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口腔数字化技术的认识

对口腔数字化技术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口腔数字化技术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口腔数字化技术的认识

对口腔数字化技术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教学方式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基础医学与口腔临床医学之间的纽带。口腔组织病理学是研究口腔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不但要对疾病的病理变化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同时也需要能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为学习口腔临床医学打下理论基础。笔者对病理学的教学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一、教学方式应生动活泼

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师要想教好口腔组织病理学这门课程,其自身不但要在专业知识上有一定的造诣,还要能用精炼、准确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对语速、语音有所控制,不得使用平铺直叙、尖利生硬的语言,不应太快要使学生有时间思考、消化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相近的知识点相互联系,使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口腔组织病理知识,使其养成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的能力。教师在课堂讲课的过程中,要对难点、重点等进行重点讲解,同时也要学生之间互动。对于口腔组织病理知识中的难点、重点,学生难免会产生疲劳,这时教师通过适当的病例让学生相互讨论,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产生疲劳,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质量得以保证。

二、课程设置要合理

作为基础学科,口腔组织病理学是以口腔组织病理形态下的组织形态。只有熟悉掌握了口腔组织正常状态下的形态,才能更好地理解口腔组织在病理状态下的形态。但是,现在的高中口腔医学班的课程安排根本没有遵守这一规律,口腔组织病理学和大多数口腔课程几乎同时安排。这使得教师在讲解口腔组织病理形态时,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讲解口腔正常组织的形态。这既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量,也使学生不仅要理解口腔组织病理的状态,也要了解正常情况下的形态,加重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影响了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质量。所以,口腔组织病理学的课程应该安排在学习完基础学科之后再开课。

三、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有机结合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较强的学科,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最重要的实践就是口腔组织病理学这门实验课。在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实践课上,大体标本还是显微镜下的微观观察都会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在口腔组织病理实验课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观看大体标本和显微镜下观察切片,这让学生通过观察大体标本和显微镜下的切片而对口腔组织病变特点进行记忆和掌握理论知识。在实验课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并使他们可以将口腔组织病理知识和口腔临床知识有效地连接起来。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使学生们不但加深了对口腔组织病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观察口腔组织病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从形态学上来描述口腔组织病变及显微镜下的微观变化。对于教师来说,已经掌握了挂图、黑板板书等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可以通过一组口腔组织病理的变化的挂图来详细讲述各种口腔疾病的组织病理变化和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生发展规律,使学生能紧紧跟着教师的思路来理解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现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它们在教学中也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在口腔组织病理教学中,有些口腔疾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用语言是很难描述清楚的,而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其形式固定单一呆板很难详细地描述和表现口腔疾病的组织病理变化;而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以使用大量的口腔组织病理切片、图片、音频等,可以把口腔疾病组织病理变化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使学生直观的了解口腔疾病的组织病理变化,这易于学生理解,也提高了其学习积极性。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近年来,随着PBL教学法的广泛报道和应用,在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中也得到应用,这种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更大的学习欲望。

五、结语

为了提高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在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中使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有机结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汲取知识,从而也提高了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宝华,张庆莉,康敏等.关于医学院形态学数字化实验教学切片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数字医学.2011,6(4):86-88.

对口腔数字化技术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儿童语言发展 口语 书面语 信息技术

一、引言

在人类进化和个性发展历程中语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对人类的个体和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巨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儿童天生具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儿童能够习得语言是因为他们听到的语言材料可以激发一套具体的天赋结构,它包括一套语言知识和语言分析的普遍过程;但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不取决于这种天赋的机制,而是取决于他们所处的教育与环境。

心理学家指出,1~3岁是儿童口语学习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学习关键期、10岁以前是儿童外语学习关键期。在此关键期,若能给儿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进其语言得到更好地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甚至导致行为和能力的缺失。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才能的发展存在递减法则,开发越早就开发得越多。早期儿童语言发展教育越来越引起广大专家与儿童家长的重视。

