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现代化建设内容

农村现代化建设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现代化建设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现代化建设内容

农村现代化建设内容范文第1篇

21世纪已经进入网络和大数据时代,网络的飞速发展迅速地占据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大部分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媒体化”的社会,以互联网和手机为基础兴起的网络媒体和随身媒体等新媒体手段使得当今社会处于一个媒介高度饱和的状态,“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CCTV”几乎成为现实。尤其是微博和微信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比如,郭美美事件、“到保定来看海”及“吃一盒老酸奶等于吃掉了一只破皮鞋”事件和影响都体现了微博作为新媒体手段的“实时和海量”特征;再者就是微信当中的一些微商铺也正在改变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将农产品搬上网络,放到微信中去宣传和经营正在慢慢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式。而这种时代所表现出来的趋势也必然会影响农村的发展,尤其是会重新定义农村文化的发展形式和内容。因此,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依靠网络媒体传播已经是无法扭转的历史趋势。但是,当下中国农村文化建设普遍落后于城市,这其中也一定的历史原因,但是现实所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支撑缺乏,形式陈旧,单一,无法满足现代文化发展和信息传播的要求。因此,建设新的文化发展形式,提高农村文化设施的科技含量对于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得农民对提高农村文化设施科技含量的要求日益强烈。

2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是广大农村改变发展思维,接受、认同和使用网络媒体并积极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文化环境和基础

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对于发展网络媒体来说是巨大的阻碍。新的发展手段没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技术作为支撑很难发挥作用。中国广大农村总体上落后于城市,历史上形成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仍然存在,尤其是文化发展方面表现尤为明显。而且由于广大农村文化建设不发达,导致广大农村不具备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和基础。农民的思维陈旧、落后,对新生事物接受速度慢,认可时间长,导致信息的传播和接收遇阻,其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明显与时代脱节,跟不上网络时代的发展速度和要求,从而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农民自身的进步。当今时代,信息化、网络化和媒体化高度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海量的信息的产生、传播,这些信息正是时展和中国农村发展所必须的要素。而为适应这种时代的要求除了要有新型的传播方式外,现代化的文化环境也是必须的。因此,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打造较为雄厚的文化基础和现代良好的文化环境,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是中国广大农村适应信息化、网络化和媒体化时代和建设新型的文化发展形式的必然要求。随着农村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升、农民发展思维进一步现代化,这些都是适应时代和运用网络媒体传播的前提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的必备要素。

3二者统一于中国“三农”现代化的进程中

农村现代化建设内容范文第2篇

必须提高法制宣传教育服务保障

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定位一是指导思想要有新提高。要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全面分析法制宣传工作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牢固确立抓法治建设就是抓生产力,加强法制宣传就是营造发展软环境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优化和发展在在实践中形成的“以人为本、求实服务;文化引领、创新发展;关口前移、统筹协调;重心下移、加强基层”等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理念,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把法制宣传工作做深入、做扎实、做到位。要紧贴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内涵和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准,对法制宣传工作的目标任务、内容设置、活动安排以及职能定位进行重新审视,凡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就要坚持,不符合的就要修正,确保法制宣传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的指向等更加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实际。二是推进工作要有新举措。要把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作为我们制定工作方法和强化措施手段的基本依据,特别是结合形势任务的变化赋予新的内容。首先,要关口前移打好主动仗。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种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热点、难点和突发性事件增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关口前移,研究人们思想行为发展变化的新规律,强化信息获取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适时调整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内容、重点方向和宣教形式,努力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需求,贴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其次,要分层施教抓好主群体。要把特殊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区分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分门别类的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尤其是要牢牢抓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和农民工的学法用法工作,突出在重点对象学法用法的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上创新创优。同时还要密切关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新产生的社会群体,确保法制宣传工作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覆盖和渗透。再次,要壮大队伍建好主力军。法制宣传要发展并更好的服务保障现代化建设,必须致力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法制宣传工作队伍。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强化法制宣传干部队伍建设,配强配齐人员,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确保在战略思维、谋划发展、协调组织、开拓创新、狠抓落实等方面有更高水平。三是推动落实要有新起色。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宣传教育服务保障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进一步实现由单纯普及法律知识向培育公民法治精神转变,由灌输式教育向互动性宣传转变,由传统方法向利用现代手段的转变,由阶段性成果向可持性发展的转变。更加注重谋划布局,更加注重统筹协调,更加注重组织领导,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以实实在在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业绩让党委、政府看到实效,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要在深化“法律六进”上狠抓落实。“法律六进”是确保法制宣传教育覆盖全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要深入贯彻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服务科学发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并结合江苏实际在全省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服务‘两个率先’”主题宣传活动,把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做的更加扎实有效,进一步推动普法向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各方面延伸。

