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直播运营方案

网络直播运营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直播运营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直播运营方案

网络直播运营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字】 电信运营商 承载网 设计 建设

一、背景

随着移动用户ARPU值的下降,以及家庭宽带业务具有用户稳定,控制家庭入口的优点,随着业务转型的升级,拓展固网宽带用户成为了各大运营商关注重点。但随着用户行为习惯和内容源的变化,继语音、宽带、流量后,视频即将成为运营商基础业务,对运营商骨干承载网络造成了一定冲击,如何搭建一张高性能、高可靠、智能敏捷的承载网络,成为了运营商面临的新问题。

本文对省级电信运营商承载网建设方案进行研究,力图为省级电信运营商承载网搭建方案提供借鉴。

二、承载网业务定位

运营商承载网的定位是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的综合承载网络,提供多种业务在省内/城域内的互联及骨干网/省网的接入。承载网的业务可分为互联网接入类、虚拟专线/专网、语音和多媒体类三大类。

三、承载网架构

省级承载网向上连接国干网络,向下接入用户端设备。可以划分为:省网汇聚层、城域网核心层、城域网业务控制层、城域网汇聚层。

省网汇聚层:省网汇聚层由省网汇聚层路由器组成,是城域网核心层的接入汇聚点,同时又是骨干网在地市的接入点。

城域网核心层:城域网核心层由城域核心路由器组成,城域核心路由器是BRAS/SR的接入汇聚点,同时又是省网在地市的接入点。

城域网业务控制层:城域网业务控制层由BRAS/SR组成,BRAS/SR分别为家客、集客业务提供网络接入。

城域网汇聚层:城域网汇聚层包括汇聚交换机等,用于汇聚宽带接入网的各类接入设备(如PON网络的OLT等)到BRAS/SR。

四、承载网规划设计方案

4.1需求调研

考虑项目周期,按照本年度建O规模,满足至下一年年底的要求,进行需求调研。需求调研分为宽带用户、互联网电视用户、专线客户等,需要按照地市、区县进行调研。城域网核心层扩容规模由地市用户规模确定,BRAS/SR扩容规模由所在区域覆盖用户数决定。

在业务控制层新增和扩容时,还要考虑对下行接入端口的调研,对OLT等接入需求进行调研,以确定下行接入规模。

4.2用户模型

随着用户行为习惯和内容源的变化,用户模型也在不断变化,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预计未来五年每用户平均流量将增加10倍以上。结合流量变化情况,建议按照视频点播、视频直播、上网业务进行流量细分。

1、视频模型

视频用户渗透率:IPTV用户数/宽带用户数。

点播用户平均码率:用户占比*码率(标清、高清、4K)。

点播并发率:在线看点播的IPTV用户数/IPTV用户数。

宽带用户平均视频点播速率:点播用户平均码率*点播并发率*视频用户渗透率。

直播用户平均码率:标清点播用户占比*标清码率+高清点播用户占比*高清码率。

直播并发率:在线看直播的IPTV用户数/IPTV用户数。

宽带用户平均视频直播速率:直播用户平均码率*直播并发率*视频用户渗透率。

2、上网模型

上网用户在线率:在线上网用户数/宽带用户数。

在线上网用户平均速率:上网业务总流量/在线上网用户数。

宽带用户平均上网速率:在线上网用户平均速率*上网用户在线率。

宽带用户平均速率:宽带用户平均视频点播速率 +宽带用户平均视频直播速率+宽带用户平均上网速率。

4.3承载网容量规划

省网汇聚层:统筹考虑上下行接入需求,上行为至国干出口,下行为各城域网核心层、IDC、核心网、业务系统、IT支撑系统等接入。设置业务汇聚交换机,对于一些接入业务颗粒度较小的业务,先经系统内部交换机汇聚后,再统一接入省级业务汇聚交换机。对于一些接入业务颗粒度较大的业务,可直接接入省网汇聚路由器。

