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学教育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效果维度检测表达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的内涵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是指运用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对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加以变革后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达到的程度。从性质来看.它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从实践关系来看,它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结果之一,既是运用研究成果的产物,又是表明研究成果价值的重要的、直接的证据。
一般地说,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效果具有以下特点:
1.主题聚合性
效果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自然的衍生物,与课题有着天然的联系。它是课题研究假说正确与否、实践价值大小的重要证明。具体地说,研究者对课题的认识与实践是效果产生的基础,是引发效果的根本原因。效果的内容反映的是研究者对课题涉及的核心问题实施教育变革后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达到的程度,并从不同的角度证明课题的价值、意义,反映研究者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合理程度。
2.客观有限性
效果是研究所引发的实际变化。这种变化是与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措施相关的,是有限度的,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它的产生、维持离不开必需的条件。其中,最根本的条件是实践干预。在实践中所采取的措施是相应的结果产生的重要前提,研究措施的科学性、实践性的有限性决定了效果的客观有限性。因此,任何效果的产生与研究内容、研究措施的科学程度、实践程度呈正相关。离开了以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措施的实践为基础的一切效果是虚假的。
3.具体可测性
无论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所产生的效果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可以借助于一定的测量工具、测量方法获得,并运用数据、文字、事例等表达出来的。在实践中,它直接反映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研究措施所作用的学生的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对应素质、参研教师的思想观念与施教能力、学校的管理与风貌等方面,可以通过直接感知或运用工具测量明确相应的变化及其达到的程度。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效果维度
明确效果究竟从哪些方面来体现,是全面收集和展示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效果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界定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效果,既包括变化的主体.又包括变化的性质、内容、程度等,其中明白变化的主体是前提,把握变化的性质、内容是核心,测定变化的程度是关键。具体地说,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效果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界定:
1.问题解决的方式与状态
问题解决的方式作为直接促进研究主体、客体发生实际变化的具体思路、手段,是研究假说的实践化。因此,运用研究所得的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产生的与原有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之间的差异当属效果的范畴,是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的运行状态、运行结果,体现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的成熟程度,是其他效果产生的重要基础。
2.实践对象的变化
实践对象(由于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所作用的对象主要是学生或教师,因此,这里通常是指研究措施所作用的学生或教师)发生的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变化是课题研究效果的重要体现。这种变化的实质是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措施等直接作用于学生或教师后.学生或教师的素质在特定方向、特定时段内的发展变化状态,它包括学生或教师的认识、情感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能力、所达到的结果等。它是效果的主体和核心部分,是研究的实践干预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体现。
3.研究主体的变化
研究主体(即研究者)因课题研究而发生的变化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的重要内容。从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实状况来看,它常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作为具体实施研究的研究者这一主体.即教师的变化;一方面是指作为研究的组织者的主体,主要是学校的变化。
教师的变化反映的是教师在特定方向、特定时段内的专业成长状态。一般来说,参研教师的与课题相关的思想观念、施教行为和能力、研究行为与能力等方面的实际变化是他们在参与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所引起的,是效果的直接反映。这种变化往往能够迅速地转化为改造教育实践的实际生产力,有机地融入教师的职业生活,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的变化反映的是学校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可能表现为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内容。其中,主要是因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发展变化后而发生的相应的管理层面的变化、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等。通常,这种效果除了直接表现为学校管理水平、办学水平的提升及学校文化的发展外,还有可能转化为社会评价,如有关部门对教师、学校的各种肯定、奖励等外在表现。
三、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的检测
效果检测的目的在于了解和判断研究实践所产生的实际变化,其核心是鉴别。它是对效果进行客观表达的前提和基础。检测的任务在于对发生变化的全部主体、全部内容及其达到的程度进行客观全面的描述。
(一)原则
1.求证性
课题研究所产生的变化既可能是积极的,亦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变化常常是研究者预先设计的、期望顺利达到的;消极的变化则是研究者希望克服的或者避免的,可能是出乎预料的。检测韵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确认课题所产生的变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并将检测结果与研究方案中的事先设计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因此,效果检测应当包括证实与证伪两个方面。在检测过程中,应当鉴别这种变化与研究的实践干预特别是研究的具体措施之间存在多大的相关性,是否真正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2.全面性
