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产品物流配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Logistics has achieved fast development for the past years, especially logistics distribution; it attracts the extensive attention of people. China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product delivery in logistics is still a gap in China, which restricts the logistics development. The thesis analyzed the importance of studying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distribution of Shijiazhuang district,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combining with governmental development plan, hoping to arouse the attention of insiders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 intensify research on the relative problems, and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distribution of Shijiazhuang district.
关键词: 物流;配送模式;农产品配送;流通方式;物流成本
Key words: logistics;distribution model;agricultural product delivery;distribution model;logistic cost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009-01
0 引言
相对于工业物流而言,我国农产品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我国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进行分析与研究,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对于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北这个农业大省省会,石家庄地区为落脚点,对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有效模式进行初步探索研究。
1 石家庄地区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基本现状
石家庄市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高产区,是华北地区的重要商埠。石家庄是全国铁路、高速公路、国道交会程度最高的中心城市,是国家铁路运输网中三大货运编组站之一,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和货物中转中心。石家庄国际机场是首都备降和分流机场,已开通内陆港和40多条国内外航线。这些优越的条件,无疑为石家庄地区发展辐射全国、联通海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目前的石家庄物流配送体系还不能适应农产品流通的需要。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发展比较缓慢,物流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且都是“粗放型”发展,专业化操作程度较低。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加快石家庄地区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更好地服务“三农”,政府制定了《石家庄市农村物流配送发展规划》,提出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立足服务三农,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完善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使我市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一些配套措施。
2 基于石家庄市农村物流配送发展规划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2.1 改造农产品传统流通渠道,探索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产品的流通渠道指的是,产品从生产商手中到消费者手中所经历的通道,这个过程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产品流通的效率及买卖双方的成本。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基本模式为: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菜市场——消费者。之所以称之为“传统流通渠道”,是因为它采取的仍是一买一卖,有一件送一件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浪费了运力,增加了送货成本,买卖双方的信息沟通不畅,极易导致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的状况,供需双方的需求都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如果加入物流中配送的概念,以上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即:生产基地——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超市(菜市场、酒店、食堂)——消费者的模式。这种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应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农产品的采购、运输、加工、配送等业务流程。配送中心把分散的农户生产点或者生产基地的农产品实现现场采购,再运输到公司经过分级、筛选、分割、分拣、包装、仓储、深加工、配货等环节,再向多个需求点如超市、便利店等零售网点配送农产品。
2.2 建设有辐射能力的物流配送中心。石家庄地区目前在建以及拟建的大中型物流配送中心项目有六个,分别为:华北绿谷农副产品交易物流项目,总投资15亿元;保龙仓河北大河物流园农产品加工仓储配送中心,总投资4.5亿元;河北国大物流产业园,投资1.55亿元;河北省粮食现代物流石家庄基地,投资1.54亿元;河北凯隆达食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投资5400万元;益海粮油仓储物流基地,投资6000万元。在此,笔者想重点叙述的是“河北国大物流产业园”。该产业园是为“河北国大连锁商业有限公司”建立的。河北国大连锁商业有限公司是河北省较早成立并实行规范化管理的现代化商业连锁企业,包括食品商场、超市、便利店、农家店、书报亭等业态,并已初步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是省内成功的便利店品牌之一。
