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加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加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加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加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加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美术教育 创新意识 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美术教育作为课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不同,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方面有很大的差别,这也使得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美术教育可以影响人的思维情感和兴趣爱好,在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方面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通过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者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和愿望。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在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创新意识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切实通过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中学美术教育中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纵观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创新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现如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正在日益加深,不同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碰撞也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大力培养国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造就一批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中学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语文、数学等课程的学习需要大量的科学知识作为基础,而美术课程则不同,它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它要求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要求学生发展出自己的个性,走出与众不同的道路,它用其独特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这些都是语文、数学等课程无法做到的。因此,现阶段应该加强对中学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的作用,切实提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二、中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课程标准、教学模式、教育机制等都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紧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中学美术教育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很多学校的美术教育思想落后,学生在课堂上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学习,教师则完全按照书本的要求进行教学,这一思想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很多学生创作的作品都是相似的,没有个性融会在其作品中,没有创新点。其次,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目前很多学校仍然采用写实教学法,即客观现实怎样,就怎样去描绘,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实能力,但是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此外,中学美术教育还存在与社会实践、人才需求相脱离的问题。学校不考虑市场需求,一味地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实践能力低、就业困难。

三、加强中学美术教育创新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更新观念,培养创新型教师

要想改变我国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学校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一批创新型教师,从而使学生得到良好的美术教育。美术教师是美术教育的主导者,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实施美术教育创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优秀的美术教师可以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影响,在教学深度上也可以进行开拓创新。在美术课堂上可以实施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因材施教,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本着师生平等的思想,对具有不同审美观点、审美取向的学生采用宽容的态度对待,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而不是以教师自身的美术风格为主流。对于学生创作的作品,美术教师应该尽量分别予以指导、点评,发现并表扬每一个同学作品中的优点,宽容学生在创作时出现的一些错误,努力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创作的过程能够更好的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发展出自己的个性,并逐渐培养出良好的创新意识。

(三)优化教学设计,改革评价机制

美术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美术课程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使得课堂更具趣味性,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素材拓宽学生的视野。此外,学校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以及平时的作业等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在整个美术课程学习中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田立晓. 论高校美术教育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加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机电液一体化;创新设计;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035-03

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灵魂,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更加需要复合应用型的人才,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工业电气自动化和车辆工程等个机电类专业人才不只是孤立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而必须系统地掌握机械、电气、液压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有机融合于一体,灵活应用于实践。因此,必须优化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学时数、安排、衔接等更为合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机电液一体化系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通过推广实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的统筹全局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所以大力培养机电类专业本科学生机电液一体化系统创新设计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精益求精的意识。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学生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充分发挥其创造的潜能。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要有一种超前的活跃的心境,对新事物要有高度的洞察力和敏锐性,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结合机电类专业特征,引导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探索,允许学生说错、做错,努力发现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勤动脑、多动手,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从生活、学习中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1-4]。

二、构建以核心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人才综合素质培养要求,构建以核心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将学生培养成创造性活动的人才。根据机电类专业本科学生机电液一体系统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目标,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制定能力,还要掌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液压控制系统设计能力,最终要掌握机电液一体化综合设计和应用能力,因此课程体系中必须涵盖机械设计制造、电气控制、液压传动以及机电液一体化综合设计和应用三大能力培养模块,即课程中必须有:《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电工基础》、《机电传动控制》、《计算机控制》、《数控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以及机电液一体化系统实习与设计等核心课程。教材中涉及的原理和定理要介绍其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教材中要有综合创新设计类教学内容[5]。

三、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并重的局面。通过实践活动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创新实践活动中激发创造火花,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造能力;加深理论知识理解,提高工程实践意识,缩短从书本知识到实际专业技能之间的距离。在进入专业基础课学习前,增设《认识实习》等课程,让学生早日接触实践、认识实践,有利于课程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内容应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让学生直接参与和介入科学实验和课题研究,加强对专业前沿动态的了解,激发其求知欲、创新欲。将科研项目引入专业技能训练,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方便,在大赛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6]。

四、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教学过程中要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这三个层次培养学生能力。教学中要突出重点、关键点,注重应用,遵循先因后果、循循善诱的教学程序。教学采用以启发式为主,变单一课堂讲授为理论讲授与实践、指导与讨论、交流与研究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能力。贯彻实施“启发式”教学原则,采用潜科学教学法、内容不完全教学法、社会探究法、角度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局部探求法、智力激励法、发展问题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创新能力,做到“不唯书,不唯上,而唯实”[7]。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潜能,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循规蹈矩而缺乏创新能力[5]。

五、提高教师创新素质

提高教师创新素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引导教师不断学习、参加各类培训,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教师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进一步提高的学术水平、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掌握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成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多能型人才。加强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师创新能力和水平[8-9]。

通过对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践,初步建立了创新能力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了一支培养学生机电液一体化系统创新设计能力的教师团队,为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设计能力有所提高,思维的敏感性、敏捷性、灵活性,洞察力、独立性和创造性得到培养。学生能较好完成具有技术创新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敢于突破设计图册上的传统结构实施创新设计[10]。在历年国内的机械设计创新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2011年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广东赛区选拔赛,我院参赛的12支队伍获得了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的优异成绩;2012年获得国家级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2012年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东赛区选拔赛,我院参赛的7支队伍获得了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罗宏海,张旺锋,蒋桂英,等.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培养农学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5(10):179-180.

