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丰富的民俗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2处,国家级、省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3人[1]。这些具有浓郁胶东民俗特色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胶东大地,承载着先辈的情感,体现了具有胶东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烟台市民俗博物馆于2012年11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民俗博物馆的建立正值全国上下弘扬地域民俗文化之时,为胶东文化的复兴与繁荣昌盛贡献了力量。烟台市民俗博物馆的馆址设在福建会馆内,福建会馆又称天后行宫,由福建船帮商贾集资而建,自1884年(清光绪十年)动工,至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建成,前后耗时二十二载,时称“鲁东第一工程”,是一座供奉海神娘娘(天后圣母)的具有典型的闽南风格的古建筑。福建会馆是一座雕刻艺术殿堂,雕刻的花、鸟、人物就有1000多幅,栩栩如生,堪称建筑艺术宝库中难得的精品。1958年,福建会馆被辟为烟台市博物馆,北门上方石匾馆名为郭沫若手书。1996年,福建会馆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烟台市民俗博物馆在此建立,福建会馆不仅仅作为传承妈祖文化之庙宇,也将作为一座民俗博物馆为向世人展开一扇展示胶东民俗之门。
二、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方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传承与弘扬地方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民俗博物馆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不同,民俗文物与传统博物馆中的器物也具有本质区别,因此民俗博物馆在传统意义上的展陈文物的同时,除其所具有的展示的功能外,也兼具保护和传承地方民俗文化的功用。
(一)民俗博物馆在展示与传承地方文化方面的功能
民俗文化与已经文字化、实体化的文化样式不同,它具有活态性,与人和人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如高丙中所言:“文化是具有公共性的,文化是一定人群所共享的,同时,这一特指的文化具有成为共同体全体享有的倾向和可能性,恰恰是这种可能性使文化不像那些私有性的事物一样因为占有的人越多而使每个人的占有份额越少,相反,它会因为享有的人越多而越有价值,越受到尊崇。[2]”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展示和弘扬地方民俗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民俗文化逐渐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这些平时他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传承传统的民俗文化,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作用力,影响更多的人,成为一种公共文化体系,这便是民俗博物馆在展示和传承民俗文化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烟台民俗博物馆的“烟台近代家居陈列”为例,其分别展示了封建官僚家庭、买办家庭、文人家庭和普通百姓家庭四个代表性家居陈设。使得观众可从中领略或奢华优雅或质朴纯粹的烟台民俗文化,体味不同阶层民俗生活的丰富内涵,从各个家庭的家居生活中窥见烟台开埠后多元文化并存之民俗风貌,从民俗文化中领略老烟台的公共文化生活,感受烟台作为中国北方最早开埠的城市,在历经近现代历史的浸染后所具有的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情景。
(二)民俗博物馆在宣传与保护地方文化方面的功能
民俗博物馆承载着地域社会内民俗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功能,民俗文化具有活态传承的特点,因此民俗博物馆中展示的民俗文化也具有其独有的特质,民俗博物馆力求将民俗文化的动态展现出来,通过丰富的展陈手法,将地域社会内百姓的日常生活与民间信仰通过再现与还原的形式展示出来,将民俗文化的活态呈现在观众的面前。通过适合民俗文化的展陈方式,民俗博物馆在宣传和保护地方文化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老百姓们对于自己生活中的民俗事项司空见惯了,而将这些民俗还原于生活,通过展览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来,能够起到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记忆,宣传和保护地方民俗文化的功能。以烟台民俗博物馆的妈祖文化陈列为例,该展览展示了北方区域中独具特色的妈祖文化,妈祖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形式,在沿海地区民众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财富,其承载着丰富的民众精神需求,该陈列推陈出新展出妈祖相关民俗文物十余件,并通过形象生动的展陈设计,将妈祖信仰这一民间信仰呈现给观众,从妈祖由来,湄洲神女的传说故事开始,将妈祖历朝历代受到叠奖褒封的情况以及有关妈祖的民间传说故事展现出来,通过电子翻书等高科技手段,打造了一个民俗文化视觉的盛宴。
三、民俗文化繁荣背景下的民俗博物馆发展创新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文化旅游行程。是以观察、感受、参与、体验异地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旅游活动。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旅游者通过民俗旅游活动,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的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得到良好的旅游体验。目前民俗旅游的内容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庆文化、和信仰文化等。其中民族风情游、乡村风情游,古村古镇游,胡同老街游等以传统民俗文化为核心的民俗旅游。
一、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