2.3 健全物流信息体系。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信息社会。然而长期以来,农民对市场供求信息的获取渠道单一,获取的信息滞后、失真现象严重,跟不上瞬息万变的市场。缺乏有效的信息导向,农产品物流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流程不合理,甚至简单的农产品流通环节也会出现“牛鞭效应”。一旦发生这个问题,流通中的库存盲目增加,易腐烂的生鲜农产品极易造成损失,而这又会直接损害农民的利益。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物流信息体系。
2.4 利用现代化的物流技术。从物流技术来看,我们目前的技术装备比较落后。农产品加工包装能力比较低下,品牌数量少、覆盖率低。品牌及包装产品一般是粮油等大宗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品,进入市场的鲜活农产品基本上仍以散装原产品为主,这导致了流通环节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市场间的差价而不是加工增值。这就需要我们更新物流装备,创立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发展自己的精致包装,赚取商品本身以外的附加利润,提高农民的收益。
3 结束语
近几年来,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流通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正在兴起,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关注。由于农产品物流的特殊性,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复杂性特点,目前农产品物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比较贫乏,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物流的概念、性质及物流体系建设,还没有从物流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化研究。农产品物流与农业产业化、粮食流通体系改革研究等重大农业发展问题关系都需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改善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模式要达到三个目标:首先,使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能够实现价值与使用价值;其次,使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增值;最后,降低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本文的初步探索,旨在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物流业专家及爱好者参与更多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郭淑缓.河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及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1-0014-0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初级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一直占据着较大的比重,近年来各类大宗农产品交易额不断增加。然而,农产品流通过程的物流总额占全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这一趋势表明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损失了一部分。
1背景
从我国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实践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配送渠道混乱、配送环节多、时间长、配送成本高、配送效率低等。因此,优化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提高农产品物流配送效率,对农产品企业维持合理的库存量水平、降低库存成本、减小库存量波动幅度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之前,关于农产品物流配送问题方法论的研究,运用运筹学方法通过建立相应的库存控制模型来研究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的情况较多。但这一类数学方法由于在研究农产品物流配送问题的过程中要求所收集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都较高,因而存在一定不足。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福斯特(Forrester)教授创立的,是一种研究社会经济领域复杂系统的方法,在发展趋势预测以及数据不足问题的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掌握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系统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有限的数据,推算分析得出农产品物流配送过程的主要信息。
2农产品物流配送现状及问题
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还比较落后,“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严重,农产品物流配送方面也还存在诸多问题,物流配送现状相对于发达国家比较严峻。
(1)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信息不对称,造成农产品市场秩序混乱。
市场真实的需求信息从消费末端沿着供应链朝上游不断地被过度夸大,农产品生产主体感知到的是放大很多倍的农产品需求量,最终导致市场供应过剩,农产品价格过低,给农产品生产者、参与者造成了大量的损失。
(2)缺乏农产品追溯查询手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严重。
一些生产商、销售商受利益的驱使,为了降低农产品投入成本,通过往农产品中添加各种色素、激素或者有毒药品来延长农产品保存时间,使农产品“卖相”更好、口味更佳,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
(3)缺乏科学的监测手段,农产品运输在途损耗严重。
由于技术设备落后而又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因而无法实现全程对温度、湿度等储存环境的实时监控和智能调整,从而导致大多数农产品因运价高、运力低、交通基础状况较差、产品保鲜技术落后造成腐烂、变质。
(4)配送效率低,配送成本居高不下。
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经历了从农户到产地批发市场再到销地批发市场的漫长过程。一方面,中间商、批发商数目过多,造成层级复杂、货物种类繁杂、货运点多,增加了物流配送的复杂程度;另一方面,配送过程中的道口检查、高速路口收费等也会加大农产品配送的延误,降低配送效率,增加配送成本。
3我国农产品物流配送SD模型分析
3.1农产品物流配送SD模型的基本假设
