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便利店经营管理方案

便利店经营管理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便利店经营管理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便利店经营管理方案

便利店经营管理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技能,经验,服务社会,模式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技能教学型等四大类,各类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定位绝然不一样,具有的现实或潜在的职能、层次也不一样。因此,各类型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各不相同,社会服务所承担的任务与内容、服务的空间范畴各有侧重。本文以石家庄职业技术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践为例,就高职院校连锁经营专业服务社会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

一、以校内运营实体为平台,构建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本专业依托学校的校内实践基地开展了富有特色和开创性的集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社会服务,做到了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高度融合。

1、教师、学生全程参与式实体运营,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校方的大力支持下,与本地的连锁企业天元有限公司合作,在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开办了天元长兴便利店,采用准实体化运营,教师和学生完成参与实体的运营过程,实体从选址、商圈调研、店面装修到商品采购、商品定价等运营的全过程,由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和学生全程化参与,容理论于实践,在实践中丰富理论,教师的理论、科研成果在实体开办过程中得到了升华。并结合实体的运营情况,由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并制定出了《天元长兴便利店》的系列规章制度,并形成了自己特色化的运营方式:为了解决学生上课和岗位实训相冲突的问题,实行学生倒班制;形成了特创的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模式。

2、以校内实训实体为平台,完成学生岗位轮换,为就业实现零距离对接。校内实训基地解决了在校外实训过程中始终无法解决的问题—轮岗,专业实习实训要解决学生在不同岗位上技能的培养和锻炼,但校外实训基地涉及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等问题,始终无法解决轮岗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个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实习内可以保障学生在收银员、理货员、店长助理、店长等岗位上完成岗位轮换。为学生未来就业实现零距离对接;同时,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就完成职业体验,为学生的未来就业给予恰当的引导,有助于一次就业率的提升。

3、实体运营,为学生的就业买单。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运营实体天元长兴便利店为平台的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社会服务模式的实施,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该模式既促进了“产学合作”,又形成了一定的“造血功能”,为连锁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2010年第一届连锁经营管理学生就业以来,通过三年的跟踪调查,在实体完成顶岗实习的学生,就业能力明显提高,很多学生在还没有毕业时就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学生就业能力的增强得益于实训实体化运营模式,实体用真材实料让学生演练,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学生对真假货币的辨别就是从收假币开始的。我校的学生通过参与实体岗位技能培训和实训操作,就业时可以从事连锁经营企业中的一线基层岗位:收银员、理货员、仓管员等岗位;同时可作为店长助理、店长等职位的后备人选。可以说,连锁专业通过为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

二、校企合作,服务地方企业

自我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开办以来,曾与多家当地企业有过深度的合作,在合作中求发展,专业依托地方企业增强专业实力,企业依托学校谋求专业人才。2008年,我系5名教师利用暑假期间在保龙仓(2010年与家乐福合并为家乐福﹒保龙仓)顶岗任职;2009年,60多名学生和老师参与保龙仓胜利店的整个开业准备工作和正式营运工作;2009年,与天元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实践基地开办天元长兴便利店由学生独立运营;2009年,与河北展新体育有限公司合作,学生完成3个月的顶岗实习……今年,又引入了沃尔玛、麦当劳、乐仁堂、好利来等多家知名企业,在和当地企业的合作中,实现双方的互赢。一方面,专业可以依托当地连锁企业解决学生实习、专业能力实践的场所问题,开拓多种连锁业态让学生对专业有更多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通过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将一定数量的教师放到企业中去,实现教师“双师型”培训中企业的职业能力培训,教师在完成职业培训的过程中,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科研优势,为企业做培训,帮助企业分析和探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加大了科技服务力度;再其次,当地企业可以在和学校深入合作的过程中,干预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修订,真正的获得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企业在跟学生的接触中可以优先选择企业需要的人才,为企业的成长扩大了空间。学校成为企业的一个大人才库,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三、社会服务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服务社会模式的探索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运作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更有效的发挥其服务社会的服务功能。

