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意识不足的表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加盟关系;加盟费;加盟商;加盟品牌;创新活力
一、概念
1.加盟费:被特许人为获得特许经营权而向特许人支付的一次性费用。
2.加盟品牌:具有授权加盟资格的品牌持有者,经营品牌的特许人。
3.加盟商:加盟品牌授权下的经营者,品牌经营的被特许人。
4.加盟关系:加盟品牌对加盟商进行特许授权后双方形成的双向关系(由于加盟关系形式的多样性,所以本文的讨论范围也在特许经营这一范围内)。
二、加盟双方选择加盟与被加盟的原因
在加盟双方确立加盟关系之前,加盟双方的选择加盟动机促成了加盟关系的形成,这一动机分别来自于加盟商和加盟品牌。
1.加盟商
(1)加盟商自身缺乏产品和技术及其他方面资源,需获得加盟品牌的支持。出于对自身短板的不自信,包括产品和技术优势为主要的原因导向,使得加盟商选择了有产品和技术做支撑(硬件条件),具备完善的组织管理能力及品牌影响力(软实力)的加盟品牌作为加盟对象。
(2)加盟商认可加盟品牌。当加盟品牌通过“秀肌肉”的形式展现了自身强大的实力后,必然会吸引到一部分人对其关注,加盟者是这一行动的直接参与者,并作出了具体加盟行为。
(3)消费者认可该品牌。除了加盟商认可品牌外,作为品牌的消费对象,“消费者”认可品牌比加盟商认可该品牌更有说服力,在这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促成加盟商的“付费”行为。
(4)利益的驱动。通过加盟能够较为迅速的带来品牌资源和消费者的认可,催生经济利润。
2.加盟品牌
(1)为了获得经济利润。企业以经济目标做为活动目标,加盟作为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收益方式,面向广大目标群体,吸引加盟商加盟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润。
(2)提升品牌影响力。由于加盟商的区域分散性,所以被加盟会经济而有效的扩大品牌区域分布率,这种分布的广泛程度会直接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进而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3)减少加盟品牌“被山寨”的风险,品牌被加盟一方面提高了产品覆盖率,提升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会对同类别品牌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在数量上形成压力,减少竞争对手在加盟区域的布局动机。
(4)加盟关系作为值得信任的伙伴关系,扩大品牌共识体的范围,增加加盟双方自信。
三、加盟双方创新活力不足的原因
在品牌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活动缺乏创新活力,以至于影响了品牌的长期发展。而导致加盟双方创新活力不足的原因来自于:加盟商、加盟品牌、双向关系。
1.加盟商
(1)部分加盟商本身缺乏创新意识。加盟商加盟后创新活动的基础是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意识是影响加盟商创新活力的思维本质问题。
(2)加盟关系的确立使得加盟商没有了资源顾虑,造成对既有资源过分依赖。在加盟关系确立的过程中,加盟费是加盟双方交易的基础,且这笔交易是值得信任的。通过加盟费,加盟商自然认为可以获得保值的加盟项目,享受加盟品牌提供的资源和服务项目,借鉴加盟品牌长期的成功经验,加盟者自信可以长期处于一个富足且稳定的状态,这种长期对既有资源的满足感会严重影响加盟商创新活力。
(3)加盟商本身力量薄弱,没有对产品和技术的控制力。据上文提到加盟商选择加盟的原因第一要点(加盟商自身缺乏产品和技术及其他方面资源的支持),一般情况下,加盟商不具备对品牌产品和技术以及其他方面的控制力,所以在加盟后,仍然会受加盟品牌的控制,很多时候创新活动受产品和技术方面的困扰,这种非经济因素的困扰导致创新受限,把本该有的对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转移向经营方式的创新,所以加盟商创新可见的也多是对当前的管理思路和产品可塑外在的创新,难以实现结构性的创新。
(4)创新活动不受加盟品牌的支持,创新要面对高成本的风险。加盟品牌出于对品牌发展的长远考虑,所以更加愿意选择平稳的发展和自上而下的创新活动,所以加盟商的创新活动不受加盟品牌的支持是合理的。加盟商选择加盟品牌的时候,风险小是支配其选择的重要因素,加盟选择动机也带有了规避风险的趋向。在面对创新这一新问题时候,不仅要考虑市场的接受能力和已经形成的其他环境压力,在创新活动不受加盟品牌的支持的情况下,创新要面对高成本风险,其中这一过程风险成本包括经济,人力,时间成本等,而这些成本中最大挑战便是经济成本,如果创新活动的投入和产出结果未达到预期效果,那么创新活动会严重受挫,影响其他创新尝试。
(5)组织发展惯性僵化了创新环境。加盟关系的确立将加盟商限定在一个稳定的组织环境中,该组织存在于一个稳定的发展惯性之中,长期的组织发展惯性缺少创新的传统,在这条缺少创新传统的道路上行走,以至于加盟商离创新越来越远。
2.加盟品牌
(1)加盟品牌本身缺乏创新意识。无论是加盟商还是加盟品牌,创新意识都是阻碍创新的基础问题,没有创新意识,便没有创新活力,也不会有品牌活力。
(2)加盟品牌组织本身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不愿意创新。就组织关系而言,加盟品牌规模大反而会造成组织臃肿,创新灵活性也会变小。出于对自身实力的自信,且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之下,平稳发展成为其发展目标,另外缺少创新的传统也是长期占领组织的发展惯性中的,所以在这种状态下创新活力严重缺乏。
(3)加盟品牌本身各方面条件趋于完善,可供创新的空间不足。创新是对既有状态的改变,当既有状态处于较为完善的状态之时,可供创新的空间也会变得微乎其微,加盟品牌在经过长期的资本积累以后,各方面的力量已处于一种相对完善的状态,本身可供创新的空间变得少之又少,这时候加盟者本身的创新空间全面受限,只能进行一部分的适当完善,极个别时候,完善也是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是为了进步,但创新颇为艰难。
