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12月12日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正确,还能保证企业经营决策的贯彻执行和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但由于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企业的内控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中小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中小企业管理者不重视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内部控制目标没有兴趣,认为内部控制不会给其经营的业务带来收益或价值。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推动企业管理者在管理中的某一方面花费更多的精力与投入。中小企业老板大多认为内部审计是大企业或上市公司必须建立的制度,对中小企业来说则是没有价值的事项,因此,对于内部控制的工作则会采取应付、甚至抵触的态度。具体表现在:(1)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2)虽然有内部控制制度,但仅停留在纸上而不执行、不落实。
2、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环境薄弱。中小企业大多是创始人靠自己的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拼杀而成长起来的,企业老板因为对自己的判断力和领导力的自信,而排斥以分权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经营上的重大投资决策大多是中小企业老板的“拍脑袋”行为。
3、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畅通。中小企业大多财务不透明,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会计处理随意性大,信息失真比较严重。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有些中小企业没有编过现金流量表,企业的经营情况被认为是“隐私”。中小企业不重视财务信息质量,甚至为了逃税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有些中小企业向银行提供虚假财务报告,骗取银行贷款,贷款到期后又长期不还,形成银行坏账。
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主要由企业的管理者所造就。提高企业领导管理水平,使他们认识到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加强内部控制的关键。除建立授权审批、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外,使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信息畅通等构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中小企业只有更新观念,建立内控制度,明确权责,并且坚持制定制度、贯彻执行、考核评价三位一体,才能真正发挥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避免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1)注意构建内控制度的成本效益问题。中小企业日常管理中加入内部控制因素,要考虑到降低成本、适用性强、效率高等方面。任何控制都会发生一定的费用,同时任何控制由于纠正了组织活动中存在的偏差,都会带来一定的收益。中小型企业不同于大型企业需要构建一个庞大复杂的控制系统,应在实践中逐步探寻一个内控效果与内控成本的合理结构比例。
(2)着重解决企业内不相容职务分离的问题。不相容职务指集中于一人办理时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的两项或几项职务。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和人员数目的特殊性,无法做到专职专人负责,所以加强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增加岗位设置的牵制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明确出纳人员不得兼任会计相关工作;企业财务专用章与法人代表私章由不同人员管理,财务专用章与银行支票应由会计、出纳人员分别保管,使之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3)内部控制要注重以人为本,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的素质;其次,在中小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执行中有何成绩,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某项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执行或不完全执行,估计可能产生或已经造成什么后果。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处罚。
(4)利用外部监督、中介组织的监督,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要合理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了解、检查与监督,并注意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定期互通情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加大执法力度,督促中小企业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5)建立科学决策机制,避免“一言堂”。中小企业因为规模比较小,当市场发生变化时,容易改变经营方向,追求较高的利润水平。很多中小企业的兴起源于一次投资冒险,然而,一旦投资失误,中小企业往往就会受到重创、甚至破产。因此,中小企业首先要改变投资靠“拍脑袋”的做法,建立由投资专家和本企业财务人员组成的投资咨询委员会,重大投资决策都要经过讨论后做出。
关键词:中小企业 内部控制 失效表现 对策
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中小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完整与保值增值,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及程序的总称。完善的内部控制,有利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而内部控制失效,往往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和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企业破产倒闭。因此,分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失效表现,探索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主要表现
(一)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是指企业通过财务报告、会计报表及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监管部门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当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常见。一是管理层随意控制。许多企业的权力比较集中,一切事务以管理层及经营者要求为准,会计信息系统也由管理层随意控制,对外根据不同需要报送内容不一的会计报表,对内垄断了会计信息,导致信息沟通不畅。二是会计核算粗放。有的会计凭证填制缺乏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有的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有的甚至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三是账外设账。有的企业款项收付没有全部纳入企业的统一核算,选择部分收支项目转入了“小金库”,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二)人员配置失当
