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校园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实验室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高等学校的不断深入应用为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深刻变革,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长江师范学院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按照“智慧感知、服务教学、开放共享、科学决策”原则,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基础,以实验室管理改革为重点,以实验室开放共享为目的,通过实验室开放管理平台、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和智慧门禁系统建设,实现了信息技术对实验室管理的支撑,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二、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学校在实验室建设和运行中发现,当前的实验室管理过程存在如下问题:实验室建设各自为政;实验教学定时、定点、定内容、定辅导教师,个性化程度低;学生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实践、空间和资源有限;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不能有效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教育体系建设。结合学校信息化工作开展和以上问题的实际,学校在《长江师范学院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信息化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部署了“优化信息化环境”、“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实现管理信息化”等3项重大工程,着力推进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治理体系现代化与信息服务能力同步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打破实验室建设、管理、使用壁垒,打造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开放实验室,是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客观需要。
三、建设实验室开放管理平台可行性分析
1.体制机制保障为保证实验室开放建设工作的开展,在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教务处、资产管理中心、信息化办公室、各二级学校实验中心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明确责任,对项目中提出的各项任务、重大决策与总体部署进行落实。通过开展实验室开放平台建设调研,定期召开建设工作会,探索实验室开放平台建设机制与应用模式,统筹协调实验室开放平台建设实施,开展实验室开放宣传普及与人员培训。
2.实验室开放建设经费保障依托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经费投入,采取自筹、合作、项目申报等形式获取各级财政支持,按照边建边受益、分步实施的原则投入。形成良性的、循序渐进的资金投入机制,实验室开放建设持续稳定。
3.实验室开放平台政策保障建立校级领导研究实验室开放共享管理工作机制,确保实验室开放建设的规范运行。编制《长江师范学院实验室共享管理平台项目实施方案》,出台《长江师范学院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长江师范学院仪器设备管理使用规程》《长江师范学院信息化数据管理办法》《长江师范学院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为提高实验室开放建设使用成效,教务处、信息化办公室、各二级学院对教师、学生、试验室管理人员开展培训。
四、实验室开放平台架构
1.实验室开放平台架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验室开放平台搭建,需对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有效感知识别,将视频监控、图像识别、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传感器采集、电源控制、无线网络传输、RFID射频技术、实验管理等技术融合应用,实现考勤签到、环境监测、视频监控和远程控制于一体的实验室开放平台。实验室开放平台架构主要由实验室监控系统、实验室门禁系统、实验设备在线预约系统、实验设备综合管理系统、实验课程综合管理与分析系统等组成,如图1所示。(1)实验室监控系统实验室监控系统由视频摄像头、红外传感器、GIS定位等组成,负责采集实验室场地视频数据,实时对实验室监控、录像、视频动态感知、网络联动、存储、备份、画面分组等。是实验室安全监控、采集、存储重要保障,实现实验室安全预警。(2)实验室门禁系统实验室门禁系统充分融合学校统一身份认证,拓展校园卡(码)功能,运用IC卡射频、人脸识别、指纹密码、智能门禁终端、门禁控制器等,实现实验室人员进出权限控制的有效管理。门禁系统与监控系统有效结合实现实时对实验设备电源开启关闭和实验室视频监视,验证并保存记录实验室人员进出情况、实验室内部设备操作过程。(3)实验设备在线预约系统实验设备在线预约系统实现无人值守实验设备在线预约和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仪器管理和各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实验室的仪器进行授权使用,对实际运行数据进行采集、监控和分析;管理者可通过统一身份验证进行成员管理、在线预约管理、授权管理、送样审批管理等管理工作。(4)实验设备综合管理系统实验设备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实验仪器相关基础信息维护、授权维护、授权时段、预约规则定义、收费管理和成果与绩效的管理等。包括仪器管理、仪器计费管理、成果管理和绩效考核。(5)实验课程综合管理与分析系统实验课程综合管理与分析系统实现对实验仪器设备使用人员的基本使用规范的控制,监控实验过程,查询仪器存放位置,保证仪器设备使用安全。包括用户授权与经费、培训、预约等多方面进行关联,系统管理员实现对贵重仪器的实时监控,整合仪器信息与仪器分布地理信息,通过GIS地理监控程序在网页浏览器上对仪器所在楼宇的地理信息进行直观展现,项目成果与仪器的使用同步关联,实时汇总绩效考核信息与结果,自动生成仪器使用情况表等功能。
