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现状;问题;对策
陕西作为高等教育大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丰富。近年来,陕西省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为目标,先后出台了《陕西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改革提高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的意见》(陕教规范〔2015〕9号)、《陕西省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站点管理办法》(陕教规范〔2019〕8号)、《关于加强陕西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陕教高办〔2020〕30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管理的通知》(陕教高办〔2021〕9号)[1],不断加强和完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自觉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适应人民群众高质量、多样化学习需求,着力培养职业型、技术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一、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
2016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教职成〔2016〕7号),将普通高校、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独立设置成人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称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因此,所指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是对已经脱离了正规学校教育的成人进行的以获得高等教育学历为目的的教育活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对象包括通过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开放教育等来获得高等教育学历文凭的社会成员[2]。截至2020年12月,陕西省共有71所高校开设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其中:普通本科高校43所(公办高校34所、民办高校9所)、普通高职院校19所、成人高校9所(开放大学2所、职工大学6所、教育学院1所)。共设有成人高等教育和网络教育教学点862个,其中,省内教学点450个,占52.2%;省外教学点412个,占47.8%。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类型与层次包括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和开放教育等三类。在籍学生总数为844032人,其中:成人教育230538人;网络教育375593人;开放教育237901人(见表1)。2020年,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籍学生按年龄分层统计结果显示,20岁以内学生74422人,占在籍生总数的8.8%;21—30岁的学生437715人,占比为51.8%;31—40岁的学生275967人,占比为32.7%;40岁以上学生55928人,占比为6.7%(见表2)。2020年,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籍学生按职业分类统计结果显示,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有98634人,占比为11.7%;从事企业管理工作有39332人,占比为4.6%;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有138707人,占比为16.4%;从事技术辅助工作有186533人,占比为22.1%;从事服务工作有87255人,占比为10.3%;一线生产工人有60244人,占比为7.1%;从事其他职业有139691人,占比为16.5%;无职业有95886人,占比为11.3%(见表3)。
二、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目前450个省内校外教学点,基本覆盖了各地市县,600余种专业涵盖了高等教育的所有学科门类专业领域,办学基本覆盖了专科、专升本、本科等三个层次,满足不同人群学习需求。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高等教育资源紧缺和“高等学历教育补偿”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3]。与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新期盼相比,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适应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集中表现在办学定位不明晰、教育特点不明确、站点质量不稳定、教师队伍不专一、资源共享不充分。
(一)办学定位不明晰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办学类型之一。近年来,在具体办学过程中存在办学定位不明晰的问题。一是部分高校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边缘化,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作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边缘形式,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在思想上不重视,制度建设、教师队伍、学生管理的水平均有待提高;二是个别高校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利益化,没有准确处理好发扬本校办学特色、面向社会需要、迎合考生提升需求的关系;三是个别高校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普教化”“职教化”,照搬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缺乏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独特之处与办学特色。
(二)教育特点不明确
“普通高等学校授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应坚持与授予本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相同的标准,择优授予”[4]。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对象以社会在职人员为主,按需学习,注重实效,这种过高标准的学位授予并不利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良性发展。部分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并未紧密结合继续教育特点,忽视了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学习内容与成人的工作实践割裂开来,影响了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学习热情。
(三)站点质量不稳定
调研发现,陕西省教育厅在抽检2020年校外教学站点中,确定395个校外教学站点合格、21个限期整改、24个不合格[5];在抽检2019年校外教学站点中,确定420个校外教学站点合格、6个限期整改、27个不合格[6]。虽然大部分站点年检合格,但是部分校外站点存在设站不严格、管理不到位、投入跟不上、师资条件弱、教学条件差、有专业无学生等情况,甚至还有未经审批备案的站点违规招生现象,教育主管部门给出了整改或撤销的决定。
(四)教师队伍不专一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当前,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存在队伍不稳定、专业性不强、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部分从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工作的教师都是由从事高校普通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兼任的,各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缺少足够的专业化教师,更缺少继续教育理念先进、理论知识深厚、实践能力突出、育人水平高超的复合型教师队伍。
