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调查报告特点

调查报告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调查报告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调查报告特点

调查报告特点范文第1篇

本次调查采用覆盖率指标来考察网民规模及对报纸的影响。覆盖率是指在整体居民中一种媒介受众所占比例,以及这部分受众的结构与整体居民结构的比较等。对于报纸来说,覆盖率指标更能准确描述读者市场状况。在福建晋江、四川成都等地的多次调查发现,一份报纸发行量大并不能说明它的读者规模大。如,甲报发行量是5万份,但它每份报纸的平均传阅率是2人次,读者规模就是10万人;乙报发行量是2万份,但它每份报纸的平均传阅率是6人次,读者规模就是12万人次。如果只看发行量,甲报远超乙报。但从实际读者覆盖规模来说,乙报多于甲报。要准确找到实际读者规模大小,就需要从覆盖率角度来测量。

本次调查数据可以推论重庆主城五区14~70岁的所有识字的常住与暂住居民,主城五区包括渝中区、沙坪坝区、南岸区、江北区、九龙坡区。抽样方法首先按照五个区的人口数比例分配样本,然后在每个区划片区抽取调查点,既按地图距离划出访问区域,在每个区域按不同位置选定4~5个调查点。在全重庆六区共有调查点100个。每个调查点在规定时间按照访问员守则定点等距访问10~13个居民。该抽样方法近似于PPS入户调查,相比于PPS抽样,本次抽样方法能够避免高档住宅楼或者新小区无法入户的缺陷。采用问卷面访的方式访问,调查执行时间是2009年5月16~17日,调查员由重庆工商大学新闻专业的100位本科女生担任,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57人份。

一、重庆居民上网情况

1.总体上网居民比例近八成,近四成居民一周上网五天以上

考察居民在调查之前的最近一周里接触网络的情况发现,八成居民在一周里至少有一天要上网,近四成的居民一周上网天数在五天以上(见下图)。

2.上网群体的人口结构

将一周上网天数这一变量与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人群特征指标进行交叉分析发现,19~29岁是上网比例最高人群,其次是30~39岁;学历越高,上网频率越高;从职业角度看,企业领导或管理人员、高校学生、一般职员/秘书、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医生、国有/私营/三资企业的工人等是上网频率最高的群体,而离退休、下岗无业人员、个体工商户是上网频率低的群体。

(1)性别:女性上网比例超过男性。通过检验,男女性在上网频率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2)年龄:18岁以下是上网比例最高人群,其次是19~29岁。

(3)学历:高学历者比低学历者上网频率高,其中,大学本科学历人群上网频率最高。

(4)职业身份:企业领导或管理人员、高校学生、商业服务类人员、初高中/中专学生等是上网频率最高的群体,离退休、下岗无业人员、农民或外来民工是上网频率低的群体。

二、主要网站的覆盖率

1.全国性商业门户网站的覆盖率遥遥领先于政府网站和本地网站,腾讯高居首位

本次调查选择了新浪、搜狐等4家主要全国性门户网站,新华网、人民网两家全国性官方网站,凤凰网、雅虎、联合早报网3家境外网站,本地商业网站大渝网、开心网,本地官方网站视界网、华龙网等网站。以“请您回忆一下,您在最近一周里上过哪些网站”作为界定是否为某网站网民的标准。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性商业门户网站的覆盖率遥遥领先于政府网站和本地网站。腾讯在重庆居民中的覆盖率超过50%,领先第二的新浪10多个百分点。搜狐、网易雅虎都有20%以上的覆盖率。其中,本地网站覆盖率最高的是大渝网(24.6%),主要依托腾讯网的QQ平台成为本地网站中唯一在覆盖率上能与各大商业门户相抗衡的网站。

政府网站在重庆居民中的覆盖率都比全国性门户网站低,相比较而言,新华网、人民网两大国家级官方网站比华龙网、视界网等本地官方网站覆盖率要明显高。

2.对网民职业分布进行分析表明,高校学生是所考察的8家网站中覆盖率最高的群体,其次在自由职业者和个体工商户中也有一些较高覆盖率(见后页表)

三、本地综合性日报读者的上网情况

本次考察了重庆本地五家综合性日报,一家是党报重庆日报,四家都市类报纸: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时报、重庆商报。从本次调查来看,重庆晨报的读者覆盖率是最高的,其次是重庆时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和重庆日报。

