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 要]学校推进科技教育与创建科技教育特色,需要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运演路径选择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和不可替代的实践价值。通过建立合作、整合、体验、活动四大机制,能促进校内价值认同一致、学科渗透互动、学习走向生活、智能多元开发,构建适合学校实际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促进学校课程发展,并更好地体现其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配置是学校整个课程体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择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特色发展,课程是关键。当前,小学科技教育愈来愈引起重视,推进科技教育,特别是创建科技教育特色,须充分认识校本课程运演策略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和不可替代的实践价值。因为学校特色课程文化的重建与否与学校特色教育的内涵发展有着必然联系,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和科技教育特色建设的创新发展就必须重视学校课程文化的重构和实践运演。
一、建立合作机制,多界面价值认同
当代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表明,影响特色课程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课程本身的因素,又有来自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因素。而在诸多因素中,学校理念文化在课程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因为一所成功的特色学校,应有不同于一般学校传统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宗旨,必须根据学校传统教育文化特色、师生特点、教育环境、办学信念及独特的发展方向确定特色课程目标、结构和内容。耐斯等人的研究发现,全校性的改革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学校文化、资源、组织结构和领导四个因素。学校文化方面,要求学校内成员必须认同及分享以下价值取向:强调学习、珍惜互助与合作、接纳不同专业的意见、重视相互参考与支持。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力军,使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在特色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校整体性行为,全校性的课程改革就会容易成功。也就是说,教师的开发态度、合作精神、合作行为是校本课程有效实施和整合的有效保证。
学校在建构科技教育特色建设理念时,有位教师提出了“传承科技启智未来,学做合一提高素养”的建议,他认为这与学校办学理念“在实践中求真,在实践中求学,在实践中求发展”以及校训“强学力行”具有较大的相融性。教师对科技教育理念文化的深度思考,反映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文化自觉,能以学习、开放、反省的方式投入课程开发。此后,学校通过“建立组织,明确职责;宏观指导,落实责任;强化培训,提高教师;挖掘资源,编撰教材;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健全制度,加强评价”等一系列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使科技教育文化以强大的影响力规范着学校教育的精神气质,科技教育特色创建工作逐步成为全校教师的普遍自觉,体现在每个教师的期望和态度中,不断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还通过学校理事会和家长学校向社会、家长广泛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科技教育特色文化,使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街道、社区、家长的广泛支持。通过多年努力,学校领导、教师共同参与编写的校本教材《科艺苑》纳入课程后,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为了用好校本教材,教师们主动参与校本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实现资源共享。
笔者认为,校长对课程的领导主要包括课程的价值领导和课程的教学领导,而课程的价值领导主要是把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变为具体的引导决策,拓展校本课程的合作领导的空间和质量,因为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教育的内容需要向现代科技领域不断拓展和延伸,课程目标、类型、内容需要不断完善,只有确立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和开发质量的主要决定者的意识,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教育专家共同担当科技教育特色教育责任,合作参与课程开发,才能反映学校对课程的价值追求。如果学校领导、师生、家长对学校特色教育课程理念没有一致的价值认识,就会缺乏课程建设的动力机制,教师缺乏创造性,并得不到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那么再好的校本课程也必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建立整合机制,多学科渗透互动
众所周知,当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学科界限,正向协同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新趋势要求加强学科联系,让学生获得跨学科的知识。美国普渡大学科学与数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约翰·斯塔韦尔认为:“完善的科学教育都强调科学是认知方式和认知体系的统一体,主张将科学探究与科学知识学习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主体。”认为,人作为社会性存在,其发展不是割裂的行进,而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因此,科技教育不仅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等相关学科的教学任务,而且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精神气质、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的综合性教育行为。