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范文第1篇

听陈老师的课,处处被感动,特别是最后的演讲,几乎每个小孩的发言都能引起别人的共鸣。究其原因,在于陈老师深挖教材,通过大量的言语实践使学生进入文本,在与文本对话中体验文本蕴涵的感情。反观有些课例,课文没有怎么研读就让学生进行漫无边际议论的有之;把教材抛到一边,一味整合(竞赛)课外内容的有之;大量进行非语文活动的有之。须知,解读文本,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是我们的“保底”工作。我们要超越教材,先得立足教材,做到“下要保底”“披文以入情”,学生要对课文有所感悟,有所体验,首先得在“披文”上下足功夫。

二、注重体验,多方实践感悟语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2000年的年会上提到一个课例。教师一到班上,便事先声明,今天的课,黑人小孩不能听。黑人小孩问为什么。老师说,就因为你们是黑人,黑人想要听的话,只能站在教室后面听。这下可把黑人小孩激怒了,与老师争吵起来。老师丝毫不让步,一再无理的坚持。闹到最后,黑人小孩把文具、鞋子等都扔到讲台上来,连白人小孩也加入到为黑人小孩争取权利的斗争中。就这样乱哄哄地闹了一节课。最后老师才叫学生拿出历史书,叫同学们回家自学“种族歧视”一节课。学生在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中,有一种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愤怒、激动,从中体验到了为什么无数黑人会用生命去换取与白人的平等。这就是积极的情感体验。用这种方法教“种族歧视”,不禁让人拍案叫绝。没有情感体验的脑力劳动是最容易疲劳的。积极情感体验不一定都是愉悦的,也可能是愤怒、悲伤等,但它一定是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推进课堂发展的。

以精读部分为例,陈老师的言语实践始终置于浓郁的情感氛围之中。首先借助录像理解了“咆哮而下、一泻千里”等词。当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到大瀑布的雄伟壮观后,老师进一步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语言赞美瀑布,将对塞特凯达斯瀑布的热爱推向极致。紧接着,出示瀑布课件和品读课文相关段落,学生自然产生失望、悲伤、愤怒等强烈的情感体验。教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情感表达出来。课堂在这种强烈情感的碰撞中进入。言语实践和情感体验水融,在实践中感悟,感悟又促进学生更好实践。

三、彰显生命,巧设平台创造语言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生活实际 生活素材 生活化

《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理念: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中。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通过一年多的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我深切感受到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多方位的体验成了联系品德与生活的彩虹桥。

一、选取生活素材,有目的性地教学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学习书本知识。虽然说新课程都配有丰富的图片,但这些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还是喜欢有血有肉的人物。教师要做有心人,探寻学生生活中的矛盾或焦点,创设类似的情境(小品、生活情景剧);把一些小故事拍成录像;把一些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做成Flas等,供学生探讨、解决,实现激活学生生活、保证活动的指向性和有效性的目的,并以此充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品质。

如教学《平安回家》这课,我特意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故事。比如《篮球女孩》,通过听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女孩为什么会失去双腿?失去双腿意味着什么,她此后的生活将面临什么等,进一步认识到车祸带给个人、家庭的伤害,懂得道路交通关系到每个人的安全和幸福。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我们才能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二、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道德教育

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而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教育教学给予学生的不应是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亲自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实践,知行统一,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不少偏远山区农村的孩子不爱农村、也不爱劳动,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找一份工作,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之所以形成这种思想,有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教育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如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说一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农村,热爱人民。劳动是最光荣的,任何一种成功都与勤奋分不开的。“天才出自勤奋”,不仅揭示了一个朴实的真理,还要求我们要脚踏实地、立足本职、发奋努力。只有勤奋开拓、敢于进取,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实现人生的价值。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儿童热爱生活。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离开儿童的生活实际,要引导儿童回顾生活,再现生活,体验生活,回味生活。

例如,教学《春天来了》这课时,我先让学生在日历里找“春分”这个节气,带领学生走进“春姑娘”的世界,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哪里可以找到“春姑娘”,这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争当环保小能手”的活动,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爱护环境的。孩子们个个畅所欲言,非常高兴。教学联系了生活实际,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所学知识。

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的习得,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他们的生活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因此,他们的活动也应该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不同的时令,不同的节气,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活动主题,决定了活动时间的不同。因此,它不应该局限在一节课中,更不应该终止于一次活动。我们要灵活安排活动计划,对一些活动时间长的内容及早做出安排。例如教学《金色的秋天》一课时,我们给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让他们在课外时间,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秋天,收集图片、资料,自己动手画画,亲自拍照片,等等,让他们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都能感受到秋天的美,了解到关于秋天的知识。