内部控制靠人去建立、执行和完善,而不少中小企业没有按照内部控制要求配置相应的人员。一是管理层素质不高。部分经营者及高层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不高,不熟悉本行业的相关专业技能,也不学习内部控制基础理论,没有根据工作需要而不断补充相关知识。二是会计机构和内部审计机构人员配置不合理。有的企业会计人员职责不够明确,业务交叉过杂;有的企业会计人员兼职过多,投入内部控制的精力较少,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有些企业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不够关心;不少会计人员学习意识较差,学习能力较弱,没有不断补充和更新会计知识及相关知识,导致知识老化。许多企业缺乏内部审计机构,有的将内部审计人员归属会计机构,导致其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三是关键控制点缺乏相应关键人员。许多企业未明确关键控制点,对关键岗位未配备具有胜任能力的关键人员,也没有实施相应的培训,使关键控制点难以得到关键性的控制。
(三)职业道德失范
加强内部控制,不仅需要硬性的制度规定,而且需要软性的道德约束。而不少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道德水平不高。一是企业经营者诚信度不足。有的经营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利用固有的权力,寻找许多借口绕过内部控制,或者借故改变内部控制相关规定;有的经营者有章不循,恶意违反制度。二是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不少会计人员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不认真学习会计法律法规,缺乏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一切听命于企业经营者;有的原则性不强,对违反内部控制的行为没有坚决阻止;有的利用职务之便,假公挤私,中饱私囊。三是企业员工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少企业员工对企业内部控制漠不关心,没有从企业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共同参与内部控制。
(四)组织结构失衡
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而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够完善。一是法人治理结构流于形式。相当部分企业选择了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设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但不少企业对各机构的职责定位模糊,人员交叉兼职,难以实现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的相互制衡。二是董事会职能弱化。不少企业对董事会议事规则不够细化,缺乏可操作性;有的董事会成员不知如何参与决策;部分企业从未正式召开董事会,即使召开董事会,也往往是走程序、过形式。三是监事会形同虚设。有的企业召开董事会时未通知监事会成员列席会议,不少监事会成员缺乏开展财务监督的专业知识,得不到足够的信息参与监督,也不敢对董事长、总经理实施监督。
(五)经营管理失控
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导致经营管理中出现不少薄弱环节。一是缺乏风险管理机制。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市场开拓风险、担保风险、信用风险等多方面风险,而企业对这些风险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机制。二是资金和资产管理薄弱。有的企业盲目多元化或扩张过快,导致企业资金来源跟不上经营发展需要,遭遇资金瓶颈,甚至引起资金链断裂;有的企业大额资金随意调度,擅自外借,甚至不明流向;有的企业存货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没有严格按规定手续办理,存货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没有及时按规定程序处置,造成损失浪费。三是费用开支报销审批不严。有的企业对费用开支的适用范围没有明确规定,缺乏约束机制,挥霍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以规范会计控制为核心,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类,企业应当以内部会计控制为核心,建立健全多目标、多层次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构筑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具体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主要是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在企业一线供应、生产、销售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有关人员在从事业务活动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的职责权限和相应的责任,对一般业务或直接接触客户的业务必须经过复核,重要业务应当实行双签制,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的全过程。第二个层次,主要是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在加强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由会计主管人员对企业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监督,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并将监督过程和结果及时反馈给管理层。第三个层次,主要是建立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以会计稽核、内部审计、纪检监察为基础,加强常规稽核、财务审计、案件查处。通过“防、堵、查”递进式的监督控制,有效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二)以强化董事会职能为重点,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成果及内部控制效果。企业应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进股权多元化,建立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为基本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各机构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划清责任、权利和义务,制定议事规则、运作程序和工作方式,形成目标一致、权责明晰、相互制衡、共同促进的现代企业组织领导机制。董事会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必须强化职能,切实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负责。监事会检查企业的业务情况和财务状况,监督董事会和经理层实施内部控制。经理层负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执行董事会决议,全面推进内部控制。企业各部门在经理层领导下,分工负责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三)以提高全员素质为基础,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内部控制的基准点就在于对人的控制,人的活动贯穿于内部控制活动的始终。企业每一个员工既是内部控制的主体,又是内部控制的客体;既要对其所负责的工作实施控制,又会受到他人的监督和控制。企业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利用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培养人才、发展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为内部控制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企业管理层特别是经营者要认真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相关知识,强化法制意识和道德观念。同时及时掌握企业员工思想行为状况,定期对关键岗位人员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教育和防范措施。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增强会计人员自我约束能力和履行职责能力,提高实施内部控制的自觉性。重视对企业文化的培养和塑造,增强全体员工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
(四)以健全规章制度为关键,完善业务操作流程
