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商管理的学科类别

工商管理的学科类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商管理的学科类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商管理的学科类别

工商管理的学科类别范文第1篇

工商管理专业是我国跨世纪教育中亟待建设和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我国高校自70年代后期从国外引进工商管理教育以来,一直处于探索之中。工商管理专业的范围比较广,所学课程也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工作。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企业宏观环境的持续优化,国企、民营经济、外资被彻底激活,企业总量呈几何级数增加,对各种工商管理人才的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也在激增。截止2011年底,全国共有本科院校1112所,其中一类本科院校313所,二类本科院校476所,三类本科院校323所,其中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院校达402所,占高校总数的36.2%,在校学生人数超过5万人。虽然每年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基本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人才市场对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需要各类高校对本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并改革,探索一条既能发挥自身最大教学优势又能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工商管理本科培养模式。//html/jianli/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含四层涵义:(1)培养目标;(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的整个教育过程,即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3)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4)与之相匹配的考核方式。如果以简化的公式表示,即:目标+过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方法+考核方式。

我国的一类大学本科、二类大学本科、三类大学本科所设置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是不一样的。

工商管理的学科类别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工商管理;培养模式;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受传统高等教育体制的制约,我国高等学校不少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长期不变,离社会的需求越来越远。特别是入世之后,与社会经济联系十分紧密的工商管理专业普遍反映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陈旧,不适应入世发展的需求,弊端日显突出。

一、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快速变革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就业结构和就业模式已经发生改变,管理类人才供求错位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对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需求与大学对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输出还存在很大差距。

1.现行的课程体系明显体现出专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一般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仅将目标定位于满足某一个岗位的专门人才。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专业课程设置过细、过专、过窄,对必修课的重视大大超过选修课。选修课不仅课时少,课程类别也比较单一,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在教育模式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既不能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也无法满足学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综合能力的需要。事实上,很多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比较广泛的领域就业,因而专才教育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全面的就业能力。

2.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注重引进一些国外经济管理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一些新课程,或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修订。比较典型的课程有组织行为学、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沟通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使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比较突出的是教材缺乏。目前,大部分教材是舶来品,即使是国内编写,从理论到案例分析都与西方教科书如出一辙。中国与外国的社会历史文化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有很大差距,用传统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已很难解释中国当前的经济现象和企业发展现状,用一种固定的管理模式更难套用中国的客观实际。

3.轻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开发和教育。在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未来还会转向“普及教育”。在这种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加大。无论是一流的大学还是一般的高等职业学校,也无论是全日制本专科教育还是成人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是设置最普遍的专业之一,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要培养能在各种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必须体现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并非如此,程度不同地存在“关门办学”的倾向。在课程设置上,专业理论课的开设越来越多,而传授应用性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环节受到轻视和排挤。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也仅仅留于形式。其结果是,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差,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弱。

二、构建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1.优化课程体系

(1)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应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为核心、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管理能力为核心去优化课程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应根据与自身相适应的能力来选择课程,尤其是教学内容要突出企业管理基础理论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必要的理论教学外,要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可由课程实训、各种模拟实训、综合实训、毕业实习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各个环节相互联系、递进的系统构成。具体而言,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训、拓展训练、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训练、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

(2)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衔接(“即双证沟通”)。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结合“双证沟通”的要求,设置的课程要涵盖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所有知识和技能,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技能融入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对于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可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有人力资源师系列、营销师系列、秘书系列等。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独立学院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即在业务能力素质中注重与岗位相关的技术技能的要求;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注重对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在文化素质中注重技术与社会、技术与人文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扩宽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管理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掌握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从事管理工作的综合性技能。相应地,工商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应该着眼于建设一支多学科、多门类相结合的综合性师资队伍。在专业教师队伍组合上,具备经济、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等多元化的专业背景,这种师资结构比较适应工商管理专业的综合性。一方面在引进教师时,要注意与现有教 师的专业互补性;另一方面要加强现有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进修,建立其终身学习的观念。可以通过派出教师参加各类教师培训班和学术研讨会,通过学习交流和参观、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相应的专业技能。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现有专职教师的培养。首先要积极支持教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专业教师充分利用校内的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基本技术的训练,为专业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要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关系,鼓励教师深入企业生产管理一线,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作流程、新技术、新技能以及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促使教师通过项目开发等活动,积累教学所需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转变,要积极鼓励专业带头人主动加入相关行业协会,努力成为本行业域内的专家。二是注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商管理专业应积极主动地从企业引进一些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的基层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也可考虑从科研院所聘请一些知名专家、教授来校讲授本专业最前沿知识,这样也可以对校内专职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3.进行校企合作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可建立由校内专家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组成的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成员参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课程内容的确定等工作,保证人才培养规格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必须与各类企业展开合作,将企业作为校外教学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机会到企业顶岗实习。在企业实习期间,可聘请现场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老师,使学生有机会进入生产、管理的实际领域,获得真正的职业训练和工作体验。

