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工艺发展史

化学工艺发展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工艺发展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学工艺发展史

化学工艺发展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科类大学;翻译硕士专业;特色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3-0056-02

一、工科类大学开设翻译硕士专业的背景

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一个在高校设置翻译硕士专业的决议,随后成立了一个全国翻译硕士学位指导委员会。翻译硕士专业的设立,是我国对外语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种新的尝试,标志着我国外语专业硕士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截止2010年9月,我国先后共有三个批次、158所高校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这些高校按办学性质分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分别是综合类大学、外语类大学、师范类大学、工科类大学及其他类型的大学。笔者对前述三批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大学及其分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 1 我国前三批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大学及其分类

比较各个类别大学在三个批次中所占比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第一批、第二批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中,综合类、外语类及师范类大学占了其中的绝大多数,工科类大学只有两家。但从第三批次的统计数据来看,工科类大学所占比例已增至31.4%,并且成为增加最快的一个类别。笔者认为,这种变化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教育主管部门经过深思熟虑而作出的一个战略性调整。工科类大学开设翻译硕士专业有以下两个深刻的背景:

1.工科类大学开设翻译硕士专业是我国翻译教育发展的需要

在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学位设置方案中有如下的规定:翻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要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高级翻译人才的需要。招生对象一般应是学士学位获得者,并鼓励非外语专业毕业生及有口笔译实践经验者报考。可见,翻译硕士专业强调其“专业性”和“跨学科”性。工科类大学开办翻译硕士专业,其本身就体现了二者的结合。

2.工科类大学开设翻译硕士专业是我国翻译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翻译市场对高端科技翻译人才有很大的需求。据中科院科技翻译协会和传神联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编写的《中国地区翻译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及苗菊和王少爽对国内翻译产业状况的调查,目前我国的机械、电子、IT、化工、汽车、能源和建筑等产业或行业对翻译的需求量最大[1]。以英语翻译为例,目前科技英语翻译大体占了英语翻译市场70%的份额。在我国南方经济发达地区,英语翻译的需要突出集中在工程技术领域[2]。可以预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科技翻译在翻译市场上所占份额还必将越来越大。

二、工科类大学翻译硕士专业的特色化发展策略

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的趋势在2010年申报试办翻译硕士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上已有明显的体现。比如,中央民族大学就计划开设民族文化对外翻译、民族文化典籍翻译、民族文学英译和民族地区旅游翻译等课程,中国政法大学计划开设法律专题口译、法庭口译、法律术语翻译和法律文献翻译等课程,西南科技大学的MTI课程设置也体现了该校的国防科技方面的优势,其特色课程有国防工程翻译、国防科工英语笔译、航空航天英语笔译,等等[3]。

工科类大学的翻译硕士专业要想培养出合格的科技翻译人才,既不能沿袭以往我国一些大学外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也不能照搬其他门类院校的做法,而是必须办出自己的有鲜明的工科类大学特色的专业。具体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招生特色化

目前翻译硕士专业的生源绝大多数是来自于高校外语专业的毕业生。这些学员没有工科背景,他们在各培养单位都未开设工科相关课程的情况下,一般均很难获得科技翻译方面的知识,毕业后也难以胜任科技翻译工作。让外语专业的学生跨专业地去学工科课程其难度是很大的,而一个已经具备了工科相关知识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外语学习尤其是口译笔译的强化训练,掌握科技翻译能力的难度相对要小得多。因此,必须设法扩大工科类大学翻译硕士专业的招生范围,使其能涵盖工科专业的毕业生。这是培养既具备跨学科能力、又具备较高翻译能力的高端翻译人才的一条捷径。

工科类大学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工科类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在招生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即除可招收本校或外校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以外,还可以招收本校或外校工科类专业的毕业生,或是招收已毕业数年因而已具备相关工作经验的工科毕业生。这些学生,由于有工科背景,他们将来从事科技翻译时就会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次,工科类大学拥有丰富的工科类的教学资源,可为工科翻译硕士专业学生提供丰富而多样的选修课程。以笔者所在的哈尔滨理工大学为例,该校的优势学科就有电气与电子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化学与环境工程等。

2.课程设置特色化

在课程设置上,工科类大学应依托自己的学科优势,开设一定数量的与工科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背景,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意识。可视条件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为无工科背景的学生开设一定数量的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

无工科背景的学生,除了应修满翻译专业的必修学分以外,还可要求他们选修一定学分的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以使他们能了解一个或几个工科领域的基础知识。

