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语文教学活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德育教育 学生人格

在高中阶段语文是基础性的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是一种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如果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那么学生的德育水平会更快速度的提升。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语文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德育教育,学生在知识积累过程中,净化自身情感和人格修养。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在语文课堂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

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保持着一颗爱国心,才能够保证我们这个大家庭和谐相处,繁荣稳定发展。只有人人具有爱国主义情怀,才能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爱国主义情怀主要指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和无限忠诚,是我国五千年的优良传统。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情怀推动着我国的各项事业在高速稳定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我国的经济和科技都得到了迅猛发展,所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文章时描写我国的大好河山和和谐社会,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这类型文章的优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例如,在高中语文的教材中有的文章时描写我国的草原景色的,体现了我国草原的广袤无垠,通过欣赏我国的大好河山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还有的文章时介绍爱国者的英雄事迹的,在这些英雄人物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的高尚人格和爱国主义情怀。在课堂中对这些文章进行解析时,教师不仅要解析其中的语文的艺术之美,还要解析其中的大公无私的精神,发挥先进人物的模仿作用。例如,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夜晚主人公在庭院中来回踱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设想,激发学生对孝道进行深入的思考学习,尤其是现代的高中生,他们的物质条件是非常充足的,但在日常生后中对孝道却缺乏深刻的认识,加强亲情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下去。

二、在培养学生语文技能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在学习任何学科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理论知识的积累还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高中语文学科同样如此。在高中语文的课堂中,教师要教授学生必备的语文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塑造学生健康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竞争也变得尤为激烈,学生成人后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感性思维中学生要做出理性的判断,懂得辨析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要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和发展方向,不至于在困难面前手足无措。所以,在提高学生语文技能的过程中,要加强道德观念的培养和人格的完美塑造。在语文教学中,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是每个语文教师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是语文教师指的骄傲的事情。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将道德教育渗透到语文知识中,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教师更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高尚品质也可以有自身独特性。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专业能力之一,语文教材中的文字处处蕴含着鲜活的民族文化,教师要对进行有效阅读指导,帮助学生领悟到文中的深刻文化内涵,他们的道德文化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精神内涵,让学生感受伟大的心灵和思想。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感受文字中的生命力和活力,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基础上,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更好的完成语文教学目标,还能够将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穿插在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

2、树立学生强大的责任感

学生只有树立了强大的责任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才能更多担当,更有勇气,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感。所以,每个学生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样学生在生活中才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集体生活中对每个人负责,工作以后对社会、对国家负责。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进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教导学生懂得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积极主动的帮助别人,懂得和别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达成预定学习目标。在学习中要懂得和别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意见,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在帮助学生树立这样的意识,要将集体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将集体交代的任务看得比自己的任务更重要,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集体任务的完成中。在集体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集体活动中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将语文教育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将语文教学活动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在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完美的人格品质,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在高中学习阶段就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为以后的人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同福.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No.8302:81-82.

[2]王冬梅.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群文天地,2011,No.23924:105+107.

[3]赵晓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初探[J].文学教育(下),2015,No.32103:59-61.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范文第2篇

校园文学活动与作文教学之间是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校园文学活动开展形式具有多样性,可以更大程度促进校园文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作情趣都需要在活动中逐渐激发出来,产生有灵性的文学作品。

(一)活动形式多样推动校园文学发展

文学社是促进社员之间团结合作、交流经验、进行艺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平台。文学社的活动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社团成员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提升欣赏能力和写作水平。这种团体式的文学交流活动古已有之,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就有秋爽斋偶结海棠社的故事、衡芜院夜吟诗的诗情画意,故事中的年轻男女出于对文学的热爱齐聚一堂,即便是文学修为看似并不高的人也在交流中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如“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只不过在贾家逐渐衰败、富贵不再、家破人亡之后,诗社也萎靡不振,甚至关门大吉,往昔热闹繁华的大观园再没出现过吟诗颂词的美好景象。校园文学社汇聚的多为校园内爱好文学的青年,开办社团活动应当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活动上多下工夫,类似文学创作、研究讨论等活动多多益善。可根据情况邀请作家开办讲座,请对文学创作和赏析兴趣浓厚的语文教师点评、赏析美文,带领社团成员走出课堂、深入实践、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定期开办座谈会和写作比赛,向上级文学机构推荐社团成员的优秀作品,与学校的教改活动配合设计讨论专栏,积极调查学校师生和校外人员对建设文学社、文学期刊质量等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以上活动能够促使文学社的写作理念不断与时俱进,创作方式不断推陈出新。