(4)创新成本高,风险高。即便是对于已经成熟的加盟品牌,创新仍然是可行的,不过,对于创新所要面对的经济成本来说,产生的投资顾虑会阻碍其创新行动,另外,创新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投入和产出的回报未能满足加盟品牌期望也会影响到其他创新活动的发展。
3.双向关系
(1)加盟品牌对加盟商的严格管理不利于加盟商自主性的良好发挥。加盟双方在加盟关系的确立以及缴纳加盟费后,加盟关系会变得更加稳定,加盟品牌必须根据授权内容向加盟商提供应有的服务,这些服务在授权合同上是服务,但同时,有些服务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会转化为经营要求(加盟品牌的管理述求)。该管理述求多是管理成熟化的表现,所以管理总部为了确保加盟商运行的规范,一般会严格要求加盟商履行该内容。这种情况下严格的要求自然会影响加盟商自我创新意识的表达,个别时候更会把加盟品牌授权的规范管理视为一种极度成功管理经验和一种管理权威,形成管理权威崇拜,导致创新能力衰弱,长久以往会致使加盟商更加缺乏创新的思维和跳跃度。这种习惯无论是对品牌本身还是对品牌组织管理都是对品牌创新机会的伤害。
(2)加盟双方互动交流信息不畅,影响创新深入。加盟双方的互动有利于扩展加盟双方信息交流途径,有利于加盟双方的信息补充,深入交流则使加盟双方深入了解品牌内涵,更加有利于完善加盟品牌内涵,促进品牌本身的发展,有利于加盟双方的管理结构优化和品牌升级。加盟关系的确立带来的是对这种经济绑定的长期稳定性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其他各方面因素影响加盟双方交流内容对发展的探讨比较多,对创新的探讨比较少,所以信息交流的问题也更容易流向更表面的问题层次,在这样的情况下,创新问题也就更偏向于表象问题,缺少结构性的创新。然而,问题就在于当一个产品在很长时间内或一直都缺乏创新意识,那么就意味着后退,社会和经济都是持续发展的,模仿,不管怎么做都没有灵魂,必将输在“不会变通”。
(3)处于“联结”状态的加盟关系既是稳定的,又是脆弱的。加盟双方建立的一种经济联系,也是加盟双方建立的一种组织联系,这种联系稳定而脆弱,表现为个别时候加盟商不必须为加盟品牌负责,因为加盟商的付费加盟行为本身便是一种消费,这种消费行为所建立的加盟关系也会带来双方的合理矛盾冲突,这种冲突伴随的是加盟双方的信任破裂,在品牌经营发展过程中必然不利于加盟双方的合作交流,不利于品牌文化的活力塑造,不利于创新活力的形成。
四、如何优化加盟关系下创新动力的负面影响
1.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基础。对于加盟者双方来说,树立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基础,加盟商相对于加盟品牌来说是微经营者,对市场拥有更多的敏感性和灵活性,创新意识更容易凸显,也更容易实现创新。加盟品牌拥有更加强大的资源优势,更加全面的市场信息收集能力,也是同样是一种创新优势,树立创新意识可以更加全面的运用这些优势,促进发展,所以加盟双方更应该充分了解自身优势,树立创新意识,实现创新。
2.树立风险意识。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绝不能小视躲在暗处的风险。它就像尾随在人身后的恶狼,好整以暇、不紧不慢地跟着,等到时机成熟,才发动致命的一击。这时,风险就转化成了危机,足以摧毁脆弱的企业。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有利于加盟双方增强抵御外部危机的能力,是一个关乎发展的问题,也是一个关乎创新的问题,是加盟双方在稳定环境中的关键性的创新动力。
3.积极了解市场环境,勇于创新。有效的了解市场信息能够降低创新风险成本,创新要立足于实践。加盟双方要深入了解自身优势和不足,顺应潮流,不断学习,才能积极与时俱进做出创新,达到长远发展的效果。
4.优化管理方式,培养合作的心态[3]。管理方式是指解决管理问题的基本工作内容,加盟双方处于俩个不同但是相关的管理共同体中,管理方式必然有所差距,这时候加盟双方管理方式的差距矛盾形成必然不利于双方述求的满足,创新所需条件自然会受限。良好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品牌的健康发展,加盟品牌和加盟商的不同工作要求需要加盟双方灵活调整二者之间以及各自内部的管理方式。另外,培养加盟双方合作的心态有利于搞好加盟双方的关系,有助于提升品牌活力,促进品牌内部和品牌共同体的发展,最终带动创新的实现。
五、结论
加盟关系的确立过程是加盟双方各取所需的过程,在这种授权形式下,加盟双方为了实现自身进步必然要做出一定的改变,创新促进发展,研究加盟关系的确立对加盟双方创新活力的消极影响有利于发现品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创新问题并解决它。加盟双方加盟关系确立后的创新问题必然不是单纯的二者中单独一方的创新问题,加盟关系的确立使得加盟双方形成一种紧密的联系,除了加盟双方自身因素影响创新活力外,还要面对加盟双方复杂的联系环境对创新活力的消极影响,这就更加要求加盟双方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对任何存在的安静状态与风险环境都保持正确的态度,勇于突破传统理念的枷锁,敢于接受新思维、新观念,并且善于运用加盟双方的各种优势资源进行创新,以谋发展。
参考文献:
[1]商务部令.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Z].商务部令四条,2004.(25).
[2]叶陈刚.企业风险评估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2).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2、执行纪律不够严。主要表现在:有时忽视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有老好人思想,容易为有不良现象的同志找到“理由”,容易陷入“响鼓不用重锤”的思想误区,很多时候相信自己的“好言相劝”、“细心开导”会使人反醒,但事实证明,对于一些“皮厚”的同志,不进行尖锐的批评是不行的。
