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623.41

加强中学历史教学,是中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课题之一。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历史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确定远大目标和坚定信念,而且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历史教育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是中学历史教学的灵魂,更是中学历史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

爱国主义情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儿女引以为傲的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源动力,是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核心,是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正是这种伟大的情感支撑着一个民族前进的步伐,也正是这种永垂不朽的精神捍卫着一个国家至高无上的尊严。

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历史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爱国主义应该是全民教育,其重点对象就是青少年。所以说,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永葆青春的主题。

一、教师应以身作则,以自身的爱国主义热情感染学生

教师对一个人的人生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我们常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实在我看来,中学教师更是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有着深远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关键导向。所以中学历史教师应该首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历史立场,在民族大是大非问题上能够冷静对待,站得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国主义热情。现在随着金钱,名利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包括人民教师都已渐渐偏离了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在外界诱惑力的引诱下违背了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做人的基本素质。这样的教师不仅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反而让学生误入歧途。所以,作为中学教师,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操,以自身的爱国主义热情感染学生。

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都是“90后”的新一代青少年,他们所接触的文化比较开放。他们有着安逸的生活条件,优越的物质基础,受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较大。从小父母都是拿最好的给他们,衣食住行都从来没有忧心过。加上现在的互联网,电视,电话等高科技的信息传播媒体让他们能够自由的吸取更多的思想,这样难免会受西方国家自由开放的教育和人文观念的影响。所以他们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和感受已经淡化了,大多数学生都以了解国外的主流明星或时尚话题为荣。这样,许多学生对于自己本国的很多文化都不是很了解,而且这种趋势现在还越来越明显。所以针对新一代中学生的新特点,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也就是历史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加强自身的历史理论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历史立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二、深化历史经典,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历史经典包括历史人物、事件等,是弘扬中华民族千年不朽的精神文化之最直接的题材。以激励人信守忠义的岳飞,教人刚正不阿的包青天,尽孝护国替父从军的花木兰,都是催人向上、忠国爱国的著名历史人物。从本质上讲,历史经典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通过典型的历史故事发挥正面促进作用,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良好素材,对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现在的学生已经不适应、甚至反感以前的教条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接受习惯,以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学到理论知识,更能够起到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作用。所以,我认为,教师在中学历史课的教学中,不妨利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多媒体教学有选择的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典影视作品和歌曲,这些都能够以录像或音频的形式在历史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这不仅符合学生追求的主流,与此同时也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三、利用时事素材,点燃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在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安定,能够追求自己的理想,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但是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高枕无忧的心态,要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让学生能够有居安思危的意识。现在的中国经济总体在迅猛发展,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科技不断进步,所以我们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功举办了奥运会等等。

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的利用国内外时事素材渗透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比如最近的云南盈江地震,日本海啸以及核辐射,叙利亚局势等等,这些新鲜的时事素材都能成为很好的教学素材。当学生看到叙利亚人民还生活在战乱之中,看到地震中的灾民吃住都有困难的时候,会触碰到他们心灵的深处。当看到他们为了捍卫国家在炮火中坚守自己的国家,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怀,我们应该让学生把握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灾难教训所体现出的重要精神,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加强中学生的民族意识,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正确把握其轻重缓急,教导他们不要随便崇洋。所以说历史教学不能照本宣科,应该注重时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在教育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育的核心,所以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进行。教师要从自身出发,以身作则,做学生爱国主义的榜样,利用历史经典和时事素材等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其人生观、价值观体系形成的关键时期能够以正确的思想教育为牵引,树立远大目标,去其糟粕思想,汲取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上的正义精神健康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兰珍莉.对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04

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化学课堂;德育;探究;策略

16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育最重要的是“德行”。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实施德育的主渠道,如何把化学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充分开发出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是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精心设计、逐步渗透的教学目标之一。

一、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安排了三个探究实验——钠在空气中的变化、钠燃烧的改进实验、钠与水的实验探究。在学生阅读实验的相关要求后,小组成员讨论注意事项,从实验的安全操作、现象明显、减少污染等方面规范实验操作;细致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仅简单提示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对于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产生的疑惑或发现的问题不作引导,以防限制学生思维或干扰学生思维。