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全面覆盖企业各个管理阶层、各个职能部门、各个业务环节,包括人、财、物、产、供、销等各方面,为企业有序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操作依据,促进企业实现科学管理。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推进内部控制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员工工作标准和道德标准、切实可行的职务晋升办法和工资晋级办法。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明确职责权限,做到职责有规定,办事有标准,工作有考评,奖罚有依据。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对账务处理程序、内部牵制和稽核、原始记录管理、财务收支审批、资金筹集和使用、应收款项管理、财产的购建、保管、使用和处置、成本核算、财务会计分析等各方面作出规定。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制度,形成高质量的企业信息沟通系统,使企业管理层及时掌握信息,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沟通。建立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确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针对各个关键控制点,制定控制程序或作业指导书,提高内部控制实效。
(五)以加强再控制为保障,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确保内部控制有效执行且执行效果良好,就必须对内部控制实施恰当的再控制、再监督。企业应当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必要的内部审计人员,并赋予一定权限,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与权威性。通过内部审计独立的检查和评价活动,定期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并针对企业管理的漏洞和内部控制的缺陷,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企业应将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纳入经营绩效考核,进一步完善奖惩机制。财政、税务、审计等政府有关部门要合理分工,齐抓共管,并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互通情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充分利用社会中介机构的智力优势和技术优势,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评价。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对企业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曝光,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内外双重监督下,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更加有效地实施。
参考文献:
[1]徐侃侃.浅淡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研究,2012(20)
关键词:中小企业 内控制度 建立完善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然而,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内部控制问题随着环境变化以及企业自身发展,显得越来越突出。我国中小企业一般并不专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抑或是照搬国内外大型公司的模式,以致未能真正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因此,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严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原因
1. 缺乏良好的内控环境
控制环境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实施有重大影响要素的统称,所有企业的控制都依附于特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体现了企业管理层对于控制重要性的态度。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不愿意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此外,他们对内部责任分配不尽合理,没有明确规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的职责、权限,所以导致了对权力监督的疏漏,各个岗位无法形成有效牵制,从而无法形成均衡的内部控制环境。
2.内控主体的综合素质不高,对内控认识不深,制度不健全
对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而言,要想领导企业走向成功,不仅需要知识技能和业务操作能力,更需要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全的法律意识。但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作为内部控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他们没有充分学习财政部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这就给内部控制的建设以及实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管理者对于内控制度的认识也过于片面,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仅仅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上,而参与内控管理也局限在财务人员。许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操作环节,从而导致了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进一步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并且愈发严重。
3.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
为了进一步加强监管,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然而这样的体系对于中小企业的监管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虽然有的企业设有内部审计机构,但成为了企业的一个摆设,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甚至有些中小企业出于规模以及人力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并未建立持续的监督机构,但是这其中可能带来的损失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致命的。如何建立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其职能,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十分重要。
4.风险意识薄弱,内部控制执行力不强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风险意识和评估意识普遍较弱,同时也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和预警机制,这样的现状会给企业内部控制实行带来诸多困难。在目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中小企业面临着多种风险,包括不合适的经营手段导致的经营风险;不恰当的行动纲领和发展所导致的战略风险;不真实信息报告导致的信息风险;不合理的债务导致的财务风险;环境周边和政策不明导致的环境与法律风险等等。中小企业应该尽早识别并采取相应措施,这对于提高自身抗风险的能力,增强生存、竞争的能力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三、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1.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提高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控制主体是企业所有者,而控制客体是员工和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所以,此类企业在内部控制环境中,应当注重对管理者和员工的控制作用。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是有企业的所有者建立制定,因此,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是否重视内部控制问题。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决定了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特点,因此企业管理层需要充分认识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自觉接受其他人员的监督,成为制度顺利实施、执行的第一拥护人。在优化控制环境方面要努力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合理地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良条件。