应该承认的是,不同学科有其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不同学科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思维和教学方式,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和学生也有着不同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然而,教师们更应该认识到科学课程文化的重建是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补充,这需要多学科教师的合作、交流和互动。为保证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配置,学校应建立开放的组织氛围和教研制度,引导不同学科的教师打破同一学科和年级的组织和界限,围绕科技教育课程文化重建的主题,建立起新的非正式的开放的组织气氛和组织制度,以利于设计和实施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整合的学习和教研主题,推进不同学科教师的互动和学科整合。
如学校通过建立开放式的备课组,让科技教育骨干教师参与其他学科集体备课活动。在此过程中,语文、品德等学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科学人文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艺术学科组织学生绘科技幻想画、临摹获奖科技制作、排演科技小品、让学生在场景中扮演科学家的角色等;数学学科在计算、测量等教学中,密切结合科学学科教学,指导学生将科学实验数据转换成简图、表格、图像等,并指导学生运用图像和表格中的数据建立模型进行预测,指导学生运用分数、小数、百分数等运算方法就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让学生在整合性学习中激发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由此可见,科技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知识内容拼凑在一起,教师应该形成多学科角度思考问题的综合性课程观,加强研究,积累丰富的科技教育整合性资源。学校要赋予教师课程职责,让教师在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中,提高课程合作、课程沟通、课程建设能力,推进课程开发实践,形成科技教育特色课程。
三、建立体验机制,多渠道走向生活
课程的主要内容都是人类科技文化知识和经验的结晶,它反映了人类科技文化的基本成果。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知识经济”概念起,人们逐渐认识到基础教育的概念需要扩展,需要把经济、技术及实践性的知识包括在内,使科学教育结合现实生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了解科学原理、发展智慧潜质、增长知识技能。因此,小学科技教育的课程设计更应关注与生活的联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现代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世界。整个中国必须接受科学的洗礼,方能适于生活。”
为了使课程的内容实用化、生活化,就必须结合当代科技和社会发展实际,把生活、社会、科学、技术各个方面的问题和知识不断纳入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教学中。如学校十分关注本地区的人文底蕴、自然风貌、科技进步,通过搜集、归纳、分类等信息加工过程,逐步形成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自然经济、人文科技、生态面貌等方面的科技教育课程资源,建立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形成有质量的科技教育活动方案,并组织教师围绕“小学生科技教育生活化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引导师生发现和探究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环境教育等方面的科技现象及现代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原理。根据校本教材的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开展“生活科技实践行活动”,以专题形式加以设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定期请专家作环保科技专题讲座,请园艺师作栽培现场指导,请工程专家作“感知教育”基本知识讲座等,并带领学生走进姚桐斌故居等科技教育实践基地,让地方和社区的自然人文资源成为科技教育课程开展的不竭源泉。
实践型课程是校本课程开发追求的基本形态,强调体验和参与,课程设计理应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与实验,坚持不懈地关注和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综合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指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获得对科学知识的深刻认知,并通过实践环境主动建构科技知识。同时,要帮助学生认识科学在他们个人生活中的作用、价值和重要意义。如学生自主研制的风能太阳能双能驱动小车在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20个学生的科技小制作获国家专利,其作品内容和项目均来自生活实际,证明了学生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的科技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合理选择,使其与校本课程有效对接和互补,才能充分发挥校本教材的作用,使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既能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建构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四、建立活动机制,多形式开发智能