研究效果常常可以通过多个层次、多个方面表现出来。全面完整地反映课题所产生的变化是对检测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效果的全面性主要是指变化的内容和主体的全面判断、衡量。从内容来看,它应当覆盖研究课题涉及的核心概念的全部外延。从主体来看,它应当涉及学生、教师、学校等。因此,其检测应当从课题本身的特点与实际需要出发,设计科学的检测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从各个方面测定其变化。
3.客观性
研究的效果不是凭人们的主观意识所决定的。了解变化是什么及其达到的程度,并将其与研究措施进行归因分析是对效果做出客观判断的重要基础。检测过程中,对于变化是什么及其达到的程度,应当借助于一定的科学工具和方法、手段作用于检测对象,引发其反应,做出初步的内容判断,进而对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所测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判明其真伪,做到去伪存真,从而在内容与程度两个维度完成对效果的实事判断。
(二)方法
从总体上来看,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效果检测的具体方式主要是听、看、查、测、议等,进一步分析.又可以分为考证类和复现类。
1.考证类
考证,即从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入手,通过对研究资料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其基本原理是“事实一判断”,即通过对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后,对其实践性、真实性、可靠性做出相关判断。考证的关键是判断研究措施与研究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并揭示这种因果关系。一般运用的主要方法是听、查、议。
听,主要是听取研究者的汇报,了解研究者的所思、所做,了解研究者的工作与课题的相关性,分析研究措施与效果之间的关系,考查彼此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查,主要是通过查阅研究者保存下来的过程性、实践性研究资料,如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在判断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措施与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从而判断效果是否真实可靠。
议,主要是对研究者提供的资料进行讨论与分析,去伪存真,得出相应的结论。即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地考证,将与研究无关或者关联不大的、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的内容剔除,进而判明其实际变化,分析真实的实践干预与实际变化之间的关系。
2.复现类
复现,即在一定的情境中再现实践干预可能引发的变化及其达到的程度。其基本原理是“刺激一反应”。即通过在特定情境中呈现事先设计的某些刺激,引起受测者的反应,然后分析这种反应与研究措施的关系。复现的关键是如何设计合理的检测情境。一般运用的主要方法是测、看。
测,主要是利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对研究所作用的对象进行测查,以了解其变化及其程度。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测量工具的设计。一般地说,测量工具的内容应当以研究者研究的核心问题为出发点,将核心概念所界定的外延具体化。对于内容的表达,要力求尊重受测对象的发展水平,注重检测目的的合理隐藏.以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实验对象的实质变化。对于结果的处理,要注重合理运用统计分析。
看,主要是通过对现场活动进行观摩考查,了解研究所作用的对象在特定方向、特定内容上达到的程度。现场活动观察的实质是一种情境检测,它的关键是要将情境自然化,通过自然化的情境考察受检者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以进一步了解受检者在日常活动中的真实反应。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听、看、查、测、议并非截然分开的,而是交织在一起作用于检测对象。因此,要重视不同方式所获得的信息的互相印证,以做出客观科学的结论。
四、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表达应注意的问题
1.防止泛化
将效果泛化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中经常容易出现的_个问题。其实,教育科研是课题承担单位的全部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课题研究仅属于教育科研的一部分。因此,某一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仅仅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部分,其产生的效果必然是有限的。可以估量的,而不是无限扩大的。这种有限表现为它所涉及的主体有限、内容有限、程度有限等。在显示效果时,必须要选择那些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的、研究措施与结果变化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内容,即与研究内容、研究措施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的变化结果。否则,会使研究措施与研究效果之间缺乏必然的因果关系,实践与结果之间牵强附会,留给别人“课题研究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的印象。
2.避免夸张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所产生的效果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效果与实践的关系集中表现为因果关系,研究实践是研究效果产生的根本原因。在对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效果进行显示时,研究者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效果有所夸张。这种夸张既可能表现为夸大,又可能表现为夸小。其中,夸大更容易出现。它常常源于研究者的功利性目的或“教育科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等观念的影响,带有一定的主观有意性。夸小则常常是由于研究者对效果的承载主体、内容等的认识不足或检测的工具、手段的设计的缺陷而导致对有关效果的忽略。在实践中,避免夸张,一是要防止将其拔高,即将变化的程度、变化的内容无限制地扩大;二是要防止只报喜不报忧,回避甚至于美化研究中出现的消极变化。任何夸张,只会损害研究的真实性。
关键词:文献 文献检索 教育研究
Abstract: The literature searches is a key tache along with the educational studies of research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But it is very common to ignore using it or use it irrelevantly because of all kinds of reasons.To use the literature searches accurately ,we should make clear what the literature searches is ,why to use it ,when to use it and how to use it and so on.
