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食品产业发展情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__年省局组织的食品调研报告评比中获二等奖
[找文章到文秘站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提要本文从食品监管、食品产业和食品安全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矛盾出发,分析产生原因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关键控制点,提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四条思考性建议。
按照___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安排,我局对全市食品安全和监管现状进行了调研。在分析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理清食品监管、食品产业和食品安全三者的关系对开拓监管思路,促进产业发展和保障人民饮食安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食品监管、食品产业和食品安全的内在联系
本文所称食品监管是指行政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等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对应政府层面;食品产业是指食品的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对应经济层面;食品安全是指公众消费食品没有危害,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对应消费层面。监管层通过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达到消费安全的目的,同时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流向和规模;食品产业的规范化程度等决定着食品安全,而食品安全反作用于食品监管的方式、方法和程度。三者间相互约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一)食品监管与食品安全和食品产业是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关系。食品监管是促进食品产业发展,提升食品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监管层对食品产业和食品安全拥有监督权和检查权。食品监管在宏观上规范食品产业发展行为,督促其符合行政标准要求,保证产业的合法性和正规性;在微观上监管消费安全,保证人民群众饮食消费的多样性和健康性。食品产业和食品安全同时也作用于食品监管,为监管层提供决策依据,通过行政决策预见性、选择性和主观性特点服务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和建立食品安全保障机制。食品产业规范化发展和食品安全保障度提高符合经济发展要求后,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自行调控。食品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安全度高,则政府监管成分少;食品经济发展水平低,消费安全度低,则政府监管成分多,形成食品监管与食品产业和食品安全之间动态平衡的经济监管规律。
(二)食品产业与食品安全是相互促进、协调统一的关系。食品产业发展的目的是食品消费,食品产业规范化和现代化将保证食品质量,食品质量决定食品消费安全。因此,规范的食品产业行为将保证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的提高又刺激食品产业向更能满足食品消费的层次发展。食品产业与食品安全的和谐,最终形成食品产业与食品安全的良性循环。
二、目前食品监管、食品产业和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当前三者中主要存在食品监管体制不明确性,食品产业发展不先进性,食品安全状况不稳定性的矛盾。
(一)食品监管体制不明确性
现行食品监管职能的重复在国发〔20__〕23号文件中,并没有得到实际解决或解决效果不理想。国发〔20__〕23号文件仅从宏观上划分了食品监管职能,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文件中提到的“几项重要措施”可操作性不强,导致现在依然是“群雄逐鹿”的监管模式。
食品监管体制的多头性,产生了“监管博弈”,出现群监群管、监而不管、不监而管、不监不管等现象。没有达到监管层运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解决社会矛盾的目的。因而产生监管模式与产业发展、安全保障间的不相适应。
食品监管体制上的不明确性导致监管矛盾,制约食品产业发展和影响食品消费安全。
(二)食品产业发展不先进性
据调查,我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约6200余家,其中大规模生产经营企业约20家,中等规模企业约180家,其余为小作坊、小食品店和小餐饮店。“三小”门店占到96.8,这其中还不包括无证无照的生产经营户。无证无照生产经营行为在城郊结合部,尤其是在农村较为突出,占到62.5。我市大中型生产经营企业主要以规模为主,缺乏产品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在市场经济中抵抗风险能力较差。
现代食品产业的重点是生产行为,但在生产中主要存在:食品标准不统一或缺失,食品中有害物质残留量高,加工食品中使用劣质原料,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滥用化学添加物等问题,对如何走上科技含量高,工艺水平强,生产环境优,安全系数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型产业化道路提出了严峻条挑战。同时,生产经营者素质低,自律性差,在遇到政府监管部门出现监管漏洞或管理松弛时就会造假、售假,做出违法和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存在的大量小作坊、小食品店和小餐饮店是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的主要生产地和倾销地。
食品产业发展的不先进性加重了食品监管负担,影响食品消费安全。
(三)食品安全现状不稳定性
主要表症为,消费者实际消费能力低于理论消费能力。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能力购买相对安全食品的消费者仅占总消费群体的20。在购买食品时,城镇消费者多考虑食品质量,农村和边远山区消费者多考虑食品价格。生产经营企业在经过各种标准认证后,会把生产运行费用增加到产品成本中(是否真的增加了产品成本,还需要进一步论证,这里按企业通常做法理解),形成生产经营合格食品与消费者购买力之间的矛盾。市场的需求导致不合格和不完全合格食品的大量存在。不合格食品对消费者的危害或潜在危害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技术上的先进性与经济上的可行性的统一才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食品安全现状的不稳定性也增加食品监管负担,阻碍食品产业发展。
