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学学习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为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分局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各支部严格按照集中学习活动的方法要求,结合本支部实际,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各党委委员和各支部委员积极带头学习,充分发挥了表率作用。
二、上下齐动、积极参与
自2月15日至2月20日 ,分局开展了为期5天的“两学一做”集中学习活动,集中学习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开展,各党支部书记负责本支部集中学习的组织安排,各支部每天晚7点到9点都会组织支部全体民警学习,并围绕学习内容就如何找准问题、补齐短板、推进本部门工作和队伍建设进行了三次专题讨论。学习期间,每名民警认真做好个人学习记录,按照分局要求每名民警均撰写了不少于5000字的学习笔记和2篇学习心得体会。其中,分局民警程相国的心得体会《敢于担当、忠于履职》被公安周刊采纳。
三、深入实际、确保实效
例 如图1所示,将粗糙的斜面体M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物块m放在斜面上,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而斜面体静止不动.
问学生:试根据这个物理情景,你能想到哪些已教的物理知识(或者解题方法或者物理规律)
(2)M和m由于加速度相等,可以看成一个整体,让学生分别用隔离法和整体法求出地面对M的摩擦力大小和弹力大小
隔离法:由上面求解得到N=mgcosθ, f=mgsinθ,对M进行受力分析如图2,根据平衡条件:
引导学生得出:由m受力平衡可知M对m的合力为mg,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到m对M的作用力为mg,方向向下,也可以求出N地=(M+m)g f地=0.
整体法:由于M和m加速度相等,故M、m可以看成整体,很快可以得到N地=(M+m)g f地=0.
总结:物体在粗糙斜面上恰好沿静止斜面匀速下滑可知μ=
tanθ,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等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变式1 如图3,物体m恰好沿静止的斜面匀速下滑,若用平行斜面向下的推力F,使物块m加速下滑,试通过分析说明地面对M的摩擦力大小?
通过例1的讲解学生比较容易得到力F不影响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摩擦力,故这两力的合力竖直向下,地面给斜面体M的摩擦力为0.
变式2 物体m恰好沿静止的斜面匀速下滑,现用一个力F作用在m上,力F过m的重心,且方向竖直向下,如图4所示,试通过分析说明地面对M的摩擦力大小?
学生解答:由物体能沿静止的斜面匀速下滑可知: μ=tanθ
当力F作用在物体m上时,受力如图所示,可知压力增加Fcosθ,则摩擦力增加μFcosθ=Fsinθ.即物体仍然受力平衡.故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竖直向下,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为0.图5
问学生:通过这道题目,你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有用结论?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虽然本题中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压力增大了,但这两力的合力还是竖直向下,这是为什么呢?设合力与N的夹角为β,如图5, tanβ=fN=μ,μ=tanθ,故合力竖直向下,学生恍然大悟.
变式3 若作用力F的方向改成如图6所示,与斜面的夹角为α,试通过计分析说明地面给斜面体M的摩擦力又为多少?
应用上面的结论,学生很容易得到地面给斜面体的摩擦力为0.
