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垃圾填埋

农村垃圾填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垃圾填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垃圾填埋

农村垃圾填埋范文第1篇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垃圾呈现出两个重要变化:一是量变。据不完全统计,农村人均垃圾产生量已增加到0.4吨/年,并有逐年增长趋势;二是质变,现在的农村生活垃圾已不再是草秸、草灰等有机垃圾,“白色垃圾”、塑料制品等有害垃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成份不可降解,而且析出物具有毒性和广泛污染性。对农村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一是对土壤造成污染。垃圾占用和损伤地表,有害成分向土壤渗透,导致土壤成分和结构改变,直接破坏地表植被、危害农作物生长。二是对大气造成污染。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在堆放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分子。三是对水体造成污染。垃圾生化降解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垃圾重金属溶解出来的渗沥液,含有高浓度悬浮固态物和各种有机与无机成分,直接排入河流、坑塘,或是经雨水冲刷地表径流携带进入水体、地下水或浅蓄水层,将导致严重的水源污染,而且很难得到治理。四是对人体产生危害。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大量滋生蚊、蝇、蟑螂、老鼠,传播疾病,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也是传染病源之一。

农村垃圾之所以没有得到切实有效解决,特别是一些村庄的溪河、坑塘、路旁空地成为露天垃圾场,究其原因,一是农民传统习惯使然;二是农民缺乏组织性,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和措施;三是缺少必要的工作保障,整治成果无法巩固;四是垃圾难以集中处理。

结合我市农村垃圾治理的有益实践,我认为,农村垃圾治理要以农村人口密集区和重要流域为重点,建立“六个一、三完善、三实现”工作机制。即:有一套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有一支适应工作要求的保洁队伍,有一套严格的督查和奖惩措施,有一套必备的环境卫生管理的基础设施,有一套提高群众文明素质的教育办法,有一个稳定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完善配套保障,完善垃圾处理作业链,完善标准化工作规范;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效益化。通过以上措施,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

(一)制定科学的治理方法。农村垃圾治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填埋法。对有机垃圾和可降解垃圾采取填埋的方法进行处理,既可以处理混合垃圾,也可以消纳其他处理工艺的剩料和不能回收利用的废物。二是焚烧法。焚烧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三是堆肥法。堆肥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垃圾有机成分的生物化学过程,析出二氧化碳、水和热,同时生成腐殖质。四是蠕虫法。利用养殖蚯蚓处理垃圾,由于蚯蚓的食量大,消化力强,垃圾的处理率高。试验表明,每条蚯蚓可吞食的垃圾量为体重的218倍,100万条蚯蚓每个月处理垃圾为24―36吨,蚯蚓粪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二)明确合理的收集方式。农村垃圾的收集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农户进行垃圾分类,一类自行处理,一类扔到小组垃圾池或垃圾桶;二是由村保洁队收集小组垃圾池中的垃圾,送至村庄垃圾填埋场或村垃圾池;三是乡镇保洁队将村垃圾池中的垃圾运至乡镇垃圾填埋场或市(县)垃圾填埋场集中填埋处理。

(三)建立健全卫生保洁机构。各乡镇成立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各村成立环境卫生管理队,同时强化农户的门前三包责任制,组建村庄卫生保洁专业队,实行专人管理。每个行政村聘请卫生保洁员,以贫困户或低保户为主要聘请对象,每30户农户配备一名卫生保洁员,负责公共活动场所、路、坪、公厕的清扫和垃圾清运。与村委会鉴订协议,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监督和劝导村民不乱倒垃圾,不乱堆杂物。

(四)配备基本环卫设施。一是配备村级保洁设施。根据保洁员数量为每个村配备保洁板车、扫帚、锹等保洁装备,按照便于垃圾倾倒要求合理设置垃圾桶点或小组垃圾池,实行垃圾集中处理的村建设村垃圾池。二是在位置偏远、垃圾无法集中处理的村庄建设垃圾填埋池。三是在偏远乡镇建设垃圾填埋场。四是对近郊乡镇每乡镇配置若干摆臂式垃圾清运板车和小四轮垃圾清运车。五是新建垃圾无公害填埋场。今年,莱芜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争取,将垃圾处理场二期工程建设列入了国家扩内需项目。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日处理能力400吨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垃圾日处理量600多吨。填埋场采用了回喷处理系统和渗沥液净化处理系统。通过将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回喷处理,可以使需要15―20年的垃圾降解稳定过程减少到2―3年,净化处理系统可以进一步减少垃圾填埋对环境的污染,处理一吨水的费用只需12元左右,经处理的水可以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基本上可消除垃圾填埋对环境的影响。