[2]白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哈佛大学的经验与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6):170-175.

[3]冯其红,胡伟,战永平.石油工程专业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16-19.

[4]魏克湘,等.工程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20(4):103-105.

[5]董万福,聂志萍.机械专业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6):32-33.

[6]范进桢,郑卫东,袁豪杰.高职高专机电类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探索[J].职业技术,2006,(14):29.

[7]杨富强,郭艳丽,王冰玉.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0,(31):278-279.

[8]旷恒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管见[J].教育科研,2001,(5):13.

[9]徐小军,尚建忠,潘存云,杨军宏.以全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机电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3):111-113.

[10]傅健曦,叶佩青.光机电一体化设计实践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103–104.

加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久动力。文章阐述了当前基础教育阶段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主要是依靠学校培养,但学校教育从时间和空间上讲是有限的,开展课外活动就很好地突破了时空的有限性。文章从五方面论述了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策略,说明了开展课外活动是培养未成年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久动力。未成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主要是依靠学校培养,但学校教育从时间和空间上讲是有限的,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为突破时空的有限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建立课外活动场所与学校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如何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探索的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强烈的创新意识是产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对未知世界和真理不懈追求的人,才会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学习、实践和创造,而实践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学生创新实践的主要阵地,它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突出了“创新”的主要特征。开展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巩固、扩大课堂教学内容,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更亲近自然和社会生活,不仅能增强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意识,同时对于提高其科研能力,特别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如学生可以参加科技馆的航天科普知识讲座;体验操控火箭发射升空;参加科普开放日的科技游艺活动和科技小制作;学生科技节期间,各种科技项目比赛都是学生开阔眼界,发挥创造精神的机会。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渗透着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科技小组活动更是注重以新颖的形式,有趣生动的体验式、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课外活动为学生开辟了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渠道,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显露才华的舞台,通过生动的探究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充分显露出学生的聪明才智,让素养和能力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提升,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见,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开展课外活动要目的明确,主题鲜明,因地制宜

课外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还要有一个与活动目的密切相关的鲜明的活动主题。如向学生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技知识、普及实用技术、体验科学过程、启迪学生智慧为主题的课外活动。选题内容可以围绕科学纪念日主题开展的专题活动,这类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有些活动还具有世界性,它的主题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课题。如3月12日植树节、5月“全国科技活动周”、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底“全国科普日”等。如围绕生存环境和能源资源问题开展的科技探究实践活动。这类活动能够引起青少年极大的兴趣,使青少年从小关心家乡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各地区的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学校的生源、设备条件也有差异。所以,课外活动的开展必须从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城镇地区到科普基地、工厂参观调查的条件好一些;农村地区则可结合农林牧副渔,组织开展课外活动。   三、建立健全课外活动机制,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坚实保障

一个完善的活动机制并不能直接使学生产生创造能力,但它可以促进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共同努力,校外教育是校内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家庭教育的连接,是社会教育的支持,各种教育在教育主体、内容、方式方法上各有优势,只有在教育力量协调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才是最大的。因此,要建立健全学校教育与校外活动相互配合、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明确校内、外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职责任务,做到合理互补,效能最优。

在教育主体方面,学校教育承担着对所有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职能,校外教育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参加校外活动的机会。在教育内容和安排上,学校开发出系列的校本课程和授课模式,逐步实现课外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这就要求校外教育机构及教师提升衔接学校教育的能力,努力形成服务和指导学校高质量地开展课外活动的工作职能和能力,根据学校的需求,设计开发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课外活动项目,在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建设、活动设计和组织、实践活动指导等方面体现对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深化课外教育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在课外活动中利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课外活动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良好的客观基础,但如果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再新颖的内容、再理想的环境也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因此,课外活动呼唤创造性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尤其要求教师和辅导员必须有“为学不已”的人生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科学知识结构,并使学生得到知识与素养的活水。只有为学不已,才能成为学识渊博的“研究型”教师,才能将科学知识内容和创造性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才能利用最好的方法、最新的手段进行课外教育活动。

