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超市经营管理方案

学校超市经营管理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超市经营管理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校超市经营管理方案

学校超市经营管理方案范文第1篇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连锁经营已成为商品流通行业最具活力的经营模式,特别是在百货(超市)、食品餐饮、家电、汽车4S店等行业应用颇为广泛。由于我国连锁经营企业的迅猛发展和大量外资连锁企业的涌入,出现了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巨大需求。安徽省在十几年连锁经营的实践中,发展形势喜人。据统计我省限额以上连锁企业由10年前的31家,门店261个,年销售额60亿元发展到2011年底的105家,门店9000个,销售1100亿元,占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门店是连锁经营企业的基层单位,而店长是门店经营的核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门店业绩的好坏。我省连锁企业在扩张中却时常难以招到熟悉工作流程、能够立即上手、具有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店长人才。而长期以来,我省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和定位与连锁企业需求不符;课程设置老化、脱离实际工作岗位,不符合学生职业发展要求;培养模式落后,社会培训质量不高,学生动手实践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高职院校如何通过建立新的机制体制,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核心课程体系和社会培训包,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尤为重要。

二、改革目标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为安徽经济发展提供适用的人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就必须改革创新:紧紧围绕“861”行动计划,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建成并完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新型的校企合作机制体制;采用“订单培养、岗位轮替、能力递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项目导向、任务引领、订单培养”的教学模式;构建基于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开发社会店长、营业员、理货员人才培训包,服务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为安徽经济建设服务。

三、改革内容

本次对于我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旨在使学生适合于连锁企业门店店长的岗位要求,具备店长必需的职业的岗位能力和岗位的专业技术能力、可迁移能力和可拓展能力。对于本专业的培养模式尽可能采取订单班的方式,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将岗位所需技能嵌入在教学管理活动中,通过连锁实训室实训、校内基地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去红府超市、永辉超市、合家福超市、苏宁超市和年客服饰专卖店店长人才技能要求的实地调研发现,只有通过以下技能的培养,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店长人才:

首先是专业技术能力,从工作岗位出发分为门店店长岗、门店副店长岗、店长助理岗、值班经理岗和主管(领班)岗等。从基层岗位到管理岗位分别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在基层岗位操作能力培养上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货作业能力、收银作业能力、总台作业能力等;在主管岗位能力培养上主要培养理货主管技能、收银主管技能和总台主管技能等;在店长岗位能力上注重培养员工管理能力、顾客管理能力、商品管理能力、现金管理能力和信息管理能力等。除了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训基地实习等工作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还要让学生在毕业时能够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全面达到连锁企业管理者的岗位任职要求。

其次是可迁移能力,作为一名未来的连锁门店店长,除了专业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对于工作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工作中随机应变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和完成任务的途径,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是可拓展能力,由于连锁企业和物流管理行业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在基本能力培养之外,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他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现代物流管理与运用的能力,在连锁企业的门店选址、采购管理、配送管理、库存管控等方面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采购管理、配送管理、库存管控等方面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具体模式为:按照“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原则,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与连锁企业共同围绕“工学结合、岗位轮替、能力递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方参与共同确定职业岗位标准和能力要求,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贯穿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从连锁企业基层岗位做起,通过从基层岗位(理货员、收银员、总台服务)、主管(领班)岗位到店长岗位的全过程培养,实现岗位和能力递升,使学生在毕业时达到店长职业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

在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上,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安排连锁门店基层岗位实训,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安排连锁门店主管(领班)岗位实习,第三学年安排连锁门店店长岗位实习。在总量上做到一年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素质教育、一年的专业技能教育以及一年的企业顶岗实习,并根据顶岗实习的要求和企业实际,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使学生能运用所掌握的连锁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营运操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订单式培养教学模式目的是减少企业招聘成本,降低企业用人风险和人才流失率,提升学校就业率和学生就业质量,实现企业、学生、学校三方共赢。

四、改革举措

(一)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推进校企对接

深度校企合作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为将来进入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同时也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对于学校而言,深入的校企合作可以成为本专业的办学特色,提高职业院校的知名度,在激烈的招生竞争中提升实力。而对于企业,与高职院校深入对接,不仅解决了连锁企业管理人才的招聘难题,并且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培养出的毕业生也恰好可以符合企业的需求,实现了新员工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为保证我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我院和安徽省徽商红府连锁超市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成立合作办学理事会,作为双方合作的最高决策机构,决定合作项目、合作形式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理事会中不乏省商务厅、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商之都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红府超市的领导,也有一线的专业教师和红府超市一线的管理人员。这种人员的组合不仅明确了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工作分工,也实现了校企双方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和建设管理校内外实训基地、共享技术服务成果、共担订单培养的办学风险等。真正做到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依托产业发展,共同探索出一种适应高职教育特点的、共赢的办学模式。

