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城市交通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字:智慧交通系统;镇江市;发展现状;问题;建议
目前,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是全球城市道路交通面临的共同问题。近十年,我国汽车年均增加1100多万辆,增长量是2005年汽车数量的7.7倍,而城市道路每年仅增长3%~5%,车辆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基础设施建设速度,造成运输效率低下、能源消耗不断上升,又带来了中国城市大气质量持续恶化。在我国,交通的发展还无法适应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所以推进智慧交通系统的发展势在必行,这也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点之一。
一、智慧交通系统概述
智慧交通系统的前身是智能交通系统(简称ITS),ITS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提出。2009年,IBM公司提出智慧交通的理念。智慧交通指将先进的智能监控技术、物联网、空间感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有效地集成应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综合应用交通科学、系统方法、人工智能、知识挖掘等理论工具,以全面感知、深度融合、主动服务、科学决策为目标建立起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
智慧交通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交通发展模式的转变有别于传统的交通理念。智慧交通的发展模式更加着重于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探知的信息优化资源配置,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式决策信息和高效精准的管理信息。智慧交通系统的核心理念是“信息”。无处不在的传感设备和智能终端是智慧交通信息获取和传递的基石,构建全方位的智慧交通系统对城市交通进行实时监控、分析,避免因信息传递不及时、信息共享不充分而造成错误决策。智慧交通系统利用高科技技术分析大量的信息数据,提供各种综合通方案,提高交通设施利用率,改善交通状况,使得交通控制更及时、方便、高效和安全。
二、智慧交通的研究现状
中国智慧交通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研究围绕交通流理论、城市路口自动控制数学模型等工作展开;8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优化道路交通管理、交通信号采集、车辆动态识别等;到90年代,开始建设交通控制中心或交通指挥中心,并开展城市交通管理的诱导技术等方面研究。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原先的智能交通系统已不能满足目前的交通状况,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出现为智慧交通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再加上人们出行理念的变化,使得智慧交通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为进一步建设智慧交通,各方面专家学者积极致力于智慧交通与新兴科技结合的研究中。例如,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史其信认为,在“物联网”技术发展和推动下,智慧交通系统将会进入全新快速度发展时代,而新一代智慧交通系统是物联网和智能汽车两大领域的重要交集。车联网的构思可以进一步完善当前的智慧交通系统,通过行驶路线的优化,让交通更加畅捷。
三、镇江市智慧交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镇江市智慧交通发展现状
近几年,镇江市城市人口已达311万,私人汽车保有量接近34万,交通流量以每年9%的幅度逐年增长,城市交通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造成的交通拥堵、运输困难等交通问题亟待解决。
从表1可以看出镇江交通流量年年增长,为缓解交通压力,镇江市政府大力发展智能公交项目。智能公交顾名思义就是将智慧交通系统与公共交通工具相结合,通过公交车及公交车站的智能设备,将交通流量数据输到智能运行中心,再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实现车辆位置信息实时化、可视化,出行者也可根据公交车站的站牌信息,准确掌握公交车到站距离。截至目前,市区已完成1000多台公交车GPS设备和车内监控设施安装,完成100多条线路的地理信息采集和车辆、人员基础数据录入,完成200多座智能公交站台的改建任务,智能公交已覆盖主城区主要道路和公交线路。
由于镇江特殊的地理位置,镇江市智慧水运建设工作尤为重要。2013年开始投入使用水上ETL系统(不停航缴费系统)免去船员上岸来回奔波,减少废气排放,提高船舶过闸效率。另外水上应急系统通过智慧海事电子动态监管中心的实时监控,全面提升水上安全应急能力,减少水上交通事故。
虽然镇江智慧交通系统已经初具成效,但根据调查显示镇江市目前建设的智慧交通系统并没有彻底解决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问题,必须对现有的智慧交通系统进行优化,增强交通管理智慧化,合理规划公路、铁路、水路建设。
(二)镇江市智慧交通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各部门相互独立,互联互通程度低。我市交通部门管理职能不明确、机构设置重叠,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独立,造成相关的交通信息传递不及时,降低了交通运行效率,阻碍了交通信息准确及时的。