参考文献

[1]普林林.应用型本科教育解构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09(9)

[2]官灵芳,王峰.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09(2)

工商管理的学科类别范文第3篇

一、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尝试运用模块教学理论,依据课程体系将不同课程模块划分为不同的板块。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其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拓展课以及其他课程等5大课程模块构成。其中,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约为23%;专业基础课主要由“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原理”、“经济法规”、“基础会计”、“统计基础”等课程构成,占总学时的比例约为23%;专业技能课主要由“连销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基础”、“生产运作管理”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训课构成,占总学时的比例约为44%;专业拓展课程主要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与学校特色所开设的一些课程,如“东莞经济综述”、“市场调查与预测”、“管理沟通”、“公共关系”等,占总学时的5%左右;另外5%主要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职业规划的需要,在全院教师所开设的一些特色课程中自行选修。可以看出,目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仍旧局限在学科方面,对于实践操作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相对比较少,同时,过于追求课程体系的大而全,缺乏将相关学科进行有效的衔接。

二、当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呈现趋同化现象

人才培养目标指的是基于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对所需要培养的人才所设定的一种预期。在教学活动组织和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目标是其得以进行的核心,在教学工作中,任何活动的开展通常都是基于这一目标来进行的,例如: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教学水平进行有效评估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该目标能够较好地体现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培养与市场“适销对路”的人才。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一个人学历的高低并不能准确反映其管理能力与水平,而我国高职院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基层管理者,这就导致课程体系设置内涵不清晰、结构不合理,直接制约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另外,在该专业的教学目标设置中,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趋同化现象。尽管各高职院校无论是其办学条件还是历史文化,甚至是在区域依托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是,这一差异并没有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未能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各校自身的特色或不同。因此,在市场需求不断多元化的今天,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仍然无法较好地适应市场发展。

(二)课程体系结构设置缺乏职业性与前瞻性

我国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普遍存在课程体系结构缺乏职业性与前瞻性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体系的设置相对缺乏职业性,同市场发展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在课程的教学中普遍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却相对较少。3.在课程的开展中,应用性的课程比例较低,无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4.学科的设置缺乏实际性、前瞻性等,缺乏对市场发展的有效调研,普遍存在着照搬的现象。5.学科之间的联系比较少,没有充分结合不同学科之间的良性互动,缺乏对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6.学科没有有效地同职业岗位进行对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就业时脱节现象的发生。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在培养和发展中存在片面性,使得学生踏入社会工作岗位后,无法良好地开展和适应工作。

(三)综合能力及技能培养有待强化

通常来讲,要促进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知识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专业实践课程的开展是一个非常适用的方法,它能够有效地体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状况。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所学到的相关理论知识得到有效应用,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应该重视理论和实践的有效整合。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实践课程的配置水平都相对较低,而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则相对比较偏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虽然掌握了较好的理论知识体系,但是对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却比较受限,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只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的错误观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些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与实习实践课程存在脱节现象,还有的院校为了能够凑足学分,在课程体系中重复进行实践课程的设置,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四)实践教学的师资匮乏,课程实施途径单一

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中,普遍重视对专业类别的系统性发展,同时,在学科内容上也主要追求专、精、深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高校教师类别中理论教师占据着较大的比例,而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和技能教师、实习教师的比例却比较低。因此,在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理论能力远大于实践能力的现象。由于实践教学的师资匮乏和能力的不足,导致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不高,就算建好的实验室等基地也大都成了摆设,使用率相对比较低。同时,高职院校的课程实施途径比较单一,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大多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式模式,比较重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同社会和企业的衔接相对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相对比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有创新意识。