三、对食品监管、食品产业和食品安全的协调思考
在逐渐规范的市场经济中,如何保持食品监管、食品产业和食品安全的动态平衡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初步探讨三者内在关系和存在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思考性建议。
(一)加强食品监管综合领导能力。在现行体制下,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代表政府管理食品安全工作,因此要加强食安委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职能,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配合到位,形成监管合力。着重构建六项工作机制:一是以食安委及食安委办为平台的领导协调机制;二是以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为载体的综合监管机制;三是以层层签订食品安全目标管理
责任书为保证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四是以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遵纪守法为核心的食品安全信用机制;五是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依据的应急处理机制;六是以专项督查和重大节日检查为手段的联合执法机制。通过以上六项机制的建立,强化食安委行政效能,保证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工作有效运行。(二)加大对食品安全的评价力度。一是国家加大对各省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情况的评价力度,省政府加大对各地市政府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情况的评价力度,市政府加大对各县政府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情况的评价力度。二是定期或不定期委托食品检验检测中介机构对各省市食品进行抽检,评价该地区食品实际安全情况。形成一层评价一层,层层落实责任,由上而下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的政府食品安全行政效能综合评价机制。
关键词:森林食品产业 成果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026-01
一、伊春发展森林食品产业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原料性生产形成规模,“四型”基地建设初见成效。伊春加强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依法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因地制宜确定骨干品种,统筹建设了保护型基地38处、改培型基地15处、繁育型基地90多个,野化型基地也在不断扩大。通过“四型”基地建设,全市初步形成了食用菌、山野果、山野菜、保健品、动物食品、矿泉水6大特色产业体系。
2.发展精深加工,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伊春全力构筑招商引资平台,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等方式吸引外部资金上项目,同时加大现有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引导企业自主研发和联合研发,鼓励企业创立技术中心,形成技术创新体系。如:兴安红酒业与国内外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成立了小兴安岭山野浆果研发中心。
3.精心打造品牌,市场渠道逐步拓宽。全市协调相关生产经营企业统一使用“小兴安岭大森林”集体商标,已有35家企业的100多种产品冠注了这个商标。全市获得黑龙江省著名商标达到10个,“林都”、“越橘庄园”正在申报国家驰名商标。同时,全市重点加强了伊春区繁荣山特产品一条街、兴安岭森林食品展销中心、铁力局松涛山特产品一条街等3处森林食品批发零售市场建设。此外,通过发展会展经济不断开拓市场。全市森林食品营销网络正逐步由东北、环渤海地区向长三角、大西北地区拓展。
4.健全标准和检测体系,“三品一标”认证取得成效。参照国际、国内现有各类标准,结合实际,全市现已制定无公害黑木耳栽培规程、林蛙养殖技术规程等市、县(区)两级各类技术标准35项,并正在组织实施。同时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规模和产品种类方面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5.聘请国内权威专家,广泛开展科技服务。伊春市委、市政府一直把科技进步作为提高产业素质的关键点来抓,通过外聘专家来我市举办食用菌培训班、对我市食用菌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评估、论证,并深入五营、上甘岭、友好等地对蓝莓种植进行现场指导,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
二、伊春发展森林食品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伊春在发展森林食品产业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但是也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生产基地规模小、分布散、没能形成产业集群。伊春市在发展森林食品产业的过程中,虽然产业基地和加工企业数目很多,但是规模普遍偏小, 生产基地的分散布局,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等原因,使得伊春的森林食品产业在发展的进程中没能形成产业集群,这就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2.人工培育森林食品资源的步伐较慢。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天然的森林食品资源非常有限,人工培育大有文章可做。但是,伊春人工培育森林食品的步伐比较慢,还没有形成有序的产业基地和产业链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
3.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产业化进程有待提升。伊春现在所扶植的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都是非常有限,产品的附加值很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的发展也不够规范。
4.森林食品品牌形象的树立和影响力有待提档升级。伊春市森林食品种类繁多,名目也很多,但是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叫得响、叫得硬的品牌确实很少。很多优质的产品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绿色、天然、环保、健康是我们的优势,如何将这种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品牌的力量不可忽视。
