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各地方的民俗文化

各地方的民俗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各地方的民俗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各地方的民俗文化

各地方的民俗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俗旅游;导游;提高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文化的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就说明每个地方的民俗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正好作为开发民俗旅游的丰富资源。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葬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构成民俗旅游区,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旅游者通过前往民俗旅游区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

一、导游在民俗旅游中的地位及作用

导游维系着游客与景区,向旅游者提供规范的向导、讲解及旅游生活服务。游客在民俗旅游区中各项服务和活动都在导游的联络安排下顺利完成。通过导游的服务,特别是对民俗文化的讲解,旅游者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获得审美享受。对于部分民俗旅游的接待员而言,在不同国家的外国游客面前代表着自己的家乡,通过他们的服务工作,更可以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体验和感受当地人们的精神风貌。总的来说,导游接待服务是整个民俗旅游过程中的服务灵魂,导游人员展现出来的服务艺术、服务技能、服务效果和组织沟通能力对旅游者综合旅游感受形成了最直接的影响。

随着我国旅游业整体水平上升,旅游者对旅游认识的深化和旅游要求的多样化,对于导游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使民俗旅游得到健康发展,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精的民俗旅游导游队伍势在必行,这也是我国民俗旅游尽快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二、民俗旅游区导游接待存在的问题

(一)导游数量不足

人才不足是旅游行业发展的大难题,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同样存在。很多保留着原始风情的民俗旅游区往往在一些偏远地区,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院校毕业的专业导游人才一般不愿意到这些地方就业,许多本地的居民也纷纷外出务工或求学,导致导游人才奇缺。部分当地的居民在农闲时间担任起导游接待工作,填补导游人数空缺。但遇到旅游黄金周等游客井喷阶段,接待力不足问题马上凸显出来,甚至影响了当地的游客接待量。

(二)导游素质参差不齐

民俗旅游区的导游分为两种:一种是地接社委派带团的导游,俗称地陪,都是经过旅游专业知识学习并通过了规范考核,拥有导游证;一种是旅游区内的导游,他们一般没有导游证,只有旅游区的上岗证。在很多民俗旅游区中,充当导游接待工作的往往是后者占了多数。这些导游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仅是经过简单培训及考核就上岗了,有的甚至没有经过考核,因而达不到民俗旅游的内在要求。

(三)导游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民俗旅游区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主要集中于景区主管、经理、总经理等岗位,但是直接面对和服务于游客的多数导游工作者是高中、初中甚至小学学历。作为基层服务人员,他们的导游讲解等工作能力决定着旅游区质量的高低,影响了旅游者的旅游评价。部分低文化水平的导游工作者,直接给旅游者带来不佳的旅游体会。

(四)导游方式单一,讲解内容贫乏

部分低文化水平的民俗旅游区导游在接待旅游者过程中,由于知识水平的局限和专业能力的不足,所以往往只能充当旅游者的“向导”,而并非真正起到提供全面服务的导游员作用。他们在讲解中可能只会针对眼前所见所闻,简单地告知旅游者,无法进行深层次地导游讲解。再者,在带领旅游者旅游过程中,很多时候仅是按照既定的旅游线路走完全程,不能提供系统性旅游服务,更无法进行针对或者灵活,让旅游者错失丰富的旅游感受。

三、民俗旅游区提高导游接待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引进人才,鼓励当地化导游

对于民俗旅游区导游的发展规划,首要工作就是解决人才问题。从民俗旅游区长远发展目标考虑,可以通过一些政策扶持和优惠措施,吸引高素质人才,填补高素质导游欠缺的不足。也可以通过建立合作关系,寻求一些专业机构或院校在特定时间段(如“旅游黄金周”)对区域旅游发展的人力帮助。

同时,鼓励当地居民转型成为专兼职的导游人员。目前,随着很多民俗旅游区的旅游发展,当地的经济已经出现了多元化趋势或转型。原有的生产方式变化,导致部分居民已经改变了工作方式。这部分居民可以通过培训发展为导游接待员,解决人才不足问题。

(二)加强培训,规范管理制度

目前很多民俗旅游区迫切需要加强对导游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设置上应根据培训对象的现有状况,进行差异化培训。一般对于已通过国家导游证考核的导游员,可强化其民俗知识,增加工作中的知识含金量。而对于非旅游科班出身的接待人员,除了培训他们的民俗知识外,还更应该培训其系统的旅游职业道德和从业素质、旅游接待流程、应急应变处理技巧等,并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把好上岗关。同时,在导游接待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做好监控。引入奖惩制度,对导游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动力。通过一系列制度的管理,相信能达到规范接待的功能,保证了旅游团接待质量。

(三)丰富导游知识,提高导游能力

导游在游客的心目中是“万事通”“博学多才的杂家”。而要作好民俗旅游区的专项导游,导游员除了是一个杂家外,更重要的还应该是一位民俗学“专家”。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应该尽可能地掌握更多的民族、民俗知识。比如:民族或地方的简史;地理环境的特征;衣食住行的喜好;婚娶生丧的习尚;节日庆典的仪式;内容及传说;信仰崇拜的缘由;待人接物的禁忌;游娱竞技的规则及风物特产的状况等。特别是一些旅游区的热点问题或问题焦点。游客在民俗旅游的过程中,常会即兴咨询导游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导游可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给游客一个满意的解答,成为一个考不倒的文化宣传者,为民俗旅游区树立良好的声誉。另外,随着国际旅游团和特殊旅游团队的增多,导游员还应该尽量掌握1~2门外语,以便为外国旅游者服务;掌握特殊语言,以便为特殊的群体服务。