四、贴近生活,进行有效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创造情感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达到自我感悟、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创设的情境可以是生活的情境,故事的情境,角色的情境,辨析的情境,是非的情境等,通过这些活动情境让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流角色畅性、广阔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得到训练和发展。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我们可以采用“角色模拟”、“创造特定的情境”等方式,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使课堂教学实效更高。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范文第3篇

关键词:感恩;教育;走进;学生;心间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101-01

人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懂得付出和回报,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这些孩子的身上,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尤为重要。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让孩子懂得感恩是做人的道德和修养。目前我校在积极营造感恩环境感染学生,校园建有文化墙,教室开辟有“感恩文化角”,设立了“身边处处有恩情”、“感恩温馨语”等栏目;校园广播站课前总会听到《爱的奉献》、《白发亲娘》、《说句心里话》、《感恩的心》等“感恩教育”歌曲唱响校园。在工作实践中以下活动有利于推动感恩教育,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抓住“感恩”节日

结合节日教育学生。利用不同的节日,像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教师节等,教育学生学会帮妈妈做做家务,为爷爷奶奶洗洗脚、梳梳头;学会自己动手制作贺卡,给父母老师写感谢的心里话。让学生懂得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亲人及社会的关心、教育和培养。

丰富多彩的活动熏陶学生。我校利用主题班会,让学生讲出对父母、师长、学友的爱。通过算时间账、金钱账、感情账,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辛勤养育之恩,老师的细心教导之情,亲友的无私帮助之恩;写感恩信。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班级举办感恩演讲。

二、营造“感恩”氛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队伍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教育质量。亲其师信其道,老师们爱岗敬业、团结从教、诲人不倦、刻苦钻研的品格为学生们学会感恩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大环境。由此我们认为孩子教育应该从全体教师开始。难以想象一个不懂得感恩的教师会教出懂得感恩的学生来。

三、渗透“感恩”教育

以往提炼要点、优秀教案征集、随堂看课感觉都只是在渗透的圈外徘徊,为了真正走进“感恩”教育,深入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研究。教师先集体分析文章中蕴含的“感恩”的教育内容,然后提炼出渗透要点,制定出渗透办法,并围绕这个要点和实施办法展开有针对性地听课研讨活动,改进教学。教师结合课本知识还归纳了对父母的尊敬和爱戴的其他表现,例如能记住父母的生日、懂的父母的辛苦、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事,送给父母开心的话。给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倒水,做家务,搜集关于母爱的名言歌曲,“感恩的心,感动你我”征文活动。

四、主题“感恩”教育

课堂教学虽是“感恩”教育的主阵地,但是如果缺少学校主题活动的设计也是不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打动学生的心。

三月份是“感恩做事月”,主要解决认识问题。学校在三八国际妇女节中安排了活动内容,并借助校园广播在全校营造学习帮助父母作画、洗脚、写信等活动营造行为氛围,在各年级广泛开展了感恩故事和演讲比赛,推荐优秀的同学在校园广播站中讲述感恩故事,取的了较好的效果。

四、五、九、十月份是“感恩行动月”,主要解决实践问题。学校结合父亲节、母亲节开展护绿保洁活动,开展了“做文明小天使,感悟真情”活动。一方面组织学生到公共场所捡垃圾,清理商户楼前乱贴的广告,义务拔草、种花等活动,在课前进行交流。一方面团委牵头在学生中开展“情系节水,奉献爱心”为主题捐款活动,号召每一名团员把平日节省下来的零用钱捐助给最需要帮助的灾区小伙伴,帮助他们重建校园,重返课堂。

五、体现“感恩”真谛

认识是基础,实践是关键。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劳动的辛苦,感受劳动的光荣,懂得珍惜劳动的成果。学校结合军训、为学校争光等实践活动磨练学生的意志,锤炼学生情感,升华感恩真谛。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思想品德; 作业; 学生

中图分类号: G42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2-0174-02

翻阅品德新教材可以发现,其中一部分的内容更适合城市的儿童,和农村儿童的生活结合不够紧密,作为课堂活动组织者的教师,如何结合农村实际来进行品德作业的布置,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结合本土实际,体现作业乡土化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农村学校地处山林田地之间,和大自然紧密接触,其中蕴含着很多城市学校所没有的课程资源。为此在布置品德作业时,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农村的本土实际,体现品德作业的乡土化。