变式4 如图7所示,斜面体A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滑块B在外力F1和F2的共同作用下沿斜面体表面向下运动.当F1方向水平向右,F2方向沿斜面体的表面向下时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同时撤去F1和F2,滑块B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B.若只撤去F1,在滑块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向右
C.若只撤去F2,在滑块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向右
D.若只撤去F2,在滑块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不变
本次六一节活动分两个序列:一是学校文艺汇演和表彰大会,二是一年级文艺专场,无论是学校的文艺汇演,还是一年级的专场,都收到了预期效果。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存在以下特点:
一、形式新。今年的六一节,各节目的辅导老师在编排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像六(一)班的歌舞表演《天亮了》就紧紧抓住了“爱心”这一主题,而二年级而班排演的歌伴舞,在道具上旧作新用,别具一格,另人耳目一新。二年级一班的《买报歌》设计新颖,服装突出;校队的《健美操》本来是一项健身运动,为学校在各项比赛中获得许多荣誉。五年级二班的相声自不必说,光是这个名字《越来越好》就够响亮的,象征着咱英才学校蒸蒸日上,各方面都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好评。小学部老师的《健美操》很有震撼力,尤其是这些老师们,又要上课,还要排出这么高质量的节目,真的很令人感动。在中途举行的给困难孩子献物品的时候,现场很多人留下了感动的泪水,董事长那句话说的很好啊!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一切为了孩子,这正是我们英才学校各个老师位置奋斗的宗旨,学生的进步就是我们最大的安慰,董事长还给我们献上一首声情并茂的的《红灯记》,总之。正是有这么多新颖的设计活动,才保证了我们六一活动的质量。
二、质量高。说到质量,本次活动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质量高。各辅导老师对自己的节目精益求精,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一遍遍的排练,一次次的修改,有的需要录音,就放弃了休息时间来学校录音,有的需要服装而学校没有,就东奔西跑千方百计去借。最后咱们的节目获得了挂钩单位、兄弟学校以及家长的一致好评,我想这是对我们各位老师最大的肯定。这次演出过后,与会领导多次点到主持人都是可造之才。他们这样评价我们六一活动:“整体质量高,苗子培养好。"
三、反响好。关于对学校文艺汇演的反响,刚才已经提到,就不在多说。我说到的这个反响主要是一年级文艺专场。一年级孩子小,搞一台专场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无形中给一年级的老师增添了很多心理压力。但一年级的老师克服了重重困难,尊重学校意见,多次修改,多次彩排,最终给家长呈现了一台质量较高的文艺专场,由此,也获得了家长的称赞和认可,从而宣传了我们学校。在此,也对一年级的全体老师提出表扬。
以上是对六一节目演出的一个大致回顾,下面,我还要表扬一下参与六一活动的工作人员,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默默付出,我们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学校才能高效率运转。(表扬带班纪律较好的老师),另外爱勇老师在控制室不辞辛苦的忙碌,对活动的正常举行齐了很大的作用;在六一前夕基本上是连轴转,修音响,刻光盘,为老师录音,并用私人关系找来专业的调音师调制音响,忙起来顾不上吃饭甚至一天只吃了一顿饭;为了有一个好的宣传效果,又是把关,没有丝毫怨言;老师们接到花束队的训练任务后,不仅干好,
而且动脑筋,想办法创造性干好,让学生和来宾一进门就感受到了喜庆气氛。英语组的催场也尽职尽责,保证了演员的秩序;体育组全体老师不管是学校的哪些活动哪些服务工作,他们都是中坚力量,组织学生,悬挂幕布,道具服务,摆放桌凳,从来没有丝毫的马虎;杜冰老师也一趟趟地为学校服务,尤其是董事长,学校里到处是她忙碌的身影,六一节是她最忙的时候,借服装,借道具,挂幕布,插彩旗,董事长不知每天要来回在校园里穿梭多少次。本该在六一后喘口气,却又劳累了整整一天,还有咱们部门的主任,马主任、孟主任、贾主任,咱们小学的每一名员工,都在尽己所能为学校做着贡献。每次活动过后,都会有很多感人的事让人久久回味。这两天听张校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感动",真的,当我回顾六一活动时,溢满心中的也是感动。被我们老师的奉献所感动,被我们老师的团结所感动,正是因为有了我们全体老师的默默奉献,精诚团结,我们才有理由相信,我们钢城小学会越办越好.我们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受累了,但孩子锻炼了,成长了,我们累的甘心,累得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特点教学细节
语文作为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点。语文与我们生话息息相关,我们需要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作为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全面完整了解语文教学的任务,更需要懂得如何把抽象的知识变成实在的容易理解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们感受到语文和生活的联系,懂得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语文的学习不仅会变得轻松容易,也变得更容易让学生们对语文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一、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
作为思想道德教育蕴含量比较广的初中语文教学,其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出健康向上的心理素养和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而现代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文内容里蕴含着大量的思想道德教育,这也就表明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所涵盖的大量的思想道德的特点。而教师要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熏陶和在思想上受到深刻的教育提升,就应将思想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中。如联系当代语文教学的现实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分析课文时将思想道德贯穿进去,有利于从道德上感染学生;在总结课文中心时突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心概况能力,从而更好地领悟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教学目标与语文素养
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是初中语文教学课程的起始点。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并由此来感悟生活,所以教师要处理好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达成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合理的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必要步骤,有了目标才能在后期的学习中有无尽的动力。学生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对学习往往只能保持短期的好奇心,等到好奇心过了以后就将学习丢在一边。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做的是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在教学课程中内容的集中性,尽量强化语文课堂的创新性,让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从而树立各阶段的学习目标,不断鼓励鞭策自己。