2. 基础设施不完善,获取信息不全面。镇江市城市公交基础设施不足,公交专用道缺乏和站点设施未得到有效保护,使得快速增长的社会车辆随意停靠、挤占公交站点,扰乱了公交车的安全运行和有序停靠,造成交通控制中心获得的相关交通信息无法全面准确地反应实时的交通形态,交通网络各个节点的接收能力和质量参差不齐,增加信息分析处理的难度。
3. 技术水平较低,数据分析能力较弱。当前,由于镇江智慧交通系统引进时间限制,信息采集手段单一,数据累积量少,数据加工处理和应用分析能力较弱。镇江在应用物联网技术与信息采集的融合、云计算与信息处理、传感器技术等关键技术方面还有待突破。
4. 数据源质量不高,信息安全隐患严重。由于数据质量不高,导致交通诱导和信号控制等需要实时准确交通流量数据的系统不能发挥预期效果,从而影响了整体智慧交通系统的投资价值。智慧交通具有移动特性和无线通信两方面特点,但当前对于智慧交通的研究只偏重于其功能的实现,忽视了信息泄露、伪造、网络攻击、容忍性等安全问题。
四、对于镇江发展智慧交通系统的建议
(一)加强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
政府需要从上而下强化顶层设计和规范,成立专门的智慧交通管理部门,建立适应镇江城市发展、“一城两翼”市区空间布局的交通管理体制,对影响交通信息资源的各方面力量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各自的职责,实现智慧交通系统信息的集成和共享。
(二)大力开发智慧交通的关键技术
保障镇江交通协调发展,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交通科技进步,提高交通规划、设计、施工和交通管理的科技水平。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成为构建智慧交通的技术支撑推动城市交通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契机。比如通过云计算平台数据的融合、挖掘和分析,建立交通动态信息处理和管理控制平台,使海量数据得到高效及时的处理和,帮助交管部门更加宏观调控包括陆路、水路等系统在内的整个交通体系。
1. 公路建设。镇江冬季室外温度较低,高架桥路面易结冰,可以利用智能化自动除冰系统,当桥面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会自动启动加热系统,自动保温,避免结冰,造成交通事故。同时在国、省干线重点路段安装监控,与公路智慧交通指挥中心进行实时数据、语音、视频的互联互通。
2. 公交建设。4G网络的发展让智慧交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将集调度、视频监控、信息于一体的智能化设备安装在公交车内,及时记录车辆信息传回智慧交通指挥中心,同时便于公众出行信息及时变更。利用车内视频监控,可以实时抓拍、调用历史视频,为智能公交调度和公交车内纷争等案件提供有利的图像信息。
3. 水运建设。镇江位于长江之滨,水路发展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应当加快构建船舶与航道运行环境的感知平台,在提高水运效率的同时,积极响应生态城市号召,减少环境污染。
(三)建立完善的政府服务平台
政府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建立公共信息平台的公众参与系统,作为公众参与交通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的平台,例如“实时路况”、“公交线路查询”、“出行导向”等信息。另一方面,“掌上公交”、“智慧镇江”等相关系统可以与QQ、微信等网络运营商合作,扩大适用范围,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四)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加强信息安全建设需要加强相关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和管理,包括数据安全技术、系统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其次需要加强系统的风险评估、及时感知整个系统的安全隐患和风险;最后要加强从业人员和群众的安全意识,加强信息的管理和使用。
五、结语
智慧交通系统的发展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之一,信息与交通的结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推进智慧交通系统进步,城市交通系统日趋完善的必要手段。镇江智慧交通系统的发展,也将促进与之相关的产业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镇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海航,柴琳.浙江省智慧交通建设与发展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13(11).
[2]王维民.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J].黑龙江科技,2010(07).
[3]涂晓晖.未来城市交通的智能中枢[DB/OL].义乌新闻网,2014-06-21.
[4]张叶.浅谈我国智能交通及问题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
[5]镇江市交通运输局.镇江市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DB/OL]. 镇江市交通运输局网站,2012-10-31.
[6]蔡翠.我国智慧交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交通工程,2013(06).