5.对森林食品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对于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需求,作为政府一级,在提供政策、资金、信息、技术、保护等方面的服务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全社会还没有形成人人支持、参与、关心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伊春发展森林食品产业的对策
1.构建我市森林食品产业体系
以森林食品为主要经营对象的第一、二、三产业项目构成森林食品产业体系。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围绕食用菌、山野果、山野菜、动物食品、保健食品、矿泉水6个骨干产业,做大从事森林食品原料生产的种植、养殖、采集等第一产业项目,做强从事各类森林食品加工的第二产业项目,做精与森林食品相关的批发零售、运输仓储、特色餐饮等第三产业项目,全力打造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2.加快人工培育森林食品资源步伐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森林食品资源普查,查清现有野生资源品种、分布状况、面积、产量等情况,实行保护性、抚育性开发。积极探索人工培育森林食品资源的路子,对已经掌握人工培育技术的品种,要选择适宜地点建设基地,确定合理规模和经营方式,不断提高原料性产品的供给能力,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综合野生资源和人工培育资源的发展趋势,制定全市森林食品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各县(市)、区、局都要因地制宜,确定优势骨干品种,规划各种不同类型的基地。
3.壮大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化进程
要优选现有企业,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抓紧培育本地的加工龙头:对具有相当实力,在一定区域内已有龙头作用的企业,要扶持其尽快做大做强;对有发展潜力、前景广阔的企业,要给予多方面帮助和扶持,使其尽快成长壮大。制定我市森林食品产业化龙头企业管理办法,培育市、县(区、局)两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群体。
4.倾力打造我市森林食品品牌形象
要依托我市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在使森林食品普遍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基础上,突出抓好有机食品认证,提高有机食品比例。积极开展地理标志申请注册,倡导企业申报质量标准管理体系注册,努力创造条件通过国际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着力打造我市森林食品品牌。
5.加大对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对于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政府一定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安排森林食品产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森林食品品牌宣传、技术引进、人才培养、市场建设、产地和产品质量认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扶持和补助。同时要加大宣传,形成人人支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关键词:淮安;食品产业;现状;对策
一、淮安市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淮安市立足农副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食品工业,培植了一批规模企业,涌现出一批优势行业和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基础的食品工业体系。
(一)规模总量。截至2009年底,全市现有规模以上食品企业124户,年实现销售收入142.62亿元,同比增长41.4%,形成了年加工大米60万吨、面粉60万吨、油脂50万吨、饲料210万吨、肉类10万吨、白酒1.4亿瓶、啤酒2亿瓶的生产能力。2009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3家。
(二)区域分布。在124户列统企业中,其中清河区6户,清浦区3户,开发区5户,淮阴区18户,楚州区17户,涟水县16户,洪泽县9户,盱眙县31户。从企业销售收入构成情况来看,涟水县和淮阴区占全市比重50%以上,清浦区所占比重不足10%。
(三)产业发展成效
1、产业持续快速增长,整体实力逐步增强。从列统企业看,淮安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124户,销售收入142.6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9.14%,食品工业已成为淮安市的重要产业;从发展增速看,淮安食品工业增速不断加快,“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速21.5%。
2、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主导产业逐步形成。2009年淮安市食品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值分别达到0.77和0.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中粮集团民康油脂、双汇食品在淮安投资,旺旺集团由米面加工延伸到集小馒头、旺仔牛奶、八宝粥、米粉等多元化经营,使淮安市初步形成以小麦、稻米加工为主的米面加工、以畜禽加工为主的肉类深加工以及油脂类加工三大主导产业,产业区域特色鲜明。
3、注重培育骨干企业,品牌建设得到加强。2009年淮安销售亿元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分别达到30户,其中过10亿元企业3户,过3亿元企业11户,拥有中国名牌及中国驰名商标产品3个,对淮安市食品工业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09年今世缘酒业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综合经济效益全国排名前15名;江苏民康油脂实现销售收入20.44亿元,在江苏油脂类行业综合排名第4;淮安双汇食品实现销售收入14.64亿元。