(二)完善教学内容,实现学科融合

我校作为商科院校,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定位在零售企业的管理一线,毕业学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相关专业知识,更要具有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具备现场社会性问题的应变能力。此外,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也是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现代企业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要求是连锁经营管理者和市场营销人才、物流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人才融合,只有多学科联合培养,才能打造符合企业和社会对于高职毕业生作为复合型人才。作为未来的连锁门店运营管理者,必须具备商品销售能力、销售策划能力、理货配送等物流操作技能、门店运营管理能力、良好的沟通和领导协调能力等,因此需要学习连锁经营原理与实务、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连锁营销实务、商超实务、特许经营原理与实务、专业英语、消费心理学、企业管理与文化、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连锁企业门店开发与设计、连锁企业物流管理与实务、连锁企业配送管理、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连锁企业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商务谈判、商务礼仪、连锁企业及行业调研、创业方法与创新精神等课程。

(三)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模式先进,符合市场需求

制定并完善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标准。根据连锁企业门店店长职业岗位标准和工作项目的分析,建设《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连锁企业采购管理》、《连锁门店店长综合实训》、《商场操作技术与售货艺术》、《连锁经营法规》、《门店广告策划》、《收银理论与实务》、《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等8门核心课程,与连锁企业合作开发核心课程的教材,教案、课件、习题集、教学视频、案例及试题库,实现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校企共享。建立“项目导向、任务引领、订单培养”的教学模式,构建基于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学习,使成为学生能够适应现代化、国际化连锁商业发展需要,胜任各类零售门店管理及运营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此外,还将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安徽省连锁经营协会、安徽省徽商红府连锁超市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设“连锁门店基层岗位实训”技能培训包、“连锁门店主管岗位实训”技能培训包和“连锁门店店长岗位综合实训”技能培训包。通过技能培训包,学生能接受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符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的专业教学;同时为连锁企业基层岗位、主管岗位和店长岗位提供职业岗位能力培训服务。此外,学院还将进行连锁经营数字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根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建成校企共享的连锁经营网络教学资源库,将行业动态、专业建设信息、教学资源和职业岗位培训等内容整合其中。主要包括连锁经营管理核心课程教学资源,职业岗位技能培训包,以及连锁企业通用性较强的培训课程资料等。

(四)成立连锁经营研究中心,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我院拟通过”订单”培养模式与企业建立长效而稳定的合作。因为很多连锁企业没有自己的培训学校,直接从社会招聘人员或现有员工可能都无法满足企业和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连锁企业不仅可以和院校共同培养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新员工,并且在合作过程中连锁企业通过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各种资源,提高了学生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此外,连锁企业还可以利用高职院校的优秀师资力量对于现有的员工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并帮助企业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共同探索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运用不仅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真正具备岗位能力和素养,同时对于企业来说也节省了招聘和培训的大量成本,培养了大批适合企业要求的后备人才,缩短了新员工真正上岗适应的时间,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对于社会的合力资源配置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五)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高

根据“工学结合、岗位轮替、能力递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岗位职业能力项目教学体系,在“红府管理学院”的架构下组成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师资融为一体,职称结构合理、专业方向互补、具有较高理论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教学团队,共同承担学生培养、企业员工培训、社会服务等职能。

1.根据专业规模,5年内专任教师需达到14人,其中,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8人,青年教师4人。

2.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以上,所有专任教师全部取得店长职业岗位资格证书;高级职称比例达到80%以上。

3.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一线能工巧匠14名,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专兼教师比达到1:1。兼职教师全部具有中级以上职业技术资格。按照合作企业推荐、学校认定的原则,选拔具有丰富一线操作经验及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组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企业师资库;企业兼职教师全部来自安徽省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和行业协会,并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和核心课程开发,参与校企合作教材和技能培训包的开发;承担校内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指导工作。并力争成为省级教学团队。

(六)实训条件更加完善

通过“未来超市”和校企数字网络传输课堂建设,将连锁企业的经营过程、相关职业岗位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经营、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学生工作技能和就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曹弘扬,宛月琴.安徽连锁零售业“与狼共舞”[N].市场星报,2012—01—19(B2).

[2]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928—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之连锁经营管理[EB/OL].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2010年教学研究项目《我省高职营销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01510)和安徽工商职业学院2010年教学研究项目《我省高职商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学校超市经营管理方案范文第2篇

1)行业背景.过去的几十年中,以连锁化、信息化和规模化为特征的零售业发展很快,主要涵盖了超市、百货店、便利店、折扣店、仓储会员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类商店等业态.据统计,2008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达到11999亿元,同比増长1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1%.连锁百强门店总数达到120775个,剔除特殊因素,门店总数増长10.6%.我国连锁业的迅猛发展,为新増就业岗位带来较大空间.据统计,全国连锁经营管理行业的人才缺口量高达600万.

