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交通规划规范

城市交通规划规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交通规划规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交通规划规范

城市交通规划规范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交站场;站场管理;规范

公交要优先,站场要先行。公交站场是城市公共交通的基础性设施之一,加强公交站场管理力度,推行站场规范化管理是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障,也是扮靓城市交通窗口的重要手段之一。

重庆直辖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交相应成为重庆交通行业的重要窗口之一。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交站场的运营与管理被逐渐提上议事日程。近年来,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量逐年增长,公交站场成为人口密度相对集中的场所之一,其作用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但是,与全国其他同等城市相比,重庆公交站场管理的水平却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公共交通整体服务水平,城市形象与可持续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1、现状及影响

(1)公交站场发展现状

目前,重庆市主城区公交站场主要分为枢纽站、一般站、首末站和保养(停车)场四类。主城区范围内现状建成公交站场共30座,现有公交站场数量上内环以内占到77%,规模上占到85%。重庆城市公共交通站场集团编写的《公交站场管理服务标准》,为站场服务管理工作制订规范;集团将龙头寺站场作为管理试点,全力打造站场运营服务管理典范;集团会同站台公司,进行重庆市公交站台的清理规范工作,逐步实现对全市公交站台设施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方便市民出行。

(2)存在的问题

一是站场建设进度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据统计,目前重庆市主城区现有公交线路430条,公交车约7000辆,公交站场30处,占地面积35.6万,其中进站发车约50条线,停车只有约1600辆,占现有公交车数的23%。按相关规范标准计算,目前7000辆公交车需站场160万,缺口达125万。由于站场资源严重不足,大量公交车白天占道始发,夜间露宿街头,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和居民生活,也加剧了交通的负担,加重了交通阻塞,同时给道路交通和车辆自身带来不小的安全和消防隐患,增加了公交企业的管理、看护成本。

二是站场管理服务水平及规范化水平较低。与国内站场管理先进水平城市相比较,与打造“一流站场、平安港湾”的目标相衡量,站场管理模式还需进一步改进,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

三是站场管理体制不畅、专业化程度不高。目前,重庆市各公交站场由多家单位分别管理,具体表现为重庆市公交站场管理涉及单位(部门)多、产权状况不一,其管理水平良莠不齐,服务标准不一致,部分站场运营秩序较差。 另外,各站场规范化管理程度不同,尚未形成统一的站场管理模式以规范站场运营。由于缺乏专业站场管理人员,站场专业化管理水平难以提高,造成部分站场设施设备不齐全,安全隐患较多,站场稽查力度较弱等问题,弱化了车站对车辆的管理功能。同时,部分站场隶属于车辆运营企业,使得站场对进站车辆无法一视同仁,容易形成不公平竞争,阻碍了客运市场和客运秩序的规范,导致站场服务质量和乘客满意度较低。同时,作为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窗口场所,站场体现着城市形象,其运营不规范导致运营秩序混乱,安全隐患多,影响了重庆城市面貌。

2、愿景及目标

为全面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缓解公交停车难、用地紧张等问题,需建立科学、创新的站场管理模式和成熟的管理体制机制,围绕创新站场管理模式、提升站场管理水平,推进站场运营管理可持续发展,打造文明靓丽的交通窗口。

3、战略及实施

(1)将站运分离落到实处

“站运分离”的实质是打破了旧的投资和管理体制,实现了道路运输的专业化分工,这体现了道路运输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使道路运输经营体制这个上层建筑更适应道路运输市场经济基础。同时,“站运分离”可以实现站运之间的合理分工、规范经营,有利于站运双方集中优势加强并改进各自的核心业务。 “站运分离”后,站场对所有运输经营者都一视同仁,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优胜劣汰,有利于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运输市场秩序,从而促进统一开放、统一管理的道路运输市场的建立。

