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历史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本论文课题国内外概况和文献综述:
本论文课题是依据XX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中,通过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并结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实践应用研究的课题。研究的目标在于探求更科学有效的课程教学方式,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一次新课程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酝酿,XX年秋,高中新课程改革首先在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开始试验,到现在只有两年多的时间,才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下进行高中历史新课程实践的研究还比较少。以下侧重叙述教学设计理论的历史轨迹。
(一)教学设计的思想萌芽与早期发展
由于教学设计是融合了许多不同学科的重要理论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因此它的出现与发展同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心理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立教学设计学的构想最初来源于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john dewey),他于19XX年提出了应建立一门所谓的"桥梁科学",以便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连接进来,目的是建立一套系统的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实现教学的优化设计。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教学设计还仅仅是萌芽状态,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到20世纪中叶,行为主义迅速发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斯金纳提出了s-r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出现了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程序教学以其精确组织的个别化,自定步骤的学习,确立了许多有益的指导原则。它建立的一系列学习原则和开发程序教材的系统方法,对教学设计理论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中,奥苏伯尔的渐进分化的思想,如运用先行组织者,然后呈现一系列具体的下位概念和例子;布鲁纳(j.bruner)依学生成绩而逐渐提高学习复杂性的思想;马克勒(s.markle)和墨里(j.w.mrooe)等运用教学理论促进概念获得的思想,都对教学设计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认知心理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从教学设计发展的第一阶段可以看出,程序教学是教学设计的方法学上的依据。但在60年代末,认知心理学逐渐代替行为主义,成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研究者纷纷重新考虑学习理论。影响比较大的有加涅,他把自已的教学设计与认知理论相结合,将学习结果分为五大类等。梅里尔也提出教学设计的成分呈现理论。此外,认知心理学中关于知识生成的研究结论也被应用到教学设计中,这些研究产生了许多针对学习过程的策略,如问题解决策略,信息组织策略,降低焦虑策略,自我控制策略,元认知与招待性策略等。这些新理论的引入,极大的丰富了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使得教学设计这门学科不断完善与扩充,一般来说,从这时开始了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整合化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阶段(80年代至今)
到了20世纪80年代,教学设计研究者开始倾向于将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结合成一个行之有效的总体模式。如赖格卢特的精加工理论,藤尼森提出的概念教学理论等。在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理论起了较大的作用。这一时期,学习者与教学媒体,教学情境的结合是教学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中国,不同于自古已有的教学,这里所指的现代教学设计从1974年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一书问世算起,有30余年的历史。我国学者对这一领域关注的人很少。浙江大学教育系盛群力和李志强合作编著的《现代教学设计》一书中对现代教学设计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作了较全面忠实的回顾,指出:"我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起步较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出版的教育学、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著作、教科书中几乎看不到有关教学设计方面的论述。在人们眼里,教学设计大体相当于课时计划(教案设计),教育理论工作者无暇也无需过多予以关注。"
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主要有四方面的力量参与:电化教育(技术教育)界的研究人员是第一支研究力量,他们起步早些,介入的人较多,有数本专著、教材推出。第二支研究力量是从事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邵瑞珍、皮连生教授十余年来致力于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也非常重视教学设计的应用。他们发表了一批论文和研究报告,出版了专著《智育心理学》。由李伯黍、燕国才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教育心理学》(1993)在我国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中首次专章论述"教学设计"。第三支研究力量是教育论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翔实地介绍了日本的教学设计(授业最优化)理论和前苏联的控制教学论,在《教育研究》(1987)上发表了《从现代教学论看教学设计原理与课题》一文;高文教授关注教学模式的现代化研究,关注以建构主义、情境教学为特征的教学设计理论。由李定仁主编的《大学教学原理与方法》(1994)和田慧生、李如密编著的《教学论》(1996)都分别开始专章论述"教学设计"。第四支研究力量是中小学教研人员。例如,广州市教研室主任任麦曦同志主编的《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1996),吸引了广州市的众多教研员与中小学优秀教师开展教学设计理论的应用研究。
近几年来,关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应用研究又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更多这方面的专著、文章和教学设计案例。如由孙立仁著的《教学设计--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XX),作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心理学理论的中学各科教学设计的研究"课题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皮连生、刘杰主编《现代教学设计》(XX)作为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开创了现代教学设计在我国大范围推广的先河;还有XX年钟志贤著《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等等。在历史学科领域,有关新课程下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学科教学的专著,有赵亚夫主编的历史新课程研究系列,作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其中张静、李晓风、姚岚、孙楠著的《历史学习方略》(XX),石蔷、齐渝华编著的《历史教学课例分析》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都有很好的启示意义;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是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主编的《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XX),而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教学的第一线,还需要大力推动历史教师真正自觉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进行实践。
