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学;情感教育;高等教育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学生价值观念与思维模式进行塑造。在教育工作中,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案,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使其以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对社会现象与自身行为进行定位,并且通过思想的感知与重塑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在课程内容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可以分为静态教育与动态教育两个部分。静态教育中,将思想的正确性与指导性作为核心。学生通过对静态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思想内涵与思维方式,才能对自身的认知空间造成影响,并为价值观与世界观的优化提供基础动力。[1]这种静态的思想理论学习,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是保证学生掌握扎实的思想政治课程的关键。动态教育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对于学生实践行动的指导,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总结,有针对性地归纳出具体的实践目标与措施,以此保证思想理论与实践方法的统一,真正使学生在“学”与“做”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的思想内容转化为实际能力,避免“喊口号”等形式主义的产生。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立德树人;德育答辩制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7-0170-02

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呈现德育教育具体化、有形化,这是摆在高校育人工作面前的命题,这就要求高校育人工作既要遵循教育规律,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又必须通过路径创新,在方法、内容、形式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云南中医学院将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从2013届本科毕业生起,推行德育答辩制度。为什么要在毕业生中推行德育答辩制度呢?基于云南中医学院对300多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在选用毕业生时,录用原则排在前列的是“思想品德”。然而,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还有许多不足,存在教师难教,学生厌学,形式单一、方法简单、目标空泛等问题。推行德育答辩制度,为创新德育评价形式提供了一个平台,毕业生通过德育答辩的形式,梳理、总结、汇报、提交大学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完成情况,获得学分,原则上德育答辩不通过者不准予毕业。

一、德育答辩的基本概念

德育答辩制度是构建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德育答辩是将“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德育方针贯穿始终的主要体现,是毕业生通过梳理专业学习、身心成长、思想意识、价值取向、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收获、得失及感悟,在总结中反思与成长,是对学校德育实施效果的全面检验,是毕业生德育评价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二、推行德育答辩制度的现实意义

(一)推行德育答辩制度是实施“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有效创新

党的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推行德育答辩制度是践行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具有建设性和探索性的意义。

(二)推行德育答辩制度是凸显“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德育实践的重要举措

为保证质量,学校规定每个毕业生都要有教师指导,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8人,参与德育答辩工作的不仅有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还有校院领导、专业课教师、机关工作人员,从2013年至2016年,云南中医学院德育答辩指导教师已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45%,这样的全员参与,大大提高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三)推行德育答辩制度是深化高校德育工作的具体体现

德育答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是实现德育教育有形化、可视化的具体体现,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

德育答辩要求学生按照相关规定格式,将自己在大学期间所接受的专业学习、思想道德、身心成长等教育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总结,形成德育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用答辩的形式进行陈述,同时接受提问并作回答,由答辩评审委员会综合其平时表现,就其德育表现做出评价。毕业生通过德育答辩这个平台,可以多角度审视自我,总结成败得失,为走好新的人生征途、开创美好未来奠定基础。

三、德育答辩制度开展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保障到位

学校党政把开展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作为检验全校“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手段,专题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同时还制订了《德育答辩规程》、《德育答辩论文撰写规范》、《德育答辩成绩评分细则》等相关配套文件,为开展德育答辩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校院两级在工作中,领导重视到位、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动员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协调配合到位。均成立“毕业生德育答辩指导委员会”,职责明确,责任到人,负责协调指导和具体工作。学校安排专项经费予以条件保障。

(二)精心组织,全员参与

整个答辩共分为宣传动员、论文撰写、交流答辩、总结整理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均明确提出时间节点要求,校领导多次到二级学院检查指导,了解工作进展情况,确保了答辩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制定了德育论文开题报告提纲、德育论文撰写规范、德育答辩鉴定表、互评表等,为规范德育答辩工作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三)过程管理,严格要求。

1.严格遴选指导教师

德育论文指导教师按照专业论文基本要求,师生双向选择确定。教师与学生深入交换意见后确定题目,指导开题撰写,及时审读评阅。不少指导教师与学生多次面对面交谈,或在网络上保持密切交流,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总结得失。

2.严把论文质量关

要求德育论文力求用准确精练的语言,通过自我总结、交流、答辩等互动过程,促使学生对自己大学生活进行全面的梳理与反思,总结经验与体会,分析成功与失败,剖析优点与不足,许多学生还为自己制定了短期或中长期的生涯规划和努力方向,进一步理解的人生意义和价值。为端正学风,明确要求论文务必本人原创,抄袭者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3.强调正面引导