农村垃圾填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生活垃圾;现状;问题;建议;乡镇;安徽蚌埠

中图分类号 X79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243-01

Existing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Household Garbage Disposal of Villages and Towns in Bengbu City

DENG Ze-hua

(Bengbu Environmental Monitor Station in Anhui Province,Bengbu Anhui 233040)

Abstract Main compon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ousehold garbage of villages and towns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rought by domestic rubbish of villages and towns were analyzed.Corresponding contamination control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household garbage disposal of villages and towns in Bengbu City.

Key words household garbage;status;problems;suggestions;villages and twons;Bengbu Anhui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由于体制问题缺少有效的制约手段,很多偏远乡镇垃圾处置仅仅采取简单的选洼地堆放方式,生活垃圾不断污染土壤、河流水体、污染大气的现象依然存在,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如何对乡镇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是目前各级政府部门不容忽视的一大环境问题。蚌埠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并且位于皖北、淮河中游、京沪和淮南铁路交汇点,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总面积5 952 km2,总人口367.81万人。蚌埠市辖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等4个区和怀远、五河、固镇等3个县,共设36个镇,19个乡(其中民族乡1个)。近几年,蚌埠市乡镇经济发展全面提速,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口居住密集,由此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不断增加。

1 乡镇生活垃圾主要成分及特点

蚌埠市乡镇生活垃圾主要有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等4类。可回收垃圾是指能够进行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如纸制品、塑料制品、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及旧纺织衣物和纺织制品等。厨余垃圾组分相对简单,有机物质含量多,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少。

乡镇生活垃圾特点:一是总量少,变动性强。乡镇人口规模较城市小,以每人每天1 kg的平均产生量计算,绝大多数乡镇生活垃圾日产总量不足50 t,同时其产量和组分易受燃料种类、节令变化和集市贸易等因素影响而发生较强的波动。二是产生源分散。乡镇的生活垃圾产生源点多量少,布局分散,不利收集。三是可资源化物质比例低。乡镇居民的生活水平较城市低,垃圾可资源化的成分较少。

2 乡镇生活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

2.1 垃圾处理层次低,处理方式落后

乡镇本身经济条件差,垃圾处理环保设施几乎为零,基本上是露天垃圾堆放场。大多数乡镇没有能力建设一定规模和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垃圾卫生填埋场,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个别申请专项污染处理资金的乡镇前也是规划中或者是简易的垃圾填埋场[1-4]。

2.2 垃圾淋溶液流入水体,污染水质

蚌埠市地处平原,淮河蚌埠段支流遍布三县乡镇,资金问题制约了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全面建设。乡镇生活垃圾大部分在堆放场露天堆放,或倾倒在河边、湖畔。由于垃圾中有机物的分解和雨水淋溶,将某些微生物和有害化学物质带入水体、渗入地下,污染了部分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5]。

2.3 垃圾污染严重

乡镇一般采取简易堆填或焚烧处置的方法进行垃圾处理,导致垃圾腐烂发酵,臭味不断,且病菌增加。县级的垃圾填埋场缺乏合理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方法,无法对环境进行有效保护,使得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严重污染。部分乡镇为解决垃圾占场问题,就地设置焚烧炉,但不能充分燃烧“白色垃圾”等,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带来了传播疾病的危险隐患[6-9]。

3 乡镇生活垃圾处理采取的措施

蚌埠市农村清洁工程自2010年实施,55个乡镇中,至今已完成39个乡镇农村清洁工程,投入资金4 680万元,其中2012年实施的10个乡镇的农村清洁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由市、县住建部门集中采购的垃圾压缩机、板车、小型垃圾运输车、垃圾桶已分发到乡镇并投入使用。初步建成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综合整治处理模式,形成了村有保洁员、镇(乡)有环卫队的保洁队伍,建立了生活垃圾治理一系列基本制度,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的乡镇镇区实现了生活垃圾处理的全覆盖,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