(二)在体验中激发写作情趣

文学社组织的写作活动与课堂上的命题作文有非常大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讲,弥补了统一作文的不足之处,促进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在教育改革方面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具体而言有以下三点意义:首先,以学生为写作主体。正如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的,开设语文课的目的是对学生的读书、写作能力进行训练,但是训练并非最终目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读书和写作,而无需老师从旁教导。其次,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写作个性充分尊重。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个学生都是非常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欣赏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写作同样体现出个性的差异。要求学生自主创作可以激励学生坚持对写作个性的追求,帮助学生形成与众不同的品质,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表现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最后,最大限度解放学生的思想。要求学生自主创作能够帮助学生解除思想上的羁绊,让他们身体的各个感官都能顺应思想的呼唤,抒发他们心底的声音。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言由心生”、有感而发,才能展现出文学作品独特的魅力。传统的作文模式都对作文的内容、题材、形式等有一定的要求,学生难免背离了实践中的真实感受,同时也没有时间深入构想、小心落笔,加之体裁的限制,学生的个性很难释放出来,想要在学生中求得优秀的文学作品简直难如上青天。文学社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不用受课堂作文的种种限制,而在课外开辟一个独立自主的空间进行创作。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很多创作灵感来自生活的启发,素材来自实践的积累,学生唯有用心体验生活、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生活中的些微改变都能感知并捕捉,注入真情实感,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只有观察得细致入微,才能从心灵深处产生共鸣、抒发见解,深刻的认识就是独特的视角。从事语文作文教学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是学生兴趣浓厚、感触深刻、思虑周详的事物,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激发创作潜能,展现对人生、社会的全新感悟。只有解放学生的心灵,充分尊重学生在立意、谋篇、叙事、记人、议理等方面的自主性,学生才能文思泉涌、下笔有神。实践出真知,文章是否脍炙人口并不能由老师统一制定的评分标准来决定,而应当以读者的喜爱程度为标准。唯有如此,老师和学生才能创作出内容丰富、构思巧妙、感情真实、撼动人心的优秀文学作品。

二、高中作文教学与校园文学活动的结合策略

(一)参与性高,奠定学生个性化写作基础

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参与性较高,基本是全民参与,但课堂作文教学也存在一定弊端,作文指导和训练难以顾及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处于中等水平,经过教师耐心指导作文水平可以提高的学生,往往被忽略。教师往往关注有写作特长或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作文课堂要么是范文展示课,要么成为作文修改课。然而,校园文学活动可以打破这种局限,通过作文竞赛、朗诵、阅读、鉴赏等活动,给每位学生提供展示文学才华的天地。在校园文学活动中,每个学生只要愿意,基本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找回在课堂上失落的自尊,增强写作自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独立展示自己的文学成果,深切感受到自己的独立存在,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特别是强烈激发了平时课堂作文中“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同学,他们往往成为写作黑马,一鸣惊人。校园文学活动为学生创作提供广阔自由的空间,他们可以自由地采用自己擅长的风格特点、体裁形式,从而彰显他们鲜明的个性。

(二)形式多样,引导学生个性化写作思索

校园文学活动之所以在目前受到欢迎,是与其形式多样,能激发学生个性化写作的特点分不开的。校园文学活动能够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我综合素质能力的舞台。传统的作文教学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略了对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培养,学生往往局限于课本知识,缺乏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深切感受。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学活动,如举办专题文学讲座、诗文朗诵会、语文课外知识竞赛、采风活动、编辑手抄报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文学的魅力,并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与快乐,承受挫折考验,从而磨炼意志,在活动过程中增长知识和才干。特别是作文比赛,学生在比赛中,可以自我反省,博采众长,汲取营养,积累写作技巧与方法,从而打破写作惯性思维,在写作上有所创新,有所变革、有所进步。

(三)交互性强,体现学生个性化写作价值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改革已经全面展开,现阶段,语文的课堂教学从形式到方法上都存在很大改变,尤其以活动课教学最为显著。活动课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为教学特点,利用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活动课教学隔更为生动,能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拉近,这对学生来说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一、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