[7]王谦,代佳欣.成都市城市交通信息资源整合的困境与对策――基于物联网管理模式[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关键词】群智感知技术 智慧城市 交通系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进入了千家万户,加上城市的人口规模急剧加大,道路使用、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城市的交通状况越来越成为人们担忧的问题。交通拥堵不仅让人们的出行变得困难,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改善交通问题,各个城市都采取了不同的手段,如汽车限购限行、绿色出行等多种方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在上班时间出行的人们而言,这些改善措施依然不够。当前,掌握当前的交通信息,为人们的出行创造条件,被认为是最可行的措施。人们获取信息主要借助交通广播、地图、打听等,这些方式收集的信息不够及时,且信息不全,难以满足各人群的需要,而且这种无规律性的信息也不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城市道路交通中,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以及调整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在此期间还会掺杂拆迁、封闭整修等,因此,道路的状况不但不会改善,还会更加混乱。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手段应用到现在的交通系统中,实现交通的智慧化运作和调度。这种便捷高效、环保安全、可视可测的指挥交通成为交通管理曾的最佳选择。
当今,物联网在交通的管理中已经有了相应的应用,比如,ETC(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等。但在管理城市的交通系统中还是相当少的,系统间的数据处理速度也较低,数据共享度也较低。针对这些现实状况,群智感知的智慧城市交通系统(SUTS,Smart Urban Transport System)应运而生。
一、群智感知的基本概念
所谓群智感知,是指将用户的收集、平板、GPS等各种移动设备当做最基本的感知元件,通过互联网的连接来完成它们之间的协作,完成感知信息和感知数据的分发和收集,从而最终使复杂的、大规模的感知任务得以实现。要达到群智感知的效果,就要充分利用“人多力量大”这一特点,将所有的用户都集结在一起,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随时随地、密切联系人们的生活,将这种系统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此外,群智感知系统还有个特点,就是完成这些复杂的感知任务,并不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普通的用户就能成为最坚实的力量,通过彼此间合理的合作实现群体的任务。
二、系统的模型
智慧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六大部分组成,信息感知采集部分(包括GPS卫星定位、智能手机、电脑等),信息甄别的汇总部分,数据的处理部分、数据应用部分、数据中心部分等。在应用部分,主要包括交通管理、车辆环境、道路设施等。
(一)信息采集部分
通过这一部分采集的数据,必须将数据高效地收集起来,而且信息要据有整体性和实时性。未来了确保成本较低,可以用“弱联网”的方式,设置上一定的缓冲区,必要的时候才连上网络。借助无线通信技术将移动设备、平板电脑、GPS定位系统、道路设施等连接起来。感知技术可以对传感器进行识别和植入。比如识别车牌号、交通热点等。通过视频车辆检测的方式可以及时检测出交通流量等,GPS定位系统可以同时接收到不同的信号,并定位出车辆的具置。
群智感知最大优势,就是在任何系统范围的用户,都可以用手上的便利O备将相关的交通信息进行采集或者发送,这些信息包括交通的位置、流量、速度等。比如,用户可以用手机将文字、信图片、视频等信息发送到采集部分,集成系统可以对一定范围的移动车辆、GPS等进行积极的探测,根据当地的交通灯周期、移动速度等信息来进行识别。
(二)甄别汇总部分
这一部分的主要任务就是对采集部分发送过来的信息进行甄别,确保数据信息的正确性和实时性。一些用户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比如采集的习惯和方式,采集到的信息可能会不精确或者不完整等,也有一些具有实时性,因此,在数据处理阶段就要将这些信息抛弃,挖掘出有效的信息,并及时的汇总。
(三)数据处理部分
这一部分的工作就是对汇总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主要讲甄别后的数据信息进行合成,将分散的信息并成整体的城市区域的交通信息,此外,还要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比如,地图上的某路口处,通过分析一段时间中不同时段的速度和车流量等,确定此处是否为热点位置。或分析不同位置间的道路状况,参考运行的距离和成本、位置等,找到两地间的快捷线路。
(四)数据应用部分
这一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实时的、有效的交通信息。通过手机、GPS互联网、广播等手段及时更新道路交通路况信息,用户根据的信息,选择合适的出行时间和路线。这一部分的交通信息,可以给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规划依据,对交通信号可以良好地控制,帮助用户预测出等待出租车的时间,以及出行费用等,还能帮助司机及时掌握大陆状况,并推荐最佳的行车路线,为智能物流和公共安全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从这个部分,用户能最直接地感受到智慧交通的优越性。
(五)数据中心
这一部分是更广范围的信息交流台,通过这一中心台,可以访问其他地区的实时的交通状况。由于这一信息量大,系统承担着繁重的任务,数据中心只能提供区域间的交流服务,但是不能进行应用。
三、结束语
当前,智慧交通系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其中还出在这诸多的不完善,需要相关的科技研究者加以完善,为城市交通现状的改善作出更大的贡献,方便人们出行。
参考文献:
[1]谢树云, 冉婕, 杨雪松.基于群智感知的智慧城市交通系统研究[J]. 电子设计工程, 2014, (20).
