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方案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方案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对策分析

引言

关于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其中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本身的破坏。由水污染、土地污染、空气污染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他段也给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损害。在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推进过程中,这不利于农村人民的正常生活。中国最新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虽已出现,但是在综合环境治理发散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何对于农村生态环境做好打造,完成系统化治理体制建设是目前环境治理工作的要点。必须积极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结合农村实际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完成农村生态化发展。

1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1.1农村生产环境污染

农业、工业是农村人民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由农业和工业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却相对严重。后续其治理难度也较大,这成为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污染物用量逐渐增加,农民为了获取好的收成,其大面积的使用一些农业化肥,造成了土体环境的失稳,也使得水体遭受到了破坏。大多数农村工厂没有完善的污染物处理工艺,在排放污水时,这污染了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农村生态的破坏[1]。同时过度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公路等内容也对原有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它导致土体和水体的污染。乡镇企业盲目的注重经济开发,没有与农村可持续化发展相匹配,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1.2农村自然环境污染

在大多数农村地区,为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人们大量开荒毁林,过度放牧,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近些年来,虽实行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但是人们的环保意识仍然没有提升。原本的环境污染给现有的发展带了来巨大的破坏,大多数居民的环保意识都较差。即使其参与到了环境治理过程之中,但是很快之后原本的生态平衡又会被打破。他们随意开采资源,造成了当地生态结构的改变。这使得田地、河流遭到严重的污染,而肆意使用化肥、农药等污染物则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这些严峻的污染问题不容忽略,也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对这些问题做好管控。它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环境,阻碍了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化发展。

2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问题

2.1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较差

从农村当前的生态环境治理过程来看,政府本身投入的资金内容就不太多。任何时候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都离不开资金的保障,中国农村总体生态资金投入力度不足,政府也没有开展相应的奖惩措施对其作出管理。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过多重视城市治理工作,将大量的公共服务型资金用于城市环境治理。由此,农村的环境治理也很难与相应的财政支出相匹配。其次,其缺乏适用于农村进行建设发展的基础服务体系。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部分偏远山村甚至都没有垃圾桶、垃圾处理站。即使农民的环保意识较高,也没有配套设施给其进行使用。一些配套设施在设置之后没有相关人员对其作出维护,部门为了谋取私利,随意减少设施建造用量,它使得环境治理流于表面[2]。在多头管理过程中,各部门之间也常出现相互委托现象。在贯彻部门内容时没有做到及时,也很难实现高效环境治理工作发展。

2.2环境治理综合体系不健全

完整的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是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中国针对农村地区环境治理发展内容不健全。其没有相关的配套设施对其作出完善,农村地区缺乏一定的法律保障。环保工作也很难做到实际发展,关于农村环境保护虽颁布了一定的法令,却没有针对农村地区本身环境治理现状做出差异化环境治理工作发展。在宪法方面仍是处于基础的法律保障层面,它对于公民的环境权内容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公民却缺乏对于环境治理的诉讼权。在环境治理过程中,部分农民显得素养较低,他们自身的思想会限制后续环境治理工作的发展。而一些农村干部则滥用私职,这造成了环境治理工作流于表面。没有后续的民意调查,环境治理工作开展对接性不强。

2.3农民环保意识普遍薄弱

农村地区人民的环保意识普遍是低于城市地区的,有些农村地区生活的人们在生活方式方面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他们仍停留在上世纪的生产模式,这样一些传统的小农思想让农村人民在生活过程中缺乏对于公共环境的保护。现有农村地区部分农民将生产废物随意地堆积在路边,他们没有任何与环保有关的一些理念。农村地区人民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中的意识较低,他们更加注重的是自我收入内容。加之部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这造成农村地区人民素养普遍偏低。其不具备相应的生态文明意识,认为环境治理工作是政府部门的工作。这阻碍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发展,也难以对于生态环境内容做出实际保障。

3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3.1加强基金投入,完成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也必须由政府部门作出牵头引导。完善当前的环保资金投入力度,增强整治制度发展。拓宽社会参与机制,寻找农村环境、社会治理途径。在建立专项化农村拓展资金过程之中,了解到农村环保治理体系建设过程。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通过调节税收以及支撑企业做出发展,完成综合化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引导农民做出参与,完善当前的环保基础设施建造。其主要包括对于垃圾污染治理,增设垃圾分类桶、垃圾处理站,对于生产所造成的农业污染、粪便污染、焚烧污染等问题作出管理。进行严格控制制度建设,并建立相关的沼气池,做好生态化农村环境站建立。在全面宣传农村环境治理技术过程中,提高农民的治理能力。政府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公众做好创新,将创新型农业作为后续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并以农业实际治理效果作为其要素。

3.2完成环保宣传,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政府部门必须综合当前的环境宣传有效模式,由政府部门人员的环保意识提升去强化后续多形式农业生产宣传工作。通过放电影、放广播、做走访等多种模式,让农村人民意识到环境保护已成为除农业生产之外应该关注的另一大问题。自主组织相关的农业部门作出挨家挨户的演讲,并以农村居民的行为作为其约束要素。通过农村人民环保意识的提升,真正解决其环境保护问题。在认识环保宣传重要性过程之中,要实时对自己的宣传效果做出评估,了解行政化方案给出要点。农村干部环保意识的高低决定着后续环保宣传的实际效果。干部人员需要带领农村人民共同治理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对于自身的工作内容做好深刻认识。同时,这也需要上层部门加强对于农村地区环境治理的综合支持。在开展环境治理工作过程中,由中介组织加入,增强政府与农民进行合作的联合度。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惠民政策,支持民间组织进行发展,及时做好监督。