3、作风不够扎实。主要表现在:下基层时间不多,找财政干部职工谈心交心做得不够,解决实际问题不够,对大家的政治、经济待遇以及家庭生活情况关心不够,对同志们的一些想法、愿望了解不够,对一些政策解释工作做得不够。
4、群众观念不够牢。本人农民出身,且有近10年在乡镇工作的经历,对农民、对农村、对群众是有深厚的感情基础的。但在下乡调研,与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交朋友方面做得不够,对财政系统同志们的思想动态掌握得不够及时、准确,帮助解决干部职工的实际困难做得不够好,对同志们的各种要求向上级、向领导反映、汇报不够。
5、创新意识不够,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主要表现在:习惯于用老办法、老经验、老眼光来处理工作,吃老本多、钻研业务少,就事论事多、研究政策少,照抄照搬多、理论指导实践少,致使知识更新、服务能力落后于财政工作的发展变化。在实际工作中习惯于沿用老思维、老办法、老框框分析和解决问题,创新意识不强,面对当前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缺对策、少办法,等待观望,被动应付。
二、产生问题的根源: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 素质教育 探索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a)-0187-01
高职院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为了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及方法,我校“基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背景下的学校创新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组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研究。我们选择了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验试题共50题,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三轮有关创造力的测试。第一轮测试的对象是刚进校不久的一年级学生,测试结果达到平均分以上的占90%;第二轮还对同样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达平均分的占92%;第三轮对参加我校创新课程选修课的同学进行测试,结果达平均分的占98%。其中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上得分最多,但是对在事物的冒险性上和挑战性上的得分相对较少。针对测试的结果以及我校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方面所进行的一些尝试和探索也做出了一些思考。
1 高职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1 高职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
我校课题组对我市几所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素质进行了调研,调研报告表明,当高职生的创新素质有喜有忧,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学生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是,他们普遍存在着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由此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2)创新的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高职生在特定因素的诱发和引领下,会产生灵感。此时若有较强的创新技能,就会使灵感成为现实。(3)有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但缺乏毅力。调查显示,高职生在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相当的发展,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
1.2 高职学生创新素质不足的原因分析
分析上述现状可以发现,造成目前大学生创新素质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思维标准化。思维标准化对学生的独立思考有以下三种破坏作用:①功能固着。在学习中,功能固着突出表现为“一题一解”、“一问一答”的思维惯性,缺乏“一题多解”、“一问多答”的思维灵活性。②权威迷信。有调查显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错误,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学生只有5.5%这严重地压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③思维惰性。通常是教师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学。它不但养就了学生的思维惰性,也奴化了学生的人格。