满族民俗文化资源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因素和生产力因素,开发满族民俗旅游资源意义重大.开发东北地区满族民俗旅游是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继承和抢救的需要,抚顺即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又处于白山黑水之间.这片土地和北方独特的气候条件不仅为满族的先世提供了丰富的衣食之源,同时也造就了满族先民勇敢,强悍,粗犷,豪放坚强的性格.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就是对独具特色的满族服饰、饮食、居住、婚姻和文艺等习俗所进行的开发。
二、永陵的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概况
众所周知,永陵是是清朝入关前的都城,因此,直到现在清永陵的建筑风格仍然保持着清朝入关以前的满族特有的风格,具有其独特的特点。现在“一宫两陵”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已经成为举世闻名的古迹。
从1999年至今已以游“一宫两陵”、吃“满汉全席”、穿“满韵清风”、购“吉祥如意”、穿“时尚旗袍”、看“皇家礼仪”为基本内容的旅游文化节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开展主题为“抚顺满族风情节”的旅游文化节是以丰富的满族历史文化为依托的旅游文化节。在“满族文化风情节”的举办期间,有着特色的满族歌舞文化表演,并因此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
而在满族民俗文化中最具发展前景的要数满族的饮食文化了。其中主要形式就是餐饮开发。如满汉全席、满族大清花饺子通过文化节和满族饮食厨艺大赛的方式进行推广。正宗的满族八碟八碗和满族小吃成为这里饮食文化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满族食品有的已经被很多人知晓,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以沙琪玛为代表的满族糕点的开发,现已远销全国,成为妇孺皆知的喜爱产品。
在满族服饰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旗袍了,在全国各地都很盛行,不论是款式、面料、工艺上都不断出新,成为服装界经久不衰的亮点之一。除了旗袍之外的还有旗鞋、马褂、满族刺绣和剪纸等都得到了开发。尤其是香包被评为辽宁省十大旅游纪念品之一。以东北三宝为代表的人参、貂皮、乌拉草、在距清永陵不远的赫图阿拉城内玲琅满目的展示着。2006年,抚顺满族风情节组织了“旅游商品设计包装大赛”的活动。
三、永陵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满族文化已失去了其“原汁原味”
永陵作为满族的发祥地,蕴含着多姿多彩的满族民俗文化。这是一笔无形的宝贵财富,然而这笔财富正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正在失去。在旅游开发中,开发者和经营者也存在着问题,随着整个辽宁旅游业的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旅游景区保护与开发得不到一体,就会对旅游景区照成破坏,不再是原有的面貌。例如:为了更好的纪念满族留下的传统,满族人是不吃狗肉的,要敬乌鸦等民俗。而今,现在的抚顺等满族特色的一些地方,开启了狗肉馆,开狗肉馆的人,也大大地超过了满族原有特色的八碟八碗。
在发展清永陵满族民俗旅游过程中,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文化效益这三大效益没有高度重视。一是景区环境质量下降,随着清永陵知名度的提高,游客的承载力加大了些,在旅游旺季时,没有限制景区人数的接待量,对景区照成了破坏。
(二)旅游产品没有创意,模仿成风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大都忽视旅游者参与、尝试、体验、学习的需求,基本以静态形式展示给旅游者,游客只能被动地接受,无更多的自由选择。同时,各地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基本相同,都是民俗村、民族饮食、民族文物展览等,没有体现出不同地区满族民俗文化的独特性。这种低水平、重复性的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方式,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也会形成旅游景区(点)的恶性竞争。
(三)文化遗产破坏严重
以萨满教为例,萨满教分为宫廷萨满,民间萨满。随着清王朝的毁灭,宫廷中的萨满已经基本消失。2005年抚顺市最后一位跳“火神”舞的艺人和法库县最后一位跳“撒满舞”的艺人相继去世,这两门口传身教的技艺在当地消失。随着现代化的城市不断加快,满族传统的相对居住格局被打破,许多的带有满族特色的日常用品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大量的遗失。
四、针对永陵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加大对满族民俗文化的保护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既要充分挖掘民俗文化,让有限的文化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又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的开发利用满族民俗文化。开发满族民俗旅游不仅可以促进民俗旅游的发展,还能带动永陵的经济,从而促进辽宁整个经济的发展。所以对满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势在必行。清永陵应重视满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如严厉禁止编造“伪民俗”,不能为了吸引游客而丢失满族特色。对于旅游者来说,在旅游景区内应爱护满族民俗展示物,在景区应注意宣传满族民俗文化,扩大满族民俗文化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二)开发独具特色的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目前很多人对满族旅游的观念已经淡化了。在很多景点已经找不到能够代表满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纪念品了。但是作为“满族第一镇”的清永陵来说有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像这些传统的饮食、歌舞、节庆现在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其实这里的任何一个景点绝非单纯的景观,它包含着一个地域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只有将这种文化内涵发掘出来,才能渲染旅游者,才能开发度假特色的旅游产品。因此在开发清永陵旅游产品的时候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挖掘内涵和价值。