任何教育都是从活动开始的,科技教育课程建设更是如此。在建立活动机制的实践中,必须确立以儿童为本位、以儿童兴趣为主题的课程观,十分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小学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所选内容无疑是学校科技教育的基本内容,但学科知识是从一定的知识体系中选择加工形成的,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课程的内容不仅仅是与某一个专业领域的人才相适应,因此,学校的课程开发应弥补科学学科课程的不足,重视开发和丰富活动课程,平衡课程类型,让学生在自主性体验活动中提升和发展科学素养。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意志、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如果没有学生自我参与的主体活动,任何外在的“灌输”都是无效的。科技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必须尊重和满足个性的兴趣、需要和意愿,在兴趣发展的基础上将知识掌握和智力发展统一起来。如学校的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下设的少儿感知气象工作室,借助学校数字化气象台和实时气象数据网上平台,组织学生观察、记录、公布气象信息,学生十分喜爱;以制作“小三模”,培养学生创新技能的“金钥匙工作室”,每周组织学生学习航模基本知识,动手操作拼装和制作航空航天模型,定期组织班校竞赛活动,并积极参加省、市科技模型大赛,学生对杆身橡筋飞机、空中轿车飞机、东风一号模型火箭、太阳能气垫船等模型制作兴趣浓厚;以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机器人拼装、编程、调试等技能的“罗伯特工作室”,引导学生从小就接触前沿科技。各工作室设相应的班级工作站点,在以上科技教育活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参加相应的工作室和工作站点,让学生各选其好,各展所长,各得其所。
完善的科技教育活动课程应该分年级、分程度设置,使其与学生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相匹配。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反复研究、实践和改进。为了克服活动课程内部缺乏连续性的缺陷,学校通过多年实践研究,逐步发现各学年段学生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和各年龄段学生的兴趣中心,并根据这种自然顺序,不断完善、充实校本教材的工艺制作、园艺栽培、模型制作、智能机器人四大模块,初步确立活动指标和预期学习活动结果。活动中,由师生根据预设的课程目标,通过查阅资料、计划组织活动、解决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安排从事的评定程序,初步形成科技教育的活动课程体系。这一活动课程体系适合小学生对外部世界的探究,具有与生俱来兴趣的特点,学校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提出的要求注意难度适中,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学生匹配分析能力和策划能力提供了历练平台。如课内课外结合型科技活动,引导学生活学活用科学学科课程中的科技知识和技能;普及科技制作型活动中,引导学生从制作杆身直升机模型开始,随着年龄的上升,再制作放飞杆身橡筋动力飞机、空中轿车飞机、东风一号伞降火箭、太阳能气垫小船等;在文娱表演型活动中,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各种科技类文艺节目,使校园科技节与艺术节融汇一体;在评比竞赛型活动中,组织学生搞小制作、小发明,参加省市科技创新大赛,学校主动承办、协办各级机器人大赛,为学生展示新兴科技技能和特长创造机会;在科普宣传型活动中,让学生以自己制作的科技制作、科学幻想画丰富校园环境文化;在探索研究型活动中,组织学生写科技小论文、搞小发明参加专利申请等。开展这些活动的宗旨是用丰富的科技活动去实践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文化理念,在每一个学生心中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2001(6).
[2]马延伟,马云鹏.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J].教育研究,2004(3).
学校的社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愉悦其身心,培养其个性和发挥其特长,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孩子们的童年找到了更多的幸福。孩子们在边小这个大家庭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培育优秀社团,深化课程实施
“294”校本课程体系的内容是:“2”指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9”指基础课程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九个学习领域;“4”指特色课程中的乐美德育活动课程、学科拓展课程、东乡文化地域资源课程、实践活动课程等四个领域。
学校成立了社团活动领导小组、工作小组、课程研发小组,在“特色”和“灵活”中寻求社团建设的新途径,在“创新”和“实效”上提升办学水平。
1.社团组建流程更加细化
学校按照结构合理、种类丰富、运作规范、活力充盈的社团运行原则,按照“组建社团――招收学员――社团建设――社团活动――成果展示――考核评价”实施流程,精心培育出乐美德育活动类、学科拓展类、体艺类和综合类四大类别20余个社团组织,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载体。乐美德育类含主题教育活动、红色文化传承活动等,包括礼仪社团、小橘灯志愿者社团、爱心社团、红十字会社团、东乡文化讲坛等;学科拓展类包括绘本阅读社团、童谣社团、故事社团、科技社团、电脑制作社团、快乐英语口语吧等;体艺类社团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象棋、合唱、校园舞、儿童画、国画、书法等社团;综合类社团包括浆塑盆景制作类、茶文化赏析、环保小卫士社团、军警校共建等社团。
2.活动体验过程更加深化
学校坚持没有活动体验,就没有教育,就没有成长,就没有真正的快乐,力争使教育生活化、社团活动化、活动系列化。一是突出地域特色,学校与73016部队(工兵连)开展军校共建活动,这项活动已坚持了10多年,学校把学校附近的江苏省农博园、仑山湖水库、青山古村落、明人农庄、伊顿学园等场所作为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开展了学习“工兵连”的“白龙马”精神活动,东乡历史文化探究,边城“三宝”(800年木瓜树、千年古银杏、亿年鱼化石)文化溯源,农博园学艺,明人农庄采风,伊顿学园“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耕读文化以及其浓厚的读书活动,高骊山、仑山湖风景名胜考察等。二是突出过程体验。每年清明节、9月30日烈士纪念日,由德育处组织扫墓祭奠活动;学校引进“东乡文化讲坛”“篆刻进校园”等公益活动,让孩子们感受艺术的魅力;请作家进校园与名人对话,与书香建设、读书节等活动相结合,让孩子们觉得写作并不难,体会阅读欣赏与写作的乐趣。与江苏省农林学院结对,走进大学生生活,接受高校熏陶。学校每年一次的大型运动会、乐美体艺节、读书节等活动的开展,更是给孩子们搭建舞台,展示风采。每年参加市里的各项体艺活动,孩子们都是神采飞扬,信心百倍,也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如:2014年在全市中小学生篮球赛中获小学组女篮第二、男篮第七的佳绩;学校被评为“江苏省书法水平等级考试先进学校”“全国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示范校”等;在2015年全市第二十六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得小学组团体第五的辉煌成绩。