3.3严格控制农村外沿污染物,强化农村生态监管

农村生态问题的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也必须在全局利益发散过程中了解到城市与农村发展的差别。并对于农村所起到的作用做出认识,针对城市地区出现的污染向农村转移这一现象。在严格做好项目审批过程中应遵循其环保准入策略。加强工艺研讨,正视环境污染的要害[3]。农村发展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抵制城市污染问题的转移。杜绝做“城市的垃圾中转站”,保护农村环境,维护农村生态发展。农村人民也要由自己的环保理念规范自身行为,用切实行动去做出环境保护。共同完成环保内容提升,遵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在绿色宗旨发扬过程之中,围绕生产效率提升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于乡镇企业的三废排放,做好严格把关。对于不达标者,一律作出惩处。控制好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使用用量,农村基层领导要发挥自身带头作用,积极检举各类破坏环境的行为。通过强化农村生态监管,做好社会形态下的新农村内容构建。

3.4建设可持续化农村经济,做好有效农业建设

传统的小农经济限制了农村生态化步伐的推进,粗放式的农业经济也给水、空气、土地带来严重的破坏。这样的农业生产模式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它也让农业生产过程不够其科学化,由此政府部门要牵头做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对于科技化农业的关注,并做出高效化农业生产体系推进。科学合理地做出现代农业生产,走出新型的农业发展道路。在利用特色资源过程中,结合本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发扬特色农业、完成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可持续化农业的结合。形成属于自我的竞争优势,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尽可能地使用一些有机肥,同时也要对于地膜的使用作出管控。在使用地膜之后及时作出回收,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让其认识到可持续化农业发展对于后续农业发展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不盲目追求农产品的高产量,在工业发展方面,也要加强对于新设备的研究引入。减少资源浪费,做好农村工业废弃物处理。发展循环经济,提倡循环工艺建设。改变农村生产经营模式,做好可持续化经济构建。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方案范文第2篇

安徽省紧临江浙沪等沿海发达省区,区位优势明显;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农业资源富集;作为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影响颇为深远。在30余年改革探索的实践中,乡村经济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潜在优势初现端倪,农业发展方式迅速转变,农民收入构成呈多元化发展态势,适应高科技发展的现代农业初具规模,从而为安徽顺利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基于传统因素,安徽村舍空间布局、乡村人口结构及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明显失衡。村庄的密度和规模由西北向东南总体上呈减量态势,而乡村环境和经济发展却呈增量态势:皖北和皖西北以平原为主,村庄密度高、规模大,但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降雨量少、气候干燥,农业发展的盲目性、无序性对乡村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皖中及沿江地区以丘陵为主,村庄密度较高、规模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势低平、河流布网,由于工业“三废”处理的随意性、趋利性,对土质、水体等的污染面积较大;皖南地区以山地为主,村庄密度偏低、规模较小,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植被覆盖率较高,降雨量多、气候温润,工农业发展对乡村环境的破坏程度低,适宜人居。总体上看,安徽乡村发展分区差异明显、村庄村舍规划不成体系、基础设施配套尚待完善,这些都是乡村建设中不尽人意之处,离乡村“三美”的总体目标还有相当的差距。亦如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推崇者梁漱溟先生所言,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体的,故乡村状况的好坏,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和从事其他建设的根本前提”。安徽美好乡村建设不是纯粹迎合时展的乡村重建运动,更不是“返景入深林”的复古造势运动,而是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山林水体、民俗文化等乡土优势资源,推进乡村产业和经济快速发展,提高村居生活的品位和档次;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凸显乡村山水风貌和人文地域特色,完善中心村道路、电力、供排水、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有效处理产业“三废”和农村生活垃圾,不断优化人居生态环境,营造一道“绿水蓝天、文化和谐”的乡村美丽风景线。

二、美好乡村建设需要政府提供保护环境的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或难以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个人或企业提供而主要由政府提供以满足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或服务。从供给方面看,公共物品具有共享性即“非排他性”的特征;从消费方面看,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的特征。依据满足公共物品属性的程度,可以将其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环境作为公共物品,相较于其他公共物品而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环境公共物品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亦是从事生产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从供给渠道来看,环境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两大类:或基于“上天恩赐”而形成的自然物,如江河湖泊、高山深谷、海洋空气、动植物群等,是每个人都可以享用的;或基于特定需要,必须由行为主体(譬如政府)来提供的公共环境设施(譬如防洪工程、污水处理器材等“硬件”设施),环境“软件”(譬如环境制度、环境信息、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等等)。从消费角度而言,有些环境物品可以看作纯公共物品,具有共享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即一个人消费无法阻止其他人或集体的消费,譬如正常情况下人们对空气的利用;有些环境物品是准公共物品或拥挤物品,消费中不排除集体行为,但超过其承载量就会产生负效应,譬如过度放牧会造成草场资源破坏,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水源枯竭,等等。然而,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初期阶段,由于趋利避害的人性使然,环境资源的配置往往是低效率的。这种低效率主要表现为外部不经济性,“当生产或消费的所有副作用没有被包括在市场内时,外部经济效果就发生了”,这就是所谓的环境资源成本的外溢现象。环境资源成本的外溢扭曲了环境公共物品的真实价值,也使环境公共物品变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就我国而言,市场失灵诱使环境公共物品成为稀缺资源最早产生于经济发达省区或资源富集省区。而经济发达相对滞后的省区则是在模仿和承接发达省区产业转移的进程中,出现了环境资源稀缺等诸类问题。安徽省紧临东部沿海的发达省区,在中部崛起的战略架构中,始终面临着跨越发展的强大压力。为了赶超东部发达省区,切实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环境资源的透支消费演化为一种时尚,经济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在此背景下,乡村环境资源保护也被极大地忽略了,片面追求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稀缺资源消费远远超过了其承载的最大阈值,乃至酿成了诸多环境问题。无可争辩的是,乡村环境治理作为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进程中的复杂工程,解决之尚需要政府提供保护环境的公共物品。