(2)知识无活力化。知识的无活力化会导致两种有害于创新思维的倾向。①见树不见森林。这导致了知识吸收的“见树不见林”现象,它使得学生机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不善于相互联系、融会贯通。②学不致用。知识无活力化的另一后果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学以致用。这不仅会使学生很快淡忘自己所学过的知识,也会使他疏于学用结合的练习,进而增强了思维的惰性。
2 我校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2.1 更新课堂教学观念,树立学生创新意识
(1)发扬创新变革的精神,激发学生创新的内动力。综观历史上有创新能力的人物,他们首先是科学文化的学习者、继承者,然后是科学权威的挑战者、批判者。使学生认识到创新首先是要学习钻研科学,然后内部开花。
(2)全面培养好基础能力,感受创新素质的重要性。对于学习中有关的创新知识点,教师放手让学生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展开课堂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主动学习的实践中更多地感受创新的重要性。
(3)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创新欲望。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材中直观材料,能再现历史表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课堂教学更形象生动。
(4)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点燃学生心灵创新火花。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中外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不创新,就要被动挨打”的道理,从而让创新之火在学生胸中点燃。
2.2 依托常规管理活动,探索创新教育模式
(1)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来营造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兴趣。如:每周的班团主题班会活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验引导。(2)以创新沙龙和金点子创意论坛作为平台,开展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的训练,探索培养学生创新习惯、创新品格锻炼方法和组织形式。(3)积极组织和充实创新社团,培养学生中的创新骨干,为创新大赛和创新活动储备骨干人才。
2.3 借助教师创新工作室,完善创新教育培养方案
(1)结合学校优才培养计划和创新教育任选课培养方案,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形式,指导全校广泛开展创新活动。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任选择课学习创新知识,效果更好。(2)建立以教师创新工作室为依托,以服务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科技创新为内容的,师生共同参与旨在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方法研究。(3)总结师生合作、学生间的协作、校企合作、校所合作等共同参与,以科技创新和科技术攻关为特色的案例,充实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计划,指导教师挂职锻炼和学生顶顶岗实习工作开展。
2.4 抓住契机创新实践,推动创新素质深入开展
(1)聘请相关专家对师生进行创新知识讲座、报告或辅导,给学生以全新的创新理念,引领创新活动开展。(2)在图书馆藏书中增设创新书籍专柜,方便学生借阅和学习,同时专设图书馆创新书籍查询等贴心服务。(3)在每年的校技能节中,增设学生的创意、创新作品评比,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创新活动新,为提高学生创新素质服务。(4)以省市创新展评带动校内学生间的创新作品展览,作为每年的常规工作内容列入全年活动计划之中,让创新教育活动常规化、全程化。
3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思考
我们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还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从注重过程管理转变到注重目标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从而使其创造个性得以发展。第二,要引导大学生广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以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激励学生的创新激情、锻炼学生独立创新能力。第三,要建立创新激励机制,以鼓励学生的创造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从教育实践来说,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进行教育自身改革和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促使高职生综合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高职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是专业教育的核心,也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和职责。
参考文献
[1]顾晓华.创造、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J].发明与创新,2005(6):34.