Keywords:literature the literature searches the educational studies of research
目前,由中小学教师承担或参与的各级教育研究课题数以万计,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不少地区的中小学“校校有课题 ,人人搞科研”已不再是一句空话,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但是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活动也存在不少问题 ,其中忽视甚至错误使用文献资料就是很常见的现象之一。这种忽视文献的现象如果不及时地加以引导 ,教育科研活动将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什么是文献和文献检索(what)
“文献”一词在我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着不同的涵义,它最早见于《论语-八佾》:“文献不足故也”。朱熹注:“文,典籍也;献,贤也。”古人以“文”为典籍记录,“献”就是贤者所讲的话。在我国《文献著录总则》中把文献的现代定义明确规定为“记录有一切知识的载体”。并进一步引申、扩展为用文字、图形、符号、音像等手段记录下来的有价值的人类活动或知识的一种信息载体,包括各种手稿、书籍、报刊、文物、影片、录音录像、幻灯片及缩微胶片等。根据信息的加工程度不同,文献可以分为三种等级:一次文献是指原始文献或第一手资料;二次文献是包括目录、文摘、索引等在内的工具性文献;三次文献是研究者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地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概括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各种述评、综述等。
文献检索则是指从众多文献中迅速准确地查找出所需情报的一种方法和程序。这“不仅是一个资料查找搜集的过程,也是一个分析、研究过程”。 因为研究工作不是照抄照搬原始文献资料,而是要对其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地分析和鉴别,从而找出真正符合客观事实和规律的资料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文献检索在中、小学教育研究中有什么作用(why)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文献资料成为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将图书情报和仪器装备比喻为科学研究的两只翅膀”。 具体来说,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在本领域内别人已经作了哪些工作
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很难再找出一个前人从未探讨过的问题领域。如果每个研究者都从头做起,给变量编制完全新颖的定义,不仅没必要,而且会使自己的研究多走许多弯路、错路。例如有人进行了一项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课题研究,但却不知道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并把它等同于“电教手段”或“信息技术”,那么他的工作除了热情可嘉以外还有什么意义呢?因此,在研究前我们要了解在本领域或相关领域别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
(二)确定自己的起点和方向
我们只有详细了解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区分出已完成的和需要完成的研究,才能确定自己研究的起点和方向,使自己的研究在别人的基础之上再进一步。
(三)借鉴有益的研究理论、思路和方法
查阅文献的过程就是总结过去相关工作的过程,通过它可以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手段和研究方法,从过去和现在的有关研究中受到启发,借它山之石以攻己之玉。
(四)避免重复劳动,提高教育研究的效益
“科学工作者应把人类历史上尚未提出的或尚未解决了的问题作为科研的选题。从事这种研究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科学研究”。 充分了解前人的研究可以避免重做前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重复前人已经提出的正确观点,甚至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
三、什么时候进行文献检索(when)
文献检索是伴随教育研究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从选题一直到研究成果的形成,文献检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献检索并不仅仅是研究前的工作,在研究的过程之中也要保持对相关研究动态的关注,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研究的方法和进程。在最后表述研究成果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别人分析问题的方法、结题时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成果表述的格式等,特别是对中、小学教师来说,我们不象专业人员那样了解教育研究的工具、思路、方法和表述格式,但无论如何不能把别人的研究资料作为自己课题结题的依据。
四、从哪些方面进行文献检索(where)
教育研究立足于文献资料和经验事实,搜集的资料要尽量充分全面。不仅要有一定的数量,而且一定要切合自己研究的课题。不仅搜集课题所涉及的各方面的文献,还应注意搜集由不同人或从不同角度对问题的同一方面作出记载、描述或评价的文献。主要内容包括前人或他人在该课题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达到的研究水平,研究的重点,研究的方法、经验和问题等。同时要注意收集的资料最好既要有现代的,也要有适度历史的;既要有与研究课题专业密切相关的,也要有相关专业的;不仅搜集相同观点的文献,还应搜集不同观点、甚至相反观点的文献;既要有国内的,也要有国外的。研究者在收集文献时,尤其需要防止自己已有观点或假设对积累指向的影响,不要轻易否定或不自觉地忽视与自己观点相左的材料。总之,收集的文献资料越全面、丰富,就越有利于我们研究工作的开展。
五、如何进行文献检索(how)
文献资料的获取一般来说包括文献的检索和文献的积累,在此我们重点讨论的是文献地检索。在当今信息时代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广大教师在查找文献时往往不知从哪里下手。无论是图书馆还是网络系统,对于研究者来说既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宝库,也潜伏着迷失的危险。要从众多的文献中准确迅速查找出符合特定需要的文献资料,可以按照下面几个步骤:
1. 确定检索的主题、范围与手段
在查阅之前必须确切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资料,列出可能相关的概念,考虑有关文献的潜在标题。例如一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可以查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益”、“作文教学”、“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检测”等有关的主题。然后进一步确定检索的范围和检索的手段:时间上从什么时候开始?是按有远及近的时间顺序查,还是按有近及远顺查?语种上是中文还是外文?类型上是书籍、期刊还是其它?是使用二次文献还是计算机检索系统等。一般可首先搜集有权威性的参考书,如专著、教科书、学术论文集等,其次是查找期刊及文献资料。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而定。
2.确定检索的方法
由于检索的手段不同和文献的载体有异,检索的方法也各有特点。例如在计算机上有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只要输入关键词并适当界定检索范围就可能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对于印刷性的文献则可以充分利用二次文献快速查找,常用的文献检索工具有:图书目录、期刊目录、索引、文摘和其他,如《辞海(教育心理分册)》、《中国教育年鉴》等。 它们是查阅国内外文献的金钥匙,掌握这把金钥匙,就能较快地找到需要的文献。无论使用哪种检索系统常用的检索方式主要有按作者、按主题和按关键词等。在此我想详细介绍一种“引文查找法”,也有人叫做“滚雪球”。即根据自己所选定的题目,查找内容较完善的近期期刊,再按照文献后面的注释或参考文献,去收集原始资料。这样就像“滚雪球”一样就可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大量文献。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文献涉及范围比较集中,获取文献资料方便迅速,并可不断扩大线索。但是存在缺乏时代特点、带有引用者的主观性等缺点。
3.阅读