本文以我国目前大型的农产品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并确定其经营模式为最普遍的自营配送模式,即农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物流配送业务流程可以分为三大块,即农产品供应、农产品企业自营的配送中心以及农产品销售。农产品供应主要包括来源于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定点生产企业、农产品粗加工企业的各类产品。各类产品进入大型农产品企业的自营配送中心,经过检验、精制加工、分拣、配货、配装、送货等作业流程,进入各个商的仓库或较为集中的配送点,最后在各个零售店、超市、大卖场将农产品销售到消费者手中。本文研究的物流过程经过节点如图1所示。
图1自营配送模式下农产品企业物流节点过程
对模型构建的假设条件进行如下设定:
(1)假设整个物流配送过程中的农产品都是合格产品,无劣质品退货情况,即本文所研究的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动力学模型不考虑逆向物流问题。
(2)假设农产品粗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无限,不会因为加工能力不足而出现货物短缺等供应问题。
(3)配送过程中的分拣、装卸、配装等作业时间均计算在延迟时间内。
(4)配送过程中,所有农产品不分批次品类,可以统一配送。
3.2农产品物流配送因果关系分析
在完成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前期准备工作之后,为了反映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反馈情况,可以着手绘制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因果反馈关系图,这也是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假设延迟时间T1表示产品从农产品粗加工厂到农产品企业途中由于运输时间等因素造成的滞延。延迟时间T2是指农产品企业接到订货要求之后,发货配送到商途中造成的滞延。延迟时间T3是指从农产品商到农产品零售店的滞延。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因果关系,如图2所示。
图2绘制的依据就是来自消费者的市场需求拉动了农产品供应链上农产品加工厂、核心企业、商、零售商的农产品物流过程。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零售店的农产品销售率。零售店依据农产品的销售率以及当前自身的库存量水平来调节库存,以确保零售店的库存量维持在一个适合的水平,并据此发出订货请求。而当零售店的库存量由于销售率的下降或订货率的上升积累到较高水平时,零售店会通过加大销售力度或减少订货率的方法来调节自身的库存量,以使其回归到目标库存水平。同样,农产品商、农产品企业通过类似的库存管理方法使其库存量水平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图2所示的因果关系图中包含了三个因果反馈回路,且均为负反馈回路,其功能是维持系统状态的稳定性,保证农产品企业、商、零售店的库存量水平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关键词]电子商务;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
[DOI]10.13939/ki.zgsc.2016.32.143
1 引 言
历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出台的1号文件都是关注于农业及农村的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基本能够满足中国市场需求,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的流通渠道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高品质和高时效的需求。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各大电商纷纷开拓线上生鲜农产品市场。但是,目前国内关于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仍然处于探索阶段,配送业务还不成熟,配送成本居高不下,配送效率较低,服务水平不高,同时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相对比较滞后,成果较少。因此,在当今电子商务日益普遍的环境下,如何构建有效的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缩短生鲜农产品的在途时间,降低生鲜农产品损耗,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保证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对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电子商务背景下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特点
电子商务拓展了生鲜农产品的交易形式,并且还改变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交易和服务的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有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物的顾客都希望在交易订单下达后,所购商品能高质量、高速度配送到位。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运作模式主要以B2C模式为主,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生鲜农产品的易腐性
生鲜农产品在配送过程中易腐坏、变质以及易受外界污染等特点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而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国家肉类食品质量监督中心的抽检结果显示,春、夏季节食物中毒发生的概率最高,其中有 90%以上的食物中毒都是因为细菌数量超标导致的,因此保证生鲜农产品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电子商务背景下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方案要确保生鲜农产品的质量,不仅要严把生鲜农产品的供货渠道,更要在运输条件、配送时间、配送距离上进行优化以消除生鲜农产品变质和被污染的隐患。
2.2 生鲜农产品配送的时效性
生鲜农产品的新鲜程度与配送的时间成反比,即配送的时间越长,新鲜程度就越低。因此生鲜农产品在配送过程中更应注重时效性,从而能保持较高的产品新鲜度。这就需要在前期利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对农产品的需求信息做出较为详细和准确的统计;另外,需要尽可能地减少产品的配送环节、优化配送方案、优化仓储中心选址,从而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
2.3 生鲜农产品配送的多样化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消费者,他们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完全根据个人的需求而定,通常具有个性化,消费者希望在同一次的配送服务中,得到不同种类的产品;或者希望同一次订购的产品能够送到不同的地点等。