(五)考核形式僵化,内容重知识轻能力

现阶段,我国各高职院校教师通常都具有较重的教学任务,为了能够尽快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考核,在大多数课程中都倾向于采用试卷的考核方式来进行,采用论文来考核的方式仅出现在少部分的课程中。一些类似于创业策划、演示等方式的考核,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通常很少采用。而在考试中,通常倾向于采用闭卷考试,只有少量选修课会采用半闭卷或者开卷考试的方式来进行。在题型的设计方面,通常涵盖了选择判断、名词解释、问答和计算等。因此,这一评价方式最终反映出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考核,而缺乏对于主观性分析和扩展性的考核。通常来讲,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对其相关技能的培养,都离不开客观知识的传授,然而,学生仅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基于现实环境所进行的相关决策和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能力,是难以从理论知识中得到提高的,同时,对于理论知识的过分重视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完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

(一)以就业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一般来讲,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可以通过课程体系的设置表现出来。高职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应该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不断提升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市场竞争和合作意识;进而在课程的日常开展中,有效地融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实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对市场需求进行探析,不断地调整和改善自身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适应能力,使得学生的发展能够有效地适应社会发展多元化的需求。在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日常培养中,应该基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加大对学生沟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资源整合和协调能力等的培养,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不断促进其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形成。例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基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需求而设置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基层管理、中层管理和综合管理的能力,同时,还非常重视学生管理咨询能力的提升等。

(二)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为目的,优化课程结构

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满足市场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在人才培养中,需要紧密地衔接“知识—岗位—技能”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1.应基于工商管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充分融合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重视专业性质和学科核心课程的构建,调整课程设置以达到最优的配置。同时,需要同其他学科之间进行有效的衔接,正确处理好本学科与交叉学科间的逻辑关系。2.在课程的设置中需要基于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就业岗位实际操作和需求进行充分协调,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能够为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岗位提供一定的帮助。3.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要全面结合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等,针对企业管理开设相应的课程进行系统化的学习。4.在课程的设置上还要根据该专业的就业特点,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开设创业课程,为学生在以后的创业中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增加实践创新课程的开设比例

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得学生拥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市场需求提供应用型人才。基于这一最终目标,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必须打破传统的模式,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体系。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需要增设实践课程的教学时间,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积极地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2.充分地协调社会实践比重,规范教学管理体系。在开展实践操作课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地协调社会实践的比重,不能只局限在学校层面进行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实验室等配置完善的实验场地设备,同时,设置研究小组,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展实践创新课程。例如,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对管理学知识进行探讨;通过在学校举办企业管理模拟大赛,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等。4.学校应加强同企业或政府等单位的有效合作,利用暑期实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同时,为他们深入了解国家相关法规政策提供帮助。

(四)优化师资结构,促进教学改革

教学工作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师资队伍的影响。在师资力量的设置中,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适应人才培养的改革,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导向,不仅重视教师理论知识的提高,还要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1.教师应重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及时进行相关知识的更新。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师深入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将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光电技术等快速融入到高职教学中,另外,也要鼓励教师进行相关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的考取,从而提升他们的教学经验。2.学校要积极地协调与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可邀请企业或者社会中经验丰富的知名人士到校演讲,与教师和学生分享他们的实际管理经验;同时,还可以通过相关讲座的开展、管理技能演练等方式,不断完善和丰富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强化教学团队的学术能力和企业实务操作能力,不断优化高职师资结构,促进教学改革,从而促进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有效运转与实施。

(五)创新并改善考核方式

工商管理的学科类别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发展导向;应用性人才;工商管理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036-03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大量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要求高等院校在本科层次上能培养出大批在素质、能力、知识等诸方面都适应生产经营一线工作需要的应用性专门人才。但我国的本科教育大多定位于学术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大(高林等,2008)。同时,有关本科层次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导向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尚未达成共识,还有进一步梳理与探讨的必要。基于此,本文以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结合江苏理工学院本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情况,就如何有效地构建职业发展导向的应用性本科人才多维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作初步的研究与探索。