(2)为有工科背景的学生提供相应的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有工科背景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选修相应专业高年级的专业课程,或者直接参与相关科研活动,从事其中的资料翻译等工作,从中积累翻译实战经验。

(3)设法拓展学生的视野

设法拓展学生的视野,可利用工科类院校的优势,聘请本校有留学经历或双语能力较强的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学生举办相关学术讲座,使学生从中了解相关学科前沿的状况,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4)实现开放式教学

实现开放式教学,就是设法加大翻译实践课程的比重。应建立包括翻译工作坊、翻译语料平台等在内的翻译实训基地,为翻译教学提供真实的双语交际的环境,便于学生从中了解和熟悉翻译的流程与翻译职场的规则,有效提升学生口译和笔译的能力[4]。

3.师资队伍建设特色化

翻译人才不同于一般的外语人才,他有其专门性和特殊性,所以就需要有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的师资力量。但是,由于大多数工科类大学开设外语专业较晚等方面的原因,所以其外语师资力量也较为薄弱。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工科类大学翻译硕士专业教师的主体还是其原外语专业的教师,而外语专业又并非工科院校的优势专业,它的发展在较长的时间内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的投入相对较少,客观上影响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其次,工科类大学现有翻译硕士专业的教师基本上都是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的,他们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其中的很多人,自己也难以胜任专业性较强的科技翻译工作的需要。再次,实践经验不足也是他们的薄弱点。按照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翻译硕士专业的核心课程及重要的必修课程的任课教师中具有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的应达到70%,笔译教师应承担过30万字以上的正式的笔译任务,口译教师应承担过20次以上的在正式场合的交传与同传任务[5]。实际上,工科类大学翻译硕士专业的任课教师很少有人能有这样的经历或经验。

根据以上情况,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工科类大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1)建设一支能胜任的师资队伍

工科类院校应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翻译硕士专业的教师“走出去”,通过提高学历、国内进修或出国深造等途径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特别是,应为教师提供开展翻译实践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如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和同声传译实验室等,建立校企合作形式的翻译实训基地,以为教师的提高和翻译教学提供条件。另一方面,要不拘一格引进人才,特别是引进那些专业水平高、实战经验丰富的职业翻译人才,以此弥补当前不少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

(2)建立有工科特色的双导师制

翻译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明确要求,各培养单位要建立双导师制,即由一位学术型教师和一位职业翻译型教师共同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双导师制是一项富有创新意义的指导模式,它有利于将有丰富翻译实践经验的职业翻译师引入教师队伍,有利于培养职业化的翻译人才。工科类大学还可利用本校的工科类专业教师队伍实力雄厚的优势,吸收本校工科类院系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做学生的指导教师,或聘请工科类院系中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做学生的指导教师,或聘请其他有口译笔译经验且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共同为学生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曾立人. 翻译产业需求与MTI课程设置研究[J]. 南昌教育学 院学报,2011(6):159.

[2]丁素萍,吴自选. 谈工科大学开设英语翻译硕士专业[C]//全国 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 2009.

[3]穆雷,王巍巍.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培养模式[J]. 中 国翻译,2011(2):30-31.

[4]郭玲义. 专业翻译硕士培养模式之探索[J]. 上海理工大学学 报,2011(3):242.

[6]尚亚宁. 我国高校翻译硕士专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现 代教育科学,2011(4):73.

收稿日期:2012-11-09

化学工艺发展史范文第2篇

一、把握巴彦淖尔市“十一五”规划的时代背景,确定规划的指导纲领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时期,准确把握未来5年至20年我国经济社会阶段特征,是研究巴彦淖尔市发展战略和制定规划的一个重要前提。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GDP在650美元以下的为低收入国家,650―――2555美元的为中等收入国家。我国人均GDP在1996年就已超过650美元,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国际经验表明,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时期,是一个国家的“黄金发展时期”,同时也是“矛盾凸现时期”,总之,是一个关键的历史发展阶段。

“黄金发展时期”主要是指处于该阶段的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由此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进而会推动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就巴彦淖尔市而言,土地相对比较宽裕,劳动力成本较低,资源蕴藏丰富,口岸经济前景看好,经济增长潜力较大。所以,能否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实现我市的经济腾飞,提升我市的综合竞争力,关键就在于未来5―10年的发展。2005年将要开工的临河―策克铁路和2005年争取开工的五原―甘其毛道铁路,两条铁路的开通和哈磴高速的全线通车将对巴彦淖尔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区位优势进一步凸现,近期从策克口岸过境的煤以及其它矿产品最佳的加工点在我市,其它地区受水、电等因素的制约,特别是水根本无法解决,我们较丰富的水资源将在未来发展中占绝对优势。铁路延伸到新疆后,新疆的大量资源通过1000多公里的运输,可以到我市加工减重后再进入市场。到北京、天津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汽运到天津港也只用10多个小时。其次,随着口岸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蒙古国南戈壁省煤、铜等资源的开发最佳加工点也在我市。第三,我市乌拉特中旗煤的储量也相当丰富,这些资源的开发将大大拉动我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集群快速形成。