[关键词] 科技创新;创新教育;现实因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004-2
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能否不断实现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和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取胜的关键。科技创新已成为不断占据和获得社会发展制高点的关键,而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如何激发与实现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不断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在学业和随后的工作中不断实践科技创新,已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文化影响因素分析
对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现状,我们在给予正面评价和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可以看到,部分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不强,缺少创新的足够兴趣和动力,从而导致整体创新水平有待提高,所以,对影响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的分析,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然,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具有影响的主观因素进行分析,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仍和客观因素密切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是由于客观因素和主题选择的内化所造成。首先或许是一种文化的选择所造成,当然文化本身具有多元性,即从内涵上来说,文化无论是从动态还是静态上说,都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层面、价值表达和趋向,而作为个人则并不对文化的多方面全部接纳和保留,对同一文化具有某种个人的倾向性和选择性,这种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既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也可能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
如科技创新精神首先需要具有一种理性精神,这种理性精神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是与西方主客二分的分析视角以及数理分析方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而中国传统文化则主要体现为一种感性直观的思维方法,重整体宏观思维而轻视个体分析思维,重性质分析而轻视数量分析。另外,非常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影响个人的思维指向主要是人类社会,尤其是指向社会的道德领域,而西方思维方式主要指向自然界,因此,中国人的思维活动试图主要实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西方则在思维方式上主要是一种人与自然的竞争,体现为人对自然的一种征服和战胜的过程。在这一点上,西方文化与科学理性精神具有共通之处,科学就体现为一种对现实物质世界和自然界的一种认识,并在认识基础上体现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征服、改造和利用。所以从文化的这些方面的特质来看,西方的文化思想更有利于科技创新精神的激发与实现。
从大学生所受到文化的影响来看,传统文化对其影响主要体现为一种隐性文化的影响,隐性文化是与显性文化相对的,显性文化只是露出水平面的冰山之一角,而位于水平面之下则是更为大量的部分即隐性文化,当然,传统文化也只是隐性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受到影响最大的还是隐性文化,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态度、兴趣爱好等等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隐性文化的巨大影响。当然,如上所述,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隐性文化并不完全具有消极的或者对理性因素限制或者制约的一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的人因为个人生活实践、经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而所具有的主体选择性和倾向性,从而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从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我们也可以看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了传统科举制思想的影响,或者说,目前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影响下,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化发展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城乡二元制文化的分割,在乡村观念中,无论是父母,还是中小学教师,一直把培养学生考上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作为中小学教育的目标,认为只要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就意味着功成名就,意味着美好的前途,所以,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专家一再推进和呼吁素质教育,而相当多数家长和学校却在仍然实行着极为严苛的应试教育,尤其是在高中,高强度的学习和前所未有的高考精神压力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身体伤害和精神伤害,导致了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当学生升入大学相当一部分学生会不再继续努力,甚至会具有较大的厌学情绪,从而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下降。
另外,在大学生思想意识中,仍然存在着较为保守而缺乏开拓性的一面,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就需要一种开拓精神,正如所揭示的现实物质世界是一个动态、发展和不断变化的世界,因此,个人的思想意识、发展应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相符合,应该以个人不断地发展去应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少一点保守,多一点不断发展的开拓精神,敢于去迎接现实和未来的困难与挑战,在人生中不断实现一种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摆脱应循守旧的窠臼,去为自己不断创造精神财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受到了传统的学习意识的影响与制约,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理解仅仅只是服从老师的讲解与安排,认为老师讲的都是考试要考的,这会导致对老师的绝对服从,从而完全按照老师的讲解去做,从而往往造成在学习中只是循规蹈矩的学习已有的知识,而缺乏对新知识的探索和追求的兴趣,这就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与工作中缺少对于科研创新的意识,往往没有自己的观点和对于新知识、新方法、新领域探索的能力,在学习中往往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被动的做法,学习中更多时候只是一种简单的思考,而缺乏创新意识的养成。