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3d数字化技术

3d数字化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3d数字化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3d数字化技术

3d数字化技术范文第1篇

“中国很多制造企业并不缺钱,比如造船企业,它们都很需要PLM,这块市场潜力很大。我们非常看好市场的前景。”苏州某科技企业的李总告诉记者。

李总在美国创办了第一家公司,可是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时候垮掉了,创办的第二家IT公司也被软件巨头收购了。他拿着卖公司的钱来到了苏州,开办了第三家公司,现在公司国际PLM厂商在中国的商,公司一共有1千多人,他说,每卖出一套软件,公司可以拿到利润的20%,“虽然不是暴利行业,但是我会继续坚持做下去的,这行有发展前途。”李先生的PLM厂商在中国有20多家商。

看好中国PLM市场的当然不止李先生一人,今年,西门子收购PLM巨头之一UGS公司,甲骨文收购Agile软件公司,可以看出,“不管是硬件厂商还是软件巨头,都看到了PLM的发展潜力”。达索系统执行副总裁段易天在2007中国PLM高峰论坛接受记者提问时说,在PLM领域,频繁地并购之后,将只剩下几家真正的专业PLM厂商。

预热3d

e-works认为三维CAD市场快速增长是2007年中国PLM市场的十大趋势之首。三维CAD系统具有可视化好、形象直观、设计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三维CAD系统的作用已经迅速地被制造企业认识和接受,企业对应用三维CAD的热情也在不断提高。e-works调查表明,三维CAD仍将是2007年制造企业在PLM领域最大的投资热点。3D是实现PLM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说3D技术是PLM的重要基础,没有3D是不能实现真正的PLM的。

但是在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2D设计技术有广泛的使用基础和存在空间,使用2D软件的制造企业同样有改造工艺、生产和资源整合的需求。先在二维领域做PLM的整体规划,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和创新能力。但由于二维设计不能解决数字化放样(DMU)、干涉分析、运动分析、仿真测试等PLM体系中关键环节的技术,所以,企业用户最终还是要用基于三维技术的解决方案。这就是说,3D技术是PLM的惟一出路,尽管从2D到3D还将有个过程。

而在国外,运用3D的PLM系统早已司空见惯,SAFRAN集团Snecma空间发动机部作业部副总裁Thierry Delaporte说:“3DLive实实在在地将所有的参与者放在了同一的环境中,并将3D作为一个通用的媒介,通过这一媒介,他们可以在生产、营销、项目管理和行政层面一起工作、加速决策制订并推动创新。我们正通过新的方式利用过去几年里创建的的PLM IP,有了3DLive的帮助,我们就可以将PLM投资最大化。”

近日 ,IBM和Dassault Systemes(DS) 宣布推出用以最大化互动、改进决策制定和加速创新的3DLive协同智能解决方案。3DLive通过一个直观的用户界面充分利用了实时3D的功能可以实现在线的搜索、导航和协同。这使得任何一个参与到PLM活动的参与者都可以轻松地参与产品知识产权(IP),而不论他们身处何处。

Dassault Systemes产品研发资深行政副总裁Dominique Florack 谈到:“借助3DLive,Dassault Systemes正在引进其下一代的在线3D应用软件。下一 代的在线3D应用软件将使用3D作为一个强大的在线媒介以扩大协同产品创新团体。”3DLive是一种由“活的”的应用软件组成的革命性轻量解决方案。它可以扩大PLM的协同本质并首先可以在CATIA、ENOVIA和DELMIA中使用。

IBM PLM解决方案副总裁Al Bunshaft说:“3DLive是一个真正的革命性解决方案。它给产品开发和团队协同方面所提供的益处是人们从未想象到的。对于在这个步伐快速、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寻求优势的客户而言,通过网络在一个共享的环境中概念化、开发和生产产品的能力为他们展现了极大的可能性。”

不仅如此,使用协同智能的3Dlive的时候,制造企业可以充分利用PLM软件中自带的IM(即时消息)工具,利用它召开网络会议、通知,而设计协同,就是一边拨通电话,一边打开自己的设计文件,双方在电话里交流设计意见。设计人员感觉这样非常方便了,以前国际长途很贵,但现在电话费不再是问题,远比差旅费便宜,而且这样的沟通非常直观。