(一)政府需要为环境公共物品生产提供制度保障诸如环境公共物品这种“对每个人都有益的事情,只能通过集体行动来完成”,政府拥有庞大的行政资源,无疑是集体行动中最强力的组织单位,如果积极作为是能够满足社会民众对环境公共物品需求的。站在这个角度来说,政府无疑是环境公共物品的最佳提供者。安徽乡村环境治理的实践证明,当前政府最迫切需要做的就是为环境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制度保障。任何一种游戏,要能持续进行下去,离不开相应的游戏规则,生产环境公共物品犹如一场游戏,又何尝不需要规则呢?诚如奥尔森所言,在提供公共物品的集体行动中,正式约束或外在的制度往往是解决集体行动困难的重要保证。笼统地说,环境制度体系包括环境法律法规、政府行政命令、环境政策规章和环境质量标准等一系列带有强制性、约束力的制度规则,在维护环境公共物品正常生产方面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美好乡村建设涉及道路硬化、村旁绿化、景观设计、垃圾处理等多项举措,均与乡村环境治理有着直接的联系,需要大量的环境公共物品。而这些环境公共物品牵涉面太大,社会自助、他人自觉又带有较大的盲目性、趋利性,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显然有些无济于事。但是,带有强制力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不仅可以引导环境公共物品生产,而且还可以为环境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制度性保障,从而使其提供变得更加快捷、高效。

(二)纯环境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或生产纯环境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因其内容复杂性、生态系统性和利益普适性,是不能排除消费上搭便车行为的。况且,有些纯环境公共物品(譬如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信息等)是个人或社会很难提供的,而有些纯公共物品(譬如平衡生态系统、净化空气等)虽然可以由个人或社会生产提供,但却难以从生产中获取利润,甚至连收回成本都存在很大的困难,个人或社会也自然而然没了生产、提供环境公共物品的动力。因此,此类环境公共物品一般是由政府生产或提供的。安徽省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进程中,纯环境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就政府层面而言,需要做到:其一,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就全省范围言,除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城郊和东南部经济条件较好的乡村以外,绝大部分乡村没有实力雄厚的经济实体,也难以为乡村基层组织提供比较稳定的税收,因此乡村基层组织的经济自助能力是极为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乡村基层组织将大量资金用于纯环境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是不现实的。其二,产、学、研相结合,加大对纯环境纯公共物品的科研投入。提供纯环境公共物品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也有助于美好乡村建设的顺利推进。但是纯环境公共物品是关系到能否合理利用资源和科学保护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涉及到生态学、环境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技术知识。因此,生产或提供适合美好乡村建设的纯环境公共物品,需要将产、学、研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优势,避免单向度作业。其三,制定适宜美好乡村建设的环境监测标准和环境政策。与城市相比,乡村环境承载量大、自我恢复能力强,将适合城市的环境监测标准、环境政策和环境治理模式原样套用于乡村环境的治理,无疑是不适合的。如果这样,只能导致乡村更大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三)生产或提供准环境公共物品也离不开政府协作准环境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的特征,只有达到了某个临界点,才会出现拥挤的现象。也只有在此情况下,继续消费才会导致低效率。换句话来说,准环境公共物品如果利用得当就有利润空间,也自然能够激励个人或企业生产或提供。当然,这需要政府借助法律法规等制度体系给予适当的安排,才能调动社会力量生产或提供准环境公共物品的主动性、积极性。退一步说,政府部门作为利益阶层中“相对独立的一元,产生了独立的利益诉求。这就导致了政府及政府官员可能在理性经济人的支配下,进行权力设租、寻租现象,使公共产品的供给违背初始目标”,继而在提供准环境公共物品上出现“政府失灵”。因此,就准环境公共物品生产或提供而言,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也是十分必要的。而政府与社会力量协作即是其间最有效的运行方式:政府可以通过契约形式,对准环境公共物品(譬如美好乡村建设中的村庄规划、排灌河渠维护、村旁绿化和垃圾处理等)的数量和质量作出明确要求,同时将其生产权让渡给企业或非营利性组织,由其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政府也可以通过财税补贴的形式,对利润空间较小的项目给予适当减免或优惠。尚需要提及的是,合资共建也是值得探讨的协作方式。在此方面,浙江临安市美好乡村建设中合资共建项目的一些成功做法,其经验有借鉴价值。