1、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输送综合型人才。深化教师科研和学生科研的融合,探索学生深入实体的经营管理,从单纯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进一步深化满足社会对综合型、管理型人才需求的培养遥

2、进一步开拓连锁多种业态,为不同业态的企业输送相关人才。由于自办实体经营场所和项目的限制,使学生在能力的培养上仅仅局限于一种业态。从中国连锁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社会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员需求远远超过了人员的供给,特别是出现了明显的结构不平衡。

以上通过对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模式的深入剖析,一方面,总结了物流连锁群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模式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分析了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专业群服务社会模式的新探索提出了个人建议。

参考文献:

便利店经营管理方案范文第2篇

2018年在**分中心经理室、党支部的带领下,上半年来自己能注重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尊重一线站长、员工,主动帮助加油站解决经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尽可能抽出时间,与经营岗其他同志多跑加油站,查看加油站实际情况,较好地开展了各项经营工作。

一.1-5月份经营情况。

2018年1-5月份,**分中心成品油零售量129983吨,同比下降2.5%,指标完成率39.7%。其中汽油零售量88254吨,同比增长6.7%;高标号汽油零售量15957吨,同比增长37.9%。柴油零售量41729吨,同比下降17.4%。小额配送12536吨,同比增长56%。

2018年1-5月份,**分中心非油品销售额786.44万元(剔除电话卡),同比上升11.6%,年指标完成率33%。其中燃油宝销售额60.85万元,同比增长33.59%;烟草销售额478.81万元,同比增长4.7%;油销售额48.02万,同比增长9.8%;饮料销售额76万元,同比下降6.1%。

2018年1-5月份,**分中心石化卡销售量32423张,年指标完成率63%;充值金额104688万元,年指标完成率43.9%。

 

二.上半年所做的工作

(一)加强学习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二是面对今年以来经营工作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学习营销及便利店运营方面的新知识。三是积极参加学历、资格职称等方面学习,不断夯实自身内涵。

(二)成品油经营方面所做的工作

1.完善一站一策。

1月份,围绕拓销增量工作,**分中心深挖加油站销售潜力、找准加油站制约因素,本人带着经营岗相关人员,一站一站仔细调研,查看泵岛设置、油枪布局、油罐品种、广告位设置、周边厂矿小区、道路建设情况。2月份,零售中心高经理及相关领导亲自到**进行一站一策调研,对**分中心加油站所有情况详细地进行了分析,对**分中心罗列的问题进行了肯定,并通过现场办公会协助分中心进行了解决。同时,本人及经营岗其他人员根据分中心经理室要求,积极协助加油站做好油罐变类、油枪品种调整、广告位布局调整、加装加油站指示牌等工作,得到了加油站一致首肯。

2.做好日常巡查。

1-5月份,本人带领经营岗相关人员共巡站183站次,重点检查各站现场管理情况、经营纪律执行情况、制约销量增长因素等情况。其中夜查加油站42站次,对夜间劳动纪律、经营纪律执行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

3.每日经营分析。

在分中心经理室的指导下,经营岗相关同志每日对万吨站、柴油促销站、高标号汽油销售站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及时查看销售异常情况。为分中心经营决策做好第一手准备。

4.强化系统外监控。

新的成品油调价机制实施以后,针对系统外加油站灵活的调价机制,分中心根据零售中心营销部要求,及时安排相关人员定期监控系统外加油站营销措施。在加油站监控的基础上,本人带领经营岗相关人员也积极到系统外加油站实地查看其销量情况、让价幅度,现场分析其客户群体,并将相关情况及时汇报给零售中心营销部。今年以来,**分中心辖区内14座系统外加油站,我们都实地进行过调研。

5.做好成品油价格调整工作。

今年以来在零售中心营销部及分中心经理室的指导下,每次成品油价格调整,本人及经营岗相关人员都高度重视,一站一站复核管控电脑、加油机价格到位情况,指导加油站处理调价过程中的突况。上半年8次调价工作无一失误。

(三).非油品销售所做的工作:

1.加强便利店商品巡查盘点工作。

1-5月份,本人带领便利店专管员共巡查便利店142站次,重点巡查便利店商品陈列、库存保管、门店卫生、商品退货、发票开具等管理情况。其中对20家便利店商品开展了全面盘点工作,既查准了问题又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对便利店规范运营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2.做好大店培育工作。

按照非油品中心的要求,本人及专管员积极做好宝湾、淞宝、大陆、泰和路等13家便利店大店培育工作,协助加油站选择商品品种、指导商品陈列、培训员工销售技巧、促进商品销售。目前非油品中心指定的13家门店,除*村外,我们有12家已经达到大店标准。

3.开展销售比学赶帮超活动。

为更好了消化烟草及其他商品库存压力,降低商品过期风险。在**分中心经理室指导下,4月1日开始我们在**分中心开展了“非油品销售比学赶帮超活动”。本人及专管员每周将烟草、燃油宝、饮料等重点商品数据予以罗列排名,对各站商品销售情况予以点评分析,通过4月份、5月份的数据考核,分中心滞销香烟、燃油宝商品的销售量明显提升,滞销烟草的销售量翻了一番,燃油宝累月增长率提升到了35%左右,取得了初步成效。

4.协调商品进货、调拨工作。

今年1、2月份**烟草公司收紧了对分中心畅销烟草资源的配置,便利店内畅销烟草资源严重缺货,销售指标完成率在十大分中心排名中急剧下跌。在分中心经理室指导下,本人及专管员一方面积极与烟草公司相关人员沟通,争取畅销资源;另一方面在分中心后勤等部门的支持下积极为20多站次的加油站进行烟草调拨、指导便利店消化滞销烟草库存,提升烟草商品流转率。积极协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烟草公司3月份配给了分中心烟草大礼包,5月份烟草公司配给的畅销烟比例已经达到了3:1,6月份配给的资源达到了2.8:1,较好地缓解了分中心非油品指标压力。

三.上半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深入加油站现场检查的次数还不够多。

1-5月份我到加油站去过183站次,主要集中在1月份、2月份、5月份。一是没有统筹均衡每月的跑站频次;二是跑站频率与以前相比大大下降,目前平均每月只有36站次,与前几年每月48站次的频率相比确实不够。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坚持只要有空,就去查看加油站实际经营管理情况。

(二)对经营中出现的新情况分析还不够深。

一是今年以来**分中心柴油零售量跌幅达到了17.4%,但是我的目光仍然局限在促销价格不到位等情况上。对国家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学习不深,在其他同志的帮助下,我仔细地搜索了近年来相关数据,对油改气工程、**区经济结构调整、省市内外价差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因素有了较大的认识。

二是在非油品工作中,尤其是标准化陈列、可视化陈列等方面有时存在懈怠情绪,偶尔有烦躁思想,觉得非油品工作已经开展8年多了,至今仍然在商品陈列等基础性工作上反复纠缠,个人有时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干的是无用功。通过专业化团队的讲解,我才知道自己以前学的便利店销售方面有些知识还没有厘清,对于客户心理等方面的知识钻研还不深,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学习非油品管理中的相关知识。

三是对于发卡网点开户、发卡、充值、开票等环节还不够熟悉,对于每个环节中的风险点还不清楚,下半年围绕发卡网点大检查工作,我会融学与查、边查边学,把发卡网点一套流程了解清楚。

(三)单站经营质量的提升上提出的建议还不够具体。

上半年,**分中心加油站经营质量仍然呈现大站少、小站多的情形。虽然开展了一站一策调研,但是对于如何提升小站的经营质量,除了场地布局、设备选型、服务功能、人员配备等方面意见外,个人仍然提不出具体的、能及时见效的解决方案。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加强经营风险管理。

一是加大发卡网点巡查力度,降低资金、票证管理风险。

二是对加油站现场管理、现场销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调研与评估。

三是对便利店资金管理、发票管理方面细化环节,强化检查。

(二)进一步做好一站一策分析,挖掘销量。

一是继续根据分中心经理室要求大力开展加油站小额配送业务,努力挖掘直销大客户与加油机销售之间的市场空间。督促站长对客户进行调查走访,建立和更新客户档案,锁定小额配送重点客户,并将走访情况予以汇报。