三、语文教学与培养能力
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应注意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相结合起来,毕竟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素质,让新一代的学生不仅具备拥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探索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学不是让学生读死书,而是让学生培养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灵活的学习能够让学习在学习时更加轻松,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有了积极的轻松的心态,学生在学习时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不仅仅是在语文课堂上讲解系统的语文知识,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实际训练,即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的实际训练,并且在学生训练以后进行耐心地讲解,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收获了什么以及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一门课程的教学,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尽量将各科知识或者各个方面的知识相互融合,让学生能够用最少的时间接触到最多的知识,从而达到高效的学习,这样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师与学生的关联
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能很好地处理好彼此的关系亦是教师可以快速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以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而教师在处理彼此的关系之时就应注意到彼此间的微妙关系,并从中把握。首先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时要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提出其中的疑问,即教师的讲解需要具有启发性。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可以加入对学生的提问,这样才能发现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教师提问的方向应以启发学生的思考为主,教师不仅是启发学生的思考,还要指导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往正确的道路上行走,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过程中要注意锻炼学生的思维训练,在教学课堂中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在进行指导时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是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再创造。
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身,并且要创造出更多让学生可以自我提升的空间和机会。这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并不是教学的唯一任务,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向高素质发展,尊重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只有处理好彼此的关系才能更快速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教师想要教好语文,学生要想学好语文,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很重要的。有些学生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那么就主要是由于其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拥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学好语文,不仅要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而这种培养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还要积累学习语文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是渐渐培养和积累的。有人说鲁迅的文章很难懂,其实就是因为没有找到突破口,并且理解一句话一定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上下文语境,这样学生才会将难题迎刃而解,教师便需要由此来引导学生。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要重视基础能力巩固,首先要学生谨记一些写法、修辞及符号的用意,学生只有拥有这样坚实的基础,才可去拔高。教师也需谨记“欲速则不达”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的恒心。
总之,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法宝,对于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过去死板的教学方式,而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在教学中结合新的知识,通过新的方法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发的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达到高效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兰荣.对话式教学与语文课程的实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2).
关键词:行动;任务;综合英语课;应用;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91-02
Abstract in English: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provid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Action Learning, analyses the problem of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comprehensive English course,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the application in a unit of the comprehensive course on the basis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Action Learning, reflects the procedure of teaching and states the conclusion.
Key words: Action Learningtaskcomprehensive English courseapplicationreflection.