(五)资源共享不充分
资源建设是继续教育,特别是网络继续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陕西省设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高校都积极致力于资源建设工作,产出了一批优质的学习资源,但是这些教育资源一般都仅限本校学生使用,在资源的跨学校、跨区域、跨时空共享方面严重滞后。同时,共同建设、共同开发教学资源的力度也不够。
三、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一)重视程度不高,质量意识淡薄
面对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部分高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存在“重创收,轻管理;重规模,轻教育,忽略高质量人才培养,注重经济收益”的教育理念,对继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办学定位不明晰。部分高校办学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真正把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纳入总体规划、纳入改革领域,没有把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纳入保障体系和监管范围,人才培养方案照搬照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方案,专业设置盲目性与滞后性并存,课程建设投入不足、开放不够,导致办学质量不高。
(二)办学治校不严,站点管理松散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高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以经济利益为重,不注重教学管理和办学质量,招生宣传不规范,高校所设函授站、教学点的招生人员在宣传过程中夸大宣传、混淆概念、违规承诺。在教学管理中,个别高校对学生管理松散,未严格落实相关教学标准,对站点的教学管理存在监管盲区。如在网络教育方面,对学生学习监管不够,过度依赖平台的技术手段管理学生学习;在函授教育方面,不按培养方案落实相应面授辅导课时,仅开展单一的网络教学,缺乏对学生平时自学的管理和服务。
(三)评价机制不完善,师资建设乏力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师队伍水平不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普通高校扩招,加之教师科研任务重,导致教师工作负荷加大,上课冲突时有发生,教学质量严重下滑;高校现行人才评价体系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师资建设不利,有的高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工作量不与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挂钩,有的课时酬金低于普通教育授课报酬标准等,影响了教师参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制约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四)平台建设不足,共建共享滞后
长期以来,各高校各自为政,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资源共享方面做得不到位,导致各高校资源重复建设,这既浪费人力物力,又不利于优质教育资源推广共享,不利于教育公平。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缺位以及企业、产业参与不够,资源共享平台、资源共建机制不完善,导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不充分。
四、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对策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提高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社会认可度的关键。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大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工作的引导、管理和监控力度,努力推进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完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位的含金量,必须建立政府管教育、高校办教育、社会第三方评教育的良性互动机制。教育行政部门从制度层面建立地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的监督机制、质量评价机制,加强年报年检、质量评估与监控等工作。高校自身细化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建立健全校级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客观有效地开展自身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评价与监管工作。充分发挥第三方———陕西省高等继续教育学会的质量评价和监测作用,从办学定位、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制定科学而切实可行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评估指标体系。
(二)大力建设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线上管理系统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改变着教育教学的方式,信息技术更广泛、更深层次地应用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发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线上统计系统,完成包括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陕西校外教学站点备案及自检、主办高校年检、办学信息审核(招生人数、教材使用、教师情况、办学条件等)等管理功能,及时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政策动态,掌握高校及站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实施情况,通过线上系统实现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指导。
(三)协同打造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优良办学秩序
牵住站点管理这个“牛鼻子”,直击关键、敏感关节,以检查、清理、年检和评估为主要手段开展教学站点管理,教育主管部门、高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会多管齐下,久久为功。对各类校外教学站点实施全覆盖、拉网式评估,开展定期年检和不定期抽检。落实高校主体责任,严查办学权、招生权和教学权转移、下放、外包等不规范行为。
(四)全面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水平即学校水平,良师垂范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重要保障[7]。加强专兼结合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配足专职的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人员,将校外教学中心辅导教师、兼职教师一并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和管理中,确保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普通高校、高职院校要统筹安排校内教师承担全日制教育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工作,将专任教师承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工作纳入教学工作量计算和教师教学业绩考核评价体系中,建立本校教师到校外教学中心巡回教学的制度。