二是进一步完善一站一策档案,动态地对各站销量情况进行分析,及时查找制约因素,提出解决方案,加大成品油零售。

 

 

便利店经营管理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选址 商圈 便利 聚合 人气

零售业是服务于大众消费者的流通企业,它的经营成果极大地依赖其店址选择的正确与否,所以,零售业被称为“选址决定命运的产业”。国际经营大师们认为,零售业成功的关键是“Place-Place-Place”,即选址-选址-选址,说明了零售业选址的重要性。

一、我国零售企业选址的现状及问题

1.零售企业选址战略不科学,随意性大

目前我国许多零售企业选址在区域的选择上较为随意,不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或从企业选址的战略角度进行科学规划,不切合实际布点,看重发展速度而忽视市场调研和分析,导致扩张质量不够理想。

2.零售企业 “散、小、弱、差”,缺乏品牌认可

零售业中的“单体店”较多,势单力薄,选址过程随意性大,效益欠佳,制约零售企业选址和可持续发展。我国零售企业中没有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牌,不能很快被消费者所信赖和认可。

3.零售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较弱

我国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比较落后,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够健全,效率较低,服务意识落后等。很多零售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不能与其发展相匹配,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依然较低。零售企业大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员工的整体素质不高,中高级复合型人才缺少,影响了企业的经营与扩张。

二、零售企业选址的关键---商圈的选择

所谓商圈,通常指可能来店购物的顾客所分布的地理区域。商圈是以零售企业为中心向四周扩展,构成一定的辐射范围所形成的。将商圈分为主要商圈、次要商圈和边际商圈。即主要商圈是指最接近商店并拥有高密度顾客群的区域,通常本区域50%的消费者来本店购物;次要商圈,位于主要商圈的,顾客光顾率较低,一般这一区域的15%~20%的消费者到本店来购物;边际商圈位于次要商圈之,属于本企业的辐射商圈,一般本区域的10%的消费者来此店购物。

零售企业确定其商圈范围非常重要,一方面可用于指导零售企业的选址,一方面可以具体了解零售企业的消费者构成及其特点,从而确定目标市场和经营策略。对商圈内人口的消费能力进行调查,计算商圈不同区域内人口的数量和密度、年龄分布、文化水平、职业分布、人均可支配收入等许多指标,了解其商圈范围内的核心商圈、次级商圈和边缘商圈内各自居民或特定目标顾客的数量和收入程度、消费特点与偏好。

三、零售企业选址的策略

根据零售企业对商的确定,确定适合自己企业的策略。

1.便利策略

零售企业进行选址首先要考虑其业态特征,那些单体规模小、满足顾客便利顾客需要,以经营选择性较低的日常生活用品为主的零售业态,例如超市、便利店原则上应在距离上靠近顾客,而那些单体规模大、商品品种齐全,以经营选择性较强的商品为主的零售业态,例如,百货店或仓储式购物中心能够从远处吸引顾客,原则上选在人流多,交通便利的地方。交通便利可以把较远地方的人带进来,又方便购物的人群走出去。交通便利已成了现代零售业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比如,交通便利就是家乐福选址的首要因素,家乐福开店选址的条件有三:(1)交通方便;(2)人口集中;(3)两条马路交叉口。家乐福的法文名字‘Carrefour’正是‘十字路口’的意思。

2.聚合策略

零售企业周围的竞争情况对零售企业经营的成败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选址时,必须分析附近的竞争对手。在零售企业相对集中的地方,在经营特色,价格、服务等方面努力做出特色,才能成功。对于单一功能零售企业,由于这些店经营业务单一,规模小,对顾客的吸引力薄弱,自身难以拥有较大的客流。这些零售企业具有依附性、借客源性的特征,所以在选址上采取聚合策略,一种方案是在商业区或大商场旁边设店,从而获得较大的客源。另一种方案是在“XX专业街’开店,因为专业街同业商店多,就会产生聚集效应,容易扩大影响,凝聚人气。消费者在专业街可以货比三家,还起价来比较容易,所以客流量多。这样商家的生意反而比单枪匹马更容易做。比如,麦当劳、肯德鸡快餐厅几乎都是建在大商场旁边,也是这个道理。考察同一地段同类零售企业的经营业绩、商品的价格水平等情况可以初步测算可能产生的利润状况;也有助于确定今后自己的商品定位,用较少的投资进入了竞争十分激烈的便利店市场,不仅站住了脚,而且得到迅速发展。所以集中在一起的商店群相互间既存在竞争,又有着合作,要权衡把握好这种关系。