2.实验室开放平台关键技术方法(1)仪器设备管理控制开放实验室核心端是仪器设备管理控制,按照预约的规则开启和关闭,显示设备信息、使用状态、监控等。采用ZigBee协议无线传输,控制电源、读卡器等,实现刷卡对多台仪器或同一仪器多个组件进行同时控制。通过物联网路由器接入到校园网中,实现与管理平台软件的数据联通。考虑某些大型实验设备是强电压,仪器设备管理控制端,控制电流不低于30A,电压不低于380V。在网络出现脱机情况下,控制器仍能够根据存储信息进行访问控制。(2)ZigBeeZigBee无线通信技术是基于蜜蜂相互间联系的方式实现开放实验室控制平台、网络传输、传感器控制等通过互联网通信与服务器、计算机(或终端)相连接。ZigBee无线通信技术是基于IEEE802.15.4无线标准,具有传输数据流量小、组网安全和GPS功能等特点。作为开放实验室的无线通信技术选择,ZigBee可实现对传感节点网络的组建和实验设备的定位。(3)数据共享开放实验室平台建设与学校其他应用系统对接、共享是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建设中最重要的技术和管理问题,需要与校内人员信息、课程平台、统一资源库、校内视频监控系统、一卡通系统、财务系统等对接,实现统一身份识别、监控统一管理、报账结算和资源集中管理。数据共享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即数据标准的规范、中心数据库设计、数据同步和对异常数据的处理。
五、实验室开放平台运行效果
1.改变实验室管理模式通过实验室开放管理平台的建设,把原来各二级学院分散的管理转变成学校集中统一的管理,实现实验项目开设中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中要求的集中实验项目外,教师、学生可自主申请开设和验证实验教学大纲外的实验项目,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和空间,有效调动了师生进入实验室的积极性,推进了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教育体系建设。
2.数据分析支撑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开放平台可监控实验室实验过程,查询仪器存放位置,保证仪器设备使用安全,如图2所示。通过GIS地理监控程序在网页浏览器上对仪器所在楼宇的地理信息进行直观展现,如图3所示。项目成果与仪器的使用同步关联,实时汇总绩效考核信息与结果,自动生成仪器使用情况表。
3.实验室开放平台建设促进学校信息化发展(1)部门联动机制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的建立推进了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现代化。按照“总体规划、明确责任、统一管理、分步实施”优化智慧校园建设体制机制,采取“责任分工、技术跟进、资源配合”原则开展实验室开放推广工作,明确各相关单位的职责和分工,积极培养技术团队,保障实验教学顺利执行和实验室开放平台运行稳定,根据系统推广需要,配置管理人员、经费、物资及政策等资源。(2)基础数据共享机制建立以学校智慧校园平台为基础,按照教育部、省(市)级智慧校园建设要求规范管理设备编码、人员、实验项目、场地条件等数据,为智能化实验开放提供基础数据。智慧校园基础平台提供标准接口文档,为不同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平台实现统一管理提供跨平台应用环境,实现实验室各类数据共享,推进学校信息化良性发展。实验资源建设、管理及实验教学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分割走向共享,从统一要求走向自主创新,从仪器设备主导实验项目走向需求主导实验体系建设。(3)运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数据采集的长效机制建立一是充分利用系统管理功能,严把实验项目、场地审核关。二是加强师生信息化能力培训,提高数据采集质量。三是对实验项目数据做分析,提升数据应用效果。通过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业务再造,实现实验仪器管理、预约管理、自主实验管理、事件管理和统计报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促进实验室开放和共享以及校内外实验资源共享,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就实质而言,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交通、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理念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创举。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一家提供信息服务的跨国公司)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2010年6月2日,在世博会期间,“2010智慧城市全球峰会”在上海举办,智慧城市的理念和建设方案借此契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同。