科学探究的核心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事实证明,探究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既有传统教学中教师急于完成教学知识目标而刻意提出的标准问题或主流问题,也有学生细心观察后所发现细微变化而产生的问题,还有实验不规范而导致的特殊现象形成的疑问(见表1)。

这些问题的提出,将课堂气氛推向,每个学生都变成了研究者。他们大胆地猜想,从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探究两方面进行论证,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在组内交流后大都形成一致意见。通过学生探究活动,使学生思维活动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不论是自己发现问题后调整方向,还是被同伴据理反驳后宣告失败,或者在小组内一致通过,学生都能在此过程中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艰辛,以及不畏艰险、不怕失败、勇于探究、科学探究才能收获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大胆地还课堂于学生,给学生留有充分思维的空间,正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方式。

二、强化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社会适应性

在《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课堂教学设计中,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贯穿探究过程的始终。本节课从播放视频——“火光中的生死隔离”引入,然后学生自发地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消防员为何“谈钠色变”?为什么不能用常规方式灭火?学生的疑惑和对知识的渴求,已达到了“愤”、“悱”状态。在此基础上马上播放钠与水反应的爆炸视频,学生的疑惑进一步加深:钠与水反应爆炸原因是什么?怎样安全操作该实验?少量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是什么?如何解释?如何判断产物?经过初步讨论后,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分配——操作、观察、记录、汇报,针对实验过程中的操作细节、实验现象尤其是意外的反常现象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展开充分交流讨论、整理归纳。小组代表汇报问题——假想——论证——结论的过程;对于组内不能完成的问题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其他组补充说明;由于时间或教学主题的限制而不能当堂解决的问题,提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或实验探究来完成(见表2)。例如,钠与水反应产物的推理,学生大胆假设并进行论证:联系爆炸视频逆向推理到可燃的气体,联系生活中的温度升高使得物质爆炸事例,收集气体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等。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思维碰撞的火花,造就精彩课堂。此时,呼应课堂引入的灭火事件顺理成章,再利用学生小组讨论,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得出用含水量较少的冷泡沫和隔热等方法来成功化解危机。

表2 合作学习成果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只是倾听、评价、激励、适时点拨,提示学生针对实验过程中的特殊现象的观察与整理、描述,全面、有序地筛选梳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规范实验现象的描述。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合作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猜想与假设、观察与收集、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总结与评估等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发扬团队精神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会了团体活动中角色分配、互相补充的方法与技巧,也学会了辩证地看待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对立统一规律。

三、理解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本节课从播放视频——“火光中的生死隔离”引入,学生在观看视频中,比较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化学知识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作用,从而学生的学习使命感被激发起来。整堂课以探究如何化解危机贯穿始终,培养学生在突发事件面前冷静分析的情感,并且使学生意识到只有在尊重客观事实、顺应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做到和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钠的燃烧、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中,教师强调钠的用量、切开后放回原瓶、表面煤油的处理等,重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而在钠的应用教学中,学生观看图片——利用钠的黄光对火箭定位、利用钠冶炼钛制作火箭等航空器材,感受到钠与科技的联系,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明确科技创新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树立远大志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树立为祖国的发展承担责任的民族意识。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是新课程重点强调的理念之一。与其他学科相比,化学教学有着明显的特色,也比较适合渗透品德教育。《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价值导向作用。而本节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的达成过程,正是德育与智育互相融合、渗透的全过程。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分组探究、实验探究、问题——假想——探究——结论,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规律,感受化学和科技、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激发立志为祖国发展而学习的动力,正是化学课堂所追求的德育目标。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要求,充分具备融德育于化学课堂教学的意识。至于如何因势利导、适时渗透德育,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参 考 文 献]

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古典诗词 人文素质 大学生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见,成大事者,唯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理想的彼岸。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在这一思想的鼓舞下,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成就了无数惊天动地的不朽事业。大学时期可塑性大,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素质修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时期如果重视人文素质修养,对自己一生的成就将产生长远而巨大的影响。中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担当着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它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培养,人格的完善,情感的陶冶,审美水平的提高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培养“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怀