三、美好乡村环境治理,“有所作为”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前,乡村环境不容乐观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一致共识。乡村环境治理的难度不亚于城市环境治理,此即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况且,基于乡村环境法规不完善、民间环保组织严重缺失、民众环保意识整体性不高以及乡村环境治理的强外部性特征等复杂因素“决定了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农村环境的地域性特征进一步要求地方政府尤其是县及乡镇政府应该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作用”。美好乡村环境治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需要切实履行职能,准确定位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到有所作为、善于作为。

(一)进一步明确并适度强化基层政府的环境治理职能理论上言,中央和地方环境管理权限的合理划分,既利于环保主管部门的集中统一管理,又助于各级环保部门结合自身地方实际,充分实现优势资源互补。但由于县乡等基层环境管理权限散落于多个行政部门中,权、责、利等权限的划分也较为笼统,多地环保部门形同虚设,实际职权却被发改委、水利局、林业局、住建局、农资委等肢解了。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环境问题,必然导致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因此,实现乡村环境有效治理,明确各行政部门职能并适度强化环保部门职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明确政府环境管理职能,有助于发挥政府的征税权、禁止权、处罚权和节省交易费用等优势。政府在作出决策时才能将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起来考虑,尽量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反之,如果行政部门充当地方经济利益的代表和执行人,作出的决策就可能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即便结果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乡村环境治理也是丝毫无益的。具体而言,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县乡等基层行政部门在决策系统中应当增加环境权重,通过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加强环境监管,重视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引进“三低一高”(即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新型产业发展,逐步引导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稳步推进乡村环境改善长期以来,由于乡村建设缺少权威性的指导文件,也没有村庄建设的整体规划,随心所欲地盲目建设弄得乡村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极大地改变了乡村的原貌。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修建的灌溉渠、预留的可耕地、承载生物多样性的湿地或沼泽地等资源在注重效率、“增产增收”的运动中,一批批地变成了良田;21世纪伊始,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一栋栋高楼在良田中拔地而起。随着时间流逝,美丽的田园风光正在消逝,也警示着人们:乡村环境治理需要权威性的规划引领,需要树立示范村、“样板村”,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的应时而生,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了指导性文件。丘陵平原各领千秋,山寨村郭各具特色。中国乡村,“政府机构在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整治方面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为此,乡村环境治理中要果断地摒弃奇思妙想,而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强制性地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不得做什么”,以《规划》为引领,规划建设中仿效云南丽江古城、湖南湘西凤凰古城,充分借助山势水体走向,在保持乡村田园风光的前提下,体现浓郁的乡土气息。村口环境治理重在绿荫成行、植物造景;河道整治旨在疏通水系、改善水质;庭院环境设计讲究特色、营造和谐。具体实施当中也要坚持试点先行、量力为之,在试点取得显著成效以后才能逐步推广,切忌脱离实际、盲目蛮干。

(三)完善基层政府的乡村环境考核激励机制2005年11月23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建立科学评价发展与环境保护成果机制,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公布考核结果,严格责任追究制”。尽管国家层面明文规定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但是基于乡村环境治理初始化投资量大、盈利空间较小,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有限,地方政府在考核具体操作中,GDP的权重仍然有些偏高,环境保护、能源消耗等作为考核体系中的软性指标,基本上没有落到实处。如此以来,乡村环境治理反倒成了基层政府唱起的“高调”进行曲,滥用环境资源的丑恶现象却是屡禁不止。因此,乡村环境治理需要省市行政部门通过有效制度安排,设计出一套关于环境考核的激励机制,才能使县乡基层政府、环保局等部门有足够的动力去加强保护环境、履行环境监察等职能。

(四)加大环保宣传力度,着力提升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美国学者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写道:“沉重的决策担子,最后将不得不通过广泛的民主参政来分担解决,否则政治制度无法维持。”乡村环境治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乡村环境治理若没有民众的主动参与、积极行动,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为此,政府要有效推动乡村环境治理,提高民众环保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纵向比较,民众的环保意识的确有明显的提高。但是,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彻底改变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加之民众普遍缺乏环保知识,客观上也需要县乡基层政府做好环保知识的普及工作。为此,需要基层政府结合地域特色,精心策划,拟定出操作性强的宣传方案。譬如,开展以环保宣传标语上墙、环保观念入脑为内容的“环保知识下乡”活动,举办环保知识培训或环保知识竞赛,指导“绿村化林”创建活动,播放警示环境影片或展示“震撼性”的环境宣传画,等等。为了便于宣传活动的开展,凸显环保宣传的效果,可以采取“传、帮、带”,或“传接力棒式”等多种方式进行。“传”即由资深环保专员将环保知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授给觉悟相对较高的乡村干部,然后由乡村干部带着环保知识去做广大村民的工作;“帮”即由接受能力较强的村民或充分发挥中小学的教育职能帮助环保意识较差的所谓“后进者”;“带”即充分发挥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乡村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继而以点连线、以线筑面,有序地带动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在亲历生态环境变化的实践中提升其生态环保意识。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方案范文第3篇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085-02

一、引言

环境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知状况和水平的群体性反映样态。[1]环境文化是人类在对环境危机的深刻反思中形成的环境保护共识,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环境对人类的行为进行反馈,在人类与环境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的正确的发展理念。环境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文化形态,是解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内在机制。环境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然,即: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二、辽宁省农村环境文化发展现状