(三)注重在开发中保护
满族文化是清永陵和赫图阿拉城的重要特色,也是当代民俗旅游精神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对文化的深入开发,又要保护遗产使其文化得以发展与继承。
五、结语
关键词: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问题;对策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6XJC630003);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湖南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开发管理模式研究”(14ZDB014);湖南省生态旅游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4JDZB011);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基地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研究中心项目(2016ZX00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湖南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调查与绩效评估”(201610531003);吉首大学人文社科研究生项目(16SKY014);吉首大学自然与文化遗产基地项目(16JDZB074)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21日
一、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奠定了基础。湘西历史文化悠久,地处武陵山片区,湘西地区拥有3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居多;由于湘西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以及交通不便等因素,使得这些少数民族在湘西逐渐形成了以苗族饮食为代表的饮食民俗、以吊脚楼为代表的建筑民俗等具有自己特色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在各方面的综合因素下,湘西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树立和塑造民俗文化品牌方面具有足够并独特的资源优势。
(二)落后的旅游产品开发水平给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带来挑战。近年来,随着湘西地区交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湘西在民俗文化旅游方面的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旅游产品的总体开发方面的水平相对于全国的其他地区来说仍然较低,还有待提高。例如,由张家界所打造的民俗旅游产品《天门狐仙》为张家界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应,对比湘西打造的《烟雨凤凰》等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则更加佐证这一点。湘西人民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时,在经济层面上,已取得了一定程度相对可观的收益,但由于过度追求商品利益化,使得具有湘西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正在逐渐减少,同时面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的其他问题,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遭遇挑战。
二、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经营理念商业化日趋严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珍贵且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在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应最大限度地保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性,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开发。然而,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湘西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主体盲目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逐渐地忽略了地域特色文化。例如,湘西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直接的旅游经济效益,无视文化生态环境,采取过度开发,比如说在凤凰虹桥下的沿河街道旁,餐馆酒吧林立,油烟不断;王村浦市古镇为旅游而兴建的仿古吊脚楼等;这些旅游地区已经失去了它原来特有的古朴民风,反而表现出浓厚的商业气息。这些过度商业化开发经营理念使得对湘西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伤害扩大化。同时,在过度商业化的经营理念的支配和引导驱使下,不仅造成了民俗文化资源的滥用,还破坏了民俗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传统特色民俗文化逐渐消失,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路途迷茫。
(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质量逐渐降低。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经过发展利用以后,产品单一化、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设计和开发水平逐渐降低。目前,就湘西州各地为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而纷纷打造神秘湘西、烟雨凤凰等实景演出来看,在观赏全国区域内其他景点时几乎都能看到与这些演出节目内容十分相似的;再比如说下火海、上刀梯等这些具有观赏性、吸引力、刺激性的节目,湘西地区其他大大小小的苗寨榷加行⌒偷拿褡甯栉璞硌莸龋这些民俗产品表演节目在表演形式上类同,而且大多数节目平庸粗略,却在反复进行表演,逐渐的游客会产生视觉疲劳,会降低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以及游客的重游率。同时,湘西区域内各景点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去提高所谓的旅游吸引力时,不注重进行市场调研,缺乏认真思考研究,从形式上或者内容上跟风地去照搬一些其他地区的具有地区自身特色的民俗活动,使得呈现在游客面前的民俗表演和旅游文化产品失去了当地特色,最终各景区和旅游企业之间为获取稳定的客源市场,只能靠打价格战进行残酷的竞争。