2.完成内部控制制度的编制,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支柱
在推行内部控制时,应当有一份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支撑。这份制度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框架上的大方向,还应包含具体的内容,比如实际的内部审批制度、实物的管理制度、资金的管理制度、相关人员的培训制度、考评制度等等。这样的一份内控制度在编制时就应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比如内部审批制度是建立在目前的组织框架下的;实物管理制度和行业、业务范围相关等等。因此,中小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不能完全照搬一些大企业的制度,同时,内控制度编制完成后应由中小企业的所有者或最高决策者批准后才能予以实施。只有完成内部控制制度的编制,才能使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开始被执行于企业中去。
3.提升所有者内控意识,加强员工内控知识培训
中小企业的所有者一般是企业的核心,只有使其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才能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相关制度。要让一部分还不了解内部控制的中小企业所有者意识到及时引入内控制度的重要性是当务之急。
另外,员工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员工是内控制度的实际执行者。通过系统的员工培训,将引入内控制度的新的工作流程灌输到员工的工作中,引导员工遵守会计准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仅能提高内控制度的实际执行状况,也能使中小企业规避风险。培训机制应不断根据外部变化进行调整,比如对税收政策的调整、内控制度的调整等。培训是应急性的,也可以是定期的,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员工了解中小企业的内控制度。
4.明确控制重点,实现职责明确的内部审批制度
中小企业的内部审批制度一般都不明晰,对同项业务的责任人也往往受到不完善的审批制度的制约。在内部审批制度建立时,应明确一项业务的知情权和多级审批权,操作业务的过程绝对不能只由单一的员工和部门操作,权限上也应根据职务有差异分配。从财务部门的角度来讲,比如一笔付款,应由经办人提出申请并获得部门负责人审批,再提交财务部进行审核,复核通过后再由财务经理、财务总监先后授权支付。一般这样的内部审批制度应在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中详细说明,相互监督和制约的模式能让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更加可靠。
5.加强企业内控审计控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内部控制需要相应内部审计作为支撑。中小企业的规模一般较小,但也可以设立内审部门或内审人员,在内部控制制度实行过程中为所有者提供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信息。内部审计人员在监督时,应根据中小企业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内控制度,提出改善建议,每一阶段的内控审计应设定目标和有关指标,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汇总出企业的内部控制实施情况。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应由中小企业的最高决策者或所有者直接领导,使整个审计工作具有独立性和可靠性。此外,也可以通过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监督工作。
6.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水平,完善考核和奖惩机制
员工如同一家企业的马达,高效地运转才能帮助企业有更高的产出和更多的回报。中小企业应将员工的产出和他们的工资、奖金相联系,构建一个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奖励两者结合的薪金模式,当员工在企业设立的考评机制中有良好的表现时,给予其奖励;反之,则降低绩效部分的奖励。对一些能够在创业版、新三板上市的中小企业,期权的奖励机制也能帮助中小企业的所有者避免员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建立内部控制检查考核和评价机制,促使内部控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收到成效。
7.加强监管部门、中介机构的外部监督
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推进常常会遇到各类阻碍。此时,中介机构的提供的相关咨询服务能尽快地使中小企业步入内控正轨,这也比中小企业独立建立内控部门来得更专业、可靠。随着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的推行和完善,税务等相关的监管部门也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监管部门适当对中小企业的内控流程做出指导,给出税收等相关专业意见。监管部门和中介机构的外部监督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重要指引。
四、结束语
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上,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比我国早,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要更加深刻和透彻。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这也是一个机遇,如何更好地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使其为中小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毛金妹,黄旭.风险管理视角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构建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1,(15):74-76.
[2]和丽芬.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8,(13):54-55.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ou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and they have become a supporting force in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can not be ignored. However, there are different levels of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s and defects in most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which cause a negative, impact on economic, and impede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In this article, the writer analyses its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s by researching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s, and takes the appropriate measures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s.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措施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SMEs);internal control;optimiza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127-01