(五)协同发挥行业协会育人功能
1 当今医学目的转变的动因[2]
1.1 医学内动因
来自于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可谓突飞猛进、日新月异。20世纪40年代的医疗技术在以抗生素的开发与应用,输血、输液的普及,麻醉的进步为支持下,外科手术取得惊人进展。20世纪60年代由于医学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如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超声等医用电子仪器得到普及。20世纪70年代是X线电视、CT、核磁共振等无创性的影像诊断技术盛行。同时,同位素和酶技术等使微量分析得以利用,使得医疗检查和诊断更趋向精密化。20世纪80年代是治疗技术受益于高科技的发展,如人工脏器的出现、激光医学的应用、直线加速器治疗等。医疗技术的高科技化使艺术型的医疗转变为科学技术型的医疗。由于高科技治疗的出现,患者的生命质量本应该得到显著的改善,然而临床实践实际情况却不尽相同,因为实现这样的医疗效果,除需具有高科技医疗技术外,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求在医疗中的热心服务,亦即追求患者的身心满足。
1.2 医学外动因
来自于企业界中时兴的“满足顾客”观念。在当今物质丰富的时代,作为成熟的市场,为了企业的生存,服务已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就像本世纪初引起产业革命那样,现在是引起了服务革命的时代,“满足顾客”已经成为当今各行各业最大的课题,这种状况可以说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在医疗部分由于患者需要的多样化、医疗技术的高度发展、药品价格余利的减少以及病床周转率的下降等使医疗单位经济状况不景气。在这种情况下,医疗单位也应和企业一样引进“追求顾客的满足”,把患者当作顾客,为满足顾客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已是迫不及待的。
2 医学继续教育的现代要求
医学目的的转变,对医疗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目的核心课题之一是生命质量问题。生命质量的特征是指人类在其所处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自我意识。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强调生命质量,其意义重大,因为对生命质量考虑无疑会影响是否采取某种治疗方法,而治疗的目的也并不仅仅在于延长病人的寿命,因而提高生命质量是其一项重要的原则。
医学继续教育的对象是高等医学院校毕业后,通过规范或非规范的专业培训或非高等医学院校毕业,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正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医学继续教育使医务工作者跟上医学发展,在医学目的的前提下,以问题为基础、为中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一方面医学发展趋势使医学知识、技术在过去70年中呈指数增长,医务工作者不可能了解所有的知识或掌握已得到发展的技术。这意味着必须对需要学习的知识、理论或掌握的技术、方法精选;同时知识更新速度飞快,迫使医务工作者在职业生涯中必须接受医学继续教育。另一方面,医务工作者日益感受到知识、理论、技术和方法更新的需要,必然造成医学继续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并使之制度化。
社会的进步、社会病种的变化、人们卫生观念的转变和医疗消费供求矛盾的突出化以及医学伦理关系的演化,促进了医学发展,使医学目的适时调整与完善。目前,需要进一步充实和扩展医学继续教育。当前,医学继续教育需要强化医疗技术的选择性和高质量的心理服务两个方面的教育。下面以疼痛治疗为例加以讨论。
其一是医疗技术的选择。根据新型医学目的要求,在疼痛治疗中应讲究医疗技术的选择及实施这些技术时病人接受治疗的态度。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树立爱护人体任何一处组织的医疗观点,重视个体的特殊性,从诸多疗法中选择疗效最佳、最安全,毒副作用和损伤最小、经济耗费最少的治疗措施。不论采用任何疗法,一定要根据病情的需要,以确保患者安全和人格尊严为原则。能用可逆性方法达到治疗目的时,尽量不用损毁性、破坏性措施,以免给患者带来新的知觉、运动障碍以及精神、躯体的痛苦。另外,凡对机体有破坏性或明显侵袭性操作,即使能达到止痛目的,也必须慎重权衡,同时在抉择方案的实施中要履行知情同意的伦理义务。
其二是高质量的心理服务。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往往同时存在躯体疼痛与精神痛苦,心理因素占有重要的位置。接诊患者在这种情况下的作用尤为突出。作为疼痛治疗医生,应该树立“病员至上”观点,痛患者之痛,以解除患者的痛苦作为天职,对待每一位患者都应该满腔热情,用热心、关心和信心感染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安慰、温暖和鼓励。切忌“高技术、低感情”
的不良医风。慢性疼痛患者的病史陈述难免冗长或重复,医生应该耐心倾听,表示关心。慢性疼痛患者往往伴有多疑、忧虑乃至失去生活信心等心理障碍,医生应该态度和蔼、解释耐心、仔细诊查并想方设法为其解除痛苦。不可轻率地认为是“心理因素”或“神经官能症”,要与患者产生共鸣。这样首先使患者增强了战胜痛症的信心。患者经门诊医生热情接待后,尚未治疗即感到疼痛减轻一半的事例并非少见。接诊患者时另一高质量服务是能调动患者自身的积极因素,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要把患者看作是医疗实践中的亲密战友。医患之间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而不是“家长式”、“恩赐”关系。俗语云:“有病三分治、七分养”,生动地概括了医生“治”和患者的“养”两者之间的有机关系,这充分说明了患者自身在治疗中的重要性。为了调动患者战胜痛症的积极因素,医生应重视医疗保护性治疗。对不治之症的患者,可以原谅医生的“无罪的谎言”,但有些专家主张将病情和盘托出,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现实和积极配合治疗。不论采取任何形式,都应依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精神类型、对病情的态度、自身修养等心理状态灵活掌握,恰当运用。 3 继续医学教育是时代命题[3]
医学继续教育需要与变化的社会医学有必然的统一关系,实际上就是生命与健康的关系。现阶段医学目的的调整、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医学需要使医学继续教育成为医学的时代命题。我国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现有的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素质不高是不争的事实,这同医学目的的客观需求很不适应。因此,初级卫生保健急需医学继续教育,进而使众多的基层医务工作者自觉自愿地接受医学继续教育,加快造就一大批掌握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新型医务工作者已刻不容缓。
作为一种终身性医学教育,医学继续教育的基本观点就是以问题为中心、为基础进行医学教育,培养和发展全科及专科医务工作者的医学服务能力。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用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来装备正从事医疗实践的医务工作者,并使“四新”得到适当的应用。医学学科的高度专业化、整体化和理论化是现代医学的根本趋势,医学继续教育与之对应是必然的。医学继续教育活动实行学分制,拟采取短期培训、长期进修、专题讨论会、讲习班、学术交流和专修科及自学等形式在全科及专科层次大力开展和运作。医学继续教育的有效原则可归纳为:使对象乐于接受医学继续教育并对之感兴趣,明确医学发展、医学目的与医学继续教育的关系;审查对象的知识、技术、态度及服务输出能力,帮助其辩证客观地自我评价,找出不足,对发展前途心中有数,产生紧迫感和参与意识;做好各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医学继续教育计划需与对象合作实现,同时听取患者的意见;以问题为基础竭力使对象获取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并有效地转变其工作状态;制定医学继续教育档案;发挥潜力促使医学继续教育的巡回性和社区定向规模的不断扩大。医学全才和专才通过医学继续教育应该输出更多的优质服务,使自己的潜力和个性有突破性开发,以实现自我改造、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咏堂,张晋.医疗纠纷导引.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6-22.