1.报纸读者上网情况

调查发现,各报都有八成左右的读者一周至少上网一天以上,有四成左右读者一周上网至少五天以上。

2.报网交叉型受众比例较大

数据分析显示,是各家本地综合性报纸读者同时又是各家网站网民的比例很明显。五家报纸的读者中同时是腾讯网网民的比例高的达到57.9%,低的有46.7%;是新浪网民的比例在四成左右。搜狐、大渝网、网易、雅虎等都有一定比例。

四、结语

从本次调查数据来看,网络已经具备了报纸、电视这两大传统强势媒介一样的覆盖率。重庆居民一周至少有一天要上网的比例近八成,近四成居民一周上网天数在五天以上。并且网民群体的构成特点是越是青年群体和高学历群体,覆盖率越高,特别在企业领导或管理人员、高校学生、一般职员/秘书、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医生、国有/私营/三资企业的工人等群体中上网比例较高。从覆盖率角度上看,大众媒介由报纸、电视两强鼎立开始变为报纸、电视、网络的三强鼎立。

从本次调查来看,新闻网站的发展呈现较强集中趋势,几家商业门户类网站在全国各个城市的覆盖率都位居前列。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几家门户类网站的网民优势还可能进一步扩大,即新闻媒介的集中度特征将更加明显。在重庆地区,全国性商业门户网站的覆盖率遥遥领先于政府网站和本地网站,腾讯高居覆盖率第一位。成都等城市的调查也呈现这种几家商业类门户网站覆盖率遥遥领先其他网站的情况。新闻网站的集中度过高其实存在着一定的文化风险:一是文化需求和走势可能过多被这几家网站所影响,二是文化多样性可能受到影响。

调查报告特点范文第2篇

今年(2004年)是网络传播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之年:它是因特网(the Internet,又称国际互联网)的雏形——美国国防部阿帕网(ARPANet)兴起的三十五周年,也是Yahoo等著名门户网站向公众开放10周年以及网络新闻业诞生10周年。35年前(1969年),刚问世的阿帕网仅有四个节点,它是作为军用科学研究人员相互联系的通讯网络、电脑平台兴起的。35年后的今天,这一电脑互联网络已发展成为服务于人际通讯、群体/社区交流、组织沟通和大众传播等各种不同层次的传播活动、用户(2003年底数据为近7亿)遍布世界各地的世界性复合型传播网络、综合性信息平台,成为迄今发展最快的电子传播工具,其应用功能扩散至人类社会各个领域。10年前(1994年),Yahoo等搜索引擎功能强大的网站正式向公众开放、从此逐渐发展成为著名门户网站;也是在10年前,在美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批传媒网站 [1]——一批敢于领先一步创新冒险的美国报刊在网上建立了网站。10年后的今天,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传媒网站已成为网上内容服务的强大生力军。最近国际上的一些研究数据表明,伴随着因特网的迅速成长,网络与传统媒体此消彼长的竞争态势已开始明确显现;在因特网的发源地美国,甚至已出现因特网挑战电视在传媒领域的主导地位的迹象。 业界组织协会调研显示因特网跃居电视之上成为美国年轻人最青睐的媒介 在人类传播的发展史上,新的传媒手段、媒介的诞生,总是会对原有的传播手段、媒介造成冲击。诚如加拿大著名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所说,“媒介作为我们感官的延伸不但导致我们个人的感官中产生新的比例,而且也导致媒介之间产生新的比例。” [2] 由于新媒介的问世总是昭示着社会传播格局的变动,在因特网于20世纪90年代起以咄咄逼人的崛起势头介入大众传播后,90年代中期,国内外学术界和业界都曾就网络时代大众传媒的未来展开热烈讨论,发表种种推测、看法。由于当时尚处于因特网介入大众传播、传媒建立网站的初期,因而在当时,不论是认为大众传媒将在因特网的冲击下归于消失的观点,还是认为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应对因特网的挑战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同网络媒介共存互补的观点,可说都是主要以逻辑推理为基础的预言。如今,因特网介入大众传播的实践已有了10来个年头的历史,学术界跟踪网络传播实践发展进行的有关研究也有了相当的积累,可以为进一步探讨网络时代因特网渗透进大众传播领域后其与传统的大众传媒的关系、传媒消费市场上的受众选择现状,提供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所得的数据。 最近(2004年9月21日),美国的在线发行人协会发表了其在Frank N. Magic Associates公司的协作下展开的“世代传媒研究”的调查报告。在展开“世代传媒研究”过程中,该协会调查了美国18-24岁、25-34岁和35-54岁三个年龄群中的1235名人士(按人口分布决定比例)。《世代传媒业研究》以今年(2004年)3月到6月期间美国在线人协会对18—34岁的美国人的传媒使用行为展开的连续3次研究的成果为背景,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其研究获得的数据表明,因特网和电视是调查对象最为青睐的传媒,而因特网更是已跃居电视之上:有关“如果在你的生活中你只能使用两种传媒,你会使用哪两种”的问题,调查对象的回答中,因特网占据榜首,回答以因特网为首选媒介的调查对象达45.6% ,回答以因特网为第二选择的调查对象达32.1%;电视尾随其后屈居第二,回答以电视为首选媒介的调查对象达34.6%,回答以电视为第二选择的调查对象达27.8%。18-24岁年龄群的调查对象视因特网为最为青睐的传媒的百分比更高:回答以因特网为首选传媒和二选传媒的调查对象在这一年龄群中分别占50.5%和30.7%。 以下三张图表分别显示调查对象的传媒选择,以及不同年龄群的调查对象中分别以因特网和电视为首选、二选媒介者所占比例:[3]