上海汽车信息技术总监张新权说,“在这个环境中,无论设计者和生产规划人员身在何处,都可以协同探索并验证设计和制造决策。”

2D到3D的跨越

从2D过渡到3D,主模型是绕不开的一个重点,主模型是三维设计软件的重要概念,然而,这一重要技术策略在企业的产品建模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有必要强化主模型的应用与管理,管住产品数据源头,从根上确保3D模型数据文件的唯一性,并可对唯一的零件模型赋予有效的权限管理和版本管理。

在管好主模型基础上,可进一步实现对在主模型上衍生的工程应用(几何设计、工艺设计、工装设计、制图、装配、数控编程等)的唯一性管理,也依照主模型的管理办法,对这些衍生的数据文件进行唯一性存储管理、权限管理和版本管理。

另外专家认为,运用3D PLM必须从规范设计、规范操作做起。

“协同”与“重用”是PLM系统下工作的两个重要理念,由于3D软件本身设计复杂,有时候3D外表的模型的修改可能比较复杂,“重用”的理念无法得到保障。另外由于企业没有强制的、可遵循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设计人员各行其是,操作随意、修改随意、命名随意、存储随意,时间一长,连设计者自身对设计意图、变量含义都解释不清楚,当需要借用他人的零件进行设计时,迅速检索、查找零件文件非常困难,即便是找到了零件的三维模型,也由于电子文件的随意拷贝,很难确定其版本的有效性。

虽然3D应用日渐普及,但是3D规则尚未建立,用管理两维工程图的方法管理3D应用是远远不够的。

尽快建立3D标准、规范3D操作是企业推广3D应用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例如统一环境、统一配置、统一命名、统一存储、统一建库、统一图样、统一模板、统一操作、统一禁则、统一标审作,每一个统一都包括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制造业生存需要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因此只有真正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3D软件应用标准和规范,产品设计的三维工具才能正式纳入企业的工程技术体系。

专家提醒,掌握数字化设计方法,必须提高3D模型的数字化内涵。宥于长期用二维工程图搞设计形成的思维定式,严重阻碍了3D CAD设计能力的发挥,因此掌握科学的数字化设计方法,提高3D模型的数字化内涵,是夯实数字化基础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项工作。

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下大气力更新观念,跳出传统二维设计的思维模式,通过加深对特征、草图、参数、变量、表达式、表格、基准、模板、相关、约束等一系列设计工具的理解,尽快掌握3D建模的设计方法,充分用好、用活这些数字化设计手段,在零件设计、部件设计、产品设计三个层面上全方位提升企业数字化内涵。

链接

3D应用的部分基本规则:

三维设计不要用简单的体素特征堆砌,必须采用相关特征建模。

要充分运用具有几何约束的草图特征,以方便零件的变型修改;

要充分利用部件间参数进行互配零件的相关设计;

对模型的重要参数应按规则进行变量命名,不要采用系统的缺省变量名;

不要采用绝对坐标进行装配定位,要使用配对条件把装配件关联起来;

在设计完成的三维模型文件中不要保留无关、冗余的几何元素;

3d数字化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3D打印 SLM 机械 自动化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3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4-0107-01

随着3D技术的日趋成熟,对机械自动化加工技术带来了深远影响。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逐渐在机械自动化制造业得到了应用。

1 金属零件3D打印技术的分类

金属零件3D打印技术是先进机械自动化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金属3D打印技术分为三类:

(1)使用激光照射预先铺展好的金属粉末。包括激光选区熔化(SLM)以及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成型(DMLS)等。其中激光选区熔化技术目前技术相对成熟,其对于任意形状的零件几乎都可以直接加工成型,致密度可达到近乎100%。(2)使用激光照射喷嘴输送的粉末流,激光与输送粉末同时工作(LENS)。该方法目前在国内应用较为广泛。(3)采用电子束熔化预先铺展好的金属粉末(EBM),此方法与第1类原理基本相似,其别在于采用的热源不相同。