(一)辽宁省农村环境文化取得的成效

1.制订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

辽宁省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辽宁省制定了《辽宁省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辽宁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由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委牵头,省委宣传部、省环保厅等部门共同主办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健全农村环保工作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长效机制。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成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政绩的一把“生态尺子”,实行一票否决制。[2]2013年,辽宁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治理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开展农村环境治理的工作目标:通过对农村环境的治理,全面巩固和提高辽河等省内重点流域的治理成果,到2017年末,基本完成对辽宁农村环境的治理任务。2014年1至同年11月,辽宁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共9个,涉及资金4079.2万元。

2.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13年开始,辽宁省政府实施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建设试点项目,美丽乡村建设以生态优先、景观优先、公建优先为准则,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以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建设规划,旨在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对示范村实行村庄亮化,环境美化,卫生净化,村庄绿化,道路硬化,管理优化;安装太阳能路灯,修建垃圾站,文体广场,路边沟村内水渠等,农村村容村貌得到很大的改善。盘锦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以整治环境为突破,推进城乡同步发展,农村环境和农民精神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绿化、畅通、碧水等九大类工程在全市395个行政村同步推动,宜居乡村建设大步迈进,农村环境和农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充分反映了美丽中国、美丽辽宁、美丽乡村在盘锦的生动实践,打造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升级版。

(二)辽宁省农村环境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民的环境文化意识淡薄

辽宁省有11 595个行政村,农民成为农村环境问题的制造者、农村环境成本的承担者、农村环境保护的旁观者。由于农民受保守思想的束缚,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民主法治观念也很淡薄,导致农民在环境保护意识上仍然很淡薄。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随意丢弃、堆放生活垃圾,还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过量喷洒农药、化肥,都体现出农民对破坏环境行为缺乏认识和自我约束。农民普遍认为农作物要生长,施肥是关键,但是据农业部门测定:农民在农业中所使用的化肥,只有30%左右被农作物所利用,其余的则进入地下水或地表水或挥发损失。农民对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最起码的了解,在农民的意识中,环境法律、法规是用来约束老百姓的,忽视了法律是维护自己权利的保障。

2.政府部门对农村环境文化建设的妥协与忽视

辽宁省很多乡镇政府财政状况堪忧,缺乏对环境保护工作投入的实力。农村环境物质基础设施投入仍然缺少一些相应的政策支撑和资金支持。由于乡镇政府与排污企业常常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导致乡镇政府出现一些“不作为”的现象。一些污染企业本身就是乡镇集体企业,污染企业的利益与乡镇政府利益不可分割,导致乡镇领导对相关企业的污染情况采取包庇、隐瞒的态度,这种地方保护主义决定了农村环境的持续恶化和农民权益的严重侵犯。

三、辽宁省农村环境文化发展对策

(一)加强农村环境文化教育及培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

1.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先行。环境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树立生态理念,共建生态文明。因此,生态模式、思维模式、行为模式,都应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解决农村的环境问题,首先要加强农村的环境保护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在农村,对农民的环境教育要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更重要的是要贴近生活,有针对性,政府要有措施作保障。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首先应该从学生抓起,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对学生普及环保知识,让学生从小就对环保有所认识。针对成年人要开展一些短期培训,普及环保知识,使环保知识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农村的环保宣传一定要做到位。

2.推广和培养环保技能,发展生态农业

要加强环境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有文化、有技能、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生态农业集生产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再生利用、经济效益为一身。对当地农户加强农业生态技术培训,安排培训经费,用于印制相关培训资料、打造生态示范田等,引导农户减少对化肥和农药依赖。通过培训使农民掌握实用的环保技术,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技能,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发展先进的生态农业。利用集中培训、科技下乡、农家书屋、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将农民急需的技术、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引导农村发展生态农业,把农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在大型养殖基地里,运用无公害化处理技术,实现猪粪尿无臭化处理、有机肥加工、沼气加热,发电等一条龙模式;坚持用地养地相结合,杜绝只关注眼前利益的对土地只用不养的行为,广泛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和土壤无机质提升等地力保护项目。

(二)保障农民在环境保护中的主体性地位

1.保障农民的环境知情权

由于农民自身在知识结构、法律认知能力方面水平相对薄弱,对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农村污染相关信息的公开是保障农民环境知情权的有力保障。只有农民的知情权得到保护,农民才能对自己的环境权益做到更好的保护,才不会出现粗暴、无序的维权行为。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移动小屏;出镜记者报道;应用型复合型;课程群

一、四川省内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建设情况

2020年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指出面对用人市场对知识复合、学科融合、实践能力强的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需进一步推动现有专业升级改造,推动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的更新,探索原有文科专业内涵提升、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进一步夯实课程基础体系,积极探索育人新模式。同时,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进一步降低了移动直播技术的门槛,逐渐形成“人人可播,想播就播,随时直播”的趋势。为此,“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因此,研究电视大屏和移动小屏的融合,培养相应的全媒体人才,显得十分关键。对于与此相关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来说,目前全国开设有该专业的院校共204个,其中四川地区的相关院校有15个,位列全国第三,专业发展水平较好,竞争激烈。四川省内开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15所院校均开设有《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等新闻理论和新闻实务实操课程。虽然出镜记者报道能力提升课程群建设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但未能集中优势,进行课程群的打造和建设,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双师型教师对该课程进行打磨。该课程群教师新闻理论知识扎实,但普遍缺乏行业一线的实操经验,即便部分教师曾经就职于行业一线单位,但年龄普遍偏大,对于技术赋能下的实操环节有心无力。二是缺乏相关专业教材对该课程群的指导。出镜记者报道类的教材较多,但针对技术赋能的小屏传播报道的教材较少,缺乏针对性指导。三是部分院校学生人数较多,小班授课较少(25人以下),普遍存在产出作品多但重量不重质、课程打造的特色度不够等问题。四是缺乏技术支持和相应平台。技术赋能下出镜记者课程群的建设探索离不开技术和平台的支持,虽然部分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建有融媒体中心,但基于技术的专业性和开机成本费用考虑,无法真正做到实操和上手,因此相应的平台更多地作为院校展示和申报成果时的支撑材料而存在,而学生相应的小屏报道和移动端的拍摄、剪辑,往往存在训练实操不到位的情况。综上,新技术的发展、同类专业的高度竞争,导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需进一步强调课程中技术赋能的重要性,通过对出镜记者报道能力提升的课程群建设、探索和实践,打造具有高显示度的特色课程群和特色专业,同时为社会提供符合目前行业需求的全媒体人才。