3.实践探究活动更加系列化
社团活动覆盖全校学生,各社团每周都开展大量的活动:硬笔书法社团,用纤纤硬笔写出孩子们的一片广阔天地;阅读社团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让书香浸染学生心灵;明星小记者社团,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手中的笔去寻找学校和生活中的美,感受学校和家乡的人文美景;爱心小分队社团经常走出校园,深入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传播爱和文明;学校舞蹈社团,每周三、周五下午伴着动感的音乐旋律激情舞动,学生们舞出了青春之美,跳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学校合唱社团,每周五下午,校园里都能听到优美动听的歌声萦绕耳边……此外,学校还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孝老爱亲”活动,孩子们走进敬老院,为老人们送去精心编排的节目,给他们带去快乐;每学年学校都进行“乐美之星”评比,并进行表彰;各学段古诗词朗诵、背诵,学科竞赛等各项活动。其中,学校的浆塑盆景制作,在原有“山水文化”的基础上,又研发出向其他领域拓展、探究的内容,多次受到媒体的关注报道,并代表句容市参加镇江市的精品社团展示活动,被评为“镇江市优秀社团”。学校以此为抓手,提升乐美教育内涵,被评为镇江市首批特色学校。社团的活动给每一位边小的孩子带来了快乐,也给边小的老师实现了发挥特长、展示风采的舞台,更是实现了农村学校朴素的教育责任。
二、多元评价社团,促进全面发展
每学年学校都对各个社团进行多种形式的评定、评价,有市级以上获奖的可证明,有展示评比的,有学生喜欢度调查的,有家长满意率回访等。学校还将进一步修订并完善《边城中心小学“294”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边城中心小学社团评价考核细则》等规章或文件,为课程开发、利用和社团活动有效开展保驾护航。每学期,每学年末召开全校教师会议,对社团建设成效进行评价考核。
三、对社团建设的再思考
我校从2011年下半年起筹划建设社团,2012年正式启动,至今已有四年的活动经验,学生社团活动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付出了努力和自己的聪明才智。
学校是传播文化、塑造灵魂的家园。社团活动既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大脑,放飞心情的空间,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塑造形象的舞台,同时也让孩子们受到了极好的艺术教育和美的熏陶。这些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活动中,孩子们既培养了兴趣,陶冶了情操,又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
第一,社团目标的定位。社团目标是通过课程知识学习,培养学生质疑、探究、追问和兴趣意识,形成新知识、新方法、新观点。让社团的经历有生成性、深刻性,避免流于形式,热闹走场,甚至是为了完成任务。
第二,学生发展的定位。学生发展的过程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的过程,缺一不可,尤其是“情感”很容易被忽略。
第三,学校发展的定位。立足农村实际,面向全体师生(包含下辖的村完小――东昌小学),基于校情,基于地域环境,是组建社团的首要前提。
当新一轮课改走过10年光阴的时候,学校德育投入大而收效不佳的尴尬局面依然存在。面对这一困境,学校德育亟须深度变革,如何变革?路在何方呢?笔者以为,立足儿童生活,着力推进校本课程的构建工程、行动策略的提升工程、实施方式的优化工程,实实在在将“立德树人”融入学校生命之中,真正让德育生动起来,美丽起来,扎实起来。
一、让校本课程丰富多样
每所学校都有着其独特的传统优势和文化底蕴,这是校本德育课程构建的最好资源。“让每一个师生热爱生命,让爱生命成为生活态度;让每一个师生热爱阅读,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让每一个师生热爱运动,让运动成为生活习惯;让每一个师生热爱艺术,让艺术成为生活情趣;让每一个师生热爱实践,让实践成为生活特质。”这是东洲小学新生活学校的五大价值追求。在这样的理念引领下,我们本着“德育的存在根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原则,切实关注当前小学生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开发了系列校本德育课程。
《今日生活》是学校校本德育课程构建的一大亮点,它以儿童现代生活为核心,以生活与社会、生活与自我、生活与科技、生活与艺术为主线,以实践、感悟、体验、创造为基本方式,让儿童从小获得基本的自我意识和生活能力,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让儿童利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享受生活带来的欢乐。如“美食家”专题活动,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特长,自由组合成美食团队,他们在家长志愿者的协助下设计方案、调研、采购材料、制作美食,并设摊“经营”,每一个摊位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活动结束,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核算成本与盈利,最后所得钱款全部捐给少先队基金会。孩子们在课程实施中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幸福,学会了合作,懂得了奉献。类似这样的活动案例,本课程每个年级可提供十二个,每个案例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建议、背景资料、学生工作纸六部分,每个年级还专设了“课程超市”,以供教师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小学心理教育》教材是学校校本德育课程构建的又一大亮点。当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但绝大多数农村城镇学校除品德课程中少量的心理教育元素外,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能适合农村城镇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材,学校、教师无本可依,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心理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问题。我们大胆尝试把心理教育融合在学校德育活动之中,育德、育心一体化,以心育德,以德育心。