对于日后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预测,在新课程改革下,应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科中某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的认知过程,更不仅仅是外部种种环境因素的作用,应从人的整体发展的思路去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因素,诸如学习动机等情感因素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得到反映。同样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是课程重要的开发者,也应该注重教师的能力特征和个性特征在教学设计中所起的作用。
2、本论文课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由乌美娜教授主编的《教学设计》一书将教学设计定义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方面可以运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教学理论方面可以主要运用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建构主义的理论;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几种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泛能教学设计、贯一教学设计、基于活动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混合学习等。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更有效地实现历史学习的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教学设计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我国教学改革与研究中不断拓展。在经历翻译、介绍和引进国外教学设计研究成果的阶段后,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了理论研究和实验阶段,表现在教学设计通论研究方面已有较多成果。这些成果对发展教育理论和深化我国的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中,自觉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深入开展历史教学设计研究,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换为教学实验,对减少和克服传统历史教学僵化、呆板和面对新课程历史教学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强和提高历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具有重要意义。
与传统备课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现代教学设计对我们教学的启示和要求不仅仅是教育技术方面的,其中所蕴涵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也值得我们借鉴。更重要的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下,对于传统性较强的历史学科教学而言,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有效结合学科教学的推广应用,在促进历史教师角色转换、对学习者的分析以及教学策略的制定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都有迫切的现实需要。
3、论文的基本内容、结构框架以及要突破的难点:
(1)基本内容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下,通过基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学习论、教学论进行优化教学的实践,探讨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深入开展历史教学设计研究,寻找将先进的教学设计转换为学科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总结反思,促进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更优化发展。
(2)结构框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论文课题国内外概况和文献综述
1.1高中新课程的理念与实施
1.2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发展
1.3国内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2.课程与现代教学设计概述
2.1优化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和教学论
2.2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设计准备
2.2.1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
2.2.2教学任务的分析
3.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3.1知识呈现的教学设计策略
3.2过程、方法引导的教学设计策略
3.3能力训练的教学设计策略
3.4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设计策略
3.5.历史新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课堂管理策略
4.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反思与提升
结束语
(3)要突破的难点
高中新课程改革下,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历史学科教学具体内容、具体环境条件的整体考虑,切实有效地落实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育与教学的效果,并使之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4、论文计划、进度及待解决的问题:
(1)论文计划、进度
确定研究方向;历史文献资料查阅:XX年2-7月
撰写开题报告并送导师审阅:XX年7-8月
论文开题:XX年9月
实践与分析阶段:XX年9月-XX年5月
论文写作,完成初稿送导师审阅:XX年6-8月
论文修改与定稿:XX年9-10月
论文送审:XX年10月
论文答辩:XX年3月
(2)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归宿是落实到各个学科,重视与学科的联系,也就是重视教学设计的应用研究。在理论意义上,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支持任何学科的教学和学习,因为它是属于方法学和技术学层面的学科,具有良好的指导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但是,每门具体学科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教学设计应该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因此应该注重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的专门研究,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不能离开具体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不应是少数人的专利,应该为全体教师所掌握和自觉运用。
5、主要参考文献:
1.孙立仁:《教学设计--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XX。
2.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XX。
3.乌美娜主编《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4.黄牧航:《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XX。
5.赵亚夫主编,张静、李晓风、姚岚、孙楠著的《历史学习方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盛群力:《现代教学设计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2。
8.rm加涅lj布里格斯:《教学设计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XX。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德育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具有无穷教育能量的历史轶事都是新时代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宝贵资源。面对新课标的新要求,高中历史教学迎来了全新的挑战,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内容不仅是高中历史教学的神圣使命,还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对于高中教学来说,德育是责任也是任务,而历史学科本身有着宝贵的德育优势,教师要借助这一优势加强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让学生在不断积累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受到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启发与熏陶,从而自觉地去提升自身的品质、认识、思想等道德修养,真正实现学习与道德素质提升的双赢。
