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教育教学理论

中学教育教学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教育教学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学教育教学理论

中学教育教学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学质量;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7(C)-0158-01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是以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三卷本)的出版为标志的。在西方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教育心理学已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我国教育心理学学者在学习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开展了科学构建中国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探索,编写出版了一批满足不同教育对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教材。

一、重视教与学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的最初研究是从学生的学习开始的,纵观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是从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即从只关注学到关注教与学的综合研究。教与学的综合研究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趋势,教与学的综合研究是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而且从教育心理学发展史来看,对某一热点的关注在其尚未取得很大进展前,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因此可以预料,对教与学的综合研究是未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必然趋势,由此,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的重视教师的“教”或学生的“学”等于是把教育情景割裂开来,片面地强调最终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环境等诸因素熟知,并同时动态地理解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或反思过程。只有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促进教与学的情景互动,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教育成效。

二、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愉快的心情,学习就是沉重的负担,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机。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动机理论,每个人都有安全的需求、被认可的需求,归属感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作为人类需求的最高境界,对动机的激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习者的成功预期在学习动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并使教学活动能帮助其达到目标。学习者内在的成就感比外部的奖励能更强烈地激发其学习动机。在学习中,兴趣既是求知心理向往的“导火线”,又是学习行为动力的“助推器”。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从学习目标、教材及教法三个层面探索如何构建一种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长效机制,使他们在不断接触新知识的过程中真正感到上课的必要性,乐趣和益处,慢慢从学之者变成好之者,从好之者变成乐之者。

随时让学生有成就感,这一点很重要。在学习中,如果能找到成就感、自信,觉得是一种乐趣,我们就会对学习非常感兴趣。这是一种互动的,如果我们老师能随时给学生这种成就感,学生也会对我们所教的科目感兴趣。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一种惧怕心理,就是惧怕老师突然提问如果老师来个突然袭击的话,结果是很难让人满意的。如果明确的告诉学生提问那部分内容,学生会认真的去准备,只要认真准备,大多数同学是可以回答的很好,当连续几次之后,学生就有了自信心了,也就有兴趣了。这时老师及时鼓励表扬一翻,学生也会为争取这种表扬,这种小小的成就感而努力。达到一种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三、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学工作的另一主体是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此,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构建合理的队伍结构。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所以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为使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可把教学经验不足、教育理论缺乏、具有潜力、精力充沛的青年教师,派到企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学习和学术深造,促成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互动交流,及时获悉市场的信息,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师能尽快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和技能,使其不断探索创新,能尽快胜任高职教育岗位工作。

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熟悉教材,还要博览群书,这样在讲台上方可信手拈来,挥洒自如。教师应不断学习、思索、更新,只有这样,才会在教学中胸有成竹,才会有敏捷的职业思维,才能使课堂活泼轻松,语言妙趣横生。当然,教师应及时掌握课堂节奏和课堂气氛的配合,不能天南海北,海阔天空乱吹一气。“磨盘千转,不离轴心”,课堂教学不能脱离主题,趣味性教学不是茶余饭后的闲谈,更不是街头巷尾的野台戏,那种漫无边际、离题万里的讲课对提高课堂效率是有害无益的。

四、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学校教学众多的社会环境因素中,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最为重要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真诚、奖赏和移情性理解。这就要求师生彼此坦诚相待,教师要赞扬学生的优点,宽容学生的缺点,并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同情、理解并尊重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从广义上讲,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乃至一言一语,一举手一投足都在客观上起到心理引导的作用。为了营造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心理场”,首先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并不断提高和完善知识结构。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感染力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面部表情和体态表情)引导学生进入快乐学习的状态。此外,激情也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总之,学习教育心理学并研究它对教学的影响和作用颇有必要。我们应在此基础上批判地吸收各学派的合理内核并用于指导我国学生的。不断改进教学和学习方法,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数信学院

参考文献:

中学教育教学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62-03

一、引言

南疆双语教学是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疆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近些年经济欠发达等众多的历史原因,造成新疆整体教育事业水平比较落后。新疆众多教育合作者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具体教学理论还知道的不是很多,没有形成适应新疆本地特点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法的合理双语教学体系。随着全国乃至新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南疆双语教学也必将迎来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南疆各地州县市及乡村学校大范围普及双语教学,将会有更多的学校和师生了解和接受双语教学,并在实际的双语教学中进行逐步完善发展。而南疆化学双语教学如何做到有效是达到双语教学目标的重点因素。对于南疆化学双语教学来说,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及学科内容的特点,有效教学理论在南疆化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更加值得关注及提升。本文依托已经有的有效教学理论,对南疆化学双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影响化学有效教学的因素进行研究,对有效教学在南疆化学双语教学中的体现给予建议,使有效教学在化学双语教学中体现得更为具体,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化学知识。

二、化学有效教学的基本含义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想学、乐学、会学、学会、会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但是教学任务设计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低效的教学行为却时有发生[1]。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学习,是发生在学生对学习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之中的。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生的有效学习可以概括已有知识经验、动机和情境、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全身心参与。学生学习心得内容,其实就是对已经学习的知识经验的进步。即学习新的知识经验可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培养出来,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学生的学习必须存在于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而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他们对学习的认知和理解都是独特的,体现自己的个性与风格,学习者经常对同一个问题表现出不同的理解和问题解决策略。在一堆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能够充分体现学校教育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沟通问题。传统教育中,学校与社会之间所存在的不只是空间上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教育内容、教育过程等与真实世界之间割裂。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的行为参与(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积极的情感参与(积极的态度、热情、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和有效的认知参与(个性化的、多元的、科学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的运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这三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而随着学习过程的展开而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三、影响南疆化学双语教学的因素

我们在实践操作中碰到的难题就是没有现成的化学双语教材,这对于南疆大部分日常使用母语的学生而言,很多化学概念、专有名词等无法准确深刻地理解,教师的表达生硬,学生听不懂,使得化学双语教学显得“教的吃力,学的困难”,更不要说用规范的语言来教学了。有效的化学双语教学水平主要取决于专业教师的双语水准。南疆现实的教师队伍距离双语教学的要求差距实在太大,无论汉语教师还是维语教师,由于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掌握的限制,导致化学双语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2]。虽然双语教学已在新疆开展多年,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对于南疆而言,由于民族聚居的环境较为广泛,使用民族语言的人口众多,主要的双语教学所达到的程度依然不容乐观,从较长远的目标来看,现有的双语教学力度与取得的成绩并不能达到预计的目标,所以现阶段的民族学生使用汉语的水平依然非常有限,这就使得全面完整的双语化学教学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知识的普及、理解、接受等问题一时间很难解决,使得化学双语教学有效性的发展缓慢,南疆有些偏远地区甚至存在着巨大的化学双语教学问题[3]。

四、如何提升南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化学双语教学活动实施后,许多老师发现化学双语教学的有效性效果并不理想。在今后的双语教学中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双语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双语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实际的教学经验总结有效化学双语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化学双语教学情境生动有趣,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化学双语教学情境的整个教学活动里,化学双语教师应建立乐观向上的班级学习团体,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成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用双语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2.在进行双语教学活动中确保化学双语学习机会是比较多的。学生有多少机会进行化学双语是化学双语教学是否有效的必要条件。较多的双语学习机会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达到学生的学习有效性目的,从而提高化学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

3.在进行化学双语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目标,重点突出。课堂教学目标是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成分,是确定教学活动的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布鲁姆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在进行双语备课时要以这三个教学目标作为基础,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双语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双语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双语教学的针对性。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在双语备课时就要做到心中有数。其实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一般都不会完全按照这三个目标,去确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在双语化学教学时做到重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才能有效地完成双语教学目标。