(2)实行“四统一”的捆绑式经营

当前的公交站场环境较公交双改之前大有提升,但专业性仍显不足,现场监管力度较弱,而站场专业化管理核心就在于规范和统一,即实行“四统一”的捆绑式经营:各站场的营运车辆实行统一服务标准、同一线路的运营车辆统一排班、统一停靠、统一按投放营运车辆数分配营业收入。营运车辆必须进站,按照物价局的相关规定收取车辆进站服务费。站场全力抓好对乘客上车前的服务,对营运车辆的安全、卫生予以检查和保障,凡是达不到安全、卫生标准的车辆一律不允许发车。车站采用大循环滚动发班的模式,达到各营运车辆间的公平、公正。

(3)制订站场管理服务标准

站场不仅仅是停放、疏通车辆的场所,更是广大市民出行的集中地点。站场要通过规范化的站场运营管理队伍做到依法管理,强化监管,提高效率,优质服务,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这需要突破现有管理理念,制订规范、专业的站场管理标准,对站场等级进行划分,并根据不同的等级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及服务内容。在标准的内容上,对工作人员行为、安全工作、卫生管理、办事流程加以严格细化,试行成熟后对全市站场进行推广。反之,这个标准还可以作为区域建设站场规模大小的依据,达到因地制宜的目的。

(4)优化站场管理队伍

有了成熟的站场管理标准,还需要一批专业的人才队伍来贯彻和执行。要提高站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除了外出学习培训外,笔者认为还可通过以下方式得以实现:

第一,明确分工,对站场实行精细化管理。标准化运营的站场涉及安全、卫生、运营、调度等社会分工的各个方面。分工的细化可以提升专项业务的工作质量,更有助于工作人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岗位之间各司其职,既提高了效率,也提升了整体业务技能水平。

第二,科学管理,提高智能设施设备比重。现代化的运输要实现人和物有序的空间流动,就必须对客运实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实现运输管理智能化。如通过使用车站LED显示系统,及时显示车次及运营时间信息,方便乘客选择合适的公交线路,引导乘客流向,可实时插播安全宣传资料、紧急播放信息,做好宣传工作;通过设置自助服务设施,比如设立智能信息亭,实现IC卡办卡、充值、挂失等业务,还可为乘客提供酒店查询、票务预订等业务。

第三,组织扁平化管理,缩短管理链条。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可能是间接指挥与控制下属,信息化、计算机化等使企业管理控制幅度加大成为可能;因此在站场的组织设计上,我们力求体现流程化的一体化管理思想,加大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构造扁平化的组织机构,以便能够适应面向客户的一体化业务流程。笔者认为,站场的组织结构可以包含三个中心:客户服务中心,计划调度中心,操作中心。操作中心下设各种作业组(劳务组、安全组、卫生组等),这些作业组掌握和管理不同的作业资源,完成具体的不同业务操作,由调度中心直接调度,这种统一的、扁平化组织管理方式缩短了指挥链,充分支持作业资源的有计划共享,大大地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

4、结语

根据国内外公交站场管理的研究与应用成果,结合重庆实际,研究了重庆市公交站场规范化管理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措施,希望对“推行站场规范化管理,扮靓城市交通窗口”的站场管理发展目标起到一定作用。从根本上改变站场管理的现状,全面提升主城区站场管理的整体水平,为我市打造靓丽的交通窗口形象做出新贡献!

3.统一组织招商,合理引入品牌。铁路客站商业管理部门要根据客站商业整体定位考虑经营业态,要统筹考虑需要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如何进行价格定位、给予对方什么利益、如何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租约期限租金价格如何确定和调整等等一系列问题。对于铁路商业管理部门而言,如何能够招到有品位、有形象,遵守合同,诚信经营的商户,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要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客户发掘、品牌培养等各项商业管理工作上来。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渠道等原因,统一招商的工作也可以委托给专业的商业管理公司来代为进行,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专业公司的工作积极性,充分结合他们自有的优势和强项,做到双赢。在招商过程中要认真研究确定品牌商业经营者和普通商业经营者的比例,招商阶段有选择性地挑选经营素质好、管理规范化的商户,引进连锁品牌客户,而品牌客户的成功运营就在于其优良的服务水平、公众认可的产品价格和环保的安全措施。通过品牌客户带动市场人气,提升整体经营形象。由于竞争因素,品牌客户也不是越多越好,要保持适当比例。