城域网核心层:上行为至省网汇聚层,下行考虑业务控制层BRAS/SR接入需求,逐步考虑采用高密度板卡对低密度板卡的替换,后续下行以10G为主,上行以100G为主。

城域网业务控制层:应综合考虑业务发展、网络建设成本、故障影响面、光纤/传输资源和机房条件等因素进行设置。在业务规模不大时,采用集中设置,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步进行分裂部署。

城域网汇聚层:主要依据下行接入需求,按需新增及扩容。

4.4网络演进

遵循按需建设,精准扩容,适当超前的原则,根据业务需要将省网汇聚路由器、地市核心路由器设备升级为集群路由器,支撑业务爆发式发展带来的端口需求。同时根据技术演进,适时引入1T等大容量设备,采用SDN/NFV等新技术,提升网络智能化水平。

4.5内容网络建设

内容网络是构建在IP承载网络之上,具备内容自动化分布及流量集中化调度控制能力的叠加网络,对运营商而言,是全面支撑流量经营及数字化服务战略转型的内容型基础设施。内容网络能够将源服务器中的内容分发至分布式部署的边缘节点中,并支持多样化流量调度技术。

在内容网络建设上,应以提高内容本网率,提升用户感知,提升网络管控能力,降低骨干承载网压力为目标。平衡投资和效率,CDN等按需逐步下沉。依据用户规模,逐步实现CDN与承载网络协同建设。

4.6网络安全建设

为实现网络安全可控,提高网络健壮性,在承载网络建设时,应协同考虑DPI、上网日志、僵木蠕、异常流量拦截等系统建设。

网络直播运营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IPTV 组播方案 BRAS OLT

引言:

网络电视(IPTV)依托互联网双向交互的技术优势,为人们提供了新型的收视方式,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运营商应顺应市场需求,优化IPTV组播方案。

一、IPTV组播优势

由于开展IPTV业务对网络的要求很高,视频直播对网络的流量和速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有组播技术作为强有力的支撑。组播技术可以解决直播节目流的复制问题。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观看需求。

同时,IPTV支持高效的视频压缩技术,在宽带占用率较低的情况下,可以使传输的视频达到高清DVD的收视效果。随着4K高清电视的发展,人们对收视清晰度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4K电视占有带宽的问题表示担忧。在低带宽占用的要求下,IPTV不断改进技术,努力实现在低带宽下传输更高质量的视频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IPTV组播方案优化途径

基于IPTV的系统组成方式,为了拓展IPTV各类业务,提高用户体验质量,对IPTV现有的组播方式进行优化部署是目前工作的重点。

在IPTV业务渗透率不高的情况下,实际组网时如果采用动态组播路由协议,可能会存在汇聚层组播频繁重建的现象,产生较大的组播时延,引起IPTV不可用。部署组播时,应尽量保证组播路由树稳定,避免因用户的离开或加入产生波动。进一步保证三层核心设备稳定,构建IPTV汇聚层网络应基于路由静态组播方式。

IPTV组播有两种实现方案,一种是通过利用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实现,一种是通过光线路终端(OLT)实现。

BRAS是一种新型的接入网关,它位于骨干网的边缘层,在宽带网络应用中,用户IP网数据的接入可以通过BRAS实现。在IPTV组播中,组播流分发到普通核心路由器,复制分发到BRAS,BRAS担任组播控制点和组播复制点,根据会话进行组播复制。BRAS主要完成网络承载功能和控制实现功能。

BRAS是IP城域网业务控制层管理用户及流量的核心设备,是实现城域网高QoS的重要保证。IPTV业务中,直播视频对QoS要求较高,这就要求BRAS设备组网设计方案充分可靠。虽然VLAN双透技术方案的应用有利于缓解BRAS的承载压力,在单台BRAS发生故障时由另一台BRAS承接任务,但该方案无法定位用户接入的具体BRAS设备,由此可能造成BRAS承载量不均,甚至造成H-QoS失效。VLAN分离透传技术虽然可以做到灵活地将VLAN分摊到不同的BRAS上,准确定位用户,但由于该方案在发生故障时,不能自动切换,需要人工干预,所以用户等待时间较长。PADO延时技术虽然可以在交换机上行单台BRAS 链路发生故障时,无需局端人工干预,用户重新拨号即可接入,减轻BRAS的压力,但在用户奇偶MAC不均匀的情况下,也会造成单条链路过载等情况,用户控制和定位困难。基于BRAS的应用现状,可以考虑下沉至OLT侧。