4.双语教学方法新颖,教学设施完善。最近几年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的重视及政策支持,南疆的双语教育有了比较大的改革措施,但是教学方法仍然比较单一落后。针对南疆双语教学引进了先进的国外双语方法,但由于研究和理解不够深入,所以应用起来比较困难。比如说,在教学中已经采用的直接教学法,对汉语基础比较差、汉语词汇量很少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一时很难马上接受,所以采用以前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翻译法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另外在允许的条件下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创造优质双语教学语言的条件。

5.化学双语教学模式要与南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匹配。目前双语教学有3种常见模式:沉浸式教学,指学校完全使用一种不是学生母语的语言进行教学;保持型教学,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过渡式教学,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其目的还是向沉浸式教学过渡。参考双语教学理论研究表明,沉浸式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于双语教学。化学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要根据师生的双语基本情况、本学科特点、教学内容以及文化特点的制约。在当前的化学双语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少数民族母语和汉语同时并用,并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融入沉浸式教学模式。

6.学生的教材内容应适合学生的汉语实际水平。教材是双语教学的基本教学素材,也是双语中教学目标的具体化,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的成败。可以说,优秀的双语教材与优秀的双语师资同样重要。双语教学的正常开展必须依托汉语原版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但是汉文原版教材内容体系也不完全适合南疆双语教学的学生,虽然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全汉文教材难度比较大且学起来比较吃力。化学双语教材的选编既要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贴近学生生活与学习实际,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兴趣,选择原汁原味、表述地道的语言材料。双语教材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化学基础水平与汉语接受能力,努力寻找数学知识性与工具性的最佳结合点,以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汉语能力互为促进,共同发展。

7.化学双语学习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学生成对或成组进行的双语合作学习取代单调的教师讲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活动中与同伴进行化学双语交流和利用双语合作解决问题的平台,对提高化学双语教学的有效性颇有意义[4]。双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多利用小组讨论,设置的问题情境要接近生活。经过小组讨论后,每一组派出代表发表意见,教师要及时表扬想法新颖的组,并适当给予奖励,激励他们继续努力树立自信心。在化学双语教学中课前的预习也可渗透合作学习。比如:化学专业词语的汉语读音,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都可以作为小组内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成为主体,发掘学生的潜能,也让老师掌握了更多的反馈信息,提高了学生的化学双语学习能力。

五、有效教学理论在南疆化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在化学双语教学中建立适合南疆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吸引学生完成相应教学目标[5]。创建良好的化学双语教学情境,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应该注意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切实做到理解、尊重、宽容和激励[6]。例如,在做有关酸碱滴定的内容实验时,教师可以针对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来向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根据酸与碱化学性质的特点,来判别和区分二者。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避免了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等此类枯燥的教学方法,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多地进行自主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化学双语教学的有效性。

2.在化学双语教学中运用有效的交流方式,进一步完善沟通技巧。在南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地双向互动,才能相互感受到智慧的挑战、思维的冲突,才能在有效的沟通中受益。南疆化学双语教学课堂中,与学生的沟通是多元的,比如能够影响学生知识结构、情感、态度、行为的肢体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等等,都是需要沟通的内容。沟通也是很微妙的,无论是言语沟通还是非言语沟通都会影响沟通的有效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必须在良好的沟通中进行,才能使学生对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兴趣,学得轻松而快乐。在南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在化学双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互动。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双语教师要了解学生方能深刻理解学生,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共鸣。

(2)化学双语教师要学会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常见的肢体语言有面部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形象、直观,双语教师在课堂上不借助任何工具,随时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记忆、应用,也可以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生的心灵进行沟通,达到了情感的交流与共鸣。

(3)双语教师要正确应用合适的表扬与反馈。课后及时地交流沟通可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动力并指出不足。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赞扬,但也不能滥用。赞扬须紧跟在良好的行为之后,可引起良好的引导效果。