3 电子商务背景下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现状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生鲜农产品配送是新生事物,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还不完善,以致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和连锁超市生鲜区之间无法进行有效衔接,同时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导致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成本偏高,无法获得价格优势,难以体现电子商务背景下的优越性;此外,我国物流基础设施落后,难以达到生鲜农产品对加工、冷藏、配送的要求,导致生鲜农产品的腐损率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说明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水平还较落后,难以承担起生鲜农产品对其高的需求。
4 电子商务背景下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4.1 企业自配模式
企业自配模式是指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及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在自配模式下,企业对配送运作过程拥有较高的控制权,快速、灵活,有利于一体化作业,系统化程度较高,可以很好地提高配送服务效率。但是,企业自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增加企业的负担,分散其精力,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企业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单个企业配送量相对较小,不能形成规模经济,就会产生较高的物流成本。综合分析,企业自配模式适合于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有代表性的连锁企业等。
4.2 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模式是对供应商、终端客户等多种渠道资源进行整合,将物流运作模式从“点对点”转变为“多对多”,实现更高的集约化和规模化,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在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上的成员主要有农户、农业企业、批发商、加工企业、仓库经营者、网络经销商、客户等。针对生鲜农产品分散经营、配送成本高、损耗大、信息化程度低的特点,建立共同配送模式,以达到降低生鲜农产品的配送成本、提高配送质量的目的。
4.3 第三方合作配送模式
此种模式下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根据消费者的订单,经由第三方配送企业直接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样,可以减少中间批发商、经销商环节,从而使需求预测更加准确,减少出现“牛鞭效应”的概率,同时,由于中间环节的减少,产品价格降低、送货及时、新鲜度较高。同时企业可以减少资产的投入,可以加快资金的周转,并且能够集中精力致力于核心业务。第三方配送有更多的经验和物流技术支持,生鲜农产品选择此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腐损率,提高配送速度,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4.4 便利店集中配送模式
此种模式指的是网上商城与便利店合作,企业提供线上购买信息,便利店为顾客线下的自提点,此时,便利店就相当于企业的临时仓配中心。此外,上班族白天都在公司不在家,配送员无法将产品送达顾客手中,再加上生鲜农产品的易腐的特性,可能会导致客户收到产品时的新鲜度降低,从而降低顾客的满意度。便利店集中配送模式利用便利店现有的冷藏设备,很好地解决了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并且集中配送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
5 结 论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本文从分析电子商务背景下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现状出发,对不同配送模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探索更优的电子商务生鲜农产品配送的方式和途径,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农产品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蕊,翁凯,罗先元.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14-16.
[2]李子路.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的家庭配送模式及配送模型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关键词:电子商务;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1-0045-02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丰富,但河南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成本过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政府战略性地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同时,还应致力于打通农产品产供销渠道,建设多样化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为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河南生鲜农产品流通现状
(一)流通渠道混乱,流通成本过高
农产品流通渠道内部合作意识差,难以形成稳定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各级批发商之间竞争不合理,产品原产地与批发企业之间、农户与分销商之间、分销商内部也存在冲突。河南农产品流通主要是多级流通渠道。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加大,最终造成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
(二)冷链物流发展程度低,损耗大
目前,河南省生鲜农产品仓储化建设水平低,冷链技术落后,通用仓库多,冷链仓库如低温库、冷藏库、立体仓库等严重短缺,目前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依然是生鲜农产品物流的主要形式,冷链物流还未广泛应用,这就缩短了生鲜农产品的保质期,使得生鲜农产品极易腐烂变质,损耗大。
(三)信息化服务薄弱、电子商务发展滞后
目前,河南省生鲜农产品的流通过程中,许多批发商和供应商本身的知识层次不高,信息意识落后,不能够及时获取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信息,彼此的信息共享不足。生鲜农产品信息化服务发展滞后,信息流通不畅,极易造成生产的盲目性,浪费社会资源。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河南生鲜农产品社区配送模式