4.统一经营管理,提升整体水平。开业前统一招商工作完成后,客站商业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后续经营管理工作,要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客站商业的统一服务意识,统一服务主要包括:统一商户管理、统一服务监督、统一物业管理和统一信息服务等。铁路客站的商业统一管理的目的在于保证和维护铁路客站的整体功能的实现,在于保证承租合约的合理合法性及有效执行力,避免屡禁不止的承租场地租金拖欠问题。因此,客站商业经营管理部门不仅要从安全管理、食品卫生管理、作业标准等方面加强基础建设,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培育市场,如何促进客站商业市场的可持续经营发展问题。除此之外,日常运营中所产生的诸如旅客投诉、服务质量、物价控制、消防安全、人员着装等等具体的细节问题,也需要重视。要加强租赁商家的管理,通过公开检查和暗访等形式,切实抓好物价、卫生、环境、服务等方面的管理,切实避免投诉事件。要加强与经营客户的沟通协调,帮助经营客户切实解决问题,形成良性的经营机制。

5.创新合作模式,全力实现共赢。近几年来从全路铁路客站招商实践情况来看,新型的与铁路的商业开发合作模式主要表现有全面租赁和部分承包两种。这两种合作模式在实践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铁路客站商业开发是一个新的课题,参与商业开发者往往经验不足,且铁路商业管理部门在引入合作企业时,价格因素均是招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评判点,因此经常存在商业中标单位可能是出价最高者,拟参与铁路客站商业开发的企业必须先有足够高的报价来确保自己能中标。这种情况发生后有两个因素具有不确定性:一是为了自身利益,中标者可能会希望对商业布局整体策划方案进行调整,二是中标后的能否持续经营尚需要时间来印证。基于此原因,建议在今后客站商业开发中积极探索公司制形式,即铁路商业管理部门和商业参与企业合作组建公司,该公司负责客站商业的定位、策划、包装、营销、招租和经营的一条龙全面工作。新公司可以定额租赁或经营收益比例分红方式向铁路商业管理部门取得商业面积经营权,并开展经营,产生利润按股份比例进行分红;公司还可以采取托管的方式交由商业参与企业负责经营,铁路商业管理部门根据约定收取应得的利益。该种合作模式的最大益处在于它的经营持续性、公开性和透明性,也有利于铁路方引入先进的商业经营管理经验。

参考文献:

[1]《商业房地产投融资指南》 陈建明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

[2]《商业地产策划与投资运营》 董金社著 商务印书馆 2005年

[3]《找旺铺―商业地产定位与实操》 吕波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年

城市交通规划规范范文第2篇

一、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框架

城市交通规划是对是否建立及建立规模、建立时间等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问题的解决,并作出决策。为了防止城市交通建设的盲目情况的发生,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体系要对建成后的交通建设项目的效果进行仿真性的预测与分析,从而保证决策者在项目实施前对其效果得以提前了解。城市交通管理的目的是使交通秩序更加规范,交通负荷量得以均衡,运输效率得以提高。其主要决策支持于建成后的涉及交通设施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理论体系应时一套有关预测分析交通管理策略及其建设项目的理论体系。从而保证决策者在实施交通管理方案前就能够了解其建成后的效果。

