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教育的根本任务

中学教育的根本任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教育的根本任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学教育的根本任务

中学教育的根本任务范文第1篇

【关键词】“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 自身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011-01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育承载着传递创新文化思想的使命,这就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自觉地肩负起“立德树人”的社会职责,始终以“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为根本,探索其教学思想在高校实施的有效途径,创新教学机制,实现党的十布置的教育任务。

一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1.“立德树人”回归解读我国教育原本的内涵

我国教育一直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首要内容,十报告提出的“立德树人”已经被视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其强调的宗旨是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想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首先要注重“德”的培养,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师德建设,必须遵守教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也使我国教育的原本内涵得到了回归解读。

2.“立德树人”推动落实育人为本的教育核心要求

育人为本这一思想的全面提出昭示着我国教育事业在思想方面的一次全新的飞跃,是我国教育理念的一次全面的创新,这项教学实践行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就是落实育人为本的教育要求。对教育而言,其本质活动是以人为教育对象的一种社会活动,所以培育人才是教育活动首要的任务,“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理念,它关注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唤起学生心灵的活力,是将学生的发展由知识层面提升至生命发展层面的保障。

二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的启示

十召开之后,我国已经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创新改革的立足根本,在新时期高校要想进行教育创新,就必须要从高校教师的素质培养入手。

1.需要强化教师的笃学意识

古语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造力的源头是学习,也是教师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文化多元化和科技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校教师就必须通过刻苦钻研、强化笃学意识,才能在高校教学创新中做好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才能引领学生进行新知识探索,拓宽视野,创新教学思维。

2.需要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教学理念为新的教学方向,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完善教育制度、发展教育理论、更新教学手段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教师要以深厚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制订具有科学性的教育方案,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

三 教学创新中“立德树人”的实现途径

1.“实践育人”是实现教学创新中“立德树人”的基本途径

实践是检验知识的唯一标准,也是“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实施的基本途径之一。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和其他一切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育人”的过程中,学生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其自身的主体性必须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弥补理论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欠缺带来的不足。在实际教学创新中,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及发展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文化育人”是实现教学创新中“立德树人”的隐性途径

与“实践育人”不同的是,“文化育人”具有环境育人的渗透性特点。“文化育人”的途径主要体现在高校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环境文化育人等方面,高校通过努力加强学风、校风和教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等从隐性方面感染学生,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把德育与体育、美育、智育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创新理念寓于文化活动之中。所以说,“文化育人”始终将校园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寄托在促进学生人格的升华和思想道德的提升上,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隐性途径。

中学教育的根本任务范文第2篇

1 教师激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

要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得让学生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学生没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也就不可能有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如何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如果问题一提出来,就马上让学生回答,多数学生回答不上来,只有少数思维敏捷的学生才能回答出来。在给足学生时间思考的同时,教师要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挥,如在比较 和 的大小时,有的学生说 ;有的说 ,所以 ;也有学生说,因为 , ,所以 。被减数相同时,减数大差就小。对同学们的不同解法,教师要大力地进行激励和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是一种无形的巨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求智欲望和探索欲望。

2 鼓励学生质疑

中学教育的根本任务范文第3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经济水平提升,人们的生活得到较大改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单条腿走路相伴随的资源代价、环境代价、道德代价,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不可容忍的程度敲响了时代的警钟。这种由于改革维度缺失导致的三个高危代价首先而且必然由教育来配平。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课程改革为进一步推动立德树人工作奠定了基础”。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整个教育系统基本上还处于被动工作状态和低水平培育低素质人才的状态:上令下达,无令不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与时展对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极不相称。

党的十提出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命题,《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立德树人”明确了“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的目标,表达了上层和广大人民对教育的期盼,政府也正通过一系列行动显示提高国民素质的决心。这是一个契机,是真作为,将奠定国民素质基础这一千秋伟业。

我认为,要“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可以开展“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明确“往哪里走”的问题

“立德树人”是一个宏观导向性政策,具体化过程中要把握好“四性”,即人性、方向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人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教育仍然保留人原有自然本性中的“善性”和“成长性”,培养具有“健康的身心”的学生;二是通过教育不断形成人的社会性格和文化性格,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良好的审美情趣”的学生。“方向性”是指“使学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民族性”是指“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时代性”是指“使学生具有国际视野”。