4、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产业集聚初见成效。双汇、旺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食品加工企业的进入,为淮安市食品工业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在外来投资带动下,淮安市规划起点不断提升、产业园区不断拓展、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清河区休闲食品及乳制品产业、涟水县的酿酒业、淮阴区的油脂类产业、盱眙县的米面加工业等都凸显集聚。
二、淮安市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总量规模偏小,产业带动作用有待加强。2009年淮安市食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124户,销售产值142.62亿元,仅占全国食品规模以上销售产值的0.29%,食品企业对全市的GDP贡献率也较低。淮安市大部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多为区域性的集中生产,未在全市形成配套齐全的产业化生产。如,淮阴区的粉丝生产主要集中在淮阴区赵集镇,目前该镇共有各类山芋粉丝加工企业38家,涟水县的豆制品生产则主要集中在该县的朱码镇等,由于绝大部分特色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从业人员知识水平不高、生产设施和设备简陋、且广泛分布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因而呈现出多、小、散、乱、差等特点,短时间内其产品质量和生产水平均难以提高。加之,由于该类型的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小、生产设施不齐全,生产数量有限,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不大,所以并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生产。
(二)食品制造与农产品原料供应脱节。淮安市多数食品企业规模小,仍以传统的市场收购方式组织原料,加工企业对上游种养业带动力不足,以下游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上游农产品品种改良、质量提升、基地建设未能普遍展开。
由于缺乏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淮安市各县区虽已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上初见成效,但基地所产优势农产品多以原料形式销往省外,未能就地转化增值。
(三)产业结构整体层次偏低,转化增值能力弱。一是淮安市的食品产业结构层次低,以原料初加工为主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占该市食品工业总量近70%;二是产品加工度低,该市小麦食品制造仅占小麦面粉加工量的10%,面粉产品中专用粉加工仅占4%。肉类、果蔬食品制造仅占其加工量的8%;三是综合利用水平低,粮油、果蔬、畜禽加工业中糠麸、胚芽、皮渣、血液、脏器的综合开发利用项目明显不足,制约了产业整体层次的提高。
(四)名优品牌少,缺乏龙头企业。缺少面向全国市场的项目,缺乏龙头企业。在淮安市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中,叫得响的品牌主要是今世缘酒业、旺旺集团、双汇食品等,其他企业产品主要还是米、面、油等“老三样”,水产品加工主打产品仍然是单一的龙虾系列产品,在常规鱼、河蟹加工方面开发不够。另外,受运输成本的约束,这类产品生产企业要在全国布局生产工厂,单个工厂的规模扩张受到其覆盖市场消费能力的制约,这是导致淮安市食品产业规模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淮安市需要新的龙头企业来引领食品产业的发展。
三、淮安市食品产业发展应对策略食品工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竞争性行业,食品加工企业是食品工业发展的主体和核心力量。从产业发展自身来看,食品工业发展所需资金的投入、品牌的培育、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技术的创新、质量安全的保障等,都离不开企业这个核心主体。从产业的关联带动角度看,食品工业的发展必须与农业原料生产、食品加工制造、市场供求三者紧密结合。从淮安市食品工业发展现状看,淮安市食品工业存在总量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少、布局分散、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竞争力弱、原料、加工和市场产业链未能形成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应对策略:(一)加强招商引资,壮大产业规模。淮安市食品工业要发展,缺资金、缺有市场能力的骨干企业和大项目支撑。首先,淮安市本土企业发展缺资金,靠政府扶持或自身原始积累滚雪球式的发展容易造成企业故步自封,很难做大做强,必须着力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广泛利用社会资本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其次,实现产业快速扩张,引进知名品牌企业是捷径。目前落户淮安市的世界500强食品企业没有,知名品牌企业数量有限。淮安市食品工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在增量上下功夫,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扩张食品工业经济规模的同时,提高淮安市食品工业经济质量。为此,一是明确招商目标。把世界著名跨国食品公司和国内知名食品企业作为重要对象,开展专题招商,争取取得重大突破;二是实施项目带动。加强项目谋划、包装和推介,利用平台广泛开展合作,实施项目对接;三是做强优势“筑巢引凤”。依托资源搭建平台,加强专业园区建设,引导食品工业向中心城市和农产品主产区聚集,形成食品产业密集区,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进一步加快本土企业及品牌培育,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在本土企业培育方面,一是加大力度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和帮助本土骨干企业与市内外资本、名牌企业合作,在引进资本优化企业产权结构的同时,引进先进技术、管理、市场网络和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在本土品牌培育方面,一是鼓励企业创名牌产品。帮助企业从“商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提升企业品牌的质量能力,引进专业品牌设计机构,帮助中小企业开展品牌策划和推广工作;二是支持骨干企业提升品牌规模能力。鼓励企业以品牌为核心实施资本扩张的同时,加强对品牌
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三是打造区域名牌。依托区域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政府、企业共同努力,开展区位营销、树立区位品牌形象,联合打造区域名牌。