(四)巧妙地运用导游方法

在民俗旅游区进行导游工作中,除了一般的导游程序外,根据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导游员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运用一些更有效的方法。

1.适当使用民族语或方言

民族语言和方言蕴含着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的“灵性”,了解民族语言和方言,在导游讲解过程中适当运用,有助于全面、生动地讲解民俗风情。各民族和各地方的人们对自己的语言都寄予深厚的感情,一个会说哪怕仅仅是一点点当地的语言,更能赢得当地人的友爱与亲近,利于工作的开展。同时,导游还可以在带团过程中教会旅游者用当地语言进行简单的问候、祝福语句,既增添了游兴,也拉近了游客与当地居民的距离。

2.声像资料导游

由于民俗风情涉及内容的丰富多样性,而游客在旅游区游览的时间和范围是有限的,如节庆、婚恋、葬仪等内容的一些民俗,有的只在固定时间发生,有的游客是无法直接参观或参与的。而这些内容又往往是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民俗风情必不可少的内容。为解决这一矛盾,导游员除了进行知识介绍外,还可以利用旅游车内的声像设备,给旅游者播放事先准备的声像资料,并对游客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讲解,给旅游者更直观的旅游资源认知感受。

3.载歌载舞法

很多民族的人们都喜欢用歌舞的形式直接表达和展示民族文化、表现民族情感。民族歌舞对游客有特殊吸引力。因此,民俗旅游区的导游员应学会一些当地的歌舞,在导游过程中载歌载舞,或自己表演以达到强化、提升讲解内容的目的,或引导团内游客参与和体验这一民俗风情,能更好地营造良好旅游氛围,让游客留下更深的旅游印象。

4.故事引导法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类别的传说、故事,许多的民俗风情都与传说故事有关。因此,在民俗旅游区导游中,导游员可根据游客的兴趣和参观对象的情况、旅游的时间等因素,精选特色鲜明、教育与娱乐内容并存的传说故事,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加深旅游者对旅游区民俗的印象。例如,壮族“刘三姐”的传说,与婚俗中抛绣球的民俗风情紧密相关。在广西旅游过程中,导游在介绍绣球这一工艺品时,可以引用刘三姐向阿牛哥抛绣球的典故,激发旅游者对绣球的兴趣。当然,在故事引导法中,必须要注意以客观为依托,不能生搬硬套,以免闹笑话。

参考文献:

[1]梁焰.“最解”民俗旅游之“风情”――民俗风情导游的技巧[J]. 凯里学院学报. 2011年4月

各地方的民俗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间舞蹈;应用实践;舞蹈教育;民俗;产业化

导言

关于民间舞蹈的传承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为世人所关注。尤其是自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以来,民间舞蹈传承问题也成了近年来研究的焦点,而且多数研究都投向了“保护问题”。然而,随着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发展,21世纪的中国民间舞蹈发展现状,由于外来的和现代的舞蹈文化影响,不断受到冲击,民间舞蹈还是逐渐在退缩、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外来舞蹈和现代流行舞蹈,这些舞蹈频繁地使用于民间仪式和社会民俗活动中。这说明民间舞蹈的价值内核已被剥离,民间舞蹈的传承步履维艰。因此,传承问题能否妥善解决是影响民间舞蹈发展的桎梏。

对于民间舞蹈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发展的窘境,不可能寄希望于博物馆式的非原生态“保护”,使民间舞蹈与世隔绝,成为“遗产”,只能从如何纵向地传承去探求出路。笔者认为,要使民间舞蹈有效、持续的得到良好地传承,应该着眼于社会现实和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民间舞蹈的应用实践平台或载体,通过此平台或载体使其存活、延续和发展。运用社会学的知识把民间舞蹈的传承问题,纳入应用实践的领域来思考,不但具有舞蹈社会学学科发展的意义,可能更具有当代文化建设和社会稳定的现实意义,并且可能真正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

在科学技术和信息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了更好地进行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其传承方式要适应时代的要求,结合应用实践的平台,促进相互的支持与合作,从而达到全方位的、更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在当今社会快速变迁过程中,民间舞蹈文化的环境基础也随之变迁,它的生存必定要与时代相适应,离不开社会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其传承方式也应该随时代的发展而有所选择。笔者认为,“学校的民间舞蹈教学”“民俗实践中的民间舞蹈活动”“文化消费产业实践中的民间舞蹈”等应用实践行为应该是民间舞蹈在当代甚至未来传承的主要方式。

一、学校教育与民间舞蹈传承

我国舞蹈教学自建立肇始,就是以“芭蕾的规范化和古典舞蹈的程式化”为中心,沿用至今基本秉承初衷。但是,随着舞蹈教育内容的多元化,教育逐渐变的现代化、国际化,舞蹈教育的中西化问题也日益尖锐。我们目前的舞蹈教育,越来越走向专业化的同时,也拉大了与民间舞蹈传统文化的距离,而聘请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走进课堂,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的魅力,既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又能为传统民间舞蹈提供展示的平台,这对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学校舞蹈教育来说是一个双赢的良策。

