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临床用药

临床用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临床用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临床用药

临床用药范文第1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 issn:1674-3296 cn:13-1389/r 邮发代号:18-115 周期:旬刊 出版地:河北石家庄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技协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科技协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简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创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本刊由河北省科技协会主管、主办。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3296,cn 13-1389/r;国内邮发代号:18-115。 

    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中西医药相结合的办刊原则,交流临床用药的理论、实验和临床成果,弘扬中、西医、药文化,提高医、药学术氛围,促进临床医药学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读者对象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师和药师,以及从事医药学教学、研究、生产的工作者。 

主要栏目设置:专家笔谈、论著、药物研究、临床用药、药品检验、药物质量控制、新药开发、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滥(乱)用分析、临床经验、临床护理、信息荟萃、讲座综述等。 

临床用药范文第2篇

【关键词】行政干预;药师素质;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的概念是安全、有效、适当、经济,凡是违背这四个要素的用药方式都是不合理的用药。不合理用药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和难题,据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至32%。特别是基层医院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尤为突出。临床医师用药行为受到经销商及经济利益的驱动,不合理用药、大处方、滥用抗生素现象很普遍。不合理用药现象急需整治。

我院不合理用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中的问题:1.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级别太高,多选用三代头孢甚至是四代头孢来作为预防性应用;2.预防用药全部在手术后给予;3.用药时间过长,不能做到及时停药,基本在患者出院时方停止使用抗菌药物。4.内科非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非常高,在80%以上,5.不做药敏试验或虽做但不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菌药物;6.不必要的联合用药;7.随意更换抗菌药物;8.β内酰胺类药物一日剂量一次给药等。

中药注射剂使用中的问题?: 2.不根据中药的辨证施治原则选择中药注射剂;2.存在重复用药现象;3.超剂量使用(超过说明书用量);4.不根据说明书选择溶媒等。

大量使用辅助治疗药物:我院大量使用的辅助治疗药物有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小牛血提取物注射液等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良反应的发生。

不合理用药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临床医师用药行为受经济利益驱使、医师药品知识的了解不足、行政干预不力、药师主动性不够是主要原因。当然药师地位得不到认可,临床知识不足也是医院不认可药师的一个主要原因,需要大量学习临床知识,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力争给临床提供更全面、更广泛、更新的药学服务。临床药师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努力工作,将直接参与患者的合理用药治疗,改变过去仅仅在药房里调配药物的职业形象。临床药师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加强继续教育,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临床药师的工作也将使患者和医生感受到临床药学存在的价值,提高药学在医院的地位。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我认为医院应该做好以下的工作:

1加大行政干预力度,建立健全药事管理组织系统并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程序。

1.1建立药品品种遴选原则、制度,制定基本用药目录,对新申请品种进行安全性评估。

1.2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讲座、学习班、研讨会。教育医生和药剂师合理使用药,加强所有医务人员对常见病的正确诊断和处理的培训。

1.3建立激励机制,奖励合理用药科室、医务人员,推广他们的经验。加大不合理用药的处罚力度。

2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2.1建立由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负责的处方点评制度并有效开展工作,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讨论分析公示。

2.2查阅门诊和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检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管理等工作。

3.制定药品处方集,规范医院用药。严格控制药品使用范围和剂量。

4建立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 对药品使用总金额和数量排名前10位进行分析,是否超常规,是否合理,定期公示结果,指导医师用药。

5与临床科室加强沟通,促进合理用药。药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大量新药的面市,药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将药学信息收集、整理,通过药讯、不良反应简报等提供临床人员参考,为提高医疗水平和促进合理用药提供有力的保证。

卫生部相继颁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三个规范性文件,加强医院药事工作和临床用药管理,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特别是《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是建国以来医院药学最重要的药事管理文件,明确规定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药剂科工作要以服务病人为中心,提出了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与定位,明确了医院药学应走向临床,建立临床药师制,面向病人,提供与用药有关的药学技术服务,在安全、有效、经济用药方面发挥药学专业作用。对医院药学的正确发展、药师作用的发挥和医疗机构合理使用药品很有指导作用,受到药学人员的欢迎,也反映出医院药事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突出地位。建立医师、药师、护师、病人互补的临床用药监督制约机制,促进合理用药,确保病人用药安全和卫生资源的合理使用是我们药师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临床用药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临床用药 护理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从单纯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迅速转变,我们临床护理工作者不仅仅是“发药、机械地打针”而是要求护理工作者,掌握相关药物应用过程中,临床药学与临床医学等知识,具备在临床发药,输液等治疗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够正确判断,并能管理采取措施,因此护士做为临床第一线的工作者,是各种药物应用的实施者,必须掌握患者用药前后的护理须知,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高效。现将我们多年的体会分析汇报如下。 药效学:主要内容是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原理与量效关系以及有关的影响因素,是选用药物的理论基础和主要依据。 药代动力学方面:主要是研究药物在体内代谢变化及转运与随时间变化药物浓度变化。掌握机体对药物处理的完整过程,了解药物相关特点和作用规律与药物在机体内有效维持时间及浓度,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每个药物都有一定的药理作用特点,同时对每个病人而言存在着很明显的个体差异,尤其是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及小儿、老年患者,为了达到最大治疗效果和最小的不良反应的目的,应全面了解可能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如给药途径剂型给要间隔、生理病理状态、饮食与心理等因素。如口服用药安全、方便但吸收较慢,病情危重患者不适用,胃肠反应及刺激性大的也不适用此法。舌下给药、直肠灌药仅适用于少数在口腔与黏膜或直肠容易吸收的药物。另外还有皮肤、阴道、耳鼻、呼吸道等多种给药途径。另外给药时间要根据药物在组织或血液中有效浓度量。对一些药物具体的剂型与服用方法及相关影响吸收的因素,临床护士要给予病人指导使其选择既安全又效果好的用药方法。 掌握药物的相互作用,做到合理用药