一、职业发展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多维能力模型构建

(一)应用性本科人才的职业发展培养导向

关于应用性人才,国内许多学者进行了界定与分类(季诚钧,2006;杨兴林,2007)。但无论如何分类,实践创新能力是应用性人才必备的要求(贡福海,2013)。本科应用性人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应用性本科教育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为其将来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王秋红,2008)。江苏理工学院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将学生进入职场后的发展目标定位为“企业部门经理”,并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有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要求为指导,从企业对“企业部门经理”的能力素质要求出发,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性本科人才。

(二)职业发展导向的工商管理人才多维能力模型

在一个企业中,部门经理处于企业组织架构中的中层位置,是上级部门的决策信息提供者和命令执行者,是其他部门的服务者和配合者,是本部门的管理者。企业部门经理的德、能将决定着企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要想成为企业的部门经理需要具有多维能力:在境界维度方面,要有做经理、坐经理、作经理的能力;在结构维度方面,要有核心能力、专业能力和领导能力;在层级维度方面,要有基础、中级、高级和专家级能力之分。在对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企业部门经理”的能力素质调查结果,提出企业部门经理培养导向的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多维能力结构模型,如表1所示。

就境界维度而言,“做经理”是指所开展业务的各环节都亲历亲为,这就要求企业部门经理熟练掌握该部门各项工作的要领;“坐经理”指不仅自己要做业务,还要率领和指导员工开展工作,并引导员工融入到团队中;“作经理”就不需要自己具体从事某项业务,要为团队确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为部门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前两个阶段是达到第三阶段的必要前提。企业部门经理的“做―坐―作”过程,显示的是对不同层级和结构能力的要求。

就结构维度而言,“核心能力”是作为一个企业部门经理所必需的、基础且重要的能力,无论其所在何种部门或是承担何种岗位都是应该具有的;“专业能力”是依据部门经理所在的岗位,或是部门类别不同而需要的专业知识、技巧及能力;“领导能力”是指能带领团队不断前进的能力、留住好下属的能力等。

不同的境界维度在各个结构维度上,所要求的层级维度存在差异。例如,企业的营销部门经理在“做经理”时,需要初级“客户导向能力”、中级“团队合作能力”和高级“市场分析能力”、“新市场开辟能力”;到了“作经理”时,各结构维度的能力均提升为高级乃至专家级。

二、职业发展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多维能力实践体系设计

(一)职业发展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多维能力实践体系总体框架

为了便于学生更早、更好地融入社会,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基于企业部门经理培养导向的应用性人才多维能力模型,我们从理念层、载体层、服务层、平台层、设施层五个方面构建了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多维能力实践体系,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职业发展导向的工商管理人才多维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既包括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主要环节,也包括课外创新创业体系建设(黄爱华,2013)。科学的理论课程体系是实践体系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合理的师资结构是实践体系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为此,我们优化了理论课程体系,强化了“身心元素”和“科学元素”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并将企业教师、社会培训师融于学校师资队伍,有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这是“企业部门经理”多维能力实践在理论教学中的体现和反映。

(二)职业发展导向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多维能力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性本科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仅靠学校的课堂教育、理论教学是难以实现的,还要依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鉴于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学生素质教育弱化、学生能力与企业实际需要脱节的现实,为适应“企业部门经理”的培养,我们在整合原有实践教学平台的基础上,以“企业部门经理”多维能力为线索,构建了一个校内校外平台相支撑、专业专门平台相促进、多层多用平台相协调的“企业部门经理”多维能力实践教学体系(见图2),旨在以职业发展为导向,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校内实践教学基于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和专门实验教学平台实现。其中,基础实验教学包括7大模块,即管理学模块、经济学模块、财务管理模块、银行业务模块、市场营销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定量分析方法模块,覆盖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教学内容,其目标在于培养“企业部门经理”的核心能力;专业实验教学则涵盖各专业课的实验教学内容,例如会计学专业的手工模拟实验、市场营销专业的综合技能训练等,其目标在于培养“企业部门经理”的专业能力;专门实验教学包括EPR综合实验、技能竞赛、科研项目三部分,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专业能力、领导能力,即综合能力。EPR综合实验是让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一次接近于真实企业环境的创业演练,训练学生在高仿真度企业经营流程中运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实际操作。专门实验教学满足各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与综合能力同步发展需求,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专业能力。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通过“多方位、多层次”大学生学科竞赛体系的设置,将各级别的学科竞赛科学、合理地结合起来,系统的衔接各层次竞赛内容,由浅入深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达到培养“企业部门经理”的目的。此外,在积极开展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基础上,又积极申报江苏省以及全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这些项目的开展,不仅训练了“企业部门经理”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而且由于与专业相结合,也进一步增强了其专业能力和领导能力。