一、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渗透德育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渗透德育,教师可以采取
更为灵活的渗透方式。如,在教学手段上,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设
备,形式可以包括图表、视频、音乐、幻灯片、PPT课件以及专题讲座等等;在内容方面则可以选择《探索与发现》《中华上下五千年》等作为历史教学素材,进一步丰富德育的内容、趣味性与灵活性;在教学活动上,教师还可以在课内与课外活动中进一步渗透德育,比如,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制作历史报、写历史人物的小论文、参观烈士陵园等等,进一步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加强德育的实践。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利用第二课堂这一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或辩论,让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个弘扬民族美德
的小故事,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在这一过程中因势利导,加强德育教育。
二、利用榜样模范的作用实施德育的渗透
高中生正处于褪去青涩、心理逐渐趋向成熟的身心成长阶段。他们对于外界事物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模仿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饱含的丰富道德模范故事、名言警句等,从多角度渗透德育,尤其要向学生介绍那些具有崇高道德品质以及道德
观念的人物。例如,但丁的“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及亚里士多德的“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等等,这些优秀人物的道德情感能够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不仅是开展道德教育的生动材料,还是巩固学生历史知识的良好渠道。让学生一边学一边感受思想道德的良好教育,从而让高中历史的德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
三、在历史教学设计中充分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爱国主义也是我国整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学生才能够进一步、客观地去了解国家,了解历史,了解当前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学生才会自主地努
力学习,树立远大的抱负。例如,在我国历史的发展中诞生了四大发明,我国的科技水平一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由于我国没有有效地开发出其价值,致使优秀的文化被异化成迷信。但是当四大发明被西方国家使用之后,他们将其开发成为新兴资产阶级打败封建主义的有力武器。而到了近代,这些西方人更是利用指南针来到中国,对我国进行了大肆的掠夺,他们将“火药”装进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让中国人民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通过这些历历在目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发奋学习、建设社会是多么的重要,从而实现思想教育的目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立志为实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只有如此,高中历史教学才能在知识讲授的基础上实现价值的升华,才能真正地为学生的全面
发展做出重要的支持和引导。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对于我国高中生的价值观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面对这一
情况,高中历史必须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养学生崇高品质、正确思想认识的历史重任。通过系统的历史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道德文化传承,让学生明白自我塑造对于促进国家与民
族崛起的重要作用。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者必须群策群力,积极研究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方法,立足我国实际的国情与教情,时刻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作为现代公民的公民素质,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
成才。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辜伟节.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6.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新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03.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教学 习题设计
高中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与现代化建设中对人才的渴求相适应的。新课程改革后,江苏历史高考试卷也做出了重大改变,既有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考查的试题,又有考查学生探究与解决历史问题能力的试题。历史试题更加灵活、生动,充分展现了人文特点;历史问题既富有层次又有侧重,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创新意识。历史试卷不再是只要能熟练背诵课本习题就能取得高分,更加注重实践性与开放性。因此,设计高中历史试题时必须勇于创新,敢于摒弃旧的理念,设计出与时俱进的新型历史试题,改变传统历史作业的单向性、单一性、封闭性与机械性的不足,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设计出以学生为本的新颖全面的试题,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注重张扬个性的时代,设计历史习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基于高中新课程的要求,结合自身实践与同行的教学经验,我认为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做好习题设计工作。
一、人文性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渗透人文教育,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理解并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从而更加关注中华民族的发展,关注全人类的命运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学好高中历史,增加历史学知识,健全人格,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新课程标准不仅要求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而且要求关注并尊重学生的心理,尊重个性。因此,历史习题的设计必须充分体现人文精神,习题的内容应能够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社会、了解民生,探索人类的命运,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开放性
很长时间以来,高中的历史试题基本上都是单一、封闭的,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开放特点。如今信息的来源渠道越来越广,学生可以从电视、电影、报纸、网络、图书馆、博物馆、课堂、与人交流中了解众多历史信息。因此,教师的习题设计必须拓宽来源渠道。开展历史教学务必与当今社会的变化相适应,设计的试题应当具有开放性、立体性,注重多边互动,以有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试题的形式应当灵活多样,注重师生合作,生生互动。题型可以包括历史问题的讨论,历史文献的阅读,还可以增加师生的对话,鼓励学生演绎不同的历史小品,或者模拟现场进行采访,等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领会“读史使人明智”的真谛。开放性试题的设计更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与交融中,突出人文学科的综合性特征,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教育的本质目的。