2 宋咏堂,项红兵,唐洲平.从医学目的转变看疼痛治疗的现代要求.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0;12(6):357-358.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创新
国运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大计,在于教师。在努力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加快构建现代高效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历史使命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面对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面对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积极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努力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肩负着崭新的历史使命。
1.全面建设学习型小康社会,迫切要求加强中小学教师终身教育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有赖于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就不能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合格人才,就无法把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也就难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难以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兴,民族兴。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即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关键的作用。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有鉴于此,教师应当首先成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模范,教师群体应当率先成为学习型组织的示范,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应当成为学习型社会的样板。因此,关心教师发展,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已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2.教师队伍的结构性失衡,迫切要求优化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结构
当前,尽管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正在发生着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教师的供求关系基本平衡,教师队伍建设正在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怛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现象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一是层次性失衡。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师资数量供需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小学适龄人口开始减少并逐渐向初中推移,高中学龄人口逐渐增加,使得我国当前的教师供给关系由总量紧缺变为层次性失衡,教师质量问题更加凸显。截至2003年,我国570.28万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中专文化程度)为97.85%,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只有40.5%;初中专任教师 349.75万人,学历合格率(大专文化程度)为91.98%,其中获得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只有23.8%;高中专任教师107.06万人,学历合格率(本科文化程度)为75.71%,其中获得硕士以上学位者仅占0.9%;在61万职业中学 (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的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者仅占66.3%,二是区域性失衡。我国13亿人口有9亿在农村,基层教师1400万人,农村教师占其总数的3/4。近些年来,许多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任教,这些学校仍然存在教师不足的现象,而且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多是从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其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目前,农村中小学还普遍存在着一种“条件稍好的教师从乡村学校到乡镇学校、由乡镇学校到区县学校、由区县学校到地市学校”的流失现象,导致中小学教师区域性失衡现象更加突出。三是学科性失衡。中学的语文、数学、外语和计算机教师普遍短缺,而地理、生物、历史等学科的教师又出现过剩现象,由此导致部分教师“教非所学”。因此,尤为迫切的任务是,切实解决由教师供求总量不足所导致的结构性失衡的矛盾,整体上提升教师的学历水平,优化教师的素质结构。
3.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迫切要求强化中小学教师教育改革
当代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4年9月8—11日在日内瓦举办的第47届国际教育大会,主题是“面向所有青年的优质教育:面临的挑战、趋势和优先事项”。大会指出,世界基础教育正面临着要保障青少年在接受初等教育后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和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提高青少年的素质的挑战,并呈现出一种发展趋势,即:把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放在首位,把对教育的需求视为变革的动力,提高培训水平,注重学习成绩的评估与国际比较,对增加教育投资的重新置疑,建立新的国际教育管理性机制等。同时指出,为了确保教育质量,教师的作用除了传播知识以外,还需要掌握一些解决其他问题(如与贫困作斗争、保障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教育、预防暴力,促进社会融入、教会使用新技术等)的办法。教师的质量问题,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追溯教师教育的发展,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对教师“质”的要求就已取代了对“量”的需要,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从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提出教师职业专业化,到1986年美国的卡内基工作小组、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明天的教师》两个重要报告,同时把教师的专业性作为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从 1989—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相继发表的一系列有关教师及教师专业化改革的研究报告,到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教师专业化的中长期策略,“教师专业化”的观念成为社会共识。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对教师工作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目前我国现有中小学教师一千多万人,与发达国家相比,其专业化水平尚有不小的差距。面对我国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态势,以及国际教育改革浪潮的冲击,我国中小学教师不适应全面建设学习型小康社会要求的问题更加显露出来。在此情况下,改革和发展教师教育,促进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
二、确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先进理念
树立先进的继续教育理念,是实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走向开放、高效、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当前,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先导是观念的转变。
1.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是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办学理念,指导办学实践。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和行动纲领,也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正因如此,它对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正确的人才观和全面的质量观,切实推动广大中小学教师不断提高实施素贡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一是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即主体教育观、创新教育观、终身教育观、民主教育观。确立学生主体、师生平等、发展性评价等理念,以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统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凸显教育的主体性、民主性和创新性,提升学生的自主性、自我性和创造性,切实推进我国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即“人人都可成才”、“以人为本”、“人才资源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任何时候,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为此,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为此,要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放在我国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努力发挥教育在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实现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目标。三是要树立全面的质量观。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和灵魂,是学校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关注质量,保障质量,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21世纪是注重质量的世纪,21世纪质量的新标准已从“合格产品”变为“用户满意”。由此可见,“发展质量”比“发展速度”更加重要。21世纪的质量竞争将是“品牌竞争”,没有高质量就没有名牌。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质量观,不同的学校亦有着不同的质量定位。教育质量即是教育水平和效果的反映。学校教育质量不仅包括其产品 (学生),还包括教育的所有活动,人才培养的质量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学校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务必坚持评估标准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国际性,注重质量评估的多样性及“个性化”,努力实现教育质量全程抓、全面抓和全员抓。