2)专业现状.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自2003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生163人,目前每年计划招生70人,近2年来,第一志愿上线率均在80%以上,报到率超过85%,就业率均超过95%.培养和输送了160名毕业生,但60%以上的毕业生暂未从事与连锁经营管理相关的工作.因此对在校生就业尚未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2专业剖析及定位

2.1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学生学风不佳,就业差强人意.学生对专业认识迷茫,学习主动性差,过多依赖学校和老师.毕业后未能从事连锁经营相关工作,示范效应不够.2)师资队伍建设严重不足.连锁经营管理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5人,理论教学经验相对丰富,社会实践经验比较缺乏.3)实习实训工作有待提高.近年来,我校为商贸系建立的实训室,能够提高学生的一些操作技能,但是无法取代学生走出去实习.而且,认识实习对学生的作用有限,学生实习基地的建立应提上议事日程.4)专业建设与本科教育有差距.我校多年来志在升本,为搞好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出专业特色,我校连锁经营专业应重新审视.

2.2专业基本定位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立足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实际,培养具有与现代连锁经营企业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具备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和创业精神,精操作、会营销、能管理,能够胜任连锁企业服务与管理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全国己经有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其他高校几乎都是基于以上岗位群进行专业定位.但是,这种笼统的定位模式并不完全适合我校,从专业建设的目标清晰化角度出发,我校的专业基本定位应重新梳理.我校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应基于以下4类职业发展系列:

一是门店营运管理类:第1阶段(营业员、收银员、理货员、客服人员)第2阶段(柜组组长,楼面主管(经理)第3阶段连锁店店长)第4阶段(区域经理,总部经理).二是配送管理类:第1阶段(一线操作技术人员)第2阶段配送中心基层管理)第3阶段(配送总监).三是物流企业管理类:第1阶段(助理物流)第2阶段(分部门物流主管、业务经理等)第3阶段(区域物流经理,物流企业总经理).四是总部或管理咨询公司的连锁加盟、销售策划与促进类:第1阶段(企业策划、质量管理)一第2阶段(连锁管理培训,特许经营管理师)第3阶段(连锁店总部高级管理人员,连锁店店长)

2.3专业特色定位

我校要想建设有特色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可从配送中心的配送与物流管理角度进行专业特色定位.

第一,国家政策的支持.为加快流通领域的改革,大力推进连锁经营,国家经贸委办公厅早在2002年就制定了《全国连锁经营“十五”发展规划》特别强调了要加强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逐步提高统一采购和统一配送的比例.大型连锁企业要重视配送中心建设,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合理确定配送中心规模,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率的配送体系.积极发展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满足各类连锁企业的需要,形成社会化的高效运转的配送网络.

第二,配送对于连锁业的重要性.统一配送是连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部分.连锁商业物流相对于工业物流和商业零售物流的特点有.一是变价快.即商品的进货价格变动快:通常连锁超市经营的快速消费品的价格随着市场供需的会有较快的变化,同时生产商或零售商的促销频繁引起经常变价.二是订单频繁.连锁零售的店铺多,订单频率高、同时有时间要求、有些小型的便利店甚至要求一天送货两次.三是拆零.供应商大包装供货,配送中心需要按照店铺的订货量进行拆零、分拣.四是退货.配送中心还有处理诸如赠品、退货(正品、残次品)等问题.五是更换.商品新増调换的频率也很高,増新品,调换滞销品.六是保质期.消费品通常有不同的保值期,需要有针对性的保质期管理.这些特点使得商业零售的物流要求更快的反应、更复杂的技术和信息支持.

连锁商业物流的主要方式是大型零售企业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在国际上,有代表性的以大零前沃尔玛公司独立投资建立的配送中心有200多家,专售商为主导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的企业是沃尔玛为本公司连锁店按时按需提供商品,确保各店稳定经营.家乐福、麦德龙、西尔斯、吉西膨尼等国际大零售商,都建立有本企业体系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1".

第三,国内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所需.物流配送中心配送规模小,统一配送率低;物流配送设施不匹配,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物流配送中心功能不健全,协调和一体化程度低;物流配送中心标准化程度低,运营效率低;专业人员缺乏,员工素质低12.我国配送中心的起步比较晚,参与研究的专业人员不多,在制定物流方案、实施管理、开拓物流市场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十分欠缺专业人才,而就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对物流业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运输、仓储的概念上,还没有上升到物流服务的理念.我国部分大型连锁企业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但大多数信息化和机械化程度较低,主要依赖于手工操作,配送效率和对店铺的反应速度较低.物流配送中心基本功能不仅仅仓储和运输,而且包括采购、运输、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及信息反馈等服务功能.目前,我国物流中心一方面缺乏对商品的深加工能力,限制了配送商品的品种;另一方面缺乏信息处理及反馈功能,对流通加工的导向作用不明显.由于物流信息系统薄弱,使各项功能的协调和一体化程度低.连锁经营“质优价廉”这一商业竞争的优势没能充分发挥出来.

第四,广州物流业发展的契机.2003年广州市政府颁布实施的《广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3+5”现代物流产业园区.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的要求,重点建设黄埔、南沙、广州空港三大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芳村、白云、増城、番禺、花都五大区域性综合型物流园区.打造布局合理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131.