“十一五”时期同时也是“矛盾凸现时期”,科学发展观不仅使我们要注重经济的发展,也要关注资源的消耗。由于随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的消耗强度、污染的排放程度也进入高增长时期,人口、就业、收入分配、公共服务、社会安全等问题将进一步突出。因此,巴彦淖尔市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必须兼顾改革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这一点在“十一五”规划中也要充分体现。

因此,巴彦淖尔市“十一五”规划的指导纲领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与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同物质环境以及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降低消耗、防治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转变规划编制理念,强化规划的宏观指导和调控作用

与以往的五年计划相比,这次“十一五”规划不仅时代背景不同,而规划本身的编制与要求也有了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

(一)“十一五”规划最突出的一个变化就是将五年“计划”变为五年“规划”,“尽管只有一个字的变化,但意义深远。”

规划的核心由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全盘计划制定转变为将政府协调指导部分与市场调节部分分开,规划重点体现政府指导协调的内容,更好地尊重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规律。此外,规划期也可以灵活调整,主要根据规划对象的特点确定。

(二)确立以人为本的编制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从以单纯增加GDP为规划出发点转变为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设计规划内容,从偏重经济增长率变为经济增长、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就业、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并重,不仅研究GDP指标体系,更注重GDP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带动作用,体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关系以及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空间协调。

(三)面向社会,借用“外脑”编制“十一五”规划,一些专项规划甚至面向社会公开招标,这也是政府落实完善政策,重大经济社会问题民主化、科学化决策的具体体现

巴彦淖尔市以往的计划通常是由政府的主管部门组织人力和安排时间进行编制,成为一种程序化的工作,规划中的发展思路和指标体系主要是根据领导和上级要求制定,缺乏系统的各方面专家参与的研究论证和科学的编制方法。这一次我们面向社会,广为咨询,成立了以东北财经大学专家为主、相关学者和政府主管部门参与的“十一五”规划编制小组,在充分研究我市发展背景以及未来经济增长趋势的前提下,进行“十一五”规划的编制。规划的编制期为一年,分为情况调研、指标论证和文字撰写三个阶段,并加强了对规划的论证、评审等环节,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正确处理规划中的各种辩证关系,加强规划的实施力度

(一)把握好规划中现实性与前瞻性、超常规发展与合理增长速度的关系

在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落后或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区域或城市的发展模式有两种:一是提高资源空间配置的效率,如国家通过重点项目的投资拉动,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从而实现合理的均衡发展和空间经济一体化。另一种是采取点轴开发再到网络开发方式,即选择几个区位条件好,增长潜力大的极点,通过极点的迅速增长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我市地处我国西部内陆,属于不发达地区,资源空间配置的条件不理想,因此,选择后一种发展模式比较适宜,可以通过确定增长极点和主导产业来拉动地区经济,实现超常规或跨越式发展。2006年―――2010年,巴市的GDP保持在20%左右是可行的。这主要是基于巴市未来发展增长的极点是在资源产业的开发与规模扩大上。通过发展巴市的主导产业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方面继续加速巴市从以农业为主导向以工业为主导的方向转化,另一方面通过实现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提高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通过对我市“九五”和“十五”计划执行情况作全面分析,对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自治区的有关政策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根据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好资源和区位两大优势,把握好新一轮发展机遇期,我们认为:地区生产总值,“十一五”期间递增速度不会低于20%,到2010年GDP达到540亿元以上,人均GDP达到27000元左右(3300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十一五”期间累计达到905亿元以上;财政收入,2010年预计突破6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25%;农牧民人均收入,2010年预计达到7300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年预计达到14300元,“十一五”年均递增13%左右;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到2010年总人口达到1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8万人;城镇化水平,2010年达到52%以上,“十一五”期间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

我们将以上目标与全面实现小康的十项发展指标进行了对比,预计2010年,我市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和接近全面小康指标,其难点是增加城乡人民收入。

