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远程医疗推广方案

远程医疗推广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远程医疗推广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远程医疗推广方案

远程医疗推广方案范文第1篇

柏林:在德国的柏林,要想将工作与医疗保险完全分开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按照德国的法律,除了每月收入超过规定标准的高级职员以外,其他人必须参加医疗保险。投保者一旦生病可以到属于医疗保险机构的任何一位医生处就诊。

自2000年初开始,德国的远程医疗系统进入普及阶段。各医疗系统中包括医院和各社区之间的合作通过远程医疗网络得到了加强。此外,包含所有医学资料的医疗保健平台正在建设之中。

伯明翰: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英国,有超过90%的医生都使用计算机。这为远程医疗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IT基础。现在,英国的医生或护士可以通过网络,在计算机软件的帮助下远程对病人提出诊疗意见,并和病人进行交互式沟通。

在实施远程医疗的进程中,医院已经能够做到让居民通过自己的网络实现预约诊断,医院可以迅速提供治疗方案,使候诊的病人迅速得到治疗。

罗马:目前,意大利罗马的远程医疗项目已经在很多中小型医院展开。成熟的远程医疗应用体现在其远程眼科医疗方面。

远程眼科医疗对一些发达国家来说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应用。在开展远程眼科医疗应用的时候, 由于系统所传送的是十分精细的眼科手术实时图像,因此要求传输过程中的图像要十分清晰、稳定,一旦信号有异常波动,将会直接导致整个医疗活动的失败。

华沙:20世纪90年代,波兰进行了远程医疗在心血管、病理学及放射科学方面的应用试验。目前,华沙的远程医疗系统主要应用于监护心脏病人,提供对病理切片、CT或MRI图像的诊断意见及在有限区域内管理在家休养的慢性病人。

此外,华沙还积极推广远程诊断系统的普及和实施,可以帮助重症病人在家中休养,从而避免转移到费用高昂医院的麻烦。

奥斯陆:1995年,挪威启动了首个远程医疗计划,在施行的20年里成功缩短了急性心脏病从发现到治疗的时间。这种医疗系统既可以在病人家里使用,也可以在前往医院的救护车上使用,设备采集所需的数据传输给医院,医生进行分析后能够进行诊断,并给出紧急治疗方案。目前全挪威有超过100辆救护车使用了该系统,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提高了15%~20%。

墨西哥城:墨西哥城的远程医疗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截至2012年,墨西哥32个州已经有14个州普及了远程会诊,23个州普及了远程教育。

远程医疗推广方案范文第2篇

经过十年的努力,北京蓝卫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远程医学服务平台,实现远程会诊、专科诊断、远程监护、手术示教、双向转诊、远程教育、健康管理等功能,为医疗机构提供专业的远程医疗运营服务。

北京蓝卫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卫星通信和远程医疗产品开发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1998年6月。2005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拥有《工信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三级资质》、《安防工程企业一级资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认定证书》、《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和数个《软件产品登记证书》。2006年获得《中国卫星应用产业优质服务企业》、《北京市先进企业》称号;2007年获得《北京市先进企业》、《北京市文明单位》和《中国卫星应用产业优秀系统集成企业》称号;2008年获得《AAA诚信优秀企业》;2009年获得《中国卫星应用优秀系统集成企业》;2010年获得《AAA诚信优秀企业》和《中国医药卫星信息金鼎奖》称号;2011年获得《AAA诚信优秀企业》、《中国卫星应用产业优秀系统集成企业》称号;2012年获得《中国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和中国医药卫生信息金牌服务单位。

经过十年的努力,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远程医学服务平台,现已拥有二级以上入网医院500余家,专科中心200余个,医学专家5000余名,实现远程会诊、专科诊断、远程监护、手术示教、双向转诊、远程教育、健康管理等功能,为医疗机构提供专业的远程医疗运营服务。

蓝卫通作为“全军远程医学信息网”的唯一授权运营推广单位,拥有丰富的优质医疗资源。作为远程医疗领域的开拓者,开发形成了成熟的软硬件系列产品。公司承建的“全军远程医学信息网”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应用最为成功的远程医学网络,同时积极参与国家卫生部中西部地区远程会诊系统建设试点,承建了河北省、安徽省、海南省和山西省朔州市、陕西省咸阳市等远程医疗系统。蓝卫通致力于为医疗机构建设基于专线网、互联网、卫星网和3G等多种网络环境的远程医学服务平台,提供“天地一体”的系统解决方案,在远程医疗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成为国内领先的远程医疗系统和运营服务提供商。