在IPTV组播的实际建设中,光线路终端(OLT)是重要的局端设备。它通过网线与汇聚层交换机相连,把网络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与用户端的分光器相连,从而对用户端设备ONU实现控制管理。OLT的位置设置,会直接影响宽带接入网络的模式,以及它c上层互联网的连接模式。所以OLT的位置是否应该下沉至业务密集区的基站的问题就非常重要。根据现有的运营商组网原则,OLT通常设置在综合业务接入区的业务汇聚点或者是汇聚节点。这种网络组织在建立IPTV组播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覆盖距离的问题。在网络没有完成整体布局时,某部分的汇聚点或者汇聚点机房还没有选定,这样就会导致该区域无法设置OLT,需要相邻的OLT来覆盖这片区域,但如果系统最大传输距离没有达到实际光缆所需距离,则这部分的业务将无法开通。还有就是主干纤芯的占用问题。[2]

在业务密集区,PON系统的OLT的这种网络设置方式将会占用较多的主干光缆纤芯,会给该区域内的光交的端子、管孔、管道及维修设施等带来较大的负担,继而面临网络建设的瓶颈。OLT位置下沉可以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OLT的位置可以下沉到业务密集区的基站、小区、CBD机房。这样可以缩短端与端系统的距离,缩短主干光缆的长度,减少管孔和管道的占有。而在实际建设中,情况较为复杂,OLT是否下沉,应该综合多方面因素而定,如城域网架构、业务发展情况等。建设中也要从节点机房的选择、主光缆容量、管道资源占有、网络安全、维护管理方案等方面综合考虑。

参 考 文 献

网络直播运营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IPTV;承载网;接入网;组播;QoS

1.IPTV业务对承载网的要求

当前的IPTV应用主要提供四类业务:直播电视、视频点播、时移电视 、基于机顶盒的传统宽带业务(因特网浏览业务和游戏业务)。这些业务对实时性要求很强,为了保证IPTV的收看质量与目前的有线电视网收看质量相当,IPTV承载网要求能在带宽、频道切换时延、网络QoS等方面提供保证。

(1)网络带宽要求

国内IPTV视频编码倾向于使用H.264的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在此编码技术下,IPTV业务必须满足的网络带宽要求是:用户下行网络带宽至少应达到2Mbps,用户上行网络带宽至少应达到384Kbps(可视电话速率)。

(2)频道切换时延要求

因有线电视网的频道切换非常快,IPTV也应尽量减少端到端之间的时延,根据IPTV用户调查,用户可接受1s的TV频道切换时间以及10s以下VOD的切换时间。

(3)网络服务质量(QoS)要求

丢包、抖动、延时等都会严重影响IPTV的收看质量。为保障IPTV业务的服务质量,IPTV典型业务的端到端服务质量(QoS)要求如表1所示;

(4)可控组播技术要求

为了降低视频业务对核心网络、汇聚网络的带宽需求,IPTV直播业务需要网络提供组播业务支持。在IPTV网络部署时,从最大化节省接入网带宽角度哭率,对组播复制点选择至少要求DSLAM设备支持IP组播技术,且末端设备要求支持IGMP Snooping等功能。

2.宽带承载网的现状

目前,宽带IP承载网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现有城域网L2、L3交换机、BAS、路由器组播能力参差不齐,虽然近几年IP网络不断优化升级,但仍无法全程全网支持组播。目前采用的单播方式也可提供直播电视服务,但随着用户迅速发展,视频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均会不堪重负,网络设备扩容跟不上,导致网络拥塞、服务质量下降。