4.1、临床用药现在发展更新很快,很多临床输液由单一型抗生素发展为复合制剂;头孢菌素、也头孢拉啶发展成“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这样就要求临床护理人员,充分了解临床用药的药物疗效与毒性反应及副作用。在执行医嘱中,促使药物在机体内达到最大效果,副作用降至最低。要想达到这一目的,临床护士必须做到(1)、给药前全面了解病情及药物性能、作用、不良反应。(2)、注射针剂及静脉给药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混合使用后,出现沉淀变色等现象,属于配伍禁忌(3)、对不熟悉或未用过的药物,要详细了解说明书,充分了解药物在机体内的变化规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特别要认真观察病人用药过程中的反应。(4)、在执行医嘱时如发现配伍禁忌或用药剂量过大等问题,应立即与医生联系,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从而达到合理用药。

4.2、临床护理人员针对不同剂型,确定药物的给药方式,给药时间及注意事项,如口服剂型要掌握饭前或饭后;如服水剂,要配剂用量杯准确;混悬剂要摇均服用;驱虫药宜空腹服‘安神镇静药物宜睡前服等。既能增加疗效又最低限度减少不良反应。

5、给药的观察护理;为了准确患者安全,减少不良反应,护士必须做到①、详细询问病史,严格按相关操作程序执行医嘱,并密切观察用药反应。②、如发现患者有异常,立即停药与医生联系及时抢救。③、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6、饮食护理:饮食在病人治疗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有的疾病对饮食有一定的要求如糖尿病、痛风等。掌握疾病用药的同时对患者合理的饮指导,对病人的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7、加强心理护理: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物作用与用药心态规律以及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应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配合临床用药,减少患者给药过程中出现或发生的负性心理,从而促使药物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总之当前新药不断大量涌现,药物品种繁多,能够合理用药促使用药安全有效,护士在临床用药前后起着重要的监护作用。这样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护理人员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使病人临床用药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曹艳 李明等 临床药学监护 《中华中医学杂志》 2013.(3) (10) 105

2、张进 等 现代药业临床应用《中国处方药》 2012 (4) (5) 58―59

3、刘艳明 林英 医院临床药学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2011.(10)(4)67―09

临床用药范文第4篇

作者单位:445600 湖北省咸丰县人民医院

药物既有治病作用,也有防病作用,还有不良反应。至今还没有找到一种只有治疗作用而无任何不良反应的药物,所以安全合理的用药是临床医师要重视的问题。

1 不良反应

1.1副作用 药物在常用量时所发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不良反应。如异丙嗪(非那根)主要作用为抗组织胺,兵有明显的中枢安定作用,能增强、催眠药、镇痛药和局麻药的作用和降低体温、镇吐作用、但其副作用为困倦、嗜睡、口干,偶有胃肠刺激症状、皮炎等。

1.2过敏反应 由于抗原或半抗原物质的刺激,引起机体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如青霉素过敏引起的休克,氨苄青霉素引起的全身皮疹等。

1.3毒性反应 用药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引起的毒性反应,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引起耳蜗前庭器官损害,导致平衡失调,听觉减退或消失,庆大霉素引起肾脏功能损害等。

1.4继发性反应 这是由于药物治疗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病人,会使肠道内敏感细菌生长受到抑制,导致不敏感细菌大量繁殖。

1.5耐受性 指某些人对某些药物敏感性低,不但治疗量不出现反应,即便是中毒剂量也不会出现毒性反应。

1.6成痛性 指病人对一些药物长期使用所产生的依赖性,如杜冷丁、吗啡等镇痛药在停用后病人可以出现一系列精神和全身戒断症状。

1.7致畸作用 主要指孕妇在怀孕期间因用药不当造成胎儿畸形(腭裂、唇裂)、四肢短小等。

1.8致癌作用 指用药后由于药物或药物代谢产物而诱发机体致癌,如多环芬烃类物质和亚硝酸类都有极强的致癌物质。

2 安全合理用药

临床用药范文第5篇

方法 通过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临床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要告知医生和患者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避免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临床药的回诊意见和建意临床医师采纳。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势在必行,需要得到临床的配合和信任。