3.人气分析策略

每个零售企业的经营者都知道,开店选址必须找人气旺的地方。客流多少是选址决策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拥有足够的人流,才能保证企业的利润回报,足够的人气才能支撑起购买量。零售企业的选址要分析该客流的特点。古语说“一步差三市”,意思就是企业的选址差一步就有可能差三成的买卖,这跟客流活动的线路有关。即使是同样一条街道,由于交通条件不同或基础文化娱乐设施不同或通向的地区不同,不同位置也可能会使销售业绩存在很大差异。了解客流的消费目标,对客流量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客流路过的目的,如经过此地是为了购物、上下班、换车、旅游或散步等,学校附近的店面应考虑寒暑假的时间,机关和公司集中地段的店面就必须掌握他们的上、下班时间,车站附近的店面应摸清发车、到车的规律,这些都会影响开业后的营业时间,进而影响企业的业绩。

零售企业选址过程中还有一些方面需要注意,如:商业环境和条件、城市规划、场地条件、法律条件等等一些方面都要有详细的资料。

零售企业的选址是一门大学问,它要充分运用各种学科的知识,经过深入的分析、研究才能有效实施,是零售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一项关键性工作,选址准确才能进一步有效地提升零售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潘福斌:影响零售业选址决策的因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三期

便利店经营管理方案范文第4篇

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素养培养改进工作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准确定位行业需求,探究适合本地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努力,形成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合力。同样,针对当前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素养培养工作存在弱化精神塑造等状况,我们需要在定位行业需求之时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需要在建构培养模式之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塑造等。

(一)准确定位行业需求,探究适合本地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作是本科生培养工作与中专生培养工作的“综合版”,既是前者的“压缩版”,又是后者的“升级版”,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结合版”。因此,在准确定位行业需求之时,我们需要实现这一培养工作对应用型本科生培养与技能型中专生培养的有机结合,即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连锁经营企业一线管理岗位之上。具体来说,这一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具有一定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知识以及连锁门店管理操作技术,适应当代连锁经营管理工作规范、制度、规划的发展趋势,而最终的岗位目标则是将其培养为能够承担连锁经营企业门店负责人等高层次人才。在对行业需求进行准确定位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对连锁经营管理工作特点以及该行业就业岗位群状况进行分析。从连锁经营管理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来看,其具有极强的适用范围,可以涉及生产制造型、商业、零售等多个领域。当前,我国正处于实施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转型阶段,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努力从良好职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多方面进行努力,以培养出掌握连锁经营管理理论知识的技能型人才,以胜任当前我国连锁经营管理发展所提出的各种要求。连锁行业的重要特点就在于强调基层经验,即要求相关专业人才在入行初期需要从企业内职位相对较低的岗位做起,在获取一年至两年工作经验、熟悉连锁经营各项业务流程并具备良好职业素养之后,才可获取晋升职位的机会。当前,连锁行业基层岗位具体包括仓库物流配送、连锁超市收银、客户服务以及便利店店长等。随着底层工作人员在获取一定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专业人才也将获取较为明确的晋升渠道,这一方面的岗位则包括大型连锁企业部门经理或者企业总部高级管理职位等。准确定位行业需求,同时也要求我们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培养工作过程中注重培训效果的提高以及培养模式的创新。当前,连锁行业中较为盛行的培养模式主要是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建立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需要依照连锁经营岗位实际需要,建立健全适应企业发展的课程培养体系,以提高理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真正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工作的有机结合。