1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已经逐步成为支撑经济增长、吸收就业人口、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工商注册企业中,中小企业占了99%,其产值和利润分别约占60%和40%;而且,中小企业还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并在出口总额中占有约60%的份额。此外,中小企业在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培养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参与专业协作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说,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但是,随着企业自身发展以及环境变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其长足发展。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只有充分地注重自身的内部控制,才能取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同时抵御各种意外预见的风险。此处的内部控制一方面涵盖了企业最高管理层进行经营活动的不同方式,以便授权和指挥;另一方面也包含了核算、审核、分析不同信息资料及报告的流程;同时包括了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以及评价而制定规章制度。能够确定的是在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一个方面都离不开内部控制,旨在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效果、财务报告以及经济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2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实施情况的好坏,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然而,在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属于家族式的形式,这类企业的领导有一部分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管理理论知识,习惯搞“一言堂”,他们把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企业大多把内部控制看作是一堆堆的手册、各种文件和制度,也有的企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控制;有的企业甚至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未理性化和专业化。
2.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从整体来看,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管理手段存在缺陷,对市场风险也不能充分认识,致使其缺乏一套系统的风险规避机制和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和长期兼职会计工作经验以及下企业调研的感受来看,这种制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许多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疏于控制,在人员配备上,重要岗位不是层层选拔,而是领导自己指定,有的企业更是为了节约费用一人身兼数职。特别是在货币资金的使用上随意性较大,以及企业各项决策受领导者主观决定过多,缺乏科学严肃的论证态度和严格的论证程序等。长期以来,对企业管理者的业务考核以利润为主要依据,很少对内部控制综合考核,减少了管理层对内控问题进行治理的积极性。
2.3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缺陷我国《审计法》只对国有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做了强制性规定,对非公有制企业未作要求,致使大多数中小企业都缺乏内部审计机构,即使有其职能也已严重弱化,不能正确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绩效,审计权威性和独立性较差。这样以来,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得不到独立审计,致使企业管理得不到有效监督。
3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措施
3.1 提高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与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可以说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因此,要使管理者深刻的认识到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目前中小企业主要是家族经营、管理者多以其经验进行决策等情况,需要对这些管理者进行专业的管理知识培训并灌输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提高其管理理念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保障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进行。
3.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在建立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时,我们要顺应内部控制发展趋势,关注国际内部控制理论演进,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体系,并进一步完善其具体内容。例如: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方面首先应健全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其基本要求和审批、审核人员的设置及审批、审核的范围和权限等;在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要合理设置岗位,做到岗位职责清晰、权责利分明。对于配备会计人员教较多的中型企业还应该严格执行会计工作岗位轮换办法;对于现金、实务、账簿的管理严格做到岗位分离,并增强岗位设置的牵制性;在实物资产控制方面要严格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和计量验收制度,做好对不相关人员不接触资产的管理;对资产的采购、日常管理、维修报废等制定严格的控制程序,建立定期盘点制度等以掌握资产的实际情况,保证资产安全性。
3.3 强化内部审计职能通常来讲,监督是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评估制度执行质量的过程,中小企业的内部监督则是通过内部审计部门来实现的。通过强化内部审计不仅可以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被执行,而且还可以帮助企业找出内控的薄弱环节,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调整内控思路,从而为管理这提供准确的决策信息,进而完善中小企业内控制度,使内控制度与中小企业经营变化相适应。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内部审计作为对会计行为的再监督,应该获得独立于会计机构的地位,并能制约经营者的行为,使中小企业在法制轨道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小企业 内部控制体系 财会
一、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基本含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指的是企业为了有效地防范风险与自我监督而建立起的一套风险管理系统,其内容包括对企业资金流动、资产管理、财务报告、业务信息等的控制与评价。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与其他管理系统相互补充,彼此促进,同时也与企业的经营范围、业务种类、市场状况等相适应,是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构成内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整体控制环境,包括内控部门、岗位设置、制度政策、企业氛围、权责分配等;风险预估识别,即是企业对其经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提前地估计、分析并制定对策;风险控制行为,即是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评估而得的风险进行控制与消减;信息传播分享,即是企业将搜集所得与内部控制有关的信息在企业内部进行合理流通与有效沟通;常规监督活动,即是企业的日常监察与特定检查行为,以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现状