牢牢把握法制宣传教育服务保障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

当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服务保障现代化建设,就是要坚决执行中央和江苏省委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决策部署,把推动经济增长的立足点转到加快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要紧紧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战略任务,大力宣传有关宏观经济调控、产业结构调整、农村改革发展、资源环境建设、节能治污减排、低碳循环经济、推进科技进步、实施创新驱动、知识产权保护、财政税收金融管理、国有企业改制等法律法规,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水平、切实增强全省经济发展后劲。要始终抓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优质的人力智力服务。要围绕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坚持以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始终抓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在坚持和完善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全面实施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积极推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考核制度,探索创新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测试制度,巩固完善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公务员学法登记和学法用法通报等制度,通过严格的督查考核和评比检查,不断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要深入实施普法惠民工程,为现代化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普法惠民工程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大力宣传规范公权运行、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法规,突出有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改善、收分配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突出有关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土地经营权流转、劳动用工、医患纠纷、城镇改造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突出对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和社会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依法表达诉求和依法维护合法权益能力素质,不断彰显法制宣传工作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倡导公平、匡扶正义的内在品质,努力为现代化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让人民群众在法律的护佑下安居乐业,真正享受到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五是要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劲的精神文化动力。要把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法制宣传服务和保障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载体,大力落实江苏法治文化“建设年”、“推进年”、“提升年”、“优化年”“成果展示年”的五年总体部署,逐步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与法治江苏建设进程相呼应、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相一致,集知识普及、观念引导、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体系,努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精神文化动力。

作者:姜金兵 单位:江苏省司法厅副厅长

农村现代化建设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现代化建设;作用

新农村建设为广大的大学生村官提高了一个提升自己的平台,不但可以让他们把在学校几年的科学文化知识学有所用,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帮助农村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可以说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智力和人才保证,他们是真正的开拓者,领头羊,不仅仅是全国的希望,也是全国各级政府深化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政策,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中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1.可以优化农村干部的结构

就目前我国的农村形势而言,大部分基层干部不仅文化水平比较低,而且年龄偏大,他们在很多方面思想上还比较陈旧,选拔优秀大学生去农村的基层工作,正好可以弥补现在有农村干部的不足之处,为新农村的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不但可以优化农村的干部结构,还可以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组织的战斗力。

2.大学生可以利用自身所长,推进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大学生锻炼学习都具有相当水平的专业知识,他们可以依靠自己活跃的思维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特点,通过网络,远程教育的方式向广大农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让先进的思想深入农村,用科技致富这一手段改变农村的现有生活,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开展科学调研,加快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从而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3.大学生村官可以让新农村的文明建设步伐加快

大学生是现代农民中的知识分子,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当代农民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学生村官通过自己的言行让群众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高素质的文化熏陶,让农民逐步树立起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的思想,从而建设农村成为一个文明,健康的新型小康社会。

二、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

1.大学生村官很多理想与现实有所差距

每一名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心里都有很多的理想,都有着自己的报复和远大目标,他们被分配到农村基层是去锻炼自己,开创自己的事业,但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很大的差距,大学生村官要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就需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敢于艰苦奋斗的准备,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去改变农村的面貌。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给予足够的支持,因为毕竟农村的生活是很艰苦的,虽然这些大学生有着强大的闯劲,但是热情和信心与现实很多时候都有着很大的差距,完全依靠大学生的力量太单薄了,这也就是大学生村官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2.大学生村官深入农村的建设所能发挥的空间有限

很多大学生初到农村工作时,他们并没有被赋予实际权力,不能完全的参与到村委会的管理和决策工作中,即便有作用也不大,很多大学生的工作都是从农村生活的琐事做起,很多农村的基层干部也都形成了这样的一种认识,大学生在农村干不长,早晚要离开农村的工作,不会长期在这里驻留。另外一方面,很多农村干部心胸狭窄,他们都认为大学生村官有学识,和现有的农村干部比起来,早晚会显出它们的优越性,让现在的农村基层干部存在危机感,担心自己被淘汰,所以很多现在的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不支持,不给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

3.大学生村官的自身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大学生村官在学校的几年生活积累了很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他们刚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尤其是刚刚深入农村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对工作环境还有工作内容都不熟悉,先关的工作经验也不足,面对农村这样的复杂工作环境,自己的工作能力有待提高,他们一方面需要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还要学会改好人际沟通能力,拉近大学生和农民的思想水平差距。