二、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的建设———以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

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自2014年探索至今,课程群开设有《即兴口语表达》《新闻采访与写作》《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4门实践课程,同时配有《融媒体综合实训》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夯实课程体系,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即兴口语表达》旨在使学生达到融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工作的实战要求,掌握广播电视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及出镜记者口语表达的基本特性和基本规律,促进学生即兴口语表达能力和水准的提高,同时紧密结合专业要求,紧跟时代步伐改进课程,通过系统讲授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相关理论,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融媒体时代现场报道的基本技巧。在巩固播音员、主持人口语表达规范化、标准化的基本要求之外,重点加强出镜记者尤其是移动小屏报道中现场报道新闻复述、现场情景描述、新闻采访、新闻短评等综合能力,力图彰显口语表达的文化底蕴、训练即兴口语表达的机智性,对学生提升移动小屏传播报道能力有重要的实际指导作用。《新闻采访与写作》重在指导学生在融媒体时代下,在小屏传播中进行策划、采访与写作,有效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移动小屏报道的采写能力。融媒体时代,H5新闻、数据新闻、基于移动小屏端的短视频新闻、VR新闻等各种崭新的新闻形态相继呈现,进一步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为新闻传播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课程力图解决融媒体新闻的策划与采写问题,使学生充分掌握融媒体新闻尤其是移动小屏新闻的报道流程。本课程学生需有新闻学的基础知识,对新闻记者的职业和道德素养有明确认知,课程重点教授新闻策划、新闻采访、新闻写作、重要新闻形态四个部分。该课程要求学生对新闻源、新闻线索的发现与选择有捕捉能力,能给出恰切的策划方案,能熟练掌握新闻采访的提问方式和类型,熟知新闻写作的结构,尤其对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文本写作、对融媒体时代新闻文本运用的基本要求有明确认知,对图片新闻、视频新闻、数据新闻、移动小屏新闻的写作方式有充分思考,熟悉新闻标题的制作,掌握融媒体时代导语写作的技巧,同时使学生明白,虽然技术革新带来传播方式的变化、使受众追求新鲜口味,但新闻工作的基本职能不变,基础实用的新闻理论不变。《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课程主要为培养能胜任融媒体时代各类型电视节目的出镜记者服务,是本专业的特色课程。课程的定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大量具体案例的剖析、对设备准备和现场出镜采访等技巧的传授,指导学生熟悉出镜记者的工作规律与行为规范。该课程从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实操角度,讲授融媒体时代直播记者的选题策划、设备准备、现场出镜采访等技巧,指导学生熟悉出镜记者的工作规律与行为规范,掌握小屏移动新闻报道和直播现场报道的出镜技巧,以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从业人员的新要求。具体达成以下目标:通过对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了解和学习,使学习者能系统掌握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基本理论,有效地对新闻现场进行观察、讲述、采访、体验和评论;掌握预知性、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现场出镜报道的基本方法与操作规范;了解新媒体时代中外出镜报道的发展趋势;掌握小屏移动新闻报道和直播现场报道出镜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视频拍摄和视频剪辑两大部分,该课程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融媒体传播人才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支撑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视频拍摄和剪辑在作品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视频的基本技术,理解视频拍摄和剪辑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理论,掌握数字视频的基础知识,熟练应用单反、摄像机和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同时,掌握移动小屏拍摄、剪辑技术,能熟练使用手机编辑软件进行移动小屏新闻报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在移动设备上完成从拍摄到剪辑的全过程。《即兴口语表达》《新闻采访与写作》《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共同组成课程群,来支撑实习课程《融媒体实训》,为培养融媒体记者服务。课程的定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大量具体案例的剖析和情景模拟教学法,从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实操出发,讲授融媒体时代直播记者的选题策划、设备准备、语态特点、现场出镜采访等技巧,指导学生掌握出镜记者的工作规律与行为规范,掌握小屏移动直播现场报道的出镜技巧,以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从业人员的新要求。

三、对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的升级打造———提高教育教学的时代性、学术性和针对性