在线发行人协会开展的《世代传媒业研究》还发现,因特网的优势在于其既提供信息又提供玩乐的效能;在调查对象中,年轻人明显地偏爱将因特网用作新闻的首要来源。此外,在《世代传媒业研究》的上述提到的3次前期研究中,曾发现18-34岁的调查对象常常将媒介串联使用,例如,他(她)们可能边看电视体育报道边在提供体育信息的网站上冲浪以获取更多的体育信息。由于目前18-34岁的美国人基本上是伴随网络的发展而成长为成年人的,而且作为年轻人其传媒消费行为将在传媒消费市场上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因此,他(她)们的媒介选择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研究界有关调查的热点课题。 当然,在线发行人协会是美国互联网络行业界的一个组织,其研究数据固然可以为人们了解因特网在美国人媒介消费中的地位提供参考,但是毕竟由于互联网络行业界的自身利益卷入其中而可能容易使人感到对其研究结果需要进一步验证。更易令人信服的,是独立于互联网络行业界和传统传媒业界之外的研究机构的调研结果,后者对于人们深入了解当前社会传播格局中因特网与传统传媒各自的地位变化趋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调研显示因特网在媒介使用时间上对电视造成冲击 就独立于业界之外的、学界的研究机构的有关调研而言,2004年9月,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新近成立的数字化未来研究中心了“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的分项目“数字化未来”的第四年度报告《环视数字化未来》(Surveying the Digital Future),这一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就公众的媒介使用时间而言,以往曾以技术新颖、视听兼备、传播迅速而笑傲传媒领域的电视正收到来自因特网冲击波的影响。而公众的媒介使用时间的分布,可以说正是衡量各种传媒在社会传播格局中的地位及其在社会信息市场上的竞争状况的指标之一。根据“数字化未来”第四年度研究的结果,美国网络用户观看电视的时间平均每周比非网络用户少4.6小时。而且,该报告中根据用户的网络使用年限细分的数据表明,老资格的网络用户(上网经历达7年或7年以上)比新用户(上网经历不到1年)更易产生少看电视的倾向:老资格的网络用户平均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是11.3小时,比非网络用户的平均每周16.2少4.9小时;而网络新用户平均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是13.5小时,比非网络用户少2.7小时。 [4] 对于“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的分项目“数字化未来”来说,这种发现并非首次,而是四个年度中都有类似的发现。“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起始于2000年,本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传播政策研究中心发起主持的全球性研究项目,200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成立数字化未来研究中心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传播政策研究中心成员带着其研究项目参与其中,从而使 “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在此后变为归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数字化未来研究中心主持。这是一项耗时四年的大型研究课题,曾得到一系列机构的鼎力相助,其中包括美国全国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在线、微软公司、太平洋贝尔、安得森咨询公司、美国全国有线电视协会,等等。该项目归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数字化未来研究中心主持以来,研究工作除了得到安南伯格基金会的支持外,也得到了惠普公司、Accenture公司、时代华纳旗下的Time Warner Companies、微软公司、索尼公司等8家机构的鼎立相助。