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化队伍,构建了一套严格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与工程实施规范,形成了一个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专业服务网点体系。北京蓝卫通科技有限公司秉承“专注于专业,成功于服务”的经营理念,“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统一行动”的企业文化,竭诚为用户提供优质、快捷的专业服务。

远程医疗推广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远程监护系统;赈灾;救护;人体信息。

1  构成及工作原理。

基于GSM 的短信息服务是一种在移动网络上传送短信信息的无线应用,是信息在移动网络上存储和转接的过程 。由于公众GSM 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联网和漫游,而基于GSM 网络的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系统,正是借助系统网络信号,利用短信自助业务实现数据的双向传递。

系统中各模块相互独立,彼此又相互依赖,共同完成数据的传输。数据收发模块在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系统的核心模块。该系统以双单片机为核心,通过通信接口在物理层上实现GSM模块的连接,达到远程的目的。人体的生命体征,即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分别由相应电子模块采集并传入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监护装置按键或超级管理员手机进行显示和设定。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手机号码利用GSM 网络将测得的数据编辑为一条短信发送给监控中心主机进行处理或发送给指定手机。

2  使用方法。

连接同普通心电监护仪;按键设定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上下限参数,并根据需要调整各项参数;设置系统通过GSM 网络监护装置将监护信息编辑成短信自动输出至监控中心主机或发送至指定手机。

3  救护中的实际应用。

在赈灾救护现场,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救治条件的简陋,地震伤员的早期救治和后送以生存概率为主要考量。对16 例失血、休克、严重感染及掩埋的伤员等生命危险的患者给予远程连机监护,重点处置;并通过现场观察和远程监护生命体征的参数,评估伤员的病情,辅助给出救治方案,并得到及时救治。病情平稳后伤员安全后送,减轻了救护现场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广大医护人员及伤员的信赖。

4  应用特点。

4.1  实时性 内置监测模块及覆盖全球的GMS 网络为生命体征的采集和无线传送提供了稳定和实时保证。

4.2  便携性 使用交直流两用电源,具有极强的便携性、适应性,适用于战地救护时的复杂情况。

4.3  通讯安全性 使用密码对系统进行配置,被授权接受短信的的工作人员有自己密码设置,保证了通讯安全性,防止伤员的监测信息泄漏。

4.4  扩展性 具备RS232 串口,可与其他设备共享,扩大应用范围。

4.5  普及性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价格低廉、维护费用低等优点。

4.6  通用性 不仅用于军事医疗活动,还可用于普通医院的远距离病房监护、传染病病房监护、120 急救等民用医疗活动中。

5  结论。

远程监护系统是通过GSM 网络的短消息业务来实现远程数据的传送。在医疗队、重症病房、传染病房及社区医疗服务的应用中,利用GSM 网络的短消息实现远程监控是一种实用且有效的技术手段,也是必然趋势[ 224 ] 。在赈灾区的医疗队,面对伤情复杂、环境简陋的条件,现场救护及远程监护充分利用了远程监护系统特点,在电力条件不足、连接不便的情况下,使用直流电成功监护了批量重伤员,并安全后送。远程监护系统所具有实时性、便携性、安全性、通用性等特点,使之得以实现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享元,吴鸿修,马麟等。 基于SMS 的血压远程监护系统的研究[J] .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3 ,27 (4) : 2742276.

[2]李战明,瞿 华,丁 磊。 基于GSM 网络的人体生命体征远程监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 微计算机信息,2006 ,22(4) :1502152.

远程医疗推广方案范文第4篇

远程的光明

目前在全球医疗行业采用的移动应用解决方案,可基本概括为:无线查房、移动护理、药品管理和分发、条形码病人标识带的应用、无线语音、网络呼叫、视频会议和视频监控。病人在医院经历过的所有流程,从住院登记、发放药品、输液、配液/配药中心、标本采集及处理、急救室/手术室,到出院结帐,都可以用移动技术予以优化。移动应用能够高度共享医院原有的信息系统,并使系统更具移动性和灵活性,从而达到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的目的。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健康信息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普及与应用,智慧医疗及移动医疗已经作为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北京卫生局副局长雷海潮明确指出,今后基于医院内部为医护人员服务的自娱自乐式信息化建设项目会越来越少,鼓励开发面向公众能够直接提供信息服务的项目。北京卫生信息化的重点是发展、健全和完善电子卫生监督平台建设,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等一系列先进技术能够把管理的对象,比如餐饮服务单位、公共场所、室内的空调空气等等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实现卫生监督全覆盖。