五、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面是基础,点是提升,没有面的广泛参与就没有点的突出。我们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过程别注重点面结合,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学校的每一位学生受益,全面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创新的浓厚氛围,环境的影响力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大的推动力,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在学生的正常学习以外,我们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活动,以各种小组的活动去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种植活动小组、环保小卫士小组、电脑机器人小组、航模小组、电脑绘画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分工合作,分析遇到的问题,主动寻求解决办法。一个个难题在学生的活动中得到解决,成功的喜悦激励着学生不断进步。小组的活动极大地带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浓厚的课外活动氛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们组织了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扩大了活动的影响面,把活动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中,使大部分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阎立钦. 创新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加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学生 创新教育 学生工作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234-02

在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各样的压力也接踵而来,给人们的生理以及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因此,加强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医学院校现今需要探索与落实的重要课题。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表现在很多方面,不仅仅是在学习当中,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当中也会有突出的效果。创新能力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等都是构成创新能力的要素。所以,在医学院校的实际教育过程中,培养创新性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1 加强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1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是时展的要求

创新能力是21世纪知识型时代和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要求。国家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同志曾讲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文明发达的不竭动力。”同志也曾经指出:“科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战略高科技对科技能力的提升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中国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是重理论而轻实践,过于循规蹈矩,不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大众普遍的认知,也已经成为了企业选择人才的一项重要标准。所以大学生要想在就业饱和的状态下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心理、行为及环境因素将逐渐取代生物学因素在导致人类疾病及死亡中占据的主要地位,因此,21世纪医学将日益向多极化发展。意思就是说,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不应局限于单一的生物学因素,而是从心理、社会、环境角度多方面综合考虑。科技的日新月异发展,也必然会将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以及高科技的医学设备、医学技术融入新的医学领域。这就要求医学生应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能力素质、缜密的分析能力、敏捷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独立的思维能力和一定的创造力,成为知识、素质、能力的集合体。

1.2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是高校发展的要求

当代医学生是我国医学的后备人才,其科学素质与创新能力,将会影响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医学生肩负着新世纪的医疗重任,基本知识、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及能力等基本素质必不可少。其中,人才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点所在。另外,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随着社会和现实需要的发展而发展,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观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扩充,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任务和内在要求。

1.3 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医学生自身素质发展的基石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人的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它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综合化的知识、个性化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基础的。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也表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种认识、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涉及人的心理、生理、智力、思想、人格等诸多方面,并且和这些方面相辅相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巩固和丰富人的综合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充满生机活力、有开拓精神、有新思想道德素质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在这种情形下,知识的接受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的选择、整合、转换。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是那些包摄面广、迁移性强、概括程度高的“核心”知识,而这些知识并非是靠言语所能“传授”的,它只能通过学生主动地“构建”和“再创造”而获得。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职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学习也正由阶段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化,学习将成为个人生存、竞争、发展和完善的第一需要。医学生在毕业工作后,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医学疾病,因此就更加需要不断的学习,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根据所从事的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好地达到完善自我和适应社会的目的,从而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其中主动的发挥作用。

2 在医学教育工作创新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就表现在医学院校对于创新教育的支持不够。现阶段,大多数的高等医学院校都已经开展了创新教育的改革,但是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多数学校只是重视学生的教学工作,而轻视学生的想法与需要,所以说,对建立医学生创新教学工作的支持力度与改革力度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改进。

其次,学生的教育工作也过于片面,在各类医学高等院校的创新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学校还处于初级阶段,也都在摸索着,还没能形成一个完善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创新活动还有待于更新,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还不是很全面,学校内的文化创新氛围也远远不够,这样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有相当大的局限性,难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与灵感。

最后,现阶段看来,我国国内的医院类高等院校对于学生的考评还都仅仅局限于考试,这种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有极大的影响的。学生们为了应付考试,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想创新能力,大多都在死记硬背,不仅不会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反而会使学生的能力下降。所以,对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教育部门可以建立多种考核制度不能仅仅局限于考试。

3 医学生创新教育中学生工作所起到的作用

(1)能够让学生树立起创新观念,对于学习有足够的热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也正是因为理想,才会使自己有前进的动力,挖掘自己的潜力,从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高校的学习生活是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自己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最关键的阶段,离开大学校门,即将步入社会,这对于学生们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在高校的学习工作。

(2)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学校要尽量多组织一些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活动。创新文化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一部分,也为学生自主创新提供动力。而学生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只有将学生工作做到最好,学校才能更加适应现今社会的潮流。比如说,根据现阶段学生的特点,学校可以尽量多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能够适应学生发展的活动,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平等互助的平台,让学生们主动的去沟通,去了解。