2 本文的研究对象

目前SLM的研究和开发是国内外快速成型领域的新热点。本文以SLM为研究对象,简要阐述了SLM的基本组成和成型原理,在对比国内外SLM技术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SLM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3 SLM的基本组成

SLM,一般由机械单元、控制单元、光路单元、保护气密封单元、工艺软件等部分组成:

(1) 光路单元主要包括反射镜、光纤激光器、聚焦透镜、扫描振镜和扩束镜等。激光器是SLM设备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几乎所有的SLM设备都采用光纤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具有转换效率高、性能可靠、寿命长、光束模式接近基模等优点。因为光纤维激光光束质量很好,因而光纤激光器在精密金属零件的激光选区熔化快速成型中有着明显的优势。扫描振镜由电机驱动,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可以使激光光斑精确定位在加工面的任一位置。(2)机械单元主要包括成型缸、成型室密封设备、粉料缸、铺粉装置等。(3)控制系统由计算机和多块控制卡组成,激光束扫描控制是由计算机通过控制卡向扫描振镜发出控制信号,控制X/Y扫描镜运动以实现激光扫描。设备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一、系统初始化、状态信息处理、故障诊断和人机交互功能。二、对电机系统进行各种控制,提供了对成型活塞、供粉活塞、铺粉滚筒的运动控制。三、对扫描振镜控制,设置扫描振镜的运动速度和扫描延时等。四、设置自动成型设备的各种参数,如调整激光功率,成型缸、铺粉缸上升下降参数等。五、协调控制五个电机,进而控制对零件的成型加工。根据SLM工艺的需要,其所涉及的专业软件主要有三类:切片软件、扫描路径生成软件和设备控制软件。

4 SLM成型原理

SLM技术首先利用计算机的CATIA、pro/e、UG等软件设计出金属零件的三维立体模型,接下来使用切片软件将三维设计软件形成的加工零件三维立体模型进行切片分层,得到各截面的轮廓数据,由轮廓数据生成填充扫描路径,设备将按照这些填充扫描线,控制激光束选区熔化各层的金属粉末材料,逐步堆叠成三维金属零件。

5 SLM设备的展望

纵观国内外的SLM设备和应用情况,SLM设备在以下的方面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发展:

5.1 高性价比趋势

目前对于机械自动化加工业来说,SLM技术有很大的优势和应用空间,但是SLM设备高昂的价格阻碍了它的推广和应用。一套SLM设备动辄几百万元,且维护维修费用高。为了更好的推进3DSLM技术发展,则必须不断改进SLM技术装备,降低成本,促进3DSLM技术向着一个高性价比的趋势发展。

5.2 成型大尺寸零件趋势

目前,在机械自动化加工行业,3DSLM技术尚不具备加工大型尺寸金属零件的能力,这也是限制、阻碍3DSLM技术在机械自动化加工行业应用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国外的相关科研机构正在研究大型尺寸金属零件3DSLM技术加工装备,这也是未来3DSLM技术的发展方向所在。

5.3 与传统加工方法结合的趋势

SLM技术具有制造成本高、成型件表面质量差等缺点。若是能将SLM技术和传统机加工方法结合起来,则将使机械自动化加工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目前日本已经开发出了金属光造型复合加工设备,该设备将金属激光成型和高速、高精度的切削加工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复合加工技术。

5.4 便携化、智能化趋势

随着机械零件的轻量化和集成化开发,未来将会出现适合轻量化、集成化金属零件加工的3DSLM技术,即便携式SLM设备。这些SLM设备将成为今后人们生产和工作中的实用工具,颠覆传统制造方式。未来,随着传感器、控制软件的进步完善,将会实现整个3D成型加工过程时时动态自动监测,发现问题自动调整工艺参数来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更高程度的机械自动化加工。

3d数字化技术范文第3篇

把3D“穿”在身上,实际上是将三维数字化3D技术与服装结合起来,将它应用到服装的研发设计和销售过程中,真正实现服装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实现服装产业的数字化。

3D与服装的故事由来已久

十几年前,当中国服装产业风起云涌之时,耐克、阿迪这些国际品牌就开始为未来做准备。这两家公司都注意到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逐渐从卖品牌、卖时尚转向卖科技,运用移动数字化3D技术增加消费者的购买体验。