2.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以人为本”是学校最重要的办学理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实质是,在学校各项工作中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学校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在学校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就是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校的发展为本。以教师为本,即关注教师的发展,绐终依靠和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作用。这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以学生为本,即关注学生的成长,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学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学校发展最根本的生命意义。学校只有实现“以人为本”,满足主体发展的需要,努力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最优发展,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获得最大的管理绩效,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为此,要从学校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出发,把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提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过程成为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终身学习”是人的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在其一生中不断获得满足与发展的过程,也是学习权和发展权实现的过程。“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没有时时、处处学习的实践,就难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此背景下,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人人皆学之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要有一支数量充足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有鉴于此,教师应当成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模范,教师群体应当率先成为学习型组织的示范,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应当成为学习型社会的样板。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必须充分开发教师资源。然而,我国的教师教育还不能很好地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存在着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脱节的现象,严重不适应教师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的要求。随着教师培训从学历补偿教育转变为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标的全员继续教育,使得加快教师终身学习的全程规划和建立教师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成为当务之急。学习既是社会的需要、职业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为此,我们应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切实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深刻认识“终身学习”既是人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人必须对社会及自身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把“终身教育”理念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和指导方针,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来规范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把“终身教育”思想具体落实到继续教育实践之中,大力拓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把起点教育、阶段教育扩展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把学校教育扩展为社会教育、社区教育,真正做到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并重;推动教育的社会化和国际化,让学习伴随和贯穿于人一生的全过程。
三、创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模式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践模式的创新,是促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面对全面建设学习型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以及教师专业化国际教育改革潮流的冲击,努力创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模式,对于构建现代高效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转贴于 1.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创新
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以来,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实行的是省、市(地)统筹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省级教师培训和市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3个层次构成了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体系。随着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的转变,教师教育体系逐渐向高等教育层次集中,使得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和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成为新时期教师培训的重点。在此情况下,构建开放灵活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势在必行。为此,要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积极推进和实施教师教育网、卫星电视网和互联网即“人网”、“天网”、“地网”3网相互融通、系统集成的全国教师网联计划,发挥高水平大学在教师培训体系中的龙头作用以及师范院校和其他教师教育机构的骨干作用;进一步加强“教师网联”建设,促进省级区域性教师网联与全国教师网联的相互衔接,促进符合条件的省属院校与“教师网联”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办学,支持和鼓励区域性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实现全国优质教师培训资源的共建共享;大力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改革和建设,推动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与县级教科研部门、电教机构、电大工作站等的资源整合和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使之形成合力,从而构建多功能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教师网联’校外学习中心”和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校本研修制度,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努力发挥校本研修在实施教师网联计划中的基础作用,努力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2.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创新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重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按照“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确定切实可行的培训目标,选择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培训内容,把开展教师的素质提高教育与开展学历学位提升教育相结合,突出培训重点,讲求培训实效,使广大教师都能在培训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目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一要开展骨干教师培训。积极组织和开展优秀中小学教师的高级研修、新课程骨干教师的国家级培训和中小学骨干教师的专项培训,注重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理论素养,更新知识结构,使之增强学术研究与自我提高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科研创新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改革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二要狠抓师德培训。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教育作为培训的重点,多形式组织学习,多途径进行考核,多角度树立典型,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内容来抓,常抓不懈,真正抓紧、抓实、抓好。三要进行学历学位提高培训。到2007年底,要使全国小学教师具有专科以上学历者达到70%左右,初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达到50%左右,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者达到一定比例,从而使中小学教师学历学位水平显著提升。四要强化新课程培训。认真组织和安排分类培训和分层培训工作:教师培训机构组织有关新课程的“通识”培训,教科研部门组织新课程学科的“专门”培训。在组织和开展省级培训的同时,要积极指导和督促各市(州)、县(市、区)开展相应的培训。五要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可分为普及培训、等级培训和多媒体技术培训3个层次进行,努力增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切实提高他们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