(二)实施多方举措,形成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合力

为形成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合力,我们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努力,以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校企结合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法体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需要坚持以就业岗位为引导方向,校企共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作来说,创新科学合理且与时展同进步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校企结合培养模式的必要举措,同时也是这一培养模式的关键内容。这一培养体系的好坏将会直接决定最终人才培养的结果。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状况下,高职院校需要依照企业实际需要创新培养理念,适时摒弃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设计,相应地创立完整的且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同时也减轻本校学生的就业压力。此外,高职院校以及相关企业在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时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做到实处为基础,比如: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之时,需要坚持以企业缺乏人才为基础,需要以全面实践来确定连锁经营管理的岗位与学生,即以职业需求为向导开展教学工作,为培养适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专业性人才奠定基础。对此,学校可以依照自身实际情况聘请部分专业人才以及优秀的工作团队对本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效性进行证实。第二,需要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校企共创课程规划。当前,连锁经营企业需求具有一定理论知识以及相应操作性技能的人才是整个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对此,我们需要依照企业实际需求,切实培养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专业性人才。这需要校企共同合作,寻找一批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专业素质相对较强的团队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比如:连锁经营企业的策划师、专业培训师以及设计经理等,可以组成设计团队来完成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设计的人才培养课程内容;需要校企共同合作,充分利用现有各方资源,或者为相关专业课程收集资料,并将这些理论性较强的资料与实践中的教学工作相结合,以达到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专业人才;需要在设计培养课程方案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并通过稳健扎实的改革工作将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作达到最佳效果,为企业发展乃至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第三,坚持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中心,为学生提高自身操作技能提供更多的实践基地。对于连锁经营管理培养工作来说,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即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操作机会,使其在实践中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升华,最终实现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双赢:使学生在这样的校企共同培养工作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自我素养,全面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使企业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学习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等,从而能够在招录职工时更有针对性地获取那些知识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学生,使学生与企业共同得到长足发展。

二、结语

便利店经营管理方案范文第5篇

记者 能请您介绍一下零售连锁行业的物流配送中心的大概情况吗?

郑炜:零售行业的赢利模式是以零售企业对消费者需求的准确把握,将质优、价廉的商品批量采购并通过企业的物流系统、销售终端提供给消费者,供其选择,消费者为这种服务支付相应费用。因此,零售行业的本质是以其广泛、专业的商品知识,庞大的采购、物流、销售、服务体系,帮助消费者从成百上千种同类商品中选择能够满足特定消费需求的商品。零售企业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物流管理体系,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来分析整个服务过程,提高整个链的效率,降低提供服务的成本。但供应链体系太过庞大,在此无法进行详细阐述,仅以零售企业供应链中的一个点――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作一些探讨。

随着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数量的增加、异地跨区域开店数量的增加,物流配送中心日益成为连锁零售企业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详见图1)。

连锁零售物流配送中心按形态、定位大体可分为常温物流配送中心及生鲜加工配送中心;以功能可细分为三种,见图2。

物流配送中心对于整个连锁经营体系的作用表现在:

1.统一进货,有利于严把质量关;

2.加速商品周转、减少商品损耗、降低流通费用;

3.扩大配送中心的拆零、分拣能力,改善了门店的存货水平,有利于实现零星商品无库存、少库存经营;

4.保证门店管理逐步向“只管销售”方向发展。“企业经营决策权向总部集中,物流活动向配送中心转移”这是连锁超市成功的关键之一。例如,流通加工可减轻门店的工作量;拆零作业有利于商场多出样,以增加销售商品的品种数。

记者 据您了解,现在国内的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中心的操作模式是怎样的?其主要特点有哪些?