(三)提高产品附加值,进行农副产品深加工,在价值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紧紧抓住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粮、棉、油、肉等精深加工,其中粮食加工以小麦、玉米、薯类、大豆、稻米深加工为主,肉类加工以猪、牛、羊、鸡、鸭等肉类深加工为主,不断开发皮毛(绒)系列产品;积极发展奶类加工;发展有机蔬菜产品和绿色蔬菜产品,发展干鲜果品保鲜储藏及精深加工,巩固发展糖、茶、丝、麻等传统加工,发展优质鱼、虾、贝类、海珍品精深加工。在巩固和提高淮安市农产品加工水平的同时,积极促进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城镇和农村流动。
(四)加强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食品产业竞争力。企业信息化是使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设备、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和自动控制设备以及通讯技术和通讯设备,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高效和安全的改造,以实现通过信息流来控制物流和能源流;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与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加强企业间的紧密合作,促进食品产业上中下游企业间战略协作,充分发挥产业链上的资源效率,实现“双赢”或“多赢”。
主要参考文献:
[1]夏礼如.江苏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
[2]胡小松.对中国食品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禽业导刊,2009.26.
关键词:绿色食品 产业集群 升级 路径
产业集群是指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及各种机构的集合。其具有产业属性和地理集性。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产业集群做为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式,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战略方式,同时也是解决“大企业病”的有效方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根本特征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作为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产业网络具有接近市场的便利,也具有技术创新的便利和强劲动力,从而大幅度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也使产品的质量不断提升。这种在地域上相对集中、专业分工高度细密的产业集群所具有的产业竞争力,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方式,以及在地域上相对分散的生产方式都无法比拟的。
发展产业集群与提升综合竞争力
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聚和竞争动力的放大。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曾经发现,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这种存在于行业内部而非个别厂商内部的规模经济效应被称作外部经济效应。按照传统的贸易理论,贸易能够开展的原因在于贸易各方在成本上所拥有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取得受制于外生的自然禀赋和技术条件。而新贸易理论学者认为, 在市场与分工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内生绝对优势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在竞争中,自然禀赋以及先天技术条件所带来的成本上的优势地位正不断地受到来自于技术创新以及在竞争中产生的竞争优势的冲击而不断下降,竞争的结果不是取决于资源的丰裕与稀缺,而是取决于使用资源的效率, 即生产率的高低。产业集群现象,引起了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产业组织、国际贸易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兴趣,由此形成了对产业集群新的观点。以研究竞争优势、竞争战略著称于世的学者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 能够对产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居的。Porter指出:群聚区能够提高生产率,能够提供持续不断的公司改革的动力,促进创新,能够促发新企业的诞生。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主要有以下影响:
(一) 产业集群对提高生产率的影响
同一个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能够使得厂商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能够物色招聘到符合自己意图的员工,能够及时得到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这些都使群聚区内的企业能以更高的生产率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有利于其获得相对于群聚区域以外的企业更多的竞争优势。
(二) 集聚对产业创新的影响
产业集群是新企业诞生的孵化器。由于集中的顾客群降低了设立新企业的投资风险,投资者容易发现市场机会。在产业集群的地方工作,创业者能更容易地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受到启发建立新的企业。再加上产业集群区域的进入障碍低于其它地区,所需要的设备、技术、投入品以及员工都能在区域内解决,因而开办新的企业要比其它地区容易得多。企业所需要的客户、市场信息,创业者可能在新企业成立之前就已经具有了。集聚对创新的贡献还在于同行业之间的非正式交流。这种非正式的交流往往不是通过契约的形式来实现的,比如,不同公司员工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工作之余时间的聊天等,使得不同的思想不断在交流中相互碰撞产生新的火花。
(三) 集聚对产业竞争的影响
竞争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集聚带来了竞争,加剧了同行业企业间的竞争。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同居一地,同行业相互比较有了业绩评价的标尺,也为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绩效好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荣誉,而绩效差甚至平庸的企业会因此感受到压力,比较产生了激励。然而企业通常都把竞争对手看作一种威胁,总是在想方设法战胜竞争对手夺取市场份额或者防止竞争对手的进入。然而竞争对手的存在是有积极意义的。Porter在《竞争优势》中论述道:竞争对手的确会带来威胁,然而许多行业中合适的竞争对手能够加强而不是削弱企业的竞争地位。“好的”竞争对手能够有助于企业增加持久的竞争优势以及改善所处产业的结构。