(1)意识薄弱。内部控制重视程度较低。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不是很大,各方面不是很健全,因此不论在经营管理理念或者企业规章制度上也多有漏洞与不足之处,其原因之一就是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不足。以内部控制体系为例,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者的时间与精力都聚焦于如何在市场上占据更多的份额,谋取更多的利润,也即是专注于外部层面,而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则多显随意性与无序性,特别是家族式企业,其企业财会部门的工作人员多是家族内部的成员,他们的日常工作分工或岗位职责也多呈模糊不清或者混乱杂无的状态。因此就内部控制体系而言,管理者或是对其系统建设持有漠视或轻视态度,或是对其执行落实持有消极应付态度,总之就是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低,支持力度小。
财会人员风险意识较差。风险意识即是对风险的认知与感受,包括对风险因子的认识与把握,理解与态度等。中小企业的财会人员由于受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体系态度的影响,因此多数对自己的本职工作理解,也即是对“会计”这一工作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的数据填写与报表制作上,而未能深入地从中透视与挖掘企业可能存有的经营风险与管理危机。譬如公司的资金走向、流动速度、进销账目、票据资料等,这些数字都可以反映出企业的项目进度、收入支出、工程大小、成本收益等,从中折射出企业可能存有或将会出现的各类风险,但中小企业的财会人员由于缺乏风险意识,因此难以正确认知与识别风险,科学梳理与分类风险。
(2)制度欠缺。缺乏健全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体系虽多着眼与落实于企业的财会部门,但其建设完善与贯彻执行却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协调配合。但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未有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工作的随意性与随机性较强。多见于缺乏内部控制体系的文字性制度化文件、工作流程与详细说明、相关固有表单凭证等,致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或是流于形式,或是过于主观,或是滞后于风险等。部分已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中小企业,其制度也多出现不符实际、职责混乱等现象,也即是缺乏健全性、科学性与合理性。
缺乏科学有效的内部监督制度。内部监督制度指的是企业的财务监督与内部审计。中小企业的财务监督机制由于缺乏整体性,容易出现无效治理与滞后反馈的问题,也即是企业的财务监督各行其是,各走其道,无法相互配合或者彼此制约,同时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运行过程或者具体某一活动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存有不足与缺陷。部分中小企业甚至没有设立内部审计这一组织结构,而将其工作指派给相关的财务人员或某一管理者顺带负责,其不专一性与非独立性也大大弱化了审计对于企业内部的监督作用。即使设立了内审部门的中小企业,其内审人员多数只有查账权而无弹劾权,纵然发现了问题也无法有效地对始作俑者进行惩处。因此总体来讲,不论是财务监督或者内部审计,均无法对企业起到实质性的监控与风险防范。
三、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意识。提高管理者的内控自觉性与重视度。正确的思想意识与经营理念能够对日常的行为习惯与工作开展带来积极的指导意义与良好的督促作用。对于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来讲,首先必需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提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自觉性与重视度,一方面,应当积极主动的理顺财会部门相关权责,保证财会部门的各个岗位与各种职能都可以被正确地设置、合理地认知、彻底地贯彻、有效地执行。另一方面,应当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投入,不论是部门完善、岗位规范、人员培训、流程拟定、奖励处罚等,都应当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与制度保障,从而真正地从意识层面提高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
营造自控性自觉性的企业文化氛围。诚如上文所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协调配合,因此,对于企业管理者,特别是创始者来讲,必须在全公司宣导与营造这种自控性自觉性的企业文化氛围,上至高层,下至基层,企业里面的每一名员工都应当树立这种自控意识以及对企业风险防范的岗位责任,特别是要鼓励员工对于在企业内控工作开展与落实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勇于提出,敢于指正,乐于献策,愿于分享,促使整个企业对于内控信息都能够及时传播,有效沟通,从而更好地实现内控目标,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重视内控体系执行者的选拔与培养。人才是构成企业的基础,是企业得以延续与发展的基本劳动力,对于企业的整体营运与发展趋势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中小企业,受限于企业规模与经营范围等硬条件,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更需要加强自身的软实力,也即是做好人才的建设与培养。对于内控体系而言,其最终的执行者就是财会人员,企业必须保证能够选拔并培养出具有强烈责任心与高效执行力的财会人员,一方面,既要有风险预估与识别能力,能够从简单直白的数字账目上挖掘与透视出企业可能存有的风险,另一方面,也要有弱化与消减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力。
(2)健全完善的制度。建立风险防控制度。由于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因此其体系的建设也必然需要一套完善周密的制度保障。就风险防控制度而言,必须从上文所述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五大内容上入手,也即是做好控制环境的营造、评估机制的建立、控制活动的执行、信息资源的流通、监督机制的落实等,从而保障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有章可循,有理可依。
明确内部审计内容。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完整的内部审计内容应包括有对企业预算的执行与决算审核、对年度财务计划、资金收支与经济往来的流动记录、对长短期投资与日常经营状况的效益性审查、对国家财经法律与地方财政政策的执行力度与完成情况检查、对公司经营管理所涉及到的重要性与关键性活动的专项审计调查、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执行情况的跟进与督促等。
规范内外监督机制。就内部监督机制而言,中小企业可尝试设立一个独立的监督部门,譬如从各个部门中选出核心员工在公司内部成立一个不归属于财会部门的第三方监督机构。由于人员构成涉及到各个部门,因此有利于提高业务职能的熟悉程度,从而使得监督能够更加深入与贴近实际。避免出现数字解读与实际业务不相符合的误解现象。就外部监督机制而言,可包括社会监督、司法机关监督、资本市场、商品或服务市场等对企业的考察与监管等。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只要遵纪守法,循规蹈矩,适度公开相关信息,让外界对企业的整体运行与经营管理有一个良性的认识与评估即可。
四、小结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控制与防范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对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更需要借助内部控制体系来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提高盈利水平。因此,建设科学合理、高效有序的内部控制体系,将有助于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常丹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2.
[2]罗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D].天津大学大学硕士论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