随着互联网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中国本土的品牌服装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了3D技术能够帮助服装品牌圆高级定制的梦,并推动服装产业的数字化进程。

据最近报道,北京服装学院来到泉州,与乔丹体育等企业深入洽谈三维数字化3D技术等一系列项目的合作。

“我们公司三年前就跟北京服装学院合作了,目前双方合作的三维数字化3D项目已实现成果转化。公司今年将投资2000多万元,加大对这个项目的研发。”乔丹公司鞋业事业部总经理谢长治介绍说。

也是前不久,耐克了全球首款以3D立体技术制作的球靴。这款概念足球鞋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融合了3D设计模板、样板制作及3D打印等前沿技术。虽然只是一款概念球鞋,但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融合3D设计和样板制作等技术,实实在在地展现了这一技术在产品设计方面的魅力,而这也正让服装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期许,或将掀起一场样板设计的革命。

事实上,今天的3D技术正在作为一种设计和营销工具普遍被服装企业所认可和应用。

3D让服装设计及定制很新鲜

“快时尚”的风靡,越来越需要服装企业在最短的交货时间内生产更多的产品。这个压力导致整个服装行业掀起了一轮技术革命,而其中一个亮点就是3D技术。

3D技术能够有效地缩短企业的设计研发时耗,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以前企业的服装设计团队主要靠手画和水彩来设计服装,但画出来的服装图案无法穿在模特身上,也就是无法直观地看到所设计服装穿在身上的效果,在不是很有把握的情况下去给新品打样。其弊端就是很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和时间的浪费,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成本。

根据鞋服行业咨询公司WWA的调查,有些服装企业对新款式的采用率低至25%。一个新样品可能耗费250美元至1000美元不等。如果考虑设计和开发成本,这一数字还要高很多。而一家德国服装企业在研究放弃款式的平均成本时也发现,每个放弃款式的成本超过1200美元。

三维数字化3D完全改变了服装的设计思维和工作模式,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服装学院的黄海峤博士。

“原来一件服装从设计到打样完成可能会需要3~5天,如果打样失败可能需要另外3~5天,现在的服装设计人员可以直接在3D上画结构线,改变服装的款式。所画的图形会直接反映到2D的样板上,然后可以把2D样板直接转发给版师或者工艺部门。这就减少了设计师与版师或者工艺部门的矛盾和沟通成本。”黄博士还告诉记者,“使用3D技术决定是否将某个产品推向市场,企业无需使用实物样品或使用较少的实物样品。从而显著降低包括材料、人力、时间等在内的放弃款成本。同时,减少不正确样品的生产数量也有利于环保。”

3D或可带来服装销售革命

2012年对于人们而言是值得庆祝的一年,因为玛雅人败给了现代文明,但是对于李宁来说却是灾难年。从2012年李宁关闭香港的唯一一家店面以来,一场关店潮又一次席卷了李宁。屋漏偏逢连夜雨,这让本来就已经疲软的李宁雪上加霜。据统计,从2011到2012年以来,李宁的店面由8255家减少到了6434家,关闭了1821家。一次一次的关店潮,不免使业内人士有些惶恐地思考起实体店的未来。

最近,乔丹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在太原、上海等地的8家终端门店采用了三维数字化3D技术,而且市场反应良好。其中包括虚拟试衣、可视化订货系统等新的3D技术。这些新的售货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消费体验,增加了店铺的知名度、科技含量和品牌附加值。产生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记者走访了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市服装产业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记者站在屏幕面前,然后用手指做出点击屏幕上功能选项就可以将服装穿在身上,还可以通过肢体的晃动来更换服装的款式和颜色等。

家住大连的付女士告诉记者:“我本人一直倾向于逛实体店,喜欢那种消费体验。如果再给实体店加入一些3D等新的体验元素,我相信很多人还是非常乐意走进实体店面的。”

黄海峤博士对记者说:“现在实体店的房租在连年攀升,这也是服装企业面临的大问题,可以开个玩笑地说,现在服装企业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房东,而不是竞争品牌。”