二、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设计

本文参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按照城市公安交通管理的特征,从城市交通管理模式、城市交通管理策略与管理措施,以及城市交通管理方案设计这三大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一)城市交通管理模式TDM与TSM是城市交通管理模式的两种类型。其中TDM作为一种政策性的管理,主要是管理交通源,对城市交通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且对不必要的交通需求量能够进行削减,从而使道路交通流量得以降低,确保城市交通的顺畅。而作为技术性的管理,TSM主要是管理交通流。其利用管制与引导交通流等手段,来重新分布道路网络上的交通流,使其交通负荷更加均衡,并将道路网络系统的运输率提高起来,从而使交通压力得以缓解。

(二)城市交通管理策略与管理措施虽然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较为复杂,但是其都有TDM与TSM这两种交通管理策略组成。其中,TDM策略由优先发展策略、经济杠杆策略及禁止出行策略组成。而TSM策略由干线交通管理、区域交通管理及节点交通管理等策略组成。

(三)城市交通管理方案设计在对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进行制定与设计时,有关人员应从城市TDM规划方案设计、城市TSM规划方案设计、及城市道路交通秩序保障体系设计这三个方面进行方案设计,并保证其协调、集成、实施并滚动发展。其一是城市TDM规划方案设计。其对整个城市交通总量的影响是凭借制定及实施交通政策来完成的。而在设计城市TDM方案时,设计者要清楚认识到组成交通管理方案的成分有多种,其中包括多种的管理策略与管理措施。所以,要将交通系统管理的一些措施融入其中。其二是城市TSM规划方案设计。作为一种技术性管理方案,城市TSM是以建设交通管理硬件设施以及实施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对交通设施容量进行提升的,并保证交通负荷的均衡。在对城市TSM规划方案进行制定时,应考虑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在城市交通管理方案中的基础地位,并依照规划方案的要求与建设管理设施的状况,对建设规划方案加以合理的制定。其三是城市道路交通秩序保障体系设计。作为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道路交通保障秩序能够为实施具体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提供可靠的保障。此体系既包括道路交通管理教育与执法,也包括交通法规建设规划,其对交通管理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城市交通管理方案技术评价

在对城市交通管理方案技术进行评价时,笔者从城市交通管理方案评价的目的、以及城市交通管理方案效果分析这两大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一)城市交通管理方案评价的目的作为城市交通管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交通管理方案评价对交通管理措施的分析及预测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庞大而复杂的城市交通系统中,有其中一个管理措施施行或改变,都会使整个交通系统的流量得以改变。但这种改变不是用直观经验来进行判断的,而是利用定量化的对城市交通管理方案的评价来实现的。因此,进行城市交通管理方案评价,对最终管理方案的确定及滚动调整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城市交通管理方案效果分析其实,交通管理规划决定着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评价的指标体系。而所谓“畅通工程”,就是指全面的交通管理规划。在评价整个城市交通管理效果时,要从城市整体进行把握。且评价指标体系要以城市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来对规划方案进行考核,从而使规划目标达到预期的程度。而在对交通管理规划方案的局部方案进行评价时,要从两个大点来进行。其一是评价整体城市的交通质量是否得以改善;二是要对研究范围内的交通质量是否得到改善进行重点考虑。

四、结束语

城市交通规划规范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交通 可持续发展 规划

1 城市交通规划发展历程

城市交通规划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长期的道路网规划实践为城市交通规划的诞生做了准备,针对大城市普遍出现的交通紧张状况,城市交通规划改变了以往就交通论交通的局面,从分析城市交通系统间相互联系与内在影响因素入手,明确问题的症结,进而提出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规划方案与政策建议,明确提出大城市中必须把公交放在首位,交通规划和建设不仅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也是完善和发展城市的必要手段。

现代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交通规划诞生后,半个世纪以来,规划理论和技术的实用性不断地在实践中得到锤炼,在规划模式、预测模型、交通结构、网络分析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2 传统城市交通规划的不足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大多数城市基本上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城市道路网及相应的交通配套设施,但是,在传统城市交通规划理论指导下建设的城市交通系统,并没有实现人们的初衷――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却普遍出现了城市道路交通拥挤、不可再生资源消耗严重及交通污染严重等现象,城市交通问题日趋严重,在大城市尤为突出。