三、生活性
最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加大了对生活性知识的考查力度,如社会习俗的迁移、历史情境题的设置。历史试题的生活化也应当成为趋势,因为传统的历史学习往往死记硬背,注重题海战术,严重脱离了生活实际,历史课程也变得枯燥无味。历史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充分考虑社会生活的实际,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历史知识同丰富多彩的社会风俗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活用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丰富知识的内涵,深化对知识的印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真正达到教育的本质目标。可以教导学生开展历史参观活动、观察历史遗存;进行历史调查,体会历史的丰富;书写历史习作,感悟历史的文化底蕴;编绘历史图表,制作历史模型与历史课件,感受历史的真实。指导学生把所学知识放在生产、生活的实际场景中,体会历史知识的魅力。教师可以大量设计贴近社会生活、注重社会实践的历史习题,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四、差异性
建构主义理论提出,教学的过程是能让全体学生顺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开展学习活动,并且最终可以取得相同的教学结果,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同步的学习过程,是有差异的、具有发散思维的学习过程。因此,历史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水平与实践经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尽量安排对应难度的习题,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教学目标。在平时与其他老师探讨教学案的设计时,不仅要包含适应全体学生学习需求的学案与巩固案,而且可以加入一些迁移应用题,以适应能力较高的学生的需要,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题型的选择要广泛,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材料解析题、论述题、制表题等。虽然高考试题中不存在填空题,但是加强填空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并巩固历史知识。选题的内容要丰富多样,可以是史料的辨析,可以是课文内容的重组,或者是开展历史问题的讨论,教导学生查阅史书、讲历史故事,要求学生分析历史因果关系,或者评价历史人物,等等。历史习题要紧密结合相关的历史教学内容,但不能在历史教材中有现成的答案。历史习题设置的差异性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从根本上指导学生科学地分析与解决历史问题,因为对很多问题学生可以给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五、合作性
现代社会大力提倡合作意识,注重培养人的合作意识,提高人的合作能力,以适应在社会上的生存与发展。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加大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力度。因此,历史教师应当为学生的相互协作、共同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创设更好的环境。在设计历史练习时,可以有目的地将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学生在合作性习题的完成过程中进行互动交流,开展互相求教,或者向教师与家长咨询问题。教导学生多开展合作性练习,在同他人的协作中加强沟通,互助互利,乐于分享,让学生在欣赏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基础上得到他人的尊重与理解。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开展教学活动务必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摈弃旧的教学理念,设计试题要根据学生需求,立足教学目标与任务,别出心裁,新颖独特。只有这样,新课改才能真正得到推行,才能让学生取得学习上的进步,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前言: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有益于在学习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要求学生被动学习向倡导学生主动学习转变,在当前很多高中的历史课程中,也开发出了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对培养他们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有很大的提高。在历史教学改革上使教师改变了陈旧的教学模式,创新了课程理念,对构建新形势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取得宝贵经验,因此,在当今的历史教学本文由收集整理中应努力构建新课改下的现代历史教学模式。
1. 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重视的是对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念,则是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从将学生视为灌输知识的容器转变为学生主动要求学习的方向上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从历史课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出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品德;在更新教学方法上可以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不光掌握基础知识,又能让学生对优秀历史人物从内心激发出崇敬感,让他们从优秀的历史人物中得到感染和熏陶。高中的历史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不仅让学生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还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重视传授为主,将发展学生能力作为重点的教育方向。
2. 建立以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理念
传统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学生总是被老师牵着走,学生被老师教课的指挥棒引领着学习,这是被动的学习,让学生被动学习的后果就是自主学习能力会彻底丧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学为主,教为辅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让学生做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比如在具体的历史事件发生原因和影响上,教师可以经过引入,让学生来进行评价,充分发挥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新课改中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教师上课时更应注重学生的反应,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改变全程讲课的策略,在课程学习上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辅导,并设置分组讨论时间,认真研究如何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成果向教学过程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有一个很明显的弊端就是看重教学成果,忽略教学过程。这就是传统的让学生死背历史知识点,将学生逼向死角里,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就无从谈起学生的思维能力了。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学过程,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能亲身经历或体验历史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如果强调重学习历史的结果,只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共同的标准答案的方向,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重视教学过程,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历史知识的发生过程,也就是历史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思维中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能增进才干。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会有两个过程式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感知——概括”,让学生的认识活动,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才能得到历史的结论。第二次飞跃,“概括——应用”,就是把掌握的历史知识的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