我国建设“智慧城市”序幕的正式拉开则源于2012年12月5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2013年11月14-16日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信息技术博览会上,由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起草的《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正式,对“智慧城市”的定义、体系、功能特征、建设关键部署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依据。
智慧技术高度集成
上下班高峰期,只要轻按车载屏幕就知道堵点详情,轻易避开;老人在家发生突况,只需按无线救助电话上的紧急按钮,就能迅速连通社区服务中心;通过3G网络和智能手机终端,实现对纳税户实时管理跟踪……
智慧城市是一个涵盖智慧金融、智慧网络、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旅游、智慧文化等方面的大系统,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出现将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把人们的衣食住行通过信息数据串联以来,进行随时随地的信息查询与业务办理,开创新的生活模式。
智慧医疗已成为智慧城市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急救车上的医护人员通过移动高清视频获得清晰、快速的远程指导;社区医生带上移动医疗诊断设备可随时请大医院名医进行远程会诊;便携小巧的计步器随时采集传输运动信息,利用手机进行运动量和运动状态的展现和接收专家的健康指导建议……
智慧教育由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数字课件、公共服务平台和先进的云端设备组成的开放校园。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借助电脑、数字电视、手机等各种云端设备进行主动、高质量和个性化的学习。
智慧旅游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把一些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然后为广大游客量身定做,提供适需对路的旅游产品。
随着一系列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应用,智慧城市将成为新一轮的产业模式,革新着城市管理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智慧产业高端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实现新型城镇化,已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央也频频表态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信息消费”。
2012年12月,住建部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前不久上报国务院的《关于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已获国务院明确批复。
由于智慧城市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的融合与创新。业内估算,“十二五”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投资总规模将可能高达5000亿元,全国范围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2万亿元的产业机会。
从智能安防到智能电网,从二维码普及到“智慧城市”落地,作为被寄予厚望的新兴产业,物联网正四处开花,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6%。专家指出,在未来几年,技术与标准国产化、运营与管理体系化、产业草根化将成为我国物联网发展的三大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建设智慧城市领域的直接投资已经超过3000亿元。2013年4月10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组织的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编织培训会上提供的信息显示:继国开行提供不低于800亿元的投融资额度后,又有两家商业银行作出承诺,表示将提供不低于国开行的授信额度,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另有其他投资机构也在2013年4月初签订了2000亿元的投资额度。粗略估计,相关投资或将超过4400亿元。
“智慧城市”建设进入高峰期。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推动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智慧服务高效便民
在大连西岗区日新街道的“智慧社区”展示室,工作人员通过手中的遥控器,在高清电视上向居民演示刚刚上线的“智慧社区”便民服务专栏。居民今后通过高清电视平台,足不出户就能全面了解各项办事流程,参与社区活动。
在智慧城市的市民端,以市民为中心整合了政府各个部门的城市管理服务和城市商业服务,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智能终端、语音电话、有线电视、社区服务站等多种渠道随时获得城市服务。
通过不断加载的服务获取大量的数据,推动城市的系统化,构建一个美丽的家园、美丽的城市。
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由过去的建设改为经营,由政府牵头改为鼓励带资建设。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变革,更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政府服务升级。智慧城市将更强调为老百姓提供服务,为公众提供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为社会提供服务,这是现在智慧城市所倡导的,在这个倡导下政府更多的是起服务作用,而服务对象就是老百姓以及企业。