我国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地方舞蹈人才来充当主角,地方舞蹈人才需要舞蹈教育的平台来培养和提供。而现在的教育状况严重“西化”,与地方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建设背道而驰。目前,各高校对于本地民间舞的传承与保护才刚刚启动,从领导、教师到学生,都没有很强烈的保护意识和保护观念。无论从搜集整理还是引入教学甚至培养观众,都处于零碎的节目编排阶段,没有系统的教学安排。民间舞演出形式和演出人员都是应景应时,临时筛选,也没有固定的选练方式。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到相关规则制定,都处在启蒙阶段。传承、保护民间舞蹈艺术,不能仅仅利用民间舞蹈素材编几个节目,写几篇文章,而要从专业设置入手,将本地民间舞纳入本地高校的教学体系,从招生、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培养目标、就业渠道,每一个环节都为保护和传承考虑。基于以上考虑,笔者认为学校民间舞蹈教学的传承方式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发掘整理文字工作。2.长期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即走出学校,深入民间采风和将民间艺人请进学校来的方式。3.在保护仅有的原生现状的同时,积极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创造适合于当今社会文化特色的现代民间舞蹈新型审美品质。4.让原生态传承人的变化尽可能成为自身的蜕变而不是人为的改变,在作品改编中让人为的改编尽可能保留原生文化的基本格调。5.在教学中,尽可能注意民间方式与学校规范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培养学生对于民间艺术的尊重与兴趣。

从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的立场出发,为当地教育部门提供民间舞蹈教学发展的思路和方案,相信学校舞蹈教育在民间舞蹈传承上可以发挥出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二、民俗活动与民间舞蹈传承

民俗是民间的风俗,是民众文化生活中具有传承性文化的重要部分。民俗在民间又被作为一种“礼”而长期存活下来,具有维系和调节民间人际关系的纽带和传承民间文化的作用。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在其《民俗学概论》的绪论中,这样写道:“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说,民俗是源于民众并用于民众的一种民间集体性的社会活动,如其他学科一样,要达到为民众和社会服务的目的,其应用特征突出地表现为“功利”性,即能否对社会和群体产生直接的效益。所以对民俗研究价值不仅具有为民众和社会服务的功能,更具有民间文化传承的作用。

民间舞蹈活动因民俗的存在而存在,民间舞蹈活动离不开民俗,民间舞蹈活动的传承可以借助民俗学的“功利”性和应用实践的方法,突出民间舞蹈在民俗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强调民间舞蹈活动为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和满足人民现实生活需要服务。比如: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和农村人民生活水平都相应提高,各种文艺活动也与日俱增。各地区民俗中的舞蹈活动受到民众的普遍青睐。那么,为了能更好地发挥民间舞蹈的作用和满足人们的需要,可以考虑直接由地方文化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开办专门的训练和培养机构,对整个地方的民间舞蹈活动统筹安排。这样,既能保留传统的本色,又符合民众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民间舞蹈将随着民俗的承启而持续、有效地传承。

三、产业化和民间舞蹈传承

由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生态环境变迁,传统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经济方式已经不复存在,民间舞蹈文化所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土壤也已经随着社会的变迁而物是人非。很多民间舞蹈传承艺人中最年轻的传承人已经是七旬古稀之年,而年轻一代的传承人只能通过政府的鼓励和政策的引导而被动接受传承,即通过地方文化机构以及旅游机构参与的政府搭台,民间与政府相互渗透的传承方式将在民间舞蹈传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通过以来,各地区政府对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引起很大程度的重视,并大力投资进行挖掘、整理和保护。在各级地方政府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中一般都有这样的记录:搜集整理资料,完成录像、录音、记谱、文字描述(其中包括项目名称、讲述者简介、内容记录、作品来源等)等基础工作;组建文艺队伍;由政府牵头,发挥各文艺团体的积极性,并承诺每年举办一次大型歌舞会,充分发挥民间艺人传承作用。但是根据调查,各地方的落实情况不一,很多地方由于资金以及政府官员对于艺术的消极态度,保护和宣传的意识跟不上导致民间舞蹈的创作、表演、保护都处在半搁浅状态。

伴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消费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多样化,文化产业作为与需求、消费紧密相关的产业,其本身所具有的多样性特点满足了消费的多样化。但作为人类表达情感、反映民族特征的本能方式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仍然显示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力,成为现代休闲娱乐消费不可或缺的内容。而在现代社会中发展文化消费产业的同时,必须加强民族文化的根基意识,强调文化的自尊与自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营造民族文化的浓厚氛围,呼唤中华传统的人文精神,才能保证民间舞蹈在文化构成中的相对独立地位,民间舞蹈的优秀种子才会长出新苗,获得生机。

民间舞蹈要学习其它产业的发展运营模式。我们秉承“服务于社会”的原则,结合地方实际,从应用实践的角度出发,进行调查和分析市场,充分发挥自身艺术活力,开发产业链条,形成以“民间舞蹈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群,势必会带来一种消费需求的变化,一方面可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推动城市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弘扬、传承民间舞蹈文化并开拓民间舞蹈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