根据对传统交通规划理论及典型工程实践中所反映㈩的规划目标、原则、内容、方法、手段和规划成果的分析,结合当前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分析,认为传统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在新形势下已经暴露出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规划目标单一。在规划研究过程中注重交通设施的数量而对系统功能重视程度不够,对资源一环境一交通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够。

2.2 “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存在缺陷。”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方法是经典的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其建模思想和大部分定量分析模型是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完成的,当时城市居民的出行是建立在社会尚未信息化基础上,虽然我国在引进该方法时对模型做了修正,并不断对其进行研究和完善,但并没有摆脱其思维方式的束缚。

2.3 对信息化缺乏反映,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交通信息仍以手工采集为主,耗时又耗力,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信息采集技术没有体现在规划过程中。信息技术对居民的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距离与时耗以及路径选择等特征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出行者在出行前或出行途中,获得实时信息,都有助于选择最佳的出行路径和出行方式,传统的交通规划对此都没有反映。

2.4 缺乏能源消耗、环境影响分析的规范化方法,传统的城市交通规划中,城市交通系统能源消耗的水平及其相应的改进措施、交通污染物的排放量多少、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如何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一系列问题在规划过程中没有涉及,成果中没有体现,对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控制也没有真正列入规划目标体系近些年来,交通界已经开始注意这一问题,对能源消耗、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相应的成果,但尚未满足应用于城市交通规划的规范化要求。 25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产生城市交通的根源是人或货物的移动,但在传统的规划中,人们更注重机动车交通。如果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行人交通和自行车交通理应给予充分的重视,规划中不应只体现汽车使用者的舒适和方便。

3,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规划

3 1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从历史的观点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传统的发展模式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时,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 可持续发展一般被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可以概括成四项基本原则:发展原则、协调性原则、质量原则和公平原则。

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城市交通功能出发,提出以下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就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在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指导下,提高交通系统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在经济合理地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具体来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应是在促进交通系统建设与发展的同时,重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点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优化利用;在重视交通系统建设的同时,重视交通设施利用效率的提高;交通系统在满足近期需求的同时,要符合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要求。 3,2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规划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规划实质是优化利用有限的时空资源,应遵循以下原则。 3,2,1为人服务而不是为车服务,重视低成本交通方式,如行人交通及自行车交通等。 3,2,2重视城市交通发展政策研究。 3,2 3与土地利用紧密结合,寻求高可达性、低交通需求的土地利用一交通系统发展模式。

3,2,4重视合理交通结构和交通容量的分析研究。

3,2,5积极开展环境评价,在尽可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前提下,降低交通环境成本和负面社会影响,

3,2,6重视各种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

3,2 7重视现代化交通管理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3,2,8重视对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的研究,

4,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规划理论体系

在现有的城市交通规划技术基础上,为实现传统城市交通规划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转变,应加强对关键技术的研究,主要有城市总体交通结构优化技术、高度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交通信息采集与交通需求预测技术、城市交通系统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分析技术、城市交通系统供求分析技术、可持续发展思想下城市交通网络规划技术及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技术等。

5,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层次和范围

城市交通规划规范范文第4篇

    研究方向,在实际应用中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1)缺乏系统的概念,近期交通治理主要是针对现状交通问题进行的应急性规划,要求在短时期内能找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途径,容易陷入“头疼医头、脚疼脚”的境况,使交通问题得不到根本治理,也许短时间城市交通问题得到一定缓解,却加重了城市未来的交通负担,甚至埋下更严重的交通隐患;

    (2)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中,没有综合考虑道路网的因素,多数是尝试从问题的某一个角度来解决该问题,没有把交通问题放到城市大系统中去考虑,没有将城市快速道路系统、自行车系统和步行系统综合起来,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行充分地分析,所采用的解决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