查找到的文献首先要浏览一下,确定哪些要精读哪些要略读,然后再对需要精读到资料分类阅读。有时也可边搜集、边阅读,根据阅读中发现的线索再跟踪搜集、阅读。阅读中要分析文章的主要依据,领会文章的主要论点,分类摘记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材料来源的可信性和可利用性都是
非常必要的。如果材料来源不真实.是不能被运用的。,即使内容真
实,但与研究问题无关,那也是无用的 。
4.加工整理
关键词:教育科研;中小学;经验
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引领教师参加教育研究,推动“科研兴校”,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目前如火如荼的新课改,呼唤研究型教师和研究型学校的涌现,中小学如何开展教育科研是急需探讨的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改革经验,可以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倡导教师参加科研
20世纪初,欧美国家的“教育科学化运动”(theMovementinEducationScience)促使教师开始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教育问题,人们也逐渐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家斯腾豪斯呼吁“教师成为研究者”以后,美国教育界对教师的职能重新加以确定,认为教师不仅是知识“搬运工”,更重要的是最伟大的理论家和研究者。1960年-1970年,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贺拉斯曼——林肯”研究所的勒温(lewin.k)、米勒(Mier.A)等人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帮助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策略”,引导教师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变化,及时获取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改善教学效果。这项研究取得很大的成功,发展成为“计划——行动——观察——评价——再计划……”的教育行动模式,积极推动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研究,这种模式迅速在全美中小学流传开来。后来,欧美国家的教育管理者认识到,中小学教师应该在教育学术界的引领下从事研究,教育研究也应该从大学、实验室转移到中小教室和社区中去。
1985年,由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制定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该计划希望从1985年哈雷彗星接近地球到2061年再次接近地球时,能使美国科技教育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确保美国科技超级大国的地位,这项计划覆盖全美范围内的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科学教育改革,“它是美国进行科学教育改革的主要项目,也是一个最早由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和中小学家长共同参与的校改项目。”作为实施该计划的一个措施,美国科学家委员会编著了《科学普及资源》(ResourceforScienceLiteracy)、《科学普及设计》(DesignforScienceLiteracy)等教材,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指导教师专业发展和进行课程改革等等;2002年美国通过了35年来联邦政府教育政策最为重大的改革:《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与此相应;美国教育部公布2002-2007年的教育部战略目标(Objevtives),其中战略目标二规定,“支持教师在基于研究的教学工作中获得专业发展”、“关注于基于研究的教学实践”、“为新教师开展基于研究的引导和咨询项目”。20世纪70年代,日本教育界针对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死板,教师满足单纯的传授书本知识,忽视教育科研的弊病,呼吁中小学重视教育研究。为此,日本《教育公务员特别法》明确规定:“教育公务员为完成其职责,必须不断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提高修养”。2000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在“教育改革国民会议”通过2l世纪教育新生计划,强调“加强对教育研究能力欠缺教师的严格管理(使之离开讲坛)”。英国在2002年教育法中,也对教师的教育研究提出要求,规定合格的教师必须“参与或完成制定的教学研究项目或培训课程。”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长M.N.康达科夫也认为,千百万中小学教师是补充教育家和学者队伍的重要源泉。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是整个教育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联邦教育部在《2000-2005年俄罗斯联邦教育发展纲要》,中,要求政府加强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的鼓励和支持,提高俄罗斯国民教育系统的国际威望。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的制度化
20世纪50年代以后,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趋向于规范化、制度化,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组织体系和保障机制,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英、美国家中小学设立学科教学研究室、法国成立中小学教学研究委员会,学校为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提供经费、人员等支持。日本在中小学成立单科性质的研究会,鼓励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学科开发、开展教学实验等等,探讨教学、学校发展的问题。此外,中小学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成立各种教育领域的研究组织,诸如成立学生生活指导研究委员会、现代化教学手段研究小组之类,教师分工研究课题,共同发表成果,日本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纳入教师考核和评价体系中,进一步刺激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前苏联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也颇具特色,前苏联教育科研管理机构主要是校务委员会和教学方法委员会,《苏联普通教育学校暂行条例》强调中小学教育研究管理的规范化,“为了发展和完善教育过程,提高教师和指导者的职业能力和创造能力,学校应当成立教学法委员会,教学法委员会的职能之一是组织人员进修,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推广先进经验。”另一方面,校务委员会必须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责,“支持社会完善和发展青年教学和教育的主动精神、教师的创造性探索和实验性工作;确定学校与科研机构、生产单位、合作社组织、自愿协会、创造协会以及国家和社会其他机构的合作途径,以便为学生多方面发展和教师的创造性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后,俄罗斯联邦教育部制定2010年俄罗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构想,进一步加强普通教育系统中教育机构与团体的科研、实验、设计管理与协调的机制,“落实普通教育系统中教育与科研工作方面的国家干部政策。”
1994年由美国国会审议通过,克林顿总统签署和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其中第九条规定教育部设立“教育研究和改进办公室”,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管理、推广和资助,提供教育研究培训项目,提高大多数美国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使之达到全国教育目标。另外,美国许多州、学区和学校建立独立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以外的地方教育理事会,在学区和学校科研管理上,地方学校理事会扮演重要的角色。学校理事会的职责是加强教师科研管理、—提高中小学教师参加课程开发、设计的能力。此外,还承担师资培训、教育经费预算和学校改革等重大问题。