有关文化部门也在积极地寻求出路,比如与旅游景区的舞蹈实践接轨。在全国各级旅游风景点现在都有各种具有本地传统特色的民间舞蹈活动和专业艺术团体,其中有大量高水平的舞蹈人员在风景区从事民间舞教学、表演,组建并带出了一大批舞蹈演员的组织者或领队,他们除了对本地民间舞蹈进行艺术加工,在传承中积极创新,而且做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并为当地政府提供了民间传统舞蹈发展的思路和方案。旅游景区的舞蹈实践在民间舞蹈传承上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小结

民族传统文化是整个民族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记载着一个民族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是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民族繁衍不息之根本。传承民族文化等于在传承民族精神,传递民族的生命。民间舞蹈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劳动人民生活的记忆。研究民间舞蹈的传承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意义,科学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展民间舞蹈文化,应结合应用实践从教育、民俗、产业等多角度、多层次实施,探寻民间舞蹈文化的可持续、生态化的传承方式。

目前,民间舞蹈的传承方式之间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互动机制,都在相对独立地做着积极的工作,这样的保护和传承难免有重复和疏漏。因此,建立起教育、民俗、产业三者的互动机制,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是我们从事舞蹈工作应当关注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罗雄岩.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

版社.2001.01

[2]项阳.将民间艺人请进大学校园一新疆之行的感受与思

考[J].中国音乐,1999.03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9.09

[4]李国平.应用研究:民俗文化研究的沃土[J].西北民族

大学学报2004.05

[5]王志毅.民间音乐的当代传承方式[J].民族艺术研究

2010.05

[6]邓小娟.生态文明时代的民俗舞蹈价值观重构[J].舞蹈

2010.07

各地方的民俗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时期公务员;接待管理;监管机制;改革实践

[DOI]10.13939/ki.zgsc.2015.23.072

1 公务接待概述

公务接待是说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国家公务主体在进行经济、政治、外交、文化以及军事等公务行为时,运用相应的精神物质手段,按照规定的规范实施的协调公务关系客体的公务行为的过程。正常公务接待是必需的,是政府机关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常常多数较大的项目都是在接待中双方相互了解中达成协议的,其确保了我国党政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地实施。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实施,享乐主义、金钱主义思想逐渐扩展,公务接待的标准也在不断地提高,这就出现了大量的铺张浪费情况,抹黑了国家和党的形象。

2 我国公务接待管理现状

2.1 公务接待奢华成风

过去定义公务接待的意义是说由于公务来访的可能受到良好的照顾,主要是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这并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但现今的表现为:因第一级的需要讨好上级来的领导,或者极大的满足自尊心等多种因素,在公务接待的过程中追求高品质,将纳税人的血汗钱及国家的前花费到不必需方面。

2.2 公务接待成追求私利的手段

公务接待自身不存在任何利益色彩,作为主人满足来宾的正常生活需求是一种义务。然而公务接待不可以作为一些人谋取私立的手段和工具,运用公家的钱财来取悦上级领导,以此达到自己的要求。中国人信奉饭桌上谈生意,政治方面也同样如此,一些领导为了得到上级的投资或者升职机会,就会做足公务接待的功夫,让上级住好、吃好、玩好,使其感受到舒适的公务之旅,留下良好的印象。

2.3 我国公务接待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现今公务接待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这让平民百姓伤心,人们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就这样被挥霍了,而且没有对百姓的生活起到任何改善,之后增加其对党和国家的失望度,长此以往,严重后果无法被人接受。这些情况说到底就是说我国管理机构对公务接待的监督和管理尚不完善。现今,我国仍没有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监管各地方的公务接待,只是单凭自身控制,所以不会产生效果。

3 新时期公务接待管理的改革策略

3.1 完善联动机制,严格规范接待

首先,各地要探索与自身实际相符合的公务接待工作联动机制。依托相关部门和对口单位,以相关参观考察点和宾馆为载体,以办公室为主导,对联动机制进行建立。从最初的拟订方案、领受任务,到领导审定后的落实、检查和协调,最后,由专门的人员和部门进行归口管理和统一负责。在接待工作中,将办公室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公务接待工作真正做到协调有力、配置高效和科学统筹。

其次,要对公务接待工作严格规范,对国家和省市关于公务接待的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并且严格贯彻,形成纪检监察机关主抓、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上下联动、其抓共管,密切配合审计、组织等各个部门,规范公务接待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如派餐、报销和公式等,对操作程序、接待标准和接待范围严格规范,完善各个环节的运作。对各项非生产性支出有效控制,使接待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2 加大改革创新,整合社会资源

对旅行社和宾馆等载体,应加大指导力度,提高接待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将他们在接待任务中的服务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遵循改革创新的主旋律、在市场的导向之下,以政务接待工作为大局,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对各地先进的接待经验充分借鉴,增强接待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通过对细节性和大局性的把握,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使新时期公务接待工作更加富有特色、

