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土木工程数字化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信息处理;土木工程;发展趋势
建设土木工程信息化,是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实际的现实需求,也是土木工程未来发展的战略任务,具有深远意义。从国家发展战略上看,土木工程信息化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实现富国富民理想的一大支柱。土木工程信息化是整体提高土木工程行业建设科技水平的有力手段,并将形成土木工程信息化这样一个新产业。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看,建设领域信息化是政府改革和建立高效、透明管理机制的催化剂。从土木工程企业的角度看,土木工程信息化可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加速企业在宏观及微观上管理模式的创新,并极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1 土木工程信息化涵义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信息汇集处理高新技术对传统土木工程技术手段及施工方式进行改造与提升,促进土木工程技术及施工手段不断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将引起土木工程企业管理方式的深刻革命,必然推动企业团队的重组及施工流程的优化,促使企业管理理念和手段的革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土木工程市场发展的高级阶段,必定融入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和信息产业,从而实现土木工程的高效益、高效率。
2 土木工程项信息管理实例分析
市政管网系统工程的一般信息管理基于GIS的某油田管网信息系统的研制是基于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SuperMap GIS 5,结合Su- perMap Objects 5、现代可视化开发工具Visual Ba- sic 6.0以及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而进开发的。具体功能有: (1)管网浏览与属性信息查询。 (2)管网横剖面信息查询。 (3)管网事故分析功能。管网系统工程中的灾害预警信息管理城市生命线工程系统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是推动生命线工程的抗震防灾研究由“被动”抗震阶段向“主动”抗震阶段发展,建立相应的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防灾减灾决策系统,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工程减灾领域中的优势。因此,在参考国内外生命线防震减灾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发了以某工业区为背景的城市生命线震害预测系统。具体特点为: (1)在结合已有的震害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将震害预测理论形成震害预测模块,并开发了通用的 Monte-Carlo模拟程序,该程序可打开.txt形式存储的网络邻接矩阵,并可将震害结果保存于各种文本格式的报表,便于进行大型的网络连通性计算分析。
3 发展土木工程信息化途径
3.1 建立土木工程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计算机、通信、控制及信息处理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设备,现代建筑师可以充分直观地展示新时代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美学,可以尽情地表达大胆的创意和神奇的构思,超越时间和空间,塑造并优化创作成果,使其创作成果达到传统创作方式无法比拟的新境界。例如以模型为对象的三维协同设计模型,采用了模块化的模型设计技术,使得设计方法从平面设计走向模型设计,由于模型设计采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从而实现了共享的集成化工作模式,设计人员(多专业)在同一个模型上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条件传递和确认,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共享。这些信息资源将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设计、采购和施工),图形由计算机系统自动产生,使得设计人员可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优化设计方案上,设计过程更为直观形象。而以可视化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设计环境,在三维模型设计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可视化技术以及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以专家库、知识库为支撑,研究新的设计管理和设计模式,构造一个更易于操作、具备智能化的设计环境。
3.2 建立土木工程管理的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一项各行业普遍适用的高新技术,必须与行业技术有机结合方能发挥作用。为使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规范、有序、健康、高效地向前推进,须准确高效地制定土木工程技术应用标准和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修编标准,便于检索查询和管理有关标准,随时随地选用标准和对标准的执行进行检查验收,从而有效地推进标准化管理。信息技术给实体的数字化、时间的缩短、空间的缩小,对实体本质的把握更为科学,工程项目的单件性、时代性、环境性、多要素性决定了项目信息的大规模性、变动性、多门类性,信息技术使工程成为数字工程。而数字工程的建立,使工程管理进入新阶段,包括项目融资拓宽渠道、项目策划优选优化、项目设计电脑化,项目施工管理中运筹学在工期控制上的应用,多因素分析在质量控制上的应用,动态进行投资分析等。信息化使工程管理档案化、数字化、动态化,为工程的策划和融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修等全过程的管理提供便利的条件、全新方法和手段。