三、大学生在新农建设中的未来工作方向

大学生村官是农村建设推动的主力军,他们需要在农村的这篇广阔天地上不断的磨炼自己,把自己打造成国家需要的人才,成为党的后备干部。如何才能让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吧村官工作做好,发挥大学生村官的建设推动作用?在未来的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解决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各种实际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部门要大力新兴对农村有利的建设项目,从林业,交通,水利,民政多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大学生村官要根据每个地区的农村实际情况考察调研,上报未来的发展方向,争取利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加大对薄弱环节的资金投入,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投入到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中。至于这样,才可以圆满的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重大使命。

2.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中要勇于承担具体的工作内容

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的村官选举都是政府部门参与换届完成,在农村的村民中往往引起很多纠纷,大学生村官的加入何以弥补选举工作方面的不足,也可以让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工作中,大学生村官要勇于承担具体的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处理事事物能力,从而树立起基层工作的信心。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可以再具体的工作中得到运用,选择适合自己的生产项目,积极指导农村的具体工作,也坚定了自己的工作信心,为农村的经济建设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3.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建设新农村的工作能力

大学生村官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和熟练的农村工作方法,应该树立学习意识,向乡镇干部、村干部学习,向农民群众学习,了解村情、民情,在新农村建设中理论联系实际,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去认真感悟、细心体会,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提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能力。

四、结束语

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已经涌现出了许多在平凡岗位上做出重大贡献的大学生村官。只要国家、社会、农村基层为大学生村官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健全各种保障制度、激励措施,做好各项配套改革,大学生村官一定能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作者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佳,卞颖桃,邵晶晶.我国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17)

[2] 李泽凤.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义[J].商场现代化.2010(25)

农村现代化建设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四化两型 农产品流通 农业现代化 农村金融

一、引言

“四化两型”建设是湖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富民强省的重要战略抉择,其中农业现代化是“四化两型”的重要基础。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而且还包括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可以说,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是“四化两型”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农产品流通体系运作效率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农产品消费者的利益。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生产和流通领域明显的特点是“小而散”,主要表现为: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主体整体水平不高、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交易方式落后、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水平较低及农产品流通技术落后等,不但导致“卖难买贵”、“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等问题的交替发生,而且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难以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是伴随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运用先进的流通技术设施、手段与现代化的流通方式、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对传统流通体系进行不断改造与提升[1],从而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发展过程。湖南是传统农业大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代化不仅是搞活农产品流通、发展农村经济、开拓农村市场的关键,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湖南在新形势下调结构转方式,推动“四化两型”建设,实现富民强省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二、“四化两型”背景下制约湖南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金融因素分析

(一)“四化两型”背景下湖南农产品流通体系现状

近年来,湖南围绕新农村建设,以“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主要抓手,采取若干措施,快速推进农村市场与流通体系建设。特别是2011年商务部、财政部确定湖南等省作为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建立完善高效率、低成本、低损耗、安全通畅的湖南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加速成长;农产品流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超市、农产品销售公司等现代流通方式在农产品市场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仓储设施及市场配套功能进一步改善;市场准入和检验检疫制度已初步建立[2]。湖南初步形成了以运作规范的乡村零售网点为基础,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现代农产品流通市场网络。

但是总体而言,湖南农产品流通体系与农业产业化进程还不相适应,离农业现代化和“四化两型”战略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湖南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低,导致农产品销售的高成本和低效率;农产品流通主体仍以农民经纪人、零售商贩为主,农产品加工企业与中介流通组织处于起步阶段,流通能力未能充分体现出来;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等物流设施以及信息、检测等设施建设严重不足,流通技术落后,致使流通成本居高不下;农产品流通方式落后,信息化水平较低等。

(二)制约湖南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金融因素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其推进与实现对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具有重要的市场调控作用[3]。发挥好金融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支持,推动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建设,是促进湖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推动湖南省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乃至经济强省的关键。目前,湖南尚处于农业现代化的起始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湖南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建设,一方面为承载农产品资金流的农村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也对当前相对滞后的农村金融发展格局提出了严峻挑战。目前制约湖南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金融因素主要有:

1.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金融资源供给的有效性较差,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缺乏稳定的“金融后盾”。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和命脉,是货币化条件下工业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相联系的重要渠道。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效支持。毫无疑问,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主要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和部门理所当然地应把工作重心和服务重点放到农村。