“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下一开始就设立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因特网研究项目”分项目,在美国各地调查了2000多户人家(2000年调查了2096户人家;2001年调查了2006户人家;2002年调查了2000多户人家),对网络用户和非网络用户进行比较研究。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数字化未来研究中心此次的“数字化未来” 研究即是前三年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因特网研究项目的延续。在第四年度报告之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传播政策研究中心曾于2000年11月、2001年11年和2003年2月三度发表同样题为 “环视数字化未来”(Surveying the Digital Future)的研究报告。2000年的报告显示,网络用户观看电视的时间比非网络用户少28%(每周4.6小时)。 2001年11月和2003年2月该研究中心的其项目第二、三年度研究报告也有相似的发现:2001年美国网络用户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比非网络用户少4.5小时;2002年美国网络用户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比非网络用户少4.8小时。而且,根据用户的网络使用年限细分的数据表明,老资格的网络用户比新用户更易产生看电视时间减少的倾向:2001年,老资格用户(上网经历达5年或5年以上)中观看电视时间少于非网络用户的比例达34.7%;而在网络新用户(上网经历不到1年)中这个比例则是29.9%;2002年,老资格的网络用户平均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比非用户少5.8小时,网络新用户平均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比非网络用户少2.8小时,而且观看电视的时间少于非网络用户的比例在老资格的用户中也远大于在新用户中,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多。[5] 根据 “数字化未来”第四年度报告,就调查对象的媒介使用时间而言,在“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考察的16个国家和地区中,关于每周观看电视和上网时间的数据都显示出类似的此消彼长的迹象。[6] “数字化未来”第四年度报告还根据研究所得的数据资料归纳了最近10年来美国因特网发展的10个趋势/动态,它们是: 1.在美国,随着因特网的普及,数字化鸿沟正在缩小,但并未结束,因为出现了新的鸿沟/差异,如出现了宽带上网用户和电话拨号上网用户之间的鸿沟/差异。 2.美国人的传媒(使用)习惯已产生变化,并正在继续演变。以往50年间,美国人在家的时间由观看电视主导,但在最近10年中,因特网用户越来越趋向于从过去用于观看电视的时间中“赢得”时间上网。 (关于这个倾向,“世界因特网研究项目”考察的16个国家和地区中,研究所得的数据都有类似发现。) 3.尽管因特网在美国在用户中的可信度总体而言颇高,但是从研究项目的第三个年度起有所下降,第四年度继续下跌。 4.研究者开始发现网上购物中的(心理)变化。尽管在美国人们对于网上购物时的信用卡安全的担忧度仍然甚高,但这种担忧的强度正在下降:三年前这一研究项目的研究结果发现,2/3的因特网用户对网上购物时的个人信息保密性非常担忧,但在第四年度的研究中,该比例下降到了46%。 5.视因特网用户为“怪人 — 网迷”的看法已被抛弃。因特网已进入2/3的美国家庭;3/4的美国人已成为因特网用户。 6.隐私和安全:担忧仍在,但其程度正在发生变化。 7.在美国,因特网正在成为网络用户的首要信息源。 8.在美国,因特网对于儿童的利和弊的问题,依然是人们关注的一个聚焦点。 9.电子邮件往来在美国依然在上网用途中排名第一,但垃圾电子邮件、电子邮箱超载和对电子邮件作复耗时过多又使电子邮件令用户恼怒。第四年度的研究结果发现,已开始出现迹象表明,老资格的因特网用户对电子邮件作复的频繁度将会低于其以往;有关对电子邮件作复的速度,因特网新用户认为对电子邮件应尽快作复或在1天内作复的比例明显高于老资格的因特网用户。 10.宽带上网将带来因特网的大变革。[7] 上述讨论说明,美国业界和学术界有关公众媒介使用、媒介消费行为的两项最新调查都显示因特网作为新兴复合型媒介已在美国传媒消费市场上站住脚,在其同传统传媒的此消彼长的竞争中,因特网在美国已经并不呈显弱态而是势头强劲。当然,笔者在此并不想夸大因特网在社会传播领域的地位和影响。事实上,在传媒发展史上,新媒介对原有的传播手段、媒介的冲击的结果,一般并不是造成后者的消失,而是导致社会传播格局中传媒地位分布的变化,“传媒之间的比例”的变化。传统的传媒面对因特网迅速扩张的现状并不需要妄自菲薄地担心自己一定会被淘汰出局。而且仅凭几次调研所得的数据,是无法就目前因特网的发展对社会传播格局中传媒地位分布的变化问题、对其带给电视在传媒领域的主导地位的冲击问题,给出普遍性结论的。况且,世界各国总体实力不同,因特网目前在世界上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普及率和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因特网的发源地、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在因特网发展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其传媒消费市场上因特网的地位之高目前还不能代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现状。 结合我国的因特网发展情况来说,目前,我国大陆因特网用户数为8700万(2004年6月底的数据),其中宽带用户3110万;上网计算机总数达3630万。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从我国网民在13亿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因特网在我国的普及率依然颇低。在这种情况下,因特网在我国当然尚未在整个社会公众中构成对电视地位的挑战。尽管如此,对来自美国的这些最新因特网调查报告的数据,我们还是值得重视,这是基于下面三种原因:一、美国作为因特网强国,其因特网发展的趋势常常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虽然往往会在一定的时间差之后);二、不论在世界上哪个国家或地区,有一个情况是共同的,那就是:随着网络的发展,电视不再拥有传媒中最新成员的特殊地位,它不应也无法对来自手段更先进的因特网的挑战视而不见,在传媒消费市场的竞争中,从市场竞争的“差别化”规律的角度来说,由于电视同因特网相似之处较多,所以从长远来看,电视在市场竞争中在“差别化”这一点上同因特网竞争的任务也许较其他传统的大众传媒更为更艰巨;三、就年龄分布而言,在中国同样出现了因特网的影响力在年轻人中较高的趋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4年7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我国大陆的网络用户中30以下者所占的比例共计达70.5%,因此在未来的传媒消费市场中因特网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潜势。更为细分的我国大陆网络用户的年龄分布如下表所示:[8] 中国大陆网络用户的年龄分布: 18岁以下