3.3 建立土木工程基于互联网的方案优选。 施工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人才招聘的企业商务贸易信息系统互联网正在逐步深入土木工程,既在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发挥越来越大、越来越广泛的作用,同时又为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方案、技术措施方案、种种合作方案有效进行比较,高效进行优化,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和水平。通过电子邮件、互联网传递,使建筑项目和承建商、材料供应商的信息沟通有效克服招投标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同时增强透明度,推进公开化,网上招投标相当规模业务的开展将会更加规范市场行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使招投标的竞争在更广范围更高的层次上进行。
4 结束语
在21世纪科技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土木工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符合了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潮流,同时也跟上了时代的发展步伐,因而在社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递增,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空间资源利用紧张,所以开发利用地下资源将成为缓解空间紧张最有效的方法,无论是在其他国家还是国内的发展城市中,地下施工建设和开发都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目前,国内城市应用地下工程建设技术已经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必将带来地下空间合理利用的又一个起点。
二、科技信息化为土木工程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随着科技信息化的不断进步,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这也是目前新形式下国家发展的方向。科技信息化就是利用科技设备实现现代科技提升工程效率,并且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成本。通过科技信息化建设过程,使现代化的建设理念贯穿土木工程发展全过程,甚至在以往工程建筑技术难以完成的建筑工程。通过科技信息化在土木工程方面的扩大应用,不仅提升了建筑工艺,也扩大了建筑领域,为土木工程的发展带来了崭新的机会。
1、土木工程中的“三S”系统应用与推广
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集成综合,构成整体,实时,动态的对地观测,判别,分析应用,在土木工程界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具有广阔的前景。近年来提出的“数字城市”的要领就是在“三S”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综合应用GIS、遥感、遥测、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显然,“数字城市”是以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的网络通信技术为背景的技术服务系统。这一系统的使用和全国推广,必将把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技术控制方式现在以及未来发展形势
对于一个大型的复杂工程项目,可能需要多个成员甚至多个设计部门的参与和设计,也需要其他的在线咨询与协同工作,或由分布在不同的地域的设计人员,设计分支机构,协作单位或部门使用不同的软硬件平台和不同的设计手段在同一规定的时间段完成。针对电子数据与数据管理系统的方便应用,目前国外以开发出系列化的双向无线电通讯设备,用于工地的联络,以及利用GPS技术的人机通讯设备。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得国际承包商可以克服地域的壁垒。
3、土木工程的应用离不开对于现实模拟技术
在传统的土木工程中,人们不得不用一些平面图纸,用特定的符号传递大量的信息和数据,这种方法受到信息接收者的行业、知识结构和经验等的限制,而且随着新时代土木工程的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使用这种方法交流起来比较困难。虚拟现实技术为土木工程中的交流提供了一种新的前景和手段。另一方面,它在结构设计中的计算、施工过程的模拟等复杂计算过程中更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计算机三维图形技术实现可视化计算,可以将设计参数变化以后的结果直观的显示出来,在结构的优化设计等方面也会出现一个很大的飞跃。通过虚拟技术的应用,将设计时间和施工时间相对缩短,空问相对缩小,通过计算机计算和人机交互,对最佳方案的选择使得获得最佳工期、最低费用和对资源的最有效合理利用成为可能,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把握的更为准确、科学。土木工程能够使用的时间,以及在不同空间内的发展,都成为科技人员重视的研究问题,环境对于建筑影响,以及结构在不同空间内有什么变化,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方向。而模拟技术的扩大应用,使这些热点研究问题得到很好的控制和解决,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因为模拟技术应用而实现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结束语
【关键词】土木工程;现代土木工程
一、现代土木工程发展趋势的表现特点
适应各类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要求,人们需要建造大规模、大跨度、高耸、轻型、大型、精密设备现代化的建筑物,既要求高质量和快速施工,又要求高经济效益。这就向土木工程提出新的课题,并推动土木工程这门学科前进。它的发展趋向具体地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 工程地质和地基方面。建设地区的工程地质和地基的构造及其在天然状态下的应力情况和力学性能,不仅直接决定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还常常关系到工程设施的选址、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的选择,对于地下工程影响就更大了。工程地质和地基的勘察技术,目前主要仍然是现场钻探取样,室内分析试验,这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为适应现代化大型建筑的需要,急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创造新的勘察方法。