人类正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日益全方位地影响人类的生活、经济、文化、教育等。信息技术对儿童的影响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信息技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帮助人们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使用等功能。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能够生成、储存、转换和加工图像、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数字化信息,给儿童语言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二、人类语言发展习得理论与启示

人类语言发展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要研究信息技术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促进,我们首先来分析当前人类语言发展习得理论。关于人类语言发展理论的争议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话题。当前,关于人类语言发展理论的探讨大致沿四个方向进行,分别是:

1.行为主义语言发展理论认为,语言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习惯性反应体系,是通过强化、塑造、模仿形成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2.先天性语言发展理论强调先天过程和生物机制,主张语言习得必然具有某种强的生物基础,否则幼儿不可能如此快速的习得语言。强调语言习得的“关键期”,一旦错过这个关键期,第一语言获得就很困难,甚至不可能。

3.认知相互作用语言发展理论认为,语言产生于个体遗传结构和环境输入的相互作用中,认为儿童语言习得的质与量与成人又很大不同。

4.环境与社会互动语言发展理论则强调交往背景和语言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总的说来,这四种语言发展理论争议的本质是:语言习得是先天(遗传)主导还是后天主导(环境与教育)这个问题。我们的观点是先天遗传是条件,后天教育与环境是关键,后天教育与环境要符合儿童的生理发展机制。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好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为儿童创建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

三、信息技术与儿童口语发展

口语是人类最初接触与应用的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交流、学习的基本工具,1~3岁是儿童口语学习关键期,口语的发展也对儿童认知、技能、感情、智力等方面的深远影响。信息技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使用等功能。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儿童语言更快更好地发展。

1.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对儿童的语音发展非常关键,例如广东粤语、广西壮族语言等地方语言与普通话发音要求不同。这些地方的学生,到了一定年龄后才接受标准的普通话语言学习,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发音都很难被纠正,这时候再学习标准的普通话就很困难了。一般情况下婴儿从出生到2岁就基本能用母语和别人交流,但是对于许多中国学生来说,在中学、大学的课堂里学习了十几年的外语,还不一定能用外语和别人交流。10岁前是儿童学习外语关键期,若能给儿童一个很好的外语学习环境,将大大提高儿童外语学习的效率与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特别是普通话不标准的父母和老师,通过信息技术把标准的普通话带到家庭中、课堂上,让儿童一开始就能接受标准的普通话熏陶。儿童早期语言教育中,父母的语言对儿童影响很大,对于那些普通话不标准的父母来说,为了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自己通过信息技术学习、使自己的普通话变得尽可能标准,努力使儿童语言学习环境变得更好。实践证明,在这种情况下成长的儿童,到了三四岁就可以当自己父母的普通话老师了。当父母发音出现错误时,儿童可以纠正他们的错误。外语是现代社会人类必须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在中国,英语是外语教学主要语言,对于很多儿童的父母来说,他们也许掌握英语,但是很难给儿童正确地实施英语教育;然而通过信息技术,父母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信息技术在学校外语教学中带来的明显效果已经得到广泛肯定。利用模拟技术,给儿童一个模拟的、形象生动的语言学习伙伴,与儿童在快乐中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

2.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料

科学实验证明,人类获取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直觉行动思维占主导地位。儿童心理学家建议,在儿童教育过程中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儿童提供形象直观、生动活泼、艺术性强的语言学习媒体资料,加上虚拟现实技术,把学生置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吸引儿童注意力,增强学习与教学效果,寓学于乐、寓教于乐。让儿童看到事物、听到发音、说出名称。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播放儿童喜欢的儿歌、喜欢听的故事等,加深儿童对所接触信息的印象与储存。在儿童语言学习中通过挂图学习语言是很多专家们提倡的,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挂图的获得更加方便快捷,特别是三维图像,比普通的挂图更加现象生动更加富有感染力;内容上给了儿童父母与教师更多的自由空间,可以使图像的内容更加贴切于儿童语言教育。