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明确规定对每名毕业生的德育总结陈述和答辩中存在的偏颇问题,专家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的基本要求,及时纠正,以理服人,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4.注重总结,典型示范

推荐“优秀德育论文”印刷成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作为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

(四)创新举措,成效显著

推行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制度,可真实检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有力推进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构建,充实了毕业教育内容,对毕业生实现成才梦想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德育答辩制度的创新举措,引起主管部门、兄弟院校、社会舆论的良好反响。应邀出席学校德育答辩工作总结汇报会的省委高校工委领导在现场点评时指出,“德育答辩给同学们的人生留下了一个很深的记忆,给他们注入了人生放飞理想与希望的动力。通过这样一个答辩过程,开启同学们的心智,传承医术,锻造品德,同时也让我们得到一次人生境界的再提升,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成为当前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有益探索,应积极倡导和推广”。新华网、凤凰网、云南日报等多家媒体及新华社云南分社分别报道了云南中医学院的德育答辩工作。

四、完善德育答辩制度的思考

德育答辩制度的推行应重在过程,应贯穿大学四年、五年的学习生活中去,使其延伸至各年级的學生中,大学一年级进行德育论文选题开题、大二大三进行德育实践回顾、毕业班进行德育答辩。通过对低年级学生参与到德育答辩工作的调查得知,许多学生通过学长、学姐的感悟,清楚了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时光,明白了该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年华,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对教师来说,学生在德育答辩过程中的自我剖析,是通过其他渠道很难了解到的,特别是为辅导员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工作平台,大一的选题开题、大二大三的实践回顾、毕业时德育答辩,能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

推行德育答辩制度,凸显“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德育的有效性。首先必须融合入学教育、日常教育和毕业教育“首尾相连”的全程化,将德育答辩制度贯穿学生教育的始终,最终形成全过程德育教育常态化。其次,适应教育环境不断变化的新常态,积极探索推行德育答辩制度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把德育答辩制度的推行作为加强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的重要手段。

推行德育答辩制度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动,也不是一个单一的设计,而是着眼于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整体构建,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小落细落实的重要举措。相信在各方院校的共同努力下,德育答辩制度会日臻完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独明,李景国.论德育答辩体系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101-102. 

[2]张海燕,饶亚林.德育答辩——创新大学生德育评价的新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4,16:134-136. 

[3]张立忠.德育答辩: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2011,4:59-61.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 思想政治 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1

1 隐性教育的特点

1.1 教育的隐蔽性

由于隐性教育多采用润物无声的教授方式,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双方是平等对话地位。它注重对学生主动性的调动,强调学生的主观感受,使得学生在判断、理解以及反思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学会了技能,继而对学生的观念以及素质进行了塑造与培养。

1.2 教育的深远性

隐性教育由于没有自己固定的考核系统以及分数评价体系,减轻了学生压力,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并且乐于探索与研究。学习知识成为学生内在的一种动力,更能够保证教育的效果。

2 隐性教育的优势

2.1 适应了形势的改变

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民主意识以及平等观念越来越强。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的做出改变,采用隐性的、平等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

2.2 适应了教育的要求

社会竞争的激烈化要求新型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能够适应生活的压力,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对于生活中的成败都能够正确看待,是一种能力与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隐性教育传递的不仅是单一的知识,更是观念以及生活态度的教育,对于个人的发展有着根本性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即便脱离校园走向社会,仍保持着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

3 网络环境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3.1 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

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得在校的大学生几乎全体成为了网民。网络平台代替了面对面的交谈,成为了大学生交际的主要场所,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就要适应这种变化利用,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水平。

3.1.1 创新校园网的建设

校园网内不仅有与大学生生活有关的最新消息,还包含了专业的相关动态、必须的资源以及学校的政策或是近期的活动安排等,是大学生网络活动的重要区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来进行。

发表观点评论或是感受情绪是大学生在校园上的主要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根据这一点,利用留言或是互动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真正的想法与感受,进而对学生的观点态度进行矫正,对学生的观念以及意识进行引导,通过平等的地位与身份以及无形的教育方式实现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目的。

3.1.2 开设讨论专栏

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向院校申请开辟时事政治专栏,专门用于学生进行时事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负责在专栏内及时更新时政或是校园热点,重在对事情的客观描述,吸引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或是对某一事件进行辩论与讨论,以中立的身份、客观的角度来对学生的是非观以及世界观进行引导,进而规范学生的行为。