欧美国家非常注重校长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和领导作用,德国认为校长必须是教育与教学专家。英国规定中学校长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引领教师参与课程编制、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美国教育学者珊娜·斯蒂格鲍尔将美国中小学校长的职责归结为三条:一是确定学校目标;二是组织教学工作,“即对教学提出要求,制定目标、研究方法,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三是领导改革,校长要学习如何创新,吸取对改革的意见,与教师合作开展校改实验,预测教师需求,给予教师满足。在《美国教育部——2002-2007年战略规划》中,教育部将通过ESEA的TileII项目,鼓励发展创造性培训模式,提高中学校长的教育科研管理能力,支持现任校长的专业发展。
校长在学校管理和改革发展中扮演关键的角色,中小学校长在学校教育科研管理中发挥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恰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兴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三、中小学教育研究加强与大学或其他教育科研机构的合作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化”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关注的中心和焦点之一。世界“教师专业化运动”推动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蓬勃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点。1990年、1995年,霍姆斯小组发表了关于改革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新报告《明日之学校》(Tomorrow''''sSchool)和《明日之教育学院》(Tomorrow''''sSchoolEducation),将大学教育学院与中小学联合起来;《建立类似于医学行业中教学医院的专业发展学校》(简称PDS学校,改变以往大学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与中小学教学互相脱节的状况,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中小学与大学教育,研究机构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制、师资培训等方面加强科研合作,整体提高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水平,提升教师素质,使新任教师和.成熟教师都能在教育研究方面得到进一步成长。PDS学校的创建,在中小学与大学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给大学实习生、大学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的发展都带来了益处,是教师教育多方面“共赢的”好模式。目前,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ationalEducationAssociation)正在建立PDS学校网络,并且为PDS学校制定了一些条例以规范其健康发展。2000年,美国几乎每一个州都有1000多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中小学成为教师科研和工作的共同体,中小学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和大学教授形成伙伴关系,共同有效地改革教学。
2001年日本政府实施教育新生计划,将教育改革作为最重要的国策,为了实现“学校变好、教育变样”的目标,日本政府加强大学与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合作,努力克服整齐划一的弊病,引进发展个性的教育体系,2002年日本通过修改的《学校教育法》,其中政府财政预算投入17亿日元,促进大学、学会、协会、研究机构与学校教学的合作,创造能使多样的个性和能力充分发展的教育体系。
20世纪70年代,英法等欧洲国家针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相脱节的诟病,从学校需要出发,以学校为基地开展教研工作,强调大学、师范学院和其他教育机构的伙伴关系(partnership)。20世纪80年代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不断发展,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广泛接受和实施“以学校为中心”的大学与中小学一体化的校本教研模式。
1989年,法国教育预测专家、巴黎诺儿马学派的著名教授费朗西斯科·瓦尼斯科博士在重要著作《七千万中小学生——学习的欧洲》一书中,设想未来五种教学模式,其中“学术型学校模式”倡导将大学学术型研究引进中小学教育科研,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研究,培养学者型的教师。目前英、法国家已经开始探索实验。
四、改革师资培训制度重视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掀起了世界范围内师范教育改革的,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培养的开放性、多元化,更注重教师科研能力提高,是发达国家师资培训制度改革的重点。
美国国家教师职业委员会(NBPTS)是独立的、非赢利的组织,指导委员会包括州长、众议员、高级教育官员,以及社区组织和企业界代表,国家教师职业委员会提交五个核心建议,其中第四条是教师应系统地思考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从经验中学习;第五条,教师应成为学习型组织成员。1995年,北卡罗莱那州州长吉姆·汉特和国家教师职业委员会发起了国家教师资格证制度,专门颁发证书给有委员会认可的优秀教师,借以鼓励教师参加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克林顿政府专门拨款奖励,并提出10年内全国10万名教师获此殊荣,达到平均每所学校都有1名获得国家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
2000年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项目“艾森豪威尔专业发展计划”,对各州和地方实行绩效拨款,推动师范教育改革,建立专业发展的高标准,提高教师质量,使之具有独立的教育科研能力。《美国教育部2002-2007年战略规划》中要求提高教师和校长的素质,“我们将于各州、各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各认证机构通力合作,极大地提高教师职前培养项目的质量。我们将推动开展情景阅读教学培训以及其他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法”。
美国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和学历水平,美国中小学教师一般都具有学士学位。哥伦比亚特区规定高书教师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位,鼓励教师成为学者、教学者、交往者和决策者。美国务州教育部门经常组织讲座和科研活动,不少学校对终身教师提供学术假期,促进教师参加进修活动。
2001年日本国会审议通过教育改革六项法案,其中以培养“教育专家”为目标,提高师资质量被列为教育改革的战略重点,日本文部科学省根据国会议案,进一步落实措施,改善教师资格制度,建立新的教师研修制度,加强教师的社会体验学习;实行优秀教师的表彰和加薪制度;加强对教育科研能力欠缺的教师的严格管理。从2001年起,日本教育研究生院实行教师休假研修制度,支持鼓励教师自发性的培训活动。日本教育科研机构遍布全国,都、道、府、县共建立近千个教育研究团体,中小学教师是这些团体的骨干。法国和意大利非常重视中学教师的教育学素养,法国要求中学教师获取教育学学士学位,意大利要求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一般是教育博士。
五、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科研成果必须物化生成实践,才能发挥应有效益。美国科研成果转化率为80%-85%,日本为60%-70%,西欧为50%-60%。美国非常重视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的直接推广和应用,这深受美国实用主义传统影响。美国中小学强调教育理论与实验紧密结合,杜威、布鲁纳、布卢姆等世界级的教育改革家都注重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推广,事实上“美国行为科学本身就比较发达,一批专家学者就用教育理论、心理理论,在中小学搞调查,做实验,提出新理论,于是就有一批学校、教师去推广和实验。”2000年美国教育部专门成立“教育研究和改进办公室”,负责开展和支持有关教育研究的活动;推广教育研究成果,为解决学校具体问题提供技术援助;收集、分析和传播教育情报服务资料。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培训学校教师;职业倦怠