调查报告特点范文第3篇

从尧舜时代开始,及至历朝历代,中国就有敬老、养老的传统。《礼记?王制篇》有云:“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不仅如此,还“五十养于乡, 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毓周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自古以来是农耕社会,是定居生活,靠土地进行生产活动,宗法制度很早得以形成。“每一个人获得的财富、权力、地位都来自上代人的传递和认可,于是尊老、敬老的风气特别得以强调,几乎是一种绝对的理念。”

但是,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要求现代人像古人一样尽孝几乎变得不可能。“父母在,不远游”成为奢望,人员流动性变大,大家要出去打工谋生、干事业,单纯在家中烧饭、端茶、倒水式的尽孝已经不可能。

国家老龄委开展的“中青年家庭养老状况典型调查”结果表明:255位被调查者中,近一半人反映工作太忙照料不了老人,而且影响到了自己正常的生活。“心有余而力不足”是普遍的感受。

而由于计划生育等原因造成的生育率下降,也导致供养资源减少。夫妻2人供养4位老人、抚养1个小孩的“421”模式将成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的主流家庭模式。

而且,死亡率的下降推动了寿命延长,父母寿命提高,赡养时间也逐步延长。同时高龄老人不断增多,家庭里会出现两代老人。另一方面,子女年龄也在相应增长,供养者的老龄化,将导致低龄老人供养高龄老人的局面产生。

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高龄老人的日益增多,急需突破原来的家庭养老方式,建立多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以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

养老居住模式改变

“老人和子女住在一起”的传统养老模式是现阶段老人居家养老的主要形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年青一代纷纷选择离开父母成立小家庭,或异地工作等原因,近年来我国空巢家庭的比例在不断上升。调查显示,北京“老人单独居住”的比例已高达46%,相比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或中西部地区的养老模式仍然较为传统。

而闰土咨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老年研究所推出的《中国养老居住模式》研究报告显示,有超过半数的老人表示未来有可能改变养老模式,单独居住老人的改变可能性更大;在有可能改变的老人中,40%会选择入住养老机构,其次是需要保姆或小时工照料生活起居,再次是换到老年社区居住。