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民族精神一直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它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直以来,爱国主义都是民族精神里的核心部分,中国古典诗词经历几千年的淘洗沉淀,成为华夏文明的精髓,爱国主义就是贯穿其中的一根主线,正是出于对自己故土家园和骨肉同胞的热爱,才会创造出如此灿烂的民族文化。学习古典诗词,可以引领大学生去触摸我们民族的伟大灵魂,培养大学生浓厚的爱国情怀。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许多满怀爱国情怀的名作,像《管子·牧民》里的“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礼记·儒行》中的“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屈原《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等等,都寄托了作者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他们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丹心碧血,一片热忱,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行动。

再翻开唐代的诗篇,同样包含着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生死不移的报国之志:“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柳宗元《韦道安》)等等都深刻表达了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感人肺腑、代代传颂。更有甚者,像爱国大诗人杜甫的《三吏》、《三别》、《兵车行》,无不满含深厚的爱国之情。岑参的《走马川》、《轮台歌》、《白雪歌》里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险、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为祖国做出贡献。再看辛弃疾、陆游等爱国主义诗人的大气磅礴,“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直至死后要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等等都是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

二、完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美好人格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历史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怎样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则是他们需要认真思考和付出行动的问题。漫长的古典诗词发展史似江河之水,又似生命之流,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积累的历史经验,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对大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价值。当代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应当包括崇高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自强不息、关爱他人、胸怀宽广等等,古典诗词里关于高尚人格的诗词歌赋俯拾皆是,它在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有一段话论述人生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这三句话被王国维用以表现“立志-拼搏-顿悟”的人生三境界,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和哲理意趣。

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范文第4篇

1.国际理解教育

由于彼此宽容、尊重及理解是全球化时代迫切需要的基本价值观念,因而国际理解教育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国际理解教育是密切关系人类命运和人类前途的教育内容。从根本上来看,国际理解教育有着非常丰富的外延与内涵。因为使用场合的不同和使用者的不同,所以对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及涵义也不尽相同,再加上爆发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局势重点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在称呼上联合国也相继对国际理解教育进行了多次的变更,如“世界市民性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及“国际理解与和平教育”等等,但常采用的依然是“国际理解教育”。然而,我国研究人员则认为,在新时期,国际理解教育应扩展成国际教育,还有些学者认为国际教育通常涵盖两层含义,其一指的是全球范围内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教育或者世界教育,其二就是特定的研究领域或者教育理论体系,也就是国际理解教育。虽然国际理解教育的名称不同,但是所表述的意思基本上是类似的,也就是教育必须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通过世界帮助所有人进一步认识世界,进而了解他人和了解自己,在达成共识和理解的前提下,主动而平等地与他们进行合作、交流和交往,进而真正认识到世界相互依存的客观存在,最终懂得如何共同生存的道理。

2.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

国际理解教育重点强调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民族、各个国家人和人的理解。事实上,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是切实地学会与他人共同生存,国际理解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能够“学会共存”。身为教育的主要支柱,最初“学会共存”是由国际教育委员会所提出来的,同时受到整体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是对全球人民进行培养,换言之是对那些具有“全球意识”的人进行培养,是和地域差异、传统血统教育所不同的,这样一来,才能实现和不同文化与不同民族人进行交往和沟通。然而,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全球意识,这既有对世界性事物承担的义务,又有相对应的权利。因此,大力倡导国际理解教育并非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这样一来,必须要求全世界的人加以深刻反思。在当前的班级和校园内,国外友人日益增多,学会怎样与他们共同生存已经成为全球化语境下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所以,作为蕴含国际理解教育的载体,“学会生存”课题应当将国际理解教育的精神真正地贯彻落实到学生的日常活动当中,这不仅是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和理想,又是国际理解教育深化的环境。

二、英语教育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学校教学中进行的国际理解教育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即缺少科学性和系统性,这样一来,导致在理解国际理解教育观念时,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比如:在9•11事件中,中学生群体中仍然广泛存在漠视个体生命的不良民族主义观点,这种不当的民族主义情绪对我国的良好国际形象带来了负面性的影响,甚至也会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造成直接的影响。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明显不足,比如有些学生接触日本漫画文化后对其中的暴力成分加以吸收。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我国与世界有了更为密切的联系,在我国与世界深入及广泛的接触当中,难以避免的会发生诸多的误解。所以,在我国的英语教育中应当切实地、明确规范化地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国际理解教育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仅仅存在不系统、不自觉且零散的国际理解教育成分,国际理解教育依然未自觉地形成。