一、前言自从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1974年首次将职业倦怠引入心理学领域以来,很多西方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职业倦怠现象,并重点研究了教师这一特定职业中的倦怠问题。在中国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大、知识更新快、人才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群体成了高压力的群体,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不少学者的关注,并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我国中小学教师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些教师的心理压力已经对教学和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2004年12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主持了“中国职业倦怠指数调查”课题,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倦怠现象正在中国蔓延。其中,公务员群体的倦怠比例最高,教师职业倦怠排在第三位。
对于中小学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这一特殊的教师群体来说,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学生,还是他们的“客户”,他们不仅要作为一个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还要为公司留住这一“客户”。这就需要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够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作出有建设性的计划,使其在短时间内看到学习中的“效果”,还要具备与人沟通的能力,使“客户”能在短时间内喜欢上自己,愿意和自己一起学习。两者相结合会让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倍感压力,长期承受双重的压力,职业倦怠也会随之而来。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1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一词又称作“工作倦怠”“职业枯竭”,对其概念的界定以及处理方法一直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观点。从对工作倦怠状态的理解角度出发,可将其概念归纳为两类:静态定义和动态定义。前一类定义将工作倦怠看作一种心理状态;后一类定义则将工作倦怠看作一种心理过程。
教师职业倦怠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积极关注,美国教育协会(NEA)主席麦克古瑞(W.MCGuire,1979)感叹:“倦怠的感受正在打击着无数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教师已在逐渐放弃他们的专业工作。”
2教育培训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
笔者认为,职业倦怠的这一概念表述以及各种观点表现不仅仅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师身上有所体现,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这一特殊的教师群体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教育培训学校兼有学校和企业的双重属性,因而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既有一般学校教师注重教学的特点,也有企业员工注重服务的特点。他们要承受作为教师和企业员工的双重压力。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强调对于“客户”的服务,得到其认可。而他们所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他们的工作做起来更为艰难,工作成就感降低,长此以往就很容易使身体和情绪陷入极度疲劳的状态,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三、教育培训学校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一)作为教师方面
1教师教学成果的延时性和间接性
教师教学工作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延时性和间接性的特点,一方面,教师的工作成果只有通过学生及其发展的这个中介才能反映出来;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成果很难及时显现出来,只有经过一个阶段通过测试性的途径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现,这就是教师教学效果显现的长时性、间接性、延迟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尤其是对于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而言,由于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才把孩子送到培训学校接受额外的教育,希望在短时间内看到孩子的进步,但是由于教学成果的延时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孩子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很大的改变,这就很容易造成客户的流失,这无疑加大了教师工作的难度和压力。巨大的工作难度和压力会让教师产生非胜任感和低成就感,即不能胜任工作的主观认识,这就是职业倦怠的典型表现。
2教学方式的个体性
由于教育培训学校是以赢利为主要目标,所以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口碑直接决定教师的绩效水平,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授课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课程的开发和内容的安排也严格按照学生的需求进行设计,教学方式个体性。这一性质和特点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同事和外界之间充分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引发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职业孤独感”,这也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作为企业员工方面
1教师在组织中的人际情绪压力
工作倦怠的概念最早产生于服务行业,早期研究假设,那些有情绪压力的、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更容易产生倦怠。研究证明,情绪因素确实是解释工作压力之外引起职业倦怠的额外变量。而教师正是这样一种职业,尤其对于教育培训行业的教师来说,他们面对的往往是一些在学习中有问题的学生,他们进行交流的时候,情绪压力无可避免。
2教师在组织中的职业发展机会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谢恩教授认为,每个组织成员都是抱着一定的期望加入组织的,希望借助组织来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层次的需要。职业发展的机会大概包括三个方面:①职位或工作内容的发展或变更;②可以获取的职位或工作内容的能力;③为员工做职业规划的合理性及实际可操作性。
很多企业没有为员工提供一定的职业发展机会,这会导致员工职业压力的增强,特别是在职业升迁的过程中由于不公平、不公正、不透明等原因,很容易使员工产生不满和敌对情绪。职业发展机会缺乏,导致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员工离职率上升。
(三)双重角色压力
1工作职责
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主要职责包括教学、教研、课程研发三部分,每一部分都包括多种工作任务。在教学方面,主要负责授课、教材编制和教学设计等工作,这是教师的核心职能。可以看出,相对于公办学校的教师,教育培训学校教师不仅要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教师的基本职责,更强调教材、教案的更新和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第二部分是教学研究,主要包括研究考试命题思路、总结做题规律、更新教学案例等。一是使教学过程适应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二是能使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最后一部分是课程研发,因为培训学校具有学校和企业的双重属性,课程是培训学校的产品,教师是教育培训学校的研发人员,因此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要对培训市场环境极为敏感,不断开发新课程,增强市场竞争力。