4 乡镇生活垃圾处理建议

在蚌埠市“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基础上,部分距市、县区较近或规模较小的乡镇可以依托市级或县级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垃圾处理,建议经济条件较好的或距离县区较远的乡镇率先建设乡镇垃圾填埋场。

4.1 从源头抓效率防污染

乡镇负责各村收集的生活垃圾的转运工作,在运输过程中,建议借鉴国内其他乡镇的先进经验,采用“预压块装箱式”转运方式,即将收集的垃圾通过垃圾压缩机压成整块运送到县级垃圾处理厂处理,避免造成沿途环境污染。

4.2 严格乡镇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

在有条件的乡镇,可以建立小型垃圾填埋场地,减少生活垃圾转运中产生污染的同时,也减轻了县级垃圾填埋场的运行压力。但一定要按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选择符合区域性环境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的区域,特别是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区域内。

4.3 乡镇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

应因地制宜考虑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大气污染物(含恶臭物质)等因素,根据其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区类别,综合评价其对周围环境、居住人群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确定生活垃圾填埋场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地表水域等敏感对象合理的防护距离。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及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并经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4.4 严格按照规定建设工程

乡镇生活垃圾填埋场一定要按照规定建设防渗、渗沥液处理、雨污分流及地下水导排、填埋气导出及处理等工程,切实保证对地表水、地下水及环境空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5 参考文献

[1] 郜宗智.农村生活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9):295.

[2] 张士娟.蚌埠市乡镇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7):236-237.

[3] 凯.浅议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和综合利用[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3,26(2):40-42.

[4] 王俊起,王友斌,李筱翠,等.乡镇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排放及处理现状[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4,3(4):202-205.

[5] 杨荣金,李铁松.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探讨——三级分化 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7):82-86.

[6] 刘永德,何品晶,邵立明,等.太湖流域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3):533-537.

[7] 顾卫兵,乔启成,花海蓉,等.南通市农村生活垃圾现状调查与处理模式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8(3):283-286.

[8] 曾伟,钟本和,赵红卫.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湖北植保,2004(2):28-29.

农村垃圾填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我国的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口数量也在急剧增加,随之带来农村生活垃圾的日益增长。和城市相比,对于农村生活垃圾的综合管理关注度较低,大量生活垃圾随意堆放,不仅影响农村美观,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影响,甚至可能传播疾病。因此推进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对建设生态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的垃圾处理技术的综合研究,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特征分析入手,综述了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模式,结合国外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探讨了我国未来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1 农村生活垃圾特征

1.1 农村生活垃圾的排放量逐年增加

目前我国尚无关于农村生活垃圾的全面统计数据,很多数据都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实地调研或者住建部的统计年鉴推算而得。一些研究表明,2000年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约为1.4亿吨,随后以平均每年4%的速度增加,2010年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产量达到2.0亿吨,人均垃圾产生量为0.81kg/d[1]。

1.2 生活垃圾组成多样化、复杂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农村生活垃圾的排放逐渐复杂化,由传统的单一模式,即日常清理垃圾、废弃织物转为可堆肥类垃圾、难降解类垃圾等,且以可堆肥类垃圾为主。同时不同地区,由于经济水平的层次不齐,导致生活垃圾的组成也呈现差异化。表1是我国不同区域农村生活垃圾组成,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以可堆肥类垃圾为主,占垃圾总量的60%以上,且不同区域的生活垃圾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处于旅游区域的四川某村的生活垃圾中易燃类所占比重相对较高,难降解类垃圾几乎没有。

1.3 生活垃圾呈现地域特征

Grossman 和 Krueger在1997年提出生活垃圾产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倒“U”关系曲线[4],即在倒“U”曲线观点的前半段,垃圾产生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在倒“U”曲线观点的后半段,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与国民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垃圾产生量逐渐降低。