(一)针对移动小屏拍摄、出镜、剪辑、的课程打造和探索

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建设着力教学手段的创新升级,使用智慧型教室,开启翻转课堂教学,采用主题讨论式课堂,与行业一线专家、业界记者同堂授课,给予学生实战指导,培养全媒体直播记者人才,力争打造社会实践金课,其中《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新闻采访与写作》两门课程联合进行升级打造,具体表现在: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强调媒介融合,要求学生掌握融媒体新闻的基本概念,熟知融媒体尤其是移动小屏端新闻报道的采编制作流程,锻造新媒体思维,注重用户思维及体验,对产品思维、整合思维、互动思维进行探究,积极架构融合形态,强调融合新闻报道的伦理与法规,研究形态创新与行业应用融合。重点讲授策划方案的可实施性,梳理国内外典型案例,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复盘,使学生了解移动小屏报道的实施流程,同时对移动小屏直播的历史沿革和现状进行探究,着重训练学生找选题、确定选题、策划实施选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对新闻线索的捕捉能力,教授其在身处现场时如何第一时间发现、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有效传播。着力分析移动小屏报道,尤其是直播报道记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通过对语体、语态的分析,讲解记者如何准确描述现场、还原现场。强调采访的地位,对如何把握采访尤其对现场采访的实施步骤进行案例分析和实施演练。尤其强调移动报道技术的培养,对目前普遍使用的移动小屏报道的设施设备作介绍,要求学生熟练上手。讲解移动直播的技术特点和技术装备,尤其是手机拍摄的技巧、高质量的收声效果、快速便捷的剪辑软件、有品质的后期包装,以便于后期实操训练。补充拓展运营推广等相关营销知识,介绍相关短视频平台,对如何有效信息、推广和运营视频进行培训。

(二)实训实践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跨领域的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学生具备融媒体传播实训理论素养与业务制作能力后,成都理工大学将开展融媒体综合实训实战演练,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移动小屏报道的基本制作流程,再次熟悉我国移动小屏新闻报道的现状与特点;训练学生融合新闻报道的能力,重点训练学生作为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收集素材、报道、采访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主动承担宣传任务的职业道德素养,养成扎根基层、关注民生的工作习惯。学生两人一组,完成前期对相关资料的查阅,了解主要新闻事实,中期进入新闻现场实地拍摄,后期进行剪辑制作移动小屏新闻的实战训练。具体新闻样态为:移动小屏新闻出镜记者报道、移动小屏端直播报道。每组学生利用编辑软件完成素材合成编辑,并配以标题、字幕等元素,包装成新闻成品,筛选优秀节目公开播映。依托《融媒体实训》课程展开移动小屏课程实验活动,通过实训,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小屏移动直播现场报道的出镜技巧、拍摄模式和编辑技能。

(三)建立实践基地,演练由“虚”到“实”

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与成都市成华区、新都区融媒体中心、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成都交通文艺广播分别建立了艺术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融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每年定时定点进入基层,开展稳定、深入的合作。同时,学校进一步打造移动小屏传播报道实践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艺术实践水平,加强学校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联系,进一步为探索学校与行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提供坚实平台。2017—2019年,学生依托以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民生、社区文化等为主题,进行相关移动小屏报道实训,其优秀作品在相关平台播出,此举为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经验。此外,课程团队教师组使用形式多样的专业教材辅助教学,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将整合相关讲义、教案,完成自编教材的撰写,并投入课程使用。总之,课程群高度重视新文科实践课程建设,把如何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如何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作为课程群建设和探索的重点。同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产教良性互促、校企协同推进,致力于培养艺术与传媒复合型人才,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打造课程群建设的创新点

(一)着力打造优势特色显著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基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移动小屏传播报道能力提升的课程群建设需求,成都理工大学承担课程群建设的教学团队均为双师型教师,教师中有在行业一线工作且极具实践性的新闻记者、主播,也有成功入选“马工程”精彩一课的骨干教师。教学团队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同时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夯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这不仅是目前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也同时响应用人单位的呼声———力争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新闻素养佳、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新闻人。

(二)聚焦实训实践活动,技术赋能虚仿平台,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力争服务地方、服务社会

2021年成都理工大学融媒体综合实训再次升级,聚焦生态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新闻选题,实地前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以震后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移动小屏融媒体报道,重点报道我校在九寨沟震后生态环境修复中的主要工作及成效,同时关注九寨沟震后生态治理的具体举措及成果。该实训取得较好效果,学生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移动小屏融媒体新闻报道社会实践活动,致力于科普九寨沟生态环境治理情况的同时,宣传九寨沟县独特的生态、丰富的旅游资源,挖掘特色文化,融合助农,推动旅游业发展,利用生态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助力九寨沟县科学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在实训过程中,有关生态环境治理的新闻教学存在实训成本高、安全隐患大、课程资源贫乏等问题。为此,课程群工作组于2021年建设生态环境治理融媒体新闻报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其作为核心要素的仿真设计有两个,第一个是仿真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治理科研团队近年来开展的“若尔盖草原沙化治理”“九寨沟震后修复”“青海省木里煤矿采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真实生态环境治理科研项目情况,虚拟各生态环境治理点的治理前、治理中、治理后三个不同治理时期的场景和数据,打破新闻采访时间跨度和空间距离限制,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完成科技新闻的前期素材收集和新闻调查训练。第二个是仿真当前融媒体新闻生产流程,形成课程内的虚拟新闻制作环境,实现新闻效果的可预测和可修改,让学生练习对同一新闻任务的不同写作方式、素材组合方法和反复体验,直观感受在不同媒介平台上同一新闻事件的传播效果差异,从而培养具备较强生产实践能力的融媒体新闻传播人才。该项目弥补了目前高校传媒专业融媒体新闻生产平台建设落后、学生参与度低、难以还原新闻生产环节等短板,是国内首个集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环境治理宣传、融媒体新闻报道训练于一体的传媒教学平台,可实现新文科视域下“文理交叉、科创融合”的课程创新。