2、工程规划方面。以往的总体规划常是凭借工程经验提出若干方案,从中选优。由于土木工程设施的规模日益扩大,现在已有必要也有可能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规划水平。特大的土木工程,例如高大水坝,会引起自然环境的改变,影响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等,这类工程的社会效果是有利也有弊。在规划中,对于趋利避害要作全面的考虑。
3、建筑材料方面。高强轻质的新材料不断出现。比钢轻的铝合金、镁合金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已开始应用。但是这些材料有些弹性模量偏低,有些价格过高,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而尚待作新的探索。另外,对提高钢材和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虽已取得显著成果,仍继续进展。
4、工程施工方面。随着土木工程规模的扩大和由此产生的施工工具、设备、机械向多品种、自动化、大型化发展,施工日益走向机械化和自动化。同时组织管理开始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日益走向科学化;有些工程设施的建设继续趋向结构和构件标准化和生产工业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造价、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解决特殊条件下的施工作业问题,以建造过去难以施工的工程。
5、工程设计方面。人们努力使设计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达到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目的。为此,已开始采用概率统计来分析确定荷载值和材料强度值,研究自然界的风力、地震波、海浪等作用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与统计规律,积极发展反映材料非弹性、结构大变形、结构动态以及结构与岩同作用的分析,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结构可靠度极限状态设计法和结构优化设计等理论;同时发展运用电子计算机的高效能的计算和设计方法等。
二、土木工程在未来如何发展
1、指导理论的继续发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土木工程工程技术理论的核心部分仍然是力学,新的分析方法和新的数值处理方法将是土木工程中力学的突破方向。在对复杂结构、流体介质等情况下的受力分析和近似上,现有的方法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更加专门化的数学在将来也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用以处理土木工程技术中复杂的数值问题。更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得对复杂的情况的模拟更有把握,更接近于现实。力学也会突破宏观框架,向微观发展,控制论,虚拟现实等技术也在力学中加深影响。
另一方面,土木工程学科将向周围继续发散,与材料,环境,化学,电子信息,机械。 城市规划,建筑等相关学科进一步的交叉,融合,互相支持,互相服务。土木工程内部的次级学科也同时会在现实需要的推动下产生出新的学科,如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利用就使得新的地下规划学科有了产生和发展的必要。不同次级学科的理论也会相互渗透,比如现在就有一些大型体育场馆采用了类似桥梁的悬索结构。
2、工程实现的变化。土木建筑的最终目的是建设出合乎设计要求的工程构造物,从设计到成果中间需要一个很长的工程实现的过程。这也是土木工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土木工程最重要的方面,有了好的理论和设计,没有好的工程实践,一样不会产生一个优秀的作品。
信息时代正在迎面走来,其他学科和其他方面的新观点新技术,必然的也会影响到土木工程。并且为这一传统学科注入新的活力。包括控制理论,施工技术,新材料,环境工程,经济理论等等。
2.1全过程信息化。信息化的特点将更深的渗透到未来的土木工程中,重点不仅仅限于CAD方面,也包含对工程进度的管理、运行中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对建筑物结构,强度,可靠性的分析和相应对策的决策等。这些也是主动控制和智能化实现的基础。
全过程信息化对今后的土木建筑构造物的维护有很大的意义。比如可以使用植入的传感器配合电子计算机实现对建筑全方位的实时的监控,及时掌握整个建筑物的状态。我国现在正是基本建设的,20~30年后,现在这些建筑物逐渐进入维护期。如果能在现在建造过程中就做好各种信息化准备工作,对今后维护也大有帮助。
三、土木工程未来发展趋势
1、三S系统应用发展
三S系统由H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系统与GPS全球定位技术系统构成,可实时、整体、动态的对地展开判别观测、应用分析,因此在土木工程领域该系统发挥了显著的优势作用,同时具备广阔的发展提升前景。数字化城市发展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三S系统发展而来,也就是说其综合了遥感、GIS、遥测、多媒体、网络与仿真虚拟技术对城市各项功能机制、基础设施展开自动采集、发挥决策辅助作用并实施动态化管理监测,很明显,当前数字化城市便是以该类数字化的处理信息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作为发展背景的科学服务技术系统。
2、单机方式顺序科学转变至网络协同控制与并行设计
就复杂大型的项目工程来说,其很有可能需要较多设计部门、众多成员的共同参与,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协同合作并提供在线咨询服务,还可由不同地域分布的分支设计机构、设计人员、协作部门单位应用多样化平台软硬件与设计方式在相应规定时段内良好完成。为有效解决该类复杂系统问题应良好的应用开发土木工程设计的协同并行技术。另外,智能化建筑工程与检测结构亦是土木工程基于信息化发展背景的未来发展的趋势。项目管理与电子数据同样是土木工程实现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工程建设施工是当今土木工程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重要领域,基于系统复杂工程在施工阶段中由报价投标、预算到签订管理合同、评定分析质量直至竣工验收各阶段均需要进行大量数据信息的处理,整体施工单位控制与辅助管理均会被纳入至辅助计算机施工技术体系中。当前土木工程领域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已经令国际承包商真正跨越了地域壁垒,实现了共享式、协同式、智能化的行业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土木工程实现了质的飞跃,我们只有科学遵循其内涵特征、发展现状把握工程建设未来发展趋势动向、制定科学实践发展策略,才能真正推进土木工程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2-0000-01