目前我国尚处于发展中阶段,受经济水平、生产方式、燃料结构等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这种特征既表现在发展较强区域与发展较弱区域之间的垃圾产生量方面的差异,也体现在南方与北方的生活垃圾组成方面的差异。

作为经济发展水平排全国前五的北京,农村生活垃圾日排量最高可达3.0kg,最低为1.5kg;而青海省最高为1.5kg,最低为0.2kg[5]。目前我国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与经济水平的关系处于倒“U”曲线观点的前半段,即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村,其生活垃圾产量也是较高的。

岳波等[6]通过对71个样本的生活垃圾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南方地区的农村生活垃圾组成为厨余垃圾>渣土,而北方则是渣土>厨余垃圾,这可能与地理特征、经济水平等有关。

2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生活习惯、政府管理力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农村在处理生活垃圾方面也是多样化。刘莹[7]通过对全国5个省(江苏、四川、陕西、吉林、河北)农户资料的分析,结果显示实施统一清运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江苏(38.6%)、吉林(25.4%)、河北(13.1%)、陕西(11.4%)和四川(7.1%);5省中实施随意丢弃的处理方式以河北省最高(64.6%),最低为江苏省(30.3%)。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分不开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其生活垃圾无专人管理,家家户户以“自扫门前雪”为主。而在江浙沪等较发达的农村,则是统一收集、处理生活垃圾,主要采取堆肥、焚烧、填埋3种处理方式。

2.1 垃圾堆肥技术

垃圾堆肥是利用垃圾或土壤中存在的细菌、酵母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反应而降解(消化),形成一种类似腐蚀质土壤的物质,用作肥料并用来改良土壤。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中可堆肥类垃圾占总量的60%以上,甚至更高,对此可采用垃圾堆肥进行处理。

堆肥根据含氧量可划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厌氧堆肥在第二步甲烷化阶段会产生甲烷气体,而好氧堆肥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降解终产物没有二次污染,因此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先进行厌氧堆肥至第一步水解过程结束,水解产物再进行好氧发酵。这样的降解彻底,污染小,效果好。

堆肥技术工艺简单易操作,经过堆肥处理后,生活垃圾转化成卫生、无味的腐殖质,可达到再资源化的目的,在欧美国家已达到工业化应用水平。然而由于我国生活垃圾未实施源头分类,垃圾组成复杂,不可避免的存在垃圾渗沥液污染问题,长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和地下水质变坏[8]。

2.2 垃圾焚烧技术

焚烧处理是将垃圾放在焚烧炉中进行燃烧,释放出热能,余热回收可供热或发电。烟气净化后排出,少量剩余残渣排出填埋或作其他用途。焚烧处理技术特点是处理量大、减容性好且有热能回收作用[9]。因此,对生活垃圾实行焚烧处理是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有效处理方式。然而当垃圾燃烧不充分或者含有重金属时,燃烧过程中会产生苯、氰化氢、甲烷、二恶英等二次污染物,特别是二恶英具有致癌作用。

我国垃圾焚烧技术起步晚,体系也不健全,焚烧设备及净化装置主要依赖于进口[10]。由于发达地区资源紧缺,垃圾焚烧技术成为经济发展较好城市处理生活垃圾的优选方案,主要集中在东部江浙沪及广东等地区。

2.3 卫生填埋技术

卫生填埋是依据卫生填埋技术工程标准处理生活垃圾,采取称重、卸车、推匀、压实、覆土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将垃圾埋入地下,经过长期的物化和生物作用使得垃圾达到稳定状态,在此期间还要完成沼气收集、过滤脱水、压缩、除臭净化等工艺,最终达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尚不完备,国民环保意识尚不足,所以卫生填埋是目前我国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能处置各种类型的生活垃圾。

然而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甲烷等气体和渗滤液会对填埋场工作人员及周围环境造成危害。当甲烷浓度达到5%-15%,易引起爆炸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而渗滤液通过下渗对地下水造成污染[11]。

表2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优缺点比较,每一种处理技术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因此在选定适宜的处理技术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与特性;②当地的基础设施与地质条件;③经济成本;④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表2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优缺点比较