近年来,湖南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初步形成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体,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联手服务,村镇银行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但从总体上看,农村金融仍然是湖南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湖南农村金融体系中,目前还没有保险、证券、期货、投资基金、风险投资、信托等单位参与支农资金的供给。有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0月末,湖南省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1508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例达85%以上。可见,农村信用社仍然是湖南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而以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为代表的现代金融体系还未真正在农村扎根。在湖南农村地区,对于大多数农村居民和农村商贸组织而言,零星借贷主要依靠亲朋好友,一般大额借款主要通过农村信用社,金融资源供给明显不足。同时,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种类相对单一,地区垄断现象比较严重,缺乏推动农村金融机构提高运营效率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导致金融供给效率低下,阻碍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2.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针对性不强,金融服务单一,与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金融需求不匹配。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打破了行业和地区界限,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到仓储、运输、保险、检测等,涉及到众多的环节,需要金融机构提供从贷款融资、贷款结算到保险咨询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然而,目前湖南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以小额信用贷款、个人商务贷款、存单质押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业订单贷款、企业联保贷款等为主,贷款针对性不强。调查统计:近80%的农户和个体工商户希望金融机构开发多种形式的贴近农村的金融产品,如全省部分地区出现了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将土地向专业种植大户集中、通过土地入股参与股份合作组织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现象,但大部分金融机构针对这种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贷款以及对农村集体产权担保的贷款的探索仍基本空白[4]。同时,农村金融服务主要集中于农业贷款,而针对农产品流通中的仓储、加工、运输、配送以及零售环节的融资、保险以及等金融创新严重不足,缺乏较为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

3.农村金融市场滞后于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发展。近年来,湖南省积极推动“双百市场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扩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支持范围和规模,大力实施产销互动,走以市场为龙头、市场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一体化经营之路,加快以农产品基地为中心的产地批发市场和以城市为中心的销地批发市场建设,已初步形成了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共同发展的多层次现代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而与之不相称的是,农村金融市场形态低级、割据明显。目前,湖南农村金融市场以信贷市场为主,证券、期货市场还基本上是空白。农村信贷市场割据明显,竞争不充分,导致农村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单一,贷款成本高。农业保险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工具,是农村金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湖南正在逐步完善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已开展包括水稻、棉花、油菜、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玉米、甘蔗等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全国农业保险补贴品种最多的省份之一。但这些保险主要针对农产品生产领域,而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保险还未起步。这与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对金融的需求不相适应。

三、“四化两型”背景下湖南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金融创新

(一)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提高金融供给效率

资金互助合作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是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力度的有效方式。这类新型的金融机构和服务实体,一方面可以广泛地调动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为农村服务;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增强竞争,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因此,湖南可以考虑借鉴美国的税收优惠政策、法国的贴息贷款等方式,通过财政的适当的税收补贴、收入补偿、贷款利息补贴等多种形式,以及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监管费率、资本金准入门槛等政策,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和服务实体。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发起设立农业保险公司、农产品期货公司、县域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等多种市场主体,增强对农产品流通各环节提供一揽子服务的功能。针对农业投入少、农民贷款难、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缺口大的情况,要加快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拓宽金融支农渠道,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

(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展金融供给的多样性

针对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需求领域拓宽、项目增加与结构升级的客观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延伸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内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不断扩大农村金融覆盖面,探索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在金融产品配置上,加大对超市下乡、农资配送中心、集贸中心等的资金支持力度,支持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建设;提供灵活多样的期限、额度设置、还款方式和利率定价方式,使贷款使用周期与农产品投资回报相适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目前全省农村经济的特点积极开展试点“合作组织+农户”贷款、土地流转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金融创新产品;针对一些地区现代农业呈现产业链化和纵向一体化的趋势,开展订单信贷、产业链融资等,通过整合农业产业链,使原来分散的信贷主体相互合作、制约,达到降低信贷风险、增加对产业链条中的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目的。

同时,针对农村金融需求时间急、金额小、用信频、期限短的特点,农村金融机构应创新金融管理体制和业务流程,通过创新信贷审批体制和优化管理流程,缩短贷款审批流程,切实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增强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另外,大胆创新金融服务渠道,可以考虑推行特许经营机制,促进大银行和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加强业务合作和资本联合,延伸金融服务触角。

(三)创新农村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农产品期货、保险市场

农产品期货市场可以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价格信息和规避价格风险的渠道,也可以为农产品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提供互换、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充分发挥其规避农产品价格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和套值保值的作用,解决“订单农业”中的履约与价格波动问题。美国农业流通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其发达的农产品期货市场。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非常完善,比较著名的有主要交易牛肉、猪肉、黄油、活牛、木材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以豆油、大豆、玉米、小麦等农产品交易为主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这些交易所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便捷快速的信息网络,使交易的效率和速度大为提高。湖南应尽快建立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发挥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引导生产的载体功能,实现千家万户农民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稳定产销关系,保护农民和企业的利益。同时,期货合约的交割标准能引导农民实行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迫使土地和劳动通过各种方式与资本结合进行集约化生产。