(4)双语教师进行化学课堂教学时要温故而知新。这是指通过回忆、复习等方法,不断地强化已学的知识,进而不断地增长新知识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巩固加深印象,使学生能更加准确地掌握、运用已学的这些知识。

例如:由于在南疆双语教学地区教学环境的特殊性,教师在化学双语教学过程中由于语速过快或知识内容的专业性较强,往往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理解不透彻,从而影响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有效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双语化学课堂教学的沟通技巧,首先则应该从自身进行思考,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语速过快等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观问题。其次,则应该根据课时内容的难易程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对难点、重点进行详细多次的解释及分析,以此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更加全面、有效。

3.根据南疆双语教学实际情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树立“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核心教育理念,畅想了“让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幸福”的化学双语课堂教学理想境界,推进“以生为本,学会学习”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例如,在进行化学双语教学讲解有关化学品污染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单一的描述污染后果或通过教材上有限的图片展示外,可以利用学校的信息教学资源,以大量的图片、视频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此类课堂教学方法,更加直观、切身地感受到化学品因为泄漏等原因对我们生活环境的污染及危害。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南疆双语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南疆地区文化、师资力量、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要想全面提高化学双语教学有效教学质量非常不易。但南疆双语化学的教学发展还需通过各方的一起努力。无论是整体的双语教学还是双语化学教学,要想真正地达到教学目标,完成其教学任务,在南疆中学双语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全面、深入地掌握知识,能够对中学双语化学产生浓厚兴趣,更加积极地去接受学习化学知识,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体现有效教学理论,真正做到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南疆化学双语教学有效教学的真正目的,才能使得南疆化学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11(5):10.

[2]牟海燕.读与写[J].教育教学期刊,2008,10(5):22.

[3]梅云霞.有效教学特征的复杂性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7,3(11):11.

[4]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20(1):24.

[5]徐新民.浅析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内涵、特征及实施策略[J].教育科学,2009,5(2):5.

[6]徐丹萍.化学实验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1):12.

中学教育教学理论范文第3篇

要做好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改变落后观念,进行大胆创新。

一、实施学科创新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决定了其教学方法的选用和教学的效果。历史学科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我认为教学理念的创新是基础和关键。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从教学理念上作到以下几点:

1、变史实教育为学史教育。历史学科教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师所讲述的内容都是历史上所发生的各种事件。教师如果不注意把握,往往就将整个历史教学变成历史事实的教育。这样一来教授给学生的就只是一些枯燥的历史史实。导致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化死记硬背为理解接受。中学历史学科的教育,少不了要求学生熟记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事实。但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去熟记这些历史知识呢?

诚然,让学生记得较多的知识点,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史实,是保证学生学好历史学科的一个必要前提。一般说来,学生对历史史实掌握得越多,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及运用的过程中越显得得心应手。但是,如果仅仅是强制性地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历史知识,倒不如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以及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分析,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历史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拉线索、作对比、找相似等各种方法对历史知识进行灵活的记忆和掌握。这样一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就是系统的、灵活的,可以保证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作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3、从知识灌输到素质培养。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中学历史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灌输。这样往往造成学生在历史学科考试时能得高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无法运用历史知识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二、教师“创造性地教”为学生“创造性地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教师本人的创造性品质对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具有榜样和示范的作用。如果教师很有创新意识,不断地在教学活动中和日常交流中表现出这种创造性倾向,就会在无形中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创造力。

1、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运用的创新意识。历史学科是综合性基础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学习要求。但它又与其他人文学科有很强的联系和互补性。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学科联系的特点,(还不仅是政治、历史、地理三科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这种意识和能力。注意对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及一段历史发展过程中去发掘与之相关联的内涵与处延知识加以分析,查找资料,讨论佐论。使学生在学习和讨论中不断领悟教师教学目的和新的思路,方法。逐渐养成遇到问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历史教学创新应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讲,文学创作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历史的学习也应走这样的路子,历史教学的功能之一应该是为现实服务的,而不能“就史论史”,钻牛角尖。在教学中注意与现实相联系,就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对学生的后来学习发展无疑会起到推动作用。有学生提到:“19世纪晚期外国的资本输出和现阶段我国引进外资有何区别?”。这是典型的历史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例子。答案既涉及历史的,政治的知识,还联系引经济,法律知识。