(三)民俗文化品牌意识不够。品牌是民俗文化旅游的灵魂和生命。近年来,湘西区域对旅游品牌的树立和塑造逐渐增强,但从整体上看,民俗文化品牌意识仍然较弱。比如,在研究和开发湘西地区建筑、服饰、饮食、节庆等文化过程中,没有挖掘出不同于其他民族或地区的民族特色文化内涵,现有的民俗文化产品大都与其他地区的雷同,没有走一条“适合自身民俗文化产品发展的道路”。同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在塑造和树立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品牌意识方面力度不够,而且在开发相应的吃、住、行、娱、购、游等旅游产品的时候没能形成完整的品牌产业链。而对于湘西地区已树立起来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而言,由于缺乏对区域内的整体规划和安排,使得品牌在区域外的影响力没能扩大甚至有缩小的趋势。
(四)法律法规不完善、合作发展不和谐。在近十年来湘西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湘西自治州早已开始用“一山(张家界)、一水(猛洞河)、一村(王村古镇)、一寨(德夯苗寨)、一城(凤凰古城)”的框架来指导旅游产品的开发,通过一体化营销方式,小范围的协调发展湘西,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经济的发展,这样的框架模式在某些局部的、小区域范围内已经不适用于湘西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时,在湘西地区发展过程中,经营主体之间的行为在某些范围内没有受到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会使得经济发展不合理化。而地方政府作为民俗文化旅游产开发的主导者,由于自身管理职能的不到位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使得各方面无法协调发展,以至于影响了湘西地区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和规模的发展,无法形成共赢的理想局面。
三、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对策建议
(一)坚持民俗文化开发独特性原则。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展现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东西,才能更好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指坚持民俗文化开发独特性原则、发挥体现湘西特色民俗文化、创造出独特性的民俗旅游项目。对于游客而言,游客旅游的动机之一就是对异质文化感兴趣。因此,湘西地区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从自身实际出发,再结合或融入自身独特的人文和特色优势,不跟风、不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根据时展潮流与趋势,在保护民俗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挖掘民俗精髓,丰富自身的旅游产品,开发出具有湘西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
(二)注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品牌的创新开发。在如今迅速发展的品牌经济时代,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市场先机,夺得市场份额,需要我们树立品牌的新理念、运用创新的思维、办法、机制,从高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去打造出具有自身魅力的旅游业品牌。因此,打造具有湘西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品牌,首先要以湘西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逐步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从人文建筑、民族服饰、民间习俗、文化活动、历史文化遗址等方面出发,加快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品牌的创新开发。而面对目前国内旅游产品逐渐单一化、同质化程度逐渐严重的现象,湘西相关部门要有独特的眼光,运用相关理论,开发出国内没有的旅游产品。同时,面对现有的民俗文化产品,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聘请相关专家和创新性人才进行考察、调研,然后根据相应的方案进行开发;面对国内外其他景区的相关先进经验,我们可以融合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并有选择地模仿,发展湘西特有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三)加强与地区间各部门的联系和合作。近年来,网上时常曝出部分旅游景区多次抬高门票价格等现象的新闻,很多地区都出现了门票价格不合理现象等等,这些都不利于民俗文化产品品牌的树立和塑造。在发展文化旅游市场的过程中,旅游景区应当加强与当地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遵纪守法,既方便自身的经营,同时可以扩大在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地区政府及其他部门应当加强对于当地旅游业的监督管理问题,应当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障。而湘西应当从自身出发,制定适合本地区的规章制度,以保证湘西地区的旅游景^顺利发展。
(四)加大旅游业中的科技投入,开发独特创新资源。我们在拥有丰富传统资源的同时,可以不受本地传统旅游文化的禁锢,在原有资源形式上进行科技或者形式创新,开发一些独具匠心的、有魅力的旅游资源。在保持湘西特色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可以加大开发过程中科技比例的投入,可以吸引游客目光,扩大旅游客源,从而发展出具有湘西特色和品牌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大悟.论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J].旅游科学,1999.1.