郑炜: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在中国起步较晚,但也正因此具备了后发优势。目前在国内零售企业主要有以下四种物流运作模式:

在以大卖场为服务对象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中,借鉴了以欧美为代表的沃尔玛的成功经验,在物流配送中心中有近一半的面积用于处理通过型的商品,只对部分供应商配送不及时的商品进行储存,大大提高了商品的周转率;在以便利店为服务对象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中,借鉴了以罗森、7-11为代表的日本便利店物流经验,在物流配送中心中有98%以上的品种需要拆零,因此设立了专门的拆零拣选区,提高了商品的周转率,增加了便利店销售的商品品种;在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设上,由于地域及饮食习惯的原因,国内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设参考了许多日本的成功经验,如将畜产、农产、主食、水产集中在一个生鲜加工配送中心中(但要从原料库、生产加工、成品库严格区隔开来,划分出污染区、准洁净区、洁净区,并且作到生熟分开),多品种(根据地区、饮食习惯、季节,变化加工品种)、当日加工配送(一般在半夜加工,零晨配送)、全程冷链。国内零售物流配送中心运作模式如图3所示,零售物流行业的现状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网点少,且过于集中。

国内连锁零售企业(特别是某些隶属于地方或部门的商业连锁),只能在所属行政区域或本部门管辖范围铺设网点,而不是按照经济合理性原则进行网点布局和扩张,导致网点总数分布过于集中,造成采购和配送量小。

2.规模和容量小,配送量少,频率高。

我国一些大城市超市的单体面积约在500-1000平方米,商品品种平均在3500种左右,因此需求量一定的情况下,小规模(容量)的门店每次的配送量相对较少,配送频率高。

3.物流服务市场不完善,外包比率低。

由于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形成的时间还不长,物流服务水平不高,而且国内物流服务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导致国内很多连锁零售企业选择自营物流。

4.配送中心管理不规范,统一配送率低。

物流中心配送体系的不规模和自动化水平低,导致物流服务水平低,致使很多连锁企业不愿统一配送。以连锁超市为例,一般大卖场企业的自配率在30%~40%,标准超市即综合超市在50%左右,便利店在70%左右。

5.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

我国物流服务市场不规范,法律法规不健全,连锁零售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和经验,而物流系统建设又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需要政府在一定时期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由于物流是服务于生产及销售的保障系统,因而每一个行业的物流都有其鲜明的特点,连锁零售行业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特点有:

1.批量采购,统一配送。

各门店的商品统一由总部采购,按照统一的营销策略和各分店对商品品种、规格、包装等的要求,统一储存和配送,从而实现以大批量进货来获取折扣和延长付款期限的机会,以形成规模效益。如联华超市大约80%商品的采购权集中于总部,只有那些没条件集中的才下放给各门店采购。

2.商品种类繁多,配送和仓储要求多样化。

零售业(尤其是大型综合超市)销售的商品的品种繁多,涉及食品、日用品、家居装饰等。因此对配送和仓储的要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如对于冷冻食品在运输和仓储过程中要有严格的卫生和保温措施――食品冷链物流。据统计,上海的超市/大卖场的冷链商品占销售额的30%以上。

3.配送量波动大,订货频率高,时间要求较严格。

零售企业的销售量受随机因素和其他人为因素(如促销)影响较大。造成门店的配送量波动大。对于仓储空间等资源有限的门店,一般要依靠提高配送频率来满足需求,有些小型便利店甚至要求一天送货两次,而且配送过程有时间窗限制,如限定某个时段到货。

4.服务内容多样。

连锁零售企业实行集中采购和批量进货,每次进货量大,因此一般供货商都以大包装供货,而连锁门店销售时要拆零,有时还因特殊需要,要对货物进行简单加工,因此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系统要具备拆零、分拣、包装和简单加工等功能。

记者 请您大概讲一讲建设连锁零售业物流的配送中心建设需要哪些流程及步骤?

郑炜:从整体上讲连锁零售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可以分为以下八个步骤,如图4所示。

(一)现状调研

主要是对客户目前物流配送及服务对象的经营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包括内容如图5所示。

(二)需求分析

在对企业现状进行调研后,就需要明确零售企业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的真实需求,如图6所示。