第二步:集中摸排“改革路障”的问题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路障是体制机制,任何一项改革中难啃的骨头也是体制机制,因为这涉及到众多的利益相关者,需要多头并进式的革新和全面统筹。体制机制障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政策导向的不确定性、“换领导换政策”“朝令夕改”,让一批人从“吃教训”中成长为观望者、徘徊者。尊卑有别的科级制使教育改革者畏首畏尾,唯恐言多必失、功高盖主。论资排辈的职级制让锐意进取者深知“生命维艰”“道阻且长”,只好以缩头为上。这些体制机制挫败了一部分教育工作者的进取心,也沾染上了脂粉气,自然会传导到学生身上。

以管控为内核的学校育人整体环境,营造的是“禁声”“打压”“唯师是从”的方便管理的环境,而不是学生有序地自由表达和自由表现的环境。学生天生的好奇心与日俱减,懂得尊重的儿童要么变成了听话的“侍从”,要么变成了叛逆的“将军”。以分数为人才标准的考核评价制度,将人才的内涵窄化为每个学科课程只会做几道考题,将12年的基础教育变成了以牺牲学生休息、游乐、同伴交流时间为基本模式,以教材为主要阅读内容的时间掠夺,学历单调,游历几乎没有。分数为唯一利益驱动的教育结果是:学生越学越没有动力,越学越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以精英教育为实际育人机制的体制默认和大班额授课制,是牺牲大部分学生的捆绑式教育,精英受到特别的关注,然而他们并非人人都忠实于自己的家园,其他学生则靠天收,他们不知道自己学会没有、学到了何种程度,老师也不知道他们学会了没有、学到了何种程度,师生都“两眼一抹黑”。然而,就是这批学生,很可能要固守在家园,成为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他们只是陪读,没有具备聪慧的大脑,何来“万众创新”?

德育与教学分治体制至今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德育主德,教学主智,泾渭分明,而且在学校里,二者往往争抢时间和主导权,弄得教师们无所适从。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分治体制依然如故,班主任主德,科任教师主智。学科育人阵营的隐性体制秘而不宣,文科主德,品德课、语文课司德,其他课虽然也提渗透,但基本上不渗也不透。以贴道德标签为主要实施手段的教学操作系统,往往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贴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标签,一些课堂生硬说教、画蛇添足,不潜心研究学科德育言语环境和行为环境的问题。去个人情感、家国情怀、民族观念、社会理想的做法大量存在于课堂,学生对任何事情都能以笑相对,都能快乐得起来,学生的情感发展走的不是心灵柔化的过程,而是心灵硬化的过程。少数教者给钱干活、教完走人的从教职业心理,必然成为学生的活教材。在庸俗哲学观侵蚀下的教师群体中,一些人持有官本位、钱本位、不与陌生人说话等思想与论调,并于言行举止中隐现,对学生造成了潜移默化的负影响。

社会环境导致教育工作者持有两套道德标准、两套以上话语体系和行为模式,当着学生面是一套,背着学生是一套,而学生对此却了然于胸,自然习得。家庭和学校将学习尊奉为唯一的劳动,共同打造了劳动观念严重缺失的教育面貌。学校教育面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往往功亏一篑,轰然倒塌,三者之间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落差巨大,沟壑难平。而以学校出名为目的的教育功利化,一方面造成教育经费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使得教育浮躁之气过重,教育环境面临新一轮的“富贵性恶化”。社会化不足和社会化过度,过于强调竞争机制,小组合作却以竞争输赢为终评,导致学校人际关系过分紧张,学生同伴关系异化。专家群体奉旨点赞,而不做悉心的科学指导与实验跟踪,既失语又失身份。资源单位算计市场得失,而对教育功能的开发却不怎么上心,似乎也无计可施。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优质资源分布不均,降低了道德底线,却提高了道德门槛,师生有目共睹,不做教育反思,反而顺势而教,以此激励学生“学而优则享”,显然是失了教育的本位。各学段割裂的问题还未解决,课程主题化、综合化过程中,各学段之间重复交叉的问题又显现出来。职业教育一直以来被整个社会矮化,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未得到高等教育的响应,类似大学先修课程基本上是摆设课程,因为高等学校既没有对接的学分认可制度,也没有对应的招生制度。

以上种种体制机制障碍,都对“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造成了严重掣肘,有些是显性因素,有些是隐性因素;有些是教育内部因素,有些是教育外包围因素;有些影响教育的主方向、大格局,有些影响教育的微环境、小格局,不能不引起重视,也不能不全面诊治,否则整体育人的格局仍然是一个神话。

第三步:全面重构“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

以上路障,细加分析,实际上是教育生态出了问题。教育生态不良,我们还在沿袭并继续编织上千年一直在经营的低层次的优胜劣汰的教育生态环境,甚至这个生态系统中还缺乏一些重要的维度,如环境教育及教育的环评。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基本论断。当然,这不是一时一地的问题,它既有历史遗存的原因,也有教育社会化过度后脱离其纯洁性的一面。所幸,我们在进行课程改革,提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教育思想。