集聚增强了竞争,竞争同时也提升了产业集群区的竞争力,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竞争。竞争的结果不是一种“零和博弈”而是一种“正和博弈”,竞争者为了更强更好而不断地从对手那里得到信息和激励,不断地改进管理,以更加有效的方式组织生产,不断地发现新的市场机会。竞争的结果是,产业群聚区内的企业比起那些散落在各个地方的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更容易通过竞争进入这一行业的前沿地带。
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近年来,黑龙江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绿色食品从无到有,品种、数量、质量均列全国首位,成为全国绿色食品生产第一大省,为中国绿色食品的摇篮和基地。
从黑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众多绿色食品企业基本上是“聚而不集”,相互之间没有产业上的紧密联系。同时,它们根本没有发挥出“第一粒树种”的作用。西方经济学家番多(Pounder)把产业集群喻为森林,把关键性企业喻为第一粒树种。树种一旦落地,就可以长出一片森林。引至实际意即:第一个骨干企业建立后,就会很自然地产生出一批与其配套的企业。所以,多年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缺的是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所能带来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良好势头的形成,具备了成型的产业集群,将会是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黑龙江省绿色特色食品生产品类由1990年起步阶段的单一的原料种植向多品类、深加工方面拓展,产品已增加到养殖业、山特产品、乳制品、酒水饮品、蜂产品等14大类839个花色品种。截至2004年底,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总量已达到1110万吨以上,比1999年增长了9.5倍;实现产值327亿元,比1999年增长了8倍。绿色特色食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32亿元。龙头企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全省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绿色特色食品骨干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06家,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6家。黑龙江省的绿色特色食品生产已经形成了粮、油、乳、肉、蛋、菜、药、山特产、啤酒、饮料等产品的系列开发格局。
黑龙江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得较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比较优势不明显,区域优势没发挥出来。绿色产品行业规模小,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产业竞争力不强。相对于东南沿海某些地区形成的产业集群,黑龙江有一定差距,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产业基本具备产业集群的条件, 因此,一方面要认清形势,看到机遇,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利用好机遇。
黑龙江发展产业集群升级绿色食品产业的路径选择
(一)观念上提高全民绿色意识
通过各种媒体宣传绿色食品知识,从发展绿色食品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满足不同阶层的食品消费需求,有利于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升级、提高在国内外的竞争力等角度,提高民众对发展绿色食品的参与意识。普及创造一种产业集群文化,营造产业集群氛围,培养企业文化认同,鼓励企业植根本地,不断延伸、扩大产业链条。聚集效应能否显现不但与产业本身在空间上的整合,更在于文化上的认同,自觉接受通过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逻辑。政府要尽快创造一种产业群文化使企业认识到植根本地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二) 发展以乳业、米业、大豆、山特产品为龙头的企业集团
这些产业在黑龙江具有一定的优势,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政府要为业已形成的产业群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积极营造有利产业专业化发展的投资和居住环境,推动和促进产业的群集。创造一个开放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做一些提升生产要素质量的工作,如人员培训、提供信息等。政府要注意和利用区域分工,依据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施行鼓励对同一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和技术投入的政策,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运用财税政策,引导企业提高技术、扩大规模、推动产业快速升级;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促使决定性影响竞争力的高技术、高管理、高增值企业不断脱颖而出,持续健康成长。这将使绿色食品产业优势实现几何增长,从而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信息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及时政府产业发展导向,现有各类企业的基本情况,急需配套的上、下游产业,产品、技术或市场相关的行业以及可供选择的项目方面的信息。
(三) 建设好各种类型的开发区以及高标准绿色食品基地
提高对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的承接能力,加速资本、技术、人才的聚集,发挥其对产业和企业的聚集效应。积极推进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为绿色食品提供强大支持。多建设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各类基地,特别是乳业、米业、大豆、山特产品等高起点、高标准的绿色食品基地。