(2)在全网开展IPTV业务势必造成网络带宽的消耗急剧增加,而现有的城域网,特别是接入层的网络结构、业务能力、QoS保证、认证方式、设备性能等都是基于普通Internet上网业务设计的,无法满足多媒体业务的大规模开展。

(3)用户的平均带宽不足,现有承载网结构无法支撑大规模运营要求,只能在局部开展实验或者开展零星的点播业务,网络需要进行优化改造。

3.IPTV视频服务承载网络建设

IPTV视频服务承载网络即IPTV传送网络,负责将源端网络的的IPTV业务内容经过传送网络送达接入网络,并由接入网络完成到用户的传送和控制。由于现有的宽带城域网主要承担Internet接入以及其他单播类业务的承载,在此基础上建设“专用”IPTV业务传送网主要有两种模型:融合组网模式和独立组网模式。

(1)融合组网模式

在融合组网模式的组网情况下,IPTV传送网络与Internet接入网络重合,无分界点,承载所有单播类IPTV业务以及组播类IPTV业务,在现有城域网中建设视频分发网络CDN,由CDN将IPTV节目内容(点播类、直播类)预分发到边缘流媒体服务器,再送抵到接入网的BAS和DSLAM。IPTV业务和普通互联网业务都由原有宽带网络承载。这种方案适用于IPTV业务开展初期,不需要做大的改造,投资成本较小,且能够快速开展IPTV业务。组网方案如图1所示。

(2)独立组网模式

在独立组网模式的组网情况下,将IPTV传送网络与Internet接入网络物理上分开,IPTV业务使用新建的IPTV传送网单独传送,两种业务在BAS或者汇聚交换机上融合。

将Internet接入网络与IPTV业务传送网络分开,有助于保证IPTV业务的服务质量,解决原有Internet网络承载IPTV业务带来的诸多问题:带宽不足、缺乏组播支持、缺乏QoS保证、处理能力不足等。对IPTV业务单独组建传送网,便于网络规划和建设,该IPTV业务网实现网络的无阻塞设计,根据流量规划合理布置带宽,通过MPLS/VPN建立逻辑隔离的业务承载网络,通过DS-TE为IPTV流量建立有带宽保证的通道,并进行流量优化,基于DiffServ模型进行流量分类、流量调度和流量管理。VPN技术保证了IPTV承载网与其他业务承载网隔离,保证网络安全,而且作为承载网发展演进的趋势网络,实现专网一网多平面,一个物理网络变为不同逻辑网络承载不同的业务。其组网方案如图2所示。

独立组网方案可以基于多种设备提供不同的组网方案,运营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际的规模选择路由器、交换机、MSTP等设备实现最合适的组网方案。

(3)组网对比

融合组网模式适用于IPTV业务开展初期,IPTV用户较少,充分利用现网设备条件,对现网不需要做大的改造,投资成本较小,且能够快速开展IPTV业务,无法克服现网承载IPTV业务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带宽不足、缺乏组播支持、缺乏QoS保证、处理能力不足等;

独立组网模式适用于IPTV二期改造阶段,IPTV用户大规模放号,现有的承载网无法满足业务增长的需求,以及相应的设备性能、功能的逐步完善,在IPTV的管理运营上积累了大量丰富经验,网络具备承载多种业务的能力,具备完善QoS保障能力、组播支持能力、流量工程、MPLS/VPN等,向专网一网多平面的方向演进。

4.结语

IPTV是电信业务、Internet网络和电视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它也是三网合一的切入点。对于承载网多业务的宽带IP网络,IPTV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提供原有通信功能的基础上,还需要更高的带宽、更强的控制能力以及更高的传输性和稳定性。当然,业务还初步发展阶段,在承载网方面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探讨,但是提供的应用需求对宽带网络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邓芳.移动流媒体技术的实现和应用[D].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第十四届新技术论坛.