(三)课程群的再升级———力争打造课程思政、社会实践金课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水环境 状况 治理

1 概况

朝阳位于辽宁省西部,区域范围为东经118°50′至121°20′,北纬40°35′至42°20′,地处冀、蒙、辽三省(区)交界处。朝阳境内主要有大凌河、小凌河、青龙河和老哈河等四条河流。大凌河流域总面积为12963平方公里,最大径流量为15600立方米/秒,最小径流量0.09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为8.82亿立方米,可利用水总量为6.5549亿立方米。境内共有大凌河支流22条,主要支流有大凌河西支、老虎山河、牤牛河等。

2 水环境状况

2.1 水环境质量状况

2010年,在朝阳市境内三个监测断面的水质数据中,只有南大桥断面水质各项指标均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良好;长宝渡口断面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水质重度污染;章吉营断面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水质重度污染。大凌河主要支流的大凌河西支、第二牤牛河、老虎山河和凉水河子河水质均为劣Ⅴ类,污染严重。

2.2 水资源状况

全市水资源相对不足,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2左右。2010年,朝阳市水资源总量为118476.8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80350.1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82769.4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52410.8万立方米。朝阳市总用水量呈逐年递增长趋势。在各行业中,除农田灌溉各年度用水量基本保持稳定外,其它各行业用水量均呈逐年递增长态势;2005-2010年,全市用水总量由36706.1万m3增长到53882.8万m3,年均增长4.9%;随着朝阳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市用水量的需求越来越大,水资源将远远不能满足用水需求。

3 水环境治理

针对水环境质量和水资源的状况,朝阳市提出了多项举措,对水环境进行治理,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1 点源污染治理方面

(1)工业废水治理情况。大凌河水污染防治规划共安排朝阳造纸废水治理等12项工程,已关停造纸行业草浆生产线2户(朝阳、凌源造纸厂),完成治理任务的5户(喀左陈醋厂、凌钢综合污水处理、凌钢焦化水处理、朝阳工业纸板厂、朝阳酒厂),停产整顿2户(朝阳制药厂和朝阳阳光纸业有限公司),企业倒闭1户(建平华伦造纸厂);(2)畜禽屠宰废水治理情况。畜禽屠宰污水治理安排5项,主要安排在各县(市)。已完成2项,朝阳益康食品已关屠宰生产线;(3)医疗废水治理情况。全市共安排医疗废水项目17个,已完成市区及各县(市)区中心医院的医疗废水治理工程10个。(4)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十二五”期间朝阳市将建设城市(镇)污水处理厂5座,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22.5km。(5)乡镇污水处理。分为两类:矿山污水综合治理和原有乡村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6)生态移民工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库保护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保护和修复库区生态环境,需要对保护区内居民进行生态移民。将保护区内居民全部迁出,建立移民新村,并对村民耕地、房屋等进行补偿,完成各种安置项目,并配套建立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新能源及集中供热系统。

3.2 面源污染治理方面

(1)生物综合利用工程。一是推广“一池三改” 农村户用沼气1.5万户,每年建设5000户。二是沿上游及库区乡镇建设生物质固化厂10个。三是建设生物有机肥厂2座。(2)畜禽粪便治理工程。加强畜禽养殖管理,进行圈养和收集粪便,同时严格管理粪便堆积和趋向,降低粪便污染,形成良好的粪便收集、处理模式。(3)村落环境整治工程。加强区域农村村落环境整治,有条件的小城镇和规模较大村庄应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对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3.3 水环境治理环境保护方面

(1)库区拦污工程。在水库库区内设置隔离网来隔离固体漂浮污染物,及时打捞及运输库区内的生活垃圾等固体污染物。(2)河流入库口湿地工程。十二五”期间,将在大平房大凌河入库口、建平县深井河与第二牤牛河汇合处、大凌河喀左县城以下的吉利玍各建一块不少于10km2的人工湿地,以对入河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计划总排资4000万元。(3)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工程。大凌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自1993年列入全国八片水土流失重点区以来,已连续实施了20年,大凌河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也被纳入中央水利水土保持项目的支持重点。

第一、坝址两岸生态保护工程;计划在2013年-2015年完成重点迎面山宜林荒山造林5万亩,平均每年1.66万亩,重点栽植适合我市气候特点的油松、侧柏、山杏等乡土树种。第二、退耕还林工程;阎王鼻子水库入库口坡耕地。完成15度以上坡耕地造林0.2万亩,重点开发大枣、南果梨、苹果等经济林树种,并通过采摘园建设,提高经济效益。第三、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小流域“金字塔”综合治理模式、沟壑梯级治理模式等行之有效的科学治理方法。第四、矿区生态修复工程;在库区范围内对停产关闭矿山的生态修复、正在生产矿山的生态修复、尾矿库的生态修复;同时增设生物预警系统,增强对突发水事件的预警能力。主要进行排土场清理、安全处置、植被修复。进行综合监测及预警,防治突发性污染及安全恐怖事件发生,保证水质安全。

4 结语

经过治理,大凌河流域朝阳段水环境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改善,从而切实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与水环境安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破解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制约朝阳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