这个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形式归于古老,教学内容太过封闭。就是说传统的语文教学,在内容上和实际生活相脱节,严重缺少时代气息,而在教学方式上经常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全部剥夺了。这样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的学习质量明显下降,进而引发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不理想。所以,语文教学要将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用开放式的教学内容以及多形式的教学方法,真正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有效解决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低做贡献。

二、活动课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

在课堂内容教学中,应注重语文知识的实用性与社会性。活动课教学是一种十分开放的教学项目,它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很多方面的语文应用知识,尤其是一些新研发的领域,同时一定要与学生的德实际生活有联系,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例如,在开展有关春节专题节目的手抄报时,让学生多收集一些民间对联,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情况,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际使用能力,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喜爱率。在课堂方法教学中,课堂活动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性与主动性,以前的课堂教学经常注重以教师为教学主导,学生只是陪角,在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一直处在被动学习状态,语文教师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讲学生带入到语文知识的殿堂。高中语文的活动课教学从头到尾一直注重强调以学生为教学主导,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意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自主选择、主动参加,让学生从心里喜欢语文,学生的语文成绩自然提高。

三、语文活动课教学源于生活

高中语文的活动课教学应以生活为源泉,这保证了活动课内容、方式的多元化、动态化,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例如,教师在纠正学生的用字错误中,要改变传统的纠正错字方式,不能将只局限在书本、教师中。应从课堂中走出来,将学生加入到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翻阅报纸、街头辨认用字,区分字的使用正误,并根据自生的语文基础,编订一份《勘误表》,提交给老师。学生在社会活动中不仅增长了能力与知识,还能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学生将课内、外知识相融合,加强了语文知识的功底,使活动课教学发挥出真正的意义。这种辨字活动所涵盖的语文内容、层面和意义以及所展现活力,都是传统语文教学所不能比拟的。语文的教学不能以“教”为目的,而是要将“教”转换成技能与知识,以学生自主、积极的独立完成学习内容为宗旨。高中语文的活动课教学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参与性、实践性、群体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添加剂。从活动中可以清晰看到,学生在一堂堂的活动课教学中所展现出来的活力,也是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所无法替代的。由于,高中生较为好动,并且好胜心强,因此在每次活动中都一定会全力以赴,积极投入,并且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裁判,虽然学生的语文功底有所差距,然而活动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大家处在同一个出发点,败者不气馁,胜者也被接纳、认可,大家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活动课教学对整体学生的智力发展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这种促进显而易见,是传统语文教学不能相比的。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个性得到发展,互相比对、鼓励,进而产生的凝聚力、爆发力、探索力都十分惊人,令很多教师震惊不已。

四、活动课教学的严谨安排与有效控制

在长时间对语文活动课教学的研究过程中,要想语文活动课展现它的优势,从真正意义上获得效益,就要在活动实践中展开严谨安排与有效控制,其中在实践中要注重处理好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注重以学生为主导,并展现教师的主导地位;第二,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第三,一定要让语文活动不仅生动,还要有效。所以,活动一定要以教学为宗旨,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检查学习效果。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活动课教学方案的实施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课堂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因此,现阶段高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做好活动课做好活动课教学,为培养适应我国发展的全方面、高素质的人才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曹红玉.将规矩沉下去,让生活浮上来——以一节作文活动课为例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0,11(01):215-217.

[2]魏吕成,李静.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9(03):166-168.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范文第4篇

关键词:活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教参中明确指出:语文活动课区别于传统的语文课。前者侧重于语文技能的实践训练,后者侧重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前者以直接经验为主,后者以间接经验为主。更为重要的是语文活动课是实现转变学习语文的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

一、目前在活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文本阅读轻活动

每个活动单元都有与主题相关的范文,有的老师认为活动是浪费时间,活动与考试没有关系。于是干脆把活动内容删除了事。教学沿用传统的文本分析阅读的方法。这样做虽然学生的语文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和提高,但却忽视了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2.重活动轻阅读

以“感悟自然“单元为例,有些老师在活动中过分强调了解自然、亲近感受自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走出教室去感受山水,可是到了展示成果阶段,学生的写作却一筹莫展,写出来的多是文字枯燥、感情单薄的文章。为什么呢?因为活动中缺乏必要的语文训练,“言”与“文”分离了。