那么该如何在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展示已有的产品呢?三维数字化3D通过将产品种类信息最大限度地收入进去,并以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在有限的空间内对更多的产品进行与销售,从而增加店铺的坪效。可见,在服装零售环节,三维数字化技术增强了消费者与产品的互动,增加了新的购物体验与服务。

3D技术对于企业的另一大优势就体现在产品订货会上。对于好多大型服装企业来讲,一年一度的产品订货会直接关系到企业本年度的销售业绩。传统的订货会往往是把全国各地的销售商和商召集到一起来订货,每一年的订货会所用费用少则几百万元,多则几千万元。而3D可以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订货平台,依靠可视化订货系统销售商和商可以在家里就完成订货,不需要再组成团队来企业订货,提高了订货质量与效率,同时也节省了订货成本。

3D创造服装业态未来进行时

试想一下,未来的某一天当你走进一家品牌服装店铺,发现没了售货员,有的只是一台或者几台3D数字化的屏幕,你只需点击屏幕就能够试穿,就能够下订单——这将很可能是3D数字化带给生活的改变,也许这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未来店铺计划的一部分。当然,目前3D技术在中国服装行业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在世界范围内也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值得庆幸的是,很多服装企业已经看到了这一技术革新的意义。

“我们正在做一些培养计划,比如说研发的解决方案,如何利用三维数字化给企业带来收益,利用3D进行研发的解决方案,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些合作伙伴像新加坡的Pragma、德国的RTT等3D数字化开发商,通过技术合作我们会将技术整合提出应用型的解决方案。另外我们也在为企业筹划未来店铺计划。除了服装企业,我们也正在将政府的研究机构和学校纳入我们的服务范围,争取让这些机构也能从三维数字化技术中受益。”黄海峤博士说。

3d数字化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3D打印 企业发展 现状分析

一、3D打印概述

3D打印技术也叫3D打印,是一种增量制造技术。3D打印(简称RP)技术不同于传统成型加工方法,RP技术采用材料累加法制造零件原型。这种制造方式中,不需要刀具和模具,而是利用光、热、电等手段,通过固化、烧结、聚合等作用,实现材料的有选择性地堆积。并从液态、粉末态过渡到实体状态从而完成造型过程。

二、3D打印现状

1.3D打印的运用。目前世界范围内,3D打印的运用已经分布到政府军事,教育科研,医学研究,消费类产品,工业设备,航空航天,汽车等各行各业。因此运用先进制造技术进行快速模型制造的行业是一个正在兴起的朝阳工业,也是一个支撑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一核心技术服务领域,随着各行各业新品开发的增加,对工业设计的重视,国外使用3D打印技术生产的产品已可以直接作为产品应用,而我国正由“原型和模型制造”向“产品直接制造”过并在关键领域取得局部突破。美国波音公司应用sla3D打印技术与传统铸造技术相结合,制造出铝合金、钛合金、不锈钢等不同材料的货舱门托架等制件;著名的GE公司应用3D打印技术制造航空航天与船舶用叶轮等关键制件。美国军方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制造导弹用弹出式点火器模犁,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生物制造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研究较多、范围较广且已获得了临床应用。

2.3D打印产业的发展。2012年8月奥巴马以“我们不能再等了”为主题推出首个NNMI项目,宣布将在俄亥俄州建立一所由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出资7500万美元的美国国家3D打印创新协会,专业研发3D打印技术新技术与应用。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了3D打印装备制造的重要性,分别于2012年9月24日由路甬详副委员长组织国内3D打印装备制造的专家和企业代表专门就中国3D打印装备召开战略咨询研讨会。基于这样的产业背景,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并接受3D打印技术带来的生产效益,3D打印技术已由新兴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主流技术。

三、中国企业发展的必要性

当前,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数字化制造浪潮。发达国家面对制造业竞争力的下降,提出通过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3D打印三大数字化制造技术,实现“再工业化、再制造化”,希望夺回制造业的主导权。而目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处于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关键时期。克拉玛依地区的制造业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占据优势,如果对新一轮数字化制造浪潮仍然不加重视,很有可能在竞争中被其它区域抛在身后。