(二)把握好城市功能定位中大经济圈与小区域环境、主体功能与辅助功能的关系

巴市采取的点轴开发再到网络开发模式主要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极点开发是指选择一些区位条件比较好,发展潜力大的城镇,进行重点开发,使之构成区域的增长极或增长点,进而产生较大的地区乘数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如沙德盖、金泉、苏独龙、青山等几个极点。点轴开发是指选择重点开发的轴线,采取轴线延伸,逐步积累的渐进开发模式,配置一些新的增长极或增长点,或对轴线原有地带的增长中心、城镇中心进行重点开发,逐步形成产业密集地带,如沿110国道、五―甘铁路、临―策铁路、临―赛线的几个重点集镇。网络开发是指经过前两种开发,经济发展已有较好的基础,通常是国家经济重心区所在,发展中心是整治与开发并行。进行产业、技术调整与开发新区,与原有的点轴进行渐进扩散与经纬交织,形成区域的经济网络体系,达到经济发展的空间均衡。

从这一发展思路考虑,巴彦淖尔市虽然是内蒙古西部河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但其城市功能定位的范围与层次必须跳出河套地区甚至内蒙古的范围,将其置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圈中。从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考虑,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在巴彦淖尔市所处的河套经济圈内,构筑小循环的经济发展带,形成以临河为中心各旗县政府所在地和几个园区为极点的经济增长极,以极点开发的模式发挥其辐射效应,带动巴彦淖尔地区经济发展和周边小城市及集镇的扩容,扩大我市城市化的比例,提高我市的经济实力。第二,构筑内蒙古和宁夏西部地区城市群的流通枢纽。这些地区的一些新兴工业城市,如石嘴山、乌海、鄂尔多斯等地,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较大的、极有成长潜力的消费市场,可以发挥我市农畜产品及加工优势,满足这些城市由于工业发展所产生的大量消费需求,并由此向西部和全国市场辐射,带动我市加工产业的发展,使巴彦淖尔市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中心。第三,使我市融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循环圈,利用土地、资源和交通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重化工工业,建设和延伸重化工业产业链。进一步增强我市在西部经济圈中的辐射力。到2010年,我市的经济容量应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也应有极大提高,与我区的包头、呼市,西部的西宁、兰州、银川、乌鲁木齐等城市形成优势互补、产业相关的城市经济带。从2005年初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内容看,巴彦淖尔市地处这一公路网的西部中心节点处,是北京至乌鲁木齐,北京至拉萨公路网的交汇点,加之临―哈铁路和五原―甘其毛道铁路的开通,从新疆到天津港的距离缩短了800公里。这一交通优势将为我市未来的经济发展创造极为有利条件,同时也昭示了我市有希望跻身于西部经济循环圈的大中城市群中。

(三)把握好产业结构调整内容与比例的关系,利用主导产业拉动经济增长

巴市在“九五”和“十五”期间,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十一五”期间产业结构的内部调整以及调整的措施都是这次规划的重要内容。要做好这部分文章,不仅需要对多年的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梳理,探寻经济难以有较大突破的成因,同时还要参照与我市相似的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或城市的产业状况,进行横向比较研究,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借鉴的东西。

“十一五”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应该是:稳定优化第一产业,重点发展第二产业,调整提高第三产业。利用5年的时间将我市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现在的32:34:34到2010年,力争调整为一产小于15%,二产大于50%。(其中一产中畜牧业增加值占55%以上,二产中工业增加值比重占GDP50%以上),三产中新三产比重要有较大的突破。要实现这一比例,重点应确定巴市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以及由主导产业决定的工业增加值。

在产业理论中,一个城市主导产业的确定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察,即产业的市场潜力、产业的关联度、产业的贡献度和产业规模。从我市的具体情况分析,高载能的重化工业应该是重点产业之一,其市场潜力大、产业链之间关联度高、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也比较好。但从目前看,发展规模和速度都不够,这是“十一五”规划重点应该解决的。大力发展工业,可以这样概括:疏通瓶颈,调整基础,重点突破,突显特色。重点打造农畜产品加工业、矿产加工业、电力工业、化工业(重点煤化工),塑造工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在具体做法上,应该在未来的5―10年内,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开发和利用我市丰富的矿产资源,重点发展能源、电力、有色金属工业和硅化工业,建设好天然气输气工程的我市项目,形成至少5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园区,造就和培育一批年产值过亿的大型龙头企业,力争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270亿。此外,巴市具有传统优势的羊绒、农畜产品的加工行业都要有一个全面提升,同时,注重培育和发展生物制药、房地产、物流、旅游和信息等新兴产业。