校外实践教学基于校外实习基地和校企协同平成。其中,校外实习基地的主要功能是承担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任务,目的是培养学生将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运用到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实践能力。此外,学校还与部分较大规模的企业共建校企协同平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如我校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人才支持,形成科研团队和人才培养团队;企业在我校设立企业创新基金、学生奖励基金和教师队伍教研基金,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基地;双方还通过共建实验室、科研项目实施、教材编写等方式共同承担起人才培养的任务。

总之,通过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学生的实践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既熟悉了有关实践操作的方法与技能,又能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准企业部门经理”的综合能力。

三、职业发展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多维能力实践体系的实施保障

培养“企业部门经理”多维能力实践体系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是使培养“企业部门经理”多维能力理论教学体系的与之相匹配,以及管理、保障机制的与之相匹配。为此,应优化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并强化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使得其实践体系顺利实施。

首先,要培养未来“企业部门经理”,需要有一种跟得上时代要求和技术发展要求的培养理念和课程计划。基于对“企业部门经理”所处地位的理解,理论课程体系应包括四个层次:一是身心发展知识,强化学生对身心发展的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二是坚实的经济管理基础知识,目的是教给学生有关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三是专业知识,此类课程着力于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很高的专业能力,同时促进对企业精神、商业环境的理解;四是自然科学、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希望学生能深入了解未来工作将依赖的社会、人类环境,以及他们将面临的专业问题和道德问题。

其次,为更好地突破传统教育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实现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上的共享,应对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网络,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基于此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教师能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学生能从灌输式教学中被拯救出来,更有利于充分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也有效保证了培养“企业部门经理”多维能力实践体系的实施。

最后,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是顺利实施培养“企业部门经理”多维能力实践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只有有了科学、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和保障机制,才能确保人才培养各项措施的落实和运行。健全的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等。“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先进的仿真性实践教学环境、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科学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则是构建强有力的保障体系的四个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高林,吴智泉.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5):44-47.

[2]季诚钧.应用型人才及其分类培养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6,(6):57-58.

[3]杨兴林.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164-167.

[4]贡福海.地方高校卓越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3,(10):50-52.

工商管理的学科类别范文第5篇

我国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我国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才有理财方面的教育,财务管理学属于财政学专业的课程;到80年代初期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学才转为会计学专业课程之一,直到1998年我国教育部颁布高校可以开设财务管理专业,财务管理学才发展成为独立的专业;21世纪初,我国开展高校“211”工程,全国百所院校有近30%的高校设置了财务管理专业。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财务管理专业隶属于工商管理类,其专业课程设置有: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管理学、会计学、投资学、评估学以及财务管理的初、中、高级等等。目前从高校毕业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尽人意,趋势多样。具相关统计2005年北京市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有43%进入生产型企业,20%进入银行,20%进入政府机关,17%左右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和评估、拍卖公司等。结合国内外财务管理人员高校学历教育模式分析,国内部分高校专业课程设置还有不尽合理之处,专业课设置与实践结合太浅,跨度比较大,学科之间缺乏系统性,由此可见我国财务管理人员学历教育培养模式还存在非常大的发展改革空间。

构建我国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着眼于以学历教育为主的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培养模式,我们要将有效的教学方法与专业的课程体系相结合。创新型和前瞻型教学培养模式是我们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员的理念。运用教育技术化信息化理论,培养知识结构最有化,实践能力最强的财务管理人员是我们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员的最终目标。