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今天,生鲜农产品宅配已经慢慢出现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在上海、北京等地,生鲜电商已经逐步发展起来。目前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面临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采购企业和产地整合不足,与产地也是协议合作,定向采购,生鲜农产品从田间到消费终端的配比难以实现,流通也不够高效;二是“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突出,终端冷链配送成本居高不下。
基于上述模式的种种问题,结合电子商务环境下,深入分析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配送的需求,进而提出了三种电子商务企业与生鲜农产品产地直供、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的区域自提模式。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物流联结模式
1.“产地农户+加工企业+电商平台+冷链物流企业+社区自提点”。这种模式下,供应链的起点是由符合资质的生鲜农产品产地农户,加工企业与电商平台战略合作,完成生鲜农产品加工,第三方物流企业则负责将生鲜品及时运输到城镇各社区自提点,最后由客户前来提取。
2.“农民合作组织+加工企业+电商平台+冷链物流企业+社区自提点”。这种模式下,供应链的起点是农产品产地的农民合作组织,在实现交易规模要求后,生鲜农产品加工有两种选择,一是由农民合作组织自行完成,二是由与电子商务平台战略合作的加工企业完成,然后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将产品及时运输到城镇各社区自提点。
3.“农业直供基地+加工企业+电商平台+冷链物流企业+社区自提点”。这种模式下,电子商务平台的主要合作对象是各类标准化生鲜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实现交易规模要求后,农业企业有三种选择:一是可选择由自身完成加工、存储、物流;二是由平台合作加工企业、仓储中心完成;三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接受预订后的加工、物流流程。
这些模式是通过便利的互联网平台,基于差异化的消费需求,配送方式更有针对性,优势明显:一是农产品流通环节减少,成本降低;二是生鲜农产品需要快速、及时、准确地配送,基于网络的优势,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也节约了人们购物的时间成本。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社区配送模式
目前生鲜农产品终端配送主要包括采用智能终端“电子菜箱”的家庭宅配模式和社区自提模式。但因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终端配送成本居高不下,而社区自提模式能缩短物流半径,有效降低配送成本,成为当下最可行的配送方式。
1.基于智能自提柜的社区自提模式。智能自提柜是生鲜农产品配送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它在传统电商平台的基础上,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以智能自提柜为载体,从而实现生鲜农产品的集中配送和统一管理。社区自提模式是指在生鲜农产品需求大的社区,与社区生鲜实体店签约,或者在社区免费安装智能自提柜,每天定点配送,保证按时将客户订购的农产品送到社区,消费者只需预先上网或电话预订生鲜农产品,就可以从社区实体店、超市或社区智能自提柜提取安全优质的生鲜农产品。
2.社区自提流程。首先农产品先由冷链车送达城镇社区的仓储区,然后客户网上订购的农产品会被分拣,投递到为客户临时分配的智能自提柜,配送中心以短信的形式向消费者发出提取码,消费者根据提取码到智能交付柜提取生鲜产品,至此完成整个交易流程。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推行的对策
当下互联网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全面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基于电子商务的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该模式有诸多优势: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被拓宽、农产品流通环节大大缩短、消费者能以更低廉的价格更加便利地获取农产品,所以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的推行实施非常必要。这既需要供应链企业间的上下游合作,更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
(一)政府方面
1.扶持生鲜农产品社区配送业务的发展,首先需要政府在基建、税收、融资和招投标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目前,基于电子商务的生鲜农产品社区配送还需解决诸多问题,尤其是前期的投资以及供应链企业上下游合作都给企业带来了挑战。企业资金短缺,运作管理经验不足,导致企业生存压力大。政府应当在政策、资金、促进企业强强联合等方面牵线搭桥,激活生鲜农产品社区配送广阔的市场前景。
2.生鲜农产品易腐蚀、易损毁,不易储存,其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需增设相关法规条款,完善法规体系,为生鲜农产品社区配送企业进行合法经营提供法律保障。
(二)企业方面
1.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必须认清其发展趋势,完善软硬件建设,做好社区配送试点工作。区域划分的预订配送模式是目前市场上主流生鲜电商所采用的,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利润被挤压,企业的发展被严重掣肘。因此,规范运营管理流程,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谋求农产品产地、第三方物流等供应链的上下游合作,为今后大规模推广实施积累经验。
2.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企业优势明显:效率高、成本低、专业化强等。对于生鲜农产品社区配送而言,第三方物流服务更专业化,配送网络覆盖面更广,可以让企业从物流配送方面的顾虑中解脱出来,集中优势资源经营网络产品,打造核心竞争力,同时又可以达到降低企业物流配送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邵瑞银.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问题与对策[J].企业经济,2013,(6).
[2] 陈香.河南省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对策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2).
[3] 王冬冬.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的生鲜农产品共同配送模式[J].江苏农业科学,2012,(12).
[4] 于娟,李平.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浅析[J].商业经济,2010,(22).