摘要:《葡萄酒标准与法规》作为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葡萄种植、加工、生产、检验、产品认证、市场流通以及消费服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本文通过对《葡萄酒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立足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责任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就《葡萄酒标准与法规》的课程定位、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和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葡萄酒法规:产业发展:教学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02-0058-04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消费潜在市场,随着人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葡萄酒文化的普及,以及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重视,为葡萄酒行业发展提供了空间。预计到2015年,葡萄酒产量将达到220万千升,实现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利税120亿元。山东、河北、宁夏、新疆等主要产区都在大力推动葡萄酒产业发展,多所大中专院校开设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积极建立产学研联盟。但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教学改革等方面,还不能满足葡萄酒产业发展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需要。
在高职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 《葡萄酒标准与法规》课程对于培养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起着主要的支撑作用。目前还没有适合的教材可以选用,多是以高职高专教材《食品标准与法规》作为参考书,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食品法规与标准基础知识、中国食品法律和法规、国际和部分发达国家食品法律和法规、标准化与食品标准、中国食品标准、采用国际标准与国外食品标准、食品企业管理体系、食品产品认证、食品法规与标准文献检索,等等;再结合葡萄酒行业实际情况,构建起相对完整的《葡萄酒标准与法规》教学内容体系,立足高职教育教学服务产业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就《葡萄酒标准与法规》的课程定位、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和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程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与产业市场需求对接,才能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明确指出,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职教育服务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体验职业情景,锻炼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心以及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以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的对接。
葡萄酒作为新鲜葡萄(或葡萄汁)经过发酵酿制的产品,影响其质量安全的因素贯穿种植、酿造、贮藏、灌装以及市场流通的全过程。《葡萄酒标准与法规》作为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葡萄种植、加工、生产、检验、产品认证、市场流通以及消费服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该课程具有特殊的产业背景和职业特色,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密切联系产业发展,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责任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把一切行为规范在国家葡萄酒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之内,促进葡萄酒生产标准化,葡萄酒市场规范化。
二、开发《葡萄酒标准与法规》校本课程的工作理念
高职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至关重要,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建设中,要突出“实用性、实践性、职业性”的原则,积极构建合理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将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满足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作为新开发的校本课程, 《葡萄酒标准与法规》坚持“基于培养职业能力,教学内容要服务产业发展”的开发理念,通过深入分析葡萄酒产业中的相关职业岗位,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引进职业资格标准,教学内容体系中充分体现职业岗位能力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如表1。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师在学生做中教学,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三、《葡萄酒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对接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探索教材创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特别是与区域产业的紧密对接。葡萄酒产业发展涉及农业种植、环境保护、生产加工、质量检验、市场流通和监管、产品认证、对外贸易等诸多领域,因此有关葡萄酒方面的标准和法规众多,它们的存在相对凌乱和孤立,部分内容上错综交织,更新速度特别快,尤其在相关标准的更新步调不一致,新旧标准混杂在一起,难以形成一个较为合理清晰的理论知识体系,国内也没有相应的教材出版。