2.4学生就业的行业甄别

我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就业感到迷茫,究其原因就是对连锁企业到底有哪些?到底做什么不甚了解.因此,对该专业学生就业进行行业甄别.或应聘,或自主创业,本专业学生就业去向,主要有以下路径:一进零售企业.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式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商店、社区购物中心、市区购物中心、城郊购物中心、工厂直销中心等.二做商用设施设备供应商.主要经营:超市货架;冷链设备;照明设备;安防设备;称重设备;職包装设备;其他设备.三做T技术设备供应商.主要经营:条码设备;PS软件;超市耗材.四做日常商品供应商.主要经营适合超市各种商品等.五进商业地产公司.为连锁企业提供商铺和物业服务的企业.六进物流货代公司.为边锁业提供物流配送服务.七进连锁类管理咨询公司.提供与连锁特许行业相关的咨询、调查、研究、法律服务等机构和中介组织.

3建设思路

3.1教学模块与课程建设

在新专业定位导向下,教学模块和课程设置应更加强化对于学生物流配送管理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培训,从源头上让学生的专业学习有特色可循.

3.2实习实训建设

1)实训室建设.应将实验室分为:连锁经营项目任务实训室;连锁企业智能配送中心实训室:和实训内容也将围绕着这些岗位进行设计与展开.

2)实习基地建设.寻求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发挥我们学校处于广州的区位优势,联系国美集团、百佳、华润万家等连锁企业,宝供物流、邮政物流、联邦快递等物流企业,物流园区,以及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等机构,力争建成几个本专业的定点实习基地.并建立健全实习管理机制.

3.3师资队伍

培养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讲解本专业的核心课程;鼓励专职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参与完成企业日常运营管理,协助企业解决日常营运管理问题,参与企业应用项目开发;聘请连锁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实习实训指导.

3.4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

为社会人员以及合作企业的各类员工提供职业培训;实现企业与学校师资、实验实训教学资源共享;鼓励老师带领学生团队与企业合作开发连锁信息系统管理软件;加强同广州连锁经营协会、广东连锁经营协会等的联系,不断为我国连锁业的发展做贡献,形成独具特色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得到社会认可.

4结束语

学校超市经营管理方案范文第3篇

(一)调查目的。高职教育中,市场对高职学生各方面的要求是我们探索这片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为了解连锁企业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以及人才素质的要求,改进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办出专业特色,进一步拓宽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在今年的暑假中,我院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开展了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需求的调研活动。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对连锁零售业以实地参观、考察和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面谈的方式进行,辅之以问卷调研;重点调研的企业有人人乐超市、永辉超市、金夫人婚纱、新世纪百货、桐君阁大药房等企业。其次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典型性抽样调查。

(三)调查方案设计。本次调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进行,主要涵括对连锁企业的调研和对毕业生的调查。其中对连锁企业的调研内容分以下4个方面:1.企业对连锁经营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情况;2. 企业对高职类连锁经营管理类人的态度、知识与能力的现实感受;3. 企业对高职类连锁经营管理类人的培养要求;4.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的看法。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重庆近年来零售业发展迅速,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984.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7.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29.79亿元,增长7.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8%。2013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1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87.05亿元,增长13.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4.72亿元,增长14.8%;按行业统计,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844.19亿元,增长14.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67.57亿元,增长11.2%。

在本次调研中发现重庆连锁企业发展呈现如下特征:

1、连锁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重庆市的连锁经营步入快速成长期,连锁经营的品牌效应和规模优势得到进一步显现,连锁经营模式越来越受商家推崇和消费者欢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2、超市、便利、快餐作为主要业态形式,日益深入百姓生活。以超市作为主要的业态形式,并走专业发展的道路。目前在重庆市连锁商业零售企业中,近80%为超市和专业店,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专卖店。连锁超市和连锁便利店以居民生活必需品为主要经营商品,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可靠的质量和周到的服务吸引消费者,成为居民日常购物的主要场所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同,并日益深入百姓生活。

3、各种业态齐头并进,专业店、超级市场仍是连锁市场主体。重庆大型超市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70%左右,并迅速向区县蔓延,新增店铺数量也直线上升。大型超市作为零售业主流,成为最具活力的业态之一。2012年底,批零连锁企业所属门店最多的仍是专业店,其次是超级市场门店。

(二)连锁企业人才构成

本次调查中,我们专门选择了三种不同类型并具有代表性的三类连锁超市做了深入调查,调查显示:1、连锁企业在人才需求上并非依赖于学历;2连锁企业对人才需求在学历上呈金字塔分布;2、连锁企业对对人才需求的学历要求有很大的潜力。

(三)企业对连锁人才的评价

1、在本次调查中发现,企业选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时,不仅仅注重学历,更注重其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以及对所在行业是否了解。出于与海外客户沟通联络的需要,众多外资连锁企业均要求这些人员须具备一定外语水平,能够使用外语与管理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的沟通。

2、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技术参与连锁企业的信息沟通在企业看来也很重要,现在上规模的连锁企业在总部和各门店间普遍使用信息化管理,职工在与个别各部门间很大程度上通过信息化沟通,因此企业对高素质员工均有信息化操作的要求。