同时国际中越来越多的医疗组织积极倡导和相应移动医疗项目,并取得了相应进展。“无国界医生组织”对人们来讲并不陌生,它是由各国专业医学人员组成的国际性志愿者组织。现在,在医疗领域类似的非盈利组织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生们走出医院来到最需要治疗救助的第一线,移动医疗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困扰着医生们。面对移动医疗的大趋势,除去医疗基础设置之外,选择一个可靠耐用的移动终端是十分必要的。它应当支持医生们携带大量病例及数据,并随时接入网络安全高效地开展工作。考虑到传统PC的体积和重量,以及普通平板电脑略逊一筹的企业级应用能力,商务平板无疑是移动办公的最佳选择。

对于企业来说,选择一款移动终端,其安全性和耐用性无疑是两个重要指标。在医疗领域,个人医疗信息的存储和分析对于医生和患者都非常重要。美国眼科医生Matt Oliva博士,是众多医疗行业志愿者中的一员,他参加了“喜马拉雅白内障项目”,致力于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眼部护理服务。Matt Oliva博士认为,平板电脑可以让医生专注患者,而不为电脑屏幕分心。医生可以手持平板,为行动不便的患者直观形象地说明手术情况,赢得患者的信任。而这份专注和信任,在任何一场手术中都是至关重要的。

基于此,不少技术提供方在软硬件领域纷纷推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和产品。例如,利用惠普RGS远程图形软件可以更好地帮助医疗精英提高工作效率。在RGS远程图形软件的应用下,手持终端可以与后台设备相连。这就意味着,它不仅仅局限于平板自身的存储能力,而是包含在一个巨大的信息网络中,以最大化地利用后台设备的运算能力。在医疗领域,常有大图形文件和数量庞大的病例需要处理或分析,医生在移动沟通中,可以利用RGS获得大量数据,并轻松与同事或患者进行分享,而不需要担心移动终端的存储压力和负担。例如,利用平板电脑搭载NFC(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允许电子设备在近距离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那么通过NFC功能医生只需简单操作即可了解病人之前的治疗情况,还可查询与病人相关的病例,促进医疗信息的智能管理,更可以轻松建立起强大的医疗信息数据库。

医护准确无误

移动应用的另一个显著贡献是减少医疗差错。在对病人护理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护理人员交接环节的失误,以及在发药、药品有效期管理、标本采集等执行环节的失误。据美国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每年有超过1500万例的药品误用事故在美国医院内发生。为了避免这些失误,就需要医护人员及时地得到和确认患者的医疗信息,确保在正确的时间,对正确的病人,进行正确的治疗。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中国云计算大会医疗信息化专题论坛上表示,未来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全新医疗云计算模式和以家庭为云终端的健康服务将贯穿家庭、社区和医院,其中,数据的标准化将是未来医疗大数据融合的基础。

远程医疗推广方案范文第5篇

这位电子医生由电视屏幕、系统终端、发声设备以及三维摄像头组成。“莫莉”一边播放健身视频,指导几位病人的康复训练,同时还不时询问病人在做具体动作时的体感疼痛程度。而三维摄像头则监控病人的整个康复过程,并且将所有引起疼痛及可能引起疼痛的动作全程记录。“它改变了我们的医疗模式”,该院康复部门主管说,“它不是抛开医生单干,但是它让患者和医生都不用一整天频繁往康复病房里跑了。”

远程医疗搭配电子医生,正试图将我们有限的医疗资源覆盖到更多人群。

从身体监控起步

人人享有医疗保健是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实际上由于各国医生、医疗设备的有限,这一点在很长时间里还不能完全实现,由此远程医疗的设想开始萌发,如果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能够省去患者与医生相会的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也就意味着患者可以免去舟车劳顿、排队挂号之苦,也就意味着同一个医生可以把更多时间用于诊断患者。根据英国2008~2009年的一份调查报告,远程医疗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45%,减少急症入院治疗20%,减少急诊门诊15%,减少住院天数14%。