4. 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高中历史教学都是以素质教育基准点出发的,因此若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按照统一规模进行教育,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不符合时展对教育的要求。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可以综合运用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或互相交流、自学与辅导,搜集历史资料与独立研究等多种学习形式,实行不拘一格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每堂历史课都应按照实际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要认真了解分析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潜能,以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5. 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加教学的生动性
历史教师在讲课时多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历史重现,或播放历史影片片段来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历史过去性的特点,生动的历史场景,活生生的历史人物,仅靠语言难以表述。例如在历史中的战争画面,如果不采用辅助效果进行片段还原重现,很难达到吸引学生学习热情的效果。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远胜于单纯的讲述。当然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它的作用只能是“辅助”,它的价值也只能是作为一种为人所用的教育手段而存在。并非历史教材中每一章节均适合使用电脑软件进行演示。
【关键词】家国情怀;历史教学;运用
从先秦时期宗法制起源,家国情怀就一直延续至今,“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是家国情怀在传统文化中的真实写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认为,历史课程应该“不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历史意识和文化素质”。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考分析社会问题,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大有裨益。
一、家国情怀教育
“家,居也”,“国,邦也”,“情怀”则指情感、认同感、归属感等。从字面意思来看,家国情怀则主要是指个人对家、对国的基本情感和思想心境。作为思想领域的“家国情怀”,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沉淀而最终形成的。首先,家国情怀萌芽于士大夫阶层的自我优越感的沉淀。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但“士”却为人推崇。“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赢、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都是最早家国情怀的直接反映。其次,魏晋时期,士大夫的共同意识逐渐上升,孤芳自赏现象较为突出,传统立德、立功、立言无法施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下营造出远离自现实,属于自我的“精神家园”。最后,政治变迁和王朝更迭使得诸多遗民旧臣不忘古国,“家国情怀”逐渐成为某个阶层乃至民族的共同意识。例如“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屈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诸多文人墨客的思国、忧国心绪逐渐被沉淀起来。进入近代社会后,西方列强的入侵则使得国内割地赔款、国破家亡,文人志士在救亡图存过程中不断自省,最终形成“家国情怀”。可以说,“家国情怀”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至今的沉淀下来的文化遗产,在近代特殊社会形成的思想产物。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家国情怀已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家国情怀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培养个人追求家庭幸福、国家富强;理解国与家的相互关系,培养个人的爱国情感;树立个人高度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高中历史新课标要求,通过历史学习,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落实于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豪感和责任感。自豪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国荣一体意识层面,责任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居安思危意识层面。
二、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对策
1.教学设计层面
首先,创新教学内容。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和评价主体。历史教师首先应该把握历史课程标准,了解历史设计基本思路,明确历史课程三维目标。历史教师应该配套相关学术论文以及相关专著,以确保课程设计更加科学。除此之外,“一标多本”的教材制度为历史教师备课提供众多的教学资源。以近代史为例,人民版偏向于专题式,人教版则注重时序性。且两个版本提供材料同样有所区别,这都为历史教学资源整合奠定重要基础。
其次,“因材施教”永远是教师恒古不变的话题。学情调查是历史教师教学设计的先决条件。学情调查可以从学生身心特征、知识储备、班级纪律、学习积极性、教材内容特征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解。以任务评价课程为例,高一学生知识面较窄,缺乏评价标准,历史教师课程讲授应该以基本事实阐述为主;高三学生的历史知识较为全面,价值观较为成熟,教师则应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和人物评价。
最后,创新自我教学理念。历史教师不断更新自我历史知识,学习历史理论,提升自我教学能力。再以近代人物李鸿章为例,传统定位下主要为“卖国贼”,但如今社会整体层面认为其在引领中国近代化方面,功不可没。教材具备滞后性,但考试内容、学生知识却并不之后,如何引导学生“辩证历史看待问题”,需要历史教师较为深厚的功底。
2.教学方法层面
历史课程通常由讲述法、图示法、视频解读法、课堂活动法等。
讲述法是历史教学主要方式。历史讲述法必须要注意顺序、目标,且具备感染力,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例如,利用《》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时,就可以引入林觉民的《与妻书》,将情感带入,渲染课堂气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情感。除此之外,讲述法对历史细节处理同样具备良好的促进作用,以《》为例,突出中外国力对比,让学生意识到条约对中国的破坏性,最终达到细化课程内容。
图表示法是历史教学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方法,简洁明了,以较为直观历史数据来展现历史场景。例如涉及到家国情怀教育时,就可以以圆明园事件前后照片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深思,不断拓展学生思维,深化学生情感。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解读法同样被引入现代历史课堂。例如以都江堰文化遗产解读为例,对其构建结构、运作效能的解读,单穿的讲述法则难以理解,但短视频的解读就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节约课堂时间。历史教学必须根据学生实际需求、教师专业特点和教学基本内容而定,不断推动课堂改革实施。
家国情怀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尚需要时日,希望家国情怀教育能够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吴晓棠.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