3、较强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企业对连锁经营管理人员的要求仅仅能销售产品是远远不够的,现在企业的要求包括了多方面,比如沟通、开拓、商务谈判、把握商机等能力,有的企业还希望你拥有广泛的客户资源。

4、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调查中,企业都谈到了毕业生的职业道德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都遇到过毕业生离职带走并泄露企业机密的情况,使他们对这方面特别看重。

(四)企业对连锁人才培养的建议

在本次调查中,绝大部分连锁企业认为:连锁专业人才的培养实践比理论更重要,能力比知识更重要。门店管理能力、沟通交际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及营销策划能力显得最为重要。对目前的课程开设方面,凡与连锁经营管理能力方面的培养课程都被相关专家认为重要或认可。

三、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培养方向。我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目前主要面向商业连锁,兼顾行业连锁。连锁经营管理作为商贸系专业来说,在行业连锁方面,商贸系并没有相关专业优势:如医药类连锁需要专业医学知识,电器类连锁需要相关电器类知识。为发挥商贸专业优势,我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进一步明确定位于培养商业连锁类人才,着重于从商业思维和商业管理技能角度培养商业连锁的商业型人才

(二)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从调研情况看,连锁企业所引进的人才不愿寻求硕士学历以上人才,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连锁企业家认为学历高的人才爱跳槽,很难长期为本企业服务。因此,我们建议在本校的教学与管理中,应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严格的法律、法规观念,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为主要内容。

(三)加强学生专业实践工作能力训练。从本次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学生是否在学校期间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的经验,是否在假期与节假日有企业实习、实训、兼职的经历对就业来讲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许多连锁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比较低,连锁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极大的阻碍了连锁企业的发展,因此,预计在今后几年内,具有一定的连锁经营管理理论知识、能做会说擅长沟通协调的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求职前景会比较好。

学校超市经营管理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19-03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对于高职人才培养来说,未来五年如何培养适应性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职人才,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选取高职连锁经营专业作为调研对象,通过社会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及专业毕业生调研,顺应“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专业发展及变化趋势,提出符合社会发展的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策。调研报告是在高职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改背景下开展的,调研时间为2016年1月至6月,走访和收集相关数据材料,其中走访调研单位对象14个,专业毕业生64人。

一、连锁行业发展现状

(一)全国连锁行业发展现状。“十二五”时期末,我国的连锁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行业发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广区域、多业态也成为我国连锁业发展的一大特点,连锁企业在我国的产业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随着技术的驱动、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和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发展,连锁企业从大力发展实体业务,转向O2O全渠道经营,并加速布局移动电商和跨境电商。购物中心和便利店具有较强的抵御电商的能力,同时又适应了消费需求的升级和转变,因而保持了良好的成长态势。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2015年连锁百强企业销售总规模达2.1万亿元,增长4.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连锁行业门店总数达到11.1万余家,年增长4.7%。同时,以百强企业为代表的连锁零售企业积极拥抱互联网,百强企业网络销售额达到710亿元,比2014年增长85%。此外,连锁企业在门店优化、商品采购、全渠道营销等方面积极探索。其中,特许连锁百强企业销售规模达4345亿元,尤其是美容健身、生活服务类等连锁企业营业额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连锁规模上,特许百强企业拥有连锁店铺12.8万个,其中加盟店10.6万个,每家企业平均拥有店铺1280个。2015年,特许百强企业加盟店营业额和门店总数同比增幅分别为14%和11%。

从全国来看,整个连锁零售业的发展出现几大特征:一是连锁业态多元化,连锁行业从零售业逐步向衣食住行民生需求大的各类行业渗透。二是区域分布逐步收缩,集聚化和分散化同时存在。一、二线城市连锁大型超市迅速趋于饱和,网点取消,三、四线城市则逐步发展开拓。三是线上与线下推广同步进行,连锁便利店线下经营和线上经营,同步开展,连锁网点基本上是O2O全渠道经营方式。

(二)广西连锁行业发展现状。“十二五”时期末,广西注重吸取国际先进流通经验,城乡零售市场零售业态呈多样化的发展格局:购物中心、百货店、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便利店、专业店、连锁店、网购、小商品市场等各种零售业态共同生存,互为补充。而连锁商店和专业(专卖)店销售额快速增长,在零售业的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连锁零售业已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广西法人零售企业达3.6万家(含限额以下),零售业态分布有超市、百货、便利店、专卖店和网络零售等各类连锁行业,全区拥有65家重点大中型百货和超市企业,实现商品零售额5747.5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6%,是支撑消费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企业品牌进驻方面,国内知名的零售、餐饮品牌如沃尔玛、华联、联华、王府井、国美、苏宁、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相继入驻广西,其中部分大型连锁企业开始向钦州、贵港、崇左等中小城市逐步迈进。在行业扩展上,连锁企业覆盖的领域和范围拓展到食品、医药、书店、百货、成品油等多个领域,极大方便了居民购物,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的需求。在连锁就业人数上,广西连锁零售业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和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分别为 32.6%和9.59%,全国比重分别达到81.7% 和 27.7%。