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对于大学生来说,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也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对于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我们很难说谁先谁后,或者改变目前部分大学生创新意识不足的状况,就需要做出一种改变,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就需要不断锻炼和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品质与创新能力,以不断提高其所具有的科技创新意识,实现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科技创新。这其中主要包括观察与思考的敏锐性、持久性和深刻性,以及思维的灵活性和定向性,同时,也应积极培养与发挥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如逻辑思维能力、发散与聚合思维能力、分析与综合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等。
二、创新教育与现实影响因素分析
除了上述文化与思想因素之外,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中,还存在着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若干现实因素。不容否认,当代大学生是具有创新潜能和创新热情的,若要充分调动、激发与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就要排除各种障碍因素,积极鼓励、扶持和引导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保护和扶持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当然在其中最重要的是不断对大学生加强科技创新教育,以不断鼓励、扶持和大学生科技创新,不断实现大学生本人的发展,也由此实现科技的发展和社会效益的取得。
不断对大学生加强科技创新的教育,这事实上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从教育内容上来说,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面的,既应该包括大学生创新所需要的极为扎实的基础知识,也应该包括各学科创新所需要的前沿知识,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和掌握科技创新所需要的扎实的知识储备。其次,创新教育还应该包括方法的引导和能力的培养,创新所需要的知识是基础,而方法和能力则是创新的关键,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应着重加强对大学生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并高度重视创新方法、能力与知识、现实的契合性,决不能使两者脱节。最后,还应该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情商的培养,使大学生既具有科技创新的热情,不断激发与实现这种热情,同时又具有较大的意志力和在科技研究过程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对于当前的大学教育和课程设置,无疑我们应该给予充分正面的评价,大学在培养人才,推动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一部分高校也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关于创新引导与实践较为缺乏等等问题。更多时候,大学一年级作为中学与大学过渡时期,以基础性课程为主,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导向原有知识,而缺乏创新性,这当然也是由大学一年级的教育阶段所决定;大学二年级则以英语、计算机考试等过级考试为主,甚至英语学习因为考研和出国对英语要求而造成了在整个大学期间都以相当多的时间在学习,从而对其他方面的学习时间挤占较多;大三、大四则开始忙于准备考研、考公务员及其他招考为主,大四除了参加各种招考外,还要准备和应对各种招聘等等。这样在大学生疲于应付的情况下,其创新意识、创新空间和创新能力出路都较为狭窄。或者说在当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的情况下,大学生往往一开始入学就接受到了极为严峻的就业压力的心理预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也并不利于学生安心学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方法和形式,从学科属性上来说,大学所设置的各种学科对应的科学研究,应该分别从属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所以针对不同学科的大学生所对应的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应该因材施教,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分别设置不同的成才标准,如基础学科应多鼓励学生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而应用学科和开发学科,则要多鼓励学生多与现实领域的实践相联系,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注重在现实中的运用,以实现现实的创新,对应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则对应着基础研究创新、应用创新、开发创新和实践创新,这些创新彼此之间会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而大学生也应依据自己的特点和意愿做出自己的选择,以更好地实现创新。
与此同时,在当前大学科技创新与人文学术研究氛围的营造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科研的主动性相对较强一些,而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的学术研究氛围则相对较差一些,这就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太多学习的主动性,有一些高校的学生逃课相对较多,以混学分拿毕业证为主。同时,学校院系等组织的一些学术讲座、报告,除与社会热点结合较紧密的一些讲座外,有些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报告甚至听讲者甚少,而在一些高校,甚至听学术报告都成了一种任务,往往是以通知的形式让某一专业的学生参加,长此以往,往往会造成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被动性。
综上所述,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因素很多,但就其影响力来说,其内在影响大小来说,文化的内在影响,远远大于外在的影响,因为文化往往会形成个人一种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并深刻的影响个人的学习、工作和方方面面,而这种影响力的排除既需要社会思潮的引领,也需要个人的文化反思,反省与自觉。而对其影响的现实因素,相对与文化因素虽然处于显性层面,但由于其多元化和复杂的表现,其消除与解决也是复杂和长远的。
参考文献:
[1]崔彬,谢伟.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09,(2).