虽然传统养老模式有其自身优势,但不可避免的代际矛盾和老人失去自己的晚年生活,已经成为这种模式的最大问题。数据显示,1/3以上的老人不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北京老人的拒绝率更高达50%。

概括地说,经济社会较发达、思想观念较先进地区,传统养老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满足老人的要求,必须有新的养老模式作为补充,甚至是代替传统养老模式,才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需要。通过数据了解到,老人更希望和子女住在同一个小区或邻近小区,既彼此保持距离,又不要住得太远,是老人理想的与子女的居住距离。

上述研究报告显示,对于养老规划,27%的老人表示会选择养老机构。这一数字反映出,老人对养老机构的认识在逐渐转好,对养老机构的接受度在大幅提高。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能够令老人改变居家养老的关键因素是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即在夫妻双方都处于半自理状态下,老人放弃居家养老的可能性最大,且选择养老机构的比例最高,达到50%;当老人身体状况较好或仅有一方需要护理时,更倾向寻求保姆或小时工照顾。

随着近年来养老机构的不断发展、设施设备和各项服务不断完善、服务人员素质不断提升等,人们对养老院的认知也在逐步转变。特别是“421”家庭中,老人对养老院的抗拒心理在逐步消除,甚至去一些收费高昂的养老机构,已成为其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的象征。近年来,养老机构自身的发展也呈现出多层次、连锁化、国际化的发展特点,满足了不同阶层的老年群体的需求。

上述调查报告特别指出,中等偏上文化知识的老人更有可能入住养老机构;且经济收入越高的老人,越有可能入住养老机构。

社会养老机构不足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早在1965年,法国就成为第一个老年型国家,之后是瑞典。20世纪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步入此行列。

由于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和西方居家形态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国家养老对策的共同之处是依赖“社会养老”功能: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老年人被赋予了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情况,采取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

以美国为例,老年人的居住设施大致分为五类:独立式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养生社区,每一类辅以相应的服务管理体制。

中国也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2011年2月民政部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基本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会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到2015年,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0张,养老床位需新增340多万张,直接新增养老服务就业岗位500万个,机构养老将成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

规划还指出,对社会组织兴办或运营的养老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予以支持。

但目前,老年社会服务体系尚待建立和完善。我国老龄事业尚处在发展初期,社会养老服务供需差距较大,我国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只有19.7张,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而且,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公共场所较少,现有的老年活动场所设施落后,使用率低。据一些省份统计,建有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室)的城市社区比例不足30%。可以说,从城市规划到社区资源配置,从社会监管机制到法律法规保障等,各方面建设都还比较初级甚至是空白。

此外,行业监管对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目前国家尚未出台养老机构管理的专项行政法规,养老机构的准入机制尚未建立,民政部门对各类养老机构的监管缺乏法律法规依据。一些养老机构和小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未在任何部门登记,游离于政府监管范围之外,虐待老人事件和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老年人合法权益难以得到维护。因此,在发展初期就制定好游戏规则、准入机制、评级标准等,让市场更规范,对我国老龄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养老机会

国内养老机构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办的,包括各地的社会福利院养老床位,托老所、农村敬老院,以及民政部门投入的老年公寓;另一种是民办的,主要由民间资金、国有企业、医院等兴办的社会化养老机构。

以前,社会化养老基本上都是靠政府财政支持,而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政府财力有限,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便顺理成章。从2000年国家11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开始,国家几乎每年都会出台相关政策。

新近审议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在明确政府支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责任方面,规定各级政府应当逐步增加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并在财政、税费、土地、融资等方面采取措施,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设施;针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难”的突出问题,草案从城乡规划预留用地、土地取得方式及用途管制等三个层次对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作了特别规定。

其实,各级政府从上至下,已经出台了不少优惠措施。在河南,社会养老机构用地与公办养老机构一样,享受土地划拨政策;水、电、气、暖价格与居民相同;占地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用;免教育附加费、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多种税费;还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等等。

河南18个市地当中,郑州、洛阳、安阳、信阳、商丘、驻马店等6个市地近两年已经出台相关细化补贴政策,对新建社会养老机构进行建设补贴和床位运营补贴。如郑州,一张床位最高补贴建设费用3000元,床位运营费用按入住老人数量每人每月补贴150元(须入住三个月以上)。

类似河南出台的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养老机构建设的政策措施,全国各地大同小异,只是具体补偿标准有些许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