《葡萄酒标准与法规》课程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它不仅让学生熟练掌握葡萄酒方方面面的标准和法规,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守法观念、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在新形势下,教学内容不仅要体现职业特色、专业特色和产业特色,还要将国际化生产的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等引入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职业生活中自觉遵守葡萄酒市场法规和行业规范,依法生产和经营,更好地为葡萄酒产业服务。因此而构建以《食品安全法》和《产品质量法》为基础,《中国酿酒葡萄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一葡萄酒》为核心, 《葡萄酒行业准人条件》等政策法规、部门规章及相关标准为重点的教学内容体系。
项目化课程改革要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首要任务,而课程教学又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为确保《葡萄酒标准与法规》教学内容体系思路清晰,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把理论知识部分设置为12个模块,特别增加实训教学模块:确保本课程授课总学时不少于48学时,建议在第四学期或第五学期实施教学,如表2。
四、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与建议
1.与时俱进,适应形势要求,及时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葡萄酒标准和法规会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技术革新、市场变化等变化,法规或新标准会产生,不合时宜则进行修订,不适用的要废除。在授课过程中,必须及时更新或补充有关内容,体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前沿性。比如,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将食品安全办的职责、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职责、质检总局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工商总局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进行整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是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不再保留卫生部。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2013年5月24日国家了《GB 1488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取代了《GB 14881-1994食品企业卫生规范》。为进一步加强葡萄酒行业管理,规范葡萄酒行业投资行为,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保障葡萄酒质量安全,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5月制定出台了《葡萄酒行业准入条件》。有关内容的调整和完善,就是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关注和及时调整教学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葡萄酒产业。
2.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学习好《葡萄酒标准与法规》,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做到紧密联系产业、理论联系实践,正确运用理论知识,具体应用在葡萄酒产业才是根本目的。
为了满足葡萄酒行业的职业需要,《葡萄酒标准与法规》课程特意增加了实训教学模块,设计了学会制定部门规章、编写企业产品标准或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葡萄酒违法案例分析、标准与法规文献检索和利用等十个教学内容。以项目八了解葡萄酒商标为例,实训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商标的性质和用途,涉及商标、商标法、商标权以及商标案件纠纷等内容,培养学生从事商标及其相关业务的职业能力。
3.适时适度增加地方葡萄酒的标准和法规,体现教学内容的区域产业特色。以对接葡萄酒产业为切人点,以满足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促进“四个对接”,适时适度增加地方标准和法规内容,以体现教学内容体系的地方特色。以宁夏为例,贺兰山东麓地区已成为中国最具潜力的葡萄酒产区,其核心优势在于优越的地理条件能够生产优质的酿酒葡萄,根据《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带及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把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文化长廊建成世界知名葡萄酒产区,同时提出建设百大特色主题酒庄的宏伟目标:全区葡萄种植总面积达51万亩,建成葡萄酒加工企业52家,生产能力达17.9万吨。
建议在《葡萄酒标准与法规》增加“宁夏的葡萄酒标准与法规”教学内容模块,主要包括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原产地域保护管理办法(宁政发[2004]第27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通告: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宁政办发[2012]130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总局2011年第14号公告):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及文化长廊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葡萄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自治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银川市发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产业实施意见:宁夏贺兰山东麓列级酒庄评定办法:DB64-T 204-2005宁夏酿酒葡萄栽培技术规程:GBT 19504-2008地理标志产品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让学生了解本地区葡萄产业发展水平,提升自己的职业体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的葡萄酒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