[2]黄孝建,陶蒙华.IPTV关键技术详解[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07.

[3]卢管明.移动流媒体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02.

网络直播运营方案范文第4篇

随着OTT TV的快速深度发展,开放的互联网视频及开放的多屏终端越来越多,传统电信业务面临互联网业务的巨大冲击。为了持续发展视频服务以提升竞争力,运营商迫切需要一套能快速发展OTT业务,又能有效降低网络改造和平台建设成本的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且清晰流畅的视频体验。

中兴通讯推出的创新低码高清方案曾获2012世界通讯大会“全球最佳IPTV中间件或引擎大奖”提名。低码高清技术通过基于视觉心理模型的预处理、自适应变换、基于神经网络的矢量量化、量化误差人眼感知、内容自适应码率控制五个核心方面的改进,可在保持720P的清晰度情况下,以3Mbps码流传输原本需要8Mbps码流带宽的高清内容,从而大幅降低运营商网络改造压力,同时改善用户业务使用体验感受。而OTT多屏融合技术,以开放的丰富内容源和自适应动态码率等特点,对不同的网络条件下,针对TV、PC、Mobile、PAD等多屏终端提供不同码率的视频服务,且支持多屏终端业务融合互动,帮助运营商吸引更多用户。OTT的业务扩展特性,可帮助运营商便捷的扩展更多的增值业务,实现盈利增长。

中兴通讯推出的低码高清技术和OTT多屏融合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具有业务的互动性和可扩展性,结合低码高清技术,使得OTT在直播及点播内容的传输上对网络的带宽要求更低,切实降低运营商的网络运营成本。

网络直播运营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三网融合 IPTV 播控平台

中图分类号:TN9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1-0012-02

三网融合是国家的重点发展战略,在三网融合、网台分离、网络整合的大背景下,山西广播电视台积极建设省级IPTV集成播控平台,拓展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渠道;并与中国联通山西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缔结为IPTV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推进IPTV业务。

1 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设计原则

1.1 开放性和标准型

提供开放的协议接口,保证平台各子系统间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

1.2 灵活性和扩展性

平台可通过增加相应设备及模块进行扩容,支撑更多的用户;可以平滑升级以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服务,适应业务种类的发展需要。

1.3 可靠性和安全性

从系统层面为内容安全播出提供各种保障手段,提升内容安全性;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及维护等方面考虑,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4 实用性和先进性

集成播控分平台设计注重实用性,满足用户的各类需求,保证IPTV产品简单易用。集成播控分平台采用先进而科学的理念和方法以及先进的技术架构,确保满足IPTV业务长期运营需求。

1.5 可运营和可管理性

平台系统具有先进完善的运行管理和监控功能,对关键设备提供性能检测、记录,并可以自动诊断、告警和切换到备份系统;具备完整的运营支撑系统,实现业务运营所需的功能。

2 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设计方案

2.1 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系统架构

IPTV业务的实现主要分为五步:内容获取、内容加密存储、内容管理、内容分发、内容展现,各系统相辅相成,统一协作。(见图1)

信源系统将节目源进行编转码处理,然后提供给其他各系统使用。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各种类型媒体资料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安全存储,是IPTV业务运营的基础和保障。

业务运营系统主要负责版权管理、广告管理、运营计划安排、审核、播前数据准备以及多家运营商的数据汇总分析功能。

内容分发系统主要负责将编码后的IPTV节目内容按需分发至用户终端。

网络系统主要负责上述各系统间数据的承载和交换,以及流量的疏导。

2.2 信源系统设计

信源系统主要完成整个IPTV平台中直播节目的实时编转码工作,将卫星直播节目编码或转码成IPTV平台所需要的H.264格式的节目。

以山西为例,直播节目共130套,其中包括卫星标清节目,SDI自办标清节目,山西当地SDI标清节目和合作商提供的H.264标清节目。

2.2.1 卫星直播节目

卫星解码器具有IP输出端口,通过IP接口以组播流的形式传输到交换机,转码器与其相连,对IP通道内信号进行转码,将节目流转换成H.264流,实现直播流输出。中央台等主要节目进行一加一备份。