在全国著名德育专家班华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下,学校边实践边编制,出版了一套《小学心理教育》教材和教师指导用书。教材从内容层面上讲,体现了非学科性,育人重于知识的传授,力求体现人文关怀,实施以积极的心理教育为主,着眼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和心理潜能的激发,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从方法层面上讲,注重了活动性、趣味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自主参与和实践操作体验,重视学生自我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力求体现了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个性特色。我们坚持心育与德育相结合,用“心育”提高德育的温度,让每一位儿童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每月一事”“我们的节日”“名画名曲欣赏”“经典诵读”等系列校本课程的研发,切切实实为学生提供了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资源与平台,培养了学生良好习惯,提升了学生精神品质。
二、让行动策略真正做到行之有效
行动策略是校本课程得以有效实施的催化剂。那么,通过哪些行动策略,能使有着千姿百态的个性和丰富多彩的情感,能主动进行道德抉择的小学生获得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呢?在多年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归纳提升了以下行动策略:
1. 德育课程生活化
要真正彰显生活的色彩,就是要让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学校组织学生深入校园生活展开调查研究,诸如“学生生活中的陋习”“校园内学生最喜欢去的地方”“学生中的流行语”“舌尖上的浪费”等,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我的校园我的家”“爱生命从爱一颗花种子开始”“改变陋习,从我做起”“光盘行动进行时”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通过现场访问、情境模拟、讨论辨识、榜样示范、反馈分享等形式,让学生学会了发现、学会了探究、学会了创造,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美德。
2. 德育课程个性化
让每一位学生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充分考虑每个年龄段学生的发展需求,建立在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之上,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能力得以提高。如学校传统特色课程“东小娃娃吉尼斯擂台赛”,那是孩子们极其喜欢的赛事,他们完全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自主申报娃娃吉尼斯项目,然后认真备战,通过层层考核,向“东小娃娃吉尼斯”奖牌冲刺。从历年的记录中可以发现,孩子们申报的项目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具个性,越来越有创意,如护花使者、小小收藏家、小小旅行家、环保小卫士、小小摄影师、花样跳绳手……娃娃吉尼斯奖牌年年刷新。获得奖牌的乐不可支,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没有得到奖牌的虽然有些遗憾,但他们品尝着失利的苦涩与竞争的残酷,收获了坚持不懈的挑战精神。
3. 德育课程开放化
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方面、一个领域,不是限于一个学科、一门课程,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生成的。因此,我们在实施德育课程时注重开放化策略。一是时空的开放,即活动不局限与课堂、室内,根据教育需要延伸到课外校外,充分利用大自然和社会环境本身蕴涵着的巨大教育效益,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内容的开放,即注意及时吸收新信息和新观点,并提供选择的活动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三是教师思想的开放,即教师尽量减少干预,使学生的活动过程具有较大的开放度。四是活动结果的开放,即答案具有多样性,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五是活动评价的开放,即评价的主体多元,教师、伙伴、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方式丰富,即时性、过程性、终结性相结合,特别关注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从而实现儿童道德心灵真正的自由和开放的境界。
4. 德育课程活动化
活动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活动”和“体验”是实施德育课程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对小学生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因此,我们校本德育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实践、体验活动。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获得轻松愉快的心理体验,促进自我发展,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我们的德育课堂是活动的课堂,是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得道德生命自由生长的课堂。如举行“我为家乡而骄傲 我与家乡共成长”主题活动时,五年级组以“三星绣城”为切入点,师生携手,共同设计了以下系列活动:收集资料,设计图文并茂的活动手册;实地考察,了解绣品制作流程;调查访问,了解绣城成长史,编制三星绣城档案;快乐找寻,在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上用中英文标明三星绣品销往的地区、国家;创意无限,给绣品设计图案、商标和宣传语;征文分享,我为绣城献一计等等。学生参加这样富有挑战意义的系列实践活动,自身的组织、协作、探究、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油然而生。
三、让实施方式看得见、摸得着
课程实施方式将直接影响课程效果。我们努力践行新生活学校的教育理念,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潜能,积极探索、优化适合学生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1. 将德育融入环境营造之中