3.3 把握艺术性和政治性,创新接待理念

作为政府和党委的重要的窗口性综合工作,公务接待的艺术性和政治性极强。为了把握接待工作的大局,首先要创新公务接待工作理念,从传统接待转变为现代接待,从事务性接待转变为综合性接待,从被动接待转变为主动接待,从经验型接待转变为管理型接待,将公务接待从浅层次的服务群众转型为深层次的服务经济社会。树立正确的理念,拥有“搞好接待就是服务大局”的认识,确立“公务接待出生产力”的理念,紧跟形势,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将公务接待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3.4 挖掘特色接待文化,提供个性化服务

一个城市的天然名片就是文化,彰显了城市的地方特色。因此,必须依托现代化城市风貌以及当地的民俗、历史和文化,以宏伟的现代化景观、独特的地方风情、优美的自然景观为载体,有机的融合地方民俗文化和现代接待方式,将彰显地方特色的接待文化不断地挖掘。在公务接待和安排宾客参观方面,将富有底蕴的个性化的服务,更多地提供给宾客。有机地结合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对当地的历史文化,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更多的介绍,在进行公务接待的过程中,对本区域或者本单位的特色文化进行了更好的宣传。

4 对提升我国公务接待管理的一些建议

4.1 做到政务接待的公开

在阳光下不存在阴影,公开公务接待,最好的办法是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这也是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步。人民群众的力量很大,因而明示公务接待情况,将其放在明处,接受大众和媒体的监督。公务接待花费的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因而其必然会注意钱是否用到真正所需的地方,这是最佳的方法。

4.2 成立第三方的监管机构

我国现阶段的公务阶段属于一笔糊涂账,没有人管理也没有人查验,仅凭账单进行报销。第三方应定期对账、查账以及勘察政府公务消费情况,有无铺张浪费的情况。

4.3 根据每个地区情况制定相应的消费标准和额度

每个地区根据当地的消费标准,有针对性地制定消费情况,根据普通人每顿饭的价格给予因公来访的客人是足够的,再加上普通标准的住房,不需要开五星级的宾馆,在额外加上车资费用,这些并不是很多。

各地方的民俗文化范文第4篇

在众多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和类型中,传统技艺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技”表达的是技能、是工巧,是改造改善自然之物的力量和技术。“艺”表达的是法则,是秩序,是心智,是塑造应用之物的智慧和美术。技艺把实用与艺术、把共性和个性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所遵循的工艺、材料、技巧、程序、塑造的器用,传承着人类宝贵的智慧、情感、规则和审美的种种感悟和成果,为我们展示了千姿百态的文化物品和文化品格,让我们体察到文化的丰富性和人类才智的无限性。千百年来,传统技艺形成了完整而发达的手工生产体系,涉及人类生产实践和生活需要的各个领域,形成了诸如印刷、酿造、榨取、烹饪、炮制、木作、雕琢、烧造、冶炼、纺织、印染、刺绣、编结等难以尽数的专门技艺、技巧和知识。国务院已公布的102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传统技艺类项目有186项, 2009年2月,文化部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取得新的成就,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传统技艺异曲同工,“老字号”作为中华商业文化的精髓,凝聚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血和智慧,衍化成各地风土文化的象征和符号,成为一个区域乃至中华民族文化与情感的重要载体。以手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技艺,大多存在于各行业的“中华老字号”之中,一个或数个自主开发的传统技艺,成为支撑百年老店长盛不衰的关键。传统技艺以老字号为平台,老字号以传统技艺为支柱,共同发挥着记载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作用,彰显着中华文明独特精神品格和民族气质,凝聚了中华造物技术思想和实践经验。老字号不仅掌握了行业内手工技艺的最高水平,还网罗了最具成就的手工技艺传承人,形成了世代相沿的产品、技艺和服务体系,为传统技艺营造了繁荣发展、因袭传承的家园,创造、继承和发展了优秀的民族文化。

在全球化、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技艺,无时无刻不在受到严重冲击,其生存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掠夺性开发,一些传统技艺后继乏人。老字号的现状也不容乐观,建国初期,老字号大约有八千家,现在仅存一千多家,山东仅存的三十六家“中华老字号”中有相当一部分经营困难、举步维艰。如何从传统技艺和老字号入手,找到两者互相促进和推动的契合点,创新传统技艺保护和老字号振兴的有效举措,成为许多人思考和探索的方向。山东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值得肯定的工作模式探索。

从中国传统文化层面看,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是先民们博大智慧的结晶,尽管它主要产生于民间,但与其它物质或精神文化遗产一样,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一个绕不过去的课题便是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传统文化基因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文化血液中,即便春秋以前的非物质文化也与传统文化同质。因此,任何对中国非物质文化的研究必须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

从文化交流层面看,任何一种文化在与自身之外的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往往呈现为通约性与不可通约性并行的状态。换言之,世界上所有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共同构成世界文化,同时均保持着自身文化的独立性,有着自身鲜明的文化个性与文化语境,非物质文化亦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近几年“国学”复苏,中国传统文化以活跃的姿态挺进全球。民族复兴的脚步,也响彻在话语权的“抢夺战”中。事实证明,我们要推进的不仅仅是形而上的儒释道,包括非物质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通常需要具体的文化形态作为载体。我们来列举两个耳熟能详的例子,如功夫和中医。功夫和中医在西方的传播盛行,背后彰显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从传承创新层面看,中国非物质文化博大精深,活力充沛。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保护也是为了传承。我们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必须与本土化现代艺术设计、本土文化产业等结合起来。在对非物质文化的吸收、扬弃与变革中加以继承。那种把非物质文化放到“静态保护”状态,使其充当所谓文明进程活化石的想法是幼稚的。因为,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事实就是:现代化已经无孔不入。非物质文化区域内的个体(主要指非物质文化传承者)也有享受现代化成果的愿望和权利。在文化产业或创意产业中,我们应当在立足于自身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锐意创新,根据时代特征,将本土非物质文化放到动态创新层面,置于活态发展空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