[2]毛勇.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与开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2.
[3]侯瑞芬.浅谈旅游目的地体验式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4]苏洁,李军.深度体验视角下张家界旅游价值探析[J].江淮论坛,2016.3.
论文摘要: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趋势下,面对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文化潮流,传统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问题又回到现代文化的阵地里。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角度重新感悟民俗文化,让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走进生活,走进语文课堂,走进语文世界,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使中华传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得以光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之一,决定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离不开语文。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今天,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探寻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渠道,深入研究民俗文化,丰富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得以光大。
一、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1.经典诗文背后氤氲着传统民俗文化的气息
通过阅读《江南》,可以了解江南水乡人们亲水采莲民俗风情,通过理解《敕勒歌》,可以明白塞北草原游牧民族骑马纵歌的生活习惯。我们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等古代作品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2.名家文本里面荟萃着传统民俗文化的精神
“语文的文本价值与学生独特体验的完美结合。”如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已不仅是物质层面的鸭蛋、精神层面的鸭蛋,它更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它承载着作者自我的精神,更承载着一个民族应有的精神。只有用文化视野和生命的历程去解读它,人才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一刻,学生的情感在民俗的熏陶中得以升华。端午的鸭蛋,就是一卷精神的胶片,上面承载着作者对童心的复苏、故乡的缅怀和对民俗风情的追念。
3.山光水色中间流连着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子
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山伟岸、水奔腾,草木有情,蜂蝶有意。利用好这些蕴含在文字、景色背后的人类几千年来赋予“物”的特殊含义,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
4.故事传说背后掩藏着民俗文化的精髓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更多经典的、优秀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进入到小学语文教材。这些不仅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且往往蕴藏在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它使孩子求真、向善、尚美,使孩子了解悠久灿烂的华夏文化。
二、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教授曾说:如何对待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还是一个关系民族的命运与走向的问题。当前,外来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多,在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的不断冲击下,传统民俗文化在学生的思想中日益淡化,作为语文教师应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
1.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庆祝活动
比如举行一些“元宵节——我和花灯有个约会”;“清明——追寻英烈的足迹”、“端午——走进屈原的世界”等活动,对于发掘和弘扬民俗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搜集身边的民俗风情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这正是说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如参观名胜,收集对联。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诵读欣赏”中介绍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对联,教师可以在讲授了文本中对联知识之后,要求学生收集体现家乡文化特色的对联。这样,学生既能巩固文本知识,又加深了对家乡民俗文化的了解。家乡的西楚霸王项羽故里,泗水古国遗址、嶂山森林公园等名胜古迹,均有反映家乡历史、展现家乡文化的对联。 转贴于
3.开发乡土资源