美丽的校园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为此,我们努力创设和谐、平等、民主、活泼的德育环境。校舍主色蓝、橙、红、白相间,色彩明丽,孩子们就像来到童话世界一般。走进我们的教室,四周布置了学生的“作品”,有各学科的作业展览,有自办的小报,收集的邮票、纸花、标本,有最新的资料信息,还贴着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图书架上放满了学生喜欢阅读的图书。让教室成了书的世界,知识的海洋。学生的实验室、操作间、阅览室、作品展览室、师生的精神家园,力争让每一个教室都有奇迹出现。这是我们从实际出发,充分开发校本德育课程资源的有益尝试。
除了富有特色的校园、教室环境布置,新型师生关系的营造以外,我们更注重的是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让整个校园时时处处洋溢着融融春意,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学校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成长的乐园。例如:学校图书馆是同学们向往的地方,在图书馆里上阅读课,周周进行“图书漂流”,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自主阅读活动空间。音乐是我校一道流动的风景。清晨,音乐伴着朝阳为师生送来亲切的问候;中午,音乐挟着书香陪伴师生进入午读时光;傍晚,音乐和着舞步向师生送去一天的祝福。美妙悦耳的音乐萦绕校园,慢慢穿透学生的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每天上午、下午的大课间活动,只要音乐一响,校园里就开始热闹起来,同学们有的跳皮筋,有的打乒乓球,有的打羽毛球,有的做游戏,有的三五一群坐在一起看书、聊天……这样的氛围让孩子们和老师们都沉浸在无比的快乐之中。学校还组建了跨年级球类俱乐部,为每一个班级购置了大小不同的球,人人都可以参加球队,推选自己的队长,为自己的球队命名,提出自己球队的口号。周末经常组织学生举行球类联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球队,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和合作精神在活动中得以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2. 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之中
德育课程不是局限于某一门具体的学科课程,它应当贯穿于全部的教育、教学之中。因此,我们紧密结合学校的各科课程,给学生提供充分表现、实践、体验、创造的机会。无论是品德课、心理教育课、班队、晨会、综合实践课,还是语文、数学等其它学科都围绕主题,坚持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条件,扩大实践的范围,发展实践的能力。例如:四年级组开展“亲情节”主题活动时,语文课让学生广泛阅读关于亲情的诗文,在此基础上进行亲情诗文创作;综合实践课开展“今天我当家”的体验活动;品德课与心理教育课让学生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亲情诉说;美术课进行亲情卡的设计制作;音乐课学唱亲情歌;体育活动课举行亲子游戏活动……这样,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点拨升华,导行冶情,让学生自己挖掘、自己开启、自我教育,学生的情感、意志、合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培养。
3. 将德育融入活动体验之中
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是提升德育实效的有效载体。我们除了课堂上经常开展讲演、游戏、模拟情境扮演等活动以外,学校德育团队不断创新德育活动。如推行“早会制”,每天早上由校长或教师或学生通过富有哲思的故事给学生精神引领。又如设立学生班主任助理制、校长助理制,成立小公民服务队,既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又能引导学生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管理,增强他们的小公民意识。另外,充分利用“每月一事”这个平台开展系列活动,如三月开展“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四月开展“亲亲母亲河—长江”、五月开展“我是生活小主人”、六月开展“魅力舞台秀之戏剧表演”等主题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践行良好素养,体验成长的快乐。学校建设网络“班级虚拟公民社区”,引导学生在“虚拟公民社区”中结合本班实际开展有关公民道德素养的大讨论,以此渗透公民自律意识、责任意识的教育,促进学生在公共领域日常行为的自我稽查和自我管理。每项活动根据不同年段确定不同的活动要求、活动内容、活动方法、评价手段,形成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层次要求,既有统一形式,又有层次特色,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螺旋式上升的活动规范。每位教师都有任务、都有岗位,个个成为组织者、指导者;每位学生都是角色、都是主人,个个成为参与者和受教育者。
一、优化课程内容,完善教学体系
我国教育界对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问题已经讨论多年,培养人文精神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更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的进步。虽然任何学科都有本学科的教学目标,但是各个学科的教学目的具有一致性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科教学是开展中小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基本路径。
1.以学科教学为基础,挖掘人文精神课程是各个学科的基本组织形式。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国家教育所要求的教育目标、教育价值主要是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特点。[1]因此,需要优化课程内容,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严格的人文和科学界限,让人文精神贯穿于各个学科课程之中。那么,人文精神在课程中究竟该如何呈现呢?笔者认为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各个课程体系都应该渗透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重视科学知识的同时,对人文知识应予以同等重视;其次,充分挖掘各科教学中的人文精神,采取合适方式进一步拓展完善,进而转为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内容;最后,创建具有人文精神的校本课程。学校可以尝试打造一批具有人文精神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建立便于充分结合学校发展情况、教师自身素质以及学生发展水平等综合因素。