重构“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不能简单地逾越前进道路上的路障,对此,需要系统梳理,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机关,“以浅持博,以今持古,以一持万”。其实,《意见》的答记者问已经牵出了这根线。“多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抓住了课改,就抓住了育人工作的‘牛鼻子’”。“课改”意即“课程改革”。“课程”是中观概念,“教育”是宏观概念,“教学”是微观概念,“课程”就像一个担夫,一肩挑两头。以前我们的口头禅是“教育教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只顾专注于教学,低头拉车,对“教育”是不太理会的。现在,大家把目光聚焦在课程,就好比有了担夫。而且,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是担夫,这意味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有课程意识和课程领导力,否则是担不起两头的。

如此,教育的景观便是:

人人都是一门课程。每一个人的这门课程都要想着对教育对象负责,都要为“立德树人”做贡献、做楷模。有了这种内心的观照,我们便营造出了教育的大环境,也会在意我们自身教育行为中的每一个小环境。学生们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熏染,既学得,又习得,境界高远、思想高尚、大脑聪慧,这才是世间最大的公平,最有公平可能性的公平。

教育决策者是一门课程。他们会考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道德诉求、国际化背景下的各领域一体化进程、多元化文化交融共生中的民族立场、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过程中如何规避各类似乎不可阻遏的发达国家的前车之鉴,如此等等,从而让教育决策正确且具有可持续性,协调各学段的课程、资源、环境、服务。

教育实施者是一门课程。他们会重置学校的权力结构、教育生态,让教育、课程、教学良性运转,所有人、事、景、物都成为教育环境中不可分离且协调有致的一部分。这里有冲突,但主要是在认识的冲突与交往的冲突中发展认知,使交往更顺畅;这里有情感场和价值场,大家在丰富的情感交流中发展情谊,在价值的碰撞中笃定信仰;这里有单科育人,也有学科综合育人,大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设定为默认键,将有效教学与有趣学习、科学学习、有效学习设定为常用键。

中学教育的根本任务范文第4篇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学中,一些老师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可谓“用心良苦”,可在上课的时候怕学生占用了他的教学时间,干脆就不让学生读,而直接进入了精彩的讲解。其实,这种做法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根本任务,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这种教学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可见,让学生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不可忽视的。

一、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阅读是一种心理过程。阅读的目的是理解。这个过程是读者对文字信息及其他的符号信息的吸收、识别、筛选、区分和决定的过程。在教学中如果缺少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缺少了这个获取信息的过程,那么学生的脑子就是一片空白,即使你课前的准备是如何的充分,你的讲解是如何的精妙,学生也不会与之产生共鸣,就算能获得一点知识,那么顶多也是昙花一现。如果先让学生去读读所教文本,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会获得一定的信息,就会去思考,去理解,再经老师点拨,学生就会与老师产生共鸣,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去,此时老师的点拨就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也会掌握得相当的牢固,老师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再说,在学生长期的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也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不知不觉地得到培养。

二、“读”能启迪人的智慧

前面我们说过,阅读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一个读者动手动脑的过程,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迫使读者去思考,想象、去理解、去建构意义。比如在读陶渊明的《饮酒》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时,读者自然就会去思考“真意”是什么等问题,读《我的叔叔于勒》开头几段时,读者就会思考菲利普夫妇为什么那么急切地盼望于勒回来等问题。这样,就会让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去动脑筋。就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养成了思考的习惯。俗话说:“脑子越用越活。”只有在不断的阅读中去思考,才能发掘人的智慧。一本好书不仅能够教导你认识世界以及你自己,不仅能从中学会如何把书读好,而且会让你更深刻了解人生。你会变得更加聪明,而不仅是知道很多知识。

三、“读”能够让学生在鉴赏中发展个性

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把尊重人,发掘个人潜能和发展个性优势,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具有良好的个性的人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从审美的规律上看,“主体对美的切身体察与感受,才能与审美的事物发生联系,进入审美过程,进而获得美感。”可见,要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只有让学生阅读,让学生以一个同文本言说者一样具有具体地位的人的身份存在,与文本言说者展开对话,让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思想被唤醒,并与文本言说者的经验、思想、精神、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进行碰撞对照,从而发现自我、提升自我,使鉴赏活动成为学生的自觉修养的过程。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读者的个性与文本相结合的产物。只有让学生读,在阅读中审美,才有可能逐渐形成个性化思想性格,最终形成良好的个性。