(四)把握好引进内资与外资、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的关系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西部城市和地区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但对于不同城市来讲,机遇并不平等,有时甚至是压力。新一轮的开发,是资源的再次分配,地处西部的大城市如兰州、银川、包头、呼和浩特等,由于城市容量大,集聚效应好,大开发会促使资金、人力、技术等资源加速向这些地区转移。而乌海、石嘴山、鄂尔多斯等我市的周边城市,由于资源和产业的优势,国家重点投资的倾斜等,其经济可能会出现超常规发展,从而拉大与我市的距离。这在“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期间,都会对我市形成比较大的压力。

化学工艺发展史范文第3篇

一、利用化学发展史,适时进行德育渗透

探寻化学学科的发展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在教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时,给学生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对化学工艺发明和运用最早的国家之一,许多发明创造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和在推进人类进步的进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我国的中草药是世界上非常奇特的医药,具有独特的疗效。这对于树立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大有裨益。在近现代化学发展史上,我国的化学家也在为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孜孜以求的努力着。例如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使中国成为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的国家,为人工合成生命物质跨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此外,教师还可以挖掘化学发展史上其他的德育资源,使学生明白科学精神是相连的,是无国界的,从而激发学生努力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也能够像我们伟大的化学先哲一样,将来在世界化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世界化学科学的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比如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年仅22岁时,就凭借自己的勤奋与努力而获得了国王亲自颁发的奖章。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从小家境困难,由亲戚抚养成人,由于他顽强的学习和刻苦钻研的精神,结果在空气的组成及氧气的制取与发现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再如对于氟单质的制取,很多的科学家都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很多人中毒,甚至有些科学家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即使这样,很多科学家们仍然前赴后继,直面困难,毫不退缩。

通过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化学史,适时恰当的对学生进行不怕吃苦、勇于奋斗、大胆质疑的精神教育,特别是抓住点滴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学生的爱国情感,不断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

二、树立学习榜样,激发化学情感

初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价值判断能力,特别是对自己崇拜的人,更是在平时的学习中,会自觉的以之为标杆,在不经意间去效仿。如果我们教师遴选化学界的那些德才兼备的精英人物,利用他们在科学研究上的孜孜付出和在国家遭遇磨难时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对学生进行宣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从而提升他们的德育素养。如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博士,从小热爱祖国,学习勤奋。他在获得了博士学位后,谢绝了印度塔塔公司年薪10万美元的聘请,冲破重重阻挠,历时50天,终于绕道回到祖国的怀抱,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研究和改进制碱工艺上,经过多年艰苦的摸索,终于得出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在1926年生产出合格的纯碱,名震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取了荣誉。再如波兰化学家居里夫人,自幼丧母、家境贫困,凭借她吃苦耐劳、好学不倦的品质,与居里先生密切合作,终于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出于对祖国波兰的热爱,他们以波兰的第一个字母命名了这一新的元素“钋”,另一种“镭”元素的研究,更是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热,冬不避冷的破旧棚屋内历经4年的时间,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从而证实了“镭”元素的存在。

通过这些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其他动人事迹的介绍,给学生树立努力的榜样,能够在学生心中激起对化学家的无限崇敬,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这样的方法既生动具体,又贴近初中生的心理,他们易于接受。

三、营造良好氛围,提升德育效果

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培植德育教育的土壤,让学生在这样自然贴切的氛围中接受德育熏陶。为此,创造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引导学生在轻松舒适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心甘情愿的接受德育熏陶,是德育教育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打造能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意愿,勇于挑战权威,敢于否定,树立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精神,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教师在教学中,要悉心研究学生,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利用化学学科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特点,通过列举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将化学学习与了解社会、体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而感悟、提升,不断让学生感受成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

化学工艺发展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化学史;科学发展观;按需设计;教学情境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1-0022-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1.006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展现创造魅力的学科,化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功不可没。用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有机化学家伍德沃特的话来说,化学家们“在老的自然界旁边又建立起一个新的自然界”,化学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发明创造史。

化学史中大量的发现或发明,都遵循着按照人类需求而发展的“按需设计”的规律。当世界面临着粮食危机时,哈伯在1909年发明用锇作催化剂的高压合成氨工艺,满足了人类的粮食需求;当人类在与各种传染病激烈抗争时,抗生素应运而生,提高了人类至少25年的平均寿命。“按需设计”是化学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方式。