“老字号”作为特指的经济文化现象,成为历代经济文化繁荣的标志,它以斋、坊、铺、堂的形式成为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但也以特有的经营理念、手工技艺和服务策略成为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品牌是其所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集中的物质化体现,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老字号”所属的传统手工技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价值取向、功能结构以及品质形态紧密相连,与人类日常生活欲求心理及社会文明教化密切相关,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甚至可以说,它既是中华文化理念的表现形式,又是中华文化精神生生不息的传播媒介。传统手工技艺总是与地域文化紧密联系,显示出各个地区各个时期的特色物产、乡土风气、人情习性、行为劳作等各个方面的特征,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物化形态,其所包含的饮食思想、制作工艺、传播习俗暗合科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其所传递和继承的深刻的人文精神、达观的人生态度和纯厚的乡土风俗,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创精神,展示出珍贵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人文价值、民俗价值、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信息,成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按照同志“要拥有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要拥有我们民族的世界品牌”的要求,在抢救、保护、传承、发展的基础上,应倍加珍惜“老字号”的品牌价值,努力寻求传统特色与现代元素的融合点,创新老字号品牌,在保护传承原有独特技艺的基础上积极应用现代科技和传播方式,在开拓创新中展示浓郁地方特色,传承独具匠心的传统技艺和服务,将凝聚世代先辈的心血和智慧、体现诚信经营的商业文化精髓发扬广大,为弘扬中华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山东有着古老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传承,在民间留存有大量鲜活的、源自劳动人民的传统手工技艺。历代老百姓以其智慧、热情和技巧,创造了源远流长、千姿百态、人情浓厚的民间各种门类传统手工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手工技艺业――山东境内的东阿阿胶、周村烧饼、王村醋、潍坊红木嵌银漆器、龙口粉丝、崔字香油、德州扒鸡、济宁玉堂酱园、兰陵美酒、景芝酒、古贝春酒、即墨老酒、鲁菜、石蛤蟆水饺、鲁东铜响乐器、乾隆杯酒等等老字号类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无疑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视角,而在这种生产性保护中,保护和研究者对于历史文化的挖掘工作又是令人感动的。换言之,对于上述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置身于中国文化和现代化语境之内的。我们应当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审美、文化心理以及置身于中国文化语境之内的非物质文化社会学、产业经济学角度探讨中国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所以,从老字号入手挖掘和开发传统手工技艺,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工作,不失为一种可资商榷的新思路。

各地方的民俗文化范文第5篇

主持人:在前不久召开的上海文代会上,从事儿童语言教学工作多年的梁海燕老师的一个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她一直从事着规范普通话的教学和推广工作,但偶尔也在教学中让孩子们学一些祖国各地的方言,如山东话、苏州话、宁波话、苏北话等等,当然那只是作为一种娱乐,增强一些教学的游戏性罢了。来曾想近年来她碰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她不得不一本正经地在上海的土地上教起了上海孩子说上海话,的的刮刮的上海孩子居然不会说上海话,甚至连听都听不懂。看来前一阵有人提起要“抢救上海话”并非危言耸听了。在这样的“上海孩子学说上海话”的背后,究竟反映出什么样的文化生态和心态,今天我们请梁海燕老师和两位资深民俗学家一同来探讨一下。

蔡丰明:上海孩子不会说上海话,这一现象的确十分滑稽。我们老一辈的上海人,似乎大都以会说上海话为荣,其中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那些不会说上海话的人表示出很大的蔑视,称他们为“乡下人”。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反了过来,许多上海家庭出生的孩子倒不愿说上海话了。因为现在上海城市中的孩子平时大量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而学校规定必须讲普通话。同时,同学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不是本地人,长期的普通话交际环境,致使许多上海孩子对于上海话逐渐陌生、淡忘,并且失去了兴趣。

程蕾:我记得我们小时候老师上课基本是说上海话,或他们各自的乡土方言。后来才要求老师上课用普通话,并在全体市民中也推广普通话。现在,孩子们从进幼儿园起,就开始学普通话,说普通话。各级学校的老师也基本上用普通话上课,这已经形成一种教学规范。我觉得这不是一件坏事,是我们努力多年才做到的。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为了应用的。中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无论为了对内凝聚各族人民,还是为了对外方便联系世界人士,我们都既需要统一的文字,也需要统一的语言,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是我们今天来谈保护方言的根本前提。当然,各地方言有其存在的合法权利,语言的多样化是文化多样化的保证,也是文化多样化的标志。上海话承载着上海文化,或叫海派文化的许多内涵,我们既要弘扬和发展海派文化的优秀方面,当然不能让上海话日趋消亡。所以,在我看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继续推广普通话,同时又认真保护上海方言。这样两件事,的确是有矛盾的,但我想,我们有能力把它处理好。