1.国际理解态度过于冷漠,进而忽略交际体验

在当前,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基础为人际交往。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共存的思想意识,要对自我的外在存在引起高度的重视,并且要用丰富情感和具体行动来与他人进行交往。对语言进行合理和恰当的使用,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相互尊重及增进友谊,有助于情感沟通。情感态度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英语教学的一大目的是借助语言教育,对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加以培养,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品质,拓展国际视野,增强祖国意识。但是,我国的英语教育却错误地认为英语教育与情感态度没有任何的关系,进而使得英语教育仅仅局限在基本技能及基本知识的层面,严重忽视了学生文化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培养,因此,人们不能用理性来代替感性,用训练来代替日常体验,这样一来,难以体会人文素养,难以增强合作意识,而且培养出的人才也难以与社会的挑战及需要相适应。

2.国际意识淡化,偏重语言知识灌输

作为国际理解教育的一大途径,英语教育必须对学生的国际意识进行有效的培养。然而,在英语教育当中,学校和教师为了能够使学生考高分,往往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英语语言知识点、分解知识点,尤其是把语法知识细化成多个能力点、语法点和知识点,而教师则以这些“点”出发,展开英语知识的讲解和呈现,同时对大量的练习题进行设计,以便于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学生则借助于背诵、练习和听讲,通过机械的、反复的操练大量的练习题,试图提高英语水平。但结果往往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依然不高,而听说能力则更差,英语课堂教学在我国已经逐渐的变成枯燥无味的课程。在这种长期封闭的状态及传统形式主义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一味的重视培养学生系统性的语言知识,却严重忽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英语教育的价值,最终使得英语教育脱离了交际文化环境,无法实现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

三、英语教育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途径

1.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融入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需要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们提供大量的自主选择机会,以便于对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及责任意识进行培养。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当明确,所开展的课外活动应当尽最大限度的与个体的自主选择相满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对人和人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现实状况用心体验,进而对相互协调与相互尊重的必要性进行深入的理解,使人们能够从根本上去感受“世界公民”要承担的责任与应尽的义务。

(1)组织专题讲座

在学校英语教育中,学校可以聘请留学归来的教师,为学生讲解关于国外的文化以及生活习俗的知识,再和我国内容进行对比。经过详细的介绍、分析与对比,培养学生对文化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2)开展外国影视欣赏活动

教师要鼓励学生观看英国或者是美国的电影,这主要是由于电影属于文化的一个侧面表现,同时也可以通过观看演员的表演,了解到非言语交际的一些方法和手段。

(3)鼓励学生收集关于国际理解的相关资料

在课下,教师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关于“我国五千年的发展史”、“人类遗产”等的资料,或者是从美式、英式的文学作品中摘抄时文、收集英美文学的一些风俗习惯等资料,形成一个国际理解教育资料库。这些资料不仅给学生提供一个获取文化养分的来源,同时能够使得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国外文化。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具有包容各种文化的博怀,同时树立较强的民族意识,使学生具备国际意识,从更多方面来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生产与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方式等,多角度扩展学生的视野范围,从而能够真实地让学生感受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

(4)利用课余时间演绎英语短剧

短剧内容既能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材料,又能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英语国家的故事。对于英语短剧的表演,成为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的一个最佳途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教材内容改编成小短剧,再由学生进行表演,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在情节中感受到文化的气息。也可以结合一些西方的假日来举办相应晚会,这样一来,学生会在具体的活动当中体会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熟悉与了解各个国家的民族风情。我国英语教育中开展有序、合理、适当的课外活动是国际理解教育的补充,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对课外活动加以利用,从而弥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采用多样化的途径,让学生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政治以及文化等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一来,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参加国际理解教育的机会。

2.充分开发英语课程资源

英语教师应当充分地对教育内容加以拓宽,对课程资源进行大力的开发,使日常的英语教育全面地体现出国际理解教育精神,实现英语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机结合。我国现行的英语教育所使用的教材中所收录的基本上都是极其优秀的作品,并且涉及到的英文篇章都承载着十分丰富的风土人情和文明底蕴。因此,只有英语教师对教材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在逐步完善学生的个人品质的基础上,融入时展的特色,才能够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热爱自然环境,关注未来人类的发展,重视国际理解意识的培养。然而,单单借助于英语教材无法满足国际理解教育的迫切需要,应当尽量使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对他国的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使学生懂得如何理解与遵守各国的习惯与文化。