4 医学生创新教育学生工作的探索

(1)在教育课程中,一定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老师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们多动手、多动脑,不能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这种教育模式只会影响到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甚至影响其今后的发展。对于实验课的内容,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验,老师在旁边指导,有问题大家在一起讨论。对于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也要创新,不能一直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要让学生们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2)对于医学生创新活动学校一定要大力支持,对于科技创新的经费一定要尽量满足,从而来保证学生开展各类科技活动的顺利完成。同时,要建立多个适合学生动手实验的创新基地与实验室,保证学生们能够亲自动手去实验与研究。只有学生们亲自去动手,才会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尽量在学生完成创新能力的课程上,对于做的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更有激情的去挖掘自己的强能。

(3)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创新实践中关怀与关心精神的培养。所有学生,特别是医学院校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团队协作是分不开的,在一般的课堂教育中,老师只是让学生如何的去学习理论知识,而对病人是否怀着关怀的心情也是同样重要的,理论知识的提高并不能代表其人文知识的提高。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老师一定要灌输给学生关怀意识,不要仅仅局限于对患者病理的研究。

5 结语

现阶段,医学生的创新教育已成为发展的必然,也只有让学生有创新意识,才会让学生对于今后的学习工作有足够的热情。但是,创新意识在学生工作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困难,所以,它还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吴泽全,段素玲,张云华,等.加强医学生医疗风险意识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5).

加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美术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0-0252-02

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使之在实现高职教育的特色目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艺术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发现和创造,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未来社会人应具备的重要心理品质,艺术教育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创新又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原则和目标,优质的高职学生不仅应该具有相关的知识技能,而且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一、高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是一项对学生审美进行教育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兴趣。该过程的重要核心内容即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对于美术工作者而言,创新意识是优秀人才的基本素质,高职学生的个性素质和创新意识培养是发展与成就美术教育事业必不可少的条件。高职教育需要为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肩负着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使命。高职美术教育教学中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满足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更能满足社会经济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另外,注重高职艺术专业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扎实的美术知识基础上开展,这样才能创作出一个个生动的艺术作品以及他们表现出来的艺术之美。

二、目前高职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不足的原因

目前,高职美术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存在各方面的不足。例如,教学目标不明确;独立思考能力较薄弱导致模仿抄袭多,原创设计较少;美术作品艺术水平较低,作品比较平庸等创新能力薄弱的现象。而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过分注重应试教育,使得思维模式固定僵化

创造性的本源在于人的自身,而调动人创造性思维习惯的最佳时期是其接受教育的学龄阶段,最佳的学习方式应该是使学生处于快乐的学习氛围当中,在自信且兴趣浓厚的状态中去研究和探索学习的快乐。然而,过分注重应试教育,使用传统死板的填鸭式教学,会扼杀人的创造天性。在过分注重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生的想象力被限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而不敢越出常规的限定范围,习惯于按标准答案的要求去行动。

2.一味地模仿,缺乏原创

由于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大力发展,中国的美术事业深深受其影响,但美术教育过程中不能不加选择和分析地向学生灌输各种思潮理论,一味夸大其成就和优点,盲目追求国际接轨。这些不加选择的思潮和理论可能将误导学生的审美倾向和艺术修养。把看似时髦前卫的西方现代艺术理念当做对学生新的审美和评价标准,将不利于学生对艺术本质和艺术创作规律的正确深入认识,可能导致学生对艺术价值观念和艺术创作意识的曲解,最终起到了错误的引导作用。在这种教育下,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模仿别人的作品就可以得到高分,长此以往导致表现形式上模仿已成习惯,创作作品的设计比较平庸,无法凸显自己独特的个性。

3.文化底蕴是艺术创新的推动力,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艺术教育发展较快,艺术类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许多文化分数较低的学生也有了走进高等职业学院进行深造与学习的机会,这种情况使得高职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而要想创作出高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需要具备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培养偏重于技术等应用型技巧,忽视了进行艺术创作的文化底蕴培养,这就使得创新的后劲力不足,对艺术创新产生了不小的障碍。

4.教学中不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手段有待更新发展

目前,中国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知识过于单一化,过分重视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品德修养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人格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另外,许多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忽视了学生艺术理论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只培养了学生的一般化操作技能。导致学生没有全面理解掌握美术理论知识与技能、深刻地了解美术艺术的内涵与本质,从而限制了学生的长远发展。除此之外,高职美术教育的体系还不够严谨,未形成一个独立且完整的科学体系,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过于传统与模式化。在知识信息日益发展的背景条件下,应当更加积极地开发与更新高效的美术教育教学手段和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三、加强高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育是学校进行美学教育的主渠道,面对当前我国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以及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广大高职美术教育工作者不仅应该力求对美术的学院式正统教育和美术文化本体等方面的认知,还应具有对未来美术教育设计的超前设计意识,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高职美术教育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