“按需设计”体现出化学发展的人文理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需”即“以人为本”,笔者将本文的“科学发展观”界定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环境、能源、食品安全等问题困扰着人们,于是人们将这些问题聚焦在化学上,甚至闻“化”色变。然而“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在中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明白这一道理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在课堂中除了传授系统的化学学科知识之外,还应开发化学人文资源,渗透化学史中的科学发展观,开展学科内涵教育。

“按需设计”的教学情境是化学史中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笔者有意识地挖掘了部分教学素材中科学发展观的学科内涵并创设了“按需设计”的教学情境,现与大家做如下分享:

案例 1:氯气与漂白剂

[讲述]1774年,舍勒发现了氯气,并且发现氯气能够漂白有色鲜花和绿叶,由此舍勒推断出氯气具有漂白性。

[对比实验]氯气与干燥的红色小花、氯气与湿润的红色小花。

设计意图:以化学史为切口,通过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关注氯水的漂白性。

[过渡]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

[学生活动]书写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讲述]次氯酸不仅具有漂白性,还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1897年英国首次使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

[讲述]1785年,法国化学家贝托雷提出将氯水的漂白作用应用于纺织工业,实际应用中,发现放置一段时间的氯水漂白作用明显减弱。

[演示实验]次氯酸的分解。

[学生活动]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推导次氯酸分解的产物。

[提问]次氯酸见光易分解,表明次氯酸具有不稳定性,所以久置后氯水的漂白作用减弱,那么如何保证次氯酸的漂白性呢?

设计意图:鉴于次氯酸见光易分解的事实,提出如何改进漂白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引起学生“按需设计”的意识。

[讲述]化学家贝托雷偶然情况下把氯气通入草木灰的水溶液中,发现稳定性提高很多。

[视频实验]氯气通入草木灰水溶液后,对其产物进行光照。

[讲述]草木灰是一种碱性的物质,次氯酸是一种酸,二者反应生成了盐,此实验证明次氯酸盐比次氯酸更加稳定。次氯酸钠制备成本较高,限制了以次氯酸钠为有效成分的漂白剂的推广。1789年,英国化学家台耐特把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得现在仍广泛使用的、价格低廉的漂白粉。

设计意图:在“提出需求―按需设计―提出新需求―按需优化”的漂白剂设计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导学生感受到“按需设计”在漂白剂发展历史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案例 2:氨气与氮肥

[设疑]植物生长需要氮肥,空气中有大量的氮气,但植物并不能直接吸收,如何将空气中的氮单质转化为氮肥?

[讲述]1909年哈伯发明合成氨工艺,将氮气转化为氨气,实现人工固氮。氨气是气体,不适宜直接作为氮肥,可制成氨水再使用,如何证明氨气溶于水?

[演示实验]塑料瓶变瘪实验、喷泉实验。

[学生活动]氨气与水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氨水性质分析。

[提问]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氨水作为氮肥,曾经广泛地使用于农业生产,不过近些年,却不再被大力推广了。为何氨水不能成为氮肥的主角?

设计意图:氮气―氨气―氨水,从人工固氮讲到早期使用的氮肥,为氮肥的“按需设计”做铺垫。

[讲述]氨水易挥发且加热易分解,不稳定是氨水作为氮肥最大的弊端,于是科学家们将液态的氨水与酸反应转化为固态的铵态氮肥。

[学生活动]氨水与硫酸、硝酸、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讲述]早期的铵态氮肥主要是硫酸铵,硫酸铵一度在意大利、英国、日本和印度等国的氮肥生产中所占比例特别高。氨气经过催化氧化可以得到硝酸,硝酸与氨水反应生成硝酸铵,使氮肥工厂避免了运输硫酸的困扰。我国著名实业家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后,氯化铵作为侯氏制碱法的副产物,成为我国主要的氮肥来源。

[讲述]农民伯伯在高温天气下施氮肥时,经常会戴着口罩。碳酸铵、氯化铵等固态氮肥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

[学生活动]碳酸铵和氯化铵加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讲述]无机氮肥不仅加热易分解,高温天损失肥效;而且无法更新土壤有机质,使用频繁后,土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板结。于是有机氮肥――尿素在此背景下得以合成,成为当前使用程度最大的氮肥。

[讲述]全世界每年化学工I的固氮量,只能达到生物固氮量的1/4左右。因此,在不断设计的人工固氮方法中,生物固氮的模拟过程最受人瞩目。当前化学家们围绕固氮酶催化固氮活性中心这一问题展开模拟工作。人们正期待突破性的氮肥品种出现,这将会是继哈伯合成氨工艺后,又一载入史册的转折性的科技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氮肥“按需设计”、不断发展的科学过程,体悟化学家们积极探索的科学品质、甘于奉献的社会情怀和日臻至美的理想信念。