为了促进药学院的全面发展,让全校师生对药学院举办的各项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宣传部将在本学期继续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进一步极大宣传力度,展示药学院独有的宣传风格。
宣传部的全体成员将以全面建设部门为主要目标。一方面,我们将做到及时准确地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并帮助其他部门完成活动内容,确保各部门工作顺利开展,活动按预期效果圆满完成。
继续继承和发扬原有的工作风格,保留宣传记录,将每一块宣传板,每一张海报留影,做到图片、海报一一对应。
二、实验技能大赛赛徽赛标征集活动
为了全面考察药学院所有同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增加同学们对实验技能知识的了解,为丰富学校课余文化生活,让同学们对实验技能大赛有更深入的认识,为有设计方面兴趣的同学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本学期学生会宣传部决定开展“实验技能大赛赛徽赛标征集活动”。
活动时间:三月中旬召集各班宣委,下达通知。
三、中药系建系三十周年主题海报展
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民族灵性和中国人民智慧的体现。
2014年是有意义的一年,因为今年是药学院中药系建系三十周年,源于药学院学生对生活的渴望,对人生的不同理解,对未来美好人生的憧憬,为纪念中药系建系三十周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宣传部将在本学期开展“中药系建系三十周年主题海报展”
四、继续加强对学生会宣传板管理工作
上学期宣传部制定了《药学院学生会宣传板管理办法》并取得显著效果。这学期宣传部将继续遵行《药学院学生会宣传板管理办法》,加强对宣传板管理工作,避免公共财产的丢失或损坏。
五、与其他系部及学生会沟通交流
(一)大力实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二年行动计划》,持续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以省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签署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合作协议为契机,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民性的要求,大力实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二年行动计划》,切实推动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多元化,力争通过2年努力,市、市(县)区两级率先建成省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一是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均衡配置。完善基层体育设施,新建一批体育公园、体育广场和50条健康步道,实现社区(村)“10分钟体育健身圈”高水平全覆盖。体育部门要主动全程介入健身步道规划、建设和管理,配置体育设施器材,增设体育科普标识。打造西蠡湖慢游系统全民健身带,对列入市城镇化建设的10个先导示范镇体育设施进行提档升级,提升城乡宜居品质。扎实推进学校等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年底学校开放率达80%,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率达80%。创新公共体育设施管理机制,出台具体管理办法,确保体育设施使用安全。高度重视第六次全国体育场馆普查工作,严格把控实地丈量、普查登记、审核录入等环节,为制定新一轮体育设施建设规划提供依据。二是推动体育社团覆盖延伸。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原则,落实《关于培育发展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的指导意见》,到年底,所有乡镇(街道)成立5个体育社团、社区(行政村)成立2个体育健身组织。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新增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__名,对1000名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技能再培训,并为他们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以开展A级体育社团创建活动为抓手,建立等级评估和创先争优机制,提升体育社团公共服务能力。制定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施办法,将体育活动等社会力量能够承办工作,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承担,实现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三是提高健身活动覆盖面和吸引力。继续办好元旦长跑、网民体育公益大会、全民健身节等群众性品牌活动,指导有条件的体育社团举办体育竞赛和联赛,引导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开展体育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等活动,创新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推广新优健身项目,举办全民健身项目展示活动,配合支持总工会、妇联、残联、老年人体协等部门和社会团体举办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易于普及的体育健身活动,推动体育生活化。四是强化全民健身科学指导服务。加强科学健身知识的宣传,培养公民终身体育习惯。开展全国“科学健身示范区” 创建活动,设立体质测定和运动健身指导点,打造集科学健身知识普及、信息咨询、运动康复为一体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平台。开展体质测试工作,全面掌握我市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的变化趋势,公布体质监测报告。加快 “智慧体育”建设,在全市500个智慧屏上刊登公共体育服务信息,200个公共体育场所建设无线WIFI网点,为群众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