四、“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汉语是非形态语言,以单音节为主,具有元音优势,声调变化等特点,这就使汉语的“音”具有极强的传情达意的作用。只有在朗读的时候,文学作品中蕴含的音乐美、气韵美、意境美才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例如《春》这一课,只有在朗读声中,语言的美,春天那种充满活力的生机才能体现出来。如果缺少了“读”这个环节,即使老师讲得再天花乱坠,可能学生也不能够从中体会出春天的那种生机勃勃的、充满活力的美来。再说,语言的美必须靠读,靠品味才能够感受到的。有一位老师在教《我与地坛》一课时,从情感入手,通过动情的朗读,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进一步感受作者复杂的内心感受,学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这是老师、学生通过“读”与作者心灵的碰撞所带来的情感震撼。因此,“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何“读”而不为呢?

中学教育的根本任务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学生管理;大学生;独立思考;培养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在给清末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投水自沉后两周年写的纪念碑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著名大学孜孜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批判的有创造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从2010年的“抢购食盐风波”等新闻事件到高校中传销诈骗手段的兴起,再到近期世界末日给大众包括高校的学生造成的恐慌,这无不凸显了社会和高校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的缺失。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和现行的社会、家庭因素,造成学生依赖心理严重,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理性的批判精神,创新性和开拓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在接受外界传达给他的信息时,学生便拥有了鉴别真伪、明辨是非的本领,便拥有了“批判的武器”,这个目标的达成不但减少了学生管理的工作量,也是党的十提出教学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题中之义。

一、开拓视野,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要独立思考和批判态度的养成,必须要有强大,全面,专业的知识做保障,这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合理的知识架构中建立强大的知识库,建立敏捷的搜索引擎。而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则是训练智慧的一种最佳方式。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倡导者朱永新教授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积极引导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尽量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架构中的广度和深度,为独立思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搭建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实践的平台

独立思想的缺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平台。高校通过精心搭建合作、交流、评价的平台,引导大学生进行团队展示、自我体验、群体交流,从而使大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评价与被评价的过程中学会判断与鉴别,在欣赏与被欣赏的过程中感受思辩的情趣,在分析、归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辩证地看问题。通过将大量的思维活动与丰富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大学生认识思辨的意义和价值,逐步使自己的思辨能力得到增强。我们要培养出来拥有科学精神的人而不但是拥有科学知识的人,培养的是孜孜追求真理和思辨精神的青年,而非盲从而没有自己独立思想的莽夫。

三、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行为方式

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建立自信,真正接纳自己、认清自己,从而积极地调动潜在思维能力,摆脱思维上的依赖性和惰性,能动地接受并自行开展独立思考能力训练。不要遇到问题都要向老师或者同学寻求帮助。让学生明白对家人要独立,万事向父母求助不仅扼杀自己锻炼成长的机会也徒增父母负担和担忧;对老师要独立,老师只是陪伴一时,只是授人以渔,一味点头相信只是简单的服从,自然也不能理解老师的微言大义;对朋友要独立,朋友是需要理解和给予,而不是无限的索取;对成绩要独立,太看重成绩不仅很累,人也会变得功利。

四、积极引导学生多元化思考

“多元思考法”就是每件事情不要期待只有一种答案,而应多方面思考,创造多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习惯多元思考法的人,不论面对任何问题都能从不同角度与观点分析,则即使再大的难题,也能找出解决办法。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越来越复杂,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抗挫折能力越来越弱,求学、求职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教师要有效地运用身边的案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思考,正视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五、学生管理者应主动提高自己的修养

打铁还得自身硬。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即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辨析。学生管理者要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站在更高的层面,熟悉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和理论,把握事物的起源、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教会学生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探究问题,“授之以渔”,以自己的广博的知识、及安全带任何、思辨的能力、高雅的情趣、民主的观念、敬业的精神、务实的态度以及对学术的敬畏和对真理的追求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产生示范效应。

多年来,“知识就是力量”启蒙了中国人,但是不是也禁锢了不少人的思想。迷信知识,崇尚权威是独立思维能力的一大枷锁,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但是要有知识积累,也需要我们交给他们思维的方式。当今社会,市场极其活跃,社会分工细化到我们想不到的一些领域,一切可以通过商业定制,从衣食住行到你的日常思维。思考日渐萎缩,批判性的思考更见稀缺。唯有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独立的、批判性的思考习惯遍及社会,才能在这个变革、危机错综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达成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李靖国.教育学生学会独立学习[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高等建筑教育.1986年04期(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