1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为了实现以学历教育为主的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培养模式,实现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最有化,那么我们必须着眼于课程设置的层次性、连贯性以及系统性,有效实现专业课程的设置能够真的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教学理念;如何将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使学生的能力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充分展现,这是我们课程设置的关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由几个方面组成:首先是管理学课程设置,管理学课程主要有管理学、企业战略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学的学习是为了保证使财务管理人员掌握管理企业的技巧,保企业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其次是会计课程设置,会计课程主要有初、中、高级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报告分析等,学习会计相关课程的目的是掌握分析企业财务报告的能力,由此来判断企业当前和未来的财务状况,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重要依据;金融学课程设置,金融学课程主要有金融学、投资学、国际贸易实务等,学习金融学相关科目是为今后财务管理人员从事财务工作打下基础,为企业进行相关投资时做出准确的风险判断,为企业规避风险,实现预期收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学课程设置,财务管理学课程主要有初、中级理财学、资本预算、短期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重组与破产、评估学、财务案例研究等,财务管理学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人员学习的核心内容,理财活动是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根本。通过系统的学习财务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要掌握投资学、金融学、会计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因为财务管理学是财务管理专业学习的核心课程,在这里我们将财务管理学分为以下三个学习阶段:

第一个学习阶段的课程是较为基础的课程,比如初、中级财务管理学等。初级财务管理学也就是财务管理学原理,其主要学习的是财务管理的本质、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基本观念、基本内容以及基本方法等。中级财务管理学是学习融资和投资,以及资本运营管理、资金收益分配等企业运营流程和基本操作规程。通过对初、中级财务管理学课程的学习,了解基本的财务管理理论和财务管理基础技术,为下一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阶段学习的课程是较为高级深入的课程,比如资本预算、短期投资管理以及国际财务管理等。

第二阶段的高级深入课程是在第一阶段基础上对财务管理学的进一步细化。企业价值最大化能否实现就要靠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资本结构、成本结构进行有效的分析,什么样的资本结构决定了企业投资活动的成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决策是企业运营活动的重中之重。除了重要的投资决策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也很重要,企业的日常运营活动有流动资产、负债管理、现金管理、短期投资管理、应收、应付账款管理以及存货管理等。国际财务管理学主要是学习针对涉外企业财务管理,内容有外汇及外汇风险防范、国际避税、国际转移价格等等。高级深化的专业知识点学习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解决财务问题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

第三阶段课程是对以上阶段课程的扩展和延伸,比如公司兼并、重组与破产、评估学、财务案例研究等课程;第三阶段课程的设置就是将前两阶段的学习成果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习运用解决实际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路、方法提升处理复杂、多元、前沿环境中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

2多元化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人员。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知识,关键是人才,核心是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出版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几种基本要求,就是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这几点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财务管理人员模式,具体体现在财务管理人员将财务管理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的能力,创新管理、沟通合作、解决协调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多元化、多样式教学方式和手段来实现。

2.1财务管理案例学是当前财务管理学培养的新模式,将以往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增加财务管理模拟实习课程,以引导启发式教法为主结合问题讨论研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2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实际财务管理教学中。加强财务管理沙盘教学和实训室的建设,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3鼓励高校与企业对接,通过开展定期、不定期让学生到企业财务部门去兼职;组织学生到企业学习运营流程;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专业与对口企业见面会,将企业与高校紧密联系再一起,高校在掌握企业及时财务管理发展现状的同时,高校相应的培养高素质、高能力财务管理人才。

2.4建立导师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其发展必须把当前的发展与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实行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专任导师和兼职导师相结合的用人机制。研究生导师教学技能及研究水平应得到同等的关注,都应当从事学术研究,并且应当有足够的余暇和精力去了解各国学者在相关学科或领域所做的研究。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人才后续教育教育模式包括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系统,以后续教育为主的执业资格教育系统和专业技术资格教育系统。专业技术资格教育在我国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根据人事部办公厅《关于调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设置的通知》中的类别划分不难看出,财务管理学只是作为工商管理与商业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也即没有专门针对财务管理领域的专业技术资格教育;同时由于我国财务管理学专业起步较晚,对理财人员的执业资格教育在目前在很大程度上限于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