范围和调查频次,定期开展无人机和果园植保机等高效植保机械实施防控,及时清理黄龙病病株,保障金兰柚产业安全;完善金兰柚农产品安全监管机制,定期对果园柚果进行检测,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
3.要制定统一管理规范
充分发挥果业协会的引领作用,继续推行“统一购苗、统一生产技术指导、统一专用化肥农药、统一采摘时间、统一原产地品牌”的“五统一秩序”;同时继续改造提升安福县益民金兰柚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安福县东岭金柚专业合作社2条采后清洗、包装等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加快推动院塘村选果厂建设运行,抓紧柚果采后包装、薄膜单果包果等产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的建设,扩大其包装和储藏能力,提升果品外观,提高果品品位和档次;通过盆形村、院塘村标准化种植示范园的打造,在科研机构、专家教授及果农的共同参与下,逐步制定出符合横龙气候、土壤等条件的金兰柚种植管理及技术规范,使化肥、农药、管理、监测等“有章可循”,推动全镇金兰柚品质全面提升;按照金兰柚外观、大小、甜度等指标,建立科学的金兰柚品质分级分类办法,禁止劣果“以次充好”进入市场,扰乱市场认同,对合格及优质的柚果采取分类包装、分类定价、统一品牌的模式,实现柚果优质优价。
4.要推动蜜柚品牌建设
以“三品一标”认证为抓手,鼓励金兰柚协会、蜜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申请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充分利用好井冈山红色旅游及安福武功山旅游品牌知名度,通过举办井冈蜜柚节、开展产业文化活动及外出参加各类农产品推介会、录制金兰柚宣传片等形式,大力提高金兰柚品牌知名度;加大金兰柚打假维权,设立产品“二维码”,建立查询便捷、信息准确、服务优良的质量体系,做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落实”,切实保护好金兰柚品牌,推动金兰柚品牌以优异、统一的品质走出安福、走向全国。
03
提前预判 未雨绸缪
打好融合发展组合拳
在实现金兰柚产业扩面提质的同时,要提前考虑蜜柚进入盛果期后的鲜果销售给市场带来的压力问题,防止果多贱农。
1.要打造完整蜜柚产业链
支持建设金兰柚现代化仓储,在横龙集镇建立统一的金兰柚交易市场,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农业产业招商,主动对接国内外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引进蜜柚深加工技术,加大柚皮糖、柚子茶、柚果干、柚子精油、香皂等产品的研发力度,延伸蜜柚产业链,提高柚果附加值和商品率。
2.要促进产业融合
推进“金兰柚+乡村旅游”、“金兰柚+文化”、“金兰柚+生态”等产业融合,将横龙打造成以“富美柚乡”为总体定位的农业特色小镇,吸引消费者多元化深层次消费,提高金兰柚产业的综合效益。
3.要建立线上线下统一销售平台
关键词:茶叶;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F724.6;F426.8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
一、茶叶市场以及茶叶电子商务的现状
随着我国茶叶逐步被世界公认为21世纪最健康的饮品,茶叶的消费市场也在迅速增加。据网络公开数据显示,2015、2016年这两年我国饮茶的消费者有4.68亿人,占总人口数的36%,“国八条”以来,高端茶市场预冷,茶叶结构的调整预示着茶叶的消费也渐渐回归饮品的基本属性。然而,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凭借电子商务的高效率与低成本优势,茶叶电商的交易规模却只占整体茶叶市场的10%左右,茶叶网上的购买率和成交额都比较低,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家在电商领域比较有重大影响力的茶业龙头电商企业。
二、茶叶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1.同质化竞争严重
目前,西湖龙井、乌龙茶、普洱茶这三类茶就占据线上销售80%的市场份额,茶叶销售的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集中性的竞争给企业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置身其中的茶企如果不寻找一个优势点进行突破,很容易被淘汰。
2.品牌意识薄弱
不管是线上销售还是线下销售,我国的茶叶行业都存在着“有品种,无品牌”的问题,对于大部分的茶叶而言,消费者都只知道哪个茶叶品种很有名却无法说出哪个品牌比较好,这样的现状一方面导致了消费者难以选择,另一方面也使茶企无法留住客户,从而造成了整个茶叶市场混乱的现状。
3.用户体验不佳
茶叶是一种体验式的产品,传统意义上消费者去购买茶叶时都会选择先品尝再购买,而电商平台的出现造成了这一环节的缺失。茶叶农产品的属性导致了它无法标准化,即使是同一个产地同一个品种不同批次的口味都会不一样,所以消费者在选择时只能通过品尝来确定是否合意,这一环节的缺失导致了消费者购买时缺乏“安全感”。
4.茶叶安全题
茶叶作为一种天然无添加的饮料,一直以绿色、健康的形象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这也是很多人选择喝茶的原因。然而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已有多家茶企因农药残留问题遭曝光,整个茶叶行业产生了信任危机,例如福建知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知福”茶叶有16批次产品被通报下架。信任危机的产生使得一些消费者采取了观望态度,如何获取消费者的信任、把好食品安全的关成为当今茶企应认真考虑的问题。
5.产品定位被拉低
目前茶叶电商的主要营销策略就是打价格战,茶叶电商收到单次消费的茶叶价在75元左右甚至更低,相比之下线下门店每单售价则高达300―500元。深究“价廉”背后的原因,就是消费者对电商平台的不信任,他们害怕自己在电商平台购买的茶叶质量与价格不匹配,所以只愿意在网上以低成本购买便宜的茶叶。据淘宝2016年茶叶店铺数据统计显示,传统茶企入驻后,打价格牌的“网红”茶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逐渐被侵占,可以看出一味压低价格长期来看是不可行的。
6.物流配送受限
茶叶易碎易受潮的性质使得它对物流配送要求非常高,湿度、温度都要做到精准的控制,但目前茶叶电商普遍依赖于第三方快递服务,很少有能力去自建物流,导致茶叶在配送过程中质量很容易受损。
三、茶叶电商的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提出的茶叶电商存在的六大问题,可分别对应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避开竞争集中点/发展优势