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英语是高校英语专业的核心专业技能课。综合英语中的“综合”就人才培养而言,其一是能力综合培养,即综合培养学生未来工作岗位所需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其二是目标要综合实现,即是把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跨文化意识五大目标综合实现。为了实现这两个“综合”,笔者首先是从教学方法入手,阅读了一些关于教学法的书籍和文章,并积极应用与教学中,例如为教授的语篇准备充足的背景材料及学习辅助材料、给学生布置任务、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话题讨论、安排与语言训练有关的游戏以提高学生积极性等。但是笔者仍常感到无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陷入过分传授语言知识、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记笔记、在单词或句子上组织教学等教学的僵局。 教师长期主动地对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低。然而苦于无策,在责任心的驱使下,教师不得不更主动地多灌输,学生更加被动甚至厌烦。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让教师和学生无法忍受。
行动学习法特别强调的是广泛的小组活动,使每个人都参与进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行动学习法是否可用来解决综合英语课程的难题?可否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把教师从传统的课堂中解放出来?笔者决定实践见分晓,根据行动学习法的理论基础,设计了一个单元的综合英语课,并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了记录和反思。
二、行动学习法概述
1、行动学习法的提出及应用
“行动”这一概念用于学习最早源于20世纪中期的欧洲, 英国的瑞文斯(Reg Ravens)教授是其重要的创始人, 它最初被用于培训经理人员,并且效果显著。此“行动学习法”后来被引入职业继续教育、高等教育和教师培训中。英国学者伊恩•麦吉尔和利兹•贝蒂指出:“行动学习是一个以完成预定工作为目的,在同事支持下持续不断地反思与学习的过程。在行动学习中, 参加者通过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反思他们自己的经验, 并且相互学习提高”。 [2] “行动学习法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 但主要的目的是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研究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它以行动为基础, 以小组成员的经验和支持为依托, 以问题为中心, 以创造性思考为条件, 是四位一体的学习方法。”[3] 由此可见,行动学习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 独立思考与反思,与伙伴合作以获得相互支持。即通过行动调动主体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交际活动,“在行动中学”、“在反思中学”、“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以及“在合作中学习提高”,这个和外语教学中的交际法的有相通的地方。
2、行动学习法学习过程
行动学习法的学习过程并不是新思想的接受, 而是对自己行动的自主观察与反思。行动学习过程就是以“小组支持下通过行动与反思的不断循环来学习”为理念构建起来的。行动学习循环一般分五个阶段:首先是体验, 描述一个在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以便通过对过去经验的反思进行学习;其次是探求、诊断, 通过确定经验图式进行学习;第三是形成改进计划;第四是实施计划。最后是反思,回顾整个过程。
那么“行动学习法”对综合英语课堂的任务活动开展有什么启示呢?笔者经过思考和提炼后便有了以下的尝试。
三、实施过程
行动导向学习法的特征是:以实践活动为重点,以学习团队为单位,以真实案例为对象,以角色扮演为手段,以团体决断为要求。笔者以所教授的综合英语教材《致用英语》第二册第一课Chinese Culture为例, 把想法付诸于了实践。
(一)过程描述
1、教学内容分析
实验单元的名称虽然是中国文化,但是阅读的材料却是关于Spring Festival(春节)的,为了使目的性更强,笔者把单元主题改为了Spring Festival(春节),目的使学生从他们最熟悉的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节日入手,挖掘更多的中国文化习俗,并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用法。由于学生将来的职业是幼儿园或小学英语教师,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理念,把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工作过程相联,笔者给学生设定了他们的角色就是英语教师,他们的任务实施、任务的结果呈现都是要把自己当成一名英语教师。
2、任务的确定与实施
整个任务的确定与实施按照行动学习法的步骤,由学生自己从问题入手,通过对问题的梳理和总结,确定任务并实施任务,教师只是提供指导与帮助。整个单元任务分七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形成任务和分配任务
(1)教师先给出任务Ⅰ:假设你是一位小学英语教师,春节快到了,你需要借这传统的节日让学生懂得更多的中国文化,你会准备什么样的材料呢?
(2)在全班进行头脑风暴Brainstorm (Whole class):
(3)为了避免任务的重复,教师协助学生把他们在头脑风暴想出的与春节相关的词归为四类1)Tales; 2) Time; 3) Celebration activities(taboo, traditional activities) ;4)Food。
(4)然后把四个任务分别分到四个小组,小组成员的组成按宿舍分,但是会根据学生的水平高低调配,各组设定召集者一名,组员要服从召集者的安排。
第二步:任务的再分配
(1)教师给出任务Ⅱ:根据各组的主题,设计内容的框架;
(2)在小组中再次进行头脑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