三、建立民主、平等、宽容、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不是师道尊严的长辈,而是学习的朋友式。爱因斯坦说:“认为探究的乐趣能凭借压制的手段和某种责任感来促成,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宽容、理解的师生关系呢?那便是建立“师生互动”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是依据基本历史教育教学理论,吸取了传统历史课堂模式的长处,借鉴了许多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包含了目标教学法和自主探究模式),而形成的创新性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它体现了教与学既对立又统一的原则。在这对矛盾中,如果我们能做到把双方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以学促学,就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共振、互动和合作之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应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发挥协调和指导作用。教师的教学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教为了学,以教带学,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只有教师的能动作用的充分体现,才能保证“互动式”教学的有序地紧凑地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象,处于“互动式”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要使学生成为有独立行为的人和有自觉的、有意识的人,才能在学习中具有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和教学的结果。要落实学生在“我要学习”——“我能学习”——“我会学习”几个环节下功夫。变被动听讲型为主动学习型。从学习的角度看,除了获得信息外,还需要内化为自我的成果,因此,学习过程不仅是视觉和听觉的活动,还需要多动口、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各种学习器官的功能。变单一性教学方法为多样化教学方法。依据教材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更能适应动态教学的需要,也才能真正

中学教育教学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语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 有效培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口语交际教学的总体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所谓口语交际是指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有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它是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1.营造和谐的交流氛围,树立“说”的信心

在语文课堂的口语交际活动中,一些学生由于胆小,存在着严重的说话自卑心理。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和谐交流氛围,从而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畅所欲言,积极而愉快地进行交流。教师要认识并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同时,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因而每个学生都是等待开垦的金矿,有着发展的可能和潜力。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教师还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作为一个听众、朋友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此外,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

2.创设生动的交流情境,激发“说”的兴趣

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况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效性的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实践证明,生动的交流情境的创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口语交际训练的兴趣。

2.1实物创境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指导说话时,可让学生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从而引起学生“说”的注意。例:教学《我们的画》,教师可选取几幅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画认真仔细地观察,再让画的作者讲自己是怎样画的,教者进行相机点拨。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讲画、评画活动。在热烈的“说”的氛围中,学生们说得真实、生动、具体。

2.2语言绘境

教师富有感染性的语言能为学生创设情感的画面,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交际情境,产生共鸣。例:教学《找春天》一课,在优美的《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声中,教师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春天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美景,激发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引发口语交际的欲望。

2.3媒体创境

多媒体集动听的音乐、形象生动的画面为一体,用它来创设生动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教学《我们去旅游》一课,可通过播放我们祖国风景优美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的图、录像等,激发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引发了他们把自己知道的、了解的风景名胜介绍给大家的欲望。

2.4表演创境

小语教材中选用了许多内容有趣、情节生动、爱憎分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表演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例:教学《小鸭子得救了》一课,可让学生戴着头饰表演提着水桶的小熊,扛着竹竿的小猴,长鼻子大象救助小鸭子的情景。通过步步引入,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如临其境,观察、思维和想象表达能力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

3.优化口语的训练过程,教给“说”的方法

教学实践证明:有效“说”的前提是学会倾听。教师要首先教给学生具体“听”的方法:注意力集中,能复述别人的原话或主要意思,能接着别人的意思说下去,能正确适时地回答别人的提问。对于“说”法的指导,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教他们从说一句句完整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说几句连贯的话或一小段话。到了中高年级,教师要指导他们按记叙文的六要素,围绕一个意思有头有尾地说一段话。学生只有掌握了具体的“听说”方法,口语交际才不会感到困难。