[2]李树.基于群智感知判别交通拥堵的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 2016,(4).
人是普通人,企业却有大智慧。正是这个普通的人,带领着这个大智慧的企业临风高蹈,在智慧城市建设方兴未艾的当口,喊出了“做中国智能交通第一”的口号。20年的开拓与沉淀,已经让气质儒雅的刘业兴携手胸有激雷振隆科技走在了中国智慧城市之前……
2009年1月,当IBM的CEO 彭明盛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得到奥巴马积极回应;当这一概念进而演变出“智慧城市”体系的时候,也许是历史的时间轴出现了交叠,就是在同年,大洋彼岸刘业兴的“机动车身份自动检测系统”获得中国的发明专利。在这场撩拨了整个世界心弦的智慧城市构造中,作为智慧城市产业重要一环的智能交通体系的发明专利,刘业兴似乎是踩着上帝的肩膀,脚尖一踮就采撷到那最宝贵的一颗珍珠。谁能想到,在采撷这颗珍珠的路上,刘业兴走了整整七年。
在这个聚集智慧、享受智慧的时代,对于智慧城市产业开放的宽度就意味着创新的空间。作为北京市振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兼党支部书记,刘业兴是博士生的高学历,经营的是企业,学的却是哲学。专业使他对“智慧”的思考从一种设备放大到了一条产业链,再放大到整个城市,乃至社会的管理创新。当智慧城市的变革与刘业兴哲学思域对撞后,企业家的基因却早就活泛了起来,他发现,拥有庞大数据的社会服务与管理应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躯干,汹涌而来的数据并不可怕,一旦它们得到充分利用,我们的智慧或许能够得到量子跃迁般的提升,要使智慧的城市空间有跃迁的空隙,只有智能交通先行。在被经济学家郎咸平誉为“第四产业”的“智慧产业”序列里,“运用先进的网络和自动化技术对传统产业和市场进行升级将是中国发展的重点。”刘业兴没有辩驳学者的言语,只是把“将是”的“将”去掉。因为智能交通的关键发明专利就已经攥在刘业兴的手里。
探寻智慧产业的战略定位
时间倒回到21年前。1992年,似乎是不满足于对这个世界的挑战和探索,而立之年已经做到港企副总裁的刘业兴,未被洋房豪车的优厚待遇所挽留住,只身带着两个助手出走,创立了北京市振隆科技发展公司,专门研究、开发、生产交通控制、交通监测产品和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出走的魄力和创业的勇气来源于刘业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对产业选择战略定位上的思考。
当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各类资源共享的趋势越来越明朗时,谁能从最广阔的空间范围内组合优质资源,谁就可以触摸到这个行业的天花板。从事智能交通产业的刘业兴深知个中三昧,他后来研发的“机动车身份自动检测系统”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交通管理体系,建立起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管理系统。从自己亲自背着中国第一代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机跑业务,到成为国内城市交通指挥中心系统集成方面的专家,刘业兴带领全体员工将一个起初只有几个人、注册资本仅三十万元、名不见经传、产品单一的小企业,发展成为注册资本超过二千万元,拥有近四十项发明专利和软件版权,产品遍布大半个中国的国内知名企业,尤其是当“机动车身份自动检测系统”获得国家专利时,站在另一个思维的高度看,刘业兴为自己的梦想找到了翅膀。北京丰台科技园区总部基地一栋独立办公楼里,振隆科技的董事长刘业兴和记者分享了振隆科技对于“智慧城市框架下智能交通”的理解。
在刘业兴的眼里,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相辅相成,最终打造智慧城市产业链与生态圈,形成良性发展态势。“设备提供商是产业链的基础。我们要做的就是智能交通系统里最优秀的设备提供商。为整个交通智能系统建设提供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是‘智慧’的‘神经末稍’。”刘业兴这样评判自己的发明创造。在我国,已有95个甚至更多城市(区)将智慧城市列入“十二五”规划或制定了行动方案,并相继启动智慧工程。据业内估算,“十二五”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投资总规模将可能高达5000亿元,全国范围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2万亿元的产业机会,刘业兴的“神经末梢论”掩饰不住其“做中国智能交通的第一”的雄心。
引领智慧城市的交通变革
回想当年,刘业兴推销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机到了辽宁抚顺,一次和基层民警聊天中,民警说:“现在都想自动化控制,能不能有个指挥中心呢?”一语惊醒梦中人,刘业兴开发研制成功了城市交通指挥中心控制系统,辽宁省朝阳市也成为最早拥有城市交通指挥中心控制系统的国内城市,开创了城市交通指挥中心集中控制的先河。
1997年,刘业兴心系辽宁朝阳市,为城市交通指挥中心控制系统做试点,预算是250万元,刘业兴的诚意打动了朝阳市交警支队,出于对他的信任,政府在农行贷款200万元用于城市交通指挥中心控制系统建设,没想到一年没到就干成了。此一举引发了全国轰动,30 多个城市的交管部门领导到朝阳取经考察。