“十二五”期间,全区连锁商业网点总计超过6000个,批发零售门店数约5000个,鼓励在南宁、桂林等广西经济发展较快地区,根据城市发展特点建设高端商品市场、名品折扣店、时尚消费品零售连锁店,进一步促进流通现代化,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这昭示着连锁业在广西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及增长潜力。

(三)南宁市零售业现状。“十二五”时期末,南宁市连锁零售业发展引人瞩目,南宁市现有南宁百货、梦之岛、利客隆、北京华联、南城百货、沃尔玛、人人乐超市、百盛百货、巴黎春天等著名零售企业。其中,以连锁超市、便利店为主体的连锁企业达31家,连锁店铺达1000多家。

据资料统计显示,2015年,南宁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6.68亿元,同比增长10.5%,位居广西第一,占全区28.15%;对全区消费品市场增长的贡献率为29.5%,比上年提高2.04个百分点,拉动全区消费品市场增长2.9个百分点。其中,南宁市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4361.25亿元,增长11.1%,其中批发业商品销售额2622.65亿元,增长8.9%;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738.51亿元,增长14.7%。

根据《南宁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14-2020)》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优化零售商业资源,大型超市和便利店连锁化率达到80%,连锁门店统一配送率达到75%,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10%;大型批零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100%,广泛开展O2O交易模式,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10亿元,年均增长40%;传统业态使用电子商务进行升级改造,60%以上的中小批零企业采用电子商务进行采购和销售。

综上所述,全国范围内的连锁经营行业发展趋势良好,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具备信息技术、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强的连锁经营专业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因此,在“十三五”时期,如何提升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水平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点,结合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制订专业及课程培养计划,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成为专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调研对象及数据分析

(一)企业调研情况及分析。本课题组分别到广西南城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悦颜千千色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广西和桂集团等10家企业开展调研,共发放50份专业问卷,回收50份问卷。

调查显示:企业对于专业人才需求反馈,1%显示人才储备充分,不存在紧缺人才;90%缺乏基层操作人员;100%缺乏以店长为代表的基层管理人才;70%缺乏总部中层管理人才;60%缺乏以采购、营销为代表的总部专门人才;20%反馈缺乏总部高层管理人才。企业表示,对于连锁专业人才需求100%的供不应求,缺口较大。管理岗位工作,70%反馈1年内换过1次工作岗位,50%反馈1年内换过2次工作岗位,20%反馈1年内换过3次工作岗位。企业满意度方面,50%以上对工资待遇满意,70%以上对文化和服务满意。对于企业员工来说,90%认为最重要是企业的服务和企业文化,比刚性工资更重要。企业管理模式上,100%反馈采用了信息化管理手段。专业能力排序前三位的是连锁门店岗位现场操作能力、连锁终端基层业务管理能力、连锁业务开拓能力;非专业能力排序前三位的是沟通能力、企业管理能力、组织工作能力。

根据企业调研结果,连锁企业人才需求大,在人才结构上更倾向于连锁企业基层及中层管理人才,基层员工需求最多。在工作过程中,企业对于人才的专业技能和非专业技能都需要融合到岗位上。为了更好地培养企业员工,连锁企业内部岗位流动成为人才培养的一种途径,一人多岗制情况增多,而企业的文化、服务、职业发展等更具备团队吸引力。

(二)学院调研情况及分析。本课题组到区内外的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职学院开展调研,共发放20份专业问卷,回收20份问卷。

调查显示:学校连锁专业学生每届招生在50-80人之间,80%以上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在连锁企业的销售、促销及一线执行岗;学院专业教师在4-7人之间,90%以上专业教学压力大;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上,学院100%采用校企培养模式,60%以上调研老师认为校企合作模式有待改善;学生培养的课程满意度,80%以上的课程还有待完善;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均达到90%以上,就业对口率在70-80%。见图1。

图1 4所职业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就业率对比图

根据高职学院连锁专业调研结果显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培养采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专业培养上,学院普遍存在专业师资不足、校企合作不够深入、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等问题,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还需要调整完善,提高专业就业率质量。

(三)毕业生调研情况及分析。课题组在2016届毕业生中开展调研,共发放64份专业问卷,回收59份问卷。

调查显示:83%以上的毕业生从事基层工作,岗位以销售、业务、收银等一线员工居多;75%以上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能力重要性前五位是连锁店面商品陈列、人力资源管理、采购能力、门店开发与设计及信息化应用能力;78%以上的毕业生认为课程重要性前五位是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连锁企业品类管理、店长技能综合实训、连锁门店商品陈列与推销、市场营销实务;80%以上毕业生认为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强的前三位能力是文案写作、专业技能、人际交往沟通能力。

图2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数据图

表1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所在单位所需人才类型情况表

所需连锁人才 基层管理人员 中层管理人员 高层管理人员 其他 合计

人数 28 21 4 6 59

占比 47% 36% 7% 10% 100%

图3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所在单位所需人才技能情况数据图

调研反馈显示,毕业生较多希望能通过实训增强一些技能,如商务谈判技能、文案写作、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在平时上课时,应以学生为主角,通过分组学习、案例讨论、增强互动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在学习及顶岗实习过程中,从工作心态和团队合作要求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及水平。