    (3)对于城市交叉通问题的整治也忽略了系统的观念,没有把交叉口放到整个路网中考虑解决问题,仅从单纯的一个点提出解决措施,进行交通渠化、信号配时忽略了相近交叉口的协调设计;

    (4)在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时忽略了出行效率与运输效率之间的平衡,注重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略了城市交通的管理,导致城市无法达到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平衡,交通问题日益严重。

    二、城市交通综合整治规划的总体改善策略

    面向近期交通综合整治规划的总体改善策略主要是针对现状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结合未来交通发展形势提出。通过交通整治规划使整治区域内的交通拥堵程度降低,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绿色”交通。其总体改善策略如下:

    (1)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建立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等级结构合理、功能清晰的城市道路体系;

    (2)提高停车设施供应,满足现有车辆的停车需求;

    (3)完善公共场站、公交停靠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4)完善行人交通系统,构筑以人为本的交通空间;

    (5)加强交通管理,最大限度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

    三、城市交通综合整治规划方案的设计

    (1)道路系统整治规划方案设计

    道路系统是城市交通的载体,是城市交通畅通的物质保障,传统的交通规划就是道路网的整治,虽然已经暴露了其不足之处,但我们进行交通整治首先考虑的依然是道路系统的整治,一个完善的道路系统可以为城市交通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平台,城市交通的高效、快捷运行提供物质保障。首先,进行要用系统的方法,把路段、交叉口看作一个整体系统,从宏观上对城市道路进行分析,有步骤、有层次的完善城市道路网,在规划的层面尽量避免断头路、畸形交叉口的存在。具体进行方案设计时根据近期实施路网,考虑以下因素:加强过境通道的建设、有效分离过境交通,加强对外通道建设、强化与相邻区域的联系,加强内部道路建设、强化片区间的联系,加强片区内支路的建设、改善片区内“微循环\"\"。其次,由于历史原因或者其他不可避免的人为因素,在路网完善的基础上仍会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路段、交叉口,此时,我们应在微观层面上,结合整体路网改善措施,对交通拥堵路段、交叉口进行交通综合改善设计,优化路网,形成一个畅通、高效的城市道路系统。

    (2)停车系统改善规划方案设计

    随着机动化时代的降临,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问题不仅表现在“行车难”,还表现为“停车难\"\",“停”已经影响到了“行’’,因此,在治理交通时我们不能忽略对城市停车系统的整治。进行停车系统整治改善总体目标是加强社会公共停车场及货车专用停车场建设,解决停车设施匮乏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停车管理,执行建筑物停车配建标准及规范路内停车,总体上满足停车需求。具体进行停车场方案设计时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严格执行建筑物停车配建标准,保证新开发建设的建筑物不再产生新的停车问题,改善已有建筑物停车条件;

    2)新、改建社会公共停车场,弥补行政办公、商业公共停车缺口;

    3)合理设置路内停车,对部分干道采取禁停措施,充分挖掘部分支路道路资源,合理划定停车位;

    4)完善货车停车条件,新改建货车专用停车场,解决营运货车乱停放问题。远期配合货运体系、货运场站的规划建设相配套的货车停车场。

    (3)公共交通改善规划方案设计针对于面向近期交通规划的公共交通改善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公交分担率,优化人们出行方式结构。根据整治区域公交的供需情况,实施公交优先策略,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完善公交场站建设,重新进行公交停靠站的布局设计,提高公交覆盖和服务水平。具体方案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优化公交线网。此项目的展开应参考该

    区域的公共交通专项规划,若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同期进行,整治规划的公交线网优化提出一般建设性建议即可,对于一些重要道路,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公交专用道和信号优先的设置。面向近期的公交整治一般涉及不到线网的规划,只是对一些重复系数大的线路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加公交线路的联通性。对于一些新增的线路要听取群众的意见,同时要注意这些新增的线路会带来场站、站点的增加。面向近期的公交整治主要还是从场站布局和停靠站改善来考虑,以提高公交运力和运能,为整治区域实现公交优先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平台,更好的与公交专项规划结驳。