进一步完善湖南农产品保险市场。地方政府可以考虑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保险机构研究开发鲜活农产品流通保险产品,积极引导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投保,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保费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鼓励和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积极利用国内贸易险这一金融工具,规范贸易行为,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规避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促进市场流通秩序好转。另外,保监会在农村保险上应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如设立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公司等。

总之,农产品流通是连接农业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代化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环节。湖南要充分利用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这一契机,深入开展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培育多元化的农产品市场主体,健全多层次的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从而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推动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连英,李崇光.中国特色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2(2):21-26.

[2]贺庆祝.浅析湖南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J].中国市场,2007(28):66-67.

[3]郑鹏,李崇光.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中国流通经济,2012(5):24-29.

[4]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情况调查[J].中国财政,2010(6):53-54.

农村现代化建设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整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它有效解决了“三农”问题的切入点。而土地整治对新农村建设过程起着重大作用,合理有效的土地整治有效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1 土地整治概念及其内容

我国在土地整治方面的工作已经开展了10余年。在这期间,社会各界对土地整治的概念并没有明确而统一的认识,这对社会健康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关研究学者确定了一个完整的概念,土地整治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活动。从这看,土地整治不再局限于农用地,也不再局限于农村土地,具有更好的“全域”性,它包括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未利用地开发这5种类型[1]。农村土地整治包括对田、水、路、林、村的整治,土地整治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比如水土流失地、盐碱地、风沙地、沼泽地、被污染的土地的治理,改造中低产田,荒地的开发,工矿(包括砖瓦窑)废弃地的复垦,闲散地的开发,围海造田,滩涂的开发,基本农田的建设(排灌渠道,水利设施的配套和改造,机耕、林网条田的建设,平田整地,插花地的调整等),改造旧村屯,建设小康村,村庄兼并集中,乡村企业从分散转向集中,土地结构调整,小流域治理,改造旧城镇,调整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包括工业仓储外迁、平房改造),由水田林路村企的综合治理等等[2]。

2 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土地整治的意义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建设用地的扩张,引来了建设用地和耕地的矛盾日益尖锐,在土地利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要利用土地整治缓解这一矛盾。农村土地整治的意义包括: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为增加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全面实现新农村建设平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促进经济的发展,也要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综合起来才能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3]。

3 土地整治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的作用

由于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基础设施条件差,住宅用地分散,容积率低,无人集中管理,公共管理秩序乱,居民生活环境差的现象,农村土地整治变得尤为重要。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可新增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可增加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集中经营,确保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特色[4]。

土地整治在建设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着以下几点作用: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实现生产发展,土地整治为有效的解决途径。对农田质量条件差的土地,土地整治可提高土地质量,加强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土地产权集中管理,有利于土地的合理管理,生产效益的提高。土地整治为增加农民收入,挖掘农村生产潜力提供很好的途径。适度的集中土地,可以将分散的土地集约利用,缓解用工数量,使农民进城务工,有利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不仅为城市企业多一份劳动力,还为农民自身带来了多一份的收益。搞好挖潜。充分挖掘农村非农用地的潜力,对住宅建设用地进行集体管理,缓解“空心村”现象,改善农村公共环境,提高农村环境质量[5]。

土地整治符合我国新时期新型城镇化下的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需求,不仅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使农民个人收入不断增加,保证了社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4 现有土地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1 部分乡镇对土地整治问题理解不深刻

农村土地整治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土地整治本身就是从个人利益出发,按照“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原则,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经营水平,使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农村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对此,我国应加强城镇及地方对土地整治的认识,进一步贯彻实施土地整治方案。

4.2 土地整体的规划不完善

土地政管理的不严谨。在规划设计中所标注的内容和实际施工图纸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招投标的文件审核力度上存在严重的不足,原因在于没有做好基础的工作和各项工作深入程度不到位[3]。土地整治项目本身是一个较新的项目,其有关的规划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需结合实际,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完善土地整治的规划与实施。

参考文献

[1] 贾文涛.统一概念为土地整治保驾护航[J].中国土地,2012(8):46-47.

[2] 白冰.试论土地整治的内容、方法和原则[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7):19-20.

[3] 黄诗程.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青春岁月,

2013: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