(三)总平面规划

在对客户现状及未来需求明确后,就进入物流配送中心总平面规划阶段。工作内容主要是将物流园区内、外部物流的人流、物流、车流动线合理规划;在符合整体用地规划指标的情况下(如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环评要求等)对物流园区内的可利用面积进行的功能分区;依据未来物流配送中心在单位时间需要处理的物流量、提供的服务内容、作业效率、作业设备、作业人员数量,确定各功能分区的面积;依据各功能分区内部作业的关联性,确定各功能分区的位置;依据园区内部及外来车辆的吨位、长度、行进方向、交汇点、单位时间停车数量、停车时间,确定道路的宽度及停车场地的面积,如图7所示。

(四)仓储配送区规划设计

作为物流配送中心的核心区域,仓储配送区的规划设计是关键。需要对未来三到五年物流配送中心的服务内容、处理量进行分析,包括日进出货量、商品库存周转天数、配送对象业态、配送频率、配送对象数量、作业时间、作业班次、作业模式、作业人员数量、使用设备、投资规模、运营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才能形成相对合理的规划方案。

通过图8、图9大家可以看到零售行业由于受到季节、节庆、消费习惯的影响,物流配送中心每周、每月、不同的季节商品进出货的频率、物流量、库存周转天数都有较大差异,如何在既定面积、人员、设备、投资规模、作业流程、信息系统的情况下,在三到五年内在不增加过多成本的前提下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是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成功的关键。

(五)业务流程设计

对硬件条件进行合理规划后,接下来就需要对物流配送中心内部的作业流程进行详细规划,如图10、11所示。

(六)建立信息系统

在对物流配送中心进行流程设计后,还需要与信息系统开发商进行沟通,需要将作业流程与信息系统的管理流程相结合,如图12所示。

(七)建筑方案建议指导

为了能将物流规划方案转变成有形的物流配送中心,不需要与建筑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在满足物流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减少硬件投资,如图13、14所示。

(八)细化规划设计方案

在对前面各环节进行综合考虑之后。还要将各环节进行系统考虑,因为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它各个环节,进而影响到物流配送中心方案的合理性。单个环节的最优不是最佳的选择,为了适应客户目前的管理水平、现有的作业习惯、分步实施的投资规模,我们可能需要放弃一些合理的规划方案,最适合客户的才是最好的方案,各个环节、因素的相对合理才是成功的保障,如图15、16所示。

记者 目前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中还存在着哪些问题?

郑炜:中国连锁零售业由于行业毛利率较低(10%~13%),市场竞争激烈,物流业务复杂度高,物流成本控制很严,因而目前主要以两种方式运作:零售企业自营物流或由供应商承担,第三方物流介入的比较少。归结下来零售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中主要的问题如图17所示。

记者 据您分析,连锁零售业的市场前景如何?其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的发展方向又如何?

郑炜: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达到10022亿元,比2006年的8552亿元增长了21%,大大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的增幅;门店总数达到105191个,比上年的69100个增长了58%,剔除个别企业超常规发展因素,调整后门店总数增长17%,略低于销售规模的增幅;继2005年“连锁100强”总销售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首次突破10%(达到10.5%)后,2007年进一步提高到11.2%。预计2007-2010年问,中国零售业将保持8%-10%的平稳增长速度;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20万亿元,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大大提高。

未来中国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将呈现出以下新的趋势:

1.区域型连锁零售业由于以多业态、高密度布点的发展模式与跨区域大型国际连锁集团抗争,因而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中必然需要以满足多业态的物流配送需求为基础,在一个常温物流配送中心内实现为大卖场、综超、标超、便利店共同服务。

2.区域型连锁零售业无法在常规包装产品的销售规模上与国际连锁集团抗争,因而需要结合中国地域广阔、饮食习惯差异大的特点,以地域化、个性化的生鲜食品作为吸引商圈内消费者,提高客流量,实现差异化经营的目标。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设将成为未来区域性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的趋势。

3.由于我国中间商、批发商规模、实力较弱,随着供应链的不断缩短,零售企业直接向生产厂家进货的比例将大幅提高,未来的物流配送中心将主要由零售商、第三方物流及生产厂家建设。

4.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将会介入到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中,但由于物流配送对于零售企业关系重大,因而会成为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完全外包将不是零售企业最好的选择,最好的方式将是由零售企业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合资建立专业的物流企业,由合资公司去承担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