    2)加快建设公交场站

    ①以整治区域公交出行需求为依据,合理规划场站布局,增设场站;

    ②以提高公交覆盖率为目的,调整场站布局;

    ③以《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为指导,科学完善场站功能;

    ④在轨道周边建设场站,加强与轨道交通换乘。

    3)停靠站改善设计

    ①有必要、有条件一般都设置港湾公交站点:

    ②站点配套的整治设计,如站牌、以人为本候车设计等;

    ③交叉口进出口[ uuubuy.com]道公交站点的设置。

    (4)行人交通改善规划方案设计

    同样,行人交通整治也要从系统的角度进行考虑,从总体上把握,而不仅仅是针对某个交通问题进行方案设计。在确定总体整治思路时,分块、分片区考虑,使思路清晰。针对我国城市行人交通的现状特性,一般可分为商业区或中心城区行人交通规划、对外主干道行人交通、区域行人系统规划等。具体包括人行过街设施整治规划方案、人行道整治规划方案、无障碍通行系统整治规划方案等。

    (5)交通管理改善规划方案

    交通管理是建立在整治区域路网条件上的,路网条件不完善,管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只能是阶段性的排堵,随着城区建筑容积率的提高,城区道路面积率也应相应提高,供需矛盾仍会激化。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必须进行交通管理改善的研究。

    结束语:

    适应现代的城市发展要求,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水平,推动城市交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是21世纪我国城市交通“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沃尔什.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79 ~ 116

    [2]王炜,徐吉谦,杨涛,等. 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及其应用实践.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1 ~ 10

城市交通规划规范范文第5篇

(一)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相对滞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符合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实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然而,我市尚未确立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尚未编制、出台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没有专门划拨土地用于建立城市公交车辆停车场地、调度室、首末站及短途客运车站等公共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公交的发展。目前,仅仅对短途客运车辆划定了临时候车区域,候车区域车辆停放极不规范,不仅有碍市容市貌,还对城市交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短途客运车辆与出租车辆相互“抢客、拉客”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城市主要街道、道路的临时停车区域划定不尽合理,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机动车辆在部分路段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公共场所随意停放现象随处可见,使本就不宽的道路变得更为狭窄和拥挤。

(二)城市公共交通市场管理不规范。虽然我市公共交通车辆处于基本饱和状态,但由于公交线路设置不科学、公交班次间隔时间过长、公交站点不足、人流高峰期班次频率不高、夜间营运时间短等原因,造成市民乘车困难。市民平时候车时间过长,人流高峰期公交紧俏,夜间公交车踪难觅,使市民对城市公交车无法产生依赖性。另外,城市交通企业的行业管理不够规范,司乘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突出表现在出租车及短途客运行业上。部分出租车及短途客运车辆车容车貌不清洁、车内环境脏乱差,少数出租车在营运过程中严重违反交通规则,影响城市文明形象。

(三)城市公交车冷线运营困难,市民乘车不便。由于我市公共交通结构不合理,现有的城市公交公司为民营企业,在公司成立时尚未出台相关的行业规范,而本市现有的城市公交车与公交公司之间仅为挂*关系,车辆均为私人所有。近年来,由于城市公交公司经营不善,目前尚处于负债经营,毫无风险承担能力。在实行公交车辆管理时,对车辆进行“热线”、“冷线”相互调配使用方面没有相应的措施支持,城市公交线路培育时间过短,公交市场培育不成熟。目前,1路车辆虽然处于基本饱和状态,但由于只限定了发车及抵达时间,中间各站点的停车及候车时间未加以限制,出现了人少路段“猛跑”,人多路段“死等”的现象。而2路、3路车辆由于不能够做到定时、定点发车,市民对城市公交车失去了应有的依赖性。近年来,针对油价居高等问题,国家对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给予了油价补贴,目的是在于继续保持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应有公益性质。但在我市,由于2路、3路车基本无人乘坐,处于亏本经营状态,导致部分车辆出现了与其进行亏本运营,还不如停运后仍然挂*在公交公司,却可以享受政府每年每辆车拨付的2.7万元的油价补贴等不良现象。