3.教师要树立全球意识

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时,英语教育工作者要熟练掌握国际知识,具备较高的国际交流技能,此外,理解国际的态度应该十分端正。可以说,提高英语教育者的国际理解素养,成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可靠保障。在学校教育向世界开放的新时期,学校和教师普遍丧失了教育经验优势,因此,教师和学校应当以积极且正确的态度看待新的任务,将学校真正地创办成为能够吸引学生、留住学生的场所,同时向学生提供理解社会的信息。英语教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思想的渗透,这就要求教师自己首先应当具备较强的全球意识,要深刻地理解“为和平、为人权和民主”教育纲领,领悟国际理解教育的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诸多内容进行有意识和有目的的渗透,主动自觉地将英语教育工作与世界民族、人权和和平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英语教育者当为推动世界人民相互理解、维护世界和平的使者。

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共组织;伦理建设;价值取向;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218-02

一、何谓公共组织伦理

伦理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虽然伦理学是世界上最古老悠久的学问之一,但公共组织伦理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公共行政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公共组织伦理包括对社会行为基本规范的伦理的一般性规定,还包括公共组织所固有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必然要在伦理上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和内在规定性。公共组织伦理是公共部门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是以“权、责、利”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行政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是公共组织权力的重要制约机制之一,它所研究的是公共领域管理过程中的伦理问题。从本质上讲,公共组织伦理体现为一种特定的公共利益观念,这种观念的出现是公共权力产生与发展的必然结果。

公共组织伦理调节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和相关的工作人员,调节的客体是公共组织行为;公共组织伦理调节的方式是自律与他律的结合,依靠力量主要是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在必要的时候外化为奖惩等激励机制和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作为行为规范,公共组织伦理的评价标准来源于其价值体系,它是以一定的价值体系为基础,以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增进以及个体人格的完善为目标,通过自律和他律的方式,调节公共组织主体的行政行为的一系列行为规范。

二、公共组织伦理建设的价值取向

(一)谋取公共利益最大化是公共组织伦理的基础价值取向

公共组织作为国家组织活动的主体,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下,其基本功能就是执行国家意志,协调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所谓“公共利益”是指在整个社会的经济社会关系基础上,某一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成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公共利益在经济和社会关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也表现得相对稳定。公共利益是绝大部分社会成员个人利益的重合部分,形成后便在社会关系中不同利益中占主导支配地位。公共组织伦理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应是协调好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抑制行政自利性,最大限度地谋取公共利益,实现由“政府本位”转为“社会本位”。

(二)健全对公共组织伦理主体的责任控制机制是公共组织伦理的核心价值取向

公共组织主体只有在能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的前提下才能行使其责任相对应的权力,这也是行政机关权责一致原则的表现。这就要求公共组织积极履行社会义务和职责,承担道德、政治、行政、法律侵权赔偿等责任;公共组织必须接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控制以保证责任的实现;在行政时必须主动回应并积极采取行动满足民众的基本利益需求。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是公共组织责任实现的两种方式。内部公共组织责任机制主要包括代表性,职业主义的作用及伦理道德向度。外部责任机制主要包括行政、法律等强制性的控制机制。健全对公共组织伦理主体的责任控制机制自然应从内部行政责任控制机制考虑,公共组织内部责任控制机制实质上就是公共组织主体的自律机制,这种自律需要通过公共组织伦理所提出的道义要求的规范来实现。

(三)维护社会公正是公共组织伦理的根本价值取向

公正是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满足民众基本利益需求,保障社会存在及稳定发展的基本准则。究其渊源,公正问题是从人们之间纵横交错的利益关系及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中产生的,在各种利益关系中两种最基本的关系形式是利益交换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与此相对,最基本的公正形式包括:规则公正、交换公正、分配公正、权力与义务对等。公共组织伦理规范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维护社会公正这一根本价值取向,在政策伦理、体制伦理、行为伦理、职业伦理等各方面,从规范、道义上要求提高公共组织能力及效率,公共组织主体维护社会公正,平衡权力与义务的对等关系,通过体制改进及政策的优化整合实现规则公正、交换公正、分配公正及权力与义务对等。