2.转变教学方式,强化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水平和素质。如果教师具备高深的学术造诣和人文精神素养,同时还有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那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中小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我国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师单方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严重抹杀学生学习兴趣,甚至导致有些学生出现厌学等现象。因此,人文精神的培养应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首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自新课程改革以来,逐渐淡化教师的主体地位,开始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具有探究意愿才是当前教育重要任务之一。主体地位一旦缺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则大幅下降,压抑学生个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学生和教师可以组成“学习共同体”,形成平等对话,尝试使用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性。最后,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开展人文精神培养,通过生动直观形象的呈现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好奇心。总之,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培养目标,可以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二、开展高质量的学习实践活动
中小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在具体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应重视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前,有些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是活动质量却有待商榷。基于此,笔者认为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更重要的是保证活动质量。
1.读书活动读书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人文知识进而提高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学习需要依靠学生自己主动建构,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高质量学习实践活动的精神熏陶。美国中小学校长对学生课外作业要求不高,但是却要求小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读书、写读书笔记。很多美国教育机构明确规定高中生每年必读20本书,这些书目基本保持不变,既有文学作品也有哲学著作和政治性读物,此外这些书目还要作为考试内容。当前我国对中小学生的读书要求并不高,甚至有些学校没有预留让学生读书的时间,所有安排都用来为学生升学服务。这种缺少人文知识培养的活动导致学生成为考试机器,难以受到人文精神熏陶,导致明辨是非、抵抗虚无的能力大打折扣。因此,笔者认为,中小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开设高质量的读书活动,大力支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通过读书汇报会、演讲或辩论赛等多种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2.社会实践活动潘懋元学者就曾指出:“人文科学知识必须内化为人文精神,并外表为行为习惯,才能构成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有些人虽然修了许多人文学科课程,获得了许多人文知识,但言行不一、品质恶劣,就是由于他们没有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所以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内化,即将知识转化为素质。”读书活动是为了促进中小学人文知识的学习,而社会实践活动则是促使学生通过一定的生活经验、感性认识进而继承、内化人文精神内涵。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养成。因此,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服务社区和敬老院、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等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社会、了解社会,提高他们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情感升华,进而强化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学生具备人文精神意识后只有上升为情感才真正实现了人文精神的内化。由此可见,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一旦脱离便成了“纸上谈兵”。
三、重视隐性课程对学生的熏陶
隐性课程就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如价值、态度、规范、情感、交际技能等,它是相对学校课程体系即显性课程而言的。隐性课程对中小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得到熏陶。