综上所述,面对未来的连锁业形态多元化和一人多岗制的组织形式,以及未来连锁企业对职场新人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应提高师资力量,改善提高课程教学水平,锻炼提高毕业生综合性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连锁业未来大发展的人才。

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调整建议。从连锁行业发展多元化业态趋势来看,并结合连锁行业对高职毕业生的人才需求情况来分析,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应从专业性技能向综合性技能发展,在专业培养上从单一定位连锁超市店长向连锁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定位。根据市场需求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目标定位,在专业技能上需要有明确的指向,定位过于模糊会让学生产生误区,培养层次不符合社会的发展,对资源也造成浪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需注重提高学生的市场营销、商品管理,活动策划,外语能力、互联网技术等综合性技能,以此来应对市场多元化和时展的挑战。

(二)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根据对企业的调研结果,职业院校课程的培养与连锁企业的具体岗位需要相互对应。课程培养模式采用校企培养模式,突出岗位与知识能力相匹配的原则,一是增加连锁经营管理实训环节的课时,提高学生的实践管理能力;二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增加网络课程学习、办公技能训练等,加强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和运用,适应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三是理论与实践课程统筹安排,以连锁经营管理的理论为基础科学统筹课程,根据学生的特性培养,理论适度配合实践操作,合理分配学分比例。整个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课程设置和训练都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这是提高学生职业水平的重要培养方法。

(三)专业师资与实训条件配置建议。高职院校承担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一线人员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任务,师资条件和实训配置是建立有效专业人才培养系统的基础。在师资条件上,提高专业师资教学水平,尤其是引用和培养“双师型”人才,教师需要熟练掌握企业专业技术和专业教学技能,达到新时代教学的需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训条件上,学院要加大投入,增加连锁专业的实训实体店、实训基地和实训室等,向学生提供高度仿真资源,提高实践能力;注重企业与职业院校双方的利益,校内校外互相配合,通过建立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培训系统联合培养,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有利于提高实训效果。学生在学院接受专业师资教育与企业培养,需具备过硬的技能和良好的素质,毕业时除了毕业证外,还需要考取相关资格证,例如注册品类管理师、商品管理师、连锁经营管理师、零售职业经理人(全国职业店长)等资格证,具备多职业、多技能的职业水平。

【参考文献】

[1]徐露.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初探[J].商业经济,2011(5)

[2]黄卞悦,周晓茜,沈金玲,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1(S1)

[3]黄蕾.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

[4]韦林华.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现状调查及发展趋势[J].教育与职业,2015(16)

[5]杨伟宁.浅议“互联网+”时代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建设[J].商场现代化,2015(26)

[6]魏继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13)

[7]郝强.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现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

[8]白晓玉.广西零售业高离职率问题分析[J].对外经贸,2015(3)

学校超市经营管理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门店营运管理;教学设计;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13502

据《2010年中国连锁业人力资源发展报告》显示,由于行业发展迅猛而人才培育机制存在不足,连锁经营行业正面临“人才荒”。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之本,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实际工作任务构建课程教学内容,创造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连锁企业门店营运管理》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与探索。

1课程定位和目标

《连锁企业门店营运管理》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连锁经营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并能从事经营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就业岗位群主要包括:连锁企业总部、连锁门店和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的基层和管理岗位,例如理货员、收银员、门店店长、营运主管和采购主管等。而这门课针对的是连锁门店相关岗位。

围绕连锁门店的职业岗位,对照岗位需求,《连锁企业门店营运管理》主要培养学生的门店营运与管理能力,使学生掌握陈列、销售、理货、防损、收银等岗位操作技能,为从事连锁门店店长及中层管理岗位做好职业准备。

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其前导课程有《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学》、《连锁经营管理原理》、《消费心理学》等,后续课程有《门店开发与设计》、《连锁企业采购与配送管理》、《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等,并为顶岗实习奠定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设计

2.1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第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结合。以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以学生的学中做、做中学为主线组织教学,深度体现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第二,以教师为主导。引导、组织、促进学生协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第三,校企合作,与大型连锁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共同设计、组织课程的教学。第四,课证岗融合。将中级营业员、助理店长和品类管理师等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标准融入教学体系中,使课程教学职业化、技能化。

(2)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连锁经营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分析为依据,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邀请连锁经营企业专家、连锁协会专家和学院专业教师共同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通过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调研和职业岗位分析,设计岗位项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根据门店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课程培养目标,最终形成工学结合的课程内容,如图1所示。

2.2教学内容设计

(1)选取依据和原则。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以连锁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参照助理店长和品类管理师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

(2)选取目标。

以零距离上岗为目标,从岗位及其要求入手,按照职业岗位能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本门课程依次培养收银、理货等基层岗位的职业能力、部门主管的职业能力以及店长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要求层层递进,分别适用于我们的学生在大学毕业之后的第一阶段从事基层岗位,第二阶段从事主管(领班)等岗位及第三阶段从事的店长岗位等。