3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未来处理方式分析

通过对欧美和日本发达国家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研究,结合我国当前农村现状,我国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发展趋势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开始转变观念,从垃圾末端治理的模式转变为从源头开始减量分类,并将其理念灌输至广大民众[12]。例如,韩国的垃圾分类清理制度于1995年开始实行,垃圾按普通垃圾、食物垃圾、可回收再利用垃圾、大型报废物品等分类投放、清理。通过计量收费(使用计量垃圾袋)的方式减少垃圾投放量,最大程度保证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投放。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未来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也将从源头开始加强治理,实施分类。建立村民实施的垃圾分类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垃圾源头分类,可以通过垃圾产生者的分散劳动取代混合收集后的集中分选工作,省去了垃圾分选等预处理环节,简化了后续处理,降低了成本;二是,减量化明显,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中60%以上为可堆肥类垃圾,村民可以直接就地处理,仅剩下少量难降解垃圾和有害垃圾;三是,农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后,进入填埋场的垃圾量大大降低,延长了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

3.2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必将有所革新。由于城市环卫体系已基本完善,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是我国未来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的一种重要模式,即“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13]。例如浙江省在很多农村推行实施“村收集、镇乡中转、市(县)区域处置”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其中余杭市余杭区投入大量资金改建、新建垃圾中转站,同时配备专职保洁员,实现了90%的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四川珙县也是将城市垃圾管理模式延伸至农村,对农村生活垃圾实行统一管理与处理。

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是我国未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对建设和谐新农村也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将日渐成熟的城市垃圾管理模式延伸至农村,节约成本;二是,将农民群众纳入管理队伍,培养农民自觉爱护环境、做好垃圾分类良好习惯;三是,在实现“干干净净、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美丽家园的同时,也为一部分人提供就业岗位。

3.3 建立综合的生活垃圾处置方式

纵观发达国家的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不难发现均是秉持“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末端处理”的原则,即“减量化、资源化及再处理”,首先限制垃圾产生的数量,其次鼓励资源再生与循环利用,将垃圾加工后生成能源和另一种物质,最后处理不了的垃圾实施卫生填埋,其中实施资源回收再利用是国际上处理垃圾的大趋势。

现行的我国各种垃圾处理方式中,填埋处理为主,约占90%以上;其次为堆肥处理,占总处理量的6%左右;焚烧处理还处在发展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来说,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仍然比较落后,未来一段时间内垃圾填埋仍是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模式。随着经济发展与国民素质的提升,我国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将更具有针对性。卫生填埋将逐渐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焚烧,通过初期的垃圾分类之后,将可燃成分在高温之下进行氧化热分解,将其转化为固体废渣,因此垃圾焚烧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的重要举措。

解决好农村生活垃圾是实现生态农村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建设新农村的五大目标之一就是“村容整洁”,因此为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实现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仍然是长路漫漫,既需要政府给予的资金保障、技术创新等,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王金霞,李玉敏,白军飞,等.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排放特征、处理现状与管理[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28(2):1-6.

[2]何品晶,章骅,吕凡,等.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及技术路线探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33(3):409-414.

[3]段雄伟,高海硕,黎华寿,等.广东省农村生活垃圾组分及其污染特性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32(7):1486-1492.

[4]Grossman G M, Ktreger, A B.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al[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7,110(2):353-377.

[5]王俊起,王友斌,李筱革,等.乡镇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排放及处理现状[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4,3(4):202-205.

[6]岳波,张志彬,孙英杰,等.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特征研究[J].2014,37(6):129-134.

[7]刘莹.农村废弃物处理与环境污染实证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0.

[8]李丹,何小松,席北斗,等.生活垃圾堆肥渗滤液污染物组成与演化规律研究[J].环境科学,2013,34(7):2918-2924.

[9]张倩,徐海云.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J].环境工程,2012,30(2):79-81.

[10]巫丽俊,丹,钟树明,等.农村生活垃圾常用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271-8272.

[11]陈家军,张俊丽,裴照滨.垃圾填埋二次污染的危害与防治[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2(3):27-30.