2.2.2 自办节目

自办节目通过硬盘播出系统输出SDI信号,通过编码器将SDI信号编码成H.264的IP直播流输出。

2.2.3 山西当地节目

山西当地节目通过SDI光端机接收至播控中心,再通过编码器将SDI信号编码成H.264的IP直播流输出。

2.2.4 合作商提供的节目

合作商提供的节目是H.264的IP直播流,直接接入播控平台的核心交换机即可。

3.3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设计

基本的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3.3.1 内容收录:接收各CP提供的内容并入库

(1)来源:电视台、影像公司。

(2)形式:SDI、TS流、物理文件、光盘、磁带。

(3)收录方式:通过编码机直接接受SDI和TS流数据,然后通过收录软件进行收录并入库;物理文件通过转码入库;光盘、磁带通过收录入库。

(1)目的:新闻拆条、去广告、加片头片尾、叠加Logo等;个别节目的深度编排。

(2)特点:目前95%的素材都是简编,但是量很大,要求生成速度快;个别需要深加工的素材用非编完成。

3.3.3 编目

目的:创建用于的标题、关键字、简介、生成海报

3.3.4 审核:编目审核、文件内容审核

(1)内容技审:检测音视频文件当中的静帧、静音、黑场、彩条等。

(2)编目信息审核:进行政治把关。

(3)工作方式:内容技审自动审核,编目信息人工审核。

3.3.5

(1)转码:根据目的决定是否进行转码。

(2)点播:将成品节目文件和描述信息上传到播控平台指定地址。

3.4 业务运营系统设计

业务运营系统主要负责整个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业务运营,具体如下:

3.4.1 内容管理系统

主要功能包括与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对接,调用其对视频内容的制作,导入制作完成后的资产,对所有运营内容进行统一的管理;系统支持向第三方内容分发系统注入内容;支持节目的片花、批量导入导出等功能,还支持对整个运营内容的统计、查询、生命周期管理等功能。

3.4.2 内容展现系统EPG

包括编排管理系统和门户展现系统两部分,编排系统负责对内容进行编排、对内容进行服务绑定,完成内容的运营管理;展现系统负责对IPTV平台运营内容的统一展现、导航。系统支持模板管理、广告位管理、内容等基本功能。

3.4.3 广告管理系统

负责对IPTV平台所有广告资源及运营的管理、能够实现广告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基本功能;与内容分发系统中的视频流媒体服务器对接能够实现广告内容的插播。

3.4.4 机顶盒管理系统

负责对机顶盒的认证鉴权,系统支持机顶盒软件的升级,支持对机顶盒日志、认证请求进行统计等功能。

3.4.5 运营支撑系统(包括用户管理和统计分析)

负责对用户的认证、鉴权、计费;能够实现对用户的管理、对产品的管理、对账务的管理等功能,支持对整个运营数据进行查询和统计分析,系统具有开放性,能够与第三方计费系统进行对接,实现互联互通。

业务运营系统与周边系统的接口如图3所示。

3.5 内容分发系统设计

内容分发系统(简称CDN)包含以下几个部分:CDN节点网络、CDN负载均衡系统、CDN媒体资源库、CDN管理支撑系统。

媒体资源库包括媒体制作、内容存储和内容;节点网络包含CDN的骨干节点和CDN POP节点;负载均衡系统包括全局负载均衡和本地负载均衡;管理支撑系统包括内容管理、DRM、AAA、系统管理、网络管理、接口适配等功能。整个CDN系统需要和CP/SP、现有综合运营支撑系统接口,如图4所示。

4 结语

现代网络及IT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从IPTV到互联网电视,从虚拟社区到云服务,媒体的发展只会不断加速。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接入只是电视媒体发展的契机,融合媒体才是电视媒体改革的方向,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体系架构也会随着电视媒体的业务发展而不断进步和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