关键词:互联网;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045-02
引言
截至2015年底,全国有80多万商家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平台上经营农产品,2015年全国农产品电商交易额超过980亿元。为了推进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健全农产品交易制度,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因此,应当从互联网的视角去考察农产品配送的现实意义、主要问题等,以便更好优化农产品配送活动,更好推动农产品配送体系建设。
一、农产品配送与互联网融合的意义
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是解决农产品“难卖”、“买难”的有效途径[1]。所谓农产品物流配送是指在特定经济区域内通过分拣、加工、质检、包装、存储、运输等操作流程,最终将农产品送至客户手中的物流活动。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以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技术基础,以商品交换为最终目的的商务活动,也是现代商务活动的重要形式。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创新,也为农产品物流配送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有利于沟通农产品物流信息
在传统农产品物流中,农产品物流企业要使用大面积的物流仓库来存储各种农产品,不仅提高了企业的仓储成本,还降低了物流配送的效率。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农产品物流企业提供了新的仓储方式,企业可以建立网络化的仓储体系,用“虚拟仓库”优化和整合各种仓储资源,并按照“就近原则”配置分散于各地的农产品,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此外,农产品供需双方可以利用电商交易平台准确获取各种农产品产销信息,建立稳定的农产品供货与销售渠道;可以准确把握农产品市场动态,实现信息沟通的“零时滞”,然后根据市场供需状况调整自己的经营方案,从而降低货物囤积、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各种风险[2]。
(二)能够优化各个物流配送环节
在传统物流模式下,农产品物流链条比较长,农产品要经过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多个流通环节后才能流通至消费者手中。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农产品生产商可以通过网站营销、产地直供、电商平台等方式直接销售农产品,实现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消费的直接对接,从而减少了物流运输时间,降低了咨询费、摊位费、广告费等交易成本。此外,在电商模式下,物流企业要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质检、冷藏等处理,然后将农产品配送至消费者手中,这样能够保证农产品质量,培育农产品物流企业的品牌知名度。
(三)有利于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农产品生产分布范围广,区域性和时效性较强,很容易出现农产品滞销问题。在电商模式下,农产品销售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局限,摆脱了区域性市场的限制,销售渠道和范围变得更加宽广,可以在全国或世界范围内实现农产品销售,有效降低了农产品生产和销售风险。比如,在农产品电商平台下卖家和买家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农产品市场的各种信息,实现线上交易、线下配送,这样不仅有助于解决农产品“难卖”、“买难”的问题,还有利于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
二、互联网视角下的农产品配送体系面临的问题
农产品物流配送有着配送对象种类多、配送范围分布广、配送服务要求高、配送季节性较强等特点,制约了农产品物流配送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从物流配送体系看,我国的农产品配送中心、农产品云配送平台、农产品销售网点、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基本完善,同时许多县市也都建立了农产品销售网站、农产品物流链条等。从物流配送模式上看,国内农产品物流配送仍以自营配送为主要模式,同时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第四方物流等模式也有了长足发展。
(一)与农产品配送相匹配的理念缺失
现代物流是各种物流活动综合而成的集成式管理,不仅包括信息、运输、仓储等物流活动,还包括供应链的设计、执行、管理等服务活动。对物流企业而言,只有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开展物流活动,才能促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但国内物流企业多为从传统物资流通企业发展而来的,物流业务仍局限于仓储、运输、装卸等商品运输领域,尚不能开展产品加工、质量检测、冷藏处理等增值服务[3]。
(二)与农产品配送相配套的设施落后
物流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当前农产品物流配送的薄弱环节。国内物流企业的包装标准、运输标准、物流设施标准等不范,各种标准之间无法有效衔接。此外,农产品物流企业在产品加工、包装、仓储能力、集装箱运输等方面发展缓慢。
(三)与农产品配送相协调的专业化程度低
农产品与其他商品不同,对配送企业的配送设施、配送时间、人员素质等要求较高。但是,当前多数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缺乏冷链配送能力,无法满足农产品生产企业的配送要求。比如,农产品采摘后要经过清洗、切割、加工、包装等,然后按照配送计划送至客户手中,但是许多物流企业缺乏产品加工技术、产品冷冻处理能力、专业化配送设施等,达不到农产品物流配送标准的要求。从物流配送主体看,农业合作社、经销商、种植户、物流企业等都是农产品物流配送主体,这导致农产品物流配送专业化程度不高,制约了农产品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