这种时间和空间成本的节约,对行动不甚方便的老年人及偏远地区患者来说,有极大的吸引力。

远程医疗的最早切入点是疾病监控。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的易突发急症来说,通过在患者体内或体外配置远程监控设备,患者在发病时,自己或者家属可以触按一个按键,就能够在病发第一时间及时向医院告急,这也为后续抢救提供了反应时间。比急症告警更进一步的就是对这类急症危险前兆的监控,如心跳数血压数急剧升高,就会自动触发报警并向医院发出求救信号等。这类远程即时呼叫设备已经开始在国内有所应用,比如江苏曾经试用的“安吉通”等。

远程医疗目前已经开始普及的另一个领域就是慢性疾病的监控及干预治疗。比如广州的“平安通”远程服务,呼叫中心会按时根据每位预订服务的老人提供服药提醒,而且老人们也很喜欢这种到了“药点”就会自动提醒服药的“远程叮嘱”。比一般服药提醒再进一步的就是慢性病各类身体指标的动态监测,许多老人希望能够在家中随时可以监测自己的各类身体健康指标,而远程医疗能够满足这类要求,比如说布置一台具备物联网技术的心电测试仪,老人只要把仪器放在胸口或手掌上,就能在十几秒内完成心电图采集,而相应图像信息会自动通过4G无线网络传送到指定的医疗中心。医疗中心通过数据处理平成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整理,对老人的健康状况建档并保持长期监测跟踪。

快捷的诊疗

对各类疾病的监控和告警只是远程医疗的最初形态。最近5年以来欧美各国正在加紧推广电子医生,这是对远程医疗的真正试练。目前最普遍的应用是将患者的医疗电子数据(包括X光片、CT扫描图以及血液检测结果)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实现快速异地诊疗,这种方式实际是更大范围的异地会诊,其特别之处在于不再依靠医院独有的设备,而是随处可以使用互联网或手机通讯网络,就可以与相关领域的专业医生取得联系。

显然,这种电子医生是比较初级的,只是通过硬件通讯手段将患者和医生链接起来。下一步,科学家和医学家希望,能够通过大量数据的采集,在人类医生的监督之下,由电子医生来看病。现在科研领域的人员正通过医疗案例的大量数据来建立医疗参考档案,从而为电子医生诊断提供数据参考。目前的设想是让病人与一名具备反应能力的电子医生交流病情,比如说通过三维摄录机来捕捉病人的一些危险动作或疾病发作的征兆,提前预防,或者为糖尿病人提供每天食谱,甚至于为来求医问药的病人开出一些常见病的治疗方案。

除了打造真正的虚拟电子医生之外,另一种比较低端但是非常实用的做法目前也已经全面铺开,那就是结合手机开发的各类医疗或保健类APP应用软件。目前已有投入苹果或安卓手机系统的APP付费软件,最简单的就是手机运动监控APP,监控用户每天健康步行或跑步里程。APP的野心远不止于此,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手机心率监测APP,其原理是用手机摄像头来监测患者脸部反射的光线,从而监测患者的心率,这款付费APP软件的售价是4.99美元(人民币约30元)。这方面的风险投资正在每年以几何级数增加,显示资本对这一领域的开发热情很高。也许几年之后,你在医院看大夫,大夫除了给你开药,还让你去下载一个手机应用APP,对此大可不必奇怪。

优势与短板

目前来看,远程医疗和电子医生的最大优势就是方便快捷,能够有效节约患者的空间和时间成本,并让患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限度的医疗资源,只要有一个腕表或者一台手机,就相当于随身携带一位健康监护专家。

远程医疗和电子医生还带来了当初科技创新者并未想到的一些好处,比如通过临床试验,人们发现患者更愿意与电子医生而不是真实医生分享自己的健康信息,包括那些敏感信息。因为电子医生不会附加道德评判,也不会有情绪型反应,能够以辅助者的身份更快降低患者的心理警戒,进而引导患者更积极地配合治疗。

当然,任何新生事物都面临着自己的发展困难。目前远程医疗和电子医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技术上的不成熟,导致各类设备还不能实现融合。目前患者要想足不出户完成诊疗,需要的远程医疗检测设备一大堆,采购成本比较高,而且数据的另一端到底有多靠谱,信心的建立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另外一点则是高科技门槛,目前大部分此类设备都需要使用者对电子产品有一定使用经验,这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还不够贴心。

此外,远程医疗和电子医生还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法律及道德风险,尤其是一旦发生不幸的医疗事故的时候,责任判定和权责归属目前还是法律上的一个空白。