《请到我的家乡来》(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四年级下册)一课,旨在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家乡,以小主人的身份介绍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为此,在课前,我布置学生走进生活,了解每年元宵佳节中午万人一起就餐的百家宴、民间布袋戏、八宝灯、廊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药发木偶等。这些都是具有泰顺山区所独有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学生通过课前的走访,亲临百家宴,观看布袋戏,欣赏八宝灯等一系列的活动,对于家乡泰顺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内心深处那根热爱家乡的情感的弦被拨动了,内心油然而生作为泰顺人的自豪。这样的道德认识形成不是老师强加的,而是学生在了解走访中,思维发生碰撞,情感得到触动而产生的。这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

二、结合本土实际,体现作业特色化

品德课的教学倡导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道德规范,建构自己的道德体系,形成道德行为。大多数农村学校虽然没有城市学校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没有丰富资源的网络世界,基本上是处于一支粉笔,一本书的状况之下,但笔者以为,农村教师可以充分立足本地资源,结合农村孩子的实际情况,布置特色化的品德作业。

比如:在农村,家家都有自己的菜园,茶园,竹园。平时的生活中,农村学生对于种菜,采茶,挖竹笋,收割稻谷,上山采摘野果这些活动非常熟悉,为此在上了《我的劳动感受之后》(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下册)之后,我布置了作业,在周末的时候,跟随家长一起种菜,采茶,挖竹笋,并在实践活动结束之后写下自己的劳动打算。学生们在田园中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同时也在劳动的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从而懂得应该好好珍惜现在,帮父母做事。这样的实践活动独具农村的特色,是城市学生所无法亲临感受的。

又如,在农村,邻里关系非常和谐,相互赠送农产品,相互分享美味,遇上哪家红白喜事的,都会主动前往帮忙,闲时坐在一起聊天唠嗑等等。这和城市中邻里的互不相识,冷漠截然相反。为此,在上《邻里之间》一课前,我把布置学生去搜集这些农村所特有的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事例,侧重点在于在搜集中感受邻里和睦的温馨。课后布置学生为邻里做一件好事。这也是具有农村的特色的。

三、结合本土实际,体现作业的多元化

1.实践性作业。如:上了《农产品的家园》时,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孩子回家去向父母请教,种植5棵青菜。并且发了表格,要记录填写自己种植的经过,感受,根据表格的填写情况。孩子们在种植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农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更在实践中体验到了农民付出的劳动和智慧。这种实践性的品德课的作业能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但是容易虎头蛇尾,要注意过程的跟踪监督。

2.调查访问式作业。上了《地球,我们的家园》之后,让孩子运用课中所学到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实地调查泰顺罗阳镇县前溪的环保情况。让孩子对于县前溪的过去,现在都做一个详细的调查,分析造成现在脏、乱的根本原因,根据收集到信息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形成一个小报告。

3.评价式作业。《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中,我布置学生课后制定一张放学以后到睡觉前的时段作息时间表,在1周内每天对执行情况进行自评和家长互评,2周后,用日记的形式谈谈自己的体会,对进步的学生进行全班表扬,鼓励其今后保持下去。

4.展览式作业。上了《走进聪明屋》之后,我布置了一个“变废为宝”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个生活中的小用具。并在班级中开设展览专柜,予以展出。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展出的作品精彩纷呈,创造力也在制作中得到了培养。

5.资料搜集式作业。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图片,文字,实物等资料,以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如在上《民风民俗》这一课时,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们国家传统节日的资料,搜集家乡泰顺有关民风的资料,如每年元宵节中午,泰顺万人千桌一起用餐的百家宴等。

综观品德与生活的作业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课内外相结合,给足作业时间

作业设计要有课外有计划的采访,也要有课内当场完成的名片设计。学生基于课外作业的完成有了自己的收获和感悟,使得课内作业的完成降低了难度。同时给足够完成作业的时间,课外有计划的采访选在双休日,学生有时间有机会真正去完成采访计划。课内外作业相结合,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一般来说一课只能设计一个课外作业。

(二)正确具体指导,明确实践方法

只有方法正确才能事半功倍。在让学生做作业前,教师给予具体的正确的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心中有方法,实践有步骤,不会盲目行事浪费时间。在完成课外的小记者采访的作业前,教师在课内留了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制定采访计划。在完成课内的名片制作前,教师在课件上展示了几张精典的名片后,提出作业要求:将来你想从事什么职业,为自己设计制作一张名片;看谁的名片最有创意,可以写上职业宣言,还可以为自己打广告……,这些具体的指导让学生知道怎样来更好地完成作业,也大大提高作业的质量。

(三)给予想象空间,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儿童注意力产生的源泉,也是儿童主动探知的心理基础。而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是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也是人的创造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布置的作业应该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同时也应该有趣味性的,这样学生就能乐意去认真完成。在学生对各种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让学生畅想自己未来的职业,孩子子都是渴望长大的,这样的畅想对他们来说是新奇有趣的。在设计名片时有的学生还说下课还要做,可见这样的作业他们是多么喜欢。