1.3D打印企业是绿色制造的示范基地

3D打印技术从多方面促进绿色制造模式:非接触和无压力成形、近净成形具有能耗低、节约材料、污染物排放少等优点,还能极大地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是未来绿色制造模式的探索和起点。3D打印企业能够使“按需而制”、“因人定制”的个性化定制模式、“泛在制造”的社会化制造得以实现,从而能够促进制造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绿色制造新模式。

2.3D打印企业对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有极其重要的童义。发展3D打印企业有助于带动金属和功能材料制备、设计/控制软件开发、激光器/喷嘴等核心元部件研发、创意设计与创新设计等相关支撑产业发展,打破国外技术、元器件的垄断,形成装备生产――技术服务――产品综合收益数百亿元规模产业。

3.发展3D企业有利于创新思想的实现,促进创新思维的养成

通过建立3D打印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中心,有利于创新思想的交流,对创新思维有强力推动作用。

四、中国企业发展对策

1.搭建体验平台。对于媒体上针对3D打印技术的海量宣传,更多的人还是停留在想象的空间中,对3D打印技术依旧没有更详细的认识和理解,也没有机会和条件去了解3D打印技术能为我们带来的便捷。通过以点带面的宣传效应,让3D打印机真正的融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去,就如我们上街购物一样,最终让3D打印机成为一件日常的家用电器。具体平台要求:体验平台可以完善的展示3D打印技术;展示及售卖通过3D打印制作的作品;大量宣传资料普及3D打印知识;提供个人3D打印机售卖及其附件、耗材售卖;提供3D打印服务业务;提供场地给爱好者交流经验;展示入门级的3D建模软件或Web app的建模过程。

2.技术平台的建设

(1)逆向与检测技术服务模块,构建“外形设计、结构设计、逆向建模”功能,面向机械、家电、轻工等行业,针对不同行业的设计和制造建立一套成熟的设计体系,提高工业设计公司的产品创新设计能力,提高服务平台的服务附加值。

(2)建设快速成型与快速制造服务模块,引进世界一流的各种工艺的快速成型技术,从而提出以RP技术为基础的RP/RT集成制造工艺路线,解决RP&M集成制造的工艺优化问题,并研发集成型快速成型系统用于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3)建设快速制模平台,研究母模制作、直接制模和间接制模等快速制模技术,研发适用于不同种类零件的快速模具制造系统。

(4)数字化制造与后处理模块。建立数字化制造及小批量生产工作室,利用高端的数字化制造设备及真空浇注技术为服务企业解决最终产品制造难题,推动服务对象产品快速走向市场。

3.企业战略制定

(1)明确自身优势。加强组织协调,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度。

(2)凝聚力量,应对威胁。分析对手,精准施策,适当定位发展目标,减少盲目的投入和风险。整合资源,突破瓶颈。提升招商企业质量,发挥引领作加强专家型人才与团队的引进,占领行业制高点。

(3)把握机会,加速发展。积极应对国家3D打印发展规划,合理科学地编制发展规划,提速发展,抢占先机。要把握未来难得的机遇期,加强宏观指导,推进产业布局,在未来激烈竞争中抢占先机。

五、结论

3D打印虽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却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3D打印起步较晚,在实际应用方面与国外的企业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的3D打印公司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服务、技术与自身战略的制定,方可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d数字化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字技术 广播电视 新闻制作 传播 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49.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7-0000-00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进程在不断推进。对于广播电视行业来说,如何将数字技术完美地应用到广播电视中去至关重要。

1数字技术概述

1.1数字技术的特征

(1)数字技术多采用二进制,只要是元件所具有的两个稳定的状态,都可以用来表示二进制,所以他的基本单元电路是比较简单的,这就使得对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精度要求不是很严格,允许元件参数有较大的分散性。这一特点易于实现数字电路集成化。(2)数字技术的抗干扰能力强、精度较高。由于素质技术传递加工和处理的是二值信息,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他的抗干扰能力极强,可以用来增加二进制数的数位的精度[1]。(3)数字技术的数字信号易于长期存贮,可将大量可贵的信息资源保存起来。(4)数字技术的保密性好,在数字技术中可以通过加密处理,保证可贵信息资源的隐秘性。(5)数字技术的通用性强,在数字技术中可用标准化逻辑部件构造多种数码系统。