3.变革教育培训模式,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法创新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一项十分巨大的工程,周期长,见效慢。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致力于方法的创新。要把理论培训与教育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短期面授与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灵活运用培训班、研修班、自学、课题研究、导师导教、学术报告、教研活动、案例教学、教学观摩、社会考察等继续教育形式,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业务指导,注重解决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积极构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科学模式,比如:“自主式与引导式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挖掘他们自身资源,引导其自主获取知识信息,自主进行经验反思、知识更新和重构,主要通过自学、交流研讨、学术报告、案例教学等方式来实施;“研究型主题培训模式”:依据专题来配备导师,让中小学教师分组研究,使之在参与过程中增强自我意识,在经验反思中实现自我突破;“研培一体的培训模式”: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困惑、不足和问题,构建教研、科研和培训一体化的培训模式,以“研”促“培”,寓“研”于“培”,“研”、“培”结合,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校本培训模式”: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规划和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把培训、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它涉及到指导教师制度、专题受训、行动研究、教学反思、区域合作、自学等内容。总之,教师继续教育方法的创新和科学模式的构建,既可以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又可以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有利于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
4.加强组织领导工作,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创新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管理应该是一个全方位、多环节有机结合的动态管理,是一个从培训需求调查、培训方案设计、培训实施操作到培训效益评估的全程管理。实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的科学化,关键在于各地要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此项工作纳入本地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同步考虑,统筹安排,提供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把教师继续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深入基层,广泛调研,组织培训者、受训者、科研人员、主管行政人员共同参与制订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教师继续教育的长远规划、近期计划、培训方案和有关政策,做到目标明确、内容适用、形式多样、方法独到、科学规范、师资优良、政策适宜、保障有力;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管理,注重督查和指导,整合培训、教学、科研机构的力量,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有序、高效、健康运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后期管理涉及追踪调查、检测、监督、任用、反馈、再培训等内容,是教师培训工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应引起高度重视,评估检查不可懈怠。要充分发挥省级教师培训机构的业务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省、市、县3级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和网络的建设,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基地建设、培训机构的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教育的课程教材建设、继续教育工作的政策制度建设,注重对继续教育的科学研究,努力发挥政策导向、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教学指导的作用,进而实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四、构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
观念的转变是先导,实践模式的创新是核心,制度的建设是关键。只有制度创新,观念转变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的模式才能得以健康运行,进而通过制度的创新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因此,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规章制度,构建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是推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深入、持久、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1.建立政策导向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例如,当前急需科学地制订有关“加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若干规定”等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继续教育工作的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为重点,以岗位技能培训、学历提升培训、新课程培训、师德师风培训为核心内容,切实开展教师的全员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努力开创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新局面。二是建立教师周期培训制度。教师继续教育以5年为一个周期,实行省、市(地)统筹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基地具体实施;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应以在职攻读为主,脱产学习为辅;坚持专业对口、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切实开展教师的岗位培训和学历提高教育。三是建立教师交流制度。加大对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教育支援的力度,从发达、较发达地区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到欠发达地区或落后地区支教;从欠发达地区或落后地区选派教学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发达或较发达地区学校挂职锻炼,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建立监督约束机制
建立监督约束机制,主要是构建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相结合以及管理部门、培训部门和教师任职学校协调配合的管理体制。教育行政部门主要抓宏观调控、政策保证和资源整合,强化检查与评估,加强咨询与指导。教师培训部门要根据国家、省政府制订的培训规划和要求,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具体组织、管理、协调、指导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以保证培训活动的质量。各级学校要在抓好校本培训的同时,参与外培教师的管理,协助开展师德师能的考核工作,确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计划有较强的针对性,内容有实效性,方式多样化,管理科学化。
3.建立评价激励机制
“评价激励机制”,具体包括教师继续教育评价体系、教师继续教育基地评价标准与效益评价标准、发展性教师继续教育评估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在现实的教师培训工作中,要注重教师培训制度与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教师的资格再认证及教师的职务评聘相结合,完善教师培训证书制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和教师培训管理制度,从而构建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4.建立供给保障机制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各地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的保障机制,以及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培训成本的分担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教师继续教育专项基金”;把必要的教师培训经费纳入当地政府财政教育预算,按照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单独列支,切实予以保障;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试行“教师培训券”制度,国家应对中西部农村地区教师培训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和财力支持;建立教师培训课程资源评审和遴选机制,加强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建设,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切实保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注释:
[1]教育部:《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报》,2004—05—27(2).