案例 3:原电池与化学电源

[讲述]公元1800年,伏打把含食盐水的湿抹布,夹在银和锌的圆形板中间,堆积成圆柱状,制造出最早的电池――伏打电池。不久后,伏打发现,用任何两种金属代替锌和银都可以产生电流。这种将不同的金属片插入电解质水溶液形成的电池,通称伏打电池。

[提问]伏打电池在使用时,电流电压不稳定。伏打电池的模型是单液原电池,请你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并试着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

[学生活动]得出结论:锌与硫酸铜溶液直接接触,将锌与硫酸铜溶液进行隔离。

[讲述]1836年丹尼尔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浸在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锌溶液中,用多孔陶瓷将两种溶液隔离,发明了丹尼尔电池。

设计意图:伏打电池和丹尼尔电池在化学电源发展史上有不可估量的地位,与中学化学里讲解的单液原电池和双液原电池有直接关系。学生能够独立参与到电池改进中,切身体会“按需设计”的。

[讲述]丹尼尔电池不便于携带和使用,于是科学家们又开始投入电池的设计工作中。1887年,英国科学家赫勒森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干电池。干电池的电解液为糊状,不会溢漏,方便携带,获得了广泛应用。

[讲述]当前家电越来越小型,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功能,人们迫切需要小型化、多功能化的电池,于是人们制造出了纽扣电池。

[过渡]由供电不稳到供电稳定,由不便携带到方便轻盈,由功能单一到功能多样,化学电源的设计越来越完善。但电池使用过后,如若废弃,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如何保证化学电源的生态环保,成为化学家们的研究课题。

[讲述]可充电的二次电池应运而生,铅蓄电池、镍镉电池等二次电池在生活中屡屡可见;绿色高效的燃料电池大放异彩,氢氧燃料电池、甲烷燃料电池等清洁电源越来越受到关注。

设计意图:化学电源在化学发展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化学家们贡献给世界的一份厚礼。但化学电源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科学家们不断地遇到挑战,不断地取得突破。通过化学电源“按需设计”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问题会不停显现,面对问题最佳的态度,应该是积极思考与认真解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通过融入“按需设计”的教学情境,学生得以在化学的历史海洋中去发现,去探索。发现渗透在化学史中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发现蕴含在化学史中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发现之余,做一个探索者,不断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今后化学的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化学工艺发展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半导体平面工艺;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150-02

一、引言

半导体器件平面工艺技术是60年展起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半导体技术[1]。半导体器件平面工艺即:在半导体芯片上通过氧化、光刻、扩散、电极蒸发等一系列流程,制作出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制作的器件和电路都是在芯片表面一层附近处,整个芯片基本上保持是平坦的(实际上,表面存在许多台阶);制作出的晶体管称为平面晶体管(相对于台面晶体管而言),故称相应的制作工艺为平面工艺[2]。迄今为止,平面工艺已经是制造各种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的基本工艺技术。因此,让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了解平面工艺的基本制作工艺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平面工艺的发展史

同许多重要的工艺进展一样,平面工艺也是从前几代工艺中演变、发展来的。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及工艺[3]。

1.生长结方法。该方法是在掺有某种杂质的半导体熔液中生长半导体单晶。通过在生长过程中的某一时刻,突然改变熔液的导电类型来达到生长P-N结的目的。举例说明如下:例如在含有P型杂质的溶液中生长了一段时间后,投入一颗含有施主杂质的小球,结果,单晶的其余部分长成N型。生长完成后,再把晶体切成含有P-N结的小条。在结型晶体管发明之后的头几年,这个方法是极其重要的,但从大批量生产的角度来看,生长结方法不如合金结方法更有效。

2.合金结方法。为了更好理解,我们将举例说明。在一个N型的半导体片子上放入一个含有受主型杂质的小球,并将它们一起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使得小球以融解或合金的形式掺入到半导体片子中,晶体冷却之后,小球下面会形成一个受主型杂质饱和的再分布结晶区,这样就得到了一个P-N结。

这种方法不仅在发明之初是,而且现在仍然是二极管和晶体管(主要是锗器件)大批量生产中广为使用的一种方法。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半导体器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合金结方法的局限性就暴露出来了,比如,其结的位置总是难以控制。