1.2数字技术的具体内容

1.2.1传输过程数字化

传统信息传输受传输距离影响,深受噪声影响。而数字信息是不受传输距离影响的,它是可以重复再生的,通过检错,可以正确消除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噪声干扰造成的错误信息,提高信息的抗噪声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输速度。

1.2.2信息存储过程数字化

传统信息存储中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失真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数字技术实现了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变,借助数据压缩技术加大了数据记录的密度,借助数字纠错技术提高了信息存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2.3数字处理自动化

数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数字压缩技术。在数字化信息传输和存储的过程中,数据压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信息数据之间都存在着关联性,容易出现信息冗杂问题,这就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压缩,数字压缩技术是数字技术的核心技术。

2数字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2.1数字技术背景下广播电视的传播呈现出新特征

数字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产物,数字技术背景下广播电视的传播呈现出新的特征:

2.1.1传播媒介朝着“媒介融合”的方向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传播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其发展的新方向为“媒介融合”。广播电视纷纷开辟了与受众沟通交流的新型平台――数字化平台,改变了传统的只依赖于一个沟通平台的局面。在数字技术的大力推动下,广播电视与手机、互联网等不断整合,使得他们在崭新的大平台中实现了融合,使信息传播途径得到最大程度的延伸,扩大了传播范围,提高了传播速度。

2.1.2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特征

传统的媒体,从信息采录到传递给受众中间需要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具有延时性特点,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信息的同步传播、同步接收,具有即时性特点[2]。这种即时性信息传播消除了不同媒介之间的鸿沟,将影、音、图、文等不同类别信息融为一体,瞬间完成加工,即时传递给受众。

2.2数字技术背景下广播电视的制作呈现出新特点

传统广播电视的技术手段限制了广播电视频道数量的变化和范围的扩大,数字技术的出现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变革。数字技术背景下广播电视的传播出现了新的特征:

2.2.1广播电视的视觉效果趋向于立体化

广播电视得以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是媒体技术的发展。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是媒体技术中的3D技术[3]。3D数字技术将广播电视新闻带给人们的视觉效果转向立体化效果。电视研发工作也在大力应用3D数字技术,进入立体电视生产阶段。3D数字技术对人们的视觉冲击越来越大,传统的2D电视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立体化视觉效果的需求。

3D立体化广播电视媒体最终将得到普及,3D技术会覆盖电视屏幕以及电脑屏幕,。对于广播电视来说,“如何充分利用3D数字技术制造立体化视觉效果来吸引观众、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这样有利于增强现场感和真实感,能使广播电视获得更多的受众。

2.2.2广播电视的制作方法趋向于数字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内容的采录越来越趋向于数字化。数字化采录设备代替了传统采录设备,工作人员多使用数字摄像机,数字摄像机中白平衡的设定、跟拍以及对焦等都已经实现了智能化,避免了传统的复杂性操作,并且能保证内容采录的即时性,便于更好、更快地采录高清图像资料。数字技术还打破了传统线性编辑的不可调整性,工作人员可采用计算机对采录内容进行合成处理,提高了广播电视制作流程的灵活性,从而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外,数字技术还实现了广播电视制作过程中信息传输的数字化。传统的信息传输依靠于交通工具,将现场采录信息传递到电视台,而数字技术是通过卫星通讯、数字网络以及高速光纤等传输的,传输速度大大提高。

2.2.3广播电视的内容趋向于深度化

数字技术使得广播电视实现了即时性特效,因此,仅凭时效性来争夺受众的方法已经过时。要使自己的广播电视节目立于不败之地,节目制作组就要在内容深化上努力,以纵向优势赢得更多受众。

3结语

综上所述,经历过数字化变革的广播电视正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受众的面前,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广播电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广播电视行业应紧紧抓住这个发展机遇,不断提升自我,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海光.浅谈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10):216-216.

[2]虎正峰.浅谈数字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2,9(9):21,25.

[3]张磊.广播电视中数字技术的应用[J].活力,2012,(18):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