关键词:双语教学;双语教师;继续教育
收稿日期:2007―03―05
作者简介:夏云(1974―),女,汉族,山东日照人,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院长助理,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外语教学研究。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重要方面,卓有成效的师资培训是高等教育改革成败的必要条件。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的加强大学本科教育的十二项措施中,其中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要求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这为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研究课题。双语教师作为双语教学的主要资源与最直接的实施者,是双语教学目标最终实现的主要中介。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不仅要系统地掌握所教课程的专业知识,而且要能够用英语表达、解析本专业知识,要具有相当高的英语表达能力。因此高质量的双语教师是保证高质量双语教学之关键。为提高高校任课教师的双语授课能力,促进各校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教育部和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了针对211工程院校的高校基础课任课教师出国研修项目,但是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这类教师的数量远不能满足要求。而在国内接受专门培训的双语授课教师更是少之又少,这是目前高校在开展双语教学过程中受到制约的因素之一。本文试图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环境建设等角度探析高校双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以期对进一步加强我国双语教学教师队伍的在职培训与提高、促进我国较高质量双语教学的开展有所裨益。
一、力求教育内容多元化
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把双语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部过程中,通过目的语向学生讲授课程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等。这些教师必须敢于应对各种挑战,有特殊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本学科专业知识,又要具有丰富的双语教育科学知识和宽厚的双语双元文化知识,成为双语双元文化者,是专家型的教师。因此应根据双语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培训于一体。本体性知识就是获得最新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的前沿发展、本学科知识的内容、结构及该学科的研究方法,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拓宽、应用等;条件性知识是学习新的教育观念、教育基础理论;实践性知识包括教育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以及教育科研指导等。因此双语教师培训既要包括双语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体现双语教学实践的操作性知识、以及双语语言文化知识,又要力求知识传授与教学专题研究相结合,使学员具备更加宽广的知识视野。
二、以校为本,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与实战化
“校本培训”是在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中,以教师任教学校为基地,采用互教互学或专家指导等形式,实现学校发展和教师个人成长并举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而双语教学条件下的高校教师校本培训是指以双语教师任教的学校为培训单位,以双语教师的课堂为培训场所,以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主旨,把培训、教学与教研活动密切结合起来的在职双语教师继续教育形式。
校本培训有其固有的优势,即突出以教师为本,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展开培训、解决问题,着力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并且具有时空上的灵活性、连续性,内容上的针对性以及培训的实效性。此外,针对高校双语教师开展校本培训还有利于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学校可以利用各种信息,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并通过有效的组织,使各种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例如,针对双语教学所需基本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尤其是口语表达的培训,可以充分利用各高校自身的外语师资人员以及各种外语培训设施,包括语音实验室、多媒体设备等进行有效的培训。
另外,针对双语教育观念、教育基础理论等条件性知识的培训,可以在学校范围内安排各院系之间的学习与交流,虽然各院系之间存在着学科与专业的差异,但这并不能抹杀双语教育教学的共性。学校可以组织各院系具有丰富的双语教育经验的教师或学者专家以双语课程改革、双语教育方法等为主要内容举行双语教育讲座,或开展合作式的行动研究,即教师扮演研究者的角色,针对双语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定期开展双语教育专题研讨会,如新教材的教学研究、MCAI教学的研究、双语教学的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高效性、形象性、立体性、情景性、互补性和实效性研究等,以进一步提高学员对这方面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此外还可以举行双语教育课堂观摩听课,这一方式具有直观性的特点,通过教学的设计、演示、观摩、反省可以帮助教师获取最直接的双语教学经验,开拓双语教师的视野,同时通过教学反思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适合自己的教学理论。高校教师经过跨院系的学习与交流,可以更多地汲取双语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方面的营养,在双语教学与研究方面与兄弟院系的双语教师共同提高。
三、创造良好的双语教师继续教育环境
1.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学习动机
根据Gardener&Lambert的动机论,学习可以分为融入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其中以学习为乐趣的融入性动机对于学习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如何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两种动机,使其潜心向学,对于真正实现双语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至关重要。
教学与科研之间是一个循环往复、互相促进的过程,即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借助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双语教学研究的资助力度,如设立专门的双语教学研究项目,激励教师以研究小组为单位互为协作,进行相关研究,申报相关教学研究项目,提高整体研究能力,从而使教师了解双语教育领域最新学术发展动态。双语教师之间的协作和参与能有效激发参加培训的教师的融入性动机,使其从单纯听从学校安排逐渐转变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此外,设立双语教学奖励金、对教师在双语教学中的突出成就和贡献进行表彰奖励以及在双语教师工作量的计算上采取优惠政策等机制还可以有效激发教师的工具性动机,使教师清醒地意识到双语教学同样关系到自身的发展和生存,通过继续教育既能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又能提升个人竞争力,寻求个人更好发展。
通过制定有效、完善的激励机制,最大程度的结合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融入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是实现双语教师继续教育成效的基本保证。
2.建立相关的培训约束机制,加强教师教育管理工作
要降低双语教师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益,就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培训约束机制,如培训管理制度、培训考评考核制度等。在职双语教师培训必须坚持经常化与制度化,培训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培训工作各环节的科学管理。主要加强培训过程检查,还要定期组织开展对培训辅导者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者的素质,最终使得高校双语教师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3.建设远程教育培训网络环境
高校教师对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学习地点以及时间等不同的需求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要尽快完善教师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开发适合双语教师教学培训的、有针对性的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培训,保证广大教师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及教学媒体局限,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个别需要进行个别化学习,进行知识更新与创新,还可以与其他学员进行不受时空限制的协作学习。另外,在网络上各种教学策略能够进行整合,集讲授、个别化学习、协作于一体,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而且网络学习方式信息量大,新知识传递优势明显,更适合成人学习,但另一方面,作为教育对象,双语教师的学习习惯变得尤为重要,应尽快使其从传统学习方式中走出来,培养在线学习的习惯,这样能更好地提高培训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蔚清.高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6,(10)99-100.
〔2〕李艳梅,许丽.部分高校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情况调查分析与思考〔J〕.大学化学,2006,(2)10-15.
〔3〕华东地区高校教师培训专题研究课题组.华东地区高校教师培训现状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05,(2)33-37.
〔4〕赵吉勇.高校双语教学模式下的师资培训〔J〕.航海教育研究,2006,(1)99-100.
〔5〕王莉颖.国外双语教师在职培训模式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11)78-81.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继续教育;服务领域
一、高校图书馆有能力为继续教育服务