二、如何开展语文活动课

1.阅读

每个活动单元中都有范文,阅读应该放在活动的首位。通过文本的阅读带动活动的展开,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阅读和写作,

并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1)自主阅读。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感触语言。(2)合作阅读。选取一些句段作为合作研讨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阅读鉴赏文中的优美词句。

(3)思考探究。把参考阅读的三篇课文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比较阅读、讨论辩论探究性问题。当一系列活动结束后,在活动的同时阅读文本,学习文本中优美的语言文字、积累词句、比较优劣等,这样对事物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深入的思考,学会在阅读中学习写作,这样活动从语言走向人文最终又回到语文。

2.活动

(1)学生主体化。语文活动课是以活动为载体,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在做中学、动中悟,体现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理念,摆脱课堂教学惯用的讲解、提问等手段,使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教师在活动中必须要转变角色,教师是参与的合作者、合作的引导者、评价的组织者。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全程全员参与活动,做到在活动前搜集、整理资料;在活动中自我设计、自我创造;活动后自我总结评价。(2)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多样化的形式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主要方式,主要有竞

赛型、表演型、辩论型、赏析型、故事型、演讲型、讨论型、阅读型等等。

3.表达交流与评价

评价是语文活动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1)口头表达。语文活动离不开口头表达,口头表达有以下几种形式:讨论会、辩论会、演说会、朗诵会、课本剧等。对每种口语形式,在口头表达前必须做必要的知识性指导,在口头表达后要作出评价。(2)作文。读:以欣赏的眼光,挖掘学生作文的亮点。让学生上台读自己作文中的精彩片段。评:评议是对同学的作文进行取长补短的一种学习方式,从中对照自己,对长处加以肯定,对短处提出建议。可以先挑选上、中、下三类代表性作文,印发给学生,对点评作必要的指导。让学生讨论作文的优点缺点,提出修改意见,由小组长执笔,生生共同点评。这种做法便于组织讨论,利于发展思维。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范文第5篇

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2―0098―01

语文课开展探究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是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途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被广大师生所青睐。这种课堂模式是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因此课堂的高效与否,取决于探究活动是否有效。

一、探究活动要有目的性

探究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学生能力的提升点,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等方面设计探究环节和问题。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探究性和发散性。要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能力的提升,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如学习完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假设你就处在当时的环境当中,你会与故人说些什么话?(用现代话语表达)有个学生回答,“真是太感谢你为我准备了这么丰富的菜肴,下次欢迎你到我家去做客。”另一个学生回答,“你们这儿真美,真想一直住在这儿啊!”还有一个学生回答,“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还好,有可能是个大丰收。”

教师通过这一问题的设计,不但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还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二、探究的问题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可以使人注意力高度集中,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积极性。在探究时创设问题情境,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感兴趣的问题探究,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

如一位老师在上中考专题复习口语交际课时,播放一段录像,内容是一个家庭生活场景中人们交谈出现了说话不看对象,用语不得体的情况。学生看录像不知不觉进入了口语交际的情境,不时被画面中的不得体的对话逗笑,气氛自由、宽松、热烈,老师不失时机地提出让学生探究的问题:画面中的哪些人物对话不得体?如何纠正不得体的说话?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该如何纠正不得体的说话?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言。最后又做了一些专题练习,这节课真正做到了“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充满着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

三、探究的活动要有组织性

正确的探究方法和策略是使探究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按照一定的方法去探究可以提高探究的有效性,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学会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等品质。交给探究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常见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可以概括为:明确探究任务,独立质疑思考、分享碰撞达成这样三个环节。

1. 明确探究任务: 在探究问题出示之后,老师要强调探究的重点和难点,探究的过程和每一环节的操作步骤。

如在郦道元的《三峡》一文的教学中,出示问题:《三峡》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有何不同?教师明确,此问题的重点是两文中探究问题的“异”。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操作:1.想一想什么是衬托手法,衬托手法可以分为哪两类?2.在两文中勾画出运用了衬托手法的语句,标注是正衬还是反衬。3.学习小组长组织交流,记录员做好记载,做好交流的准备,全班展示交流,达成共识。

2. 独立质疑思考:明确了探究的任务、方法和重难点之后,学生进入独立学习的过程。在问题的引导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学生根据操作步骤独立思考、勾画、标注,思考对问题的观点、理由和疑惑点,准备在组内质疑交流。这是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