21世纪是只是大爆炸的时代,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现阶段,计算机在建筑方面的应用更加的深入和广泛,计算机技术引入对于我国的建筑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具体说来,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在建筑工程中的项目管理、工程设计等方面。文中介绍了目前计算机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情况,就建筑工程行业如何更好发挥计算机技术的强大功能提出了几点意见。
一、计算机技术在土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情况
(一)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土木工程信息化管理
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实现了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极大的提高了土木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和质量。计算机应用于土木工程管理主要是通过各种管理软件来实现的,通过专业的管理软件实现对工程设备、设计规划、管理制度、工程质量、工程预算和造价、施工合同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具体说来,应用于土木工程项目的管理软件包括电算化、办公自动化、招投标、预算造价等方面的系统软件,这些软件的应用为土木工程项目的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实现了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1]。
(二)计算机技术在土木工程项目辅助设计方面的应用
CAC即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简称,辅助设计就是通过计算机的自动编程功能实现对输入的设计资料的优化和绘制出图的过程。CAD在土木工程项目中发挥着巨大的优势,表现在:(1)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在传统的建筑设计模式中,对于设计出现的问题和错误的整改或者是设计的调整和优化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质支持,CAD软件自带防错功能,并且可以实现对设计文件的便捷修改,从而减少了重复劳动,大大降低了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另外,技术人员可根据自己喜好和习惯选择特定的操作背景和方式,开拓了设计空间[2];(2)可以确保设计的精确度。建筑设计的尺寸很大,表现在设计图纸上需要大比例的进行缩放,在传统的手工绘图模式中由于缩放尺度太大会影响其精确度,这种情况给实际的施工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麻烦。CAD在缩放后也可以完全保证图纸的精确性,同时此软件还附带强大的计算功能,这些优势都极大的保证了最终设计的精确程度;(3)美化了设计成果,使设计方案更加直观。在传统的手工作图模式中,经常会因为设计的误差和错误进行涂改和修补,CAD软件的应用很好的避免了这些问题,确保了设计方案的整洁和美观。另外,利用CAD软件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可以形成三维的立体模型,通过光线和阴影的设计使得设计成果更加的逼真形象[3]。
(三)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虚拟仿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现阶段,在虚拟仿真领域的主要研究包括结构建模、分析法设立和仿真系统研发。其中跟土木工程密切相关的是结构建模以及分析法的设立。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引入了数字仿真技术,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今天的仿真技术可以实现动态模拟、计算结果的自动生成等功能。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优势表现在:(1)仿真模拟技术实现了土木工程的本构关系以及数学建模。比如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都有许多说法,每个破坏准则只有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情况下才适用,另外,本构关系是建立在试验所得数据上的,不是由理论推导出来的,所以实际操作中很难分析其强度以及耐受性。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限元法可以对混凝土强度等指标进行分析和研究[4];(2)仿真技术可以实现设计成果的全程仿真模拟。比如,通过计算机技术建立桥梁或者是其他建筑的仿真模型,然后对其施加压力或者通过其他手段改变其构造,在这种变化下进行模拟受力分析可以得到准确的结果,从而可以对于建筑的力学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推动计算机技术在土木工程项目中应用的手段
(一)加强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
要加强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需要做到以下两点:(1)加大对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培训力度,提升全体工程人员计算机使用意识和使用水平;(2)加大对信息化管理的宣传力度,提高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水平,组织信息化管理教育培训活动,引入更多的专业的信息化管理软件。
(二)建立土木工程单位内部信息共享机制
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土木工程企业内部建立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平台建设完善企业信息共享机制。企业和员工之间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及时解决工程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使土木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同时保障了企业和员工双向利益[5]。