3.2 扩大网络的辅助作用

3.2.1 使用网络交流平台

鉴于大学生都有自己的BBS或QQ等现代化的私人网络空间的事实,政治教师也要适应潮流的要求,开设自己的账号或是建立班级的群体,不仅在课上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更可以在课下倾听学生的声音,通过学生在私人空间中的真实表达来掌握学生真正的感受以及内心深处的困惑,以亦师亦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开导与教育,引导学生的观念与态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2.2 开设网络心理咨询室

院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平台,专人负责在线为学生提供答疑解惑以及教育引导的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相较于实体的心理咨询室,网络的咨询工作更有利于保护学生的隐私,让学生更有安全感,也就更能够对教师敞开心扉,探讨自己心中的疑惑或是学习中的阻力,方便教师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观念的完善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可以根据一段时期的实践工作总结,撰写相关的文章,贴到网站的首页,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引导,教育那些仍处于困惑中的学生;也可以针对当前的热点事件,撰写评论性的文章,着重引导学生的是非观念,培养学生的思想体系。

4 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接受的最后一个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于大学生对于未来的复杂心理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教师应该积极地利用网络,通过平等的交流、不着痕迹的教育,深化对大学生的观念引导与道德培养,形成大学生自己的观念体系以及是非标准,使得学生能够从中受益一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桂丽.网络视野下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根据学校安排,结合学生公寓实际,本着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公寓的宗旨,使公寓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有计划、有步骤完成既定工作任务,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目的: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促进“教育、服务、管理”的全面融合,实现教育管理的健康、科学、和谐发展。

二、任务量化:

二月份:

1、结合学校安排,对公寓公用设施和春节期间公寓值班安全进行检查。

2、清查学生就业、实习、住宿人数,检查寝室卫生,收缴高功率电器,排除隐患。

三月份:

1、收集整理韶山路校区党总支所有党员的公开承若书,并通过橱窗公示牌进行公示。

2、抓好学生寝室卫生、安全等工作。

3、跟踪追查学生就业、实习、住宿情况。

四月份:配合学院做好毕业生评先评优工作和其它日常工作。

五月份:加强学生宿舍内务和环境卫生的质量建设,以全面提升宿舍内务的文明品位。

六月份:

1、做好毕业生宿舍财产验收和离校退宿工作。

2、配合各系做好学生离宿前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3、做好各系学生的寝室搬迁准备工作。

七月份:

1、做好各系学生的寝室搬迁工作和相关设施的维修工作。

2、对公寓假期所做工作做出计划并付诸实施。

3、做好假期公寓楼值班安排等相关工作。

4、协同后勤管理处做好学生宿舍的相关工作。

八月份:

1、结合学校安排,对公寓楼所保修项目进行跟踪检查。

2、做好20xx年上半年领导点评和群众评议工作;做好暑假留寝学生的各项工作。

3、完成学院领导安排的各项任务。

九月份:

1、做好顶岗实习学生宿舍调整、住宿、床位安排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抓好各公寓宿舍内务和日常行为工作。

2、配合学校做好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工作;

3、抓好各公寓宿舍内务和日常行为工作。

十月份:

1、全面提升公寓内务质量。

2、配合物业对公寓栋长、新聘用管理员进行管理制度、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3、做好20xx-20xx年度五星文明寝室的评比和奖品发放工作。

十一月份:

1、对公寓学生安全进行全方位检查,消除隐患。

2、对公寓水暖设施进行检修、维护,以应对供暖期间出现的“跑冒滴漏”现象;

十二月份:

1、加强公寓卫生和日常秩序管理。

2、对公寓设施进行全方位检查,消除隐患。

3、对公寓假期所做工作做出合理计划,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4、做好20xx年下半年领导点评和群众评议工作。

5、做好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的计划工作。

元月份:

1、督促物业公司做好假期公寓楼值班安排。

2、对公寓设施进行全方位检查,消除隐患。

3、做好寒假学生离校留寝等相关工作。

宿管部3月工作总结与4月工作计划格式范文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3月份工作总结

一、已到各栋宿舍检查、督促抓好宿舍春季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

二、已统计好今天毕业生床位。

三、已协助做好宿舍暑假维修的立项预备工作。

四、按上级要求做好了岗位职责、岗位考核、岗位竞聘的准备工作。

五、做好了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4月份工作计划

一、根据后勤处工作要求,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二、做好德智园公寓学生超额水费收缴及协调工作。

三、做好各校区尤其是南院老宿舍春季防鼠工作。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专业素质 选拔与培养 组织发展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扩招以来,高校学生数量每年大幅增加,大众化教育发展,高校更需要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学生工作队伍来支撑。目前高校辅导员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作,努力向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迈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存在的问题