1998年,刘业兴在黑龙江大庆市交通指挥中心控制系统一次就投标中标了1200万的工程项目。此外,在辽宁的辽阳市、葫芦岛市、锦州市,吉林的延吉市,山西的长治市,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市等大型智能交通工程中屡屡中标。通过一次次质量硬件与信誉软件的攻城掠地,确立了振隆科技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引领地位。
刘业兴介绍说: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政策将直接驱动市场对视频、安防、监控、收费等设备的需求,预计到2020年国内智能交通领域的投入将达1820亿元。当年三十万的注册资金,如今争抢1820亿的蛋糕,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刘业兴和他的振隆科技天翻地覆的变革也悄然而至。在振隆科技的展示厅里,在公安交通方面取得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家发明专利高达几十项,算上“机动车身份自动检测系统”,还有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银行卡犯罪监控系统”,以及“铁路票务智能卡管理系统”,仅此三项高科技项目,便可为国家带来数万亿元的收益,同时还会带来社会管理创新、社会安全体系的建设、消费观念的革命性变革等社会贡献。此外振隆科技还掌握着“机动车违法调头、左转自动监测系统”、“高速路大型车辆违法占用快车道监控抓拍系统”、“交通信号绿冲突保护器”、“机动车疲劳驾驶自动监测系统”、“交通信号控制机智能遥控装置”、“自助式行人信号控制系统”等数十项专利技术。这些高科技项目将呵护着数以千万人的生命!
可喜的是,具有智慧和胆略的不仅仅是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刘业兴介绍说,目前内蒙古全境、青海省、广西自治区、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湖南省、云南省、河北省、吉林省等都在论证和调研此项目,有望在近期展开。届时,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国家利益将会得到更有效的保证。
沉淀智慧企业的管理哲学
是什么让已到知天命之年的刘业兴仍有这如火如荼工作激情、如此地忘我工作?“天地万物我最小,事事人人皆我师。”记者在振隆科技的企业文化理念上找到了答案。对企业文化刘业兴曾经作出这样的定义: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由企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来构成。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培育的被绝大多数员工认同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共同理想与企业精神,即企业的精神文化。
用文化凝聚人心,用制度规范行为,用流程统一步骤。振隆科技企业文化的核心思想、理论基础是“善”、“仁”、“义”的高度统一:“善”,就是对社会、对企业、对同事、对家人、对朋友具有“善良”之心;“仁”,就是对社会、对企业、对同事、对家人、对朋友具有“仁爱”之情;“义”,就是对社会、对企业、对同事、对家人、对朋友具有“忠诚”之举。振隆科技的企业文化成为了一种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这三种力量相互融通、促进,形成了振隆企业文化的优势,成为了振隆科技战胜困难,取得战略决策胜利的无形力量。在刘业兴的亲自制订下,振隆科技的企业文化就像人的基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所有人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意或者无意之间,自觉或不自觉之间,所表达的思想、所表露的心态、所表现的行为、所形成的结果,都在体现着企业文化的积淀,也都会继续被积淀,从而补充、完善或者产生新的企业文化。特别是在当它的力量十分雄厚的时候,能够产生较强有力的经营结果,无论是在市场上的竞争,还是为客户提供服务,或是激励职工共同奋斗,企业文化均可以成为企业的指导思想。”刘业兴如是说。
担当智慧人生的社会使命
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长沙市在整個湖南省的城市、区域信息化建设中,在两型社会的实验区中,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都发挥着领导力作用,并将从智慧产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三大领域发力智慧建设。融合与转型
2010年6月30日,长株潭被列为全国12個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之一。加快了通信宽带网络建设,实现了城市光纤到楼到户、农村光纤到村,开展IPTV和家庭多媒体平台和手机支付平台等融合业务试点;加快了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和整合,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建立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推出了视频点播、高清电视和宽带接入等三网融合新业务。2011年5月,长沙正式获批成为第二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并按照国家要求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以工业信息化为重点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传统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打造“智慧产业”。