(三)开发并利用各种建筑工程软件
为了满足时展的客观要求,建筑企业和信息技术企业要加大开发力度,开发制造出更多的工程软件,以实现工程建设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同时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对工程的监督管理。
三、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计算机技术强大的声音、图像处理功能使工程设计更加的直观、具体,为工程项目设计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现阶段计算机在建筑土木工程的设计和仿真模拟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计算机技术会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开发出更多更丰富的功能,在建筑土木工程领域取得更好的应用成果。
参考文献:
[1]任爱珠,王道堂.土木工程中的计算机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5(02):138-140.
【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测量课程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42-02
1.引言
为云南工程建设培养和输送创新型工程技术人员人才,是云南本土农科院校当之无愧的社会责任。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培养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性问题,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又能满足云南社会和经济建设所需求的现代化工程技术人才。在信息化测绘时代,企业对测绘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学生的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促使学校教育要能够跟得上日新月异的测绘学发展步伐,培养出具有技术型、应用型及生产第一线型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测量技术人才。要重点改变学生高分低能,思维灵活性差现象。
2.《工程测量》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课程内容庞杂、结构松散,应用面广,对于长期以来适应逻辑推理的学习与思维方法,且对于建造过程又缺乏实际体验的学生来说,会感觉课堂教学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材版本多、难以统一,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衔接少。(3)考核内容及形式过于单一,闭卷的书面考试仍然是目前最主要、有时甚至是唯一对学生考核的形式。由此造成了学生“考前背,考后忘”的现象。(4)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灌输、轻自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3.《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工程建设单位要求的工程素质
卓越工程师是创新能力+严谨态度+责任意识+积极思考。因此要培养学生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测量技术规范,具有较强的数字测图能力、控制测量能力、GPS测量能力、工程测量能力、地籍与房产测量能力、摄影与遥感技术能力、测绘计算机应用能力及测绘管理能力,适应土木工程一线技术或管理岗位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的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信息化阶段的测绘学要求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熟练掌握测绘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运用各种测绘仪器设备、有效解决各类工程中的测量问题的基础上,将经典测绘方法和先进技术、传统仪器和现代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借助全站仪、测绘机器人或自动测量系统等新型设备,进行测量数据自动采集、处理和分析,逐步推行数字一体化测图。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尽快承担所在单位的生产任务。
3.2测量新理论,新技术,新仪器对测量教学改革推动作用
工程测量课程体系的核心特征是地面点定位,工程测量的确定工程点位技术是土木工程建设的基本需要,例如如,施工测量实际上是测定点位的技术过程保证工程优质的重要步骤。
测量新技术,新仪器其导致测量基础理论,技术方也在更新,例如GPS 定位技术应用,控制网建立方法的就应更新。控制测量教学改革目的就是围绕GPS 定位技术建立控制网的全过程,系统、全面地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提高能力。学生应掌握应用最新测绘技术建立控制网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地球椭球体理论基础,能熟练地操作全站仪、GPS 接收机、电子水准仪等,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和开发能力。GPS 控制网的高程精度低,高精度的全站仪和电子水准仪,正好解决问题。
全站仪, 数字水准仪应用导致地形测图,施工放样, 精密高程测量等技术都发生改变, 教学中重点讲解全站仪特点和优势是其效率高、功能强、作业简便等优势在工程测图,放样, 变形观测等方面中迅速得到广泛应用,数字水准仪的优势是高精度、多功能,自动记录等优势主要应用高层建筑沉降观测,高速铁路测量,大坝变形观测。
3.3 合理有效利用先进教学手段
以现代化,综合化,个性化,信息化等高效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授课,利用网络课堂,虚拟测量仪器,远程教学建设立体化,全球化,全方位,动态交互式信息教学方式,大破传统课堂时空限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新的认知方式。同时教学中做到平实、真实、丰实、扎实,实现高效测量学课堂教学。