4.构建开放的交际模式,培养“说”的能力

教学模式是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间的一座桥梁,一种中介,是包括教学思想、方法结构、整体设计在内的相对稳定的一种教学思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开放式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表现出自主性。具体表现在教师如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探索,主动参与并体现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想说、会说、善说,并且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个性化语言。

5.开展多样的教学评价,增强“说”的动力

中学教育教学理论范文第5篇

1.初中数学教育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独霸.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往往只是通过单纯的数学基础知识教育和答题技能培训来实现.数学知识教育主要是教授前人总结的科学规律,缺乏创新探究,在形式上只依靠强制的教育灌输为学生构建庞大而复杂的数学知识体系;坚持熟能生巧的旧式教学理论,并指望利用“题海战术”生硬地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从而完成数学知识答题技能的培训.这些“唯知识论”,“唯技巧论”,忽略了学生的受教育主体身份,压制着学生作为主体者本身的学习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独立探究精神与创新精神.

2.初中数学教育内容唯教师权威独霸.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初中数学课程设置阶段和教育活动开展阶段往往只重视教育过程的流线式发展,数学课程模块嵌套设计教育活动步骤,并严格按照教学活动大纲完成教学,为教师的个人“上帝视角”教学嗜好而牺牲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思维发散空间,漠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阻碍学生创新能力自我提升过程,并伤害学生的学习情感.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探究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数学教学观念的革新.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不应是单一的基础数学知识和数学逻辑的培训,学生更不是简单的数学知识吸收个体.通过创新教学理念,数学教育活动中更加重视教师和学生分别在教育过程和学习方法上的表现,争取数学教育教学行为在照顾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情感的前提下,面向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2.有利于升华数学教学目的.初中数学教育课程为青少年学生构筑系统的数学知识与数学逻辑体系打下基础,数学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因此在数学教学创新探究中,学生在教学活动获取到的数学知识之外还能够以心灵所感知的数学逻辑发展来衡量,将数学教育活动从细节上改变成为数学知识研究、讨论的过程.

3.有利于实现交互式学习.创新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是在“教学相长”在基调中进行,学生和教师结教育和学习的隐形契约,形成共同学习交流、研究引导的教育新局面.同时,鼓励学生内部之间以团队合作模式讨论数学难题,从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知协作能力.

4.有利于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动性的发挥.通过初中数学课程创新与深化探究,以学生自我学习能动性的激发作为教学新目标,学生对数学难题进行主动研究,结合个体独立研究与团队合作探讨,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在创新理念下正确开展初中数学教育

第一,注重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搭建,坚持创新教学理念的深入贯穿.教师应将自主、平衡的教学理念与气氛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受教育者感受到自我角色的平等地位,并能够以正确的学习观念与授课教师一同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最大化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成果.在进行数学逻辑思考与讨论时,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讨论结果不可避免会超出教育者的预设范围,教育者应具备豁达的数学理念接受能力,让学生自由地在数学教学中打开数学逻辑思维的桎梏.数学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跟随自我的发散思维对数学知识进行新的探索与假设,让学生围绕数学发现开展观点重审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第二,坚持巩固数学知识,灵活设计应用题型.数学习题是让中学生不断巩固数学知识与逻辑的重要方式.通过数学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即利用新式的数学教学思维模式以及创新的数学问题处理方式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实质,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并逐渐了解吃透.因而教师的数学习题设置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元的习题得到数学思维逻辑的训练.

第三,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课外数学教育与学习条件.通过多种数学类知识竞赛活动,有利于在学生之间构建起互相学习追赶的积极氛围,同时还可以创建数学兴趣小组,纳入具有强烈数学知识探究兴趣的学生,让学生在共同学习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数学个性,并向其他同学传递数学魅力,从而更好地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