(四)铸就公共组织伦理人格是公共组织伦理的目标价值取向

公共组织伦理人格是高层次的公职人员人格的表现,是公职人员与其它职业者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公职人员道德上的品格、尊严、权利、义务、道德信念、道德自律意识融合而成的公共组织伦理价值和道德自律行为模式的整合体。要铸就公共组织伦理人格,在公共组织伦理规范系统的构建中需把握三个环节:第一,实现行政道德义务与行政良心的统一。在公共组织活动过程中,行政道德责任与行政良心是相辅相承的,它们能够而且应该是统一的。第二,在公共组织伦理建设中需要考虑怎样促使公职人员提高在利益冲突和道德冲突中进行行政行为选择的能力。利益冲突与道德冲突是行政行为选择中所面临的常见情况。第三,在公共组织伦理建设中,需要考虑怎样激发公职人员进行道德修养,培育和完善公共组织伦理人格的自觉性。

三、公共组织伦理建设有何意义

(一)规范公共组织能力,建立勤政廉政机制离不开公共组织伦理建设

公共组织伦理是以一定的概念、范畴以及一系列的伦理规范运用到公共活动过程和公共组织行为中的。这种规范的特点在于,以善恶来认识、评价和把握公共组织活动过程中担任行政角色的行政行为,通过舆论评价和内心信念的体验以及一定制度的约束,引导和约束公共组织系统和公职人员的行为,即通过公共组织伦理规范限定公共组织活动的范围、行为模式,使公共组织活动过程趋于程序化、规范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离不开公共组织伦理建设

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如何管理好公共组织、怎样服务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都与公职人员的公共组织伦理密不可分。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需要公职人员的管理、监督和服务,需要公职人员具有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秉公办事、奉献社会的伦理道德,坚决反对、等违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原则的不良行为。

(三)良好公众形象的树立离不开公共组织伦理建设

国家公职人员是国家战略部署、具体政治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具有良好的公共组织伦理道德和卓越的办事能力是正确制定执行政策的首要要求。公共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关键在于加强公职人员的公共组织伦理建设,要求公职人员公正无私、高效廉洁、勤政为民,树立公共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只有这样的公共组织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和信赖。[3]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公共组织伦理建设

国家公职人员的工作是面向社会的,人民赋予其的指挥管理社会事务角色,他们通过各种法律赋予的方法管理公共事务,管理公共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因此,他们的职务行为都直接影响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都可能对社会产生具有普遍性的影响。公共组织伦理在公职人员的内心情感、信念和行为规范上,是通过国家公职人员个体的行为达到对全社会的调整。某种程度来看,公共组织伦理在社会伦理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对全社会的伦理起指导的作用。

四、加强公共组织伦理建设的有效途径

当前,公共组织伦理存在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权力交易。权力交易是权力再分配中的以权换权,即谋求权力的最大化。政治腐败常常表现为权位竞争非法交易;(二)渎职失责。渎职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职权或者不尽职责;失责是享有一定权力的人对自身应负的责任的一种无视和践蹋;(三)权钱交易。公共组织伦理失范的原因之一就是公共组织运作过程中缺乏最基本的公共组织伦理规范和法制秩序,公共管理不能“抑恶扬善”。

因此,在新时期公共组织伦理建设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如何健全公共组织责任监控机制:首先,提高道德责任觉悟,公共组织主体应站在道德的立场上,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普遍信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公共组织伦理建设体系及其每一个公职人员的终极职业追求,树立国家、民族意识,肩负治国安邦的责任,以为人民谋利益为己任。其次,加强公共监督,促使公共组织的主体认同相应的责任,权责并重,同时关注民众生存情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回应并满足民众的基本利益需求。再次,要高度重视公共组织伦理的研究,设定公共组织伦理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建立和完善与时展相适应的公共组织伦理体系,召唤公共组织主体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最后,要加强公职人员的公共组织伦理及行为规范方面的制度建设,同时加强公共组织伦理及行为规范的教育与培训。

五、结语

公共组织的伦理建设是世界各国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各国道德建设所走的一条成功之路。公共组织伦理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要有外在的制度保证,也要有内心的道德规范,它能使公职人员养成对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这正是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共组织伦理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康之,李传军.行政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唐志君.行政伦理建设的价值取向[J].地方政府管理,2001,(4).

[3]刘白露.行政伦理建设刍议[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