3.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正确示范

普通话、英语发音过程中唇、齿、颚等发音器官的成阻部位、口腔状况比较复杂。尤其对方言区的儿童来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示范并在示范过程中进行插话讲解,这对口型及发音的掌握非常必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像、模拟动画把正确发音的示范演示给儿童观看,然后按照示范纠正自己的发音。在单词意思的习得中,模仿毫无疑问是一种方式,早期儿童一般模仿父母,利用信息技术儿童可以模仿更多的榜样,进一步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言训练

在儿童语言学习初期,儿童的语言活动越多,他们的早期词汇发展就越快。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给儿童实物、图画,在父母或者老师的指导下,先让他们看一分钟,然后让儿童凭借记忆说出内容,提高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创建儿童语言学习游戏、语言学习活动等等,让儿童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儿童的发音、说话内容录制下来,提供可视化的资料等,供父母或者教师分析使用,从而有效地对儿童语言学习进行个别指导、纠正。

四、信息技术与儿童书面语的发展

儿童进入学校(或者幼儿园)便开始了书面语言的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在多方面促进儿童书面语言的发展。

1.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习字

儿童学习写字的早期,字的笔画顺序是非常关键的,掌握每个字正确的笔画顺序对他们的书法很有帮助。通过信息技术模拟字的书写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正确书写过程的记忆。对于书写顺序错误的学习者,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纠正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这种学习环境可以做到声音、图像、文字的一体化信息传递,增强他们对字的记忆。正确的写字姿势也对学生的身体有影响,通过多媒体提供正确的写字姿势、错误的写字姿势及其危害,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基础。

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组词造句训练

组词造句是儿童书面语言学习与提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组词造句训练,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环境或者游戏环境下,为学生创建组词造句的训练的情景,当学生圆满完成组词造句的任务时,计算机自动给出激励,提高儿童进行组词造句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写作水平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收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教师把写作过程中的典型错误在Internet上,为学生提供大量有针对性的意见,供儿童参考、分析,吸取经验与教训,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教师把优秀的作品在Internet上,激励学生不断创作新的、大量的优秀作品。通过Internet教师可以在课下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为写作教学提供新的改革之路。

五、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儿童语言发展中要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对儿童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的良性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影响。例如,信息技术使用不当,造成儿童从小养成过度依赖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的习惯而放弃自己独立思考完成自己事情的不良习惯、大量不正确使用计算机造成儿童视力低下、人体超额遭到计算机电磁波辐射、迷恋计算机游戏而不能自拔等许多社会问题。儿童的父母与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消极影响。

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在儿童0~1岁的期间,不能让儿童靠近计算机,尽量避免计算机对婴儿的辐射,在使用信息技术对儿童进行语音的教育时,应让信息技术源远离儿童。

2.在儿童1~2岁时,不能让儿童单独使用计算机,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儿童语言发展时应该让儿童在父母的指导下完成。

3.存储语言学习信息资源的计算机屏幕应该有很好的质量,最好采用大屏幕、液晶显示器。

4.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时候,必须严格控制学生观看、浏览的内容,由于此时的儿童计算机操作能力普遍很低,当需要给学生自我控制计算机时,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有力的帮助与指导,否则他们将不知道管理自己的行为。

5.父母与教师从小要努力培养儿童应用信息技术良好道德、法规、情感、礼仪等。

6.教育儿童在上网的时候,不要泄漏自己年龄、家庭地址、家庭电话等,以免受到欺骗、恐吓、攻击等影响儿童身体、心理健康的不法行为。

7.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时候,充分全面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为本。

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使用者,如果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孩子的父母与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儿童语言发展时一定要把握好以人为本、全面、科学的儿童发展观,促进儿童语言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荣怀。《信息技术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0月, 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