(二)全力做好十八届省运会备战参赛工作,努力提升竞体综合实力
今年是省运会举办之年。备战参赛十八届省运会,是全市体育工作的重头戏,同时要着眼长远,积极谋划下一周期省运会的备战工作,确保备战参赛与谋划发展两手抓、两促进。一方面,全力以赴决战十八届省运会,力争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另一方面,着眼长期,及早筹划启动省运会的备战工作。制定项目优化调整、绩效评估管理、外省市选材培训基地创办、运动队社会化等工作的实施细则,坚定不移走集约发展的精兵之路。加大体育和教育部门的合作与深度融合,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鼓励普通学校业余训练,稳步推进“三大球”项目进校园工作,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规范化管理,扩大“市队校办”规模,举办青少年阳光体育竞赛,推动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采取客座、顾问、专业考核等形式广纳贤才,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科学训练水平。
[关键词] 高校 学生社团 情感管理 实践探索
高校社团在共青团组织的领导下自发建立了具有一定目标和活动规范的非正式团体。社团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高校大力加强德育工作,积极培养“四有”人才的新形势下,如何认真分析社团现状、特点,积极探索社团发展规律,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促进社团工作健康发展,还需要高校广大学生工作者探索和研究。在此前提下,笔者紧密结合自身参与学生工作的切身体会,积极调查访谈在学生工作方面经验丰富的老师和学生,广泛参考各大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管理学观点与著作,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总结出学生社团科学管理的根源在于情感管理方法的实践应用。
一、高校社团管理中运用无形的情感管理方法
1.他山之石――以情感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石为高校社团科学化管理奠基
情感管理模式的整个理论体系的建立是基于“情感人假设”的基础上的,“情感人”假设的基本观点是:(1)人是有“七情六欲”的,而情绪又是一种能量,如果利用得好,则可以激发人的潜能的发挥;(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智慧,只是有大小的差异,且情绪智慧与工作效率成正比;(3)只要予以建设性的引导,情绪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智商;(4)智商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唯一要素,情绪智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智商的发挥水平,尤其在一个群体中,关键不在智商的总水平而在情绪智慧的总水平。此外,其理论基础还包括以“激活心”为核心的“金苹果”激励理论。不难发现,在社团管理当中也正是将社团干部当成“情感人”来对待,才得以实现动员与管理的,再通过荣誉奖励等“心灵激励”来提高各项活动的参与度和执行度。
2.心理契约――情感管理学的核心,社团管理的动力源
完整的“心理契约”包括两个方面:个体层面与组织层面。个体的心理契约――个体对于相互责任的认知和信念系统;组织的心理契约――个体对于相互责任的认知和信念系统。尽管心理契约不是一种有形的契约,但他发挥着比有形契约更强的影响力。大多数学生在参与社团时,所抱的初衷无外乎多结识一些朋友,多获得一些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他们希望这个团队是最好,同时也期望这个团队能给他提供最好的,而社团组织也希望自己招到的人是最好的且能为社团发展进步提供最大的帮助,同时也默许将会为他提供更多的锻炼平台。无形当中他们在各自心里签下了一份“心理契约”,而且各自将这份契约作为鞭策自己不断前进、不断进步的动力。
3.情绪识别――情感管理的重点,社团管理的关键点
情绪是一种智慧,情绪是一种能量,他直接、间接地影响着今天、明天的工作。因此,如何将之有效地进行利用则成为情感管理的一大重点。对于社团管理而言,情绪的识别比利用显得更加重要,甚至更多时候成为成败的关键。简单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团队刚完成了一个极不成功的任务,又接到了另一份任务,底下的人心里既有上次任务的失败的挫折感,又有任务一个接着一个的抵触情绪。如果团队的领导不善加开导与利用他们的情绪,接下来必定还是失败。相反,如果能鼓起他们一雪前耻的勇气和重头来过的信念,那么超额完成任务都不是难事。妥善地处理好团队成员的负面情绪,能够有效地维持、修正双方的“心理契约”。由于心理契约是以承诺为基础的责任观,心理契约的构建与修正都会影响到个人和组织。
二、责任感是情感管理得以实现的前提
1.启发责任意识,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积极参与学生工作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责任都是生存的基础,是永恒的生存法则。在大学的校园里,有许许多多的学生干部,他们将“真诚服务同学,构建和谐校园”作为自己的责任,可是更多的同学却是对此漠不关心。本人曾经历过部门招新报名时门可罗雀的情况,最后不得不进行二次招新来实现招新目标,结果可想而知,真正能胜任的寥寥无。在第二年招新时,本部门便将宣传的重点从部门的介绍转移到加深新生责任感上,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传递给新生们,让他们感到不参加学生干部的竞选就是没责任心,对不起国家的悉心培养,对不起人民的殷切期望。最终圆满完成了招新任务,也带动了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工作。我们应当相信,一个人能力再强,如果他不愿意付出,就不能为团队创造价值,而一个愿意为团队全身心付出的人,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够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2.善无大小――无论所处何职,责任没有大小,一荣俱荣