总之,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不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教师工作职责,更为重要的是要时刻以学员和家长的需求为核心,既扮演教师的角色同时也扮演服务者的角色,根据学生参加培训班的目的和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创新讲课模式,他们的工作更强调创新性、实效性、服务性等特点。
2绩效考核指标
我们以新东方为例,对教师的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分析。新东方的绩效考核指标是十分系统的,主要有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教学艺术和教学管理四个方面。要求教师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广博的学科知识、清晰的授课思路,能深入浅出地分析教学内容。
总之,教育培训行业的教师更强调独特性、创新性和高效性。这是由其教师和服务者的双重身份决定的。相比于公办学校的教师,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强调教学内容、教案的合理设计和教学艺术的把握。
四、如何改善教育培训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一)作为学校方面
1构建教学工作的激励机制
针对教育培训学校教师面对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之教学成果显现的延时性和滞后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教师职业成就感缺失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解决的关键在于构建教师教学工作的即时正向反馈渠道,尤其要构建教师教学过程的激励机制。一是要增加教师工作中的激励性因素,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二是设置一些阶段性的奖励,使教师及时了解和感受到自己教学的进步与成绩。
2教师要融入其中,体会教学工作的乐趣
彭文晓认为教学工作的幸福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的幸福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和教学相长两个方面。正如孟子所言:“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最后一乐就是讲教师的幸福体现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交流以及课后教学反思,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正如《礼记・学记》所言:“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知识能力提高的过程,这样会增强教师的满足感,有助于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二)作为企业方面
1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个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充分重视沟通的重要地位。针对培训学校教师因自身压力而产生的不满情绪,企业管理者应尽快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保证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很方便地与上级领导进行沟通。除此以外,培训学校也要定期开展员工交流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家共同的努力,如果因为工作繁忙,同事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很少,这样容易出现隔阂,从而影响工作,因此管理者要为员工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如定期开展教师内部的集体教学研究等活动,在教研中各位老师可以各抒己见,相互评课,加强交流。
2帮助员工设计合理的职业规划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8年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显示,25岁以下的人群中有近四分之一出现工作倦怠,其次是25岁~35岁的人群,为2194%。可见年轻员工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对于教育培训学校这样以年轻员工为主的企业而言,帮助员工设计合理的职业规划,减轻员工因工
作迷茫而产生倦怠的心理,培养他们的工作忠诚度,降低离职率,可以说是教育培训学校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找准角色定位,缓解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给角色扮演者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力不从心、左右为难。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相对于公办学校的教师而言,除了要扮演“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之外,他们还是企业的员工。如果他们在角色的扮演中不适应或者遭遇角色冲突,会给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诸多压力,不能妥善处理的话,就会使他们心力交瘁,从而引发职业倦怠。为了使教育培训学校教师有效地进行角色调适,进而缓解其职业倦怠,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1学校或企业组织管理方面
学校的管理策略、组织与行政上的安排、同事之间的关系及课程的安排与设计等都是角色冲突的来源,进而也是职业倦怠的诱因,为此我们要给予教师更为从容的课前准备时间,鼓励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促进学校和谐气氛的构建,设计更为有效的专业发展活动,让教师更多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决策,肯定教师的成就,明确教师的职责。
2教师个体进行角色适应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场合表现不同的角色行为。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这样有利于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在课下,教师要明确自己作为企业员工的责任。当多重角色难以调和的时候,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要选择最有价值的角色来承担,至于一个角色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三个方面:该角色对个体意义如何;不扮演某些角色可能会产生的积极与消极的后果;周围人对于你拒绝某些角色的反应。为此教师要对多种角色进行鉴别与权衡,承担更有价值的角色。这样可以使自己避免角色冲突,减少职业倦怠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卢秋玲.现阶段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成因与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04):81―84.
〖=2〗李冬梅.中小学教师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对工作满意度及三者对职业倦怠的影响〖=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2.
〖=3〗Maslach C,Jackson S E.The measurement of esperienced burnout〖=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biour,1981(02):99―113.
〖=4〗闫海燕.威海市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工作满意现状及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5〗褚远辉,陈时见.从教学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看教师的“职业倦怠”〖=J〗.课程・教材・教法,2010(01):103―110.
〖=6〗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01):80―84.