农村垃圾填埋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努力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质量,坚持用宣传引导的方式帮助农民形成良好卫生保洁习惯,用有效的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用科技的手段促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创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

二、主要原则

一是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二是科学规划,分类指导。三是集中整治,长效管理。

三、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落实清扫保洁、垃圾收集、集中处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环卫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到2013年,全乡农村基本实现环卫保洁达标和垃圾集中处理,中心集镇、新农村示范点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四、运行模式

(一)集中收集型。按照“户集、村收、乡镇集中填埋”的思路,以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为一个保洁点,按要求一个点组建农村保洁队伍。保洁员每天到农户家中收集一次垃圾,公共场所每周打扫两次,垃圾屋垃圾每周清运一次。

(二)就近简易处理型。在集镇或相对集中村庄,选择一个中心垃圾填埋场,辐射周边村庄;在偏远的新农村,原则上一个自然村一设置一个垃圾填埋场。在邻近水源地附近不得搞集中填埋,防止污染水源。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年1月-3月)。

1、制订方案。各村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运作模式、政策措施和组织领导。

2、宣传发动。召开一次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动员会,安排部署本村垃圾处理工作。

3、编制规划。各村要依据乡镇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编制垃圾无害化处理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区域内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点等环卫设施建设。

(二)实施阶段(年4月--年11月)。

全面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力争年底全乡以新农村点为示范,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10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以上。

(三)督查阶段(年12月)。由乡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按照方案要求和目标,现场对照查看,并结合日常督查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新村办,办公室主任由新村办同志兼任。

(二)明确职责分工。各村负责辖区内农村垃圾处理的具体组织实施,本村垃圾填埋场、垃圾屋、垃圾清运车等环卫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做好保洁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明确农户的垃圾收集清运及公共区域责任分包,制定村规民约,对农户遵守保洁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多方筹集资金。本着“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及“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一方面要努力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探索社会化筹资的新路子,扩大资金来源,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个人捐资,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四)落实相关要求。

1、标准从严。各地要按照标准化、无害化要求,加快配备乡、村垃圾处理设施及工作人员,做到“三有”(即:一有垃圾站、垃圾桶、垃圾屋、填埋场,二有清洁工具及运输工具,三有保洁员)。

2、注重养成。要签订“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农民每日自觉清扫房前屋后,形成保持村庄清洁卫生的习惯。做到垃圾要入桶入箱,禽畜要圈养,柴草要集中堆放,可回收物质要分开存放。保洁员负责村庄道路和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以及垃圾的收集与清运,同时负责对村民门前“三包”制度的检查督促。

3、创新机制。针对村民生活习俗、经济水平、文明素质不尽相同的实际,各村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合理确定垃圾处理模式,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不搞“一刀切”。

农村垃圾填埋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为指导,围绕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以人为本,科学规划,逐步建立健全试点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至9月底,全乡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全面启动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使之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环卫设施基本完善,农民文明卫生意识明显提高,全面推行乡、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二、组织领导

为了使我乡新村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有序开展,经研究决定成立如下工作小组,由分管领导邵三鹏任组长,桂由火、徐小平、杨泽建、蔡茂江、汤恒斌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督促乡、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

三、具体措施

㈠垃圾清理。1、定期开展集中整治活动,着重保持“三清三改”效果,特别村庄中的死角。2、搞好门前卫生三包,清理乱堆、乱放、乱倒等现象。3、特别是村庄入口路段,休闲场所、活动中心等地段的美化、绿化、亮化工作。

㈡垃圾处理。1、积极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推进有机物就地堆肥或沼气厌氧化处理,无机物村庄定期定点收集就近填埋处理。2、每户设置垃圾桶,建设多个垃圾池,每个新村点建设垃圾屋,临时收集,定期清运至村填埋场填埋。

㈢运行机制。1、抓好规划安排,按照村庄规划要求,合理选址,建好垃圾屋和垃圾填埋场。2、配备好适量的垃圾桶和垃圾运输工具。3、按照门前三包的要求,定期进行卫生评比,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使新村点的卫生保洁工作形成长效机制。4、采取义务投劳、轮流负责、集体出资还是分户出资等形式要求,配备专职保洁工作人员,负责本村公共场所的清扫和垃圾收集清运工作。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的突出问题,也是促进乡风文明的主要工作,各试点村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把该项工作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