远离竞争集中点、选择其他具有市场前景的茶产品是解决茶叶电商目前同质化严重的有效策略之一,显然这点建议是针对尚未发展成型的小企业提出的,对于已经涉足竞争集中茶类品种的企业而言,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找出自己的亮点,把一种或多种茶产品做精做出特色,例如最近出现的RFID芯片标贴的普洱茶,消费者通过扫描包装盒上的“数字身份证”就可以读出包装盒里的茶叶生长信息,这样创意性的方案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注意力。
2.建立自有品牌
消费者辅助判断茶叶品质的因素中,“是否知名品牌”与“是否知名企业”位居前两位,在讲究回头客的茶叶行业中,品牌化是挽留客源的唯一手段,如何推广品牌影响力、加大品牌可信度是当今混乱的茶行业应该最先考虑的问题。
3.提供体验式服务
在茶叶电商领域,电商平台与实体店必须“两条腿”走路,体验店模式是当今茶叶电商增强顾客体验感的必不可少的模式,在这一点上,大茶网建立了比较完善的O2O体验闭环,是目前业内比较成功的案例。除此之外,茶叶小样、茶园游、茶园认购这些充满体验感的形式也在逐渐兴起。
4.用“透明溯源”重建信任
建立一套品控体系,如农人档案、生长履历、自建监测体系、抽查制度、茶园视频直播等,通过整个流程的透明化重拾消费者的信任。
5.价格透明化、标准化
面对如今我国茶叶标准模糊的现状,为了让消费者相信茶叶的质量与价格相匹配,茶企需要自行制定完备的价格体系,而在制定价格体系时,难点就是茶叶的分级问题。综观当下茶叶的分级标准,基本都是从条索、色泽、整碎、净度等几个方面来衡量的,但是以条索为例,衡量的标准是“紧秀圆直”“ 圆尚直尚紧细”之类的,这种抽象化的描述使得茶叶的分级具有很强主观性,如果把标准进行量化,如把条索的宽度、弯度用数字描述,就会使茶叶的价格更加有据可依。
6.优质物流方案
关键词:新媒体;乡镇经济管理;应用
一、新媒体对乡镇经济管理的影响
新媒体指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以互动传播为特点的数字化媒体的总称。鉴于数字化、信息技术在新媒体中的重要性,所以也有人将新媒体称为数字化新媒体。新媒体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利用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客户端快速、大量收集、存储和传播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已经成经济社会的宝贵财富和最重要的生产力。新媒体作用一种技术产品,它具有投入超、产出多、效益高等特点。新媒体的出现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市场经济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管理方法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客观来说,在市场经济中,谁能借助新媒体高效、合理地获取、处理各种信息,谁就能赢得市场。在乡镇经济管理中,新媒体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在新媒体已成为最重要的信息传递途径的情况下,乡镇经济管理部门只有积极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及时掌握最新的信息,包括农业生产和交易等信息,才能在经济管理中掌握主动权。其次,新媒体在宣传、推广和包装上具有显著功能,基层乡政府要想将本地特色和亮点呈现出来,必须借助新媒体来进行形象宣传、产品推介和集中推送。近些年出现的乡镇建电商品台网上推广土特产、基层干部直播卖大枣等新闻,就是基层政府运用新媒体发展地方经济的体现。再次,借助新媒体平台,乡镇经济管理部门、人员可以结合相关数据,为经济决策提供参考数据,对地方经济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管理。这样不仅能降低乡镇经济管理风险,还能增加地方的经济收入。
二、我国乡镇经济发展现状及新媒体应用情况
(一)我国乡镇经济管理现状
目前,全国乡镇级合计41636个,乡镇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中央的关心和鞭策下,许多乡镇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产业结构调整,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乡镇政府的科学领导下,乡镇经济也蓬勃发展。如许多乡镇以强基固本为重点,加大了支农扶农力度,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素质培训、三农问题上做出了积极努力,乡镇经济产业格局进一步清晰,地方经济效益不断攀升。有的乡镇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并在工业兴镇战略指导下,积极推进多元化招商和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地方经济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不断增强。不过,许多乡镇在经济管理方面始终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产业规模小、缺少品牌效应等问题。如许多乡镇的预算编制管理权都归领导所有,预算不透明,经济管理内部监督和控制环节缺失,经济管理不相容岗位没有分离,经济管理绩效不高。这些问题,也引起了基层政府的高度关注。
(二)新媒体在乡镇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信息传播和加工方面有着显著优势。如与电视、报纸和广播相比,网络在传播方面的受时空限制更小,它的存储量和感染力也更强大。如今,许多乡镇都已经意识到了新媒体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并在信息技术体系和信息网络架设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许多乡镇还针对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的在职培训,积极创造条件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在此基础上,许多乡镇都已经建立了高水平的经济管理交流的平台,加强了经济管理网络监督,以此为依托,乡镇政府可以及时了解民意,乡镇经济管理的社会化、透明化、民主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不过,整体来看,受相关因素影响,乡镇经济管理和多媒体应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许多乡镇对信息技术缺少重视,政府在信息化经济管理方面的投入有限。由于缺少财政支持,地方信息技术体系也不够完善,在经济管理中,管理部门也缺少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员,地方经济管理与发展也因此而受到影响。