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普通高等学校是坚持“两条腿”(多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把举办函授教育、在职进修教育、对地方各类人员的培训教育等学历和非学历的继续教育当作高等学校的办学内容之一。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暂行工作条例?》中指出:举办继续教育,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内容之一。高等学校在办好全日制教育的同时?,要创造条件举办函授教育。“函授生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到校集中学习期间,学校应统筹安排其使用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图书馆、学生宿舍以及其它教学、生活设施”。管理科学、规范的图书馆是办好继续教育的一个必要条件之一。国家教育部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明确强调举办继续教育不只是注重数量,而是更要注重质量的提高。高等学校举办继续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离不开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高校图书馆为继续教育提供服务义不容辞,高校图书馆要努力成为继续教育提高质量强有力的后盾。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是“读者至上,服务第一”,全心全意地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这是办好继续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高校良好的图书馆环境,丰富而又专业的馆藏为举办继续教育创造了相对优越的条件,那些建校历史较长的高等院校、重点院校、国家一流院校,人均拨款经费高,馆藏丰富、门类齐全,硬件一流,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旧馆总面积超过51,000平方米,阅览座位4000多个,藏书容量可达650万册,规模上成为亚洲高校第一大馆。特别是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后,高校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同时2002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高校的办学水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开始开展对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评估。各高校按照本评估达标标准及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都纷纷进行了新校区的建设,不少的高校同时新修了图书馆,新增了馆舍面积,计算机等现代技术设备的配置更加完善,学校对图书购置经费的支出大幅度增加,生均图书藏书、年生均进书量都在合格标准以上。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原则的指导下,结合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2000]59号),各高校岗位聘任制的实施,使高校图书馆的内部机构的设置更加科学,人员结构的配置更趋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就业情况的变化,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部份专业招生明显减少或停止招生,使大量文献资料处于休眠状态。同时,由于高校教学工作的阶段性,在一年中,如假期必然出现有些文献资料处于相对“空闲”状态。据统计,高校图书馆的藏书流通率普遍较低,一般均低于40%,有些图书馆藏书流通率低于20%,高校图书馆藏书的60%~80%处于闲置状态。据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图书使用率大约在0.3~0.5次之间,即年平均每8本书中才能有一本一年使用一次,而俄罗斯年均为1.4~3次,,日本公共图书馆为5次。因此,图书馆能为本校师生和科研人员提供快捷优质量的服务,还能直接为继续教育服务。
从继续教育自身的特点来看,继续教育也非常需要图书馆。继续教育学员绝大多数为社会在职人员,他们学习目的明确,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学能力,他们能从本职工作或者将要从事的职业出发,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专业文化水?平,加强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的素质修养,参与市场激烈的竞争。继续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它是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的教育形式,学员听课时间少,在校时间短,?这就要求继续教育学员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让学员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进图书馆,多学习,多阅览,多钻研,开阔眼界,从这方面来讲,图书馆的重要作用越发突出。
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来看,高校图书馆不但要为继续教育人员服务,而且要向社会开放。在美国所有的大学图书馆几乎都向校外人员开放,他们不分地区、年龄、种族,所有来?馆者,只要出示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就可以办理有关手续,进入馆内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日本的部分大学也正分层次的向社会开放。1965年,美国联邦法中的高等教育法第二章规定:凡美国的大学图书馆都有权享受联邦政府的补助。美国的大学图书馆界由此产生了一?种共识,既然接受了来自国家税金的补助,那么就理应向全体国民开放。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提出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在满足本校读者需求的前提下,努力向社会开放。高校图书馆理应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针对继续教育教育的特点,积极开发馆藏资源,把知识信息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继续教育学员的深处,这对于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把握继续教育的规律,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继续教育有其特点,存在着许多客观不利的因素,这就决定了高校图书馆为继续教育的服务工作要比普通高等教育困难得多,复杂得多,具体表现为继续教育人员在校时间短,离校距离远?,不能随时按需要进入图书馆,不能及时地借还有关图书,从图书馆方面来说,又不能正常有秩序地开展服务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的难度。高校图书馆面对这些问题,应主动根据继续教育的特殊规律,本着真正从提高高等继续教育质量出发,充分挖掘工作潜力,做好服务工作。
高校的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图书馆为继续教育服务的重大意义,把为继续教育服务当成图书馆的份内工作,图书馆经费要保证专项拨款,并根据继续教育的发展和需要而适当增加经费,图书馆管理部门应根据继续教育各专业的情况,准确了解及时地采购那些继续教育人员急需的?、适用性强的图书,以利继续教育人员在校学习环节中提高学习效率。图书馆可根据工作业务的需要配备针对继续教育的专职工作人员,设置专门服务岗位,并要求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对继续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弄懂弄通继续教育教学的规律,开展专题服务和定题服务,定点服务,变被动为主动服务。
根据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学员的学习特点,实施与普通在校生不同的图书馆开放形式。图书馆可采取开放式或半开放式,让学员自由地直接接触图书馆的各种馆藏,从事学习、检索、研究工作,条件允许的学校,还可采取机动灵活的方式为学员服务。一种方式是,在非面授的时间里(即使是已经不是学校的学员了),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具体问题需要查找各种资料才能解决的,可来函与图书馆主管领导及图书馆主要部门的负责人联系,采取预约或邮寄的方式借书解决。这样做一方面让学员?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内心增加一份热爱学校、热爱图书馆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保持了他们与图书馆的联系,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增长了他们的知识,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书馆应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加强管理,更好地服务于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人员流动量大,专业分散,层次多样,继续教育人员中的函授学员在校时间短,而且两次面授之间间隔时间较长,继续教育中的短期培训班人员或一星期或几个月,为稳定继续教育的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能正常运转,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会同高校继续教育主管(或相关)部门,对继续教育学员进行必要的图书馆规章制度教育或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介绍,并制定相应的新制度来完善管理工作,包括:引导和约束继续教育学员用好图书,爱护好图书,对于损坏图书的按照图书馆规章制度进行赔偿;图书馆能为继续教育人员提供那里方面的服务等。
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支持和主动开设《文献检索》、网络培训及利用图书馆等课程?、讲座、咨询活动,认真办好新书介绍栏目,宣传橱窗,校园网的图书馆网页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员提高自学能力。满足继续教育人员对所需资料查找和检索的要求。
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质量,涉及到许多方面,但我们只要始终把握继续教育的规律,积极推进图书馆工作的改革,转变机制,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进程,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在人力资源充满竞争的时代,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充分发挥图书馆人力资本的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使继续教育在利用图书馆方面收到实效,图书馆也一定会发挥其巨大潜能,高校图书馆吸纳继续教育学员为自己的基本读者,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一定会有大的作为,同时,图书馆在为他们提供特殊需求时收取一定的费用,缓解了部分高校图书馆经费紧张的局面。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沈小丁.论读者的法律地位[J].图书馆杂志,2000,6: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