梁海燕:上海是一个日益国际化的大都市,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大量外国人的涌入带来了国际流行文化的盛行,掀起了英语学习的热潮。大量外地人的涌入,使得普通话在上海成为主要的交际语言,而作为上海本土的语言似乎有渐渐被淡化的趋势了。

蔡丰明:从一方面说,上海城市交际语言中出现其它非本土语言的现象, 正显示了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那种文化多元性、兼容性的特点,这对推动上海城市文化的发展是具有一定有利作用的。如果一个大城市只流行一种本地方言,那么,它的语言创造力就会降低,文化开放度就会减弱。但是从另一方面说,如果上海城市交际语言中非本土语言的因素显得过分强势,就会造成削弱本地方言、压抑本土方言的结果,致使本地人文化心态失衡,产生对于自己家乡方言的“失忆”状态。

程蔷:这里的确有一个“度”的问题。还有一个语言的自然形成和自觉塑造的问题。所谓自觉塑造,就是既要推广普通话,这是一方面;但又要保护上海原有方言,还要积极汲取外来语、各地方言,乃至科技语、网上语等等,加以综合,经过群众实践的选择删汰,专家的及时总结和清理,使之慢慢形成新的上海方言。语言自觉健康的发展,对国民素质的养成关系重大,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值得下功夫研究。梁海燕:方言是地域文化最主要的载体,人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苏州人的“软”和宁波人的“硬”都体现在语言上,而上海话介于两者之间。同属于吴方言区,在语言上却有着如此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又体现了不同区域文化和语言的个性。我们在学习和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不能把有着丰厚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的方言丢弃了。就好像学说英语并不意味着要扬弃中国话一样,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我们更体会到中文、中国话在表达中国人特有的思想和感情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同样在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的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上海话在表达上海人特有的幽默、智慧,甚至“小气”等方面,有着普通话不可替代的那种传神。

蔡丰明:这一点说得非常好。其实,在上海话的表述方式中,存在着许多独特的韵味与地方风情,这是一般普通话所不能替代的。例如上海话中形容一样物体明亮时叫做“实刮上亮”,形容一样物体光滑时叫做“精光的滑”,形容一样物体为黑色时叫做“墨出乌黑”,形容一样物体为绿色时叫做“碧绿生青”,形容故意找茬叫做“扳叉头”,形容敲诈勒索叫做“敲竹杠”,形容一个人没有出息叫做“现世宝”,形容物体体积大叫做“老老大”,形容物体体积小叫做“眯眯小”,形容物体数量少叫做“一撮撮”……这些方言词汇说起来非常生动形象,反映了上海本地人对于各种事物的独特理解与认识。如果没有它们,上海人就失去了上海人的味道,就会变得与北京人、山西人、广东人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有个人十个手指伸出来都是一样齐的,人们肯定会感到很奇怪; 那么,如果各个地方的人们都用着一种方言来说话,这对于丰富多彩的人类世界来说, 同样也是很奇怪的。

梁海燕:孩子们在学习普通话中体会普遍性的中国文化,在学习英语中了解世界文化,那么他们是否也有必要通过耳濡目染地学习上海话而体会一下上海文化的精妙之处,而传续一点作为上海人的文化的神韵呢?

目前上海的儿童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小学都说普通话,大量的新上海人和一些年轻的上海籍爸爸妈妈也让孩子在家里说普通话,这当然并不是坏事,但孩子们平时能接触上海话的时间、机会、场合又确实太少了。我们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同时,要让他们感受丰富多采的精神生活,让地方文化的营养也能够伴随着他们的成长。程蕾:我大姐的孙女,是小学一年级生,在学校讲普通话,回家也讲普通话。但我大姐发现,在某种场合,当她觉得用普通话无法表述,或表述得不满意时,她会突然冒出一个两个上海话词语来,如“恶形恶状”,“尴里不尴尬”。这说明她毕竟生活在沪语方言环境中,有些语言自然进入她的脑海,自然地就会使用。上海孩子既掌握普通话,又会说上海话,是不难做到的,只要我们肯稍费些功夫,认真地去做这件事。

蔡丰明:现在让孩子们学些上海话,当然很有必要,因为在上海方言中,隐藏着丰富的上海文化传统密码,通过它们,上海人的后代们就能够掌握更多的上海遗传基因,承传上海的文化血脉。

但是更重要的是怎么学。我认为,仅仅让孩子们从书本上学上海话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堂教育只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许多孩子在课堂上学到很多知识,但到了现实生活中却并不能实际运用。因此,如果要想使孩子们更好地接受上海地方文化知识,最重要的是应该塑造一种浓厚的上海文化氛围,让他们天天耳濡目染,亲身感受。在这里,父母、社会,都有很重要的责任。要想让我们的孩子热爱、认同上海文化,我们的家长、社会就必须也要热爱、认同上海文化,要让我们的孩子认识、理解上海文化,我们的家长、社会就必须也要认识、理解上海文化。