一、前言
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向来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关系,其中学生是被管理者,而学校是管理者,教育理念向来都是“以人为本”,这又说明二者之间的平等关系。调查发现,在部分学校,虽然热爱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但有时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却可能忽视“平等”二字。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态度竟然是“怕”,一些学生也缺少对学习的兴趣和快乐感。当前还存在着一些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对于学生的学习甚至身心健康明显是不利的,这是值得教育管理者思考的问题。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权益,精心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二、中小学教育管理中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
“以人为本”的民主教育理念,虽然已经积极渗透于各个学校,但有些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无意识地侵犯学生权利的问题。现就其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进行以下的探讨。
1. 体罚,侵犯学生人身权利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和进步,原以为不会再出现体罚学生这种事情。然而,却在网上看见“男老师打女学生”的视频。这件事情引起了各界关注,多数人不能理解一个教师为何会这样粗暴地对待学生。最后,教育厅对这个打学生的教师进行了处分并调离工作岗位。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教师应该是循循善诱,充分尊重学生的人身权利,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和风细雨,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而不应该用“体罚”。我国的《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均规定,教师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教师体罚学生是直接侵犯学生的人身权,而人身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其中包括公民的生命、自由、健康、人格、名誉等权利。教师若随意侵犯学生的人身权,从法律意义来说是触犯了法律。
2. 语言伤害,侵犯学生人格尊严
由“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的“你认为最急切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语言伤害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校园伤害三大问题(即语言伤害、同伴暴力、运动伤害)之首。语言伤害会对学生精神以及心理带来潜藏性的损害,对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良好的性格习惯的养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语言伤害在课堂上较为典型的就是“你怎么这么蠢,这种问题也回答不出”“你是猪吗”“真是烂泥扶不上墙”,等等。这些语言伤害,对学生的摧残在外表上似乎难以察觉,所以,个别教师用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顾忌。然而,这些语言伤害带给学生的有时甚至比体罚带来的伤害还要持久、痛苦。这些语言伤害,损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会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失去生活勇气,造成厌学、逃学、违法等严重后果,对其今后的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教师的语言伤害,其实是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以及名誉权。
3. 差别待遇,侵犯学生平等受教育权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部分教师以考试成绩的好坏来判定一个学生的好与坏,忽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其他方面的长处,甚至有些教师因为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对学生给予差别性的待遇。比如,安排座位时,学习成绩好的往往可以优先选择座位;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如果纪律还差,有的教师还会将其赶出课堂,甚至说出“你不要上课,别影响其他人上课”之类的话。这在侵犯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对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在有差别的待遇中,部分学生感觉自尊心被伤害,从而变得自暴自弃,既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也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中小学教育管理中侵犯学生权利现象的原因
每个公民在履行自己义务的同时,也有着享受自身权利的保障。在有的学校,学生的一些权利受到一定程度的侵犯。而一些学生权利受到侵犯的本质原因,是因为部分教育管理者民主意识的缺乏以及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匮乏。
1. 部分教育管理者的民主意识匮乏
学生的合法权利被侵犯的主要原因,是教育管理者的民主意识缺乏,不懂得学生有哪些权利,不懂得如何尊重学生的权利。部分学校教师对民主意识的缺乏,对法律知识的淡忘,使其不能明确地知道学生拥有哪些权利。这样,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任性而为,从而可能在无意识当中侵犯着学生的权利。
2. 部分学生对自我权利的保护意识匮乏
中小学生因其年龄和心理的稚嫩,使其自我保护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较为薄弱,导致学生在被人侵犯自身权利时也几乎毫不察觉。自我权利被侵犯时都感觉不到,也不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则被侵犯的几率会加大。因此,学生应当学法守法,在被侵犯权利时能及时进行自身保护,采取适当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四、中小学教育管理中避免学生权利被侵犯的对策
要想减少学生权利被侵犯的现象,离不开中小学教育管理者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学校相关制度的完善;当然,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但这也离不开懂法律的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现就怎样改变教育管理中学生权利被侵犯这一现象进行以下的探讨。
1. 强化中小学教育管理者的民主思想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一言一行都会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自身的民主思想,在思想道德、言行举止上起到表率作用。教师也只有个人素质明显增强,知法守法,才不会出现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所以,中小学应当设置法律方面的培训课程,让教师懂得“什么是民主,怎样做到民主”“什么是权利,权利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只有让教师知道哪些行为侵犯学生的权利,才能避免今后出现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从而使得学生的权利不被侵犯,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 培养中小学生自我权利保护的意识
学生是自我权利的保护者,若学生本身缺乏自我权利保护意识,则会更加容易被人侵犯。所以,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或组织相关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权利保护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班主任可以举办相关主题班会,通过课堂知识的传授和讨论,对学生进行自我权利意识的培养。在国外,有很多课程就学生权利与规则意识进行教导,我国也可以借鉴学习。例如,在各学校开设“自我权利意识培养”课程,让学生明白自身权利受到侵犯时该怎样做。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自身的权利,还能使学生在自身权利受到侵犯时合法合理地去维护,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 增强学生和教师的法律意识
法律是自身权利最有效的保障,学生和教师只有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才能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管理与被管理中才会有着微妙的化学反应,也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侵犯与被侵犯权利的现象。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本质原因是部分教师法律意识淡薄。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怎样做是侵犯学生的权利”,做一个知法守法、有责任感和爱心的好教师,在平等民主的教育理念下对学生进行友好的教育管理。而学生,则可以通过学习这些法律知识,知道自身所拥有的权利,在自身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适当地拿起法律武器对自身的权利进行保护。
4. 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知道维护自身权利的重要性
中小学生因其各方面的发展尚未成熟,有时难以知道自身权利的重要性,在自身权利被侵犯时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因此,教师可以组织相关活动,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权利进行假意的剥夺,然后告诉其维护自身权利的重要性,从小培养学生珍惜权利的意识。在剥夺其权利的同时也使其了解到侵犯他人权利的不尊重性,今后其对待他人的权利就会表现出尊重的态度。也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才能使得社会更加文明和谐。当然,在进行假意的权利剥夺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让其明白这只是假设,不要造成对学生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