3.平面工艺。为了探索一种能够精确控制P-N结位置的方法,扩散结方法就应运而生了。扩散结的形成方式与合金过程有相似之处,即片子的表面是暴露于高浓度杂质源之中的。但扩散结,在这种情况下不发生相变,杂质依靠固态扩散的方式进入半导体晶体内部,而固态扩散则是能够非常精确地加以控制的。此外,由于二氧化硅薄层能够有效地掩蔽大多数最重要的受主和施主杂质的扩散,因而半导体几何图形的控制精度也大大提高了;另外,二氧化硅薄层还具有能钝化半导体器件表面的作用,因此,器件受周围环境影响的弱点可以得到极大的克服,从而提高器件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平面工艺就是利用掩蔽膜,通过光刻技术控制几何图形,进行选择扩散形成P-N结,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工艺。其具有用固态扩散方法形成结和利用二氧化硅掩膜精确控制器件几何图形的优点。

三、课程教学探讨

1.课程内容设置。本实验教学中心开设的半导体器件平面工艺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应用平面工艺技术制作半导体二极管,通过对最基本的半导体单元器件的制作来达到让学生熟悉平面工艺流程,深刻理解平面工艺原理并掌握简面工艺操作技能的目的。

本实验教学中心开设的半导体器件平面工艺的具体实验流程如图2所示。

(1)首先在Si外延片的表面利用热氧化的方法生长一层SiO2的氧化层,这层SiO2既起到对杂质的屏蔽作用,又能起到绝缘等保护作用。生长氧化层的时候采用干湿氧交替的方法来达到既保证氧化层厚度又保证氧化层致密性的目的。

(2)通过湿法刻蚀的方法在SiO2层表面刻蚀出扩散窗口,或者称为P区窗口。

(3)以BN为源,向扩散窗口中进行B扩散。这里一般有两个过程:一是B预沉积,即,在表面杂质浓度恒定的条件下,将杂质B沉积在Si表面的一无限薄层内,通过扩散时间的控制可以决定杂质总量的多少。这一过程之后,我们通过测量样片方块电阻的方法,以确定杂质总量是否合适。二是B再分布,即在杂质总量恒定的条件下,向Si深层进行B扩散,通过扩散时间的控制可以决定杂质扩散的深度。这一过程之后,进行扩散深度的测量,又叫结深测量。

(4)B扩散之后,含有B杂质的区域就成为P型Si,称为P区。由于B再分布过程是在通氧气的环境下进行的,因此会在P区表面形成一薄层SiO2,必须通过二次光刻,刻蚀出电极引线孔。

(5)二次光刻后,利用真空蒸发工艺,在器件表面沉积一层金属Al作为电极。

(6)再进行三次光刻,去掉多余部分的Al,最终形成Al电极。这样一个简单的二极管就制作完成了。

(7)最后进行二极管正反向偏置条件下结特性的测量,以确定二极管的性能。

2.课堂教学方法探讨。本实验课的教学方法采用实验前集中讲解和实验后答疑分析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实验前的集中讲解:讲解本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并提出一些实验中要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提早预习。答疑和分析讲解:实验完成后,每个小组要针对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小结,由老师解答学生还存在的疑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由于本实验是一个综合性,研究型的实验,所以我们在实验报告的写作上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要求学生以科技论文的方式来完成本课程实验的实验报告。这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能达到教与学的互动和融洽,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真正沟通,教师能动态地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和要求,也让教师动态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

本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氧化、扩散、光刻这三个最基本的半导体平面工序制造出一个完整的半导体二极管,是一个典型的综合性、研究型实验。本实验的功能主要巩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半导体器件制备工艺的主要过程,具有一定分析、解决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微电子行业的兴趣。因此,在完成本学院本科生必修实验课程的基础上,可以部分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为跨专业的学生提供与此技术相关的课外选修实验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开放创新实验项目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实验中心提供的实验项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一些想法,提出完整的实验方案,实验中心可以为具有可行性的实验方案提供场地与仪器设备。毕业班的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就业的需要,进行一些实用性的实验项目或参与科研工作,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科研项目中的一些子项目或功能模块。使得参与实验项目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作好充分准备。

四、结论

半导体器件平面工艺实验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这个行业,加深对前面几门课程的理解。该实践课程主要是应用平面工艺技术制作半导体中最基本的器件二极管。学生通过氧化、光刻、扩散、蒸发、结特性测量等一系列实验,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工艺流程。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阮刚.集成电路工艺和器件的计算机模拟――IC TCAD技术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