【关键词】旅游经济 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
一、旅游经济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表现
(一)实践方式单一
很多高校错误地认为毕业实习就等于实践教学,从而远离了实践教学的初衷。实践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教学活动,一般是指教学活动中的实验、实习、设计、实践等,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而毕业实习是独立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初步尝试,是学生对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通过实习,检验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掌握情况。目前,旅游经济实践教学主要以课程见习和毕业实习为主。课程实习由于时间较短、校企缺乏互动,效果不是很明显。毕业实习主要是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在一个初级岗位上往往一干就是几个月,缺少对其他部门、其他岗位的了解,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也因针对较高层次的管理活动而在实习中无用武之地,实习效果大打折扣。更何况现在旅游经济的不少实习活动就是到饭店或旅行社“出苦力”,单方面的强制性实习降低了学生对旅游经济的认可度。单一的实践方式使得实践的内容与理论教学对应性不强,学生不能及时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二)缺少探究性内容
探究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学习,涉及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知识“再次发现”的探究式学习观的实质是一种科学精神。旅游经济强调实践操作性,但这种思想也容易导致实践内容仅停留在操作技能层面上,实践教学内容以认知性为主,过于实用。从现在的实践教学安排情况来看,无论是课程见习还是毕业实习,实践内容均以基本认知和操作技能为主,缺乏深入地调研和交流。这种实习模式造成了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在新问题面前不能自如应付。
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旅游经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但是把学生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须要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和氛围。因此,旅游经济教学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现代教育观。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旅游经济实践教学,必然强调专业学习及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互为手段和目的,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行业发展的认识,提高他们将专业理论应用于行业实践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二)优化创新实践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创新是创新实践教育的核心。现行的以知识传授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限制、压抑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毋庸置疑,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未来的实践,解决未来的问题,着重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这就要求旅游经济根据旅游业的前沿动态和创新人才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第一,在实践学时的分配上,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第二,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理论+实践+实训+创新设计”模式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第三,开辟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将专业竞赛、职业资格证书、科研成果纳入实践教学学分管理体系,双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第四,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和课程性质,有序安排实践教学,合理分配认知性内容、旅游实践的基本理论、实地调研、社会实践、实训教学的教学时间,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市场分析能力、创新设计能力。
(三)培养师资队伍的创新意识
在旅游经济实践教学中,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显然也是十分关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目前,国内旅游经济专业的教师大都是科班出身,但基本都是从院校毕业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没有在实际部门工作的经历,理论知识丰富,但创新意识不足,实践指导缺乏针对性与前瞻性。基于学生实践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必须加强对师资队伍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旅游经济教师必须具有较深和较广的学科知识,能够关注和研究学科与行业的前沿问题;其次,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与工作环境,促成创新型人才特别是顶尖领军人才的不断涌现和成长,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创新能力建设的核心;最后,学校可以外聘一些行业专家一起组成教学研究组来共同担任教学任务,实现对学生教育的“双导师制”,从而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和行业发展的前沿与最新动态。
(四)建设一批战略性合作基地
为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学校不但应该建立专业实验室或实习基地,让学生按教学计划定期到实验室或实习基地进行专业性或综合性的实践学习,还应该通过协作关系,与有关企业或地方政府共同建立比较稳定的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关系。战略合作基地建设是一个双赢举措,学校可凭借人才高地优势为企业或地方政府提供旅游管理、规划开发、旅游营销、员工培训等方面的智力支持,也可为师生创造一个创新、创业的良好平台,并可聘请企业或政府优秀管理者担任学生实践导师,从而实现旅游业界精英和学校专家学者对学生的强强联合培养。
(五)强化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学生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是在校内,仅仅利用校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还远远不够。根据旅游实践教学的需要,应该在校内设立各种现代化的专业实训室,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在有条件的学校,可自己开办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加大与市场接轨的力度,在校内就可以实现理论学习与顶岗实习的有效结合。这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平台,也能够提供一个创新创业的稳定平台。另外,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资助力度。围绕旅游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调研和设计,从而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与创新,发扬学以致用、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