梁海燕:最近,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同仁收集了大量30年代至6 0年代流传于上海的市井童谣。吟唱起这些弄堂歌谣,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我们把它编辑成册,配上录音,希望它能够迅速地流传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虽然与当时相比,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孩子们的生存状态均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当初盛行在校园、弄堂的跳橡皮筋、跳房子等游戏早已被电脑、游戏机、电视所取代,但儿歌和童谣是孩子们天生的朋友却是毋庸置疑的。童谣里传递着十分丰富的风土人情、家长里短、人际关系、自然知识等等,又有着丰富的节奏和韵律,读来朗朗上口。在对儿童教学方言童谣的过程中,熟悉的乡音、幽默的话语、饱含乡土气和滑稽味的小段子使孩子们由于动情而投入地喜形于色, 由于有趣又兴奋得手舞足蹈。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艺术教育的方式。

程普:孩子们熟悉上海话,有很多好处,除了多一种交流工具外,至少可以开阔他们的艺术欣赏面,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比如,他们就能够欣赏那些用上海方言演出的剧目。现在每天在电视台播出的《老娘舅和他的儿孙们》、沪语方言谈话类节目《三人麻辣烫》和一些滑稽小品、沪剧,很受老上海人欢喜,年轻人懂得上海话后,也有一些会成为热心的观众。上海话是吸收综合了吴越多种方言而成,所以若懂得上海话,对用苏州方言演出的评弹,用无锡方言演出的锡剧,以苏白对话道白的苏昆,以越地方言为基础的越剧等,也就容易听懂,能够欣赏了。这些剧种都有很多精华,甚至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如果断档、消亡,实在太可惜。而如果观众后继有人,许多地方剧种也就有了传承、发展的可能。不要小看教孩子们几首沪语歌谣,坚持下去,不断扩大战果,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蔡丰明:这说明,文化传承不仅要重视氛围,而且也要重视方法。对于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来说,要让他们接受文化传承,就必须找到符合他们年龄特点、能够引起他们浓厚兴趣的载体,而不能脱离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来生搬硬套。我感到现在的儿童们很苦,他们接受知识与文化,往往是依靠着没完没了的应试教育来实现的。他们被束缚在狭小的教室里,成天地读书、写字与应付考试,回到家中,就是成天地上网。他们远离了纯真广阔的大自然,失落了与他们有着深厚血脉关系的地方文化情感,忘却了那些曾经让他们喜爱、痴迷的歌谣与游戏,这对当代社会儿童的成长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现在提出加强对儿童的素质教育、艺术教育等理念非常必要。

程蔷:幼儿园、小学低年级,是否可以教孩子们一些传统的游戏,“一撸麦,两撸麦,三撸开大麦”啊,“金索银索,嘎啦啦一索”啊,“造房子”、“跳皮筋”、“掷竹贴子”啊,乃至于“滚铁圈”“抖空竹”“打陀螺”啊,不妨因时因地制宜地玩一玩,从儿时游戏人手,自然地接触曾在上海普遍流行的游艺文化。后来长大了,不再玩了,但留下美好的儿时记忆。这有利于文化的代代相传。海派文化是个大题目,但不妨从小处一点一滴地做起。

梁海燕:艺术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教育,而是一种对心智的培育,是对人的情感的培育。为孩子们讲解儿歌、童谣(包括方言童谣),让孩子们感受的不仅仅是语言上单一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用另外一种和大人们完全不同的自然心去感受生活,帮助他们一扇扇地打开生活中五光十色的大门,让他们走进丰富多采的大自然,走进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去感受美,感受一切。这种感受在他们的内心渗透着,熏陶着,并逐步地进行着一种对孩子情商的培育,完成着一种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

蔡丰明:西方许多教育学家认为,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塑造与心灵塑造,是现代教育所应担负起的最为重要的责任,它的社会意义,要比单纯的知识教育与技术教育大得多。一个人的人格塑造,不仅包括对于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的树立,对于人的各种精神要素与技能要素,如理想、志向、道德、责任感、意志、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而且也包括对于人的文化情感与审美取向的培养。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失去了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情感,失去了对于自己乡土文化的热爱,那么,这个人实际上就不可能有完善崇高的人格。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我们现在强调对于孩子们进行适合其儿童特点的文化素质教育、乡土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程普:热爱乡土,爱国主义,都是具体的,实际上都是要落到实处的。上海的孩子长大,有的到外地读书,有的到外地工作,有的甚至出了国,回过头来看上海文化,可能更理智地看清它的优点和弱点。但不管如何,童年生活总是难忘的,童年生活的烙印总会显现。只是当他们有了判断力之后,他们就能自觉发扬优点,克服弱点,成为成熟的人。关于教育的效力,老话有“幼年如漆”的说法,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应该给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们的心灵,“漆”上尽可能多的美好色彩。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梁海燕:曾经有一位朋友从海外归来,谈到许多华人的孩子童年时代去了国外,后来他们不喜欢自己母语文化的背景,甚至瞧不起自己的父母,急于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但是到读大学以后,许多人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背景不是一个负面的东西,发现了许多与众不同的感觉,并开始喜欢甚至强化这种文化背景。这就是他们童年时代的记忆在起着作用,从小耳濡目染的乡土文化在他们的记忆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许多童年时代去美国的孩子都有过这样一段心历路程。在童年的教育中很自然的会有一种地域文化的渗透,像化学反应有多种元素在起作用一样,地域文化虽不是核心和一切,但它肯定是一个人精神世界健康和丰富的必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