制造企业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型,传统产业向高端化、高新化和两型化发展。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劳动保障、公共交通、公共安全、社区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记者从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目前“智慧长沙”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在三年时间内,将全面建成“光网城市”和“无线城市”,实现全域光网通达,中心城区Wi-Fi无缝覆盖。一個有线、无线有机整合的宽带城域网络体系将形成,市民将能享受到便捷的网络。到2014年,全市光纤网络覆盖家庭用户累计超过300万户,每100户中,要有95户以上是光纤入户;城市家庭平均带宽接入能力达到100M以上,农村家庭平均宽带接入能力达到20M以上;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1200G以上。
“智慧长沙”的物联网公共安全与城市管理应用云平台,将通过多样化的信息采集手段和网格化基础信息管理,结合天网工程信息资源、地理信息系统资源、交通违法鉴别系统资源等相关的信息资源,通过信息采集处理和数据交换,在一個平台上实现对不同行业的管理应用服务和资源共享,打造通用化、专业化、智能化的城市物联网公共安全与城市管理平台,开创“智慧城市”建设新时代。在城市城区安装实施提供若干個RFID热点基础数据采集器,对目标区域热点轨迹全覆盖,实现对人和物的管理。包括“信息云”和“安全云”两部分,其对应的服务分别为“城市信息化应用”以及“城市安全管理”,云服务平台具备任意兼容扩容的功能。
物联网交通管理应用平台,建设城市交通监控平台、交通诱导系统和智能交通灯系统,实现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在系统采集到的各类交通数据的基础上,整合机动车、驾驶人资源库、各类业务数据、警情信息等数据,建立综合研判库。以交通拥堵、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黑点分析为基础,开展综合分析研判,进行数据挖掘。通过GIS平台实时地、直观地展示交通管理态势,为指挥决策和管理对策提供依据,全面提升交通秩序。
三大示范工程
五年内,湖南将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动数字城市建设,特别是在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推动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目前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智慧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将在“数字湖南”的总体框架和部署之下全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未来五年,将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无线宽带网络和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构建无处不在、全面覆盖和充分感知城市各部件的智能网络。建成一批成熟的面向民生、环保、城市服务、能源、文化、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智慧应用系统,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应急指挥能力。积极探索智慧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环保等系统建设模式。
智慧长沙也将加大对三大示范工程建设的力度。智慧产业试点示范工程,智慧产业既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也包括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推进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取得突破性发展。重点抓好“数字企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安全生产与节能降耗、食品安全智能监控等试点。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程,
以打造智慧城市为目标,将物联网技术渗透融入到城市建设、管理的各個环节,使教育、科技、医疗、社会保障、交通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等功能的智能化程度明显提高。抓好智能交通、智能城乡管理、智能公共安全、智能建筑节能、智能旅游等试点。智慧生活试点示范工程,以“智慧生活”推动人们行为方式、家居生活方式、出行交通方式、消费方式等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发展,提供符合公众高品质需求的社会服务。抓好智能家居、智能社区、智能医疗保健、智能养老护理等试点。