三、新媒体服务乡镇经济管理的策略
(一)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地区的经济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地方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也迎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也给地方政府包括乡镇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乡镇领导班子要正视新媒体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改进经济管理手段,提高经济管理效率。这也要求政府给予经济信息化管理以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提高政府在这一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如加大在信息化经济管理的经费扶持,建设新媒体经济管理网络平台和管理体系,实现基层经济管理服务的全网络覆盖。开展工作人员教育和培训,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做好基层各部门的经济管理信息化保障工作。与此同时,针对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资金投入,架设农村现代化信息网络,扩大基层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乡镇、农村网络的信息传输速度,为经济管理打好基础。
(二)建设专业管理队伍
我国许多乡镇的新媒体网络平台建设之所以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很大原因是因为缺少专业的信息化人才,网络运维管理缺少人力保障。鉴于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基层乡镇在逐步提高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的同时,还要重视乡镇财政管理信息化项目运营、维护工作,成立专门的新媒体经济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一支专业的信息化管理队伍,同时明确新媒体经济管理领导小组的职责和权限,要求他们加强经济管理和监督,借鉴其他地方的经济管理经验,逐步提高新媒体网络平台的优化与建设水平,实行经济管理绩效评估和为民办实事工作制度。乡镇新媒体经济管理领导小组要积极探索基层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途径和方法,想方设法将信息化应用与财政管理结合起来,构建乡镇经济信息化工作动态监管、实时预警系统,带领信息队伍深入群众收集农、工、商等行业的经济信息,借助多媒体分析研判、应急处置等一体化管理应用体系,了解地方企业的业务范畴、信用状况和经营状况,掌握地方经济发展趋势,为乡镇企业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难题,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三)优化乡镇经济管理方式,增强管理的透明度
传统的乡镇经济管理,多是由政府独立负责独立完成的,这种管理方式的透明度不够,公众参与度和满意度也较低,如今,新媒体已经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中央也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各级政府注重运用新媒体,提升政府管理透明度,加强与公众的交流互动。响应中央号召,许多乡镇都建立了专门的经济管理信息网站,同时开通了微博、微信,及时公布乡镇经济管理信息,并加强了与公众的交流、沟通和互动,乡镇经济管理方式和管理面貌都有所改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那些在信息化管理方面严重滞后的乡镇,要抓住发展良机,树立对话共识思维,加快互联网和多媒体应用步伐,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加强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如在财政预算方面,借助新媒体公开预算信息,在经济决策中,以新媒体为核心,完善利益表达和沟通机制,构建混合型渠道,广泛听取群众的建议,提高公民参与公共治理的积极性。在经济监管方面,以新媒体为桥梁,构建政府与民众即时对话、沟通与回复机制,以消除民声与官声的断裂和对立,汇聚经济管理和建设合力,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四)积极进行经济宣传和推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乡镇企业都迎来了新的挑战,地方旅游业、农业、工业发展压力也与日俱增,过去那种传统的、单一的、各方分离的经济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地方经济发展要求。新媒体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内容丰富、高效便捷等特点,依托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乡镇在经济管理上要树立战略合作思想,将地方农产品、工业、旅游等行业发展和管理结合起来,借助新媒体进行产品策划、产品包装、产品宣传和产品营销。与此同时,做好特色产品宣传和推广,将地方特色产品汇编成册,在网上宣传和推广,利用新媒体渠道,了解同类产品的市场需求,并借鉴别地经验,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或参加产品推广和营销会议,或联系外地商家上门收购产品,以扩大产品的销路。这也要求基层政府重视加强经济管理信息化队伍建设,培养工作人员的创新思维,引导经济管理人员积极通过微博、微信和其他新媒体做好经济开发和宣传工作。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与计算机技术崛起的基础上,新媒体在社会经济管理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新媒体的发展和使用为乡镇经济管理提供了机遇,也给其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媒体时代下的乡镇经济管理要在经济管理的网络、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来进行,惟其如此,才能促进乡镇经济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宫召丽.论新媒体在乡镇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