1.通过校园文化,重视环境陶冶“学校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圣地,养育人文精神的大课堂。”由此可见,对中小学生而言人文精神培养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环境熏陶往往具有课堂教学达不到的效果。校园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实体或活动载体进而营造出来的特定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种比较高级层面的约束学生行为的方法,对学生的培养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要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创设符合时代需求的校园文化,既要保障校园文化的丰富性还要实现积极向上、健康的文化体系,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做好校风建设。作为学校方面要树立良好校风,做好文明建设工作,塑造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让学生在学校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感受人文精神。此外,还要做好班风、学风和教风的工作,营造一体化的人文精神氛围;其次,做好校园环境建设。学校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图书室、人文景观等等。环境中蕴涵着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一草一木中都包含着人类对于生活的热爱。通过校园环境的建设,能让学生对人文地理和自然生活都能更加热爱,激发学生美化环境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具有浓厚人文精神的校园中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总之,环境能够塑造人,好的环境是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的前提和基础,需要引起学校的充分重视。
2.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受传统教育影响,过于重视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精神培养,导致教师成为教书匠、学生成为学习机器。这种教育观念势必会影响中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提升培养意识。转变教师观念、提升培养意识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学生。教师要重视自身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与锻炼,明晰人文精神对中小学生而言存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此外,中小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学生会在自觉不自觉中模仿教师言语和行为。教师如果自身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对学生来说教师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这种言传身教对中小学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潜在的,也是作用比较明显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凸显他们的“人格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自尊、自信等人格品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人格和发展特点。除了要通过学科教学、活动和隐性课程促进中小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还需要一定的评价制度或体系来监督培养效果。学校应该健全评价机制,把人文精神纳入评价体系之内,不仅仅只是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尤其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评价体系的制定可以纳入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辅助教师完善评价制度;其次,评价体系的制定要体现评价的综合性和科学性,改变传统以学习成绩为重心的评价制度,将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之中;最后,评价体系的制定要重过程、轻结果。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化眼光
众所周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并作出合理的解释,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活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比如,当教师引入一项新的活动时,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小学生熟悉并了解相关知识,在他们的大脑中形成一种影像,从而更好地理解新课内容。比如,在分类进仓这个活动中一开始为学生播放一段交警指挥交通的录像,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个情景向学生提问“警察叔叔在干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可以理解警察叔叔就是利用手势进行信息的传递,进而指挥交通。同时可以联想到,生活中除了指挥交通以外还存在着其他传递信息的例子。这样一下子将生活大门打开,信息源源不断。同时根据传递信息联想到要组合信息可以借助数学课上学过的搭配问题。这样的情境不仅仅是一种串联,更是一种激发和唤醒。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意识,逐渐融合成为一种数学素养――数学应用意识。所以,合理地将“OM”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化眼光,还能促使学生用数学的模式和方法思考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
二、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视野
由于“OM”在小学数学竞赛活动的任务种类复杂多样,因此,教师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的类型。比如在分类进仓这个活动中有这样一项任务:通过创造一个简单的信号系统来完成“分类进仓”。即如何有效地利用材料筐里的材料制定一个信号方案,同时可以先后取出不同的水果放入仓库。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带着相应的问题,思考如何利用材料筐中的材料,指挥对方将不同的水果放入不同的仓库。在需求的激发下,孩子们组成小组,选出组长,让每一小组的成员制定一套信号系统,组长做好收发信号的分工任务,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尝试,并在实验过程中自己反思演示过程中的不当之处,再进行合理调整。整个活动需要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严密的思维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严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