1.选拔与培养上。综合素质高,专业素质低,在职培训少

我国虽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但在选拔辅导员时更多的是注重考察思想政治素质、责任心和组织管理能力,而没有重视其学科专业背景,结果造成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不低,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却普遍缺乏。

大多数高校重视辅导员的岗前培训,但是对任职后的培养却很缺乏。以具体实务工作指导、老辅导员的工作经验交流为主的专题化、系统化的培训普遍缺乏。培训也多以学校为主,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而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体系没有形成,这不仅降低了培训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也影响了辅导员在学生中的职业形象。

2.工作学习上。日常事务重,学术水平低,业务发展少

在实际工作中,一线的辅导员不仅肩负着学生教育、日常管理、助学服务、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党员发展、班团建设、干部培养、课外活动指导等多项职责,而且还承担相关多个部门分配的工作任务。这种全能性的职责分配,使其陷入大量事务性的工作中。多数辅导员对学生发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入研究,处在经验管理状态,而论文写作也多停留在工作总结上,缺乏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理论性不强,学术水平较低。有观念认为辅导员年轻有利于和学生沟通,年龄大了容易产生“代沟”,因而常常把辅导员作为“临时职业”。辅导员队伍流动快,人员年轻,缺乏稳定性,成为各个高校的共同特征。由于不少辅导员对工作的职业认同度低,缺乏职业理想,从自身的前途出发,仅把辅导员岗位作为职务晋升和升学、转行的跳板,学习深造也多与原来所学专业相关,造成所学非所用的尴尬局面。

3.组织发展上。专业组织、团体、学术期刊等相当缺乏

专业组织在保护和造就专业人员、保障客户和公众利益,以及孕育和维持一个专业特定的知识和服务的意识形态等方面扮演关键的角色。近年来,虽然也成立了全国或区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生工作研究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会等专业团体,但是由于其成员多,是由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参加,对广大一线辅导员专业化成长的指导作用微乎其微。以辅导员为主要参加和服务对象的全国或区域性的专业团体还没有出现,专业化的学术期刊也很缺乏。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实践

1.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和培养专业素质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线。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既是学生的管理者也是关心爱护学生的服务者,更是学生做人处事的表率者。政治辅导员的主要作用是政治上的导向作用、学习上的督促作用、工作上的示范作用、生活上的帮助作用、交往中的协调作用等等。

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专业素质和履行职责所需的职业素质。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思想素质,具有宽厚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广博的知识架构,具有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崇高的敬业精神,拥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而且工作作风、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高,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朝着加强自身修养、锤炼品格性情、培育道德情操的方面努力。

2.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有利于专业化

目前,辅导员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主要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学校措施的保障。辅导员的在职培养应是专业化建设的重点,要依托有关机构加强学生工作有关专业学科知识的培训。《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逐步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培训格局。同时,还要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育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创新辅导员教育培训的内容与模式,形成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中长期学习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体系。高校辅导员由于职责的要求,需要解决学生思想成长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必须具备就业指导工作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就业指导技能,必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般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

3.注重教学和科学研究有利于专业化

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往往被大量而具体的事务性工作所累,多数人不重视科学研究,认为科学研究是专职教师的事情,辅导员工作没有什么可研究的,缺乏科研意识,因此对很多问题缺乏深入研究。

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是促进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发展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措施。学校应采取措施鼓励辅导员开设与大学生发展辅导的相关课程,不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强化辅导员科研意识,加强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也会应增设学生工作的科研课题,鼓励和支持一线辅导员结合学生工作的实践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学术水平。

4.工作程序化有利于专业化

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一个“干什么、何时干、如何干”的问题,工作程序化成为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需要。辅导员作为战斗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工作首要的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组织学生上好政治理论课、支持学生建立理论学习小组、建立红色网站、适时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经常深入学生基层,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等;还有日常管理的任务包括:大学生的作息制度、请销假、教室寝室卫生、上课考勤、学生档案材料、学期学年小结、评优评先、奖贷勤补免、安全保卫、奖惩等。

辅导员工作具有周期性。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是一个大周期,每个学期是一个小周期,在这些周期中,有些工作是一次性,比如入学教育,有些是阶段性的,比如奖学金、贷款工作,有些是持续性的,比如学生公寓管理等;每项具体工作都有一个程序问题,比如贫困生工作,具体程序应包括:调查、摸清、分类,建档、选择方式救助以及适当的心理教育工作;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工作程序。

辅导员工作程序化,有利于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有利于辅导员对工作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推动辅导员专业化。

参考文献:

[1]李永山.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问题及其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08,(1):44-45.

[2]贾少鑫.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素质培养.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