(四)尊重学生个性,多样展示成果

教师树立学生主体的意识,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展示个性,有利于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在作业的内容紧扣教材的三维目标之外,形式则应丰富多彩,可以说唱、书写、绘画、实物或采用卡通式、卡片式、图表式等活动性的作业,这样,就可以突破传统作业的练习形式,彻底改变以往的单调、枯燥、乏味的作业。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展示采访收获,有的拍照,有的录象,有的画一幅画,还有的唱一首歌……,学生展示的名片也是形状多样,富有童真。

总而言之,“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只有尊重儿童真实生活的德育,才是真实有效的德育,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德育,才是有生命的鲜活的德育。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品德课,其作业发挥着沟通课内外的桥梁作用,带领学生有目的的走进生活、反思生活、学会生活,是提高品德课教学效果的瓶颈。品德课的作业设计问题不应该被忽略、遗忘,所以小学品德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本土实际,结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布置适宜他们的作业,以更好的为实现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促进道德行为的生成。

参考文献:

[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 姚顺添.《如何解读“新课标”》.

[3] 陶元红.《课教学的实施探讨》.

[4] 尹铭,李运才.《让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范文第5篇

启发想象,激发兴趣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有音乐的创作、演唱、演奏最终都是为了“欣赏”。一般来说,人们欣赏音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外部音响感知。第二阶段,想象联想。第三阶段,情感共鸣。第四阶段,理解认识。这四个阶段是一个从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发展过程,即从感知体验进想、理解的认识过程。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学要让学生从音响感知人手,逐步展开想象、联想并引感共鸣,最后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意境,即从倾听到动情,从动情到理解,使学生逐渐地从低层次的直觉“倾听”向高层次的情感“倾听”、理解“倾听”发展,最后进入艺术审美欣赏的境界。

如在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的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抒发了什么情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想象到了什么?又联想到了什么?这样随着教师的启发,学生一次次陷入音乐的海洋里,沉思、激动、浮想联想,心潮起伏,内心的深处就能和苦难的阿炳产生了碰撞。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也就体会到旧社会人民压抑、凄苦、悲凉、愤怒的心情,在更深层次上理解这首乐曲所表现出来的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痛苦和悲愤呼唤。这样既让学生领略到音乐的自身美,又让学生了解到音乐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激发了学生的真情实感。这对学生理解音乐,创造音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学科联系,引起共鸣

高年级的学生文化修养和知识结构是在多学科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音乐教师应注重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结合学生已学过的有关学科知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感受音乐。如在欣赏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时,在教学上可先用多媒体放映伏尔加流域的风光,介绍伏尔加河的地理情况:让学生了解伏尔加河就像是中国的黄河一样养育了俄罗斯儿女,现在他们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在过去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又是怎样的生活?接着出示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画面通过衣衫褴楼的纤夫形象和后面豪华船只形成对比,反映出当时俄罗斯劳苦大众他们忍辱负重,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由于在听觉艺术中渗透了视觉艺术,因此引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学生结合学过的劳动号子,用“哎呦嗬”“嗨呦”等词配上合适的节奏型创编乐曲,以此来表现船夫们的劳动情景。这种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渗透,有利于引起学生共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内涵。

教学参与,师生互动

参与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郭声健老师在《艺术教育论》中说:“艺术活动本质就要求主体全身心地、主动地参与和投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否则,不管是艺术还是艺术欣赏都是难以顺利进行的。仅凭教师的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参与需要学生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不同的学生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不同,所以教师应让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只有为学生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做(表现)”的氛围,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创设更自由的参与空间。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前,我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去搜集关于协奏曲的资料,以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素材。课堂上学生分组把课前准备的资料进行汇总,有的学生在网上了解到这首协奏曲的创作时期以及这首曲子在世界上的声誉。有的学生在图书馆查到了这首曲子是吸收了越剧的素材,运用了单乐章奏鸣曲式的结构,还有的学生找到了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以及把这一故事改编成协奏曲的创作过程。可以看出学生课前准备的材料是非常充分的。这时教师即可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给学生欣赏,全曲以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情节――相爱、抗婚、化蝶为主要内容,突出地表现了祝英台对封建势力的强烈反抗精神,歌颂了封建社会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生陶醉在乐曲之中,与祝英台同喜、同忧、同愁、同恨。欣赏完该曲之后,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该曲的理解、看法,并请出平时喜欢跳舞蹈的两位同学来即兴表演化蝶这一情节,学生在优美的舞姿中,动人的音乐中,真正领悟到了该曲的内涵。一节较抽象的课在美与动感中被理解,被接受。

设立平台,拓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