【关键词】 临床药师;临床用药;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

作者单位:122000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药材科

如今,临床用药存在重复用,大剂量用药,无指征用药,静脉滴注速度快等。以至提高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路,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也给患者带来痛苦。通过对临床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谈一谈临床药师与临床用药的体会。

1 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

各系统不良反应/事件表现如下: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寒战、高热等,其中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分别占严重病例的27.8%。

12.7%;中枢及外周神经损害主要表现为抽搐、颠痫大发作、意识模糊、精神异常、谵忘等;皮肤及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疹、多形性红斑型药疹等;呼吸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喉水肿、呼吸抑制等;其他损害主要表现为肝异常(占严重病例的4.4%)、肾功能异常、血尿、紫绀白细胞减3血小板减少、血糖异常、呕吐、腹泻等。

典型病例1:患者男,61岁。因前列腺炎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约30 min左右患者出现精神异常、兴奋、坐立不安、两手向空中抓挠、立即停药,改用头孢曲松钠,1.5 d后恢复正常。

典型病例2:患者男,76岁,因肺部感染给予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化钠注射液200 ml,1次/d,第4天。患者出现左上腹疼痛,伴恶心纳差,乏力,尿黄,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停用该药,改用其他抗生素,并用保肝降酶药,1周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2 过敏反应情况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病例报告中,过敏反应问题较为突出,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呼吸困难、多形性红斑型药疹、喉水肿等。

典型病例:患者,女,25岁,因肺部感染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绿化钠注射液100 ml,25滴/min,10 min后患者自述胃部不适,四肢麻木感,恶心呕吐,面部苍白,冷汗。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吸氧平卧位,测量血压60/30 mm Hg,脉搏48次/min,呼吸24次/min。给予非那根25 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5%葡萄糖250 ml快速滴注治疗,40 min后患者好转。

3 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

国家中心数据库中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严重病例报告分析显示,该产品存在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已经成为引起严重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

1:药物相互作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说明书提示,左氧氟沙星应避免与茶碱同时使用,如确同时应用,应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以调整其剂量。而国家中心数据库中存在多例与氨茶碱合用的病例报告,但并在监测血药浓度调整剂量。

典型病例:患者,女,42岁,因咳嗽、咳痰10 d,伴头痛、咽痛、发热,在内科门诊治疗,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 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氨茶碱注射液0.125 g、0.2%左氧氟沙星录化钠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后患者出现乏力,静默、四肢抽搐,呈强直后阵挛,伴胸闷、呼吸困难、气促,无意识障碍,呕吐,无二便失禁,唇周发绀、既到抢救中心治疗,查血常规、肾功能、心肌酶、离子等未见异常,体温36.7℃,脉搏125次/min,呼吸20次/min,158/68 mm Hg,予吸氧并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维生素c注射液3 g,静推地西泮注射液10 mg;肌注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20 mg。后胸闷缓解,四肢仍强直,遂转入内科住院部接受进一步治疗。经治疗,患者痊愈。

2:儿童用药问题。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说明书中明确提出18岁以下患者禁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喹诺酮类抗菌类药物注意事项中提示18岁以下未成年患者必免使用本类药物。但在国家中心数据库中不乏18岁以下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且引起严重不良事件的病例报告。

典型病例:患儿,男,12岁,因腹痛就诊,入院诊断为胃肠炎,给予静脉滴注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 ml,用药约2 min,患儿即出现喷嚏、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征状。立即停用该药,肌注氟米松5 mg,给予吸氧,肌注扑尔敏4 mg,雾化吸入肾上腺素等急救措施,并转入急郑科继续观察治疗,30 min症状逐渐缓解。3:多种抗菌药物联合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出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要联合用药。在国家中心数拒库明确标注联合用药的病例中,有15%以上病例联合应用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青霉素等抗菌药物。

典型病例:患者,女,72岁,因支气管炎给于静脉滴左氧氟沙星0.2 g,后滴青霉素800万u,再滴左氧氟沙星0.2 g。第二瓶左氧氟沙星滴完,出现全身皮肤瘙痒伴有斑片状皮疹,随即出现胸闷全身发抖,测血压60/40 mm Hg,心录60次/min,心音弱。对征治疗,患者痊愈。

4 相关建议

4.1 建议临床医生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时,应严格按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药物说明书用药。避免配伍禁忌;确保联合使用其他抗菌药物时应合理选择。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癜痫患者;任辰及哺乳期患妇女;18岁以下患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老年患者、神经系统病患者应甚用或在严格监护下使用。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仔细观查患者的征状和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尽快明确疹断,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4.2 建议药品生产 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各方面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教育与宣传,充分告知医生和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