(四)出租车无计费装置,市民乘车消费不透明。广大市民普遍反映,由于本地的出租车均未采取安装计价器按照里程进行计费等行之有效的行业监管措施,也未能制定出台相关的里程计费标准,无法实行打表计价,乘客消费存在不公开、不透明等问题。尤其在乘坐出租车去火车站接送亲友或下乡访亲探友等稍远路途时,存在出租司机漫天要价或就地议价等不良行为,此外,部分出租车辆在多人搭乘时存在按人头收费、重复载客等“宰客”行为,市民及外地游客对此怨声载道,不仅使乘客乘车的消费知情权和监督权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更使我市的对外形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对此,交通管理部门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管理不到位的责任。

二、我市城市交通管理基本情况

多年来**市的城市交通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认真履行职责,城市交通已逐步迈向文明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十余年来,**城市交通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截止目前,**市拥有城市公交车29辆,开通公交线路3条(其中1路线23辆,运营基本正常,2路线因市场修建暂停营业,3路线6辆,2、3路线因受客源的局限,时通时停,运营尚不稳定);运营出租车达到403辆,基本实现了出租车“着绿”,目前管理相对规范,运营基本正常;短途客运车辆51台,运营网络已扩大至全市各农业村及牧业定居点,城乡两级运营网络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近年来,在市运管部门的积极努力及交警、工商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全市的城市交通管理相对较为规范,运营网络基本健全,极大的方便了居民的出行,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三、规范城市交通服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城市交通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切实推进城市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目前,全国许多发达城市已把公共交通事业摆在公益性行业的突出位置,由国企经营公交行业,形成规模效应,政府扶持发展,如*杭州、北京等城市。我市也应明确城市公共交通属公益性事业的定性,并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有关制度和政策中充分体现。建议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优先保证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对规划划定的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包括城市公交车辆停车场地、调度室、首末站及短途客运车站等建设用地,应采用划拨方式用地,不得随意挤占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或改变使用性质。同时应加强宣传和引导,树立“公交优先”的交通意识,提高市民对公交车辆公益性质的认识,激发市民乘坐公交车辆的积极性,使市民养成对公交车辆的依赖性,让公交车成为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引导现有“冷线”逐步转入“热线”。形成政府重视、各部门支持、全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城市交通行业管理,规范城市交通市场。建议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及地方性行业规范,在公交车辆停*站点、停车及候车时间、公交班次间隔、夜间运营时间、客运服务质量、车内环境卫生等方面实行规范性管理。同时,要充分发挥城市公交公司统一调度的作用,对车辆各站点到站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并进一步强化公司内部监管、群众监督、举报投诉等制度,对公交线路各路段进行全程监督,建立健全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停*站点的相关规章制度,杜绝出租车与短途客运车辆相互“拉客、抢客”、其他车辆擅自占用公交站点停放车辆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三)转变经营管理模式,扶持培育公交市场。要突出城市公交管理的公益性质,转变现有经营管理模式。建议在恢复原**市公共汽车公司的基础上,采取由政府出资或集团收购的方式,收回现有民营公交公司,实行国企经营,将公交行业交由市公共汽车公司进行规范化管理。对现有的公交车辆采取评估入股的形式进行重组,组建**市公共交通集团股份公司,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和车辆统一调度,增强共同抵御抗风险的能力。应在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及建议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确定公交线路,并按照集约化经营的方式,采取“热线”贴补“冷线”等办法,逐步完善城市公交线路。同时,要大力扶持公交企业发展公交广告、出租营运、汽车租赁、长途客运等相关产业,形成自我造血功能,反哺公交主业,逐步培育一个成熟的公交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