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一个优秀的团队没有落后的队员,而一个失败的团队也没有成功的个人”。只有齐心协力,建立起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才能让社团走得更稳,走得更远。作为管理者,就应该让手下的每个人牢记,没有微不足道的工作,只有重若千斤的责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只有团队成功了,个人的成功才有意义,而团队成功却来源于每一个人积极进取和不断进步。同样的,社团的管理者也要勇于负责,敢于承担责任,关键时刻上的去,是管理者管理到位的体现。当分管的部门出现问题时,管理者不应推卸、指责和抱怨,而是要主动承担责任,从自身的管理中寻找原因。管理者只有经常反思自己的领导能力,才能改变借口泛滥的负面社团文化。
3.薪火传承――用责任感为动力,延续职责的传承
高校的学生社团作为一个学生群体组织,也必然会随着新生的入学而“迎来”,随着老生的离去而“送往”,说白了就是“换届”。古语有云,“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何保证薪火不灭,不因一时识人不善而使一个社团败绩,做好职责的传承便成为社团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要想保证一个社团职责、宗旨的传承不灭,就必须建立起该社团的“责任价值观”,围绕“心理契约”这个核心,给予团队成员传承组织宗旨的愿望和机会。所谓社团组织“责任价值观”的培育、形成和出现,是组织和个人、部门与部门、个人和个人都以为他人承担责任为荣,同时也都在享受他认为自己承担责任所带来的责任果实,才会由此逐渐出现以承担责任为荣的群体意识,最终形成社团组织的责任价值观,为社团职责与宗旨的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将成功的信念一届一届地传承下去,让退下来的人安心,让走上台的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三、主人翁意识是情感管理的目标
1.“我的大学我做主”,化被动为主动的尝试
社团里的学生干部不得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们一直把自己当成客人,只是暂时在这里面待一段时间,换届了就走人。作为大学生,应该拥有自己的主张和自己对于事物的评价标准,也强烈地渴望做一些自己没做过的事。要想让部下们都能独当一面,那么就需要社团管理者们尝试让他们来分配任务指导工作。让团队的所有人都试着做一天的社长,他们就会对“我是这个社团的主人,我应该做主人应该做的事情,承担主人翁责任”这一意识有深刻的体会。领导阶层的精力和培养目标都是有限的,一个主动自觉的人,对于社团的主要干部来说,是最值得信任和培养的。所以,培养属下的主人翁意识是情感管理的目标,也是管理者应该努力尝试的工作方式。
2.以创新求发展,用实践拓思路,实现全方位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社团管理的指导思想,来开展社团活动,就要求学生干部们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社团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一届又一届的人因循旧例,只会让社团越走越没落。创新必须在对自身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进行,认真总结过往,是一切创新思路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避免盲目指导的重要途径。同时,要提升团队成员的创新能力,就应当适当地放手让干事的去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干。因为多数情况下,社团的上层都是一些老成持重之人,难免有些守旧,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事们总能提出一些新想法,这就要求社团的管理者们适当地放权,毕竟社团的领导大权将来是要交到他们手里的,切实可行的创新思路也是将来他们推动社团发展的筹码。
四、结束语
有人说,管理是一种温和的、蕴含着力量的、拉锯式的意志力的较量。的确不无道理,某种意义上,态度及情感起到不可言状的作用。学生干部之所以工作,多半是出于理性的目的,但是在工作过程中,他们的动力要受情绪的影响。一个主动、热情、上进的人,他总会在工作中表现好,尽善尽美,对于管理者,更是如此,因为他的影响面会更广。从情感入手进行培训和管理,是为了让团队成员更热爱自己的工作。必须搞清楚作为管理者,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情感投入自己的工作,然后如何为所管辖的人的情感找到归宿,否则就是以盲引盲。
参考文献:
[1]张静抒.情感管理学(第二版)[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4.112.142.
[2]周郭军.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与建设[N].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报,2007,(3):75-77.
[3]周斌.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特点分析与发展对策[N].扬州大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5):38.48.58.
[4]张晖,任朝彦.责任决定成败.2006.
[5]龙兴跃.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教育管理[C].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