在这场市场细分的战役中,三大运营商都面临几件必须要做并要加快推进的事,一是从基础层面上,各运营商都需要加快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铺设站点和加快网络覆盖,为“智慧城市”的实现打下基础,也为抢占市场打下基础。二是从战略层面上,各运营商纷纷与各城市谈判,签订“智慧城市”建设合作协议。自此,瓜分的格局从地理层面上开始产生。如中国联通在宁波智慧城市建设中成为主导;西安市政府与中国电信签订智慧城市建设合作协议;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投资,打造杭州“智慧城市”。
三大运营商布局“智慧城市”
从差异化竞争开始,在智慧城市的构建中,三大电信运营商三足鼎立的格局也渐渐形成。业内专家认为,三大运营商差异化发展,差异化竞争有益于弥补彼此的短处,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更加有益于智慧城市的构建及发展。
目前中国移动处于智慧城市的最显眼位置,其主打的4G技术比3G快十几倍。可以看出,在智慧城市中,中国移动的优势在于无线宽带网络的建设,中国移动的目标是实现“打造出一个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无线城市,推动城市信息化进程,构建并推动智慧城市的不断升级”。在3G时代,三大运营商分别有自己的无线接口标准,中国移动现在主打出4G的标准,虽不知未来发展如何,但目前无疑是其在“智慧城市”实现中的一大核心竞争力。据报道,杭州在B1公交车上已经对公众开放了4G业务,成为全国第一个开通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城市。
如何运用无线网络实现“精彩物联生活”,应该是中国联通在智慧城市中的发展方向。如,手机一卡通,以手机为载体,为用户提供身份识别、门禁、考勤、移动支付、停车管理等全方位服务。再如,汽车信息化产品服务,将4s店、车主、车载信息服务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紧密的网络等。
中国电信主打的是“宽带中国,智慧生活”。与中国联通的4G无线不同,中国电信在做的是有线和无线的无缝衔接,全面覆盖的通信网络。在铸造“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实现高速无缝宽带网络。在2012(第二届)中国智慧城市论坛会议上,中国电信天津公司网络发展部副总经理纪根茜表示:“中国电信是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大固定网络和移动CDMA网络的运营商,可以称之为智能管道的主导者,但是通讯运营商只是提供一个管道的通道,要想建设好智慧城市,作为对上连接各行业应用,对下连接物联网起着承上启下接口作用的运营商而言,我们可以依托网络优势,开放包括云计算、数据中心等综合平台,提供给各个行业应用。”除了行业内部协同,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至关重要,对此纪根茜说:“智慧城市一个真正的展示还是通过政府门户把智慧的应用展示给民众,通过门户把智慧城市和智慧成果展现出来。”
基于上述理念,中国电信推出智慧云海为智慧城市提供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在智慧云海智慧应用当中,中国电信在三大领域推出了36项的智慧应用,15个大的主题。”纪根茜举例,“我们推出了有关社会管理、政务监管、政府办公、公共服务四大主题的智慧政府应用;推出在智慧教育、城市交通、医疗卫生和社区生活的智慧民生应用比如天津西青居家养老服务;在金融、物流、农业深加工、园区也提供了相应的智慧产业应用体系,比如跟天津的有关部门合作的物流行业配送服务,自推出应用以后,目前客户的订单量大概上升了30%至55%,还有我们在天津16个院校、30多个企业提供的金融支付服务;我们和天津城投集团联合,推出智慧旅游的服务。这些应用只是做智慧城市的总体战略,目前我们在天津还有一些试点应用。”
运营商在智慧城市中的作用
据中国电信有关负责人介绍,智慧城市是借用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信息全面感知和互联网的基础上,实现人、物、城市之间的智能感知,自适应、智能化,通过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多种城市需求的智能响应。形成具备可持续动力的安全、边界、高校的城市形态,进而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2011年9月7日,上海市政府颁布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的行动计划。根据上海电信目标,一是要在全国最先实现城市光网覆盖目标,二是到规划期末,上海的宽带服务达到国际先进城市水平,三是到规划期末,上海电信覆盖热点将超过3萬个。目前上海城市光网覆盖超过了320萬用户,光纤人户突破90萬用户,电信WIFI热点数超过4500个。
在三网融合方面,上海电信与上海文广合作的IPTV已形成国内公认的上海模式。上海IPTV用户突破130萬,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IPTV城市。根据上海公布的云海计划,中国电信率先对外天翼云计算战略及解决方案。打造云计算基础服务,重点在云主机、云存储、云桌面、云手机等业务引领全国。
全球电信运营商在城市物联网发展方面非常迅速。据国外的电信公司报告,2011年全球物联网终端数已经达到了8140萬,年增长率46%。据统计,全球主要运营商物联网应用行业主要分布在汽车、医疗、金融、运输领域。上海在物联网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目标,就是实施智慧上海十项应用工程,包括智慧安防、交通、医疗、环保、校园、政府、工业、节能、社区这十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