在用好文本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应努力开发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乡土资源作为拓展,把民俗文化教育由小课堂带入大社会,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乡,亲近家乡,培养深厚的乡土情结。开发乡土资源,当以活动为载体。在明确活动目的、细化活动要求的基础上,教师要放手由学生具体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民俗文化资源博大精深,是我们语文教学当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走进语文课堂是大势所趋,弘扬民俗文化是时代的强烈呼唤,也是语文教学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应该坚记鲁迅先生所说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努力将民俗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让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走进生活,走进语文世界,走进语文课堂,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个开满民俗文化之花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一、民俗文化资源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一)民俗文化自身蕴含丰富的旅游资源,地位重要而且不可替代
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尤其是各少数民族都具有各自的生活方式、餐饮文化、民族服饰、建筑风格、人文景观、劳作方式、文艺形式、风俗人情、民族工艺等,这些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成就了其基础性的垄断性地位,形成地区独特的旅游吸引力。
(二)民俗文化自身具有独特的魅力吸引,能满足旅游者多种需求
有形的民俗服饰、建筑、工艺品等自然流露出的质朴之美能给游客纯真的审美感受;传统的民族节庆如达斡尔族的库木勒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的“三月歌圩”等民族活动能够使游客参与互动,满足娱乐需求;到民族聚居地参与体验民俗生活、了解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更能增加相互理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民俗文化资源能促进特色旅游发展,关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依托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特色旅游能使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开发、宣传等工作得到空前的重视,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扩大地区影响力。同时,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发展也能带动其他产业链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增加财政税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借助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策略
(一)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挖掘与研究,凸显民俗文化资源魅力
地方政府和旅游经营者都要对弘扬民俗文化引起足够重视,充分发挥历史学家、文化学者、民俗传人、文艺团体、文化研发机构的优势和作用,鼓励、引导、支持全社会参与对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普查、挖掘和研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让濒临毁灭、失传的有型的民俗建筑景观得到及时修缮翻建,让无形的民俗文化重放异彩。要对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重点研究,深入挖掘,通过文字、声音、影像、艺术表演、专题展览等形式加大展示力度,让更多的游客对民俗文化有更深入详实的了解,凸显民俗文化资源的魅力。
(二)不断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重视民俗文化旅游互动
要研究游客心理,通过多种形式让游客满足求知、求新、猎奇、休闲、审美、娱乐等多重需求,让游客眼有所看、耳有所闻、脑有所思、心所有得。民俗文化融入静态的参观游览,更要融入愉悦的互动体验,提高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要加强博物馆、展示厅、陈列室、民俗风情园建设,让特色民俗文化内涵得到完整展示。同时,更要加强旅游项目的娱乐性与互动性,让游客能够以愉悦的心情和放松的心态参与到活动中,让他们通过身临其境体验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辉煌灿烂与博大精深。
(三)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谨防民俗文化异化同化
“原汁原味”才是民俗文化魅力所在,一旦失去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点,民俗文化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必须加强保护,谨防受到其他思想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而产生异化或同化。旅游地要注重对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加强对濒临消失、异化的民俗文化的再现,宣传民俗文化的价值所在,增强旅游地居民的自豪感,能理性看待外来影响而不盲目效仿。政府相关部门要为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平台和条件,让民俗文化得到巩固和加强。加大对外宣传,提高游客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不良影响。
(四)加强民俗文化与其他旅游项目融合,创造机会宣传民俗文化
作为文化资源,民俗文化的展示可以突破地域和场地,为民俗文化的宣传、发展和传承提供了条件。在民俗文化发源地或民族聚居地,通过民俗旅游专线或主题游将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文物古迹等有机整合一定能吸引更多游客。另外,还可以将民俗文化与其他旅游项目建设有机整合,在国内外大型旅游景区、重要旅游城市开辟民俗文化旅游专区,将民俗歌舞表演、建筑艺术,餐饮文化、服装展示、特色娱乐项目、民俗工艺品加工等进行综合开发和集中展示,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感受民俗文化魅力。
(五)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