4.加强实践性教学,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建立现代工程教育观念
4.1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涌现出许多新思维、新工艺、新技术、新手段,如果不能及时跟上就会落伍。我们把工程测量课程内容增加如GPS全球定位系统、全站仪、数字化仪、绘图仪、扫描仪、全数字测图系统及测图系统软件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了加强,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讲解全数字测图系统。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实现数字测图内业数据处理的实验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数据处理及计算机编程能力,可以胜任数字化测图、GPS观测、地图数字化、土地信息系统等工作。
4.2注重能力的培养
卓越工程师要有:创能力+严谨态度+责任意识+积极思考。培养“懂测绘、精放样”的一线测量技术人员。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会现代测绘仪器(全站仪、gps)的使用,能进行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放线,会编制施工测量方案。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具有承担建筑工程中施工测量的工作能力。
所以学生将拥有测量仪器使用的能力;地形图测绘的能力;地籍、房产测量的能力;控制测量和平差计算的能力;工程测量的能力;数字化成图、航片处理、外业调绘的能力;测绘软件应用的能力、GIS应用的能力;卫星遥感应用的能力等。
4.3产教结合,拓宽实习渠道保证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培养应用性人才,产学结合是途径。为加强实践教学,学校建立了工科实验技术中心。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工程综合应用能力,也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综合机构。强化基本技能和工程能力训练,为学生参加实际生产作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卓越工程师要善于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践问题,满足社会需求。
4.4用现代信息技术讲授信息时代工程测量课程
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信息化手段和工具,以“把学校建设成以面向校园,面向社会的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虚拟大学”为目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 、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信息等) 、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形成一个数字化空间,使得现实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开来,从而提高传统课堂教学的效率,扩展传统课堂教学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3]。实现从服务器、网络等硬件环境,到教学、科研、管理等应用软件系统的一体化校园数字应用空间,实现资源全球化、教学网络化、教材多样化、管理智能化、环境虚拟化等,多媒体网络传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发展,使教学活动可以脱离物理时空的限制,实现虚拟化教育环境的构建,如虚拟图书馆、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校园等。
4.5利用信息社会资源(电视,网络)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无论是电子政务建设、国土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编制、生态环境保护、农作物估产、病虫害防治、流行病控制、文化遗产保护,还是气象预报、灾害监测、智能交通、网格化城市管理、现代物流、车载导航等,都离不开测绘技术。卫星定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测绘高新技术在灾害监测、灾情评估、救灾部署等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全面准确地监测、分析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工具 。通过网络地图服务,人们可以搜索工作学习、休闲娱乐、投资消费等方面的方位信息,进行交通路线查询。使用测绘提供的车载导航、手机定位等服务。110报警指挥系统、120急救指挥系统的建设,都离不开测绘的支持。测绘技术是可以实现各种与空间位置相关的社会信息资源的叠加、融合,促进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进程。因此,现代测技术已渗透到社会方方面,与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通过日常现代空间技术,信息技术使用,能更好掌握工程测量知识,培养有创新能力工程技术人才。
5.结语
总之,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测量仪器使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现代测绘技术(GPS,GIS,RS技术)在工程项目中应用,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创新教育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大批走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适应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工程测量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教育应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测量岗位素质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培养大批与国际接轨的优秀工程测量技术人才。为云南工程建设坚输送合格测绘人才。将会更进一步推动云南全省土木工程建设跨越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