图1课程设计思路(3)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连锁门店的工作情境,连锁门店主要有营运、防损、收银、管理四大类岗位。针对营运岗位的工作任务有:布局设计、商品陈列、顾客服务、理货作业、促销管理等;针对防损岗位的工作任务有防损管理;针对收银岗位的工作任务有收银作业;针对管理岗位的工作任务有店长作业化管理。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序化,整门课程的能力目标以及课时分配情况如表1所示,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组织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基本规律,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表1典型工作任务及能力目标与课时分配表

序号1工作岗位1工作任务1能力目标1课时11营运岗位1布局设计1能够分析并设计连锁门店布局18211商品陈列1能制作商品配置表,对门店的商品陈列进行分析和设计110311顾客服务1能运用顾客服务的技巧向顾客推销商品、接待投诉事件110411理货作业1能熟练进行门店理货作业18511促销管理1能策划并组织、实施门店促销活动1861防损岗位1防损管理1能制定合理方案控制门店损耗1471收银岗位1收银作业1能熟练进行门店收银作业11081管理岗位1店长作业

化管理1能对门店店长进行角色定位,把握店长作业管理的重点11091合计1――1――1682.3教学设计案例

以下以收银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收银作业”为例,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如表2所示。

表2“收银作业”工作过程及教学任务设计

工作过程1招呼顾客1扫码消磁1收款确认1商品装袋1送别顾客子任务

设计1正确使用规范服务用语1正确使用收银机,打印对账单1准确、快速地鉴别真伪钞1正确为顾客进行商品装袋1灵活处理收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技能训练1小组讨论1模拟操作1视频演示1小组竞赛1案例分析(1)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了解收银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和能力要求,熟悉收银员的礼仪服务规定,掌握收银员作业流程及作业管理的重点。

②技能目标:掌握收银机操作技能、验钞技能、商品装袋技能、收银机的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技能。

③素质目标:增强学生的顾客意识、法律意识、应变能力及沟通能力。

(2)根据工作情境,设计教学过程。

①课程导入:使用角色扮演法。任选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收银员和顾客,根据超市购物的经验,模拟一次收银的过程。其他同学进行观摩评价,重点发现收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此引发学生思考。收银看似很简单的工作,却需要掌握各项技能。

②分解工作任务:运用演示法和小组讨论法。播放超市收银示范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收银的流程,思考收银关键步骤,在小组讨论中形成5个子任务。

③创设工作情境,逐个完成子任务。在五项工作任务中,分别使用小组讨论、模拟操作、视频演示、小组竞赛、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技能训练。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超市现场,也可邀请专家走进课堂。

④学习评价。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专家点评、教师总结等方式阐述学生在完成子任务中的优点和不足。

⑤总结提炼知识要点。在完成工作任务、学习评价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提炼收银作业的工作职责、能力要求、评价标准、态度要求等,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态度要求的理解。

(3)反思与提高。

对照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推广或改进,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3教学模式改革

围绕学习项目与要求,开展“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环境和氛围上营造真实情境,将教学环境尽可能设置在实训场所、工作现场,将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转换为连锁企业“员工”与“课长或店长”,让学生感受到真实工作情境。同时定期选派学生到连锁企业顶岗实习,使学生真正能将学习和工作两个不同的事物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体,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实现知识与职业能力上的无缝对接。

3.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体现课程教学“教、学、做合一”、“工学结合”的原则,本课程在不同教学阶段分别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操作、演示教学、技能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重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

3.2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包,加大教学过程的信息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吸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纳入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中各自所长,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2)成立连锁经营协会,在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商、人际沟通和团结协作精神。

(3)利用实训基地。学生可在电子商务实训室运用连锁门店营运系统软件,按照连锁门店实际运作方式建立连锁店进行虚拟经营活动;在模拟超市中进行经营管理,掌握商品采购、商品配置和陈列、收银等技能;还可在连锁门店现场,做到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同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4)企业参与教学,专家走进课堂。定期邀请企业专家走入课堂,向学生传递最新行业信息,分享工作经验,使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接触企业,双方进行良好互动,同时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5)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教学视频、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案例、习题等。同时,教师推荐各类连锁网站,如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官网、联商网等,方便学生课后学习。

3.3以人为本对学生能力进行整体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改变传统以理论为主的考核方法,将结果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相结合,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将态度评价与技能评价相结合。考核评价的具体方案如下:结果性考核(40%)=期末理论考核(20%)+期末操作考核(20%);过程性考核(60%)=态度评价(30%,包括工作责任、团队协作、主动性)+技能评价(30%,包括任务完成情况、团队成员贡献度、团队作业效果)。

参考文献

[1]饶君华.《连锁企业门店营运管理》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1,(15):168170.

[2]赵琪,赵应淇.《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高职课程开发探讨[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5861.

[3]陈华.任务驱动法在《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中的运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